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网控制器接□模块的元器件选型

合集下载

以太网控制器

以太网控制器

嵌入式以太网控制器不错的选择一:MC9S12NE64(MCU):单芯片以太网连接网络设备、工业控制、安全系统、照明控制、电源监控以及自动售货机远程接入系统的设计人员都可以采用飞思卡尔半导体的单芯片以太网解决方案,为他们的设备增加连接通道。

飞思卡尔的MC9S12NE64通过一个微控制器单元(MCU)提供完整的以太网连接解决方案。

它是一款16位微控制器,可与第三方的TCP/IP协议栈相匹配,再采用Metrowerks的CodeWarriorTM开发工具的快速设计理念,从而实现低成本的终端节点以太网解决方案。

MC9S12NE64具有使用简便、性能优良、价格低廉(多芯片以太网解决方案的价格可能非常高)的特点,并提供了足够的增长空间。

这些都要归功于64 KB闪存能实现快速编程,并将产品快速投放市场。

MC9S12NE64包含内置的以太网媒体访问控制器(EMAC)、10/100以太网物理层(EPHY)和片内闪存存储器。

此外,它还带有2个串行通信接口(SCI)、1个4通道定时器、1个串行外设接口(SPI)、1个I2C接口、1个10位模数转换器(ADC)。

MC9S12NE64基于强大的HCS12内核。

它采用飞思卡尔的0.25μ闪存工艺,可以为那些需要更大内存、更多外围设备和更高性能的应用提供从68HC08、68HC11和68HC12体系结构进行升级移植的换代产品。

====================================================================== 电源电压/性能3.3 V ±5% 运行-40°C 到+85°C, -40°C 到+105°C内置外围设备8通道、10位模数转换器(ADC)4通道、16位计时器运行正常监控(COP)键盘中断多达70个通用输入/输出通道(GPIO)可选封装80脚TQFP-EP112脚LQFP25 MHz HCS12 内核内存64 KB 闪存8 KB RAM通信10/100 兆以太网媒介访问层接口(EMAC)10/100 兆以太网物理层接口(EPHY)两个串行通信接口(SCI)串行外围设备接口(SPI)I2C接口====================================================================== 二:AX88796A以太网控制器由ASIX推出这款产品是为嵌入式设备设计的,提供8/16bit 10/100M快速以太网连接功能,内建有PHY和8K³16bit的SRAM。

常用元器件选型指南

常用元器件选型指南

常用元器件选型指南在电子产品设计和电路搭建中,常用元器件的选型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正确选择合适的元器件,不仅可以保证电路的性能和可靠性,还可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常用元器件的选型指南,以帮助您在设计和搭建电路时做出正确的决策。

1.电源和稳压器件电源和稳压器件是电路中最基础的组成部分之一、正确选择合适的电源和稳压器件可以确保电路接收到充足和稳定的电能。

选型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输入电压范围:根据应用场景和要求选择适合的输入电压范围,确保电源能够满足电路的供电需求。

-输出电压/电流:根据电路的工作电压和所需的电流选择合适的电源和稳压器件。

-效率和功耗:选择高效率的电源和稳压器件,以减少能源浪费和热量产生。

2.晶振和时钟器件晶振和时钟器件用于提供电路的时钟信号,以确保电路的正常运行和数据同步。

以下是一些选型指南:-频率范围:根据电路工作的频率要求选择合适的晶振和时钟器件。

-稳定性和精度:选择稳定性和精度较高的晶振和时钟器件,以确保电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尺寸和封装:根据电路的尺寸和空间要求选择适合的尺寸和封装类型。

3.传感器和探测器件传感器和探测器件用于感应和检测环境中的物理量和信号。

在选型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检测范围和精度:根据需要检测的物理量的范围和精度要求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和探测器件。

