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线索
中国近代史发展线索

中国近代史发展线索(1840年——1949年)开始: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
结束: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主要矛盾: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任务:反帝反封建。
分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一、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年)1.开始: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
结束: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
2.领导阶级:资产阶级3.分期(1)清朝后期的统治(1840—1912年)(2)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12—1928年)4.清朝后期的统治。
五次战争:鸦片战争(1840—1842年),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中法战争(1883—1885年);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六大运动或革命: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农民阶级] 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封建地主阶级洋务派] 维新变法运动(1895—1898年)[资产阶级维新派]义和团运动(1898—1900年)[农民阶级] 辛亥革命(1911年)[资产阶级革命派]新文化运动(1915年开始)[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1.开始: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
结束: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领导阶级:无产阶级3.任务: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反对官僚资本主义。
4.分期:(1)建党时期(1919—1924年);(2)国民革命时期[大革命时期](1924—1927年)(3)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1937年)(4)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5)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年)5.建党时期:(1)五四运动(1919年)(2)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共一大召开](1921年)6.国民革命时期(大革命时期、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开始: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中国近现代史线索图

初中历史线索图:中国近现代史列强侵略 :工业革命后,英国、法国主凶美国、俄国帮凶日本明治维新后走上侵略扩张道路 为镇压义和团运动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1840年—1842年 1856年—1862年 1865年 1894年-1895年1900年八国联军:英法美德俄意日奥 倾销产品,掠夺原料 鸦片战争 阿古柏入侵新疆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839年虎门销烟 除伊犁外,新疆回归 林则徐 结果: 签订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年在新疆设立行省 左宗棠收复新疆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南京条约》 俄国侵占我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1895年 1901年 1842年 中国近代史开端,开始沦为 大大加深 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民反抗: 1851-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 抗击洋枪队 黄海战役(邓世昌) 义和团运动扶(扶清灭洋) 抗日战争:1931年 1936年12月12日 1937年7月7日 1937年12月 1938年 1940年8月 1945年4月 1945年8月15日九一八事变 西安事变 卢沟桥事变 南京大屠杀 台儿庄战役 百团大战 中共七大 日本投降、抗战胜利蒋介石不抵抗日本占领东北 张学良杨虎城 (七七事变) 李宗仁 八路军 彭德怀 延安、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条件局部抗战开始 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全民族抗战开始 抗战以来重大胜利 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最大规模战役解放战争:国民党假谈判 全面内战爆发 国民政府覆灭 1978年1945年10月10日 1946年6月 1947年3月 1947年夏重庆谈判 进攻中原解放区 转战陕北 挺进大别山 三大战役 渡江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十一届三中全会 共产党真和平 转入战略进攻 1948.9-1949.1 1949.4 1949.10.1 对内改革 改革开放 对外开放:开放“特区。
论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

论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中国近代史是指从清朝末年(公元1796年)至当今(201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与中华民族有关的历史。
近代史是中国历史史学家关注的重要部分,也是中国当代教育社会学政治等领域研究中重要的背景。
中国近代史以经济、政治、军事、思想、文化等方面分析中国近代史的发展。
一、政治变革中国近代史的政治变革是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方面,可以概括为“晚清政治变革”和“新中国政治变革”两部分。
1、晚清政治变革晚清政治变革是清末时期推行的一系列政治改革措施和思潮所形成的综合体,主要包括洋务运动和改良运动,以及开垦土地改革、农业合作社改革、税制改革、改革行政组织等综合性改革。
洋务运动的最终目的是把中国同世界其他国家保持一致,以实现国家的繁荣与发展。
但由于受制于朝廷的缚束,改革的效果并不理想,甚至有反弹的结果。
2、新中国政治变革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1949年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实施以“三大改革”为核心的改革政策:改革主权政治制度,改革经济地位,改革文化伦理原则。
按照“民主革命”和“人民运动”的思想,从反帝反封建斗争到实现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在中国政治变革的发展道路上走出了一条独特的轨迹。
二、经济变革中国近代史的经济变革是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内容,由晚清时期的洋务运动和改良运动到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大改革”,经历了漫长的改革史,形成了当代中国经济的核心特征。
1、晚清改革晚清改革是从清末时期开始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旨在实现从封建资本主义到现代市场经济的转变,以促进中国社会的繁荣发展。
晚清经济改革的主要成果包括开垦土地改革、农业合作社改革、税制改革、工业改革、货币改革等改革措施。
由于当时社会经济状况恶劣,这些虽然具有重要成果,但也受限于时代条件而未能得到完全发挥。
2、新中国改革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实施了“三大改革”,采取“四个现代化”的发展目标。
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改革开放政策取得了成功,特别是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纳入到改革框架,实现了中国经济发展的跨越式发展,改变了中国的经济社会状况。
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线索

