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在园焦虑情绪的原因及教师应对对策研究
幼儿入园的焦虑原因和解决策略

幼儿入园的焦虑原因和解决策略幼儿入园是一个重要的生活转折点,对于孩子和家长来说都是一项挑战。
很多孩子在入园的过程中会出现焦虑情绪,这主要是因为他们面临着许多新的和不熟悉的环境、人际关系以及分离焦虑等问题。
本文将探讨幼儿入园焦虑的原因,并提供一些解决策略。
一、幼儿入园的焦虑原因1.新环境和陌生人:幼儿入园后面临着新的环境和陌生的人,这与其之前生活在家庭中的舒适和安全环境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种陌生感可以导致孩子的不安感。
2.分离焦虑:幼儿和父母之间的分离是入园焦虑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此之前,孩子与父母日常生活在一起,入园后必须与父母分开一段时间,这对于孩子来说是一种新的经历。
3.新的学习要求:学前教育在幼儿的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对于孩子来说,学习新的物品、知识和技能可能是一项挑战。
这些新的学习要求可能会引发孩子的焦虑情绪。
二、幼儿入园焦虑的解决策略1.提前适应新环境:在入园之前,家长可以带孩子多次参观幼儿园,让他们熟悉新的环境,了解幼儿园中的活动和游戏。
此外,可以通过与其他幼儿进行互动来帮助孩子逐渐适应新环境。
2.建立安全感和信任:家长需要与幼儿建立安全感和信任,向他们解释入园的原因和重要性,并告诉他们在幼儿园里有专业的老师会照顾他们。
家长可以参加幼儿园的家长会,与老师进行沟通,了解幼儿在幼儿园的表现,以增加家长的信心。
3.提供安全的分离过程:在幼儿入园初期,家长可以选择短时间的分离,逐渐延长分离时间,让孩子适应和接受分离。
在分离过程中,家长应尽量保持平静和乐观的态度,给予孩子安慰和支持。
5.培养独立能力:家长可以通过适当的方式培养幼儿的独立能力,例如在家庭生活中逐渐让孩子自己完成一些简单的事情,以增加他们的信心和独立性。
6.提供情感支持:家长可以和孩子分享他们的回忆和经历,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情感,并提供情感支持。
家长可以表扬孩子在幼儿园中的努力和进展,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总之,幼儿入园的焦虑是正常的现象,家长应该理解孩子的感受,并采取适当的策略帮助孩子逐渐适应新的环境。
幼儿园教师如何应对儿童焦虑教育方案

幼儿园教师如何应对儿童焦虑教育方案幼儿园教师如何应对儿童焦虑教育方案一、背景介绍焦虑是一种情绪态度,现代社会中常见的一种精神疾病。
而幼儿期是人类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幼儿的情绪问题必须引起关注。
幼儿园教师需要认识到其发生的原因和影响,应该在幼儿的心理健康方面给予重视。
本教育方案旨在帮助幼儿园教师了解儿童焦虑的原因,如何应对,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意识和心理健康素养。
二、儿童焦虑的原因1. 家庭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例如孩子家庭困难、父母长期离家,造成孩子情感上的寂寞和不安全感。
2. 幼儿面对新事物的恐惧:例如到幼儿园上学、用餐、睡觉等等,对于未曾经历的新事物容易造成恐慌和不安。
3. 家庭环境和家长的教育方式:例如家庭关爱不足、对于孩子的教育方式不当,使得孩子容易产生情绪问题。
三、应对焦虑的方法1. 构建稳定的环境氛围营造稳定、温暖、有序的环境,减少孩子的紧张和焦虑情绪。
教师可以通过铺设床铺、组织游戏、编排歌舞等方式,化解孩子的情绪问题。
2. 建立情感联结建立教师与孩子之间的亲密联系,培养情感。
通过教师的关爱、耐心、温暖等方式,孩子可以感受到自己被重视,从而消解心理障碍。
3. 以激励为主导,引导快乐体验教师应该关注幼儿的兴趣点,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借助教师的激励和支持,让孩子在快乐体验中成长。
4. 帮助孩子有效地解决问题学龄前儿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往往很难自发依靠自己的思维和方法进行解决。