-接口和通信协议:选择具有适当接口和通信协议的传感器和探测器件,以便与其他设备和系统进行数据交互。

-环境适应性:根据应用环境的要求选择具有合适环境适应性的传感器和探测器件,例如温度、湿度、压力等等。

4.模拟器件模拟器件用于处理模拟电信号,如放大、滤波、调节等。

在选型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功能和性能:根据电路的功能要求选择合适的模拟器件,如放大器、滤波器、运算放大器等。

-带宽和频率响应:根据电路的工作频率范围选择合适的模拟器件,以确保信号传输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噪声和失真特性:选择噪声和失真特性较低的模拟器件,以提高电路的信号质量和准确度。

CP2200-以太网控制器

CP2200-以太网控制器

SILICON LABORATORIES CP2200 /1单芯片以太网控制器说明CP2200/1是集成了IEEE 802.3以太网媒体访问控制器(MAC)、10Base-T物理层(PHY)和8KB非易失性FLASH 存储器的单芯片以太网控制器,采用28脚QFN(5x5mm)或48脚TQFP封装。

CP2200/1可以为具有11个以上端口I/O引脚的任何微控制器或主处理器增加以太网通信功能。

8位并行总线接口支持Intel和Motorola总线方式,可以使用复用或非复用方式寻址。

28脚QFN器件只支持复用方式寻址。

有方式选择引脚,用于配置总线接口方式。

CP2200有28脚QFN和48脚TQFP两种封装。

28脚QFN封装只支持复用方式寻址。

有方式选择引脚,用于选择总线接口方式。

片内FLASH存储器可用于存储用户常数、Web服务器内容或作为通用非易失性存储器。

FLASH存储器的最后6个存储单元已在出厂前被预先写入了一个唯一的48位MAC地址。

在CP2200/1内预存唯一MAC地址,通常可以从大多数嵌入式系统的生产过程中消除必不可少的序列化步骤。

固件特性软件支持- 免费TCP/IP栈及设备驱动程序- TCP/IP配置向导- 硬件诊断软件和示例代码应用示例- 远程检测和监视- 库存管理- V oIP电话适配器- POS设备- 网络时钟- 嵌入式Web服务器- 远程以太网— UART桥硬件特性以太网控制器- 集成的IEEE 802.3 MAC和10 BASE-T PHY- 完全兼容100/1000 BASE-T网络- 全/半双工,自适应- 自动极性检测和纠正- 碰撞自动重发- 自动填充和CRC生成- 支持广播和多播MAC寻址并行主机接口(30Mbps 传输速率)- 8位复用或非复用方式- 复用方式下仅需11个I/O引脚- Intel或Motorola总线方式- 接收数据包中断和网络唤醒中断8KB FLASH存储器- 8192字节非易失性数据存储空间- 工厂预编程的唯一48位MAC地址- 不需外部EEPROM其它特性- LED输出驱动器(连接/活动)- 连接唤醒信号- 专用的2KB发送缓冲RAM和4KB接收FIFO缓冲RAM - 上电复位- 耐5VI/O电源电压:3.1 ~ 3.6V封装选项- 无铅48脚TQFP(9x9mm)- 无铅28脚QFN(5x5mm)温度范围:-40°C ~ +85°CSILICON LABORATORIES CP2200 /1 单芯片以太网控制器电气特性(TA=-40℃ ~ +85℃,VDD = 3.1V ,除非特别说明)参 数 条 件 最小值 典型值 最大值 单位电源电压V DD3.1 3.3 3.6 V 工作电流I DD — 70 —mA 停机电流 — TBD — mA FLASH 存储器 — 8192 — 字节V IH 2 — —V 外部振荡器 50 ppm — 20 —MHz封装信息底视图以太网开发套件以太网开发套件(ETHERNETDK)为使用工业证明的CMX Micronet TM 协议栈、CP2200及Silicon Labrotories 的高性能微控制器进行实际嵌入式系统开发所需要的所有硬件和软件。

以太网RS485网络设计规划及配件选型

以太网RS485网络设计规划及配件选型

以太网RS485网络设计规划及配件选型网络设计规划是一个重要的步骤,可以确保网络的稳定性和性能。

以太网和RS485网络是两种常见的网络类型,本文将介绍它们的设计规划和配件选型,以帮助读者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网络。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以太网。

