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性关节炎(尪痹)中医症候评分量表

合集下载

36 风湿病科 尪痹(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36 风湿病科  尪痹(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尪痹(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

尪痹由风寒湿等邪气客于关节,气血痹阻,导致以小关节疼痛、肿胀、晨僵为特点的疾病。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修订的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和2010年ACR/EULAR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

(1)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修订的“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①晨僵至少1小时(≥6周)②3个或3个以上关节区的关节炎(≥6周)③腕、掌指关节或近端指间关节炎(≥6周)④对称性关节炎(≥6周)⑤皮下类风湿结节⑥手X线改变⑦类风湿因子阳性有上述七项中四项者即可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

(2)2010年ACR/EULAR的“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A:受累关节- 1个大关节(0分)- 2~10大关节(1分)- 1~3小关节(有或没有大关节)(2分)- 4~10小关节(有或没有大关节)(3分)- 超过10个关节(至少一个小关节)(5分)B:血清学(至少需要1项结果)- RF和CCP(抗环瓜氨酸肽抗体)阴性(0分)- RF和CCP,至少有一项是低滴度阳性(2分)- RF和CCP,至少有一项高滴度阳性(3分)C:急性期反应物(至少需要1项结果)- CRP和ESR均正常(0分)- CRP或ESR异常(1分)D:滑膜炎持续时间- <6周(0分)- ≥6周(1分)注:在A~D内,取病人符合条件的最高分。

例如,患者有5个小关节和4个大关节受累,评分为3分。

总分≥6分者可诊断为RA。

(二)证候诊断1.风寒湿痹证:关节疼痛、重者,或有肿胀,风邪偏盛者痛处游走不定,寒邪胜者关节冷痛,舌质淡,苔白腻或白滑,脉濡或滑或弦紧。

2.湿热痹阻证:关节肿痛,触之灼热或有热感,口渴不欲饮,烦闷不安,或有发热,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3.痰瘀痹阻证:关节肿痛日久不消,晨僵,屈伸不利,关节周围或皮下结节,舌暗紫,苔白厚或厚腻,脉沉细涩或沉滑。

中医优势病种临床症候评价量表(附)

中医优势病种临床症候评价量表(附)
中度色淡
严重色淡
失眠多梦

偶有失眠,多梦
每天失眠,多梦
整夜不能入睡,需药物才能入睡
神疲乏力

偶有疲乏
常有神疲乏力
神疲乏力持续存在不能缓解
心悸

轻度心悸
心悸经常出现
心悸持续不缓解
食欲不振

食欲明显减退
不欲进食,进食量明显降低
厌食,极少进食或不进食
虚热自汗

偶有少量汗出
汗液较多
安静休息时仍有自发出汗
两目干涩
腰酸欲折,膝软站立困难
颜面潮红

轻微面红目赤
明显面红目赤
目赤如鸠,面赤如妆
胸闷作恶

偶有发生
活动时出现
反复发生,难以消失
呕吐痰涎

偶有呕吐及少量痰涎
时有呕吐、咳痰
频繁呕吐,痰涎多不易咳尽
纳差腹胀

食欲明显减退
不欲进食,进食量明显降低
厌食,极少进食或不进食
面色晄白

面唇无华
面唇色淡
面唇苍白
唇爪淡白

轻度色淡

偶感气短,不主动言语
常有气短懒言
气短频繁发生,不与人言语
肌肤甲错

手足皮肤粗糙
手足皮肤粗糙且起屑
全身多处皮肤粗糙,鳞屑脱落
失眠

偶尔出现,多梦
每天失眠多梦
失眠多梦,需服药才能入睡
心烦易怒

心烦偶躁
心烦急躁,遇事易怒
烦躁易怒,不能自止
心悸健忘

偶有心悸健忘
常有心悸健忘
频繁发生心悸健忘
咽干口苦

类风湿关节炎(含各种评分标准)幻灯片课件

类风湿关节炎(含各种评分标准)幻灯片课件

继发干燥综合征:口干、眼干。
相关检查:实验室
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反映疾病活动性的指标
类风湿因子(RF):见于70%-80%的患者,反映疾病活动性
早期自身抗体:
--抗CCP抗体(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目前认为是敏感性、特异性很强的抗体 --AKA(抗角蛋白抗体) --APF(抗核周因子抗体) --抗Sa抗体,抗RA33/RA36抗体
1 2
影像学检查与疾病活动
Early RA Severity (Arbitrary Units) Intermediate Late
Inflammation Disability Radiographs
0
5
10
15
20
25
30
adapted from Kirwan JR. J Rheumatol.2001;28:881-886.
类风湿关节炎
(rheumatoid arthritis,RA)
内容简介
概 述 诊断分类 评估工具
临床表现
治疗
经典研究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常见的
以累及周围关节为主的多系统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病因 未明。 特点:对称性、侵袭性、进行性、慢性、致残性疾病。
诊断与分类-2010 ACR/EULAR
Synovitis not better explained by another disease# + score of ≥6/10
关节累及
1 个大关节 2-10 个大关节
小关节 = MCP、PIP, 2nd-5th MTP, 拇 IP、腕 *有或没有大关节受累

