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舟山海洋文化研究的思考

合集下载

海洋文化舟山的文化根基和底蕴

海洋文化舟山的文化根基和底蕴

海洋文化,舟山的文化根基和底蕴发布时间:2011-10-26信息来源:《舟山晚报》作者:金涛海洋文化开发的悠久性据近几年舟山出土文物考证,远在七八千年前,舟山已有人居住。

另据《定海厅志》、《史记》、《越绝书》等记载,夏商时期舟山属越国东南境,春秋时称为“甬东”,舟山先民为古越族的海外分支,称之“东海外越”。

舟山迄今为止,虽无发现古代的木桨和独木舟,但从发掘的大量文物中,已有了若干鱼形器、波浪纹和网坠等海洋文物的出土,证实了舟山先民远在新石器时代已产生了海洋渔文化和船文化的萌芽和胚胎。

吴越春秋时期,吴王阖闾在舟山洋山岛海域大捕石首鱼的史实,再一次证实了舟山海洋渔捞文化发端之悠久。

另据《山海经》中记载,“人面鸟喙、有翼,食海中鱼,杖翼而行。

”这是古人用折射的手法来描绘古代的东海捕鱼氏族。

“翼即风帆”,说明在远古时代,舟山先民已掌握了张帆捕鱼的先进技术。

还有《山海经》中描绘的许多奇形怪状的海鱼,《海上三神山》的神话,即“方壶”、“瀛洲”、“蓬莱”以及《精卫填晦》、《鲲鹏之变》等海洋神话都与舟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此外,记载中的徐福祖先徐偃王,千岁翁葛仙翁等海上名士都在舟山留下了许多文化遗迹。

还有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发生过巨大影响的三大航海事件,即徐福渡海觅蓬莱,鉴真东渡扶桑和明朝郑和下西洋,其航路均经舟山海域。

海洋文化内容的丰富性舟山的海洋渔文化、船文化、龙文化、民俗文化、名人文化、宗教文化、考古文化以及有关海洋的各类文学艺术,科技教育、体育、旅游等等,均属海洋文化的范畴;舟山的绘画、雕刻、书法、摄影、故事、小说、散文、诗词、电影、电视,渔歌、民谣、音乐、舞蹈、戏曲、工艺美术、民居建筑、日常用品、器皿家具、礼仪习俗等等,均可成为表现海洋文化内容的载体。

以上两点,为舟山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以海洋渔文化为例,舟山是中国著名的渔都,不论是渔的物质文化或是渔的精神文化,在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中,独占鳌头。

关于舟山群岛的海洋文化建设情况的调查

关于舟山群岛的海洋文化建设情况的调查

关于舟山群岛的海洋文化建设情况的调查第一篇:关于舟山群岛的海洋文化建设情况的调查关于舟山群岛的海洋文化建设情况的调查【内容摘要】本世纪以来,舟山确立了“四海”发展目标之一:海洋文化名城,进一步发挥舟山的海洋文化优势,把舟山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海洋文化名城。

2005年以后,舟山致力打造“中国海洋文化”的品牌标志。

舟山将其海洋文化分为海洋历史文化、海洋交流文化、海洋军事文化、海洋渔业文化、海洋宗教文化等9个因素。

进行了建设新城创意软件产业园、舟山渔民画文化基地、朱家尖“自在岛”等文化基地,积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等工作,充分体现了舟山对海洋文化建设的重视。

而在这过程中也忽视了对文化资源保护与文化内涵挖掘,健全完善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促进政策等问题。

【关键词】舟山群岛海洋文化文化建设舟山群岛是我国最大的群岛,有大小岛屿1390个,礁3306个,陆地面积2140平方公里,内海海域面积2.08万平方公里,组成了我国唯一的群岛型地级市,2011年6月30日被国务院批准设立“舟山群岛新区”。

