中医综合考研科目
中医综合考研大纲原文

中医综合考研大纲原文2022年8月Ⅰ考试性质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是为医学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招收中医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而设置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
目的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继续攻读中医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所需要的医学基础理论和临床基本技能。
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医学院校中医临床医学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校及科研院所择优选拔,确保中医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Ⅱ考查目标本考试旨在三个层次上测试考生对中医学理论知识以及医学人文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
三个层次的基本要求分别为:1.熟悉记忆:熟悉记忆中医学基础理论,诊法与辨证,常用中药的药性功用,方剂的组成用法、功用主治、配伍意义,腧穴的定位主治,刺灸法,以及临床常见病证的辨证论治规律、医学人文等知识,并准确理解相关概念和基本原理。
2.分析判断:运用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解释病症发生发展及诊治的机制,并对常用中药、方剂、腧穴、治法及病症进行分析与判断;运用医学人文相关知识,分析判断医患沟通、医学伦理法规等问题。
3.综合运用:综合运用中医学基本理论和方法,阐释有关的理论问题,并对临床常见病症进行诊断、立法、遣药处方、针灸治疗;综合运用医学人文基本理论和方法,解决临床和医学研究中常见的伦理法规等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中医基础理论约13%中医诊断学约13%中药学约13%方剂学约13%中医内科学约28%针灸学约14%临床医学人文精神约6%四、试卷题型结构A型题第1-36小题,每小题1.5分,共54分第37-81题,每小题2分,共90分B型题第82-105题,每小题1.5分,共36分某型题第106-165题,每小题2分,共120分Ⅳ考查内容一、中医基础理论(一)绪论1.中医学的基本概念。
考研中医综合试卷结构及分值

年考研中医综合试卷结构及分值准备年考研中医综合的考生们有福了,跨考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中医综合联考考试试卷结构、考试内容及分值分布情况,考生可根据其重点情况,制定想对应的学习计划。
1. 中医综合考研专业课考试内容分科目来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均为30题,中医内科学35题,针灸学25题。
2. 中医综合考研试卷结构试卷满分为300分,总共有180题,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其中:A型题8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20分B型题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X型题60小题,每小题2分,共120分3. 中医综合考研参考书目及考试分数分布科目方向分值书名作者出版社中医基础理论50分《中医基础理论》印会河上海科技出版社中医诊断学50分《中医诊断学》邓铁涛上海科技出版社中药学50分《中药学》丁景和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方剂学50分《方剂学》邓中甲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医内科学60分《中医内科学》周仲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针灸学40分《针灸学》石学敏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凯程教育:凯程考研成立于2005年,国内首家全日制集训机构考研,一直从事高端全日制辅导,由李海洋教授、张鑫教授、卢营教授、王洋教授、杨武金教授、张释然教授、索玉柱教授、方浩教授等一批高级考研教研队伍组成,为学员全程高质量授课、答疑、测试、督导、报考指导、方法指导、联系导师、复试等全方位的考研服务。
凯程考研的宗旨: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凯程考研的价值观口号:凯旋归来,前程万里;信念:让每个学员都有好最好的归宿;使命:完善全新的教育模式,做中国最专业的考研辅导机构;激情:永不言弃,乐观向上;敬业:以专业的态度做非凡的事业;服务:以学员的前途为已任,为学员提供高效、专业的服务,团队合作,为学员服务,为学员引路。
如何选择考研辅导班:在考研准备的过程中,会遇到不少困难,尤其对于跨专业考生的专业课来说,通过报辅导班来弥补自己复习的不足,可以大大提高复习效率,节省复习时间,大家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考察辅导班,或许能帮你找到适合你的辅导班。
中医综合考研:参考书推荐