这就要求教师注重引导、教育和帮助幼儿建立科学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5. 合理化营养和睡眠孩子的睡眠和饮食是情绪稳定的一个根本保证。
合理的饮食和充足的睡眠对于幼儿的成长和情绪调控有着重要的作用。
四、教育方案的实施1. 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意识和素养教师是幼儿园教育的中坚力量,必须首先确保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
教师团队应该定期举办心理健康培训,以期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素养。
2. 明确责任,强化协作学校应当建立明确的责任机制,确保学校与家庭的合作,达到共同关爱孩子的目的。
幼儿在园焦虑情绪的原因及教师应对对策研究

幼儿在园焦虑情绪的原因及教师应对对策研究一、焦虑情绪的普遍现象在幼儿园里,孩子们第一次离开家庭,步入一个全新的环境,面对一群陌生的面孔,焦虑情绪几乎是每个孩子都会经历的。
这种现象让许多家长和老师感到担忧,同时也对幼儿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幼儿焦虑情绪的原因1.家庭因素(1)过度溺爱:家长过度溺爱孩子,让孩子养成了依赖心理,难以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2)家庭矛盾:家庭矛盾和紧张氛围会影响孩子的情绪,使孩子产生焦虑。
(3)家长期望过高: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过高,给孩子带来压力,导致孩子产生焦虑。
2.幼儿园因素(1)陌生的环境:幼儿园的环境与家庭环境有很大差异,孩子需要适应新的环境。
(2)师资力量:幼儿园师资力量不足,教师难以关注到每个孩子的需求,导致孩子产生焦虑。
(3)教育方式:教育方式不当,可能导致孩子对幼儿园产生恐惧。
3.个人因素(1)内向性格:内向的孩子更容易产生焦虑。
(2)适应能力差:适应能力差的孩子在幼儿园生活中容易产生焦虑。
(3)敏感体质:敏感体质的孩子对环境变化敏感,容易产生焦虑。
三、教师应对对策(1)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个性和需求,让孩子感受到被关爱。
(2)积极沟通: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了解孩子的想法和需求。
(3)耐心引导:耐心引导孩子,帮助他们适应幼儿园生活。
2.创设温馨的班级环境(1)营造家庭氛围:在班级中营造家庭氛围,让孩子感受到温暖。
(2)丰富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孩子在游戏中放松心情。
(3)关注个体:关注每个孩子的需求,让他们在班级中找到归属感。
3.加强家园合作(1)定期沟通:教师与家长保持沟通,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
(2)共同参与:鼓励家长参与幼儿园活动,增进家园之间的了解。
(3)资源共享:充分利用家庭和幼儿园资源,共同促进孩子成长。
4.提高教师素质(1)专业培训:加强教师专业培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2)心理素养:提高教师心理素养,关注孩子心理健康。
(3)团队协作:加强教师团队协作,共同应对孩子焦虑问题。
幼儿园儿童焦虑情绪疏导方法 幼儿园心理疏导

幼儿园儿童焦虑情绪疏导方法一、背景介绍在幼儿园阶段的儿童中,焦虑情绪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状态。
儿童由于对环境不熟悉、与家长分离、新事物的恐惧等原因,往往容易产生焦虑情绪。
心理疏导在幼儿园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助于帮助儿童缓解焦虑情绪,促进其健康成长。
二、幼儿园儿童焦虑情绪特点1. 多源性:幼儿园儿童的焦虑情绪来源多样,包括离家、接触陌生环境和人员、学习压力等因素。
2. 多样性:幼儿园儿童的焦虑情绪表现形式各异,有的表现为害羞退缩,有的表现为学习行为异常。
3. 脆弱性:幼儿园儿童的心理素质比较脆弱,需要得到及时的关爱和疏导。
三、幼儿园心理疏导的重要性1. 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心理疏导有助于帮助儿童缓解焦虑情绪,提高自信心,促进身心健康的成长。
