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PETS5级的一些感受
如何顺利通过pets5

分享一下经验和教训。
1. 听力部分,提前阅读问题,重点尽快划出。
填空的内容自己相对比较熟悉,相信很多文科生比较难理解“ lens technology" 什么的。
2. 阅读题量真大,多准备些词汇量吧。
自己没有准备考试,单词量明显的太小,好多单词要猜。
3. 作文最好构思完了写个草稿,再抄上去。
-------------------------------------------------------------
考pet5时受到大家网的帮助,特别是大家提供的资料,所以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将考试时的一些经验奉献给大家。
我是今天(2010.6.5)在广外考的,谈谈我自己觉得会对考试有用的东东。
我的卷面东涂西画的,肯定影响成绩。
4. 口语,强调配合,交流时要注视对方,而不是一直盯着考官。
要控制语速,我说的太快啦。
===============================================================
★ ★ ★ ★ ★ ★ ★ ★ ★ ★ ★
(1)口语不怎么卡人,我说的很烂,老师很好,还是给了4分。
(2)笔试里面重点练习阅读理解,填空题分值低,做少量练习就可以了;作文看一些范文,基本结构就那么几种。阅读理解里面重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习排序和快速阅读,这两个题型是以前没有的;
pet5的考后经验

pet5的考后经验1、听力。
全部是英音,而且很奇怪的是,平常练习时用电脑,耳机都会觉得清楚,但是广播一放出来就不觉得清楚了。
所以大家一定要先抓紧时间好好看题。
其次,卷子上面的字体比我们平常复习资料的字体大,看起来也不太习惯,所以字体太小的资料就不推荐了。
听力tips:其实听力文章有很多是关于日常知识的,所以可以不听按照平常了解的东西选。
今天考的听力第一题就是关于耶路大学的申请,包括申请时哪方面重要,运动员是否会拿到奖金等,申请时是否可以同时申请其他学校等。
说实话,听力考试时,紧张外加对广播播音不熟悉,所以感觉大部分都是靠平常知识在朦。
2、完型。
这个不要花太多时间,时间真的很宝贵。
0.5分一个空,所以即使不会,也不要想太久。
一般平时做都是5-6分左右,所以发挥再好也就多一两分,不值得。
3、阅读。
很重要,仅次于听力。
如果在平时练习时,是因为时间问题而得分低的。
建议先做partB,排序题。
为什么时间效率低,我觉得主要是因为做题时间长了头晕,因所以读完三篇partA后再做partB一般都头大了,特别是前面如果有难读的文章时。
而partB每题两分,共10分,是阅读里面最考逻辑思维能力的,所以建议在头脑清晰时做,做的时候记住选择的每句话的开头和结尾都和上下文结合一起读读,语感这时也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4、作文。
感觉通篇最简单的一个部分,很八股,选择题材也是较普遍的,会让大家有话可说。
重要性排序:听力>阅读,想想如果听力能合格,18分,作文按15分(一般水平),完型5分,都已经38分了,出国线是55分(50分也行,但要先培训),还差17分阅读,好好做应该没有问题的,特别是PartC 其实就是送分题。
阅读顺序建议partB,partA,partC,因为如果后面如果时间不够了,partC还能找找答案,partA就只能蒙了。
5、口语。
公共英语五级考试作文

公共英语五级考试作文2016年公共英语五级考试精选作文PETS—5考试含笔试和口试两个部分,其中笔试考查内容包括:听力、语言知识运用、阅读、写作。
笔试和口试均合格者,方可获得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发的'合格证书。
以下是yjbys网店铺整理的关于公共英语五级精选作文,供大家阅读。
精选范文一:Recently there has been some heated discussion on the family relationship The issue that families are now not as close as they used to beis a complex one, since it involves a conflict of values. In my view, the final judgment will depended on a combination of two (three) essential aspects.