中医综合考研:参考书推荐《中医内科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方剂学》的第5版教材(必备):根本不用看其他的版本,出题人出题的依据只是第5版教材,所以也不要指望出题者会兼顾到学校使用不同的教材而出5.6.7版教材公有的知识点。
《中医方剂学》的第5版教材(必备):根本不用看其他的版本,出题人出题的依据只是第5版教材,所以也不要指望出题者会兼顾到学校使用不同的教材而出5.6.7版教材公有的知识点。
方剂的配伍记忆方法因人而异,不要轻易变换。
如果采用方歌推荐教材上的方歌,如果采用趣味歌决记忆推荐上海中医药出版社的《趣味方剂手册》。
《中医针灸学》以第7版教材(必备)这个版本的教材完美涵盖了新大纲所有内容。
特殊腧穴的记忆一定要用歌决系统记忆,事半功倍!针灸缺乏模拟题,手头能用的模拟题不是太难(针灸专业)就是严重超纲,或者不是按照7版教材编写。
推荐大家使用那本北中医编写的、天价的《复习全书》中的针灸模拟题部分。
特别是后面将近250道模拟题非常有价值。
(个人感觉)《中医诊断学》的第5版或者第6版教材:考纲总体上以第5版为主,但最近几年也涉及到第6版的内容。
《中医中药学》:以第7版教材为主(必备)。
归经这一部分主要参看以前版本。
还有就是第5版教材是绿色封面,1983年左右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为什么1983年版的书到现在还在不断印刷?(1995年是6版,2001年是7版)其中缘由得靠自己琢磨。
必备真题。
其实这种书哪本都一样,只要题目收得全就可以。
所有题目的答案建议都去教材上找,找不到就是教材版本问题。
一定要看《大纲》上的试题解答,并核对答案,因为现在的真题书的答案错误真的很多!可选参考书(可选)。
《中医120分》跨越篇,形式不错,可惜和教材比系统性、全面性相差太远,而且错误也太多了。
《讲义》赵百孝,虽然错误稍微少了一点,但是形式不如前者,更是没办法和教材比啊。
《复习全书》怎么说也还是根据新大纲编写,不过还是推荐看教材。
中医学研究生考试科目

中医学研究生考试科目
中医学研究生考试科目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临床学、中药学、针灸推拿学、中医诊断学、中医药制学、中医外治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眼科学、中医耳鼻喉科学、中医皮肤科学等。
其中,中医基础理论是考试的重点科目,包括中医基本理论、经络学、脏腑学、病证学、中药学基础等。
中医临床学是考试的另一个重点科目,包括中医病证辨治学、中医诊断学、中医护理学等。
针灸推拿学、中药学等也是考试的重要科目,考生需要掌握相关的理论和技术。
在考试中,除了笔试外,还会进行临床技能考核和口试等环节,考生需要全面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才能顺利通过考试。
- 1 -。
中医专业硕士考试科目

中医专业硕士考试科目
中医专业硕士考试科目因具体专业方向而有所不同,但一般包括以下几门:
1.中医基础理论:包括中医学的基本理论、经络学、脏腑学、病因病机学、辨证论治学等内容。
2.中医临床学:包括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眼科学、中医耳鼻喉科学、中医皮肤科学、中医肿瘤科学等内容。
3.中药学:包括中药基础理论、中药药物学、中药方剂学等内容。
4.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卷):这是专硕考试的重要科目,包括中基、中药、中诊、方剂、针灸、中内、人文等内容,各科目占比为:中医基础理论约13%;中医诊断学约13%;中药学约13%;方剂学13%;中医内科学约28%;针灸学约14%;临床医学人文精神约6%。
此外,英语和政治也是考研的重要科目,其中英语分为英语一和英语二,具体根据所报考的学校和专业方向而定。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考试科目的具体设置和要求可能会根据不同学校和年份有所不同,请以相关学校发布的官方信息为准。
考研中医综合考什么 该怎么复习