中医优势病种临床症候评价量表(附)

中医优势病种临床症候评价量表(附)


无(0分)
轻度(2分)
中度(4分)
重度(6分)
头晕目眩

轻微眩晕,时作时止,不影响正常
生活工作
眩晕较重,不能正常生活工作
眩晕严重,不能起身,需卧床休息


无(0分)
轻度(1分)
中度(2分)
重度(3分)
视物旋转

偶有短暂视物旋转,很快消失
视物旋转较严重,不愿睁眼
持续不能缓解,伴有重影
汗出肢冷

偶有少量汗出,自觉肢体发凉
中度色淡
严重色淡
失眠多梦

偶有失眠,多梦
每天失眠,多梦
整夜不能入睡,需药物才能入睡
神疲乏力

偶有疲乏
常有神疲乏力
神疲乏力持续存在不能缓解
心悸

轻度心悸
心悸经常出现
心悸持续不缓解
食欲不振

食欲明显减退
不欲进食,进食量明显降低
厌食,极少进食或不进食
虚热自汗

偶有少量汗出
汗液较多
安静休息时仍有自发出汗
两目干涩
经常出现,尚可仍受
频繁出现难以忍受
头晕目眩

偶尔出现,但程度较轻
经常出现,尚可仍受
频繁出现难以忍受




无(0分)
轻度(1分)
中度(2分)
重度(3分)
肢体肿胀

肢体偶有肿胀
肢体常有肿胀
肢体肿胀持续不能缓解
口唇紫暗

口唇暗红
口唇紫暗
口唇青紫
神疲乏力

偶有疲乏
常有神疲乏力
神疲乏力持续存在不能缓解

类风湿性关节炎(尪痹)诊疗规范

类风湿性关节炎(尪痹)诊疗规范

类风湿性关节炎(尪痹)诊疗规范类风湿性关节炎(尪痹)中医诊疗方案一、定义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多见于中年女性,主要表现为对称性、慢性、进行性多关节炎、关节滑膜的慢性炎症、增生形成血管翳,侵犯关节软骨、韧带和肌腱等,造成关节软骨、骨和关节囊破坏,最终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

发病原因不明,可能与遗传、感染、环境等因素有关,该病属于中医风湿病(痹证、痹病)范畴,中医可诊断为“尪痹”。

二、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

尪痹是由风寒湿邪客于关节,气血痹阻,导致以小关节疼痛、肿胀、晨僵为特点的疾病。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修订的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

(1)晨僵至少1小时(≥6周)。

(2)3个或3个以上关节区的关节炎(≥6周)。

(3)腕、掌指关节或近端指间关节炎(≥6周)。

(4)对称性关节炎(≥6周)。

(5)皮下结节。

(6)手X线改变。

(7)类风湿因子阳性。

有上述七项中四项者即可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

(二)证候诊断1.风湿痹阻证:肢体关节肌肉疼痛,重着,痛处游走不定,或见关节肿胀,屈伸不利,阴天加重,得热则舒,遇寒加重,恶风胃寒,舌质淡红,苔白或薄白、白腻或白滑,脉弦缓或弦紧或浮紧。

2.寒湿痹阻证:肢体关节冷痛,局部肿胀,皮色不红,屈伸不利,关节拘急,局部畏寒,得寒痛剧,得热痛减,阴雨天加重,肢体沉重,口淡不渴,舌质淡暗,苔白或白腻或白滑,脉弦缓或沉紧或弦紧。

3.湿热阻痹证:关节红肿热痛,晨僵,有重着感,步履艰难,烦闷不安,发热,汗出,口渴或渴不欲饮,小便黄,大便干,舌质红,苔黄厚、腻,脉弦滑或滑数或濡数。

4.痰瘀痹阻证:关节肿胀刺痛,或疼痛夜甚,关节屈伸不利,皮下硬结,关节局部肤色晦暗,肌肤干燥无光泽,或肌肤甲错,舌质紫暗、有瘀点或瘀斑,苔腻,脉沉细涩或弦涩。

最新中医症候量表(精品收藏)

最新中医症候量表(精品收藏)

