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线索梳理
中国近代史发展线索

中国近代史发展线索(1840年——1949年)开始: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
结束: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主要矛盾: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任务:反帝反封建。
分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一、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年)1.开始: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
结束: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
2.领导阶级:资产阶级3.分期(1)清朝后期的统治(1840—1912年)(2)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12—1928年)4.清朝后期的统治。
五次战争:鸦片战争(1840—1842年),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中法战争(1883—1885年);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六大运动或革命: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农民阶级] 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封建地主阶级洋务派] 维新变法运动(1895—1898年)[资产阶级维新派]义和团运动(1898—1900年)[农民阶级] 辛亥革命(1911年)[资产阶级革命派]新文化运动(1915年开始)[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1.开始: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
结束: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领导阶级:无产阶级3.任务: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反对官僚资本主义。
4.分期:(1)建党时期(1919—1924年);(2)国民革命时期[大革命时期](1924—1927年)(3)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1937年)(4)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5)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年)5.建党时期:(1)五四运动(1919年)(2)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共一大召开](1921年)6.国民革命时期(大革命时期、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开始: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中国近代史(1840—1894)

太平天国运动的新的时代特征
1、背景:太平天国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环境下,世界已经 进入资本主义时代。
2、革命任务新:在反封建的同时又担负起了反侵略的任务
3、治国方案新:第一个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资政新篇》;
4、失败原因:太平天国运动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败求和。
3、结果:1860年10月签订《北京条约》。
(内容:课本52页)
4、影响: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4、影响: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1)政治上: ①中国丧失大片领土、主权,中国半半社会的程度加深了。 ②清政府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 反抗。
(2)经济上:外国侵略势力扩张到沿海各省,并伸向内地; 自然经济经济进一步解体,新的经济因素产生; 洋务运动运动开始了中国的工业化历程;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
近代化的历程; 文明史观:中国的农耕文明受到工业文明的冲击,
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2)现代化史观认为,现代化一般包括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 化、思想理性化等,试以这种史学范式,各举一事件说明中 国近代前期在经济、政治、思想方面的重大进步。
政治民主化:辛亥革命;经济工业化:洋务运动; 思想理性化:新文化运动。
—— 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民族革命)
封建主义同人民大众的矛盾(阶级矛盾)
反封建
——求得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
(民主革命)
四条基本线索:
外国资本主义侵略中国,使中国逐步沦为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侵华史;(屈辱史)
中国人民为改变屈辱地位,奋起抗争、反抗 侵略、前赴后继、不屈不挠的抗争史 ;
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

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人民的任务:对外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对内反对封建统治。
(反帝反封建)
1840年鸦片战争
1919年五四运动
1949年新中国成立
重点讲述
①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②中国人民为反抗列强侵略的英勇斗争③社会各阶层进行救亡图存的探索(近代化探索)
重点讲述
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民族独立、人
民解放,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甲午中日战争
太平天国运动
北洋军阀黑暗统治
新文化运动
义和团运动
辛亥革命
●洋务运动●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戊戌变法
沦
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近
代化探索
《南京条约》
《天津》《北京》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科学技术
政治制度
政治制度
思想文化
自强求富
变法图强
三民主义
民主科学
开始沦为
进一步加深大大加深
完全陷入
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中国近代史线索梳理

一个形态: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 鸦片战争爆发—1949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两个时期:旧民主主义 新民主主义 两对矛盾: 外国资本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同人民大众的矛盾 两大任务:民族革命(反侵略) 民主革命(反封建) 四条线索 : 屈辱史 :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国反动势力相勾结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抗争史 :中国人民为改变屈辱地位,奋起抗争、反抗侵略、前赴后继、不屈不挠的历史 探索史 :先进的中国人寻求救国救民之路的历史 发展史 :近代工业、近代科技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历史(近代化之路)
(3)后果及影响:①、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
②、清政府完全成为
的工具。③中国完全陷入
社会的深渊。
5、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战争:(1931-----1937 全面------1945)
(1)起因:1929----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规模最大的经济危机,日本为了摆脱危机,加紧
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代表人物:林则徐、魏源。 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2、 洋务运动-----地主阶级洋务派的探索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面对内忧外患,统治集团内部出现了
派和
派,洋务派主张利
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来维护清朝统治。不管是洋务派还是顽固派,他们的根本目的是一致
的,都是为了维护清朝的统治。
时
间:19 世纪 60----90 年代清政府内部的洋务派发起的
前期:宣传资产阶级思想;后期:传播
主义。
性质意义:是一场空前的
运动,促使人们追求
和
,探索救国救民的
真理,为
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四、无产阶级的探 索
巧记中国近代史知识框架

