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剃头大师》教案
第19课《剃头大师》教案

一、教学内容
第19课《剃头大师》教案,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课文《剃头大师》的阅读理解,掌握生字词,分析课文内容,了解“剃头大师”的技艺与生活;通过课文学习,教育学生尊重各种职业,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学习作者通过具体事例描绘人物形象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具体内容包括:
4.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了解剃头师傅这一职业背后的传统文化内涵,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
5.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学习剃头大师的敬业精神,引导学生尊重各种职业,认识到每一个为社会付出的人都是值得尊敬的。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课文内容理解:学生能准确理解《剃头大师》的故事情节,把握文章主旨,了解剃头大师的形象特点及其敬业精神。
最后,我还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努力,让《剃头大师》这样的优秀课文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激发他们对文学和生活的热爱。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尊重各种职业”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如“为什么我们应该尊重每一个职业?”
此外,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的参与度较高,但部分小组在讨论和写作练习中仍显得有些吃力。我认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他们更多的指导和鼓励,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提升。
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对于“尊重各种职业”的主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但在讨论过程中,我也发现部分学生表达观点时显得不够自信。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我计划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多设置一些类似的讨论活动,鼓励他们大胆地说出自己的看法。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9《剃头大师》(教案)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9《剃头大师》(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正确读写“剃、剪、差、付、钱”等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中的有趣之处;了解文章按时间顺序描写人物活动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想象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语言特色。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懂得关爱同学、朋友的思想感情,提高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9课《剃头大师》。
2. 课文主题:本文讲述了“我”冒充剃头大师给小沙剃头的过程,以及“我”和小沙剃头时发生的趣事。
3. 课文结构:本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小沙天生害怕剃头;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写“我”冒充剃头大师给小沙剃头的过程;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写“我”和小沙剃头时发生的趣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中的有趣之处。
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语言特色,学会按时间顺序描写人物活动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书、笔记本、文具盒。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害怕的事情,引出课题《剃头大师》。
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 研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语言特色。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教学重点。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剃头大师》2. 课文结构:第一部分:小沙害怕剃头第二部分:“我”冒充剃头大师给小沙剃头第三部分:“我”和小沙剃头时发生的趣事七、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写一篇关于自己害怕的事情的作文。
2. 课后阅读:推荐阅读《剃头大师》相关的故事,进一步了解剃头大师的故事。
《剃头大师》教案

《剃头大师》教案《剃头大师》教案范文(精选7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剃头大师》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剃头大师》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评价任务1、通过随文识字、查字典,认识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通过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活动一1、请同学们想一想自己小时候理发的有趣经历,并讲给大家听听。
