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气混凝土生产技术实用讲义(DOC 201页)

合集下载

混凝土加气块生产原理与工艺

混凝土加气块生产原理与工艺

混凝土加气块生产原理与工艺一、概述混凝土加气块是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其主要成分为水泥、石灰、石膏、砂等,通过加气剂的作用,在混合物中产生大量的气泡,从而形成孔隙结构。

由于其轻质、保温、隔音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建筑领域。

二、原材料1.水泥水泥是混凝土加气块中主要的固化材料,其主要成分为熟料和石膏。

在生产过程中,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水泥,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2.石灰石灰是混凝土加气块中的重要成分之一,能够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和耐久性。

在选择石灰时,应根据其反应速度和反应程度进行合理搭配。

3.砂砂是混凝土加气块中的骨料,其主要作用是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密度。

在选择砂时,应选择颗粒均匀、质量稳定的石英砂。

4.水水是混凝土加气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促使水泥发生固化反应,从而形成混凝土。

在选择水时,应选择清洁、无杂质的自来水。

5.加气剂加气剂是混凝土加气块中的关键材料之一,能够使混合物中产生大量的气泡,从而形成孔隙结构。

常用的加气剂有铝粉、铝粉石膏粉、发泡剂等。

三、生产工艺1.原材料配比混凝土加气块的原材料配比是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其配比应根据混凝土加气块的用途、强度、密度等要求进行科学合理的调配。

通常,水泥:石灰:砂=1:0.8:1.2,水:水泥=0.4~0.5。

2.搅拌搅拌是混凝土加气块生产的重要工艺环节。

在搅拌过程中,应按照一定的时间、速度和方式进行,以保证混合物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通常,混合物的搅拌时间为3~5分钟,搅拌速度为30~40转/分。

3.成型成型是混凝土加气块生产的重要工艺环节。

在成型过程中,应根据混凝土加气块的尺寸、形状和密度要求进行合理的模具设计和成型操作。

通常,成型压力为4~6MPa,成型时间为2~3分钟。

4.养护养护是混凝土加气块生产的重要工艺环节。

在养护过程中,应根据混凝土加气块的强度和密度要求进行合理的温度、湿度和时间控制。

通常,养护温度为40~60℃,湿度为95~100%。

加气混凝土砌块施工技术交底培训讲义PPT

加气混凝土砌块施工技术交底培训讲义PPT

加气混凝土砌块施工技术交底中铁十八局集团一分部2016年10月15日11、材料1.1加气块1、检测报告应包括抗压强度、干燥收缩值、抗冻性、导热系数、外观质量、块型尺寸等;2、材料的堆放应有防雨和防浸泡措施,堆放高度应不超过2米;3、材料进场后应按不同生产日期、规格分类码放。

4、转运过程中严禁抛掷和倾倒,防止砌块撞伤。

材料堆放厂家选择强度等级和体积等级要求主要规格为600*250*200强度等级≧A3.5Mb10水泥砂浆进场验收材料进场时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及相应的性能检测报告龄期龄期至少在30天以上有防雨防浸泡措施,地面应有排水,上有遮盖;材料进场后应按不同生产日期、规格分别堆放整齐,高度不可超过2米,转运严禁抛掷和倾倒,防止撞伤砌块。

应选择三方考察大厂生产的合格产品,不可使用性能无保证的小厂产品。

1、材料1.2灰砂l灰砂砖:材料强度MU≧7.5(MU10),用Mb7.5水泥砂浆砌筑(一般使砖用在±0.000以下墙体及除厨房、浴厕间隔墙以外其他部位地面上200范围内)1.3拉结筋l拉结筋:使用HPB300钢筋,直径ф6(墙体相互连接处及转角处,2ф6 @500,伸入墙身1000,从第一层砌块顶部开始设置)。