早在3000年前,就有人类在这片海域上繁衍生息。

长期以来,勤劳的舟山人民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创造了灿烂的海洋文化。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召开,首次以“文化命题”成为中央全会的议题,并部署了“文化兴国”战略,制订了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纲领性文件,开创了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局面。

在此形势下,认为作为“综合开发战略”的舟山新区,舟山的海洋文化必将得到进一步的重视和开发利用。

舟山的人文精神,是舟山海岛先民所创造的海洋文明的特质和传统的体现,是舟山人民在千百年来开发海洋的历史进程中长期积累所形成。

例如“勇立潮头”,就是要有“敢吃第一只螃蟹”的勇气,在风口浪尖中无畏无惧,奋勇向前。

“海纳百川”,就是要有大海般的胸怀,以开放的精神,吸纳和融合海内外一切有利于舟山发展的文明成果和新生事物。

“同舟共济”,体现了舟山人民在时代的浪潮中,风雨同舟,团结奋进的良好风范。

关于舟山海洋文化名城建设的若干思考

关于舟山海洋文化名城建设的若干思考

励开展相关文化活动。
推进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
1 2
培育海洋文化产业园区
在舟山市内及周边地区培育一批海洋文化产业园 区,吸引文化企业入驻,推动文化产业集聚发展 。
提升海洋文化创意产品
鼓励开发具有海洋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如海岛 主题的图书、音像制品、艺术品等。
3
加强与旅游业的融合
将海洋文化与旅游业相结合,推出具有海洋特色 的旅游线路和产品,提升旅游的文化内涵。
在推进舟山海洋文化名城建设的过程中,应注重加强海洋 生态保护,推动绿色发展,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实现可持
续发展。
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
为了满足市民和游客的需求,舟山应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和 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包括交通、通讯、卫生等方面。
舟山海洋文化名城建设的政策建议
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
政府应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明确舟山海洋文化名城建设的 目标和任务,确保建设的顺利进行。
誉度。
加强海洋文化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举办国际海洋文化节庆活动
定期举办国际海洋文化节庆活动,吸引国内外游客和专家学者参与。
加强与国外海洋城市的交流与合作
与国外具有海洋特色的城市建立合作关系,开展互访、交流等活动。
参与国际海洋文化产业论坛和展览
积极参与国际海洋文化产业相关的论坛和展览,展示舟山市的海洋文化产业成果和发展潜பைடு நூலகம்力。
推动文化创新和发展
舟山海洋文化名城建设将促进文化的创新和发展,挖掘和 传承海洋文化遗产,推动海洋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舟山海洋文化名城建设的未来发展方向
推进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
舟山可以依托其丰富的海洋资源,发展海洋文化产业,包 括海洋旅游、海洋体育、海洋艺术等,打造具有特色的海

探寻舟山海洋文化精神

探寻舟山海洋文化精神

探寻舟山海洋文化精神王文洪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舟山与海洋结下了不解之缘,从而锤炼、形成了一种“海魂”——海洋文化精神。

当文明曙光初现,河姆渡人就已经勇敢地向海洋进军了,清朝康熙皇帝出于“海定而波宁”之意命名舟山的定海,说明它与大海有休戚与共的关系;普陀自古以来即为著名海洋渔业基地,沈家门渔港是世界著名的三大渔港之一;“海天佛国”普陀山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中转站,开海上佛教旅游之先声。

舟山海洋文化精神孕育、初构于古代海洋生产和生活方式之中,它包括冒险开拓精神、求变创新精神、兼容并蓄精神和团结互助精神。

一七千年前的河姆渡文明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浙江人、舟山人的骄傲。

河姆渡出土文物及其研究表明:舟山人的海洋文化精神孕育、滥觞于河姆渡。

其根据是:首先,河姆渡人睁眼看海洋,首开原始人的海洋意识。

海洋文化发育的思想前提是必须具备海洋意识,物质前提则是具备造船技术与航海技能,而这两方面当推河姆渡人为鼻祖,史书记载先民“刻木为舟,剡木为楫”,出土文物印证了这一说法。

