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atlab的光伏电池建模及MPPT方法研究
基于MATLAB的光伏MPPT仿真研究

基于MATLAB的光伏MPPT仿真研究张红光;宋吉江;翟义成;陈洁;刘圆圆【摘要】基于光伏电池的工程模型,利用MATLAB中的simulink模块,建立光伏电池的近似模型,并仿真出不同温度下的光伏电池输出特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快速响应光照强度变化.当光照强度突变时,能够快速实现最大功率跟踪.%Based on simulation mode1 of photovoltaic cell,the output characteristic of photovaltaic cell was simulated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with simulink blocks of MATLAB.A pratical model for photovoltaic block was developed.Simulations results show that the PV model can respond to the changes of insolation level quickly.When insolation level changes,it can quickly achieve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and achieve good results.【期刊名称】《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2(026)001【总页数】3页(P78-80)【关键词】光伏系统;最大功率跟踪;MATLAB;仿真【作者】张红光;宋吉江;翟义成;陈洁;刘圆圆【作者单位】山东理工大学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山东淄博255091;山东理工大学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山东淄博255091;山东理工大学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山东淄博255091;山东理工大学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山东淄博255091;山东理工大学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山东淄博25509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91.9光伏阵列最大功率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MPPT)控制是光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使光伏阵列始终输出最大的功率.只有功率最大输出才能够充分地利用太阳能,减少损耗.目前太阳能电池直接获得的能量不稳定,即电压电流随着光照和温度是可变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加入了DC/DC功率转换模块,使得输出的电压基本稳定,能量得到最大利用.本文采用优化的MPPT算法,并通过模拟仿真的方式来验证该算法是否可行.1 光伏电池特性分析1.1 光伏电池数学模型根据图1所示的光伏电池的等效电路,可以得到光伏电池的输出特性表达式[1-2] :式中:IO表示二极管反向饱和电流;q表示电子荷;K表示波尔兹曼常数;T表示绝对温度;A表示二极管因子;U表示光伏电池输出电压;I表示光伏电池输出电流;Rs表示电池内阻;Rsh表示二极管反向饱和漏电流.式(1)中的各项参数与电池的温度和光照有关,而且也很难确定,且在工程应用中不常使用.通常情况下,依据电池的特性参数简化物理模型,得到工程数学模型[3]图1 光伏电池等效电路图根据(2)—(4)式,利用MATLAB/simulink模块建立光伏电池的仿真模型.如图2所示.图2 光伏电池模型1.2 输出特性分析不同温度下的输出特性曲线如图3和图4所示图3 不同温度下的P-V曲线图4 不同温度下的I-V曲线随温度变化而改变从仿真曲线可以看出,光强一定时,光伏电池最大功率;输出电流基本上不变;光伏电池功率输出呈非线性,随着输出电压的增大,功率有一个最大值,有必要进行最大功率点的跟踪.2 MPPT仿真算法分析光伏整列正常工作时,输出电压以微小值不断波动靠近最大功率点时的电压值,在输出电压变化的同时,检测输出功率变化的方向,从而确定下一次变化方向,确定下一次输出电压参考值的大小.算法流程图如图5所示.图5 控制算法流程图Matlab/Simulink中搭建仿真模型如图6所示.扰动步长大小的确定尤为重要,扰动步长太小,到达稳态后精度较好,但跟踪时间长且系统动态性能较差;扰动步长太大,跟踪时间虽缩短,但到达稳态后精度会变差.该算法通过加入滞环来实现扰动,通过改变步长值,并对光伏系统模型进行仿真,最终得出步长取0.01仿真效果最为理想[4] .光伏系统输出功率曲线如图7所示.图6 MPPT模块仿真模型3 仿真实验根据以上算法建立的模型,参考电池参数为开路电压42V,短路电流4.5A,峰值电压34V,峰值电流4A[5] .在光伏电池后加入功率转换电流DC/DC模块,采集电压电流后控制pwm模块来实现最大功率点跟踪.光照和温度由阶跃信号提供,光照由1kW下降到0.8kW后系统能够快速响应,并稳定在一定值.如图7所示,分别是电压、电流、功率跟踪曲线.4 结束语本文采用MATLAB中的simulink模块对光伏电池及MPPT控制模块进行了仿真验证,证明具有可行性.