1.4钢l镀锌钢丝网:实测眼目规格为不大于12mm×12mm,钢丝丝径为丝网0.7mm,实测钢丝直径不小于0.64mm。

片2、墙体布置与构造2.1门垛Ø混凝土墙、柱相连的小于10cm的门垛应与混凝土柱一起浇筑(配筋2Φ12,φ8@200)。

Ø进户门、阳台门及窗洞口端头,使用灰砂砖补砌,厚度同墙体。

Ø构造柱的构造要求:Ø截面尺寸:墙厚×2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

Ø构造柱与墙体连接处的砌体宜砌平,必须先砌墙后浇构造柱。

Ø马牙槎砌筑,从每层柱脚开始先退后进。

2.2构造柱Ø构造柱的布置:Ø净宽大于2m的门窗洞口两侧,特殊重型门两侧也应设C20细石砼构造柱。

加气混凝土培训讲义

加气混凝土培训讲义
加气混凝土培训讲义
配合比计算及配料
6、配料投料程序:先启动砂浆计量罐底阀将浆放下,待 浇注工段给予下干料信号后,再放下干料,下干料时间 不大于2分钟。
7、干料的给料计量全部在控制室进行,其计量误差每模 不超过浆+20kg,水泥+5kg,石灰+10kg。
8、在进行浆,干料给料计量同时进行铝粉配制计量。先 开动铝粉搅拌机,加入水25-30公斤,同时立即将铝粉 放入搅拌机搅拌,搅拌时间不低于3分钟,待下干料同 时将铝粉浆溶液放入浇注车的铝粉搅拌机中。
加气混凝土培训讲义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标准 : GB 11968-2006 标准名称: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 规格尺寸:
长度: 600mm 厚度:100~300mm(以10mm进位) 宽度:200~300mm(以5mm进位)
加气混凝土培训讲义
加气混凝土干体积密度(kg/m3 ):
密度级别 B03 B04 B05 B06 B07 B08
优等品 (A)≤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一等品 (B)≤
330 430 530 630 730 830
合格品 (B)≤
350 450 550 650 750 850
加气混凝土培训讲义
加气混凝土的抗压强度(MPa) :
强度级别 A1.0 A2.0 A2.5 A3.5 A5.0 A7.5 A10.0
65-70
20-25 5-10 5-10 9‰12‰
加气混凝土培训讲义
配合比计算及配料
配合比计算及调整原则: (1)按照配合比的硅钙比不变原则,根据
石灰的有效氧化钙及消解温度时间,调节 胶结料用量。 (2)按照发气倍数的原则调整铝粉(或铝 膏)用量。 (3)按照保证制品容重的原则根据砂浆密 度调整粉煤灰浆用量。

加气混凝土砌块墙培训PPT

加气混凝土砌块墙培训PPT

《加气混凝土砌块墙》培训目 录目录 CONTEN TS材料介绍0102构造要求04施工技术要点05质量验收标准03施工方法材料介绍011.1、原材料及工艺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是以钙质材料(如水泥、石灰)和硅质材料(如砂子、粉煤灰、矿渣)为主要原料,以铝粉为发气剂,经加水搅拌成浆料,浇筑成型,经预养、切割、蒸压养护等工艺制作而成的多孔硅酸盐砌块。

加气砼砌块的规格较多,一般长度为600mm,高度有200mm、240mm、300mm,常用宽度有100mm、150mm、200mm。

强度等级分为MU7.5、MU5、 MU3.5、MU2.5、MU1.0 五个强度等级。

按其尺寸偏差、外观质量、干密度、抗压强度和抗冻性能分优等品(A级品)、合格品(B级品)。

一材料介绍1.2、特性重量轻;可以有效的减轻建筑物的自重。

保温隔热性能好:导热系数小,可作为具有保温性能的单一墙体材料。

耐火性能好:为无机不然材料,无有毒气体。

耐火极限大于2.5h。

内墙隔声性能好,节能环保,有效利用工业废料,工厂化生产,产品精度较高,施工安装速度较快,造价经济。

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尺寸允许偏差和外观质量要求表面疏松不允许贯穿表面的裂缝不允许直径大于 50mm 的灰团、空洞、暴裂和突出大于20mm不允许尺寸允许偏差长度﹢5,﹣10高度﹢5,﹣10宽度±8翘曲不大于 10条面、顶面相对两棱高低差、即大小头倾斜不大于 8缺棱掉角深度不大于 50构造要求022.1、加气砌块墙与主体结构的连接,可根据设计要求采用脱开或不脱开方法。