在河姆渡遗址出土了完整的陶舟和6支木桨,以及一只中间挖空、横断面呈弧形、一端收敛的尖圆形的独木舟残骸,说明那时人们已掌握了简单的造舟技术,因而河姆渡人被称为“有舟氏”。

先民借助舟楫涉足海上,向海洋索取生活资料,标志着人类活动范围由陆地扩大到海洋,这是一个伟大的转折,也为往后舟山海洋文化的发达打下了基础。

其次,河姆渡文化是舟山海洋文化原始的“种子”。

一定的文化形态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长河中演进的,社会历史的源头从哪里开始,文化的演化也从哪里肇始。

舟山海洋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相继在定海白泉十字路,岱山衢山孙家山和定海马岙等地发现了45处属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和一些商周秦汉时代的遗址。

出土的文物大多与河姆渡文化第二层相同,少数与河姆渡文化第一层相同。

对这些遗址大多学者推断舟山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属河姆渡文化的分支,表明先民们已经能“以船为车,以楫为马”掌握原始的航海技术跨海来到舟山群岛。

浅析舟山海洋文化及旅游开发 旅游管理毕业论文

浅析舟山海洋文化及旅游开发 旅游管理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2011届题目浅析舟山海洋文化及旅游开发专业旅游管理学生姓名张三学号指导教师李四论文字数11082完成日期2011年4月目录中英文题目摘要关键词 (1)一、舟山海洋文化的概况 (2)二、舟山海洋文化的旅游开发现状 (3)(一)舟山海洋文化的旅游开发现状 (3)(二)舟山海洋文化旅游存在的问题 (4)三、舟山海洋文化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 (5)(一)开发优势 (5)(二)开发劣势 (6)(三)开发机遇 (6)(四)开发挑战 (6)四、舟山海洋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 (7)(一)开发原则 (7)(二)市场定位 (8)(三)品牌建设 (9)参考文献 (11)致谢辞 (12)浅析舟山海洋文化及旅游开发09012802张三摘要:近几年,海洋旅游作为旅游业的一种主要的实践形式,被认为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之一,因而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普遍重视和迅速发展,已经成为国际旅游的主流。

舟山是我国唯一一个由群岛组成的海岛地级城市,它有着深厚的海洋文化底蕴。

随着海洋经济时代的到来,舟山海洋旅游业发展亮点频频闪光,海洋旅游产品向多元化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大的旅游格局。

本文分析了舟山目前海洋文化旅游的状况,概括了本地不同的海洋文化内涵,如海洋的历史文化、佛教文化、交流文化、民俗文化、美食文化以及军事文化。

本文也分析了舟山海洋文化旅游的开发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海洋文化旅游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阐述其开发的价值,并提出有效可行的发展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舟山,海洋文化,旅游开发,海洋旅游Analysis of Zhoushan Marine Culture and Tourism Development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ourism in the marine tourism as a major form of practice, is considered to be an inevitable choic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one of which received worldwide attention and rapid development in general, has become the mainstream of international tourism . Zhoushan is China's only an archipelagic island prefecture-level cities, it has a deep ocean cultural heritage. With the arrival of the marine economy, highlights the development of marine tourism in Zhoushan frequent flash, marine tourism products to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has become a major tourist patter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ltural tourism in Zhoushan sea current situation, outlines the different local marine culture, such as marine history, culture, Buddhism, exchange culture, folk culture, food culture and military culture. This paper also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 marine culture status and problems, and marine cultural tourism strengths, weaknesses,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explained the value of its development and made possible the development of effectiv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Key words: Zhoushan, marine culture,tourism development,marine tourism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陆地资源的日益减少,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类对陆地资源利用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增加,为了生存与发展,人们把目光转向“蓝色国土”——海洋,并加快对海洋的研究、开发和利用。

