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3 【压轴选择题】液体的压强与浮力结合问题(解析版)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 压强与浮力 专项训练(带答案解析)

初中物理 压强与浮力 专项训练(带答案解析)

初中物理压强与浮力专项训练(带答案解析)姓名: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题号一、计算题二、选择题总分得分一、计算题(每空?分,共?分)1、如图所示,一个底面积为2m2的圆柱状容器,装有适量的水.现将一个底面积为0.5m2、体枳为5m3的物体A放入其中,物体A漂浮于水面上.当再给A物体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大小不变的力F以后,A物体最终恰好浸没于水中静止,此时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增大了1×104Pa.则:(1)A物体浸没水中静止时容器底部所受到的压力增大了多少?(2)A浸没于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多少?(3)A物体受到的重力为多少?(g=10N/kg)(4)从A物体漂浮水面到浸没水中静止过程中力F做了多少功?2、如图所示,杠杆AD放在钢制水平凹槽BC中,杠杆AD能以B点或C点为支点在竖直平面内转动,BC=0.2m.细绳的一端系在杠杆的A端,另一端绕过动滑轮固定在天花板上,物体E挂在动滑轮的挂钩上.浸没在水中的物体H通过细绳挂在杠杆的D端,与杠杆D端固定连接的水平圆盘的上表面受到的压力为F.已知60N≤F≤200N,动滑轮的质量m0=1kg,物体H的密度ρ=2×103kg/m3,AD=0.8m,CD=0.2m,杠杆、圆盘、细绳的质量及摩擦均忽略不计,g取10N/kg.为使杠杆AD保持水平平衡,求:评卷人得分(1)物体E的最小质量m;(2)物体H的最小体积V.3、(2014·玉林)如图所示,体积为500 cm3的长方体木块浸没在装有水的柱形容器中,细线对木块的拉力为2 N,此时水的深度为20 cm.(g取10 N/kg),求:(1)水对容器底的压强;(2)木块受到水的浮力;(3)木块的密度;(4)若剪断细线待木块静止后,将木块露出水面的部分切去,要使剩余木块刚好浸没在水中,在木块上应加多大的力?4、某学校科技小组的同学们设计了一个自动冲刷厕所的水箱模型,这种水箱模型能把自来水管供给的较小流量的水储存到一定量后,自动开启放水阀门,冲刷便池中的污物。