有抗震设防要求时、宜采用填充墙与框架脱开的方法。

在平面和竖向的布置宜均匀对称,避免形成薄弱层或短柱。

2.2、当加气砌块墙与主体结构采用脱开方法时,应符合下列规定:2.2.1 加气砌块墙两端与框架柱,剪力墙,墙体顶面与框架梁、板之间应留出不小于20mm的缝隙,并应等待15天后,方可对该缝隙做柔性处理。

2.2.2 加气砌块用于外墙时,墙顶应T-1铁件与梁底拉结。

《加气混凝土砌块》课件

《加气混凝土砌块》课件
隔热
加气混凝土砌块能够有效地阻隔太阳辐射热,降低建筑物在夏季的室内温度,提 高居住舒适度。
防火、隔音
防火
加气混凝土砌块是一种不燃烧或难燃烧的材料,能够有效地 提高建筑物的防火性能。
隔音
加气混凝土砌块内部具有多孔结构,能够有效地吸收和隔绝 声音,提高建筑物的隔音效果。
环保、节能
环保
加气混凝土砌块的生产过程中不使用 任何粘土或有机溶剂,是一种绿色环 保建筑材料。
《加气混凝土砌块》PPT课件
目 录
• 加气混凝土砌块简介 • 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制造工艺 • 加气混凝土砌块的优势与特点 • 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应用实例 • 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市场前景与发展趋势 • 加气混凝土砌块的未来展望
01
加气混凝土砌块简介
定义与特性
定义
加气混凝土砌块是一种轻质多孔 的建筑材料,由粉煤灰、水泥、 石灰等原料经过高温蒸压养护而 成。
养护与成品
经过一定时间的养护,形 成合格的加气混凝土砌块 成品。
质量检测与控制
外观质量
检查砌块的外观是否平整、无 裂纹、无明显缺陷。
尺寸偏差
测量砌块的尺寸,确保符合标 准要求,无过大或过小的偏差 。
抗压强度
进行抗压强度测试,确保砌块 能够满足建筑要求。
密度与含水率
检测砌块的密度和含水率,确 保符合相关标准。
新技术的应用将有助于提高加气混凝 土砌块的保温、隔音、防火等性能, 满足更高标准的建筑需求。
产业升级与可持续发展
建筑行业正面临产业升级的压力,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加气混凝土砌块作为一种可循环利用的建筑材料,有助于推动建筑废弃物的资源 化利用,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THANKS

加气混凝土培训讲义PPT课件

加气混凝土培训讲义PPT课件

1.0
0.8
2.0
1.6
2.5
2.0
3.5
2.8
5.0
4.0
7.5
6.0
10.0
8.0
加气混凝土抗压强度与干体积密度关系:
密度 级别
强度 级别
Mpa
B03 B04 B05 B06 B07 B08
优等品 A1.0 A2.0 A3.5 A5.0 A7.5 A10 (A)≤ 一等品 A1.0 A2.0 A3.5 A5.0 A7.5 A10 (B)≤ 合格品 A1.0 A2.0 A2.5 A3.5 A5.0 A7.5 (B)≤
原材料储存及加工
附加材料 外加剂、三乙醇胺、水玻璃及芒硝等附加材 料,由散装或袋装入库,随用随领。根据工艺 要求添加。
配合比计算及配料
材料 %
加气砼的配合比 加气砼的配合比应按粉煤灰、石灰、石膏等材 料性能变化而加以调整,其基本配合比为(应以 实际为准)。
粉煤灰 石 灰 水 泥 石膏 铝粉(膏)
漏、通风、严禁有烟火漏火的仓库,堆放不超过三层, 同时留出通道,撒在地上的铝粉或铝膏,用湿沙覆盖后 连湿沙一起清除干净。 2.车间生产领用铝粉或铝膏,随生产随领,车间生产地点 铝粉储存不超过3桶,领用铝粉必须核对清楚各桶(袋) 铝粉的性能。 3.铝粉膏储存仓库不得低于-5℃,要先进先用,储存不超 过六个月。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一等品 (B)≤
330 430 530 630 730 830
合格品 (B)≤
350 450 550 650 750 850
加气混凝土的抗压强度(MPa) :
强度级别 A1.0 A2.0 A2.5 A3.5 A5.0 A7.5 A10.0

加气混凝土生产技术实用讲义..