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线索1.1840年—1919年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此时中国的主要矛盾为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这就决定了中华民族的两大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
为此,农民阶级进行了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地主阶级的先进分子进行了洋务运动,而资产阶级维新派进行了维新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进行了辛亥革命,这些斗争虽然从不同程度上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但客观上由于敌人力量的强大,主观上各革命阶级的局限性的影响,这些斗争最终都走向失败。
注意:农民阶级——小生产者的局限性;地主阶级——落后生产关系的代表;民族资产阶级——软弱性导致的两面性(革命性与妥协性)。
2.1919年—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总论:这一阶段的主要矛盾仍然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革命的主要任务是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使人民当家做主。
(注:在不同时期,社会主要矛盾表现形式不同,革命任务也有所区别。
)①1919年5月4日—1927年7月15日,此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表现为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建立国民革命统一战线,带领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进行了1924年—1927年的国民大革命,这就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②1927年7月15日—1937年7月7日,此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表现为以蒋介石为首的新军阀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中国共产党建立工农民主统一战线,带领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进行了土地革命,这就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也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或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③1937年7月7日—1945年8月15日,此时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带领全国人民进行了抗日战争。
④1945年8月15日—1949年10月1日,此时中国的主要矛盾表现为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阶级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中国近代史专题的三条线索

1861—1895
主持洋务运动
1895-1898
主持戊戌变法
1894兴中会 辛亥革命
1901-1911
参与清末新政 1840-1912 长期存在
立宪派
顽固派
地主阶级 倭仁、慈禧 维护清朝统治
根本目的
内容或过程
性质
影响
洋务运动
挽救清朝 次保中国
挽救中国 次保大清
江南制造局、轮船招商 封建地主 局、京师同文馆,派遣 阶级自救 留学生
新文化 运动
思想救国
《新青年》、民主、科 资产阶级 学、文学革命、马克思 思想解放 主义传播
打击封建旧思想, 为传播马克思主 义和五四爆发奠 定基础
近代中国各阶级探索救亡的阶段
历 程 器 物 背景 第一次工业革 命—商品输出 两次鸦片战争 事 件 洋 务 运 动 戊 戌 辛 亥 核心内容 影响 民族资本主义 长生(代表企 业、双重性)
1840-1900年列强侵华手段的演变趋势及背景。
A、政治侵略:从单国发动战争到各国配合瓜分狂潮 B、经济侵略:从商品输出为主到资本输出为主。 C、1899,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治经济政策,共管中国)。 19世纪40到6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西方急需原料 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用两轮战争打开中国市场和进一步打 开中国市场,推行商品倾销。 19世纪末,受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西方列强政治上 掀起瓜分狂潮,经济上推行资本输出为主,美国的门户开放 也在这一时期提出。
西方入侵
不平等 条约体系 对华影响C
民族危亡 四轮战争 六个条约 半殖民化 西学东渐 对华影响C
不同阶级 探索救亡 三阶段 五事件
中国社会 现代化转型C
西方入侵的影响?
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线索