2、导入新课,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中的小沙有怎样的经历呢?板书课题。
1、学生交流自己理发的经历。
2、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字理解词语活动一1、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自由读课文,标出文中自然段的序号。
2、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导学生学习生字新词,并理解重点词语。
3、课堂检测学生对生字词的识记情况。
(一)生读课文,画出文中的生字新词。
2、小组之间利用识字卡片,互相交流识字方法。
3、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词,共同探讨。
如:“执”“锃亮”“耿耿于怀”等。
4、用词语卡片的'形式学习、识记词语。
(二)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锃亮:__________________耿耿于怀:______________央求:__________________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活动1、指导学生再读课文,思考:小沙剃头有怎样的经历?2、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
3、引导学生理清课文顺序。
1、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感知文章各个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表弟天生胆小,什么都怕。
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店里只有老剃头师傅给小沙剃头,小沙只得由他摆布。
第三部分(第7~17自然段):写“我”给小沙理发的过程。
第四部分(第18自然段):写最后小沙剃成了光头,姑父被睡衣上的碎发弄得睡不好觉。
19.《剃头大师》教案

19.《剃头大师》教案玛纳斯县第五小学孟进一、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剃、执、否、骂、仇、惯、刑、替、厘、摸”这10个生字,正确规范地书写“鬼”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比学习“老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理解“剃头大师”的含义。
3.抓住文中有新鲜感关键词句,一边读一边想,理解难懂的句子。
4.体会比喻句的妙处,积累比喻句。
二、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比学习“老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理解“剃头大师”的含义。
三、教学难点抓住文中有新鲜感关键词句,一边读一边想,理解难懂的句子。
四、教法与学法教法:点拨指导法学法:读中理解感悟法五、教学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课时一课时七、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引出课题1.出示“大师”这个词语,理解“大师”的意思。
学生认读,谈谈什么是大师。
2.认读“剃”字,谈经历。
出示“剃”字,学生识记,并扩词。
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剃头”的经历。
3.揭题板书,理解题意。
说说怎样的人才能被称为“剃头大师”。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1.初读课文,识记生字,理解词语。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出示本课生词,检查认读情况,相机指导“执、否、刑”的读音。
(3)学习并积累多音字“差”。
2.默读课文,整体感知,指导书写“鬼”字。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
(3)说说文中的小沙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预设:胆小)(4)指导书写“鬼”字。
(三)细读课文,关注内容1.再读课文,思考问题。
(1)学生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剃头大师”和“害人精”分别指谁?为什么这样称呼他们?(2)从课文中分别找出写“老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的相关自然段。
2.对比学习,抓住关键词句,一边读一边想,比较“老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有什么不同。
(1)圈出描写第5自然段和第16自然段中“老师傅”和“我”分别给小沙剃头时动作的词语,边做动作边读相关的句子。
剃头大师教学设计一等奖(精选5篇)

剃头大师教学设计一等奖(5篇)篇一:《剃头大师》教学设计一、教材简析《剃头大师》是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节选自秦文君小说《开心男孩》,有改动。
课文讲述了“我”给表弟小沙剃头的故事,情节有趣,展现了童年生活的纯真与趣味。
课文以“剃头大师”为题,而文中的“我”其实并没有剃头的经验,只是小沙为了摆脱“害人精”的折磨,病急乱投医,才使“我”有机会成为“剃头大师”。
“我”的剃头水平与“大师”这一称号形成了强烈反差,从而产生了戏剧性的表达效果。
单元导语“在童年的百花园里,我们看到了真善美”揭示了第六单元的人文主题,两条单元提示——“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和“写一个身边的人,尝试写出他的特点。
”这就为本课的教学提供了语文要素和人文要素两方面的要求。
因此,在教学中抓住文中有趣的语言,来体会事件的有趣。
同时还应该注重对课文的朗读,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体会语言的精妙,体会童年的乐趣。
二、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有一定的积累,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