2. 促进幼儿园教育质量:心理疏导有助于改善幼儿园教育环境,提高教师的素质,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
四、幼儿园心理疏导的方法1. 创设温馨和谐的教育环境为了缓解儿童焦虑情绪,幼儿园应创设温馨和谐的教育环境,建立亲子园、家庭园和社区园的联系,使儿童在熟悉的环境中感到安全、放心。
2. 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幼儿园老师应积极主动地与家长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了解儿童在家庭中的情况,与家长密切合作,共同疏导儿童的焦虑情绪。
3. 培养儿童的自信心幼儿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儿童的自信心,鼓励他们尝试新事物,努力克服困难,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
4. 培养儿童的情感管理能力幼儿园教师应注重培养儿童的情感管理能力,教会他们正确处理情绪,学会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感。
5. 发挥游戏的疏导作用幼儿园是孩子们的天地,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
在游戏中,幼儿园教师可以巧妙地运用各种游戏形式,帮助儿童缓解焦虑情绪,使他们在欢乐的游戏中得到心理上的放松和调剂。
6. 制定个性化疏导方案针对不同的儿童,幼儿园应制定个性化的疏导方案,与家长合作,共同制定疏导计划,根据不同儿童的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的疏导措施。
小班幼儿入园焦虑的成因及对策探讨

小班幼儿入园焦虑的成因及对策探讨1. 引言1.1 小班幼儿入园焦虑的重要性小班幼儿入园焦虑是指在幼儿进入幼儿园时出现的焦虑情绪。
这种焦虑可能影响幼儿的情绪、行为和学习能力,甚至会对幼儿的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了解和关注小班幼儿入园焦虑的重要性是至关重要的。
小班幼儿入园焦虑问题的存在不仅会影响幼儿个体的发展,还可能对整个班级的氛围和园所的文化氛围产生影响。
如果幼儿们在入园过程中无法有效地处理焦虑情绪,他们可能会表现出情绪波动大、行为异常等问题,影响到整个园所的教育质量和园长的园所形象。
对小班幼儿入园焦虑问题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只有加强对幼儿入园焦虑问题的认识和研究,制定科学的对策措施,并积极关注幼儿的情绪变化,才能有效地帮助幼儿顺利适应幼儿园生活,促进其健康成长和发展。
2. 正文2.1 小班幼儿入园焦虑的成因小班幼儿入园焦虑的成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心理成熟不足、家庭环境变化、与陌生环境不适应以及教育方式不同。
幼儿因为心理成熟度不足,在面对新环境和陌生人时容易感到焦虑和不安。
他们可能会对自己的能力和独立性产生怀疑,担心不能适应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家庭环境的变化也可能引起幼儿的焦虑情绪。
家庭是幼儿最熟悉和依赖的地方,一旦离开家庭进入幼儿园,他们可能会感到孤独和失落,从而产生焦虑情绪。
幼儿与陌生环境不适应也是导致焦虑的重要因素。
幼儿园是一个全新的环境,有着陌生的老师和同伴,对于一些内向或者敏感的幼儿来说,适应起来会更加困难,容易产生焦虑情绪。
教育方式的不同也可能导致幼儿焦虑。
在家庭中接受的教育方式与幼儿园的教育方式可能存在差异,幼儿需要适应新的学习方式和规则,这种变化也会给幼儿带来不适和焦虑。
要帮助幼儿顺利适应入园过程,必须充分了解并解决这些成因。
2.2 心理成熟不足幼儿入园焦虑的成因之一是心理成熟不足。
幼儿在小班入园时,由于他们的认知能力、情绪认知和适应能力还未完全发育,容易产生焦虑情绪。
心理成熟不足表现为幼儿缺乏处理情绪的能力,不能有效地应对各种挑战和压力,容易产生孤独、沮丧、焦虑等负面情绪。
论幼儿入园焦虑情绪的成因及对策

论幼⼉⼊园焦虑情绪的成因及对策在实际调查中我们发现,其实每⼀个⼊园的幼⼉都会或多或少的产⽣⼀些分离焦虑。
在焦虑情绪产⽣后,幼⼉会通过哭闹等形式发泄出来,焦虑情绪会影响幼⼉的⾝⼼健康,同时,也会影响其他孩⼦的情绪等。