专题一: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线索一、中国近代史(1840---1949年)1、开始与结束的标志:1840年鸦片战争与1949年新中国成立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含义)3、主要矛盾: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和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前者是两者中最主要的矛盾。
4、革命任务:反对封建反外来侵略。
5、两个革命阶段:第一个阶段:旧民主主革命时期(1840—1919年)(1)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含义:由资产阶级领导,推翻本国的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这一期间的革命斗争主要以资产阶级建立政权为主,其间也包含了其他阶级寻求改革、抵御侵略而引发的事件。
(2)最典型的事件:辛亥革命(3)三条线索:1840-1842年鸦片战争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一条线:五次侵华史1883-1885年中法战争1894-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1900-1901八国联军侵华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第二条线: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地主阶级:洋务运动资产阶级:戊戌变法(维新派)、辛亥革命19世纪60-70年代产生第三条线:民资发展史19世纪末初步发展1914—1918短暂春天①社会性质相同,即都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革命任务相同,即反帝反封建;③性质相同,即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
其不同点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分析:①领导阶级不同。
旧民主主义革命基本上是民族资产阶级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是无产阶级。
②指导思想不同。
旧民主主义革命以从君主立宪制到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作为政治目标,主张走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思想武器,以争取创建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为政治目标。
③革命发展与群众发动的程度、广度不同。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纲领不彻底,群众发动不充分,土地问题不能彻底解决;新民主主义革命提出了彻底的革命纲领,广泛发动群众,解决了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即土地问题。
④结果与前途不同。
旧民主主义革命有胜利的一面,但最后果实被窃取,革命任社会性质没改变,在这一意义上讲是最终遭到了失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社会主义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结果。
中国近代史四条基本线索

中国近代史四条基本线索中国近代史是一个充满曲折与波折的历史时期,这个时期的发展轨迹可以被概括为四条基本线索。
这四条基本线索是:中国与世界的接触、民族主义的兴起、现代化的探索、以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发展。
本文将对这四条基本线索进行详细的阐述和分析。
一、中国与世界的接触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逐渐与西方列强接触。
在这个时期,中国遭受了很多不同的侵略和欺凌,包括鸦片战争、天津条约、辛丑条约等。
这些事件的发生促使中国开始意识到自己与世界的联系,并开始向西方学习,尤其是向西方学习现代化的方法和技术。
这个时期的中国开始了一场现代化的探索,但这个探索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二、民族主义的兴起在中国与西方列强的接触过程中,民族主义思潮开始在中国兴起。
这个时期的中国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受到了侵犯,开始有了一些反对西方列强的声音。
同时,中国也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文化和传统的价值,开始寻求一种新的民族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这个时期的中国开始了一场民族主义的运动,这个运动的目的是要振兴中国,让中国重新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
三、现代化的探索在中国与世界的接触和民族主义的兴起的背景下,中国开始了一场现代化的探索。
这个探索的目的是要让中国变得更加现代化、更加富强、更加强大。
这个时期的中国开始向西方学习现代化的技术和方法,开始建设铁路、电力、通讯等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开始推行西方的教育和法律制度。
这个时期的中国也开始了一场思想启蒙运动,让中国人民开始接触到西方的思想和文化。
四、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发展在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发展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线索。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在1921年,这个时期的中国正处于政治动荡和社会变革的时期。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政治力量,它的目的是要推翻腐败的国民政府,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中国。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过程中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它领导了中国人民进行了一场长达20年的革命,最终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
复习中国近代史把握三条基本线索