考研中医综合考什么该怎么复习考查目标:中医综合考试范围为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针灸六部分。
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理解和掌握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能够运用中医学的理、法、方、药,对临床常见病证进行辨证论治,有较好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攻读中医药学各专业硕士学位课程之需要。
本考试旨在三个层次上测试考生对中医药学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的程度和运用能力。
三个层次的基本要求分别为:1.熟悉记忆:根据试题,要求考生联想所熟悉、记忆的有关中医药学基础理论、诊法辨证、常用药物和方剂的效用特点、配伍运用,以及临床常见病证的辨证论治规律等知识,运用科学、明晰的中医学术语,准确地表述其概念和基本原理。
2.分析判断:运用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解释疾病发生、发展及诊治的机理,并对不同的药物、方剂和病证进行鉴别与判断。
3.综合运用:通过对所学中医药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的综合运用,能阐释有关的理论问题,并对临床常见疾病进行正确的辨证诊断、立法、处方用药及调护。
一、试卷内容结构中医基础理论30题中医诊断学30题中药学30题方剂学30题中医内科学35题针灸学25题二、试卷题型结构A型题8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20分;B型题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X型题60小题,每小题2分,共120分。
(A型题:每小题1.5分,共1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B型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A、B、C、D是其下面两道小题的备选项,请从中选择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个选项可以被选择一次或两次。
X型题:每小题2分,共1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出所有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三、中医综合复习思路中医基础学:分原理部分: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脏腑学说,精气血津液神。
病因部分:六淫,戾气,饮食,情志,内生五邪。
中综2024考研大纲

中综2024考研大纲
2024年中医综合考试大纲包括以下科目: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
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针灸学,总分300分。
具体来说,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包括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病因病机等内容。
中医诊断学是中医临床学科的基础,包括望、闻、问、切四诊以及辩证论治等内容。
中药学是对中药的认识和运用,包括中药的来源、功效、用法等。
方剂学是对中医处方的认识和运用,包括处方的组成、功效、用法等。
中医内科学是对内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包括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中医诊断和治疗方法。
针灸学是对针灸的认识和运用,包括经络腧穴、针灸技术等内容。
总体来说,中医学专业培养的是掌握中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人才,需要具备人文和自然科学素养、扎实的西医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一定的中药学及预防医学相关知识,并具有较强的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
2021年中医综合考研大纲

2021年中医综合考研大纲2021年中医综合考研大纲――序言Ⅰ考试性质中医综合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中医药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
其目的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所需要的中医药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中医药学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Ⅱ考查目标中医综合考试范围为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和针灸学六部分。
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理解和掌握中医药学的基础理论知识,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能够运用中医学的理、法、方、药,对临床常见病证进行辨证论治,有较好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考试旨在三个层次上测试考生对中医药学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的程度和运用能力。
三个层次的基本要求分别为:1.熟悉记忆:根据试题,要求考生联想所熟悉、记忆的有关中医药学基础理论、诊法辨证、常用药物和方剂的效用特点、配伍运用,以及临床常见病证的辨证论治规律等知识,运用科学、明晰的中医学术语,准确地表述其概念和基本原理。
2.分析判断:运用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解释疾病发生、发展及诊治的机制,并对不同的药物、方剂和病证进行鉴别与判断。
3.综合运用:通过对所学中医药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的综合运用,能阐释有关的理论问题,并对临床常见疾病进行正确的辨证诊断、立法、处方用药及调护。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中医基础理论 30题中医诊断学 30题中药学 30题方剂学30题中医内科学 35题针灸学 25题四、试卷题型结构1A型题 8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20分 B型题 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X型题 60小题,每小题2分,共120分2021年中医综合考研大纲――中医基础理论2021年中医综合考研大纲中医基础理论大跟往年相比基本上没有变动,以下是2021中医考研大纲,请参加2021年中医综合考研的考生按照最新大纲复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目有:中医综合(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针灸共300分).英语(100分,没听力的)政治(100分,哲学政治经济学毛泽东概论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当代史 )
中医综合都是选择题.总分300
中医综合共180题,分A/B/X三种题型
1-150题为所有考生必答题,每题分,共240分
151-180题为报考中医基础考生必答题,每题2分,共60分
181-210题为报考中医临床考生必答题,每题2分,共60分
如果你报考中医基础类:
中基32题
中诊32题
中药33
方剂33
中内30
针灸20
你报考临床类:
中基25
中诊25
中药25
方剂25
中内50
针灸30
试卷题型比例A型题56%
B型题16%
X型题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