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政史真题及答案
中国行政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行政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行政史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 中国最早的行政区划制度是:- A. 郡县制- B. 封建制- C. 分封制- D. 州郡制答案:A2. 秦朝统一六国后,推行的行政区划制度是:- A. 郡县制- B. 封建制- C. 郡国制- D. 州县制答案:A3. 唐朝的行政区划主要包括:- A. 郡、县- B. 州、县- C. 府、县- D. 省、县答案:B4. 明清时期的行政区划中,最高一级行政单位是:- A. 省- B. 府- C. 州- D. 县答案:A5. 中国历史上,哪个朝代首次设立了“行省”:- A. 汉朝- B. 唐朝- C. 宋朝- D. 元朝答案:D#### 二、填空题6. 明朝时期,地方行政区划的最高一级是______。
- 答案:布政使司7. 清朝时期,地方行政区划中,仅次于省的是______。
- 答案:道8. 元朝时期,行省下设的行政单位是______。
- 答案:路9. 唐朝的“节度使”制度,是地方军事和行政的双重代表,其职责包括______和______。
- 答案:军事指挥;行政管理10. 封建制下,诸侯拥有对封地的______、______和______。
- 答案:征税权;司法权;行政权#### 三、简答题11. 简述宋朝地方行政区划的特点。
答案:宋朝地方行政区划特点主要表现在实行“路、府、州、县”四级制。
其中,“路”是最高一级行政区划,下设府、州、县等。
宋朝还加强了中央集权,设立转运使、提刑按察使等官职,以加强对地方的监督和管理。
12. 明清时期,地方行政区划有哪些变化?答案:明清时期地方行政区划变化主要体现在:明朝设立“布政使司”作为省级行政单位,清朝则将“道”作为省以下的行政单位,同时增设了“府”作为州县之上的行政单位。
此外,明清两代都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如设置“都指挥使司”等。
#### 四、论述题13. 论述中国行政区划制度的演变及其对国家治理的影响。
真题考试:2022 中国行政史真题及答案(1)

真题考试:2022 中国行政史真题及答案(1)共94道题1、春秋时期,最先设立县郡的是【】(多选题)A. 晋国B. 楚国C. 齐国D. 韩国E. 鲁国试题答案:A,B2、盘庚迁殷以后,商王朝为强化王权而实行的一种二元统治体制是(单选题)A. 礼乐制B. 宗法制C. 内外服制D. 井田制试题答案:C3、周王在郊外设坛召集各方诸侯对重大问题进行谋议、发布政令的会议形式称为(单选题)A. 朝会B. 巡视C. 朝觐D. 巡狩试题答案:D4、在隋朝三省制度中,实际成为行政运转轴心所在的“政本之地”是【】(单选题)A. 尚书省B. 中书省C. 门下省D. 内史省试题答案:A5、汉时,以乡举里选为基础的官员选拔方式有(多选题)A. 侄子B. 察举C. 征辟D. 纳资E. 费选试题答案:B,C6、清朝最高一级地方行政组织是【】(单选题)A. 道B. 郡C. 省D. 州试题答案:C7、辽朝汉族和渤海官僚的入仕门径是(单选题)A. 八举荐B. 科举C. 门荫试题答案:B8、由于疆域空前辽阔,元代在路一级行政区划之上设置(单选题)A. 行省B. 道C. 市D. 郡试题答案:A9、在官员待遇方面,夏商周实行的是【】(单选题)A. 分封制B. 内服外制C. 世禄制D. 世卿制试题答案:C10、春秋时期,最先设立县郡的是【】(多选题)A. 晋国B. 楚国C. 齐国D. 韩国E. 鲁国试题答案:A,B11、明朝最高审判机关是【】(单选题)A. 刑部B. 大理寺D. 御史台试题答案:B12、从总体上讲,传统中国治国之道的核心是(单选题)A. “以德治国”B. “以法治国”C. “以理治国”D. “以仁治国”试题答案:A13、1938年3月,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决议,决定正式设立的“民意机关”是(单选题)A. 国民大会B. 临时参议会C. 国民参政会D. 国民参议会试题答案:C14、秦汉时期最重要的一级行政区是(单选题)A. 县B. 郡C. 府D. 道试题答案:B15、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史称(单选题)A. 钦定变法C. 预约立法D. 预备立宪试题答案:B16、在地方的行政体制设置中,首先设置“路”这一管理层次的是(单选题)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未朝试题答案:D17、明朝最高审判机关是【】(单选题)A. 刑部B. 大理寺C. 都察院D. 御史台试题答案:B18、中国的科举制度始于【】(单选题)A. 隋朝B. 唐朝C. 宋朝D. 明朝试题答案:A19、从总体上讲,传统中国治国之道的核心是(单选题)A. “以德治国”B. “以法治国”C. “以理治国”D. “以仁治国”试题答案:A20、宋朝会议制度已发展得十分成熟,其中由皇帝主持,其目的是疏通君臣关系,为皇帝决策提供信息的会议形式是(单选题)A. 例行常朝B. 便殿议政C. 临时朝仪D. 议政会议试题答案:A21、汉武帝时设立的巡行地方监督郡国守相的监察官员称为【】(单选题)A. 别驾B. 州刺史C. 州牧D. 都守试题答案:B22、清朝在官员选拔任用上被视为入仕正途的是【】(多选题)A. 