八个人物:林则徐、洪秀全、 八个人物:林则徐、洪秀全、 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 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 袁世凯、毛泽东、蒋介石。 袁世凯、毛泽东、蒋介石。
九次运动:太平天国运动、 九次运动:太平天国运动、 洋务运动、维新运动、 洋务运动、维新运动、义和 团运动、辛亥革命运动、 团运动、辛亥革命运动、新 文化运动、五四运动、 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五卅 运动、 一二·九运动 九运动” 运动、“一二 九运动”。
纵观五千年中华史,一代代王朝的兴衰, 纵观五千年中华史,一代代王朝的兴衰,一次次 神州大地上的硝烟与战火,早已刻进了我们的心。 神州大地上的硝烟与战火,早已刻进了我们的心。从 两千多年前的秦朝开始,中国版图已历经变迁, 两千多年前的秦朝开始,中国版图已历经变迁,却始 终统一多于分裂,这在世界上也是难得一见的。 终统一多于分裂,这在世界上也是难得一见的。 秦朝可以说为中国的版图打下了基础。 秦朝可以说为中国的版图打下了基础。嬴政即位 的那一刻起,便进入了统一中国的征战之中, 的那一刻起,便进入了统一中国的征战之中,先用十 年时间,灭六国,统一中原, 年时间,灭六国,统一中原,六百多年的割据局面结 接着,他又向北从匈奴手中收回河套地区, 束。接着,他又向北从匈奴手中收回河套地区,并修 筑了闻名世界的万里长城以抵挡匈奴南下。此后, 筑了闻名世界的万里长城以抵挡匈奴南下。此后,他 又派兵进攻南方的越族,使之首次纳入中国版图。 又派兵进攻南方的越族,使之首次纳入中国版图。秦 王朝为海棠叶式的中国版图奠定了基础。 王朝为海棠叶式的中国版图奠定了基础。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日子中,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日子中, 中国,这只昂首挺胸的“雄鸡” 中国,这只昂首挺胸的“雄鸡”,将站 得更高,看得更远。因为今天的中国, 得更高,看得更远。因为今天的中国, 到处展现着蓬勃的生机; 到处展现着蓬勃的生机;今天的中华民 再次展现出以往的活力。 族,再次展现出以往的活力。她已经跟 上了世界前进的步伐,为美好的明天, 上了世界前进的步伐,为美好的明天, 必会作出更大的飞越! 必会作出更大的飞越!
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线索

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线索一、1840年—1919年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主要矛盾:此时中国的主要矛盾为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这就决定了中华民族的两大历史任务——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
为此,农民阶级进行了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地主阶级的先进分子进行了洋务运动,而资产阶级维新派进行了维新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进行了辛亥革命,这些斗争虽然从不同程度上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但客观上由于敌人力量的强大,主观上各革命阶级的局限性的影响,这些斗争最终都走向失败。
注意:农民阶级——小生产者的局限性;地主阶级——落后生产关系的代表;民族资产阶级——软弱性导致的两面性(革命性与妥协性)。
重要时间节点及周年纪念1842年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质的变化。
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865年洋务运动创办当时国内最大的兵工厂上海江南制造总局。
(中国近代化的开端)1885年冯子材指挥清军取得镇南关大捷,但最终以“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而告结束。
说明中国腐败的社会制度是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屡遭失败的最重要的原因。
1895年1、中日《马关条约》签订,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给日本。
2、《马关条约》规定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办工厂,标志着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的转变。
3、瓜分中国狂潮由此开始,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
4、甲午战争一役,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标志着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运动的失败。
1898年戊戌维新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开放一定程度的言论、出版、结社自由,使资产阶级享受一定程度的政治权利,促进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中国近代史专题的三条线索

