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主题备课

合集下载

部编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计划---教案

部编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计划---教案

第六单元教学计划一、单元教材简析:本单元围绕“快乐的夏天”这个主题,安排了三篇课文:《古诗二首》《荷叶圆圆》《要下雨了》。

学生可在本单元教材的学习中,体会夏天的美好,感受夏天的乐趣。

教师可在指导学生学习本组教材的过程中,激发学生观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本单元还安排了“语文园地六”,包括“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展示台”“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

二、单元内容简说:《古诗二首》《池上》这首诗好比一组镜头,摄下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

从诗的小主人公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动作描写,有心理刻画,让我们体会到童真童趣。

诗中小主人公的天真、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小池》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泉眼、一道细流、一池树荫、几片小小的荷叶、一只小小的蜻蜓,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小池风物图,表现了大自然中万物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

《荷叶圆圆》是一篇轻快活泼的散文诗,诗中描写了圆圆的、绿绿的荷叶。

荷叶是小水珠的摇篮;是小蜻蜓的停机坪;是小青蛙的歌台;是小鱼儿的凉伞。

课文洋溢着童真、童趣,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课文文字优美,语言生动有趣,每个自然段结构相近,读起来让人1 / 6感到亲切,琅琅上口,适合背诵。

《要下雨了》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下雨前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这三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三、单元教学目标:1.会认45个生字,会写2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部分课文。

3.通过识字加油站和字词句的运用,激发学生识字学词,积累经典语句的兴趣。

4.会读会背有关天气的谚语。

5.通过课文的学习和课外朗读,引导学生感受夏天的美和快乐。

四、单元教学重难点:1.会认45个生字,会写21个生字。

2.通过识字加油站和字词句的运用,激发学生识字学词,积累经典语句的兴趣。

3.通过课文的学习和课外朗读,引导学生感受夏天的美和快乐。

最新部编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计划---教案

最新部编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计划---教案

第六单元教学计划一、单元教材简析:本单元围绕“快乐的夏天”这个主题,安排了三篇课文:《古诗二首》《荷叶圆圆》《要下雨了》。

学生可在本单元教材的学习中,体会夏天的美好,感受夏天的乐趣。

教师可在指导学生学习本组教材的过程中,激发学生观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本单元还安排了“语文园地六”,包括“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展示台”“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

二、单元内容简说:《古诗二首》《池上》这首诗好比一组镜头,摄下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

从诗的小主人公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动作描写,有心理刻画,让我们体会到童真童趣。

诗中小主人公的天真、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小池》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泉眼、一道细流、一池树荫、几片小小的荷叶、一只小小的蜻蜓,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小池风物图,表现了大自然中万物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

《荷叶圆圆》是一篇轻快活泼的散文诗,诗中描写了圆圆的、绿绿的荷叶。

荷叶是小水珠的摇篮;是小蜻蜓的停机坪;是小青蛙的歌台;是小鱼儿的凉伞。

课文洋溢着童真、童趣,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课文文字优美,语言生动有趣,每个自然段结构相近,读起来让人感到亲切,琅琅上口,适合背诵。

《要下雨了》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下雨前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这三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三、单元教学目标:1.会认45个生字,会写2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部分课文。

3.通过识字加油站和字词句的运用,激发学生识字学词,积累经典语句的兴趣。

4.会读会背有关天气的谚语。

5.通过课文的学习和课外朗读,引导学生感受夏天的美和快乐。

四、单元教学重难点:1.会认45个生字,会写21个生字。

2.通过识字加油站和字词句的运用,激发学生识字学词,积累经典语句的兴趣。

3.通过课文的学习和课外朗读,引导学生感受夏天的美和快乐。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够认识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2.能够听懂故事内容,理解故事主要情节。

3.能够进行简单的朗读和表演。

4.能够用简短的语言描述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
1.认读生字词。

2.听懂故事内容,理解故事主要情节。

教学难点
1.使用生字词进行简短的语言描述。

教学准备
1.课文教材
2.录音机或播放设备
3.班级小黑板和粉笔
4.教学课件或故事图片
教学步骤
第一步:导入
•通过展示故事图片或讲述故事片段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好奇心。