科举B. 荐举C. 捐纳D. 举贡E. 吏道试题答案:A,D23、在地方的行政体制设置中,首先设置“路”这一管理层次的是(单选题)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未朝试题答案:D24、隋唐时期选拔官员的途径有(多选题)A. 门荫B. 行伍C. 科举D. 荐举E. 征辟试题答案:A,B,C25、清朝在今新疆地区实行【】(单选题)A. 土司制度B. 猛安制度C. 伯克制度D. 谋克制度试题答案:C26、在官员待遇方面,夏商周实行的是【】(单选题)A. 分封制B. 内服外制C. 世禄制D. 世卿制试题答案:C27、隋唐时,五监中主管文教事务的是【】(单选题)A. 国子监B. 少府监C. 将作监D. 都水监试题答案:A28、在隋朝三省制度中,实际成为行政运转轴心所在的“政本之地”是【】(单选题)A. 尚书省B. 中书省C. 门下省D. 内史省试题答案:A29、夏商周时期,诸侯彼此在国都之外的郊野拜会称为(单选题)A. 聘B. 问C. 会D. 朝试题答案:C30、中国古代王位的嫡长子继承制确立于(单选题)A. 夏朝B. 商朝C. 周朝试题答案:C31、宋朝路一级行政机构中俗称“宪司”的是【】(单选题)A. 转运使司B. 提举常平司C. 提点刑狱司D. 经略安抚司试题答案:C32、明朝宫中掌内外章奏及批红大权的机构是(单选题)A. 翰林院B. 通政司C. 文书房D. 司礼监试题答案:D33、1898年6月11日,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的是【】(单选题)A. 同治皇帝B. 光绪皂帝C. 溥仪皇帝D. 慈禧太后试题答案:B34、影响明朝官员升迁的最主要因素是(单选题)A. 出身B. 口碑C. 资历试题答案:C35、清朝对官员的考核标准有(多选题)A. 守B. 德C. 才D. 年E. 政试题答案:A,C,D,E36、金朝负责从七品以下官员任免的是【】(单选题)A. 吏部B. 尚书省C. 枢密院D. 礼部试题答案:A37、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地点是【】(单选题)A. 广州B. 瑞金C. 上海D. 嘉兴试题答案:B38、清朝议政的会议形式有(多选题)A. 临时朝议B. 阁议C. 九卿议D. 廷议E. 议政王大臣议试题答案:B,C,D,E39、清朝在今新疆地区实行【】(单选题)A. 土司制度B. 猛安制度C. 伯克制度D. 谋克制度试题答案:C40、魏晋时期,官员升迁完全凭借【】(单选题)A. 考课B. 能力C. 政绩D. 门资试题答案:D41、明朝内阁最大的特权是【】(单选题)A. 票拟B. 题请C. 批红D. 制诏试题答案:A42、根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规定,临时大总统的产生方式是(单选题)A. 由各省代表选出B. 由全体国民选出C. 由全体国务员选出D. 由临时参议院选出试题答案:D43、清朝时期为了避免宦官干政,设立了严格管理宦官、掌管宫廷事务的宫内机构(单选题)A. 宗人府B. 内务府C. 司礼监D. 鸿胪寺试题答案:B44、汉武帝以后选拔官吏的主要途径是(单选题)A. 任子B. 赀选C. 征辟D. 察举试题答案:D45、明朝科举考试中主持会试的是【】(单选题)A. 吏部B. 礼部C. 户部D. 工部试题答案:B46、明朝科举考试中主持会试的是【】(单选题)B. 礼部C. 户部D. 工部试题答案:B47、明朝内阁最大的特权是(单选题)A. 票拟B. 题请C. 批红D. 制诏试题答案:A48、唐高宗时,为分宰相之权,设置了(单选题)A. 北门学士B. 编林待诏C. 的林学士D. 中书舍人试题答案:A49、唐初设内侍省,担任省内诸职的均是(单选题)A. 给事中B. 门阀士族C. 翰林学士D. 宦官试题答案:D50、西汉初年,一些功臣被封为彻侯,其食封的领地称为【】(单选题)B. 侯国C. 郡国D. 王国试题答案:B51、影响明朝官员升迁的最主要因素是(单选题)A. 出身B. 口碑C. 资历D. 政绩试题答案:C52、1876年,率兵西出阳关,收复天山南北的是(单选题)A. 左宗棠B. 李鸿章C. 曾国藩D. 张之洞试题答案:A53、隋唐时期选拔官员的途径有(多选题)A. 门荫B. 行伍C. 科举D. 荐举E. 征辟试题答案:A,B,C54、清朝议政的会议形式有(多选题)A. 临时朝议B. 阁议C. 九卿议D. 廷议E. 议政王大臣议试题答案:B,C,D,E55、魏晋时期,官员升迁完全凭借【】(单选题)A. 考课B. 能力C. 政绩D. 门资试题答案:D56、唐朝的法规制度中,以敕的形式颁布,涉及的范围较为具体,并因实际情况而常发生变化的具体行政法规形式称为(单选题)A. 格B. 令C. 律D. 式试题答案:A57、曹魏建国后,执掌诏令发布权的是(单选题)A. 侍中B. 中书C. 门下试题答案:B58、宋朝会议制度已发展得十分成熟,其中由皇帝主持,其目的是疏通君臣关系,为皇帝决策提供信息的会议形式是(单选题)A. 例行常朝B. 便殿议政C. 临时朝仪D. 议政会议试题答案:A59、辽朝南面宫中最重要的机构是(单选题)A. 翰林院B. 汉人枢密院C. 尚书省D. 中书省试题答案:B60、隋唐时期,州的长官仍称(单选题)A. 节度使B. 都督C. 刺史D. 州牧试题答案:C61、元朝的最高监察机构是(单选题)A. 枢密院B. 谏院D. 都察院试题答案:C62、1938年3月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决议,决定设立的“民意机关"是(单选题)A. 国民大会B. 