以太网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局域网(LAN)的网络类型。

它使用的是以太网协议,通过集线器或交换机连接各个设备。

以太网的数据传输速度通常在10Mbps、100Mbps或1000Mbps,支持TCP/IP协议。

在以太网网络设计规划中,首先需要确定网络拓扑结构。

常见的拓扑结构包括星型、总线型和环型。

星型拓扑结构是最常见的,所有设备都通过交换机或集线器连接到中央设备。

总线型拓扑结构是在总线上连接所有设备,其中一个设备充当总线控制器。

环型拓扑结构是将设备连接成环状,每个设备都连接到相邻的两个设备。

其次,需要考虑网络设备的选型。

常见的以太网设备包括交换机、路由器、网卡和光纤收发器。

交换机是连接多个设备的核心设备,它具有多个网口,可以实现设备之间的通信。

路由器用于连接不同的网络,将数据包转发到目标网络。

网卡是计算机与网络之间的接口,可以与交换机或路由器连接。

光纤收发器用于将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提高信号传输质量。

在RS485网络设计规划中,同样需要确定网络拓扑结构。

RS485是一种串行通信协议,用于长距离的数据传输。

它支持多点通信,可以将多个设备连接到同一条总线上。

常见的RS485拓扑结构包括总线型和星型。

RS485网络的配件选型包括RS485转换器、终端电阻和保护器。

RS485转换器可以将RS485信号转换成RS232或USB信号,方便连接到计算机或其他设备。

终端电阻用于提高信号质量,减少信号反射和干扰。

保护器用于保护总线免受电击和干扰。

总结起来,以太网和RS485网络设计规划及配件选型是创建稳定和高性能网络的关键步骤。

在规划网络拓扑结构时,需要考虑设备之间的连接方式。

在配件选型时,需要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设备,例如交换机、路由器、网卡、光纤收发器、RS485转换器、终端电阻和保护器等。

以太网控制器设计方案

以太网控制器设计方案

以太网控制器设计方案以太网控制器是计算机网络中常用的一种网络适配器。

在计算机与网络之间起着桥梁的作用,提供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以太网控制器设计方案需要考虑到多个方面,如适配器的速度、功能、可靠性等,同时也需要考虑到成本和实际应用。

下面我们将从几个方面介绍一种以太网控制器设计方案。

一、硬件设计:以太网控制器主要由网卡芯片、网卡电路板、光电整流器、集线器等组成。

在硬件设计上,需要考虑到适配器的速度,目前以太网适配器的速率有10Mbps、100Mbps和1Gbps等不同规格。

此外,还需要考虑到适配器的实际应用,如需要在恶劣环境下使用的,需要考虑防水、防尘、防雷等设计。

同时,在适配器距离远离主机的情况下,还需要添加信号放大器或者中继器。

二、软件设计:软件设计主要包括适配器的驱动程序和控制程序。

驱动程序负责将数据从主机传输到适配器,并将适配器接收到的数据传输回主机。

控制程序则负责适配器的操作,如初始化、发送、接收、错误处理等。

在软件设计上,需要考虑到适应不同操作系统的要求。

同时,需要考虑到对于高速数据传输的处理和优化。

三、接口设计:适配器的接口设计非常重要,它决定了适配器与主机之间的通信速度和可靠性。

在接口设计上,需要考虑到信号传输的速率、时序、可靠性和稳定性等。

此外,还需要考虑到接口类型的选择,如PCI、POT、USB等不同的接口类型。

四、错误处理:适配器的错误处理是设计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

在适配器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错误,如传输错误、接收错误、缓存错误等。

为了确保网络的正常运行,需要对这些错误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

在设计中,需要考虑到错误处理的机制和处理过程的优化。

五、成本控制:在以太网控制器设计方案中,成本控制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

适配器的成本不仅取决于硬件和软件成本,还取决于适配器的生产和使用成本。

在设计中,需要考虑到成本的可控性,努力达到成本和性能的平衡。

综上所述,以太网控制器设计方案需要从硬件、软件、接口、错误处理、成本等方面考虑。

plc本体的网口和通讯模块

plc本体的网口和通讯模块

plc本体的网口和通讯模块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现代工业自动化领域中常用的控制设备,它通过接口和其他设备进行通信,实现自动化系统的运行和监控。