因此,分析幼⼉⼊园焦虑产⽣的原因,探讨解决对策,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幼⼉⼊园焦虑情绪的定义幼⼉⼊园焦虑情绪主要是指当幼⼉与⾃⼰的⽗母分离,到⼀个全新的陌⽣的地点后所产⽣的负⾯情绪。
这种负⾯情绪主要有不安、恐惧等,会导致幼⼉⼊园后哭闹等⾏为,同时,也会给其他孩⼦带来负⾯情绪。
在实际中,幼⼉⼊园产⽣焦虑情绪的情况⾮常普遍,尤其是分离焦虑。
这类情况主要发⽣于托班和⼩班的幼⼉⾝上,且⼊园所产⽣的焦虑情绪并不仅仅只有在第⼀次⼊园时发⽣,在节假⽇过后或周末过后,幼⼉重新⼊园时也会发⽣焦虑的现象,甚⾄部分幼⼉会在⼊园的前⼀晚就开始哭闹。
⽽且哭闹还不是幼⼉焦虑的唯⼀表现形式。
幼⼉⼊园焦虑情绪可表现为以下⼏种形式:⾸先是⼤哭⼤闹,拒绝⽗母的离开;其次有可能表现为乱发脾⽓,甚⾄摔打东西;再次,对园内的幼⼉教师过分的依赖,甚⾄于⼨步不离;最后,拒绝与其他⼩朋友说话、拒绝进⾷,⾃⼰单独活动等。
⼆、幼⼉⼊园所产⽣焦虑的原因1、幼⼉⾃⾝因素幼⼉的⼼理状态⽐较脆弱,⼼态的成长不完全,对于⽗母的依赖性较强,使得幼⼉在新⼊园时容易产⽣分离焦虑。
且进⼊幼⼉园对于幼⼉⽽⾔不仅仅是简单的离开家来到⼀个全新陌⽣的地⽅,更是⼀种⾝份和⾓⾊上的转变。
幼⼉年龄虽⼩但是对于⾓⾊上的转变还是能够有所体会,幼⼉能够感受到⾃⼰由原来在家中由⽗母和爷爷奶奶宠爱的宝贝转变为在幼⼉园中的⼀个学习者。
同时,多数幼⼉存在于陌⽣⼈沟通障碍的问题,再加上⾓⾊上的转变和对陌⽣环境没有安全感是从幼⼉⽅⾯所表现出来的对⼊园产⽣焦虑情绪的主要因素。
2、家庭因素对于幼⼉⼊园所产⽣的焦虑情绪从家庭⽅⾯⽽⾔主要是对于家庭和熟悉关系的依赖,幼⼉容易对家庭与家长的分离⽐较敏感。
幼儿入园焦虑的成因分析及应对对策研究综述

幼儿入园焦虑的成因分析及应对对策研究综述幼儿入园焦虑是许多家长和教师关注的焦点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家庭结构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幼儿在入园时出现焦虑情绪,这不仅影响了幼儿的身心健康,也给家庭和幼儿园教育带来了挑战。
本文将从幼儿入园焦虑的成因入手,分析常见的焦虑表现,并提出相应的应对对策。
一、幼儿入园焦虑的成因分析1.家庭因素(1)父母过度溺爱,使幼儿产生依赖心理。
(2)家长对幼儿期望过高,导致幼儿压力增大。
(3)家庭氛围紧张,幼儿缺乏安全感。
2.幼儿园因素(1)幼儿园环境陌生,幼儿无法适应。
(2)教师教育方法不当,使幼儿产生恐惧心理。
(3)幼儿园同伴关系紧张,幼儿感到孤独。
3.社会因素(1)社会竞争激烈,幼儿面临巨大的学习压力。
(2)家庭结构变化,如单亲家庭、留守儿童等,使幼儿缺乏关爱。
二、幼儿入园焦虑的表现1.情绪表现:焦虑、恐惧、不安、易哭闹等。
2.行为表现:拒绝上学、逃避幼儿园、反抗、攻击等。
3.身体表现:食欲不振、睡眠障碍、抵抗力下降等。
三、幼儿入园焦虑的应对对策1.家庭对策(1)家长要调整心态,正确面对幼儿的入园焦虑。
(2)培养幼儿的独立性,适当减少对幼儿的溺爱。
(3)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让幼儿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2.幼儿园对策(1)优化幼儿园环境,让幼儿感受到亲切、温馨的氛围。
(2)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育质量,关爱每一个幼儿。
(3)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帮助幼儿融入集体生活。
3.社会对策(1)加强家庭教育宣传,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
(2)关注幼儿心理健康,建立完善的幼儿心理辅导体系。
幼儿入园焦虑的成因分析及应对对策研究综述面对幼儿入园焦虑这个问题,咱们得深入探讨一下背后的原因,还有咱们能做点啥来帮助这些小家伙们顺利过渡。
家庭因素不容忽视,有时候家长无意间的小举动,就可能让孩子焦虑不安。
比如,有些家长自己就对孩子过度担忧,总怕孩子在幼儿园受委屈,这种焦虑情绪会传染给孩子。
还有的家长忙于工作,忽略了孩子的情感需求,孩子在家里得不到足够的关注和陪伴,到了幼儿园自然会感到害怕和孤独。
幼儿入园焦虑及其消除策略

幼儿入园焦虑及其消除策略幼儿入园焦虑及其消除策略引言:幼儿入园是一个重要的生活转变时期,对于幼儿来说,这是他们从家庭环境走向社会环境的突破口。
然而,一些幼儿会面临入园焦虑问题,这可能影响他们适应新环境、学习和发展。