姓名性别年龄病历号中风病证候量化诊断标准1.风证起病a.48小时达到高峰(2分)舌体a.舌体颤抖(5分) b.24小时达到高峰(6分)b.舌体歪斜且颤抖(7分) c。

病情数变(6分)目珠a.目珠游动或目偏不瞬(3分)d。

发病即达高峰(8分)b。

正常(0分)肢体a。

两手握固或口噤不开 (3分)弦脉a.是(3分)b.肢体抽动(5分)b.否(0分)c.肢体拘急或颈项强急(7分)头晕头痛a。

头晕或头痛如掣 (1分)总分b.头晕目眩(2分)2.火热证舌质a.舌红(5分)面目呼吸气味a.声高气粗或口唇干红(2分)b.舌红绛(6分)b.面红目赤或气促口臭(3分)舌苔a.薄黄(2分)发热a。

有(3分)b。

黄厚(3分)b.无(0分) c。

干燥(4分)脉象a.数大有力或弦数或滑数(2分) d.灰黑干燥(5分)口中感觉a.口苦咽干(1分)大便a.便干便难(2分)b.渴喜冷饮(2分)B.便干三日未解(3分)尿短赤a.有(1分)c.便干五日以上未解(4分)b。

无(0分)神情a.心烦易怒(2分)总分b。

躁扰不宁(3分)c.神昏谵语(4分)3。

痰证痰a。

口多粘涎(2分)神情a.表情淡漠或寡言少语 (2分) b。

咯痰或呕吐痰涎(4分)b.神情呆滞或反应迟钝或嗜睡(3分)c。

痰多而粘(6分)脉象a。

滑或濡(3分) d。

鼻鼾痰鸣(8分)头昏沉a。

有(1分)舌苔a.腻或水滑(6分)b。

无(0分) b。

厚腻(8分)体胖臃肿a.是(1分)舌体a.胖大(4分)b。

否(0分)b。

胖大多齿痕(6分)总分4。

血瘀证舌质a.舌背脉络瘀张青紫(4分)面色a.睑下青黑(2分)b.舌紫暗(5分)b。

口唇紫暗(3分)c。

有瘀点(6分)c.口唇紫暗且面色晦暗(5分)d.有瘀斑(8分)脉象a.沉弦细(1分)e.青紫(9分)b.沉弦迟(2分)头痛a.头痛而痛处不移 (5分)c。

涩或结代(3分) b.头痛如针刺或如炸裂 (7分)[附加分]:高粘滞血症(5分)肢体a.肢痛不移(5分)总分b。

尪痹病(类风湿性关节炎)诊疗方案

尪痹病(类风湿性关节炎)诊疗方案

尪痹病(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与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

尪痹病就是由风寒湿邪客于关节,气血痹阻,导致以小关节疼痛、肿胀、晨僵为特点得疾病。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修订得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与2009年ACR/EULAR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

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修订得“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①晨僵至少1小时(≥6周)。

②3个或3个以上关节区得关节炎(≥6周)。

③腕、掌指关节或近端指间关节炎(≥6周)。

④对称性关节炎(≥6周)。

⑤皮下结节。

⑥手X线改变。

⑦类风湿因子阳性。

有上述七项中四项者即可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

(二)证候诊断1、风湿痹阻证:肢体关节疼痛、重着,或有肿胀,痛处游走不定,关节屈伸不利,舌质淡红,苔白腻,脉濡或滑。

2、寒湿痹阻证:肢体关节冷痛,局部肿胀,屈伸不利,关节拘急,局部畏寒,得寒痛剧,得热痛减,皮色不红,舌胖,舌质淡暗,苔白腻或白滑,脉弦缓或沉紧。

3、湿热痹阻证:关节肿痛,触之灼热或有热感,口渴不欲饮,烦闷不安,或有发热,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4、痰瘀痹阻证:关节肿痛日久不消,晨僵,屈伸不利,关节周围或皮下结节,舌暗紫,苔白厚或厚腻,脉沉细涩或沉滑。

5、气血两虚证:关节肌肉痠痛无力,活动后加剧,或肢体麻木,筋惕肉瞤,肌肉萎缩,关节变形;少气乏力,自汗,心悸,头晕目眩,面黄少华,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6、肝肾不足证:关节肌肉疼痛,肿大或僵硬变形,屈伸不利,腰膝酸软无力,关节发凉,畏寒喜暖,舌红,苔白薄,脉沉弱。

二、治疗方案(一)针灸疗法根据病情,可辨证选取肩髃、肩髎、曲池、尺泽、手三里、外关、合谷、环跳、阳陵泉、昆仑、太溪、解溪等穴位;或根据疼痛肿胀部位采取局部取穴或循经取穴。