第二步:学习生字词
1.针对本单元的生字词进行逐个展示,教师朗读,学生跟读。

2.让学生尝试书写生字词,帮助学生纠正书写错误。

第三步:听故事
1.播放故事录音,让学生边听边阅读课文。

2.在播放完毕后,教师简要复述故事内容,强化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第四步:理解故事
•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故事情节,猜测人物内心活动。

第五步:朗读和表演
1.分角色进行朗读,学生模仿故事中人物的语气、表情。

2.学生分组进行故事表演,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故事情节。

第六步:总结
•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课学到的知识点,强化学生的记忆。

课后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册指定练习。

2.背诵课文中的生字词和句子。

3.以自己的话描述一个自己喜欢的故事情节。

本节课教学大纲仅供参考,具体教学时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做出调整。

扬州某校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计划

扬州某校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计划

扬州某校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能够听懂故事中的大意,把握故事情节。

2.能够通过认真观察插图,理解故事细节,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3.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内容,培养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故事内容,复述故事情节。

•难点:理解故事中的抽象和含蓄的意思,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解释。

三、教学准备1.备好教材《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2.准备插图卡片,以便学生理解故事细节。

3.准备小组讨论的素材,协助学生复述故事情节。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 (5分钟)•创设情境,引入故事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第二步:讲解故事 (10分钟)•教师讲解故事内容,重点突出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

第三步:呈现插图 (15分钟)•展示插图卡片,让学生通过观察插图来理解故事细节。

第四步:小组讨论 (2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观点,复述故事情节,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第五步:课堂练习 (15分钟)•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对故事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第六步:总结 (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反思学习收获。

五、教学评估•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练习情况和小组讨论的表现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引导。

六、家庭作业•布置阅读相关故事书籍,并完成相应的练习题。

七、教学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对下节课的教学进行调整优化。

以上就是扬州某校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计划,希望能够为教师提供一些教学思路和参考。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含教学反思和作业设计(37页)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含教学反思和作业设计(37页)

12古诗二首新课教学()分钟二、初读古诗,感受节奏。

(课件出示2)初读要求:(1)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同桌互相正音。

逐句检査朗读,随机出示折叠卡片认读“踪迹”“浮萍”,并正音。

以字带词,加上动作,读好词组“撑小艇”——以词带句,正确朗读诗句“小娃撑小艇”。

卡片认读“踪迹——藏踪迹”,“踪”读好平舌——以词带句,正确朗读诗句“不解藏踪迹”。

卡片认读“浮萍”,结合浮萍的图片,借助形声字形旁表意的特点识记:浮萍是漂浮在水面的一种水草,因此浮是三点水,萍是草字头。

——以词带句,正确朗读诗句“浮萍一道开”。

把诗句连起来读一读,把整首诗读正确。

教师范读、自由练读,读出诗的节奏。

三、图文结合,初知大意。

(课件出示3、4)教师分别出示“小娃采莲回”和“浮萍一道开”的图片,让学生找到相应的诗句连一连。

并说说这样连的理由。

学习诗句“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课件出示5)(1 )边做动作边读诗,理解和识记“采”。

采:(课件出示6)出示字源,看老师演示动作,结合字形知道采字的“爪字头”代表手,采表示用手采摘树木上的果子。

(2)请同学当当小娃来演一演采白莲的动作,感受小娃偷采白莲时既忐忑又高兴的心情并指导朗读。

学习诗句“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课件出示7)【设计意图:初读感知,生字的正音,为下面的分析和阅读铺平道路。

】【设计意图:根据图片的意思找到相应的诗句并说明理由,这一设计是为了降低难度,借助图画这一载体,将学生对古诗初读后的理解通过连线的方式呈现出来。

说理由的过程就是学生对古诗大意的初步感知。

】板书内容小娃偷采池上天真无邪顽皮可爱不解一道开课堂作业新设计1.给下列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踪(zōnɡ zhōnɡ) 萍( pín pínɡ) 泉(quán qán) 露( loù lù)2.这首诗写了一件什么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首古诗描绘了孩子什么样的形象?()A.胆大B.愚笨C.天真D.活泼参考答案:1.踪(zōnɡ) 萍(pínɡ) 泉(quán) 露(lù)2.《池上》写了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不知隐藏踪迹的顽皮、可爱形象。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 全册单元 集体备课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 全册单元 集体备课