加气混凝土生产技术实用讲义..

加气混凝土生产技术实用讲义《加气混凝土》编辑部前言随着加气混凝土工业的发展,我国先后出版了两套加气混凝土工业技术书刊。

第一套是出版于1982年的《加气混凝土生产技术》(崔可浩、杨伟明、陶有生编);第二套是出版于1990年的《加气混凝土工业丛书》(崔可浩、吴庵敖主编)。

全套丛书共分三册:即《加气混凝土生产工艺》(张继能、顾同曾编);《加气混凝土生产机械设备》(应驹、宫润梧主编)及《加气混凝土工厂管理》(王声援、姜炳年编)。

以上两套技术书刊,对于加气混凝土行业培训技术人才、指导生产都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近几年加气混凝土工业发展极为迅速,生产厂家已由1991年的85家发展到目前的180余家。

生产企业尤其是新建企业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及生产一线职工,急需一套能够迅速了解和掌握加气混凝土生产技术的实用培训讲义。

《加气混凝土》编辑部,对已出版的两套书刊进行简化、归纳、编辑。

简略了一些理论叙述,吸收了国内外的最新科研成果和企业的实践经验,对加气混凝土生产工艺、原材料及主要设备,进行了通俗简要的介绍。

并提出了主要的工艺控制点及常见的质量问题和解决方法。

旨在为加气混凝土工业的发展,略尽微薄之力。

本书由姜勇主编,邵英纯校阅,望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以便修改。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谢尧生、吴九成先生的指导和帮助,在此一并致谢。

由于编写水平有限,不妥之处,望批评指正。

《加气混凝土》编辑部一九九九年元月目录绪论 (1)第一章加气混凝土的结构及强度形成原理 (5)第一节加气混凝土的结构 (5)第二节硅酸盐混凝土水化产物及物理力学性能 (6)第三节硅酸盐混凝土的强度形成 (9)第二章加气混凝土生产工艺过程 (12)第一节加气混凝土的种类 (12)第二节生产工艺过程 (12)第三章原材料 (17)第一节基本材料 (17)第二节发气材料 (24)第三节调节材料 (29)第四节结构材料 (31)第四章原材料制备 (35)第一节粉煤灰的脱水浓缩 (35)第二节块状物料的破碎和磨细 (36)第三节液体物料及铝粉悬浮液的制备 (39)第五章配料浇注 (41)第一节配合比与生产配方 (41)第二节配料搅拌及浇注 (47)第三节浇注稳定性 (52)第六章静停切割 (64)第一节坯体的静停 (64)第二节坯体的切割 (69)第三节坯体的损伤及防止 (77)第七章蒸压养护 (79)第一节蒸压的热物理过程 (79)第二节蒸压养护制度 (81)第三节蒸压养护过程中制品的损伤 (84)第四节蒸压釜安全操作及余热利用 (85)第八章加气混凝土板 (88)第一节钢筋网片 (88)第二节钢筋网的组装 (89)第三节板的生产 (91)第九章质量控制 (93)第一节质量管理的一般概念 (93)第二节质量控制 (93)结束语 (97)附录常用单位中的法定单位和应淘汰的单位及其换算 (98)绪论加气混凝土是一种轻质、多孔的新型建筑材料,具有质量轻、保温好、可加工和不燃烧等优点。

加气混凝土生产技术讲义

加气混凝土生产技术讲义

加气混凝土生产技术讲义1. 引言加气混凝土是一种具有轻质、耐久、隔热、隔声等优点的建筑材料。

它由水泥、砂、石膏、气泡剂等原材料通过一系列生产工艺制成。

本讲义将详细介绍加气混凝土的生产技术,包括原材料配比、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2. 原材料配比加气混凝土的原材料主要包括水泥、砂、石膏和气泡剂。