虽然光伏电池模型没有使用S函数编写,精确性有所下降,但是这样的模型方便使用,同时还可以作进一步改进.图7 功率跟踪曲线【相关文献】[1] 王立乔,孙孝峰.分布式发电系统中的光伏发电技术[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25-35.[2] 王长贵,王斯成.太阳能光伏发电实用技术[M] .第二版.北京: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33-46.[3] 高厚磊,田佳,杜强,等.能源开发新技术--分布式发电[J]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2009,39(5):107-108.[4] 周德佳,赵争鸣,吴理博,等.基于仿真模型的太阳能光伏电池阵列特性的分析[J]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7(7):1 109-1 112.[5] 唐渝,赵莉华.光伏发电的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J] .电源世界,2010(6):48-51.。
基于MATLAB的光伏模块输出特性及MPPT的建模与仿真

文章编 号: 0 8 8 0 (0 20 — 0 8 0 10 — 3 X 2 1 )1 0 1 — 5
岱衢洋 虾类 多样性 的季节变化
虞 宝存 ,张洪亮 ,朱增军 , 王伟定
( 浙江海洋学院海洋与渔业研究所 ,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 农业部重点渔场渔业资源科学观测实验站 , 浙江省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研 究重点实验室 , 浙江舟山 3 6 0 ) 110
Fse e eo re, h uh n 3 6 0 , hn) i r sR suc s Z o sa 1 1 0 C ia hi Abtat ae nted t f o o a l uvy a u a gd r gsr g( a )sm r(u u t sr c:B sdo a o t m t w resi D i y n u n i M y, u me A g s , h a bt r s n q i pn ) a tmn( oe b r 0 0 a dwne (e ra ) 0 teseis i r t o r sw sa a zd S ep uu N v m e)2 1 , n itr F bu r 2 1 ,h p ce v s y fsi a n ye . w e — y 1 d e i h mp l
Man F s i g Gr u d Mi it fAg iu t r , y Re e r h S ai n o u t i a l i z t n f rMa n i i n o n , n sr o rc l e Ke s a c tt fS san b e Ut iai r e h y u o l o o i
基于光伏电池模型的MPPT算法仿真

2017年6月POWER SUPPLY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Jun.2017基于光伏电池模型的!PPT 算法仿真赵西超,关维国,王晓斌,程猛(辽宁工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辽宁锦州121001)摘要:根据光伏电池的内部结构建立了光伏电池的Matlab 模型,并分析光伏电池在不同工况下的输出特性。
针对传统的光伏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 %算法跟踪速度与稳定的矛盾,提出一种定电 压结合变步长电导增量法。
该算法具有跟踪速度快与工作稳定的优点。
通过Matlab 仿真验证表明, 该算法能够显著提高M PPT 跟踪的速度与稳定性。
关键词:光伏电池建模;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 );改进变步长电导增量法中图分类号:TM 6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19-2713(2017)06-012-004随着传统能源的日益枯竭,太阳能成为一种十 分具有潜力的新能源,光伏发电是当前利用太阳能 的主要方式之一。
光伏发电系统的主要问题是光伏 电池的转换效率低且价格昂贵。
因此,如何充分利 用光伏阵列转换的能量,提高光伏逆变器工作效率 一直是光伏发电系统研究的主要方向,太阳能光伏 发电系统的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 ,MaximumPowerPointTracker )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研 究课题[12]。
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 )控制策略是通过实时 检测光伏阵列的输出功率,采用一定的控制算法预 测当前光照温度条件下光伏电池阵列可能输出的 最大功率,通过改变当前接人太阳能电池阻抗的大 小来满足最大功率输出的要求。
目前国内外已研究 出多种方法,常用的有定电压跟踪法(CVT ),扰动观 察法(PP 0),固定步长电导增量法(INC )。
虽然以上方法被广泛应用,但仍有跟踪速度和精度的矛盾, 容易造成系统的不稳定和能量的浪费[34]。
本文提出一种定电压结合变步长电导增量法 实现最大功率点跟踪,用matlab 的M 语言建立光 伏电池的等效电路模型。
基于matlab光伏发电系统的MPPT控制与仿真_郭海霞概要