1861—1895
主持洋务运动
1895-1898
主持戊戌变法
1894兴中会 辛亥革命
1901-1911
参与清末新政 1840-1912 长期存在
立宪派
顽固派
地主阶级 倭仁、慈禧 维护清朝统治
根本目的
内容或过程
性质
影响
洋务运动
挽救清朝 次保中国
挽救中国 次保大清
江南制造局、轮船招商 封建地主 局、京师同文馆,派遣 阶级自救 留学生
新文化 运动
思想救国
《新青年》、民主、科 资产阶级 学、文学革命、马克思 思想解放 主义传播
打击封建旧思想, 为传播马克思主 义和五四爆发奠 定基础
近代中国各阶级探索救亡的阶段
历 程 器 物 背景 第一次工业革 命—商品输出 两次鸦片战争 事 件 洋 务 运 动 戊 戌 辛 亥 核心内容 影响 民族资本主义 长生(代表企 业、双重性)
1840-1900年列强侵华手段的演变趋势及背景。
A、政治侵略:从单国发动战争到各国配合瓜分狂潮 B、经济侵略:从商品输出为主到资本输出为主。 C、1899,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治经济政策,共管中国)。 19世纪40到6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西方急需原料 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用两轮战争打开中国市场和进一步打 开中国市场,推行商品倾销。 19世纪末,受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西方列强政治上 掀起瓜分狂潮,经济上推行资本输出为主,美国的门户开放 也在这一时期提出。
西方入侵
不平等 条约体系 对华影响C
民族危亡 四轮战争 六个条约 半殖民化 西学东渐 对华影响C
不同阶级 探索救亡 三阶段 五事件
中国社会 现代化转型C
西方入侵的影响?
中国近代史线索梳理

中国近代史线索梳理(1840年——1949年)列强的世界:第一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产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世界世界反法西
侵华史(1760—1840)阶级统治需要巩固与加强(1870--1913)向帝国主义过渡完成向帝国主义过渡经济危机斯战争
(19世纪末20世纪初)(20世纪初)(1929-1933)(1939-1945)中国: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边疆危机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侵华战争(局部)(全面)
(1840-1842)(1856-1860)(1876--1878)(1894--1895)(1900--1901)(1931-1945)(1931-1937)(1937-1945)
中国人民的林则徐太平军抗击左宗棠收复邓世昌黄海义和团抗击局部抗战全面抗战:抗日战争
抗争史虎门销烟(1839)洋枪队(1851-1864)新疆(1878)大战(1894)八国联军(1898)抗日义勇军、游击队国共两党、各阶层旧民主主义革命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资产阶级激进派
(1840-1919)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戊戌变法1898)(辛亥革命1911)(新文化运动1915)
先进中国人新民主主义革命 1919---1927 五四运动(1919)中国共产党成立(1921)黄埔军校(1924)北伐战争(1926)
的探索史(1919--1949)建党及国民大革命时期
无产阶级 1927----1937
1945——1945.8)中共中央转战南北(1947)挺进大别山(1947.6)三大战役(1948.9—1949.1)
1949.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代史线索梳理(1840年——1949年)列强的世界:第一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产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世界世界反法西
侵华史(1760—1840)阶级统治需要巩固与加强(1870--1913)向帝国主义过渡完成向帝国主义过渡经济危机斯战争
(19世纪末20世纪初)(20世纪初)(1929-1933)(1939-1945)
中国: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边疆危机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侵华战争(局部)(全面)
(1840-1842)(1856-1860)(1876--1878)(1894--1895)(1900--1901)(1931-1945)(1931-1937)(1937-1945)
中国人民的林则徐太平军抗击左宗棠收复邓世昌黄海义和团抗击局部抗战全面抗战:抗日战争
抗争史虎门销烟(1839)洋枪队(1851-1864)新疆(1878)大战(1894)八国联军(1898)抗日义勇军、游击队国共两党、各阶层
旧民主主义革命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资产阶级激进派
(1840-1919)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戊戌变法1898)(辛亥革命1911)(新文化运动1915)
先进中国人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27五四运动(1919)中国共产党成立(1921)黄埔军校(1924)北伐战争(1926)
的探索史(1919--1949)建党及国民大革命时期
无产阶级1927----1937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1937---1945
抗日战争时期
1945——1949重庆谈判(1945.8)中共中央转战南北(1947)挺进大别山(1947.6)三大战役(1948.9—1949.1)解放战争时期渡江战役(19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