合理的原材料配比是保证加气混凝土质量的关键。

以下是常用的原材料配比方法:2.1 水泥配比水泥是加气混凝土的主要胶凝材料,其配比应根据设计强度和工作性能进行确定。

一般来说,水泥用量应满足混凝土的强度要求,同时也要考虑到经济性和施工性。

2.2 砂配比砂是加气混凝土的骨料,其配比应考虑到骨料的粒径、含泥量以及骨料与水泥的配合性。

合适的砂配比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2.3 石膏配比石膏在加气混凝土中起到增加混凝土体积的作用,其配比应根据设计要求和石膏的性能确定。

2.4 气泡剂配比气泡剂是加气混凝土中的重要添加剂,其作用是生成气泡,使混凝土具有轻质和隔热性能。

气泡剂的配比应根据气泡剂的种类和用量确定。

3. 生产工艺加气混凝土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搅拌、浇筑、养护和切割等步骤。

3.1 搅拌搅拌是将水泥、砂、石膏、气泡剂等原材料充分混合的过程。

搅拌的目的是使原材料均匀分散,并形成稳定的混凝土浆状物质。

3.2 浇筑浇筑是将搅拌好的混凝土浆状物质倒入模具或施工现场的过程。

浇筑时要注意控制浆液的流动性和填充性,确保混凝土在模具或施工现场中的均匀性和完整性。

3.3 养护养护是指在混凝土浇筑后,通过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进行的保养和硬化过程。

养护的目的是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3.4 切割切割是将养护完毕的加气混凝土切割成所需尺寸的过程。

切割可以使用手工切割工具或机械切割设备进行。

4. 质量控制加气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包括原材料质量控制、生产过程控制和成品检验等方面。

4.1 原材料质量控制原材料质量控制是保证加气混凝土质量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气混凝土生产技术实用讲义
由《加气混凝土》编辑部编辑的《加气混凝土生产实用讲义》出版已四年了,讲义对于加气混凝土企业培训职工,指导生产,提高技术,促进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受到了广大职工、工程技术人员和人员的欢迎。

近年来,加气混凝土行业发展较快,新增企业100余家,全国已发展到300多家,总的趋势朝着大规模,机械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中国加气混凝土协会决定重印《加气混凝土生产技术实用讲义》。

在保持原版结构和内容的基础上,对近年出现的加气混凝土新技术、新品种、新经验作了简要介绍,增录了与生产关系密切的有关原材料、生产工艺试验方法和企业关注的材料,为广大加气混凝土工作者,尤其是刚刚从事加气混凝土工作的经营管理者、一线职工提供了在生产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研究问题的思路与方法,进一步规范和统一检测方法,使我们企业的经验和成果更便于交流与推广,促进加气混凝土行业的发展。

我国加气混凝土企业的原材料差异较大,工艺技术路线不尽相同,规模和技术相关悬殊,决定了实际经验在指导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性,但不深入研究加气混凝土的理论,难免会拘泥于已有的经验,限制我们生产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愿再版的《加气混凝土生产技术实用讲义》能给大家以启迪和帮助,同时希望广大读者指出其中的问题和不足,以便于今后修改。

中国加气混凝土协会
二00三年八月
前言
随着加气混凝土工业的发展,我国先后出版了两套加气混凝土工业技术书刊。

第一套是出版于1982年的《加气混凝土生产技术》(崔可浩、杨伟明、陶有生编);第二套是出版于1990年的《加气混凝土工业丛书》(崔可浩、吴庵敖主编)。

全套丛书共分三册:即《加气混凝土生产工艺》(张继能、顾同曾编);《加气混凝土生产机械设备》(应驹、宫润梧主编)及《加气混凝土工厂管理》(王声援、姜炳年编)。

以上两套技术书刊,对于加气混凝土行业培训技术人才、指导生产都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近几年加气混凝土工业发展极为迅速,生产厂家已由1991年的85家发展到目前的180余家。