国民参政会:C. 临时参议会D. 国民参议会试题答案:B63、清朝最高一级地方行政组织是【】(单选题)A. 道B. 郡C. 省D. 州试题答案:C64、周王在郊外设坛召集各方诸侯对重大问题进行谋议、发布政令的会议形式称为(单选题)A. 朝会B. 巡视C. 朝觐D. 巡狩试题答案:D65、宋朝路一级行政机构中俗称“宪司”的是【】(单选题)A. 转运使司B. 提举常平司C. 提点刑狱司D. 经略安抚司试题答案:C66、明朝在宫中设立的职能和外廷通政司相应的机构是【】(单选题)A. 内阁B. 司礼监C. 厂卫D. 文书房试题答案:D67、隋唐时,五监中主管文教事务的是【】(单选题)A. 国子监B. 少府监C. 将作监D. 都水监试题答案:A68、唐朝依法制定,以诏制形式颁布的行政规则称为【】(单选题)A. 律B. 令C. 格D. 式试题答案:B69、五代十国时期,节度使的辖区是(单选题)A. 州C. 县D. 乡试题答案:B70、魏晋南北朝时期,行政执行的最高机关是(单选题)A. 尚书省B. 中书省C. 门下省D. 散骑省试题答案:A71、明朝内阁最大的特权是(单选题)A. 票拟B. 题请C. 批红D. 制诏试题答案:A72、曹魏建国后,执掌诏令发布权的是(单选题)A. 侍中B. 中书C. 门下D. 尚书试题答案:B73、中国的科举制度始于【】(单选题)A. 隋朝C. 宋朝D. 明朝试题答案:A74、唐朝的法规制度中,以敕的形式颁布,涉及的范围较为具体,并因实际情况而常发生变化的具体行政法规形式称为(单选题)A. 格B. 令C. 律D. 式试题答案:A75、盘庚迁殷以后,商王朝为强化王权而实行的一种二元统治体制是(单选题)A. 礼乐制B. 宗法制C. 内外服制D. 井田制试题答案:C76、1876年,率兵西出阳关,收复天山南北的是(单选题)A. 左宗棠B. 李鸿章C. 曾国藩D. 张之洞试题答案:A77、1938年3月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决议,决定设立的“民意机关"是(单选题)A. 国民大会B. 国民参政会:C. 临时参议会D. 国民参议会试题答案:B78、中国古代王位的嫡长子继承制确立于(单选题)A. 夏朝B. 商朝C. 周朝D. 秦朝试题答案:C79、在地方行政体制上,西周王朝实行的是(单选题)A. 井田制B. 分封制C. 宗法制D. 等级制试题答案:B80、汉时,以乡举里选为基础的官员选拔方式有(多选题)A. 侄子B. 察举C. 征辟D. 纳资E. 费选试题答案:B,C81、宋朝会议制度可分为三大类,分别是【】(多选题)A. 九卿议B. 大臣廷议C. 例行常朝D. 便殿议政E. 临时朝议试题答案:C,D,E82、在地方行政体制上,西周王朝实行的是(单选题)A. 井田制B. 分封制C. 宗法制D. 等级制试题答案:B83、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地点是【】(单选题)A. 广州B. 瑞金C. 上海D. 嘉兴试题答案:B84、根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规定,临时大总统的产生方式是(单选题)A. 由各省代表选出B. 由全体国民选出C. 由全体国务员选出D. 由临时参议院选出试题答案:D85、明朝宫中掌内外章奏及批红大权的机构是(单选题)A. 翰林院B. 通政司C. 文书房D. 司礼监试题答案:D86、近代中同行政体制半殖民地化开始的标志是【】(单选题)A. 增设学部B. 增设巡警部C. 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D. 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试题答案:D87、五代官员选拔从制度上说沿袭唐制,但因战乱频繁,政局动荡,最为切实可行的人仕途径是【】(单选题)A. 察举B. 入幕C. 征辟D. 门荫试题答案:B88、清朝时期为了避免宦官干政,设立了严格管理宦官、掌管宫廷事务的宫内机构(单选题)A. 宗人府B. 内务府C. 司礼监D. 鸿胪寺试题答案:B89、唐初设内侍省,担任省内诸职的均是(单选题)A. 给事中B. 门阀士族C. 翰林学士D. 宦官试题答案:D90、明朝内阁最大的特权是【】(单选题)A. 票拟B. 题请C. 批红D. 制诏试题答案:A91、1938年3月,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决议,决定正式设立的“民意机关”是(单选题)A. 国民大会B. 临时参议会C. 国民参政会D. 国民参议会试题答案:C92、清朝对官员的考核标准有(多选题)A. 守B. 德C. 才D. 年E. 政试题答案:A,C,D,E93、汉武帝以后选拔官吏的主要途径是(单选题)A. 任子B. 赀选C. 征辟D. 察举试题答案:D94、清朝在官员选拔任用上被视为入仕正途的是【】(多选题)A. 科举B. 荐举C. 捐纳D. 举贡E. 吏道试题答案:A,D。
2024年秋季自考00322中国行政史练习试题含解析

2024年秋季自考00322中国行政史练习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宋朝中央政府的行政体制中总管国家财政事务的是______。
A.门下省B.户部C.三司D.枢密院2、辽朝最高军事机关是______A.大林牙院B.枢密院C.大于越府D.军机处3、工农民主政府的基层政权机关是()。
A.省苏维埃B.县苏维埃C.区苏维埃D.乡(市)苏维埃收4、隋唐时期,州的长官仍称()。