关于舟山海洋渔区文化长期繁荣的五点思考

关于舟山海洋渔区文化长期繁荣的五点思考

关于舟山海洋渔区文化长期繁荣的五点思考发布时间:2011-10-13 信息来源:《舟山文化》舟山海洋渔区位于我国黄金海岸中部,杭州湾外围,由1390个大小岛屿组成,分布在2.22万平方千米的海域内,北靠上海,西接宁波,南近温州,东临太平洋。

处经济、科技、文化最发达的长江三角洲顶端,系长江和南北海运的“T”型交汇点,区位优势显见。

但陆域面积小,且被茫茫大洋分割,岛小、人少、分散、交通不便,特殊的人口地理环境导致舟山海洋渔区文化发展严重滞后。

其基本状况是:背靠海洋渔区本土文化,面对现代生活方式和外来文化的冲击,呈现多种审美意识交叉并存的现象。

鉴于此,可以引出舟山海洋渔区文化长期繁荣的五点思考。

思考之一:以地域特色文化为先导,唤起审美主体的参与兴趣,形成一种较为稳固的文化态势。

地域特色文化是一种源于劳动实践,对某种文化现象产生自发性追求而形成的地域文化优势。

舟山海洋渔区多彩的风土人情孕育了绚丽多姿的地域特色文化。

经漫长的历史传承,沉淀为地域潜意识,并融进了岛民之魂,在舟山海洋渔区文化中居于举足轻重的特殊地位。

如家喻户晓的“舟山锣鼓”,明代时已在舟山海洋渔区广泛流传,历经数代,从渔村走向城市,从民间走向专业文艺团体,深受海洋渔区审美主体的青睐。

“渔民号子”、“跳蚤舞”,这些原汁原味的本土文化,深深植根于舟山海洋渔区,系浙江省首批认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而“舟山渔民画”,是具有浓郁渔区海岛特色的艺术样式,运用现代造型和民间美术造型规则相结合的手法,以强烈的色彩对比表演渔村、大海、渔家生产和生活,已普及整个舟山海洋渔区。

这些形成于“弄桨操舵,引梭织网”之余,“生于斯,长于斯”的地域特色文化,与舟山海洋渔区的生产、生活、乡风、民俗密切相关,具极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尽管舟山海洋渔区审美主体间存在年龄、职业;文化素养、兴趣爱好等方面的明显差异,同样会对此类文化现象表露出极大的兴趣,有着一种特殊的认同感。

这些年,以此类地域特色文化为主体的文化节会在舟山海洋渔区遍地开花,场面火爆,气氛热烈,群众参与热情空前高涨,就是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佐证。

关于挖掘和弘扬舟山海洋文化艺术的探究

关于挖掘和弘扬舟山海洋文化艺术的探究

22神州文化关于挖掘和弘扬舟山海洋文化艺术的探究邱平燕浙江省舟山市朱家尖街道综合文化站摘要:海洋文化资源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及文化价值,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基于此,本文将舟山海洋文化艺术作为基础,对该文化艺术的挖掘和弘扬进行分析。

首先阐述了舟山海洋文化艺术的内容及重要作用,然后给出了挖掘和弘扬舟山海洋文化艺术的对策,政府部门需要促进文化产业建设、提升全民文化素养,并将其与旅游产业相融合,在促进舟山文化、社会、经济协同发展的同时,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

关键词:舟山;海洋文化艺术;渔文化前言: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当下,政府部门逐渐提高对文化建设的重视。

再加上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对传统文化的挖掘和弘扬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

作为海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舟山海洋文化艺术在舟山发展过程中越来越丰富,呈现出舟山群岛的风土人情及传统文化。

因此,在舟山文化与经济建设的过程中,政府部门需要提高对舟山海洋文化艺术的重视,深度挖掘并弘扬舟山海洋文化艺术,树立舟山海洋文化品牌。

一、舟山海洋文化艺术分析舟山海洋文化艺术起源于舟山群岛,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舟山群岛记忆了众多历史名人及历史事迹。