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本单元是一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是一个识字单元,编排了《春夏秋冬》《姓氏歌》《小青蛙》《猜字谜》4篇识字课。

本单元识字课的编排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看图识字,有韵语识字,有以儿歌的形式编排的字族文识字,有字谜识字,富有童趣,充满了传统文化色彩。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本单元围绕“心愿”这一主题,编排了《吃水不忘挖井人》《我多想去看看》《一个接一个》《四个太阳》4篇课文。

这些课文题材丰富,《吃水不忘挖井人》讲述的是革命岁月的故事,《我多想去看看》抒发了少年儿童向往外面世界的美好心愿,《一个接一个》用最接近儿童的语言表达简单的内心世界,《四个太阳》写“我”为每个季节画了不同颜色的太阳,给世间万物带来各种美好。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本单元围绕“伙伴”这个主题,编排了《小公鸡和小鸭子》《树和喜鹊》《怎么都快乐》3篇课文。

其中前两篇是童话,后一篇是儿童诗。

这些课文把生活中常见的伙伴之间的相处,通过生动的故事情境和朗朗上口的诗歌语言加以展现,引导学生明白要珍惜伙伴之间的情谊,要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快乐合作,友好共处,才会真正感到快乐和幸福。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本单元以“家人”为主题,安排了《静夜思》《夜色》《端午粽》和《彩虹》4篇课文。

文章语言通俗易懂,形式丰富,适合一年级学生学习。

《静夜思》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夜色》用富有童趣的语言告诉孩子们要克服胆小,做个勇敢的人,就能收获美好。

《端午粽》介绍了粽子的样子、味道和花样,以及端午节吃粽子这个习俗的由来,为读者呈现了一幅温馨的画面。

《彩虹》描绘了一幅幅充满趣味的画面,传递了儿童关爱家人的美好情感。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本单元是本册第二个集中识字单元,由《动物儿歌》《古对今》《操场上》《人之初》4篇课文组成,旨在通过集中识字的形式,完成识字任务。

教材编排的识字形式丰富多样,特色鲜明,贴近学生生活。

杭州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优秀教案

杭州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优秀教案

杭州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本单元的重点词语和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促进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增强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念,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基础词语的意思,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难点:引导学生发展自己独立的思维,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案、课件、课文书、多媒体设备等。

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课文,课堂积极参与。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以图片导入,让学生猜测本单元主题,引导学生讨论。

2.学习课文:师生共同朗读课文,讲解课文内容,在学生的疑问中逐步引导学生理解。

3.课文分析:分析课文结构,引导学生总结出课文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4.课文阅读:学生独立阅读课文,并回答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第二课时1.复习巩固:通过游戏形式复习上节课内容,巩固学生的词语和知识点。

2.操练:分组让学生表演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3.拓展:使用教材外材料,拓展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启发学生的思维。

第三课时1.讨论互动:设计互动环节,让学生讨论课文中的人物关系及发展。

2.情感教育:以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人生价值,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

3.总结回顾:回顾本单元学习内容,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五、课后作业1.要求学生背诵课文片段,提高语文表达能力。

2.精读课文,总结课文思想。

六、反思与展望本节课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调整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其中,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努力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学生。

部编版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集体备课 教案 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集体备课 教案 及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本单元围绕“夏天”这个主题,编排了《古诗二首》、童话《荷叶圆圆》和《要下雨了》3篇课文,从不同角度描绘出夏天的特点,让我们感受到夏天的美好。

其中《古诗二首》描绘了夏天的美景,《荷叶圆圆》表达了夏天的情趣,《要下雨了》通过童话的方式说明了夏天的气象常识。

课文编排既有传统文化的渗透,又有儿童情趣的渲染,语言优美而充满想象,行文简洁而富有韵律,适合儿童诵读和积累。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12 古诗二首▶教学目标1.认识“首、踪”等12个生字;会写“首、采”等7个字。

2.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踪迹、采、藏”等字词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