(原因1)Compared with the past, 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the size of a family life. As a result, the young people are more willing to live in their smaller family units rather than sharing the same apartment with the parents. With the time goes by, it is natural that family members are not as closed as they used to be. (原因2)Additionally, the pattern of social production as a whole also undergoes certain dramatic transformation. So the younger generation usually work under such a pressure that they seldom have enough time to stay with their parents. Gradually, The concept of a large family is fading from their minds. (原因3)Finally, the country has, for the past decades, witnessed an upsurge of scientific technology. So nowadays, a variety of modern technical devices are available. By and by, the young people find it more convenient to contact their parents through telephone or E-mails instead of staying with their parents.In view of such social phenomenon, it is imperative to takesome urgent steps. For one thing, young generation is expected to enhance their awareness that a closed family is crucial for their parents. For another thing, the media, in collaboration with government departments concerned, is obliged to take concrete measures to encourage the young people to spend more time with their family members. Only in this way can a closed family be maintained. (298 words)精选范文二:Recently there has been some heated discussion on the family relationship. The issue that families are currently not as intimate as they seem to be is a complex one, since it involves a conflict between traditional values of family unification and the modern ones . In my view, the final judgment will depend on a combination of two (three) essential aspects.At the first place, with the progress of a society, some people,the younger ones after the baby booms in particular, are more inclined to live in smaller family units. As a result, they will surely spend less time staying with their parents, thus creating certain isolation with their parents. At the second place, the change of production mode also offers a convincing interpretation of such social phenomenon. More often than not, young people, under the fierce social competition, tend to work longer hours. Under such conditions, it is not uncommon that they are deprived of any leisure moment, let alone sharing some time with their families. Gradually, the concept of a closed family fades from their