压力、压强、浮力选择题及详细解析

压力、压强、浮力选择题及详细解析

1、(2011•自贡)小杰同学在游玩“海底世界”时,观察到鱼嘴里吐出的气泡上升时的情况如右图所示,对气泡上升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和气泡内气体压强分析正确的是()A、浮力不变,压强不变B、浮力变小,压强变小C、浮力变大,压强变小D、浮力变大,压强变大2、(2011•义乌市)如图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内装有同种液体,液面高度相同.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则()A、p甲>p乙B、p甲<p乙C、p甲=p乙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3、(2011•盐城)今年4月,水下考古队员从“南澳Ⅰ号”沉船上将明代瓷碗打捞出水面.碗在海里上升的过程中()A、水只对碗的外壁有压强B、水只对碗的内壁有压强C、水对碗的压强逐渐变大D、水对碗的压强逐渐变小4、(2011•烟台)如图所示,甲、乙两杯盐水的密度分别为ρ甲、ρ乙.将同一只鸡蛋先后放入甲、乙两杯中,鸡蛋在甲杯中处于悬浮状态,所受浮力为F甲;在乙杯中处于漂浮状态,所受浮力为F乙.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ρ>ρ乙B、ρ甲<ρ乙C、F甲>F乙D、F甲<F乙5、(2011•咸宁)在一个装满水的溢水杯中,轻轻放入一个实心小球后,溢出了100g水,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水的密度为1.0g/cm3)()A、小球的体积肯定不会大于100cm3B、小球的体积肯定等于100cm3C、如果小球的体积大于100cm3,它的质量一定等于100gD、如果小球的体积大于100cm3,它的质量一定大于100g6、(2011•兰州)分别用木头、铜、铁制成甲、乙、丙三个小球,将它们放入水中,三个小球静止时位置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甲小球一定是空心的B、乙小球一定是空心的C、丙小球一定是空心的D、三个小球都是实心的7、(2011•福州)小竹将质量为120g的物体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当物体静止时,溢水杯中溢出了100cm3的水,则物体()(g取10N/kg)A、漂浮在水面上B、悬浮在水中C、沉在溢水杯底部D、受到1.2N的浮力8、(2011•株洲)如图所示,体积相同的甲、乙、丙三个物体浸没在水中的浮沉情况,此时甲、乙、丙三个物体所受的浮力分别为F甲、F乙、F丙,则下面关系正确的是()A、F甲>F乙>F丙B、F甲<F乙<F丙C、F甲=F乙=F丙D、F甲=F乙>F丙9、(2011•深圳)质量为120g的匀质的长方体物体,长、宽、高分别是5cm、4cm、3cm,在10N水平拉力的作用下,物体在水平面上移动了1m(如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g取10N/Kg)()A、该物体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B、将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C、在此过程中,拉力所做的功为10J D、图中物体对地面产生的最小压强6000Pa10、(2011•上海)如图所示,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A和B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两液面相平且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若在两容器中分别加入原有液体后,液面仍保持相平.则此时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P A、P B和压力F A、F B的关系是()A、P A<P B,F A=F BB、P A<P B,F A>F BC、P A>P B,F A=F BD、P A>P B,F A>F B11、(2011•山西)有一不吸水木球,其质量为10g,体积为20cm3,先把它轻轻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当木球球静止时,溢出水的质量为10g;把它取出擦干,再轻轻放入盛满煤油的溢水杯中,当木球静止时,溢出煤油的质量是(煤油的密度是0.8g/cm3)()A、5gB、8gC、10gD、16g12、(2011•贺州)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将木块A和金属块B按不同的方式放入水中.A、B静止时的情况如图所示,(设细绳的重量和体积不计)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图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较大B、甲图木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较小C、甲、乙图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大小相等D、甲图木块受到的重力大于乙图木块受到的重力13、(2010•泰)将同一个正方体物体先后放入a、b、c三种液体中,物体静止时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在三种液体中,物体受到的浮力相等B、在三种液体中,物体受到的浮力不相等C、液体的密度ρa>ρb>ρcD、在三种液体中,物体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强相等14、(2010•上海)如图所示,两个盛有等高液体的圆柱形容器A和B,底面积不同(S