3.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

图文结合,感受诗中蕴藏的夏天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初知古诗大意。

▶教学策略1.识字写字(1)运用多种方法识字。

如:①利用加一加的方法识字,用声旁加形旁的方法识记生字并帮助理解。

②结合图片、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识记。

③借助生活经验组词进行复现和识记。

④字理识字。

(2)采用分类的策略指导写字。

如:①“首、无”都是独体字,“首”的第三笔最长,“无”的第一横短,第二横长。

②“采、尖、角”都是上下结构的字,要上下对齐,写得上窄下宽。

③“爱”是上中下结构的字,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上中下各个部件的宽窄来把握字的书写位置。

范写时可以边书写边念顺口溜——张开手拥抱朋友。

④“树”是第一个要求写的左中右结构的字。

可以让学生先观察左中右各部件的位置,做到“两边高,中间低,三个部件要靠紧”,再观察部件间的穿插避让。

最后要提醒学生,独体字变成部件后,笔画要有变化。

2.朗读指导古诗的朗读要体现层次性:初读环节可让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正确断句,读出古诗的节奏;再读时要结合插图,寻找诗中描绘的景物,图文对照,感受画面,大致了解古诗所描绘的景象;最后要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背诵积累古诗。

3.理解运用在学生熟读诗句的基础上,对照课文插图,帮助学生了解古诗大意,同时联系生活实际读懂诗中“偷、藏、惜、爱”等关键词语的意思,感受诗中蕴含的情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夏趣成荫争芳艳,千姿百态吐真情——关于《荷叶圆圆》重组主题教学设计花桥中心小学李闪闪【研课素材】精读引领课:《荷叶圆圆》拓展阅读课:《乡野夏趣》《会飞的星星》《夏天在床上》习作指导课:《夏日趣事多》【文本解读】本组教材是以有趣的童话散文和童话诗向我们讲述夏日里的童真童趣,作者将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场景,融入天真烂漫的童诗童句中,我们重温童年。

教材是蓝本,是教学的根基。

阅读拓展延伸应源于文本,紧扣文本语用点,适当智慧拓展,从而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鉴于本单元教材偏重于人文主题,从学生语言能力发展角度,结合教材及相关课外课程资源的学习、探究、归纳,我们对本单元课文内容进行重组。

选取《荷叶圆圆》为精读引领课,《乡野夏趣》《会飞的星星》《夏天在床上》3篇课文为拓展阅读课文,并结合本单元特点,设计了以《夏日趣事多》为题,在积累基础上练习表达的口语交际课。

《荷叶圆圆》是一篇轻快活泼的散文诗,通过生机勃勃的荷叶及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快乐心情,感受充满情趣的夏天。

语言清新淡雅,充满童真童趣,利于启迪学生智慧,丰富内心体验,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拓展阅读选材依然是充满童真童趣的儿童诗。

其中,《乡野夏趣》带我们领略了乡村农野的自由与欢畅;《会飞的星星》紧贴生活场景,从兄妹的日常对话中感知夏日乐趣;《夏天在床上》是来自英国作家斯蒂文森的一篇儿童诗,别有一番异域风味,是孩童眼中夏天的另一种美好。

四篇文章从不同角度描写夏日情趣,唤起儿童共鸣,激发儿童对生活的热爱,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

文中不乏偏正短语、句式训练等语言训练点,综合考虑,将单元语用点设定为“在积累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实际学习句子的多样表达。

”最后,结合本单元文本特点及一年级儿童学情考虑,设计了以《夏日趣事多》为主题的口语交际课。

在锻炼学生表达的同时,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态度。

【设计思路】本单元学习致力于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理解运用能力,重视积累,强化运用。

句子训练在语文学习起始阶段显得尤为重要。

在生字、词语积累到一定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练习句子的多样化表达,是本单元主题学习的核心思想。

本组几篇课文真实地再现了斑斓夏日中的多姿情趣。

讲的是作者眼中的故事,却又好像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童真童趣,亲切可感。

精读引领课,借助模拟和真实情境,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敞开心扉,尽情遨游在浓浓夏趣中,从乐于运用文中的词句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到运用自己积累的词句来表达。

拓展阅读课则以三篇拓展文章为主体,通过“朗读感悟法”、“迁移学习法”“联系生活实际法”、“情境创设法”、“小组合作探究法”落实“在积累的基础上,多样化表达”的语言训练目标。

口语交际课以《夏日趣事多》为主题,在精读引领课和拓展阅读课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积累的词句表达、乐于表达、善于表达自己夏日里的所见、所闻、所感。