舟山位于东海之滨,共有1390个岛屿,是我国长三角经济圈最早的十五个城市之一,具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及产业特色。

相关历史资料指出,在新石器时期,舟山就出现了人类活动,而且创造了“海洋河姆渡文化”。

在海洋文化发展至今,舟山海洋文化艺术取得了良好的发展。

和其他文化相比,舟山海洋文化艺术具备社会及文化、精神及物质的双重属性。

从内容角度看来,舟山海洋文化艺术具备海洋属性;从地域角度而言,舟山海洋文化艺术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需求。

舟山具备的丰富海洋资源及天然条件,促使海洋文化艺术呈现出显著的多样性。

在舟山群岛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岑氏木船、渔绳结;传统文化艺术包括渔民号子、沙画以及舟山锣鼓;现代文化艺术包括中国国际沙雕节、东海音乐节、普陀山南海观音文化节。

舟山海洋文化[1]分析

舟山海洋文化[1]分析

千岛之城——舟山
参考角度:地理位置、海岛民俗、旅游景点· · · · · ·
我国东部黄金海岸线与 长江黄金水道的交汇处
舟山
舟山素有“东海鱼仓”和“祖国渔都”之称
中国第一大群岛—舟山群岛,位于我国东南沿海,中国大
陆海岸线的中心,是著名的长江、钱塘江和甬江的出海口,更 是我国唯一以群岛著称的海上城市。1390个岛屿象一科颗颗璀 璨的珍珠,洒落在浩瀚无垠的大海中。
利用当地的贝壳作原料,根据贝 壳的天然色彩、光泽、纹理,精 雕成神形兼备的风景、人物、山 水、花鸟等画屏的工艺美术品
桃花岛,位于舟山本岛沈家门渔港的南面,面积43平方公里,为舟山群岛第七 大岛。其中南部的对峙山为舟山群岛的最高峰,山脉向四周延伸,形成群峰起伏, 层峦叠起的山海风景。 桃花岛古称“白云山”,秦时安期生抗旨南逃至桃花岛隐居,修道炼丹,一日醉 墨洒于山石,成桃花纹,斑斑点点,故石称“桃花石”,山称“桃花山”,岛称 “桃花岛”。桃花岛从宋至明洪武十九年属昌国县安期乡,清康熙初年建安期乡 桃花庄,光绪年间为定海安期乡,民国时改称桃花乡,后几经建区并乡,撤区并 乡,直至今日的桃花镇。
舟山各岛渔民、船工世代相传的海 洋民间口头音乐,它与渔船、运输 船作业和渔(船)民在海上和岸上 劳动时息息相伴,是浙江省乃至国 内的代表性民间劳动号子之一
渔民每泛出海之前,先要在船上祭祀神祗,烧化疏牒, 俗称“行文书”。然后由船老大将杯中酒与盘中肉抛入 大海,称“酬游魂”,以求出海打鱼时平安无事。祭祀 时要放一副“太平坊”,即棺材板,出海时,放在船上。 棺材板冠以“太平坊”之名,与渔民在大海作业时很有 可能被巨浪吞噬相关。葬身大海是渔民大忌,与“入土 为安”的习俗大相径庭。因此放一副棺材板,以求太平 无事,若死,也得死在家里,才能“入土为安”。这与 他们到市场上去买床,不愿买新的,却要买一张已死过 人的,以求到老能死在床上的愿望相一致。一泛结束, 亦要举行祭祀神祗,称“谢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舟山海洋文化研究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1-10-13 信息来源:《舟山市委党校学报》作者:黄旭
舟山市对海洋文化研究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又掀新高潮,其中有许多问题值得人们思考。