consciousness. Finally, technical upsurge is also a major source of such a social observation, for if young people can resort to more effective means of communication such as telephones or E-mails, they will probably keep in touch with their families electronically rather than enjoying a dinner with them.Given the reasons above, it is safe to conclude that alienation has exerted negative impacts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 family, but what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arrest and reverse this situation? Governments at all levels are expected to launch comprehensive projects that attach due importance to a closed family. Although these plans are geographically and culturally specific, they must contain a key element: education. By education I mean consensus among the young people that a closed family is an indispensable part in an ever-changing society. Many options still exist, and human beings can still have a bright future under a harmonious family atmosphere. As an old saying goes, “East or west, home is the best.”(344words)。
全国公共英语PETS5考试真题

全国公共英语PETS5考试真题第一篇:Pets5考试是全国公共英语考试中的一种,它是由多个考试科目组成的,其中包括听力、阅读、写作和口语等等。
下面,我将结合我自己的经历,谈谈我在Pets5考试中的准备和考试过程。
在备考阶段,我首先阅读了一些官方的考试指南,并根据指南中的考试要求对自己进行了一个全面的评估。
通过这个评估,我找出了自己在语法、词汇和阅读理解等方面的短板,然后制定了一个详细的备考计划。
首先,我注重加强语法知识的学习。
我使用了一些权威的语法教材,并结合了一些在线学习资源,比如视频教程和练习题。
通过不断的练习,我加深了对各种语法规则和使用方法的理解。
其次,我注重扩大词汇量。
我每天都会背诵一些常用的单词和短语,并通过读英文文章来巩固记忆。
此外,我还使用了一些记忆技巧,比如制作单词卡片和使用词汇联想法。
第二篇:Pets5考试中的听力部分对我来说是一个挑战。
为了提高我的听力技巧,我经常听英语广播和音频文件。
我努力提高听力速度和理解力,同时学会一些常用的听力技巧,比如转述和推测。
在阅读部分,我注重提高阅读理解的技巧。
我通过阅读一些英文文章,注重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力。
此外,我也学习了一些阅读技巧,比如扫读和划读,在考试中能够更高效地解题。
对于写作部分,我主要通过练习写作来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我会选择一些常见的写作题目,然后逐步提高文章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此外,我还阅读了一些高质量的英文文章,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最后是口语部分。
我通过和一些学习伙伴进行口语练习,提高了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
在练习过程中,我注意了自己的发音和语调,并尽量模仿标准的英语口音。
在考试过程中,我感觉自己在备考阶段的努力得到了回报。
虽然考试过程中依然有一些挑战,但我尽力发挥自己的水平。
无论成绩如何,我相信通过这次考试,我都能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
公共英语五级通过率有多高

公共英语五级通过率有多高大家知道五级的通过率有多高吗?下面是一位公共英语五级过来人的分享,一起来看看他对公共英语五级通过率是怎么评价的。
今天拿到了公共英语五级(PETS5)的证书。