A.节度使B.都督C.刺史D.州牧5、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主要选官制度是______。
A.察举制B.官僚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6、原始社会末期的军事民主制时期,部落酋长议事会是部落联盟的()。
A.常设权力机关B.最高权力机关C.军事指挥机关D.最高执行机关7、宋代科举的主要形式是______。
A.常科B.制科C.武举D.省试8、从总体上讲,传统中国治国之道的核心是()。
A.“以德治国”B.“以法治国”C.“以理治国”D.“以仁治国”9、唐朝依法制定,以诏制形式颁布的行政规则称为______。
A.律B.令C.格D.式10、魏晋南北朝时期,行政执行的最高机关是()。
A.尚书省B.中书省C.门下省D.散骑省11、抗日战争期间,对边区政府进行政策监督和对党员干部进行监督的主要形式是______。
A.参议会的监督B.共产党的监督C.群众民主监督D.行政系统内部监督12、辽朝南面官中最重要的机构是()。
A.翰林院B.汉人枢密院C.尚书省D.中书省13、秦及西汉初年,中央最高监察官员是______。
A.丞相B.尚书仆射C.御史中丞D.御史大夫14、北洋军阀政府于1914年成立的行政弹劾机关是______B.总检察厅C.平政院D.大理院15、最初职能仅限于军事方面,最后发展成为总揽军政大权的清朝中枢决策机构是()。
A.总理衙门B.军机处C.兵部D.都司16、1876年,率兵西出阳关,收复天山南北的是()。
A.左宗棠B.李鸿章C.曾国藩D.张之洞17、从形式上看,“宪政时期”南京政府的中央行政体制为______。
中国行政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行政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中国最早的行政区划制度是:A. 郡县制B. 州县制C. 行省制D. 郡国制答案:A2. 唐朝时期,地方行政区划主要分为:A. 郡县B. 州县C. 道府D. 行省答案:B3. 明朝时期,中央政府的最高行政机关是:A. 尚书省B. 门下省C. 内阁D. 六部答案:C4. 清朝时期,地方行政区划的基层单位是:A. 县B. 州C. 府D. 道答案:A5. 以下哪个朝代没有实行郡县制?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秦朝时期,全国划分为三十六____。
答案:郡2. 汉朝时期,地方行政区划主要分为州、郡、____。
答案:县3.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指的是中书省、门下省和____。
答案:尚书省4. 元朝时期,地方行政区划实行的是____。
答案:行省制5. 清朝时期,地方行政区划的最高一级是____。
答案:省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中国古代的郡县制。
答案:郡县制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地方行政区划制度,始于秦朝,后被汉朝继承和发展。
郡县制将全国划分为若干郡,郡下又设县。
郡的长官称为郡守,县的长官称为县令。
郡县制的实行,加强了中央集权,提高了行政效率。
2. 简述明朝的内阁制度。
答案:明朝的内阁制度是中央集权制度的一种体现。
内阁由皇帝亲自选拔的文官组成,主要负责协助皇帝处理政务,起草诏书,参与决策。
内阁成员没有固定的官衔,但权力很大,有时甚至能左右朝政。
内阁制度的设立,加强了皇帝对国家的控制。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 论述中国古代行政区划制度的演变及其对国家治理的影响。
答案:中国古代行政区划制度的演变经历了从郡县制到州县制,再到行省制的过程。
郡县制的实行,加强了中央集权,提高了行政效率,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州县制的实行,进一步细化了地方行政区划,使得地方管理更加精细化。
2022年自考专业(行政管理)中国行政史考试真题及答案4

2022年自考专业(行政管理)中国行政史考试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封建中央集权专制体制中最主要的冲突是A.皇权和相权的冲突B.皇权和民权的冲突C.相权和军权的冲突D.事权和财权的冲突2、夏商周时期,战时动员令的文书形式多为( )A.命B.约C.诰D.誓3、秦汉时期最重要的一级行政区是A.县B.郡C.府D.道4、中国古代最早有关官员任期的规定始于( )B.秦汉C.魏晋D.西周5、我国历史上正式规定三公均不参与政府机构的活动,只作为奖赏有功之臣的最高荣誉职衔的皇帝是( )A.隋文帝B.魏文帝C.孝文帝D.隋炀帝6、隋唐时,九寺中主管钱币收支和保管的是( )A.太常寺B.太府寺C.光禄寺D.鸿胪寺7、唐玄宗时编撰的中国最早的独立而自成体系的行政法典是( )A.职官志B.法经C.唐律疏议D.唐六典8、谏院作为一种独立的机关,始于( )A.隋末C.北宋D.南宋9、辽朝南面官中最重要的机构是( )A.翰林院B.汉人枢密院C.尚书省D.中书省10、元朝负责管理吐蕃政务的是( )A.宣政院B.通政院C.集贤院D.将作院11、明朝于永乐四年在西北地区设立的,以当地少数民族首领充任指挥,统治今新疆地区的机构是( )A.伊犁将军B.哈密卫C.奴儿干都指挥司D.土司12、康熙为了解除议政王大臣会议带来的压力,设立了新的中枢决策机构与之抗衡,该机构为( )A.内三院C.军机处D.南书房13、依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央行政体制为A.总统负责制B.君主立宪制C.责任内阁制D.议会共和制14、1906年9月1日,正式下诏预备立宪的是( )A.慈禧太后B.慈安太后C.光绪皇帝D.溥仪皇帝15、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宣誓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其就职地点在( )A.北京B.南京C.武汉D.广州16、北洋军阀政府时期,被称为查看答案【二、多项选择题】1ADE2BC3ABCD4BDE5AC。