精读引领、拓展阅读和口语交际课的有机结合,冀望得到“质从量出,反三归一”的实效。

基于此,我将本单元具体语言运用点设计如下:《荷叶圆圆》: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学习句子的多样表达;积累“荷叶是我的摇篮”这样的比喻句;《乡野夏趣》:“_______是___________。

”句型积累及训练;《会飞的星星》:一忽儿…一忽儿…句式积累;《夏天在床上》:进一步训练偏正短语的使用;《夏日趣事多》:注意使用本单元积累的词语、句式,清晰地表达出自己的意思。

【教学目标】1、语用目标:联系生活实际学习句子的多样表达,积累好词佳句,练习表达;2、人文目标:结合实际理解生词、读懂句子,感悟夏天的美好和情趣;3、口语交际目标:结合自己本单元积累的好词佳句,多样表达生活中你感知到的夏天的趣事。

【教学重难点】本组课文让学生感受夏日童趣,体会词语表达的意思,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鉴于一年级孩子的词语和句式的积累量尚少,把自己的意思清晰、完整地表达出来有一定的难度。

所以把“词句的继续积累运用和联系生活清晰、完整的表达自己的意思”作为本单元重难点。

—— 精选教材《荷叶圆圆》【教学目标】1、联系生活,积累“_______是________。

”的句子;2、感知作者笔下,有关夏日池塘里的荷叶的童趣故事;3、体会词句的多样表达。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法 联系生活实际法 小组合作探究法【教学难点】1、积累并运用“____是_______。

”的句式说话;2、练习的基础上会意“联系生活实际学习句子的多样表达”。

【教学准备】PPT 课件,新鲜的荷叶,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的玩偶头像卡(含名字)【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激情成趣。

1、猜谜语:“一把伞儿绿又圆,夏天站在水里面。

”这把伞,是谁呢?(荷叶)。

出示课件(书上图示)2、同学们,你们见过的荷叶吗?(把话说完整,生:“荷叶是__________。

”)(拿出提前准备好的一张大荷叶)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故事就发生在这圆圆的,绿绿的荷叶上,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谜语导入,增加神秘感,给学生思维的细胞做个热身运动,让它们跟随教师的教学进程活跃起来。

在出示画面的基础上,相机拿出荷叶实物,带给学生一个小惊喜,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课堂探究的积极性。

】二、再读文本,梳理文脉。

1、生在前一节课解决了字词问题的基础上,自读课文,找出问题:圆圆的荷叶都吸引来了哪些小伙伴?他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

(拿出四个小伙伴含名字的象形玩偶卡)我们来跟他们打个招呼吧!(读词卡: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2、他们分别在荷叶上干什么呢?小组内分工合作读课文2~5自然段,读好停顿。

谈论后汇报你们找到的答案。

(指名学生读词语卡片:摇篮、停机坪、歌台、凉伞并把词语卡贴在黑板上。

3、游戏:让学生将玩偶头像卡与对应的词语卡片连接。

【设计意图: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我们实践了一个朴素的思想:让学生小组合作读文本,探讨生智。

配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提升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从而激起了孩子们强烈的表达欲望,从而使学生积极的参与,主动地探索。

】三、合作交流、探究真知。

1、师拿出荷叶,滴上去一滴水珠,轻轻地摇动荷叶,问:为什么小水珠说“荷叶是我的摇篮”呢?结合你的体会说一说。

组内互相补充,师总结:怪不得小水珠说荷叶是自己的摇篮呢!你们觉得小水滴的躺在摇篮里的感受会是怎样的呢?(边轻柔地摇晃荷叶,边做甜美舒适的表情动作)。

预设:生1:小水珠很舒服;生2:小水珠很快乐……嗯,同桌互读,试着读出这种舒服、快活的感觉来。

可真有趣啊!2、引导学生结合看字眼猜词义的方法,猜想:停机坪、歌台、凉伞的意思。

如:停停下来停歇,机飞机(根据蜻蜓的翅膀形状猜测)坪草坪,从而猜测出停机坪大意是飞机起飞和降落时的地方。

3、小组内讨论:为什么小蜻蜓说“荷叶是我的停机坪”?为什么小青蛙说“荷叶是我的歌台”?又是为什么小鱼儿说“荷叶是我的凉伞”?结合生活中你的见闻,选择你感兴趣的一段,想一想,说一说。