由于PETS5考的人少,通过率低,网上有关的信息也相对较少,在这里我把我所知道的告诉大家。
PETS5是公共英语最高级别,的确比较难。
本人英语自考本科,CET六级优秀,硕士研究生英语入学考试80分,7分,但还是觉得PETS5过得挺吃力。
今天顺便问了一下主考学校的老师,他说今年浙江省只有20几个人拿到了PETS5证书,而我在考试时统计过今年浙江省参加PETS5考试的人是400左右(在一个地方考),这样本次PETS5考试浙江省的通过率约在7-8%左右,我想全国通过率也绝对不会超过10%。
PETS5的考试模式几乎照搬雅思的模式,题型也差不多,比如作文,我看就是一篇雅思作文题。
只是PETS5远比雅思要难。
PETS5主要难在笔试,包括听力、阅读和作文,口语一般老师不会为难你,只要你不是太烂,都会给你个及格分(3分),绝大部分人都是笔试出了问题,特别是听力。
考完后如果你通过就可拿到一张“全国英语五级合格证书”和一张“全国外语水平考试(WSK)成绩通知单”拿五级合格证书的要求是笔试总分60以上,听部分18以上,口试3分以上,也就是都要达到60%的及格分。
证书背面写着该级别证书持有人的英语水平可从事的相应工作,五级证书背面写的是“....表明该证书持有人的英语水平基本满足在国个攻读硕士研究生(非英语专业)或从事学术研究工作的需要。
该水平的英语也能满足他们在国内外从事专业和管理工作的基本需要...此证书可供用人部门录用和考核工作人员时参考”。
WSK成绩通知单是每个参加考试的人都有的。
因为,PETS5已代替WSK中的国家公费出国留学人员英语选拔考试,而WSK并不要求拿到PETS5证书。
按国家留学基金委的选拔简章,合格条件(录取后可直接派出)是:英语PETS5总成绩55分以上(含55分),其中听力成绩18分以上(含18分),口试成绩3分以上(含3分)。
wsk考试过程经验分享

wsk考试过程经验分享wsk考试过程经验分享今天,将pets5考完了,算了对自己从三月份开始学习英语的一个小小的测试吧,这次肯定是过不了了。
听力严重拖了自己的后腿,PartA有2个答不上来,PARTC至少有6个打错。
这就8个了。
所以,还是安心的考雅思吧,其实现在也有点对自己不满意,因为明知道PETS5比雅思简单,就应该多花点时间,究其原因还是自己的玩心太大,在嵊泗时候没能充分利用时间。
所以,在接下来一个月准备雅思的过程中,要充分准备,知己知彼。
在准备PETS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及教训:①单词还是背的雅思单词书,但是在用的时候,基本上出现的概率很少,也就是说多为阅读性的词汇,虽然口语的话不需要太多的高级词汇,但是在平常能想出来的当然就最好,也就是需要把各个单词还是牢记在脑海中吧,并且平常的话尽量多用这些单词。
单词是根。
② 听力前段时间被抛弃了很久,从现在开始每天至少要花3个小时进行听力专项练习。
早上可以读《魔鬼7遍》,并巩固2-3单元的单词,这样的话到了9点就来到办公室,差不多做3个小时。
中午回去听一份听力试卷,并午睡。
从两点工作到4点至5点,精听section4。
到六点或六点半。
③ 随后健身或者巩固单词,每天写一篇作文,可以大小作文轮换写。
并总结常用的单词。
④ 每天做一套阅读题,考虑买一本长难句解析?⑤ 可以每天做科研5小时,学英语6-7小时。
这样生活才充实。
⑥ 语感很重要,要时常说时常听。
在考试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及教训:① 考前适度紧张即可,太紧张了很影响复习进度和效率,考不过还有下次的机会,不用担心这担心那。
② 考听力,一定要将所有的题干仔细看完,如果选择题不能看完,那么就在理解意思后看选项。
千万要理解文中作者的`意图以及态度。
知道听力说到哪了。
填空时候,虽然读音准确,但是要看意思是否能合得上,能否是合适的词语。
③ 阅读就是边看边做,带着问题,不断地反思问题。
④ 作文,列提纲竟然花了10分钟,罪过。
史上最全pets5通过历程

史上最全pets5通过历程史上最全pets5通过历程,自己写的我参加了2012年6月的pets5考试,即WSK考试的一部分。
专业人士一般都习惯称呼为宠物5,在业界有个外号叫做“小雅思”pets5的60分的相当于雅思的7分。
我觉得看这篇日志的人80%没听过这个考试,简单解释一下,全称Public English Test System Level 5,翻译成汉语就是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5级,由教育部考试中心设计并负责,最低的是pets1级,考过了你可以去国外当出租车司机或者服务生。
最高pets5级,pets2的水平是优秀高中毕业生的水平,注意我说的是“优秀”高中毕业生,4级就是现在的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水平,如果5级能够考到总分100分中的50分,那么你考研究生的英语科目就可以免试了。
这样说可能不是太直观,都知道专八考试,网上说专八和PETS5比起来就是一坨屎,我没参加过专八考试,因此在难度上不敢妄加评论,但是单就二者的通过率而言(专八45%,pets5 5%——10%)可以论证前面这句话虽然偏激,但是偏激的有些道理。