J . S H A N X I A G R I C . U N I V . (N 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E d i t i o n学报 (自然科学版 , ( 002990收稿日期 :2012-10-17修回日期 :2012-11-05作者简介 :郭海霞 (1977-, 女 (汉 , 山西平遥人 , 讲师 , 在读博士 , 研究方向 :检测技术、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
基于 m a t l a b 光伏发电系统的 M P P T 控制与仿真郭海霞 1, 石明垒 2, 李娟 2(1. 山西农业大学工学院 , 山西太谷 030801; 2. 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 山东济南 250061摘要 :结合光伏电池常用的等效电路和太阳能电池的数学模型 , 基于 M a t l a b /S i m u l i n k 建立了光伏电池的仿真模型 , 得到光伏电池的 P -U 曲线 , 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
与传统的光伏电池模型相比 ,本文考虑了环境温度与电池温度之间的关系 , 使得光伏电池的仿真结果能反映实际环境与电池温度的变化 ; 提出了改进扰动观察的最大功率点跟踪 (M P P T 控制方法 , 并建立了带有 M P P T 控制功能的光伏发电系统仿真模型 , 仿真结果表明 , 该系统能较好地实现最大功率点的跟踪 , 提高了光伏电池的发电效率。
关键词 :光伏发电 ; 仿真模型 ; 最大功率点跟踪 (M P P T中图分类号 :TM 615; TM 743; T P 39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151(2013 01-0076-06C o n t r o l a n d S i m u l a t i o n o f P h o t o v o l t a i c G e n e r a t i o n S ys t e m M P P T B a s e d o n M a t l a b G u o H a i x i a 1, S h iM i n gl e i 2, L i J u a n 2(1. C o l l e go f E n g i n e e r i n g , S h a n x i A g r i c u l t u r e U n i v e r s i t y , T a i g u S h a n x i 030801, C h i n a ; 2. C o l l e g e o f E l e c t r i c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 S h a n d o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 J i n a n S h a n d o n g250061, 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T h e a i m o f t h e p a p e r i s t o e s t a b l i s h t h e p h o t o v o l t a i c c e l l s i m u l a t i o n m o d e lb a s e d o n M a t l a b /S i m u l i n k a n d t o d e t e r m i n e w h e t h e r p h o t o v o l t a ic p o w e r g e n e r a t i o n s y s t e m c a n e x h i b i t m a x i m u m p o w e r p o i n t t r a c k i n g . T h e m a t h e m a t i c a l m ode l s of t h e e q u i v a l e n t c i r c u i t a n d p h o t o v o l t a i cc e l l (P V w e r e s e t u p w h i c h w e r e g e n e r a l l y u s ed i n p h o t o v o l t a i c ce l l s a n d I -U a n d P -U c u r v e of t h e p h o t o v o l t a i c c e l l w e r e o b t a i n e d w i t h t h e p h o t o v o l t a i c s i m u l a t i o n m o d e l s b a s e d o n M a t -l a b /S i m u l i n k . U n l i k e t h e c o n v e n t i o n a l m o d e l s o f p h o t o v o l t a i c c e l l , t h e s e m o d e l s t o o k i n t o t h e c o n s i d e r a t i o n o f 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 t h e a m b i e n t t e m p e r a t u r e a n d t h e b a t t e r y t e m p e r a t u r e w h i c h c o u l d r e f l e c t t e m p e