中国行政史试卷及答案

中国行政史试卷及答案全国200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行政史试题课程代码:0032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中国封建行政管理体制全面确立于( C )A.夏商时期B.两汉时期C.隋唐时期D.宋元时期2.西周时期诸侯间直接拜访的礼仪形式是( B )A.朝会B.聘问C.巡守D.联络3.夏商时期选拔官员的主要依据是( D )A.能力B.军功C.财富D.血统4.战国时期文官系统的首脑是( C )A.尉B.史C.相D.司5.战国时期负责监察百官的官员是( A )A.御史C.长吏D.里正6.秦汉时期,郡对县的考课通常采用( B )对地方郡守长官的考察时采用“上计”A.“上计”形式B.“秋冬集课”形式C.“开科取士”形式D.“京察”形式7.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种完全的军事管制式的地方行政管理方式称为( B )A.节度使B.军镇C.郡D.左郡县8.唐初在周边少数民族地区设置了一种带自治性质的地方行政机构,称为( B )A.左郡县B.羁縻府州C.理藩院D.土司府9.西周时期用于战时动员的行政文书是( C )A.《诰》B.《命》C.《誓》D.《简》10.由于疆域空前辽阔,元代在路一级行政区划之上设置( A )A.行省B.道C.市11.明朝百官联名上疏,领衔为首的通常是( A )A.吏部尚书B.户部尚书C.礼部尚书D.兵部尚书12.最初职能仅限于军事方面,最后却发展成为总揽军政大权的清朝中枢决策机构是( B )A.总理衙门B.军机处C.兵部D.都司13.南京临时政府与传统封建王朝相比,在行政监督方面最大的区别是创建了( B )A.内阁责任制B.议会监督制C.总统限任制D.国务总理制14.1914年5月袁世凯的“新约法”颁布前,北京政府法定的最高行政机关是( B )A.总统府B.国务院C.审计院D.参政院15.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的行政决策中心是( C )A.行政院B.军事委员会C.国民党中政会D.国民政府委员会16.1948年“行宪国大”选出总统、副总统后,国民政府改为( A )A.总统府B.国民大会C.国民参政会D.国民政府委员会17.苏区中央人民委员会和地方各级苏维埃执行委员会均实行( B )中央人民委员会所属各部和地方各级苏维埃执行委员会所属各部都实行首长负责制A.首长负责制B.合议制C.分权制衡制D.有限集权制18.苏区行政人员的选拔任用主要采取选举制和( A )苏区选拔任用主要是选举和委任A.委任制B.考任制C.聘任制D.荐任制19.抗日民主政府的法定监督机构是( D )A.中共委员会B.政府委员会C.行政会D.参议会20.1948年11月以后,中共中央在新收复的大城市中成立的临时性、过渡性的政权组织形式是( D )A.军政委员会B.人民行政委员会C.中共地方分局D.军事管制委员会21.我国历史上国家制度神权政治色彩最重的时期是( A )A.夏、商、周时期B.秦、汉时期C.隋、唐、宋时期D.元、明、清时期22.南京临时政府的最高行政决策机构是( B)A.参谋本部B.临时参议院C.临时大总统府D.国务会议23.清政府的“预备立宪”始于( C )A.戊戌变法B.编制宪法C.厘定官制D.成立责任内阁24.我国古代封建中央集权体制中最主要的矛盾是( B )A.中央集权与地方割据的矛盾B.皇权与相权的矛盾C.军事机构与行政机构的矛盾D.决策机构与执行机构的矛盾25.南京国民政府的最高立法机关是( D )A.行政院B.考试院C.司法院D.立法院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2023年自考专业(行政管理)《中国行政史》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

2023年自考专业(行政管理)《中国行政史》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第1卷一.全考点综合测验(共20题)1.【单选题】周王在郊外设坛召集各方诸侯对重大问题进行谋议、发布政令的会议形式称为A.朝会B.巡视C.朝觐D.巡狩2.【单选题】唐玄宗时设置翰林学士,其身份和职掌是()。
A.皇帝的文学侍从B.国子学教授C.皇帝的顾问D.皇帝的秘书并拥有草诏权3.【单选题】行政管理形式的直接决定性制约因素是()。
A.经济基础B.上层建筑C.生产力水平D.国家的国体、政体4.【单选题】“行宪国大”后的全国最高权力机关是()。
A.国民政府B.总统府C.国民大会D.军事委员会5.【问答题】政事堂6.【单选题】宋代设置在首部、陪都、军政要地及皇帝即位前居住地或任职地的州一级行政机构是()。