生产企业尤其是新建企业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及生产一线职工,急需一套能够迅速了解和掌握加气混凝土生产技术的实用培训讲义。

《加气混凝土》编辑部,对已出版的两套书划进行简化、归纳、编辑。

简略了一些理论叙述,吸收了国内外的最新科研成果和企业的实践经验,对加气混凝土生产工艺、原材料及主要设备,进行了通俗简要的介绍。

并提出了主要的工艺控制点及常见的质量问题和解决方法,旨在为加气混凝土工业的发展,略飞微薄之力。

本书由姜勇主编,邵英纯校阅,望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以便修改。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谢尧生、吴九成先生的指导和帮助,在此一并致谢。

由于编写水平有限,不妥之处,望批评指正。

《加气混凝土》编辑部
一九九九年元月
目录
绪论 (6)
第一章加气混凝土的结构及强度形成原理 (15)
第一节加气混凝土的结构 (15)
第二节硅酸盐混凝土水化产物及物理力学性能 (17)
第三节硅酸盐混凝土的强度形成 (22)
第二章加气混凝土生产工艺过程 (26)
第一节加气混凝土的种类 (26)
第二节生产工艺过程 (27)
第三章原材料 (36)
第一节基本材料 (36)
第二节发气材料 (48)
第三节调节材料 (56)
第四节结构材料 (61)
第四章原材料制备 (66)
第一节粉煤灰的脱水浓缩 (66)
第二节块状物料的破碎和磨细 (68)
第三节液体物料及铝粉悬浮液的制备 (73)
第五章配料浇注 (76)
第一节配合比与生产配方 (76)
第二节配料搅拌及浇注 (87)
第三节浇注稳定性 (94)
第六章静停切割 (116)
第一节坯体的静停 (116)
第二节坯体的切割 (124)
第三节坯体的损伤及防止 (137)
第七章蒸压养护 (142)
第一节蒸压的热物理过程 (142)
第二节蒸压养护制度 (145)
第三节蒸压养护过程中制品的损伤与缺陷 (150)
第四节蒸压釜安全操作及余热利用 (156)
第八章加气混凝土板 (161)
第一节钢筋网片 (161)
第二节钢筋网的组装 (164)
第三节板的生产 (166)
第九章质量控制 (169)
第一节质量管理的一般概念 (169)
第二节质量控制 (169)
结束语 (175)
附录1 常用单位中的法定单位和应淘汰的单位及换算 (176)
附录2加气混凝土主要采用标准 (180)
附录3 加气混凝土料浆稠度测试方法 (181)
附录4 石灰有效钙的测定(蔗糖法) (182)
附录5 石灰消化速度试验 (186)
附录6 试验室基本条件 (187)
附录7 加气混凝土常见缺陷成因及对策 (191)
绪论
加气混凝土是一种轻质、多孔的新型建筑材料,具有质量轻、保温好、可加工和不燃烧等优点,可以制成不同规格的砌块、板材和保温制品,广泛应用于工业和民用建筑的承重量或围护填充结构,受到世界各国建筑业的变通重视,成为许多国家大力推广和发展的一种建筑材料。

一加气混凝土的一般概念
水泥混凝土
密实混凝土
硅酸盐混凝土
混凝土陶粒混凝土
轻混凝土
轻集料混凝土膨胀珍珠岩混凝土
泡沫混凝土
多孔混凝土
加气混凝土
混凝土是由胶结料、集料和水按一定比例配合的混合料,经硬化后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人造石,以水泥为胶结料并与砂、石子、水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成型后,在常温或蒸汽养护下形成的人造石,称之为水泥混凝土。

普通的水泥混凝土的体积密度一般为2400kg/m3。

以砂、粉煤灰等硅质材料和石灰、水泥等钙质材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成型后,在一定温度、湿度下水热合成的人造石,称之为硅酸盐混凝土。