r a t u r e c h a ng e s o f th e a c t u a l e n vi r o n m e n t , a s w e l l a s t h a t o f t h e b a t t e r y . I n t h i s p a p e rt h e c o n t r o l m e t h o d o f t h e m a x i m u m p o w e r p o i n t t r a c k -i n g(M P P T w a s p r o p o s e d u n d e r d i s t u r b a n c e a n d o b s e r v a t i o n a n d a s i m u l a t i o n m o d e l o f t h e p h o t o v o l t a i c p o w e r g e n e r a -t i o n s y s t e m w i t h t h e M P P T c o n t r o l f u n c t i o n w a s e s t a b l i s h e d . T h e s i m u l a t i o n r e s u l t s s h o w e d t h a t t h i s s y s t e m w a s a b l e t o a c h i e v e t h e m a x i m u m p o w e r p o i n t t r a c k i n g a n d t o i m p r o v e p o w e r g e n e r a t i o n e f f i c i e n c y o f p h o t o v o l t a i c c e l l s . K e yw o r d s :P h o t o v o l t a i c c e l l ; S i m u l i n k m o d e l ; M a x i m u m P o w e r P o i n t T r a c k i n g (M P P T 随着 21世纪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 , 世界的能源结构发生了巨大变革 , 能源短缺、环境污染、温室效应等问题日益突出 [1]。
基于matalab太阳能光伏电池输出特性建模及仿真资料

基于Matlab的光伏电池输出特性的建模及仿真摘要:本文根据光伏电池的工程数学模型,依托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建立光伏电池的仿真模型,直接模拟光伏电池工作状况的方法,该仿真模型能准确反映光伏电池的输出特性,而且参数调节方便。
文章主要对不同温度变化和日照强度变化条件下光伏电池输出的特性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光伏电池输出特性变化的一般规律。
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光伏电池的输出特性呈非线性。
并在此基础上又深入探索了三个温度不同的光伏电池串联或者并联后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输出特性。
由仿真结果分析出,串联模组或者并联模组的输出呈现多峰的特性。
关键词:光伏电池 Matlab/simulink 输出特性Based on the Matlab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photovoltaic cells output characteristicsABSTRACT:In this paper, based on engineering mathematics model of photovoltaic cells, based on Matlab/simulink simulation platform, a simulation model of photovoltaic cells is established direct simulation method of working condition of the photovoltaic cells, the simulation model can accurately reflect the output characteristics of photovoltaic cells, but also convenient for parameter adjustment. This paper changes with different temperature and sunshine intensity under the condition of photovoltaic cells output characteristics are studied, the photovoltaic battery output characteristic changes of general rules. Data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the output characteristics of photovoltaic cells is nonlinear.KEYWORDS: photovoltaic cells Matlab/simulink output characteristic前言: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
基于 Simulink 的光伏特性仿真分析与 MPPT 算法改进