A.府B.军C.监D.镇7.【单选题】清代作为府的分防单位,后来逐渐成为固定的行政单位的机构是()。
A.直隶制B.属州C.直隶厅D.厅8.【单选题】随着解放战争形势的发展,中共中央在新收复的大城市中所设置的过渡性政权组织形式是A.军事执行委员会B.军事管制委员会C.临时参议会D.行政公署9.【问答题】名词解释:磨勘制度10.【单选题】中国共产党对苏维埃政权的领导主要表现在A.组织建设上B.决策问题上C.选拔官员上D.法规制定上11.【单选题】清代雍正之后,中央中枢机构中的核心机构是()。
A.内阁B.翰林院C.军机处D.理藩院12.【单选题】抗日民主政权的行政体制中,边区最高行政机关是A.边区行政公署B.边区政府委员会C.边区参议会D.边区人民委员会13.【问答题】比较南京国民政府的五院制与孙中山设想的五院制有哪些区别14.【单选题】以下大解放区政权中,成立最晚的是()。
A.陕甘宁边区政府B.华北人民政府C.东北人民政府D.中原人民政府15.【单选题】中国古代王位的嫡长子继承斛确立于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16.【问答题】试述工农民主政权行政体制的特点。
中国行政史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中国行政史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中国古代行政制度的开端可以追溯到哪个朝代?A. 商朝B. 周朝C. 秦朝D. 汉朝答案:B解析:中国古代行政制度的开端通常被认为是在周朝,尤其是西周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分封制和宗法制等早期行政组织形式。
2. 下列哪项不是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A. 中书省B. 门下省C. 尚书省D. 礼部答案:D解析: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指的是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而礼部是六部之一,不属于三省。
3. 明朝时期,负责监察百官的机构是?A. 东厂B. 锦衣卫C. 都察院D. 内阁答案:C解析:明朝时期,都察院是负责监察百官的机构,而东厂和锦衣卫主要负责皇帝的安全和秘密侦查,内阁则是皇帝的顾问机构。
二、多项选择题4. 下列哪些属于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A. 世袭制B. 九品中正制C. 科举制D. 举荐制答案:A, B, C, D解析: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包括世袭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和举荐制。
世袭制是根据家族血统来选拔官员;九品中正制是通过地方中正官评定士人的品级来选拔官员;科举制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员;举荐制是由地方官员推荐人才。
5. 清朝末期,下列哪些因素导致了行政体制的变革?A. 外敌入侵B. 内乱频发C. 经济困难D. 思想启蒙答案:A, B, C, D解析:清朝末期,外敌入侵、内乱频发、经济困难和思想启蒙等因素共同作用,推动了行政体制的变革。
三、简答题6. 简述宋朝的“二府三司”制。
答案:宋朝的“二府三司”制是指中央政府的行政机构设置。
其中,“二府”指的是中书省和门下省,中书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议;“三司”则是指盐铁司、度支司和户部司,分别负责国家的财政、盐铁专营和户籍管理等事务。
四、论述题7. 论述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演变及其对现代行政区划的影响。
答案: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演变经历了从分封制到郡县制,再到行省制等多个阶段。
分封制下,国家被分割成诸侯的封地;郡县制则是将国家划分为郡和县,由中央直接管理;行省制则是在元朝时期出现,将国家划分为行省,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 2006 年 10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行政史试题课程代码: 0032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5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开创中国历史上“家天下”局面的是【】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2. 中国封建社会始于【】A.春秋时B.战国时期C.秦朝D.汉朝3. 周王在郊外设坛召集各方诸侯对重大问题进行谋议、发布政令的会议形式称为【】A.朝觐B.朝会C.巡狩D.巡查4. 从西周至春秋前期,无论是王畿还是诸侯卿大夫的邦畿,都实行【】A.郡县制B.行省制C.巡抚制D.国鄙制5. 秦汉时期乡里官员中主管乡中治安的是【】A. 三老B.游徼C.亭长D.党长6. 魏晋南北朝时期,监察权主要集中于作为皇帝耳目的【】A.御史台B.尚书台C.中书省D. 0下机构7. 唐初在周边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的一种以各地少数民族首领充任刺史或都督、带有自治性质的地方行政机构是【】A.路B.羁縻府州C.道D.北庭都护府8. 唐代官员身体欠佳或年逾七十可以退休,称为【】A. 告归B.休沐C.致仕D. 丁忧9. 五代时期各政权中枢机构中掌握军政两方面决策大权,和皇帝共同决策,并拥有军务方面执行权的机构是【】A.三司使B.中书门下C.尚书省D.枢密院10. 宋代科举最主要的类型是【】A.常科B.制科C.武科D.文科11. 辽代统治者采取“因俗而治”的统治方法,即“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