普通硅酸盐混凝土的体积密度一般为1600~2400kg/m3。

这种水泥混凝土和硅酸盐混凝土都是密实混凝土。

采用轻集料或用气孔来代替普通混凝土中的集料的混凝土称之为轻混凝土,其体积密度一般小于1900kg/m3。

采用各种陶料、膨胀珍珠岩等作为轻集料制成的轻混凝土,称这为轻集料混凝土。

其制造工艺与密实混凝土基本相似,体积密度一般为800~1800kg/m3。

另一类轻混凝土是多孔混凝土,它没有粗集料,主要原材料都要经过磨细,并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使之形成直径小于1~2mm的气孔,其体积密度一般小于1000kg/m3。

多孔混凝土按其气孔形成的方式可分为加气混凝土和泡沫混凝土两大类。

加气混凝土的多孔结构,由发气剂在料浆中进行化学反应放出气体而形成;泡沫混凝土的多孔结构,由泡沫剂在机械搅拌过程中产生大量泡沫,渗入料浆中均匀混合而形成;近年来出现的充气混凝土,是将压缩空气弥散成大量微小气泡分散于料浆中。

多孔混凝土多为经蒸汽养护而成的硅酸盐混凝土。

养护方式可分为常压蒸汽养护(100。

C饱和蒸汽)和高压蒸汽养护(174.5~200.5。

C、0.8~1.5MPa饷和蒸汽)两大类,前者简称蒸养,后都简称蒸压。

加气混凝土多为高压蒸汽养护。

加气混凝土是以硅质材料和钙质材料为主要原料,掺加发气剂,经加水搅拌,由化学反应形成孔隙,通过浇注成型、预养切割、蒸压养护等工艺过程制成的多孔硅酸盐制品。

二、加气混凝土的发展
加气混凝土最先出现于捷克,1889年,霍夫曼(Hofman)取得了用盐酸钠制造加气混凝土的专利。

1919年,柏林人格罗沙海(Grosahe)用金属粉未作发气剂制出了加气混凝土,1923年,瑞典人埃克森(J.Eriksson)掌握了以铝粉为发气剂的生产技术并取得了专利权。

以铝粉发气产气量大,所产生的氢气在水中溶解量小,故发气效率高,发气过程亦比较容易控制,铝粉来源广,从而为
加气混凝土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此后,随着对工艺技术和设备的不断改进,工业化生产日益成熟,终于在1929年首先在瑞典建成了第一座加气混凝土厂。

从开始工业化生产加气混凝土至今不到七十年的历史,加气混凝土工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不仅在瑞典形成了“伊通(Ytong)“和”西波列克斯(Siporex)"两大专利及相应的一批工厂,而且在其它许多国家也相继引进生产技术或开发研究自己的生产技术,特别是一些气候寒冷的国家如挪威、荷兰、波兰、丹麦等国,研究成功自己的生产技术,形成了新的专利。

如德国的海波尔(Hebel)、荷兰的求劳克斯(Durox)、波兰的乌尼泊尔(Unipol)和丹麦的司梯玛(Stema)。

二战前,加气混凝土仅在少数北欧国家推广应用,而现在,无论是严寒地区,还是赤道附近的炎热地带,生产和应用已遍及五大洲60多个国家。

我国早在30年代就有了生产和使用加气混凝土的记录。

当初,在上海平凉路桥边,建成一座小型加气混凝土厂,其产品用于现国毛六厂几幢单层厂房和上海大厦、国际饭店、锦江饭店,新城大厦等高层建筑的内隔墙,并一直延用至今。

解放后,我国十分重视加气混凝土的研究和生产,1958年,原建工部建筑科学研究院开始研究蒸养粉煤灰加气混凝土,1962年起建筑科学研究院与北京有关单位研究并试制了加气混凝土制品。

并很快在北京矽酸盐厂(现北京轻质材料厂)和贵阳灰砂砖厂(现贵阳高新华宇轻质建材有限公司)半工业性试验获得成功。

1965年引进瑞典西列克期公司专利技术和全套装备,在北京建成我国第一家加气混凝土厂——北京加气混凝土厂,标志着我国加气混凝土进入工业化生产时代。

从1971年对引进的西波列克期技术装备进行测绘,消化吸收起,开始了我国加气混凝土工艺装备的开发使用。

先后形成了中国建筑东北设计院的6m翻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