基于 Simulink 的光伏特性仿真分析与 MPPT 算法改进朱玉玉;刘先勇【摘要】With the change of light intensity and ambient temperature , the output power of solar will be different .It is meaningful for the use of solar energy to design a reasonable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MPPT) algorithm.This paper analyzes and simulates the properties of solar PV , and designs an im-proved MPPT algorithm which combines with the advantages of the traditional MPPT algorithm .Under conditions of no interfering , the algorithm can quickly perceive changes of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and make the output power of system fast and stable at the maximum power point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algorithm has some advantages such as fast tracking speed , small vibration , high reliability , especially suitable for PV occasions .%太阳能电池的输出功率随光照强度和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设计一种合理的最大功率跟踪( MPPT)算法对于太阳能的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分析、仿真了太阳能光伏电池特性,并结合传统最大功率跟踪算法的优点,设计一种改进型的最大功率跟踪算法,在不干扰系统正常工作的情况下能迅速感知外界环境变化,使系统输出功率快速稳定在最大功率点. 研究表明,该算法具有跟踪速度快、振荡小、可靠性高等优点,适用于光伏发电场合.【期刊名称】《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年(卷),期】2015(030)003【总页数】6页(P76-80,93)【关键词】太阳能;光伏特性;光伏发电;MPPT算法【作者】朱玉玉;刘先勇【作者单位】西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四川绵阳 621010;西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四川绵阳 6210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K519随着全球石油资源的匮乏,各国越来越重视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太阳能就是其中的一种最具潜能的新能源。
基于MATLAB_Simulink的光伏电池建模与仿真

第21卷第4期 2006年12月 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JOURNAL OF QINGDAO UNIVERSITY (E&T)Vo l.21N o.4Dec.2006 文章编号:1006-9798(2006)04-0074-04基于MA TLAB /Simulink 的光伏电池建模与仿真y吴海涛,孔 娟,夏东伟(青岛大学自动化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071)摘要:在M AT LAB/Simulink 仿真环境下,基于光伏电池的I -V 解数学函数关系式,建立了光伏电池的仿真模型,并对不同的串联电阻和日照强度变化条件下光伏电池的输出特性进行了仿真。
仿真结果验证了光伏电池的输出特性呈非线性,并随串联电阻和日照强度的变化而变化。
关键词:光伏电池;M AT LAB 仿真;输出特性;输出功率中图分类号:TP391.9 文献标识码:A 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能源问题日益突出,主要体现在:能源短缺、环境污染、温室效应[1]。
太阳能作为一种新兴的绿色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光伏电池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中的核心部分,因此,光伏电池成为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研究的重要环节。
MAT LAB/Sim ulink 仿真工具为复杂系统提供了简单、快捷、方便的建模仿真环境,可以实现建模与仿真、数据分析和曲线拟合、科学和工程绘图等功能,其中的电源系统工具库(Pow er System Blockset)可直接为电力系统提供模块化仿真[2]。
本文针对MAT LAB 仿真环境,基于光伏电池的I -V 函数关系式,直接利用Sim ulink 软件包、编写S 函数建立了光伏电池的仿真模型,通过调节串联电阻和光生电流,方便且准确地模拟了光伏电池的工作情况。
图1 光伏电池等效电路图1 光伏电池的仿真模型光伏电池本身是一个P-N 结,基本特性与二极管类似,其等效电路由光生电流源及一系列电阻(内部并联电阻R sh 和串联电阻R s )组成[3],见图1所示。