在PLC中,网口和通讯模块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是PLC与外部设备、网络以及人机界面之间的关键桥梁。

一、了解PLC本体的网口和通讯模块PLC本体的网口(Ethernet Port)是PLC通过以太网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的接口。

通过网口,PLC可以连接到局域网或互联网,实现与其他设备的数据交换和远程操作。

网口通常具备传输速度快、稳定性高以及支持协议多样化等特点。

通讯模块(Communication Module)是PLC用于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的模块。

通讯模块通常包括串口、CAN总线、以太网等不同类型的接口。

PLC通过通讯模块与传感器、执行器、触摸屏、上位机等设备进行数据的读取和控制操作。

通讯模块的种类繁多,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不同的通讯模块来满足系统的要求。

二、PLC本体的网口和通讯模块的应用1. 数据采集和监控PLC通过网口和通讯模块连接到局域网或互联网,并与上位机、SCADA(监视、控制和数据采集系统)等设备进行通信。

这使得工程师可以通过远程操作管理和监控PLC系统。

例如,工程师可以远程读取和分析实时数据,进行趋势分析、故障诊断等,提高生产过程的可靠性和效率。

2. 远程维护和升级通过PLC的网口和通讯模块,工程师可以进行远程维护和升级PLC系统。

当系统出现故障时,工程师可以通过远程访问PLC,进行故障诊断和修复,大大提高了故障处理的效率。

此外,通过远程升级,工程师可以及时更新PLC的软件和固件,使系统始终处于最佳状态。

3. 数据传输和共享网口和通讯模块为不同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和共享提供了便利。

通过通过以太网或其他网络协议,PLC可以与其他设备进行数据的读取和写入,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交互。

这在多设备协同工作、信息化生产环境等场景中具有重要作用。

三、PLC本体的网口和通讯模块的选型和应用注意事项1. 选型在选择PLC本体的网口和通讯模块时,需要根据实际需求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以太网模块的选型

以太网模块的选型

以太网模块的选型本文档将指导用户选择合适的串口转以太网方案,并且介绍各产品型号的差别。

1.串口服务器和以太网模块的差别图 1 串口服务器与串口转以太网模块用户首先需要考虑是选择串口服务器还是串口转以太网模块。

图 1所示,左边是串口服务器右边为以太网模块。

差别如下:1.从外观上说,串口服务器是以太网模块加一个外壳,该外壳具有抗电磁辐射的能力,但是如果用户是将串口转以太网产品装到自己的机壳内,则串口服务器的外壳并没有多大意义。

体积上模块在4×4×1cm左右,串口服务器在10×8×2cm 左右。

2.从价格上说,串口转以太网模块的用户一旦使用,用量较大,模块价格为串口服务器价格的二分之一左右。

对于量大用户选择模块合适。

3.从功能上说,串口服务器和以太网模块的功能完全一样。

总结以上差别:1.如果你的串口设备是一个现成的设备,而且设备机壳无法打开并放入模块的,那么你可以选择串口服务器,它可以外置使用。

但是价格相对较高。

2.如果你是该串口设备的厂家,具有重新组装设计设备的能力,且用量较大,需要降低成本的,可以考虑采用串口转以太网模块,并将该模块内置到你的设备内部,并将模块的RJ45网口留到机壳外面。

2.各类串口转以太网模块的比较接下来选择不同类型的以太网模块。

如图 2和图 3所示为ZLSN2000、ZLSN3000、ZLSN4000、ZLSN2100、ZLSN3100的图片。

图 2 ZLSN2000、ZLSN3000、ZLSN4000串口转以太网模块图 3 ZLSN2100、ZLSN3100串口转以太网模块各类以太网模块的主要差别是串口电平不同,ZLSN2000和ZLSN3000是TTL电平串口,ZLSN4000和ZLSN2100是RS232电平串口,ZLSN3100是RS485/422电平串口。