再加上二者的参考人员的不同,专八的参考者是普通全日制高校英语本科生,pets5是面向全社会,但是需要注意一点,几乎没有社会闲散人员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去考,除非家里有钱烧的,基本都是大学教师且有副教授职称的人去考,因为他们要申请公费留学。
最后就是专业八级只要总成绩达到及格就算通过,但是pets5共分三部分,总分、听力和口语,必须全部及格才算通过,也就是说总分100分必须考够60,100分里有30听力,必须达到18,口语满分5分必须达到3分,考试的通过率低根本原因就是都栽在听力和口语上,这就是为什么我说那些自认为英语底子好的人只会学英语而不会用英语的原因。
忘了报一下我的分数了,我的总分73分,其中听力23分,口语4分。
谈一下我通过这个考试的过程吧,我自己的觉得似乎很有趣,很热血。
为什么报这个考试呢?自从进了这家公司工作以来,我觉得我每天除了开机关机实在找不到什么有意义的事情可做了,为了打发这百无聊赖的时间我毅然决定找个考试准备一下打发这混吃等死的时间。
PETS5的平行测试

PETS5的平行测试(2006-12-11 00:35:31)转载▼分类:活到老学到老今天参加了PETS5的平行测试,感觉比较难。
一是听力比较难二是阅读量很大,根本没做完。
而一向比较担心的use of english还有听力的最后一个part还相对容易一些。
再次总结一下后面要注意的事:1。
听力要先阅读题目,把每个问题都高清楚。
最好在开始听之前就把每个题目都看一遍,不然中间的间隙根本不够看完。
2。
阅读先做后面的,再做前面的。
最后面part的10分相对而言容易一些,然后做倒数第二个,这个题目每个空2分,所以也要尽量。
3。
最后做传统的阅读理解。
如果时间不够可以放弃其中的一篇较长的。
最后蒙。
当然也可以缩减作文的时间来完成阅读。
但作文最少缩减五分钟。
今天参加了PETS5的平行测验(2007-06-18 00:09:40)转载▼感触挺多的,本来觉得今天的测试也许不那么重要,然而我觉得事实上这个考试给我的震撼相当大。
一直被大家标榜成一个英语很好的人,也确实某些方面还不错。
但是经历过的有些考试我知道自己是很不成功的。
比如过去不久的研究生英语考试,国际职员后备人员考试,再追溯的远些,大学时参加的前三次,至少是前两次英语竞赛,这些考试于我,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我没有做完。
自诩是做题认真,但是一直没意识到这个特点(暂时不说是缺点好了)害了自己——连题都做不完,还能说什么呢!英语考试如此,考试复习如此!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也许是初中,每次考试我似乎都是狠抓那么几天,到上考场的时候还没复习完,然后凭着自己平时的那点底子和小聪明混个还不错的分数并引以为豪——因为我没有其他人那么刻苦。
回想起来,真是傻极了。
明明是因为自己看书慢,字字都要看,都要抠,不知误掉了多少东西!多少了写了没几页的笔记本,那上面很多都是我准备总结哪个科目的一些东西而写的开头一点点,然后在这个准备的过程中因为看书太慢太细,或许还有三分钟热度的关系,反正是做不下去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PETS5级的一些感受今天拿到了pets 5级的证书,笔试76(其中听力26),口语5,总的来说还可以接受,下面讲讲我的一些体会,希望对大家有用。
我是4月决定报考的,主要是因为参加工作2年,英语都忘得差不多了,想借此给自己一点压力和动力。
四月底去到广外考试中心(现在从4教搬到丰收山庄国际学院了),交了160元,五一后再去拿到了准考证。
复习过程我选择上外的大学英语精读这套教材,虽然有人对它指手画脚,实际上作为一套教材,它可以说是非常经典的。
由于报5级,所以我直接从第四册开始学习。
首先我把单词读一遍,一是掌握单词的发音,因为我有些音调拿不准,二是有些单词的意思和常用意思不一致,所以要先过一遍。
词汇是外语的基础,5级的词汇量应该在6000以上,如果阅读过程中生词率高于30%,考试就没法考了。
然后我习惯大声读一遍课文,为的是增强语感,“文章硬如铁,读来满口血”,文章不读一次,就感觉嘴巴都硬了。
读完之后,就借助参考书,逐字逐句的啃课文。
主要包括词汇的意思和用法,句子的语法和逻辑结构(这是最重要的!),以及一些时代背景,名人名言等等。
为什么要强调语法和逻辑结构呢?我们以第五册第一课第一句话为例:it is probably easier for teachers than for students to appreciate the reasons why learning English seems to become incresingly difficult once the basic st ructures and patterns of the language have been understood.一句话就占据了3行,而且结构复杂冗长,没有过硬的分析能力,考试时就会手忙脚乱了。
所以这一步虽然很烦也很枯燥,但却是必不可少的。
我在复习过程中在这一步耗时最多,基本上一天看一课,课后的练习因为时间关系基本没有做,精力都在阅读上了。