基于MATLAB的光伏发电研究及其仿真

基于MATLAB的光伏发电研究及其仿真摘要: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对新能源光伏产业的要求越来越大。
本文针对如何提高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转换效率,利用MATLAB建模仿真部分对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的控制器进行了研究。
论文分析了常用的蓄电池充电控制方法、光伏电池的特性及其最大功率点跟踪的原理和方法。
通过MATLAB软件对不同环境下的光伏电池输出特性进行了建模、仿真。
分析了最大功率点跟踪的工作原理,介绍了常用的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扰动观察法。
最后,通过比较三种常用的DC/DC变换器的工作原理,提出利用BOOST型DC-DC变换器实现转换,对参数进行分析后建立了BOOST型DC/DC变换器的仿真模型。
关键词:太阳能光伏发电MATLAB仿真最大功率点跟踪Boost型DC-DC变换器目录摘要 (Ⅰ)1课题背景 (2)1.1能源与环境危机 (2)1.1.1能源 (2)1.1.2环境 (2)1.2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发展简介 (2)1.3太阳能光伏发电利用的优势 (3)1.4光伏发电系统的分类级组成 (4)1.5国内外研究产业现状及规划 (6)2光伏发电系统 (7)2.1光伏发电系统介绍 (7)2.2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应用 (8)2.2.1屋顶光伏发电系统 (8)2.2.2户用光伏发电系统、小型光伏电站 (8)2.2.3大型并网光伏发电系统 (9)2.3带有最大功率跟踪功能的光伏发电系统的基本组成 (9)3光伏阵列特性及其仿真模型的研究 (10)3.1太阳能电池的等效电路分析 (10)3.2电池板matlab仿真 (12)3.3 蓄电池充电方法 (12)4新型变步长MPPT控制方法研究 (15)4.1 MPPT 原理研究 (15)4.1.1MPPT (15)4.1.2基于Boost拓扑的MPPT原理 (16)4.2常见的两种MPPT控制技术 (18)4.2.1扰动观察法 (19)4.2.2电导增量法 (21)5光伏充、放电控制器的硬、软件设计 (25)5.1控制器的整体设计及预期技术指标 (25)5.2 Boost电路实现光伏阵列MPPT的仿真模型 (26)5.3软件设计 (26)参考文献 (34)致谢 (35)1 课题背景1.1能源与环境危机1.1.1 能源能源成为了新世纪发展的主要动力,他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能源的多少关系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Matlab的光伏电池建模及MPPT方法研究自工业化以来的近三百年间,世界能源工业飞速发展,有力支撑了全球经济与社会发展。
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传统化石能源的大量开发及使用导致了资源紧张、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的威胁了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太阳能作为一种高效无污染的新能源,逐渐受到各国乃至全球的广泛关注。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光伏发电的背景及意义,对光伏发电历史以及国内外光伏发电发展现状进行了综述,然后阐述了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及其基本工作原理,并详细描述了运用Matlab/Simulink 建立光伏阵列仿真模型的过程,最后对光伏发电系统最大功率点跟踪的理论依据以及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常见的MPPT方法及仿真分析,并根据文献[6]详细描述了一种改进的基于最优梯度的滞环比较法的原理,并对改进的基于最优梯度的扰动观察法与传统的扰动观察法做了仿真对比,验证了改进算法的优越性。
目录1 绪论 (2)1.1 光伏发电的背景及意义 (2)1.1.1 研究背景 (2)1.1.2 我国太阳能资源的分布 (3)1.2太阳能发电发展概况 (4)1.2.1 光伏发电的历史 (4)1.2.2 太阳能发电的国内外发展概况 (4)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5)2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及基本原理 (5)2.1 光伏发电系统的分类 (5)2.2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组成 (5)2.3光伏电池 (7)2.3.1光伏电池的工作原理 (7)2.3.2 光伏电池的种类 (7)3 光伏电池建模与仿真分析 (8)3.1光伏电池数学模型 (8)3.2 光伏电池模型 (10)3.3 光伏电池仿真分析 (12)4 光伏阵列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法研究 (14)4.1 最大功率点跟踪的理论依据 (14)4.2 基于DC/DC 变换电路MPPT的实现 (15)4.2.1 BOOST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 (16)4.2.2 BOOST电路实现MPPT的理论依据 (16)4.3常用最大功率点跟踪算法及其仿真 (17)4.3.1 恒定电压法 (17)4.3.2 间歇扫描法 (18)4.3.3 扰动观察法 (18)4.3.4 电导增量法 (20)4.4 基于最优梯度的滞环比较法 (23)4.4.1 滞环比较法原理 (25)4.4.2 最优梯度法原理 (26)4.4.3 基于最优梯度的滞环比较法 (26)4.4.4 基于最优梯度的扰动观察法与扰动观察法的仿真比较 (26)5 结论与展望 (29)5.1 结论 (29)5.2 展望 (29)1 绪论1.1 光伏发电的背景及意义1.1.1 研究背景全球能源发展经历了从薪柴时代到煤炭时代,再到汽油时代、电气时代的演变过程。