本文旨在探讨幼儿入园焦虑的原因,以及消除幼儿焦虑的有效策略。
一、幼儿入园焦虑的原因:1. 分离焦虑:幼儿从家庭环境中走出,和父母、亲人分离,会引发不安和恐惧;2. 新环境适应困难:幼儿对于新的环境和陌生的人员缺乏适应能力,导致焦虑情绪增加;3. 群体适应困难:幼儿在入园后需要和其他幼儿建立社交关系,这种适应性压力也会引发焦虑情绪;4. 教育方式的不熟悉:幼儿在幼儿园接受的教育方式和家庭环境的教育方式可能存在不同,这种不熟悉也会带来焦虑感。
二、消除幼儿焦虑的策略:1. 家长的陪同和支持:家长可以在幼儿入园初期陪同,与幼儿共同适应新环境,渐渐减少陪同的时间,以帮助幼儿建立安全感,并逐渐适应新的环境;2. 幼儿园教师的指导和关注:幼儿园教师应积极了解和关注幼儿的情绪状态,在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中给予适当的帮助和引导,帮助幼儿适应新环境;3. 情绪管理培养:通过培养幼儿的情绪管理能力,帮助幼儿更好地处理入园焦虑。
幼儿可以通过表达自己的情绪、接受别人的帮助等方式来逐渐克服入园焦虑;4. 渐进式适应方法:逐步引导幼儿适应新环境。
可以先从家庭适应开始,然后逐渐引入幼儿园的环境和活动,减少焦虑情绪的产生;5. 合理的教育方式转变:幼儿园教育方式应以亲和力和关心为主导,注重与幼儿的沟通,帮助幼儿建立信任,调整和适应新的教育方式。
三、幼儿入园焦虑消除策略的有效性:1. 调查研究:通过调查幼儿入园焦虑的发生情况和消除策略的效果,可以了解消除焦虑策略的实际效果,并进行相应的调整;2. 反馈评估:观察幼儿的行为和情绪变化,与家长和教师进行反馈交流,评估消除焦虑策略的有效性和幼儿的适应情况;3. 持续关注:幼儿入园焦虑不是一蹴而就的问题,需要持续关注幼儿的适应情况,在发现问题时及时调整策略,提供相应的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在园焦虑情绪的原因及教师应对对策研究摘要幼儿的焦虑现象在当下的学前教育当中已经成为阻碍儿童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幼儿的行动中则表现为恐慌、抑郁、哭闹等表征。
从认知学角度来看,幼儿的焦虑情绪会严重影响儿童的认知系统,从而对幼儿教师提出了挑战。
如何正确疏导幼儿的焦虑情绪,对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有着重大的意义。
因此,笔者从幼儿教师的视角来审视幼儿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焦虑情绪,根据其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焦虑行为产生的原因,结合实际的调查问卷、对幼儿教师进行访谈等方式来探寻解决幼儿在园焦虑的策略,从而为他们的发展创设更为优越的学习环境。
本文主要以幼儿焦虑的相关理论为铺垫,将个案研究与调查研究、个别访谈相结合,来进行问题的探讨。
整个研究划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本研究的提出背景、研究意义,以及对本研究中涉及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
第二部分根据国内外对幼儿焦虑情绪、幼儿在园焦虑情绪产生的原因等理论研究成果,进行文献研究,从理论层面提炼并总结出本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第三部分以调查研究为基础,从调查问卷中进行幼儿在园焦虑情绪进行分析,并找出幼儿在园焦虑的成因及表现形式。
第四部分从教师教学的需要出发,通过个案研究,对幼儿在园焦虑情绪进行应对策略的探讨与分析。
第五根据实践研究与理论研究的成果,对幼儿焦虑行为的产生和疏导方式进行概括性地总结。
关键词:幼儿在园焦虑;焦虑情绪;教师策略;行为干预;心理疏导Children in the garden the cause of the anxiety and teacher countermeasures researchAbstractAmong young children's anxiety phenomenon in the current preschool education has become one of the main factors hinder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ldren, the children's