3册课本共30篇,去掉几篇小说还剩20多篇,一个月基本能看完。
这是复习的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主要是巩固和提高,每天我固定抽出半个小时读课文,先大声读一遍,培养语感和锻炼发音,读的过程基本不知道课文在说什么,看到的只是一个个的单词,见树不见林。
第二遍是默读,读完一句话,仔细地分析它的结构,搞清楚每个成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既见树又见林。
这一阶段还要进入实战练习,市面上关于pets的辅导书多如牛毛,可惜质量实在不敢恭维。
见过一本王长喜主编的模拟书,里面错误百出,可谓误人子弟。
我一直认为,最好的辅导书就是历年真题,可惜pets 5的真题概不流出,所以那些所谓的辅导书就不必太当真了,他们唯一的用处就是让你熟悉考试会有哪些题型。
如果真的想做练习,可以拿6级或考研的历年真题来做。
考试前一天睡的不好,八点来到考场,结果几乎到九点半才开考。
第一部分是听力,又分3 part. part1是对话,part2是段子,都是听完后选一个答案。
part3是填空,一段话放3遍,要求填补文中抽去的词或短语。
个人觉得难度和6级差不多,有些地方稍微快一些。
第二部分是语法填空,一篇文章里面抽掉了若干个词,要求补完(没有选项,不像完型填空!)。
这部分一半靠语感,1/3靠语法逻辑,其余靠上下文语境。
为什么要强调语感呢?其实靠逻辑也可以做出来,但需要时间,而考试最缺的就是时间,所以要靠平时多读,凭借语感当机立断。
这部分每空只有0.5分,所以千万不要花太多时间,做不出的就放弃,当然也不要乱选,毕竟0.5分也是分,要做到又快又准。
第三部分是大头:阅读,5篇文章,每篇约800词。
对阅读的难度一定要有充分认识:把你能想象的最大难度放大十倍,就差不多了(当然对于牛人这句话不适用)。
每篇只能看一遍文章就去做题(做的过程可以回头寻找文中的细节)。
我就在这方面犯错误了,有一篇文章看了两遍才做,最后就不够时间了。
第四部分是排序,一篇长文章抽去了几段,要从选项中把正确的段落补回去。
这种题型对大家比较陌生,而且做到这里,脑子也比较混乱或者转不动了,我也提不出什么好办法,虽然每题有2分。
最后是快速阅读,有3篇文章,每篇800词,10道选择题,都是考文章的细节,难度很小,关键是阅读速度要快。
以上是第一卷,到时间后监考人员收卷,再发第二卷作文,这次的作文题目是“多设立职业高中还是普通高中?”,个人觉得pets的作文题目都怪怪的,似乎与4,6级差得比较大,不好写。
中午在广外休息一下,回来教室干坐着等考官叫名。
也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和partner练习一下口语。
我和中大附属3院的一个外科gg医生一起考,该gg已经考过一次了,他说口语一般不为难人,关键还是笔试。
事实证明了他的话。
笔试时先自我介绍,然后各取一个topic进行讨论,再就某个话题共同讨论,我觉得自己发挥很差,能拿到满分5分实在是出乎意料之外,可能是我的发音比较好吧。
最后提出总结几点吧:1.对pets难度要有充分认识2.熟悉题型,每部分的应对策略和时间要了然于心3.考试时间非常紧张,想回头检查基本是不可能的,所以懂的就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完成,不懂的要学会放弃。
考试前一天晚上要休息好,考试那天中午也要尽可能休息好4.记得带水和食物进考场,考试需要非常充沛的体力。
5.阅读部分是最重要的《大语》(本)导学:扎扎实实打基础《大学语文(本)》是文科类学生的专业必修课。
《大学语文》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为学好高等教育文科类各专业的课程,及接受通才教育,成为复合型人才打下扎实的基础。
该课程知识点多,内容丰富,课文中每句话都可以作为一个考点来出题考试,因此这门科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历年来考试通过率也不是很高。
本文针对学生在学习《大学语文》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学习,考试时应该注意的问题,以期对学生学习,考试有所帮助。
一,《大学语文(本)》教材的内容体系。
《大学语文(本)》分为四个单元,即议论文单元(收有14篇课文),记叙文单元(收有14篇课文),诗词单元(收有30篇课文),小说单元(收有8 篇课文)。
每篇课文要求掌握的知识点,在书后面的考试大纲里都能找到。
每单元要求掌握的知识点,在每单元后面的《议论文的特点与写作》《记叙文的特点与写作》《诗词曲赋的特点与写作》《小说的特点与写作》中都有详细的介绍。
对于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知识点,学生在学习时一定要一个一个对应起来,一个一个地掌握,不能有所遗漏。
同时,课程还有三方面知识要求掌握,即表现手法,修辞手法,古汉语语法知识。