学生在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学习过“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这为“理解难懂的句子”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一些方法可以迁移运用,如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
但有的方法也是不一样的,要注意引导。
还有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对“难懂的句子”有不同的理解,所以在教学中既要关注到课文理解难点上的共性,也要注意到理解上差异,并利用这种差异性,让学生互相答疑解惑,把语文要素落到实处。
同时,《剃头大师》这篇文章,每个孩子都有剃头的经历,这与孩子的生活密切相关,所以在教学中可以结合孩子的经历,让他们感受生活的美好、童年时光的珍贵。
三、设计理念教学时,要从年段目标和单元目标出发,结合单元语文要素,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课文特点进行教学。
《剃头大师》这篇课文在表达上,语言幽默风趣、浅显易懂,因为秦文君懂小孩:她知道小孩中是害怕一些大人看来很无厘头的事,如怕鬼,怕喝中药,怕做噩梦,怕剃头……她知道小孩特别讨厌那些逼着自己做害怕事的人,如那个剃头师傅,就是最让人讨厌的“害人精”;她也知道头发碎掉到脖子里是多么难受;她还知道只有小孩敢于冒险让没有学过剃头的“我”成为剃头大师,为自己剃头……因为懂生活、懂小孩,所以孩子们很轻易就能读懂《剃头大师》。
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19《剃头大师》优质示范公开课教案

19 剃头大师【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能说出课文以“剃头大师”为题的理由。
语言运用: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
思维能力:理解“剃头大师、害人精”等词语的意思。
审美创造:默读课文,能说出老剃头师傅和“我”剃头过程的不同。
【课前解析】关注课题:文中的“我”其实并没有剃头经验,只是小沙为了摆脱“害人精”的折磨,病急乱投医,才使“我”有机会成为“剃头大师”。
“我”剃头的水平与“大师”这一称号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从而产生了戏剧性的表达效果。
以“剃头大师”为题,既吸引了读者的眼球,又激发了学生阅读故事的兴趣。
关注语言:课文中语言风趣幽默,略带调侃的意味。
如“押进、夺门而逃、怒视、抗议、耿耿于怀”,表达了小沙对进理发店理发的强烈不满和抗拒;“害人精、冤家”,这些词语生动地表达出了小沙对理发店剃头师傅的反感甚至仇视。
在写“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时,用“摆出剃头师傅的架势”“觉得自己像个剃头大师”写出“我”的得意……关注句子:课文中的有些句子表面意思不难理解,却有着内在的含义。
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惊醒理解体会。
如“每次剃完头,姑父还要付双倍的钱给‘害人精’。
”“我敢说,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他更优秀的顾客了。
”【教学目标】1.认识“剃、执”等10个生字,会写“表、胆”等13个生字,会写“大师、表弟”等14个词语,理解“剃头大师、害人精”等词语的意思。
2.默读课文,能说出老剃头师傅和“我”剃头过程的不同。
3.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
4.能说出课文以“剃头大师”为题的理由。
【教学重点】能说出老剃头师傅和“我”剃头过程的不同。
【教学难点】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认识“剃、执”等10个生字,会写“表、胆”等13个生字,会写“大师、表弟”等14个词语,理解“剃头大师、害人精”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出示课件3)1.教师导入新课:出示图片:同学们,大家看一看图片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2.师生交流:正在理发店理发,可是他们的脸上出现了不同的表情。
19 剃头大师(教案)-2023-2024学年三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19《剃头大师》教案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夺门而逃、仇人、习惯”等词语。
3. 借助文字想象画面,了解小沙剃头的过程,充分感受小沙剃头时的害怕。
教学重难点: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夺门而逃、仇人、习惯”等词语。
4. 借助文字想象画面,了解小沙剃头的过程,充分感受小沙剃头时的害怕。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讨论探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理发在以前叫什么吗?没错,也叫剃头。
那你们平时都是谁给你们剃的呢?(理发师,爸爸,妈妈······)看来,大家对于剃头都习以为常了。
但是有这么一个胆小的小朋友,每次剃头都像上战场一样。
你们想知道是谁吗?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来看一看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自读要求:(1)大声朗读课文,自学生字词;圈出标注不理解的词。
(2)小组朗读互相纠正、交流词语的含义。
(3)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眼中的小沙是什么样子的。
(4)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辅导。
3.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生字词,出示生字促成的词。
采用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等方式进行朗读。
(2)朗读中,重点指导“押、冤家、一绺”等词语的读音。
(3)指导“骂”的写法和笔顺。