action is in the form of panic, depression, crying, etc. From the Angle of cognitive science, young children's anxiety will seriously affect the children's cognitive system, which poses challenges for preschool teachers. How to correctly lead children's anxiet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reschool education. Therefore, the author from the Angle of preschool teachers to examine children's anxiety in the teaching activities, according to the rule of their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the causes of anxiety behavior,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questionnaire, interview for preschool teachers to explore solve children's in the garden of anxiety, thus creating more favorable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ir learning environment.This article mainly for children's anxiety related theory, the case study combined with investigation, individual interview, to the problems discussed. The whole study is divided into five parts: the first part elaborated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research significance, and this study involved in defining the relevant concepts. The second part of the children's anxiety, children in the garden at home and abroad, according to the causes of anxiety theory research results, such as literature research, from the theoretical level abstraction and summarized the content and method of this study. The third part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from the questionnaire for children in the garden anxiety is analyzed, and find out the causes and manifestation of young children in the garden of anxiety. The fourth part from the need of teacher's teaching, through the case study, the children in the garden anxiety coping strategies discussed and analyzed.5 according to the study of the practice and theoretical research, produce and direct way to the behavior of children's anxiety concluded synoptically.Keywords: anxiety children in the garden,Anxiety,Teachers' strategy, Behavior intervention,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目录一、绪论 (2)(一)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2)(二)概念的界定 (2)1.