预设A:蜻蜓的翅膀像飞机的两翼,蜻蜓落在荷叶上,就仿佛是飞机着陆了;预设B:青蛙经常坐在荷叶上叫,文中把荷叶当作是青蛙唱歌、跳舞的地方了;预设C:夏天的太阳光很强烈,荷叶下面有阴凉的地方,小鱼儿躲在下面乘凉……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评价。

师总结:是啊,荷叶的作用可真多呀!荷叶跟她的小伙伴之间发生了好多有趣的事。

就让我们一起分享他们的快乐吧!读课文2-5自然段,完成下面的天空,出示PPT:小水珠说:“荷叶是__________。

”;小蜻蜓说:“荷叶是___________。

”;小青蛙说:“荷叶是___________。

”;小鱼儿说:“荷叶是___________。

”齐读、合作读。

4、做游戏。

将“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的玩偶头像与打乱顺序的“停机坪、歌台、凉伞、摇篮”连线。

5、看着连线图,把句子说一说。

【设计意图: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能力,将其融入到教学情境中,使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参与者,这是有效阅读的开始,更是有效积累的基础。

此处设计,促进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积累,乃至运用。

】四、紧贴生活,迁移演练。

1、荷叶还会吸引哪些小伙伴呢,他们会把菏叶当成什么呢?看图。

仿说句子“荷叶是___________________。

”2、积累背诵文中你喜欢的句子。

3、生活中我们可以把很多东西想象成我们喜欢的东西。

比如,我的背包是我的百宝箱!用“________是_________。

”练习说句子。

生自由汇报,师相机纠正;举例:我的彩色铅笔是神奇的魔法棒。

天上的云,是我抛上去的棉花糖。

天上的月亮,是嫦娥的摇篮……【设计意图:本环节,学生在已经明晰语言训练的要点后,给学生提供一些熟悉的事物,让学生迁移练习。

这是一个理论到实践的过渡过程。

学生在自己参与和倾听他人表述的时,遇到问题,运用自己的智慧去解决问题,从而提升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五、回顾全文,总结提升。

1、引导学生自我总结这节课所学到的知识点并汇报,师点评总结。

2、联系生活实际,荷叶圆圆,我们也可以说成是(绿绿)的荷叶,我们看到池塘里的荷花很美,我们也可以说成( )的荷叶?引导学生换不同的修饰语;“(亮晶晶)的眼睛”我们也可以说成( )的眼睛?;“( )的翅膀,我们可以换成( )的翅膀? 让学生自由分说,教师相机引导。

”3、把荷叶往头上一戴,让学生完成:“圆圆的荷叶是_____________。

”的句式练习。

4、师总结:原来我们可以很多不同的词来修饰短语,也可以通过我们的想象力,来让句子表达得更有意思呢!【设计意图:学习是为了借鉴,运用是最好的学习。

文章源于生活,更要回归生活。

此环节的设计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将学生由文中的内容,启发式引导到换词语、不同角度表达句子可以得到神奇的收获。

让孩子们心绪飞扬,产生无数想象。

学生开放的思维模式打开了,这些有趣的想法让每个孩子都蠢蠢欲动,急切地想表达出来。

】六、课外延伸,伏笔拓展根据自己的喜爱画一幅你眼中的《荷叶圆圆》的画。

板书设计:《圆圆的荷叶》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的玩偶头像贴图凉伞、歌台、摇篮、停机坪的词卡原来,词句都可以多样的表达。

——整合阅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教学目标】1、通过加大阅读的积累和拓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2、阅读量的累积,更好地促进学生文本语言点的运用能力提升。

【整合内容】语文主题丛书:《乡野夏趣》《会飞的星星》《夏天在床上》【教学方法】情境导入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启发式教学法【教学重难点】1、通过加大阅读的积累和拓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2、阅读量的累积和句式的强化训练,理解表达的多样性,并多样式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准备】PPT、提前选取几张不同的学生画的荷叶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学生提前阅读乡野夏趣》《会飞的星星》《夏天在床上》解决掉生字词【教学过程】一、主题导入、重温文本1、由儿歌《伞》导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