(4)说说你最喜欢那部分内容,简介原因。
三.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你眼中的小沙是什么样的孩子?读课文,找一找画一画,在有感受的地方做上标注。
1.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你喜欢的句子,并作简单的批注。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辅导。
3.小组交流,取长补短4.全班交流,引导提升。
预设一:小沙每次都是被姑父押进理发店的,而且,姑父还得执一把木尺在一旁监督,否则,小沙会夺门而逃。
*理解“夺门而逃”,你认为小沙为什么会逃?(奋力冲开门跑出去,因为害怕剪头发剪刀耳朵······)*从哪些词语能看出小沙真的很害怕?(押、木尺监督、夺门而逃)*小沙跑不掉,那他会怎么做?(骂人,目光凶狠······)*指导朗读,读出小沙理发的艰难。
19《剃头大师》(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

三年级下册《剃头大师》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理解相应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和感受。
教学重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和感受。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六单元第19课《剃头大师》。
伸出食指,跟老师一起写课题,19《剃头大诗》。
师板书,学生一起书空:19剃头大师2.题中识字“剃”是本课要认的字,是个形声字,左边的“弟”,提示读音,右边的立刀旁表示剃要用刀。
课文的作者是谁?(秦文君)(板书:秦文君)齐读课题。
3.理解题目师:同学们,生活中什么样的人才能被称为大师?生1:做一件事非常厉害的人。
生2:比普通人厉害的。
师:(PPT出示梅兰芳和齐白石画像)梅兰芳先生演绎的京剧剧目成为经典,我们称他为——京剧大师;齐白石先生擅长国画丹青,我们称他为——国画大师。
像他们这样,在技术或艺术上有较高的造诣,受到人们尊敬的人才能称为——大师。
那看来,剃头大师,一定就是——生:剃头非常厉害的人。
师:是啊,看来,这可不是一个一般的人。
咱们再读课题。
生齐读:19剃头大师二、理解课文,体会童趣(一)整体认识课文的“趣”1.内容有趣师: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自主学习了本课的生字,还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了,那老师问问你们,你们喜欢这篇课文吗?生:喜欢。
师:为什么?生1:因为这篇课文非常有趣,非常好笑!师:是啊!多么有趣的课文啊!(板书:趣)2.人物有趣师:课文里,还有几个非常有趣的人物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去找一找吧。
生:课文里有“小沙”、“老师傅”、“姑父”,还有“我”。
(师贴板书:小沙老师傅姑父我)师:同学们,文中是分别怎么称呼他们的?生1:“老师傅”是“害人精”。
师:谁称他为“害人精”?生:小沙称他为“害人精”。
(师板书:害人精)师:把我呢?生:“我”是“剃头大师”。
(师板书:剃头大师)师:你从文中哪里知道,我是剃头大师?生:从文中第12自然段知道,我是个剃头大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 剃头大师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 会认本课“剃、执”等10 个字,会写“表胆”等12 个字,理解相应的词语。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认识“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和感受。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3)组词扩展:虽然 一件 文件 付钱 付出【设计意图: 把生字词放到 具体的语言环 境中去学习, 并且在学习生 字词的过程中 达到正确朗读 课文的目的。
渗透给学生学 习生字新词的 方法。
】【设计意图: 以自然段为单 位把课文拆 分,在概括每 个自然段的内 容的同时理清 课文的顺序。
】B.链接前置性学习,反馈学生自主学习情况,小组内评价 书写。
C.小组长汇报本组内写的错别字或不规范的字。
D.依据小组长的汇报,重点对以下几个字进行范写指导。
“表”——上面的竖压住竖中线,下面别漏掉一撇。
“鬼”——第六笔的撇从口中而出,第七笔是竖折弯勾, 第八笔是撇折。
“虽”的第八笔是提。
E.学生针对易错的生字再次练写。
F.展示学生作品。
6. 同桌互相听读课文,巩固生字、新词的认识。
三、再读课文,理清顺序。
1. 轻声朗读课文,要读准字音,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词义。
(用生字卡片检查) (课件出示 6)噩梦:做内容恐怖的梦 , 并引起焦虑恐惧为主要表现的睡眠 障碍。
监督:察看并加以管理。
发誓:庄严地说出表示决心的话。
冤家:一般指仇人,或者死对头的意思。
耿耿于怀:有心事的样子。
不能忘怀,牵萦于心。
时髦:新颖符合时势潮流。
2.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并思考每一 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课件出示 7)第一部分( 1 自然段)表弟小沙胆小,什么都怕,尤其是怕 剃头。
第二部分( 2~6 自然段)老剃头师傅给小沙剃头的情况。
第三部分( 7~18自然段)“我”给小沙剃头的经过。
(板书:小沙怕剃头 剃头师傅给小沙剃头过程 “我”给 小沙剃头的经过)四、课堂小结:【板书设计】19 剃头大师小沙怕剃头剃头师傅给小沙剃头过程“我”给小沙剃头的经过【课后反思】成功之处:注重学生的质疑,自主释疑的能力,放手给学生,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
课中字词的学习是重点,扫清了阅读障碍,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不足之处:如何很好地组织教学,合理维护课堂秩序的问题。
放手给学生,必定造成学生思维的异常活跃,如何让学生很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有序地教学,是今后应该注意到的。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教学目标:1. 学生反复诵读,通过品读,抓住重点词句,用多种方法来理解句子,体验情感。