首先,要从政治上认识其重要性,从经济上理解其必要性。

其次,舟山海洋文化研究应有领导有组织有步骤的开展,在领导机构建立,研究方向和人员确定,研究费用的拨付上都要有新思路、新措施。

第三,要加快舟山文化体制的改革,让文化及相关产业人员成为我市海洋文化研究和发展海洋文化产业的中坚力量。

去年9月12日,舟山市成立了以张家盟书记为主任,梁黎明副书记为副主任,各有关单位领导担任成员的舟山市文化研究工程指导委员会,4天后舟山市委又作出了关于加快建设海洋文化名城的决定,吹响了舟山海洋文化研究的新的进军号。

今天,我谈几点思考,以期对更好开展舟山海洋文化研究有所裨益。

一、要充分认识海洋文化研究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首先,海洋文化研究的重要性体现在政治上。

中共中央宣传部编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坚持什么样的文化方向,推动建设什么样的文化,是一个政党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

”中国共产党奋斗的历史,堪称是始终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历史。

我党贯彻毛泽东同志提出的“百家争鸣,百家齐放”的方针,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成为我党巩固执政地位的重要力量。

文化阵地,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先进的文化不去占领,落后腐朽的文化就会占领,就会和我们争夺人心,就会动摇我党的执政地位。

改革开放后,国外文化产品大量涌入,许多是好的,被我们所用所吸收,但有部分是不那么健康的,不仅大量赚取我们的真金白银,还推销了西方的价值观、道德观,腐蚀了我们的思想和精神。

这些年来,党和政府为应对这一局面,与许多国家开展文化交流年等活动,将我们五千年优秀文化孕育的文化精品奉献给俄国、法国、美国等国,将我们的思想和精神风貌展现给世界人民,增进世界各国人民对我们走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理解。

在我市,开展海洋文化研究就是为了贯彻党中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浙江省委“建设文化大省”的重要指示,将这颗东方文化明珠擦亮,让她在中华文化宝库中发光,向世人展示舟山人民的传统美德和现代精神,也进一步激励舟山人民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浙江省委、舟山市委的领导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发图强。

其次,海洋文化研究的迫切性体现在经济上。

江泽民同志在视察舟山时题词:“开发海洋,振兴舟山。

”十多年来,舟山市人民牢记江泽民同志的题词精神,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现在,我认为“开发海洋”的涵义应该更宽泛些,不仅指开发海洋资源,还应包括开发物质性和非物质性的海洋文化资源。

去年有关资料显示,“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速度下滑,究其原因,过去这一地区的经济增长过
份依赖于资金和资源的大量投入,现在面临资源枯歇,动摇了经济增长的基础。

舟山市海洋资源丰富,但许多海洋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开发一点就少一点,而且会带来污染等问题。

眼前土地资源十分紧缺,去年舟山市用3.5万元/亩去买衢州市的用地指标就是一个证明。

再一个,海洋资源还有一个开发层次的问题,我们可要防止在低层次开发时将海洋资源给耗尽了。

开展海洋文化研究,发展海洋文化产业,不但很少占有资源,很少污染,而且收益可观,据专家考证,文化产业的投入产出比为1:46,这就完全可以成为改变舟山的经济增长方式的一个重要途径。

因此,我们通过海洋文化研究,可以发现哪些海洋文化值得保护,而哪些可以开发成产品,使舟山的海洋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我们不但要在制造业上打上“舟山制造”的标志,我们还要在海洋文化产品上打上“舟山制造”的标志,我们要有自己出版的海洋文化丛书,要有自己发行的有关海洋文化特色的影视网络作品,要有舟山海洋特色的东海龙王、东海龙女等卡通形象,要有舟山海洋特色的“虾兵蟹将”等系列动漫片,不但打响全国,而且冲向世界,使舟山文化产业在舟山GDP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而且是纯绿色的GDP。

二、舟山海洋文化研究应有领导有组织有步骤的开展
舟山海洋文化研究应当作为舟山政治、经济、文化的一场大仗来打,这就是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应有领导有组织有步骤的开展。