国制即契丹官制,统称【】A.东面官制B.西面官制C.北面官制D.南面官制12. 元代中央总理政务的部门是【】A.枢密院B.宣政院C.通政院D.中书省13. 明正统初年,因皇帝幼冲,太皇太后委全权于内阁,由专职阁臣对奏章提出处理意见,称为【】A.批红B.票拟C.奉诏D.制诏14. 清朝掌管皇族事务的机构是【】A.军机处B.宗人府C.都察院D.大理寺15. 清政府正式下令“立停科举”从而废除延续了1300 多年的科举制的时间是【】A.1900 年 9 月B.1901 年 9 月C.1904 年 9 月D.1905 年 9 月16. 南京临时政府行政体制中变革最不彻底的一级政权是【】A.中央政权B.省级政权C.县级政权D.军政分府17. 南京临时政府与传统封建王朝相比,在行政监督方面最大的区别是创建了【】A.议会监督制B.司法院制C.分权制衡制D.监察院制18. 在北洋军阀统治的各个时期,中央和地方的行政体制以及具体的管理方式都有较大变化,但各派军阀统治的共同特点是【】A.实行军事独裁B.建立责任内阁C.总统总揽大权D.实行地方分权19. 北洋政府选拔行政官员的方式主要有文官考试、甄别和【】A.门荫B.甄用C.流外入流D.入幕府20. 抗战期间,国民政府行政决策的发源机关是【】A.国民党中政会B.军事委员会C.国防最高委员会D.国民参政会21.1948 年“行宪国大”后,名义上的全国最高权力机关是【】A.总统B.立法院C.行政院D.国民大会22. 工农民主政权的中央人民委员会所属各部和地方苏维埃执行委员会所属各部实行A.首长负责制B.合议制C.委员会制D.混合制23. 工农民主政权中央各部的副部长、局长以及事务工作人员均采用【】A.选任制B.委任制C.考任制D.荐任制24. 抗日民主政权的边区最高行政机关是【】A.边区参议会B.边区行政公署C.边区人民委员会D.边区政府委员会25. 解放战争后期,中共中央决定在新收复的大城市中成立的过渡性政权组织形式是A.大解放区人民政府B.城市各界代表会议C.军事管制委员会D.人民执行委员会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小题,每小题 2分,共 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6. 中国封建中央集权行政管理体制中,调节君主专制弊端的机制主要有【A. 施政程序上有一套尽可能促使皇帝正确决策的制度褒贬抑来促使皇帝刷新政治 C.通过神权来抑制君权皇帝制定的一些制度对后世君主有防微杜渐作用27. 战国时期各国中央政府的中枢官员主要有【A.国尉B.廷尉C.主客D.御史E.相B.大臣利用“尊号”、“庙号”等的尊D.通过教育提高君主素质 E.开国28. 金代录用女真人为行政官员的途径有【】A.科举B.荫补C.世选D.军功E.察举29. 明代的入仕途径有【】A.荐B.学校C.科举D.承荫E.由吏而官30. 为了便于叙职和给俸,抗战前国民政府将所有官员按其资历和所司职务分为A.特任B.简任C.荐任D.委任E.选任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 5小题,每小题 3分,共 15 分)31. 内外服制32. 三公宰相制33. 磨勘制度34. 百日维新35. 超责任内阁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5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30分)36. 简述清末官员任用制度改革的具体措施。
37. 简述近代中国行政管理的发展趋势。
38. 简述南京临时政府行政建制的显著特点。
39. 简述宋代为适应君主专制的需要对监察制度进行改革的主要内容。
40. 简述隋文帝对国家行政管理体制调整的主要内容。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 2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41. 试论中西方封建专制中央集权的差异。
42. 试论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行政监督的发展趋势。