各类型介绍如下:ZLSN2000又称之为芯片型串口设备联网模块或者基本型联网模块。

以太网控制器

以太网控制器

以太网控制器以太网控制器也称以太网适配器,就是我们通常称的“网卡”。

安装方法即是插在机器主板的PCI扩展槽里,一般为白色,然后安装所购买网卡中内附的驱动光盘即可。

一块以太网控制器通常配有一个双绞线、光纤、BNC、AUI、HomePNA接口,其中后三者在现今已较少见,光纤则多用于服务器。

目录技术要求主要特性组成部分主要功能安装方法技术要求以太网控制器使用一个特定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标准,例如以太网或令牌环来实现通讯所需要的电路系统。

这为一个完整的网络协议栈提供了基础,使得在同一局域网中的小型计算机组以及通过路由协议连接的广域网,例如IP,都能够进行通讯。

有四种技术被用来传送数据,网络接口控制器可能使用其中的一种或多种。

轮询,即微处理器在程序控制下检查周边设备的状态。

过程化I/O,即微处理器通过将地址送到系统地址总线上来通知制定的周边设备。

中断驱动I/O,即当周边设备准备好传送数据时通知微处理器。

DMA,即智能周边设备通过控制系统总线来直接访问内存。

这种方法减轻了CPU的负荷,但是需要网卡上拥有一个独立的处理器。

主要特性(1)IEEE 802.3兼容的以太网控制器。

(2)集成MAC和10 BASE-T PHY。

(3)支持一个带自动极性检测和校正的10BASE-T端口。

(4)支持全双工和半双工模式。

(5)可编程在发生冲突时自动重发。

(6)可编程填充和CRC生成。

(7)可编程自动拒绝错误数据包。

(8)最高速度可达10Mbps的SPI接口。

(9)具有两个用来表示连接、发送、接收、冲突和全/半双工状态的可编程LED输出引脚。

(10)使用两个中断引脚的7个中断源。

(11)带可编程预分频器的时钟输出引脚。

(12)工作电压范围是3.14~3.45V。

(13)兼容TTL电平输入。

(14)温度范围:-40~+85℃(工业级),0~+70℃(商业级)(仅SSOP封装)。

(15)28引脚SPDIP、SSOP、SOIC和QFN封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太网控制器接□模块的元器件选型
在本模块中,网络接口控制器NIC 选用台湾Realtek 公司的
RTL80l9AS。

NIC(NetworkInterface Controller ,网络接口控制器)是网卡上的核心控制芯片,它与其他外围芯片可以构成网卡。

该芯片是基于网卡编程的主要控制对象。

NIC 的种类很多,按照NIC 所实现
的数据链路层协议,把NIC 分成基于以太网的NIC、基于令牌总线网的NIC 和基于令牌环网的NIC3 类。

NIC 主要用来控制计算机与网卡以及网卡与物理层的数据传输控制。

RTL8019AS 是嵌入式Internet 应用中广泛使用的以太网接口控制器。

它是和以太网传输介质相连接的硬件设备,实现了基于IEEE8023 协议标准的MAC
层(MediaAccess ControlLayer)的所有功能,内置的双DMA 通道和ΠF0完成简单有效的包管理(数据帧的接收和发送)功能,本地DMA 通道的传输速率
高达lOMbit/s。

该NIC 具有以下特点:
·适合10Base5、10Base2、10BaseT 使用;
·与NE2000 兼容;
·支持以太网全双工通信方式;
·支持3 种掉电方式:休眠模式、内部时钟不间断模式和内部时钟停止模式;
·具有简单、多功能的缓冲管理功能;
·多种寻址支持;
·低功耗,采用先进的低功耗CMOS 设计;
·多种处理器支持,可支持8 位、16 位和32 位微处理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