目前,世界能源供应以化石为主,有力的支撑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长期以来,世界能源的发展有些过度的依赖化石能源,导致环境污染、气候变化、资源紧张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的威胁了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我们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式。
应对挑战,需要统筹把握环境影响全球化、资源配置全球化和经济发展全球化的新特征,推动世界能源走上清洁、高效、安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全球化石能源资源虽然储量大,但随着工业革命以来数百年的大规模开发利用,正面临资源枯竭、污染排放严重等现实问题,截至2014年,全球煤炭、石油、天然气剩余探明可采储量分别为8915亿吨、2382亿吨和186万亿米³,折合标准煤共计1.2万亿吨,其组成结构为煤炭占52.0%、石油占27.8%、天然气占20.2%.按照目前世界平均开采强度,全球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分别可以开采113年、53年和55年。
这些化石能源在全球分布很不均衡,中国化石能源资源以煤炭为主,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相对缺乏,化石能源探明可采储量总计约为896亿吨标准煤,其组成结构为煤炭占91.2%、石油占3.9%、天然气占4.9%,采储比分别为31年、12年、28年。
由此可见,中国的化石能源资源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的能源需求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
图1-1 一次能源的探明剩余储量比较全球水能、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不仅总量非常丰富,而且低碳环保、可以再生,未来开发潜力巨大。
根据世界能源理事会(World Energy Council, WEC)估算,全球清洁能源资源每年理论可开发量超过150000万亿千瓦•时,按照发电煤耗300克标准煤/(千瓦•时)计算,约合45万亿吨标准煤,相当于全球化石能源剩余探明储量的38倍。
其中太阳能来自太阳辐射,是世界上资源量最大、分布最广泛的清洁能源。
太阳能发电是太阳能开发利用的最主要的方式。
它具有可再生、干净无污染、无资源短缺、分布式发电和不受地域限制等优点,21世纪以来,全球太阳能发电呈现快速发展势头,超过风电成为增长速度最快的清洁能源发电品种。
1.1.2 我国太阳能资源的分布我国幅员辽阔,具有着非常丰富的太阳能资源。
从图1-2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全年三分之二以上的地区太阳能资源情况较好,年日照大于2000小时,年均辐射量约为1630kW•h/m²。
在我国开展大规模太阳能光伏发电具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我国极具太阳能市场潜力。
图1-2 中国陆地太阳能资源分布图1.2太阳能发电发展概况太阳能发电主要包括两种方式:太阳能光发电和太阳能热发电。
光发电是一种能够将太阳能直接转变成电能的发电方式。
热发电则是先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再将热能最终转化成电能。
其中太阳能光发电包括光伏发电、光感应发电、光生物发电和光化学发电四种形式。
现代物理学研究认为,太阳光是由不同频率的光子组成,光子是光线中携带能量的粒子。
太阳能光伏发电就是利用光子激发半导体物质中的电子从而产生光生伏特效应,一种将太阳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发电方式。
1.2.1 光伏发电的历史1839年法国科学家贝克勒耳发现了“光生伏特效应”;1873年英国科学家威廉・史密斯发现了对光敏感的硒材料,并进行了大胆的推断,在光的照射下光通量与硒的导电能力成正比,随着光通量的增加硒的导电能力随之增加;1880年,美国科学家查尔斯•弗里茨开发出第一块以硒材料为基础的光伏电池,诞生了将太阳光能转换成电能的实用光伏发电技术;1954年美国贝尔实验室首次制成了实用的单晶硅太阳能电池,获得了 4.5%光电转换效率的成果,它与我们今天所熟知的硅太阳能电池基本接近[1];1961年至1971年期间,硅光伏电池的重点侧重于降低电池的重量及开发成本、提高其抗辐射能力上,其技术上没有取得重大改善与进步;1972年至1976年期间,空间用单晶硅光伏电池被成功研制并得到了初步的应用。