这三方面的内容掌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学生要下大气力去钻研,力求弄通弄懂。
二,学好《大学语文》的关键。
学好《大学语文》的关键就在于熟读教材上面的课文,夯实基础。
这类话好像是废话,老生常谈,没有新意。
确实,要想学好每一门课程,首要就是要认真钻研教材,刻苦学习,这是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
对于《大学语文》的学习尤其是这样。
有这样一种教学理念,就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水平,不是空话,而需要有途径,就是通过认真阅读典范的,优秀的语文范文这条途径来达到目的。
因此《大学语文》考试,教材里犄角旮旯每个点全考,就是考查学生是不是认真阅读教材上面这些典范的,优秀的课文了。
其中专门有一类题,没有难度,只要学生认真阅读了课文就能答出。
比如,去年10月考题第一道选择题:孟子认为达到“数口之家,可以无饥”这一目标的主要措施是1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2,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3 ,百亩之宅,勿夺其时;4,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这道题没有任何难度,只要阅读了课文,马上就能答出是 3.如果对课文不熟悉,恐怕就答不出来了。
2001年一道考题:司马光指责王安石新法是“生事”,王安石在驳斥这一指责时,所依据的主要理由是1 ,“受命于人主”2,“辟邪说,难壬人”3 ,“为天下理财”4,“举先王之政”这道题也没有难度,只要阅读了课文,就能很顺利地答出来。
这类题在历年考题中占比较重要的份量。
占分值较多。
其他类的题目,也同课文有密切的关系。
就是只要掌握了课文,回答考题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因此学生要学好《大学语文》没有别的捷径可走,什么“押题”“漏题”,什么“权威模拟题”等等,全不要相信。
只要扎扎实实夯实基础,认真阅读课文,掌握课文,就会考出好成绩。
三,要认真学习考试大纲,考试大纲上面的每一个要求,不能有遗漏地全要掌握。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实行“考-教分离”的教学制度,就是教课的老师不参与出题,出题的老师不参与教学。
《大学语文》全国一张卷。
考试大纲把教学的,出题的,学习的这三者联系起来。
也就是教学的按照考试大纲来教,学习的按照考试大纲来学,出题的按照考试大纲来出题。
考试大纲是连起教-学的桥梁,必须高度重视。
现在市场上卖的参考书,也都是根据考试大纲来编写的。
因此在学习时,对考试大纲上面的知识点要一个一个钻研,弄通弄懂。
从历年《大学语文》考题来看,全部是考试大纲上要求掌握的内容,没有出大纲的要求。
因此学生不要迷信什么“模拟试卷”,更不能听信什么“押题”“漏题”之说。
四,从历年考试情况看,以下三部分知识,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学生丢分很多,要引起学生高度重视。
1 ,文学表现手法。
2 ,修辞手法;3 ,文言语法知识。
这三部分在考试中占三类题,分值虽不很多,但是学生丢分很多,有的学生甚至一分都得不到,因此学生在学习时要高度重视起来。
1 ,文学表现手法,教材上面共介绍9 种。
对比,烘托,铺垫,暗示,比兴,象征,白描,夹叙夹议,托物言志。
学生在学习时可以通过自己整理来掌握。
譬如烘托,主要在《兵车行》,《风波》中运用;铺垫主要在《种树郭橐驼传》《兵车行》《杜陵叟》中运用;比兴主要在诗词中运用,《摸鱼儿》是全篇比兴;白描在《风波》《背影》中运用;托物言志主要在《往事》中运用。
等等。
通过自己整理,找出规律,就容易掌握这部分内容了。
2 ,修辞手法,教材上面共介绍了12种修辞手法,比喻,夸张,对偶,排比,用典,反语,反诘,设问,借代,反复,层递。
其中“借代”在课文中没有涉及,可以不管它。
余下11种,可以分析一下。
反复,反语很容易识别,先把它们排除;一看到有问号的,就在“设问”“反诘”两个里找。
从正面问的是设问,《论毅力》《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从反面问的,又没有回答的是“反诘”,《赵威后问齐使》《秋水》《谏逐客书》《灯下漫笔》等等。
一看到几个句子连排的,就在“排比”“对偶”中找,一般来说,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句子连排为排比,《秋水》《谏逐客书》《寡人之于国也》等等;两个句子为对偶,《谏逐客书》《答李翊书》等等。
引用典故来说明问题的是“用典”。
4 ,文言语法知识。
学生可以学习教材后面的“古代汉语语法常识”一节,如果学习起来有困难,还有一个相对变通的方法,就是把教材中每篇古文后面“思考与练习”的最后一道题认真做出来,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