A<S B),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现将甲球浸没在A容器的液体中,乙球浸没在B容器的液体中,容器中均无液体溢出,若此时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则一定是()A、甲球的质量小于乙球的质量B、甲球的质量大于乙球的质量C、甲球的体积小于乙球的体积D、甲球的体积大于乙球的体积15、(2010•山西)把质量相等的两块橡皮泥分别捏成实心球状和碗状,轻轻放到水面,静止之后,实心球橡皮泥沉到容器底部,碗状橡皮泥漂浮在水面,如图所示,则它们所受浮力的大小关系是()A、F>F碗B、F球<F碗C、F球=F碗D、F球≥F碗16、(2010•泉州)如图所示,把一个马铃薯放入浓盐水中,马铃薯处于漂浮状态,如果将水面以上的部分切去,则剩下部分的马铃薯将会()A、漂浮B、悬浮C、下沉D、不能判断17、(2010•攀枝花)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大烧杯内盛满了水,轻轻放入一小球后,从烧杯中溢出了100g水,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g=10N/kg)()A、水对烧杯底的压强一定增大B、小球受到的浮力一定等于1NC、小球的体积一定等于100cm3D、小球的质量一定等于100g18、(2010•南京)把一个质量为30g、体积为50cm3的物块轻放入盛满水的烧杯中,当物块静止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溢出水的质量为30g,水对杯底的压强变大B、溢出水的质量为30g,水对杯底的压强不变C、溢出水的质量为50g,水对杯底的压强变大D、溢出水的质量为50g,水对杯底的压强不变19、(2010•连云港)如图,冰漂浮在水面上,沉于酒精中,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冰受到水的浮力大于冰的重力大小B、冰受到水的浮力等于冰的重力大小C、冰受到酒精的浮力等于冰的重力大小D、冰受到酒精的浮力大于冰的重力大小20、(2010•兰州)如图所示,在三个相同的容器中装有质量相同的水,将木块A、金属块B按不同的方式放入水中,待A、B静止时,三个容器中木块下表面所受的压强相比较,正确的是()A、P甲>P乙>P丙B、P甲=P乙>P丙C、P甲<P乙=P丙D、P甲=P乙=P丙21、(2010•北京)如图所示,将甲乙两个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甲、乙两容器的底面积分别为S甲和S乙.甲容器中盛有密度为ρ1的液体,乙容器中盛有密度为ρ2的液体.现将体积相等的A、B两个物体分别放入甲、乙两容器后,物体A悬浮,物体B漂浮且有一半体积露出液面,此时两容器液面相平.液体对甲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1压力为F1液体对乙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2、压力为F2.已知物体A与物体B的密度之比为2:3,S乙等于4S甲.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P1=P2,F1>F2B、P1<P2,12F1=F2C、3P1=P2,6F1=F2D、P1>P2,F1=4F222、(2009•郑州)如图所示,一铅块用细线挂在一个充气的小气球的下面,把它放入水中某处恰好处于静止状态,如果从底部缓慢放出一些水,则铅块及气球()A、仍能静止B、向下运动C、向上运动D、静止.向上或向下运动都有可能23、(2009•枣庄)如图,甲、乙两杯盐水的密度分别为ρ甲、ρ乙,同一只鸡蛋先后放入甲、乙两杯中,在甲杯处于悬浮状态,所受浮力为F甲;在乙杯处于漂浮状态,所受浮力为F乙.可以肯定的是()A、F甲<F乙B、F甲>F乙C、ρ甲<ρ乙D、ρ甲>ρ乙24、(2009•丰泽区)在装有液体的甲、乙两烧杯中,同时放入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如图,当物体静止后两烧杯内液面恰好相平.若液体对甲、乙两烧杯底部压强分别是P甲、P乙,液体对两物体的浮力分别是F甲、F乙,则对它们的判断正确的是()A、P甲>P乙,F甲=F乙B、P甲=P乙,F甲>F乙C、P甲=P乙,F甲<F乙D、P甲<P乙,F甲=F乙25、(2009•赤峰)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小球分别放在两个装有不同液体的容器中处于静止状态,此时容器中液体深度不同,但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同,则()A、甲球的密度大于乙球的密度B、甲球的密度等于乙球的密度C、甲球的密度小于乙球的密度D、甲球、乙球的密度关系无法判断答案与评分标准1、(2011•自贡)小杰同学在游玩“海底世界”时,观察到鱼嘴里吐出的气泡上升时的情况如右图所示,对气泡上升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和气泡内气体压强分析正确的是()A、浮力不变,压强不变B、浮力变小,压强变小C、浮力变大,压强变小D、浮力变大,压强变大考点:气体压强跟体积的关系;液体的压强的特点;阿基米德原理。