首先,要建立必要的领导机构。

现在,舟山市文化研究工程指导委员会应该成为全市海洋文化研究的总指挥部,各区(县)成立相应的机构作为自己的指挥部。

市和区(县)各有关部门要为指挥部发出正确的指挥信号当好参谋。

其次,确定研究方向。

我们要清理好以前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请市内外有关专家确立有创新意义的研究方向,以避免“猪油炒冷饭”和“打乱仗”,事倍功半。

研究方向可分二大部分,一是基础理论性的,譬如:海洋文化的涵义,舟山海洋文化的内容,舟山海洋文化哪些应保护及保护办法,舟山海洋文化还有哪些可创新,等等。

二是应用性研究。

即根据舟山现已挖掘出的海洋文化成果,研究将其中的开发成产品,争取舟山海洋文化产品的数量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高。

第三,确定研究人员。

市和各区(县)政府及有关部门等针对上述二大部分研究方向确定研究人员,要将那些有研究能力且热心海洋文化研究的人士吸引进来,让他们按制定的研究方向申报课题和项目,经一定审批程序确认后开展研究。

第四,研究费用的拨付。

搞任何研究都是要有费用的,但是在舟山海洋文化研究中如何争取少花钱多出成果,钱用在刀刃上,仍是值得我们重视的。

基础理论性课题一旦立题,拨付一定的配套经费,待结题后付给,并对成果显著的再给以一定奖励。

对于应用性课题或项目,应该引入市场机制,就像开发项目一样申报,所需资金,可由政府拨款垫付或通过银行货款,没有特殊情况,这部分钱是要带息归还的,或者政府拨款垫付部分可作为股份参与今后分红。

也就是说,基础理论性研究,政府准备贴钱,而应用性研究政府是可赚钱的。

只有这二者平衡发展,我们的开展海洋文化研究才能可持续进行下去。

三、加快对舟山文化体制的改革,让文化及相关产业人员成为我市海洋文化研究和发展海洋文化产业的中坚力量
我以“大文化”的概念,依据国家统计局2004年3月份颁布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标准”规定,我市文化及相关产业分为如下二部分,第一部分是文化服务:主要包括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网络文化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文化艺术商务代理服务与其它文化服务等行业。

第二部分为相关文化服务,主要包括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销售。

应该说,文化及相关产业的从业人员是我市开展海洋文化研究的骨干力量,也是发展舟山海洋文化产业的主力军。

经过这么些年的改革,其中大部分都已推向了市场,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但是在文化艺术服务这一块有的单位进行了改制,少数还由财政供养。

尽管,我市有些演唱节目,如“晒鱼鲞”获了奖,排演了“沈晴传”、“春香传”等越剧,但与我市海洋文化大市的地位还极不相称,与舟山人民的期望尚有距离。

况且,这部分中职称待遇等比一般行业高些,以至有人说:“拉幕布的都成了国家二级演员,敲锣的都获得了正高职称。

”现在,应该借舟山海洋文化研究的东风,让这部分单位更多的面向市场,为打造更多的海洋文化精品服务。

去年8月8日,《国务院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颁布,鼓励和支持非公有资本进入文艺表演团体、演出场所、文化娱乐等行业,鼓励和支持非公有资本从事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出口业务,鼓励和支持非公有资本参于文艺表演团体、演出场所等国有文化单位的公司制改建,非公有资本可以控股,等等。

前不久,国家又出台了鼓励民营经济兴办演出团体的政策。

因此,舟山市文化艺术服务业中不管进行了改制,还是仍由财政供养,都应在观念和行动上与时俱进,应充分利用对海洋文化较为熟悉和演艺上的素质及对业务渠道的熟悉,提高竞争能力,争取民营资本的加入,共同筹建“舟山海洋文化演艺集团”,成为舟山海洋文化研究和发展海洋文化产业的领头羊,为打好舟山海洋文化这场大仗,作出新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