针刺时根据寒热虚实不同配合针刺泻法、补法,或点刺放血、穴位注射。

(二)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1、风湿痹阻证治法:祛风除湿,通络止痛。

尪痹(类风湿关节炎)中医护理方案_0

尪痹(类风湿关节炎)中医护理方案_0

---------------------------------------------------------------最新资料推荐------------------------------------------------------ 尪痹(类风湿关节炎)中医护理方案尪痹(类风湿关节炎)中医护理方案(试行)一、常见证候要点 1.风湿痹阻证:肢体关节疼痛、重着,或有肿胀,痛处游走不定, 关节屈伸不利,舌淡红苔白腻。

2.寒湿痹阻证:肢体关节冷痛,肿胀、屈伸不利,局部畏寒,得寒痛剧,得热痛减,舌胖,舌质淡暗,苔白腻或白滑。

3.湿热痹阻证:关节肿痛,触之灼热或有热感,口渴不欲饮,烦闷不安,或有发热,舌质红,苔黄腻。

4.痰瘀痹阻证:关节肿痛日久不消,晨僵,屈伸不利,关节周围或皮下结节,舌暗紫,苔白厚或厚腻。

5.气血两虚证:关节肌肉酸痛无力,活动后加剧,或肢体麻木,肌肉萎缩,关节变形;少气乏力,自汗,心悸,头晕目眩,面黄少华,舌淡苔薄白。

6.肝肾不足证:关节肌肉疼痛,肿大或僵硬变形,屈伸不利,腰膝酸软无力,关节发凉,畏寒喜暖,舌红,苔白薄。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晨僵 1.观察晨僵持续的时间、1 / 27程度及受累关节。

2.注意防寒保暖,必要时配戴手套、护膝、袜套、护腕等。

3.晨起用力握拳再松开,交替进行 50~100 次(手关节锻炼前先温水浸泡);床上行膝关节屈伸练习 30 次。

4.遵医嘱穴位按摩:取双膝眼、曲池、肩髃、阿是穴等穴。

5.遵医嘱艾灸:悬灸阿是穴。

6.遵医嘱中药泡洗。

7.遵医嘱中药离子导入。

8.遵医嘱中药熏洗。

(二)关节肿痛 1.观察疼痛性质、部位、程度、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

2.疼痛剧烈的患者,以卧床休息为主,受损关节保持功能位。

3.局部保暖并在关节处加护套。

4.勿持重物,可使用辅助工具,减轻对受累关节的负重。

5.遵医嘱穴位贴敷:取阿是穴。

局部皮肤色红,禁止穴位贴敷。

6.遵医嘱中药离子导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晨僵

0
晨僵﹤1小时
1
晨僵≧1小时,﹤2小时
2
晨僵≧2小时
3
总分21 分
累计评价得分
改善率 (%)
疗效评定标准 治疗改善率=[(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100% 临床缓解:中医临床症状基本缓解,症状积分减少≧70% 临床显效:中医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症状积分减少≧50% 临床有效:中医临床症状好转,症状积分减少≧20% 临床无效:中医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或加重,症状积分减少不足20%。
疼痛较重,工作和休息均受到影响
4
疼痛严重,难以忍受,严重影响休息和工作,需配合使用止痛药
6
关节肿胀 关节无肿胀或肿胀消失
0
关节轻度肿胀,皮肤纹理变浅,关节的骨标志仍明显
2
关节中度肿胀,关节肿胀明显,皮肤纹理基本消失,骨标志不明
4
关节重度肿胀,关节肿胀甚,皮肤紧,骨标志消失
6
关节压痛 关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压痛或压痛消失
0
轻度压痛,患者称有痛
1
中度压痛,患者尚能忍受。皱眉不适告等。
2
重度压痛,痛不可触、压挤关节时患者很痛,将手或肢体抽回
3
关节屈伸不利 关节活动正常
0
2、体征
关节活动轻度受限,关节活动范围减少﹤1/3
1
(9分)
关节活动明显受限,关节活动范围减少≧1/3
2
关节活动严重受限,关节活动范围减少≧1/2,甚至或僵直
类风湿性关节炎(尪痹)中医症候评分量表
科室: 指标类

1、症状 (12 分)
住院号: 主要症状
床号:
姓名:
性别:
评分标准
关节疼痛 关节不疼或疼痛消失
年龄:
入院日期: 分值 0
出院日期:
实施前评价
实施后评价
日期 分值
评价 护士
日期
分值
评价 护士
疼痛轻,尚可忍受,或仅劳累或天气变化时疼痛,基本不影响工作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