焦虑 (2)2.在园焦虑情绪 (2)二、文献综述 (3)(一)相关于幼儿焦虑情绪研究现状 (3)(二)相关于在园幼儿焦虑情绪产生原因研究现状 (4)(三)观点陈述 (4)(四)研究内容及方法 (5)1.研究内容 (5)2.研究方法 (5)三、在园幼儿焦虑的成因及表现 (6)(一)幼儿焦虑情绪调查 (6)(二)幼儿焦虑情绪的表现分析 (7)1.年龄结构分析: (7)2.教师对在园焦虑情绪的认知度分析: (7)3.幼儿焦虑表现分析: (7)(三)幼儿焦虑情绪的成因分析 (7)四、应对在园幼儿焦虑情绪的教师策略研究 (8)(一)幼儿在园焦虑情绪的应对策略 (8)1.个案的研究与分析 (8)2.幼儿在园焦虑情绪的应对策略 (8)(二)对应对策略的讨论与分析 (10)五、结语 (11)参考文献 (12)附录 (13)关于幼儿焦虑行为表征的访谈提纲 (13)一、绪论(一)问题的提出及意义在我们的学前教育中,时常会看到很多的幼儿在班级里哭泣,本以为那是正常的状态,仅仅是因为不适应环境而引起的,然而在笔者深入幼儿园与孩子接触的时间里,笔者发现,很多的幼儿会经常性地出现无缘无故地哭泣,在课堂上注意力难以集中,表现出坐立不安的情况等等,甚至有些幼儿出现了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课当家长将孩子接到医院或诊所的时候,却发现没有任何的异常。
在面对种种状况的时候,笔者从理论的层面进行了深度研究,从而发现,以上的种种都是幼儿心理上的一种焦虑表现。
幼儿的焦虑现象在当下的学前教育当中已经成为阻碍儿童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幼儿的行动中则表现为恐慌、抑郁、哭闹等表征。
从认知学角度来看,幼儿在园的焦虑情绪会严重影响儿童的认知系统,从而对幼儿教师提出了挑战。
如何正确疏导幼儿在园焦虑情绪,对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有着重大的意义[1]。
因此,笔者从幼儿园中在园幼儿焦虑情绪的问卷访谈和个案研究中来审视幼儿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焦虑情绪,根据其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焦虑情绪产生的原因,来探寻疏导在园幼儿心理焦虑的现状,从而为他们的发展创设更为优越的学习环境。
(二)概念的界定1.焦虑这是我们人类经常会经历的心理、情感体验的一种,通常我们会将个体受到威胁而产生相应的紧张忧虑情绪。
2.在园焦虑情绪对于学前儿童来说,焦虑是他们在幼儿园中最为常见的情绪之一,特别是对于那些认知水平较高的幼儿,他们在幼儿园中产生焦虑情绪的可能性更大。
当幼儿因为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产生心理上紧张情绪,因为其内心的控制力不强,常常会表现出哭闹、跟人、坐立不安等行为。
本文将幼儿在园焦虑情绪定位为他们在幼儿园中因为环境的变化而带来的心理、情感上的紧张体验[2]。
二、文献综述在幼儿园中,因为环境的变化和幼儿接触的人群给他们带来心理上的一种焦虑情绪的表现。
就幼儿的焦虑进行深入的分析,将会有助于幼儿教师提高教学的策略与方法,从而为营造良好的学前教育环境起到助推作用。
笔者从幼儿焦虑情绪的成因入手,对在园幼儿焦虑情绪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成果进行归纳汇总,主要呈现出以下主要观点:(一)相关于幼儿焦虑情绪研究现状焦虑通常是人在应对外部环境的时候因为不安全感的产生,从而导致心理上对可能的威胁或即将产生的后果所形成的一种紧张忧虑的情绪。
Liddell(1949)认为,焦虑是人在对未来环境中可能出现的负性事件而感到的担心和忧虑,他将忧虑定义为“智力的阴影”。
Spielberger(1973)将焦虑进行了分类,他认为人在面对潜在威胁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相对稳定而又易于产生紧张的人格特质是属于特质性焦虑;在特定的环境中而表现出来的即时性的焦虑属于状态性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