全国 2007 年 10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行政史试题课程代码: 0032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西周时期在地方基层行政区划上都实行()A.保甲制B.乡遂管理体制C.郡县制D.行省制2. 战国时期各国中枢机构中的武职人员一般称之为()A.太守B.家臣C.御史D.国尉3. 战国时期文官系统的首脑是()A.卿B.大夫C.相D.节度使4. 秦汉时期最重要的一级行政区是()A.县B.郡C.州D.里5. 秦汉时期皇帝有关一般行政命令的文书称为()A.手迹B.制书C.诏书D.诰6. 东汉末年,曹操三下求贤令,其选官不论出身、门第,甚至在道德上也不求全责备,这一选官原则被称为()A.世卿世禄B.重用家臣C.惟才是举D.门阀取士7. 唐代依汉代管理西域之例,为协调与少数民族关系、管理各归附少数民族而设立的行政机构是()A.路B.都护府C.左郡县D.羁縻府州8. 宋代定期勘验官员以定升迁的制度是()A.察举制度B.磨勘制度C.推举制度D.流外入流制度9. 除六部外,元代还有一系列负责某项具体业务的事务性职能机构,其中掌管佛教事务的是()A.宣政院B.理藩院C.大理寺D.都护府10. 明代诸寺中权力较前代有所增强的是()A.太常寺B.光禄寺C.大理寺D.太仆寺11. 明代对乡村管理采取的并行的统治方法是乡老人制和()A.保社制B.保甲制C.里社制D.里甲制12. 清朝总理全国政务的职能部门是()A.理藩院B.大理寺C.军机处D.六部13. 清末东北地区的行政由军事统治向民政管理的转变始于()A.地方督抚权力的加强B.建立行省制度C.特派员制度D.盛京改制14. 清政府新政改革的核心决策机构为()A.军机处B.督办政务处C.总理衙门D.责任内阁15. 从形式上看,中华民国军政府改组后,实行的行政体制是()A.总裁合议制B.大元帅一元制C.临时大总统制D.责任内阁制16. 袁世凯为分散省权而强化起来的一级行政区域是()A.省B.府C.道D.县17. 北洋政府时期,在行省内部自成单位的一个特例是()A.京兆特别行政区B •川边特别区C.东省特别行政区 18. 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公务员考核的主要内容是(A. 操行、能力、工作成绩B. 出勤、操行和工作表现 和操行19. 抗战时期国民党调整党政机关的原则之一是20.1948 年“行宪国大”后,处于行政决策中枢地位的是( )A.总统B.行政院C.国民政府委员会D.中央政治委员会21. 苏区行政监督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是( )A.实事求是B.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C.接受共产党的领导和监督D.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22. 边区专员公署是边区政府的( )A. 一级政权组织B.职能机关C •派出机关D.参谋机关23. 陕甘宁边区各级行政人员的任用方式主要采用( )A.选举制、委任制和考任制B.委任制和考任制C.选举制、委任制和聘任制D.委任制和聘任制24. 解放战争时期,各大区的最高行政机关是( )A.政府委员会B.军事管制委员会C.各大区人民政府D.各大区人民代表大会 25. 解放区人民民主政权选任干部的原则是()A.任人唯贤B.又红又专C.德才兼备D.年轻化与革命化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小题,每小题 2分,共 1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 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6. 宋代会议制度可分为( )A.内阁会议B.军机处常会C.例行常朝D.便殿议政E.临时朝议27. 秦至西汉初年的丞相权力十分广泛,主要包括( )A.草拟法律权B.最高军事权C.弹劾百官权D.处理日常政务之权E.参与决策权28. 曾经作为清朝中枢决策机构的有( )A.国议B.内阁C.宗人府D.南书房E.军机处29. 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中央政府的层级结构包括( )A.国民政府B.国民政府委员会C.五院D.五院所属各部E.国民政府直辖机关30. 抗日民主政权行政监督的主要形式包括()A.民主党派的监督B.共产党的监督C.参议会的监督D.行政系统内部监督E.群众民主 监督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31. 宗主督护制 32. 二府三司制33. 北洋政府的甄别制度D.西康特别行政区C •操行、学识和能力 D.平日工作、学识A. 在中央采取党政融化的形态B. 在省及特别市采取党政联系的形态C.在县、市采取以党统政的形态 D •在县以下采取以党代政的形态34. 幕僚长制35. 各界代表会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5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30分)36. 简述汉代官员的主要选拔制度。
37. 简述隋唐时期选拔官员的途径。
38. 简述近代中国行政管理的发展趋势。
39. 简述抗日战争胜利后南京政府行政执行的主要困难。
40. 简述人民民主政权在干部考核和奖惩方面的主要特点。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 2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分)41. 试述清朝官员选拔制度的多样性。
42. 试述苏区政府的行政监督体系。
全国 2008年 10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行政史试题课程代码: 0032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