2. 展开小组讨论,分析总结“我”和老剃头师傅剃头的不同之处。
【教学过程】学容,课出来,更体可感,易于分析和理解。
】【板书设计】19 剃头大师害人精:小沙吃尽苦头受刑一样剃头大师:熟练随意乱剪见了鬼【课后反思】成功之处:以重点句子理解为主线。
本文以“我”和老剃头师傅给小沙剃头的过程对比描写,交代了谁是“剃头大师”,谁是“害人精”。
教学时,抓住重点句子对比阅读,联系上下文,找出事情的本质。
不足之处: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还要注意教师的语言要简洁明了,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善于表扬鼓励学生。
【写作背景】《剃头大师》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
是现代著名作家秦文君先生的一篇佳作。
这篇短文描绘了“我”冒充剃头大师给小沙剃头的过程。
全文按照主要意思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写小沙胆小,害怕剃头;第二部分写老师傅给小沙剃头过程;第三部分写“我”给小沙剃头的经过。
全文充满童趣,描写童年的糗事,读后令人捧腹大笑。
【作者介绍】秦文君,1954 年生于上海,儿童文学作家,现任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会员,《中国儿童文学》主编。
出版作品600 多万字,作品先后50余次获得国内外大奖、10 余次被改编成影视剧,10 多篇作品被收入中小学语文课本,还有10多部作品出版了日文版、英文版、德文版、韩文版、荷兰文版等发行到海外。
2017 年11 月16 日,获得2017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著有长篇小说《男生贾里全传》、《女生贾梅全传》、《一个女孩的心灵史》、《天棠街3号》、《宝贝当家》、《调皮的日子》、《小丫林晓梅》、《小香咕新传》、《俞林·留汉》、《十六岁少女》等五百余万字。
1996年获意大利蒙德罗国际文学奖特别奖,2002 年获国际青少年读物联盟(IBBY) 的"国际安徒生奖提名奖" 。
《宝贝当家》、《男生贾里全传》先后获第六届、第七届精神文明"五个一工程"奖,《男生贾秦文君在常州花园小学里全传》获"共和国五十年优秀长篇小说"称号。
《秦文君文集》、《天棠街3 号》等获全国优秀少儿读物一等奖。
《少女罗薇》、《男生贾里》、《小鬼鲁智胜》获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儿童文学奖。
其他作品分别获宋庆龄儿童文学优秀小说奖、冰心儿童图书奖、中国图书奖、国家图书奖提名奖、中华儿童文学奖、儿童文学园丁奖、上海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上海青年文学奖、" 巨人" 中长篇儿童文学奖、台湾杨唤儿童文学奖、台湾九歌文学奖等近50 种奖项。
作品《表哥驾到》被选为上海七年级第一学期课文。
《" 病人" 》被选为上海四年级第一学期课文。
《伟人细胞》被选为苏州七年级第一学期课文。
《一诺千金》被选为河北五年级第一学期课文。
《选举风波》被选为语文版八年级第一学期课文。
2016 年12 月,秦文君当选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推剪手动推剪是一种理发剪。
上下有各有一排参差相间的牙状钢齿,用手将两边的把柄向中间合去,参差相见的牙状钢齿就来回移动将头发推掉。
电推剪未推广之前所用的理发工具。
跳蚤在跳蚤是小型、无翅、善跳跃的寄生性昆虫,成虫通常生活在哺乳类动物身上,少数在鸟类。
触角粗短。
口器锐利,用于吸吮。
腹部宽大,有9 节。
后腿发达、粗壮。
完全变态昆虫。
蛹被茧所包住。
跳蚤为属于蚤目的完全变态类昆虫。
成虫体型微小或小型,无翅,体坚硬侧扁,外寄生于哺乳类和鸟类体上,具刺吸式口器,雌雄均吸血;幼虫无足呈圆柱形,营自由生活,具咀嚼式口器,以成虫血便或有机物质为食。
【其他资料】描写童真童趣的诗句有:1. 《池上》唐·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2. 《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3. 《幼女词》唐·施肩吾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
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
4. 《小儿垂钓》唐·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5. 《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6. 《舟过安仁》宋·杨万里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7. 《稚子弄冰》宋·杨万里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黎碎地声。
一、给下列加点的汉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 ”标出。
执.行(zh íz í) 否.则(fu ǒ f ǒu) 受.刑( s òu sh òu) 虽.然(shu ī su ī) 一件.(ji àn j àn) 胆小鬼.( ɡǐu ɡuǐ)二、先辨字,再组词。
胆理付倍但埋村陪三、读一读,用加点的字造句。
我剪掉几根翘起的长发,又把头发修了修,可惜,越修越糟,一些头发越剪越短,甚.至.露出了头皮。
四、重点段落品析老师傅习惯用一把老掉牙的推剪,它常常会咬住一绺.( li ǔ l ǔi )头发不放,让小沙吃尽.(j ìn j ìng)苦头。
这还不算,老师傅眼神差.(chàch āi )了点儿,总把碎头发掉在小沙的脖子里,痒得小沙哧哧笑。
你想想,这一.会.儿.痛一.会.儿.痒的,跟受刑一样。
1. 给上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2. 请仿写画横线的句子。
一会儿⋯⋯一会儿⋯⋯2. 结合上文,说一说小沙害怕理发的理由是?五、你小时候最怕做什么?和他大家交流一下。
参考答案、执(zh í) 否(f ǒu) 受(sh òu) 虽(suī) 件(ji àn) 鬼( ɡuǐ)二、先辨字,再组词。
胆胆子理理发付付出倍加倍但但是埋埋伏村村子陪陪着三、他病得太严重了, 虚弱得甚至连呼吸都很艰难。
四、1. 绺(li ǔ) 尽(j ìn) 差(ch à)2. 看那天上的云,一会儿变猴子,一会儿变老象。
3. 常常会咬住一绺.头发不放,让小沙吃尽.苦头。
老师傅眼神差.了点儿,总把碎头发掉在小沙的脖子里,痒得小沙哧哧笑。
五、(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