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始,光伏技术逐渐得到发展完善,成本不断降低,形成了不断发展的光伏技术产业,逐渐成为21世纪新能源舞台上的主要成员之一[2]。
1.2.2 太阳能发电的国内外发展概况在各国政策激励下,世界光伏发电已经从最初少数国家开发进入大规模发展阶段,而光热发电尚处于技术研发和试验示范阶段。
从各国政策走势和规划来看,太阳能发电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远期发展规模将超过风电。
20世纪70年代以来,太阳能发电日益受到各国政策推动和重视。
1973年,美国制定了政府级的阳光发电计划,大幅度增加太阳能的研究经费,并且成立了太阳能开发银行,促进了太阳能产业的商业化发展。
1974年,日本公布了政府制定的“阳光计划”,其中对太阳能的研究开发项目包括了太阳能热发电、太阳房、太阳能电池生产系统、工业太阳能系统、分散型和大型光伏发电系统等等。
1990年,德国提出了“2000个光伏屋顶计划”。
1998年,荷兰提出了“百万个太阳能屋顶计划”。
2009年,印度提出了“尼赫鲁国家太阳能计划”,提出把印度打造为全球的太阳能利用大国的具体方针和路线。
自2009年开始中国实施“金太阳工程”,为用户侧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提供约50%的初始投资补贴,从此开启了我国光伏发电规模化发展的新时代。
截至2013年6月,我国光伏发电的总装机容量约为1076万kW。
2014 年,中国光伏发电的累计总装机容量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德国。
根据《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20 年,我国力争使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8GW,到2050年将达到600GW。
预计,到2050年,我国可再生能源的电力装机将占全国电力装机的25%,其中光伏发电装机将占到5%[3]。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本文主要针对光伏发电系统中的光伏电池建模以及最大功率点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方面进行了研究。
首先概述了太阳能光伏发电的背景及意义和太阳能发电的概况,对光伏发电历史以及国内外光伏发电发展现状进行了综述,其次概述了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及其原理,通过Matlab对光伏电池进行了建模、仿真,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得出了不同环境温度及不同光照强度下太阳能电池输出特性曲线图,以此证明了太阳能电池输出的非线性特性;最后介绍了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MPPT)的原理以及BOOST电路实现MPPT的理论依据,对常见的MPPT方法进行了概述及建模仿真分析,并根据文献[6]详细描述了一种改进的基于最优梯度的滞环比较法的原理,最后对改进的基于最优梯度的扰动观察法与传统的扰动观察法做了仿真对比,验证了改进算法的优越性。
2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及基本原理2.1 光伏发电系统的分类光伏发电系统可以分为两大类:独立光伏发电系统和并网光伏发电系统。
独立光伏发电系统是指不与电网连接而直接带负载的系统,如图2-1所示,并网光伏发电系统是与电网并联运行的系统,如图2-2所示,光伏并网系统与公共电网并列运行,当系统发出的功率大于负载时将多余的功率送入电网,而当系统发出的功率小于负载时公共电网对所缺的功率进行补充。
图2-1 独立光伏发电系统基本结构图2-2 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基本结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按照系统功能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不含储能装置的“不可调度式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另一种是含储能装置的“可调度式光伏并网发电系统”[4]。
不可调度式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仅能够并网运行,运行控制方式单一;而可调度式光伏并网发电系统能够在系统发生故障时兼具不间断电源(UPS),以保障重要负荷的供电,然而由于增加了储能环节,虽然与不可调度式系统功能齐全,但是也带来了严重的问题:储能装置的设置必须增加充电系统,不仅增加了成本而且还会降低系统可靠性;储能系统寿命较短且体积大;使用的同时还要对报废的储能装置进行专门处理,防止腐蚀性液体泄漏。
基于以上原因,目前一般采用的是不可调度式发电系统,其集成度高、可靠性高、安装调试也相对方便[5,6]。
2.2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组成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典型结构应该包括光伏阵列、最大功率点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装置、储能系统、并网逆变器以及并网变压器[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