复习中国近代史把握三条基本线索一、是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华史(或者说是中国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屈辱史);二、是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和探索史;三、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艰难发展史。
中国近代史线索中国近现代史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现在,先后经历五个政府统治:(1)清朝晚期(1840年——1912年1月)(2)中华民国临时政府(1912、1——1912、4)(3)北洋军阀政府(1912、4——1927、4)并存政府:广东国民政府(1923——1927、1)武汉国民政府(1927、1——1927、4)(4)南京国民政府(1927、4——1949、4)(5)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1949、10、1——现在)中国近代史时间:1840——1949、9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一阶段: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年鸦片战争——1919年五四前)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侵略史——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抗争史——三次高潮性事件(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民族英雄(林则徐、左宗棠、邓世昌)探索史——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第二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5、4——1949年)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1)中共创建和大革命时期:(1919、5、4——1927、7)五四运动、中共成立、北伐战争(2)土地革命时期:(1927、8——1937、7)星星之火(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长征,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3)抗日战争时期:(1937、7、7—— 1945、8、15)日本的侵略——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南京大屠杀中国的反抗——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三次大捷,中共七大,加速投降五件事(4)解放战争时期:(1946、6——1949、9)准备——重庆谈判;防御——转战陕北;反攻——挺进大别山决战——三大战役;垮台——渡江战役中国近代史中华民族的屈辱史1、鸦片战争(1840—1842年)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3、英俄侵略我国西北19世纪60-70年代4、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5、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年)6、日本侵华战争局部侵华1931—1937年7、全面侵华1937—1945年中国人民的抗争、探索史(所谓“近代化”,即是中国人民向西方资本主义学习,寻求新的出路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40-1842)(1856-1860 ) 《南京条约》 民族危机开始 《瑷珲条约》
(1894-1895) (1900-1901) 《马关条约》
《北京条约》
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民族危机逐步加深
落后就要挨打
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
农民阶级
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 地主阶级洋务派
中国近现代史的
历史发展线索
中国近代史
1、始于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止于1949 年南京国民党政权覆亡,
2、历经清王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 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 3、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 解的历史。
旧民主主义 革命时期 (1840-1919)
侵华史
落后就要挨打
(中共在实践中逐步找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道路。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成为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只有 社会 主义 才能 发展 中国
中国现代史
认识1、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个 曲折漫长的过程, 认识2、能从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中体会到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 性,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信念。
国民革命时期(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1924-1927)
第一次国共合作
新 民 主 主 义 革 命 时 期
土地革命时期(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1927-1937)
十年内战
抗日战争时期(八年抗战) 第一次取得了近代以来
反侵略战争的彻底胜利。
(1937-1945) 第二次国共合作
解放战争时期(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中 国 近 代 史
探索史
只有共产党才 能救中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国民革命时期 (1924-1927) 抗日战争时期 土地革命时期 (1927-1937) 解放战争时期 (1945-1949)
新民主主义 革命时期 (1919-1949) (1937-1945)
侵华史
鸦片 战争 第二次鸦 片战争 甲午中 日战争 八国联 军侵华 战争
5)1945-1949:解放战争时期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中国近代史
认识1 :外国列强的侵略、没落的封建专制 制度和综合国力的衰弱是中国一步步沦为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 认识2: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 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认识3: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进一步增 强爱国主义情感,知道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 有新中国的道理,坚定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奋 斗的信念。
冲击了封建主义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
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无产阶级领导的中国新 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1)1919-1923: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时期
(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时期 民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主 (第一次国共合作) 主 义 3)1927-1937: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革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命 (土地革命时期) 时 期 4)1937-1945:抗日战争时期(第二次国共合作)
中国现代史
1、中国现代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 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的历史。
2、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 中国现代史的开端。
中 国 现 代 史
过渡时期(1949-1956)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全面建设时期(1956-1966) (初步奠定了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文 化基础。) 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 徘徊时期(1976-1978)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 时期(1978-今)
(1945-1949)
三年内战
中国经济领域近代化开始起步,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 生和发展
戊戌变法(1898年)
资产阶级维新派
农民阶级 资产阶级革命派
探 义和团运动(1898-1900) 索 史 辛亥革命(1911年)
新文化运动(1915年) 五四运动(1919年)
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开端
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资产阶级激进派 无产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