初三物理压强和浮力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物理压强和浮力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物理压强和浮力试题答案及解析1. 2012年3月25日,卡梅隆乘坐“深海挑战者”号深潜器潜入马里亚纳海沟11000m深处,下潜过程中,卡梅隆发现深潜器发生越来越明显的收缩,则深潜器受到的海水压强和浮力的变化情况是(设海水密度不变)A.压强越来越大,浮力越来越小B.压强越来越大,浮力越来越大C.压强越来越小,浮力越来越小D.压强越来越小,浮力越来越大【答案】A【解析】下潜过程中,深度越来越大,根据公式P=ρgh可知,所受液体压强越来越大;下潜过程中,卡梅隆发现深潜器发生越来越明显的收缩,则说明深潜器的体积变小,故根据浮力公式F浮=ρgV排可知,浮力变小.故选A【考点】液体的压强的特点、阿基米德原理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知道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是液体密度和深度,影响浮力的因素是液体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容易出错的一点是液体的深度指的是该点离液面的垂直距离。

2. 2012年5月21日,国内首艘深水铺管起重船“海洋石油201”正式起航,自此我国拥有在南海自营勘探开发深水油气资源的能力。

在海洋资源开发中,随着海水的增加,海水产生的压强越大.在1500m的深海铺管作业中,海水对管道设备的压强是 Pa(取,g=10N/㎏)【答案】深度 1.5×107【解析】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知道管道所处的深度,利用液体压强公式求海水对管道设备的压强。

在海洋资源开发中,随着海水深度的增加,由p=ρgh可知,海水产生的压强大;海水对管道设备的压强:p=ρgh=1.0×103kg/m3×10kg×1500m=1.5×107Pa。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液体压强。

点评:在此题中要求学生对液体压强特点、液体压强公式的掌握和运用,确定深度变化、深度大小是本题的关键。

3.如图所示,容器中装有水,放在水平桌面上。

水中有一个木块被细线系在容器底部,已知水重200N,水深为 0.5m,木块的体积为 4dm3,木块的密度为 0.6×103 kg/m3,求:(1)水对容器底面的压强;(2)绳子对木块的拉力;(3)若容器重为10N,容器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100cm2,当绳子断了,最终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时,求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压强与浮力好题+解析

压强与浮力好题+解析

压强与浮力好题+解析一、压强和压力典型题目分析1.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和压强:F容器底=G同一底面水柱;P容器底=ρ液gh=G柱/S2.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和压强:F桌面=G;P桌面=G/S甲F<G液乙 F=G液。

丙F>G液图3甲容器口大底小,对液体提供向上的支持力的,不仅仅是容器底部,周围侧壁对液体也提供向上的支持力,这就减轻了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使F<G。

乙容器的侧壁对液体也有作用力,但方向是水平的,不能减轻了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所以F=G。

丙容器的侧壁对液体的力的方向向下(依据:压力的方向总是与接触面垂直),使容器底部不仅承受液体的重力,还要承受侧壁对液体向下的压力,使F>G。

由于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并不一定等于液体的重力,所以在计算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时,应先根据公式p= ρgh求出液体的压强,再根据F=pS求出压力。

3.压力与压强的变化分析①如图所示,某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匀速滑动,在木块前端离开桌面至一半移出桌面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块对桌面的压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解:在滑动过程中,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始终等于木块的重力,(重心是物体各部分受力的等效作用点)所以F不变,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无关,所以f不变,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变;因为受力面积减小,所以压强变大.故答案为:不变;不变;变大.②(2011年上海市)如图所示,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A和B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两液面相平且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若在两容器中分别加入原有液体后,液面仍保持相P B和压力F A、F B的关系是(P A>P B,F A>F B)平.则此时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PA、(液体压强不一定只能用ρ液gh分析,若为柱体,亦可用G柱/S)③(2011年北京市)甲、乙两个圆柱形容器盛有相同深度的液体,放置于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甲、乙两容器的底面积分别为S1和S2,且2S1=3S2.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为ρ1,液体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为p1.乙容器中液体的密度为ρ2,液体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为p2,且p2=2p1.将A球浸在甲容器的液体中,B球浸在乙容器的液体中,两容器中均无液体溢出.液体静止后,甲、乙两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力相等,A、B两球所受浮力分别为F1和F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F1>F2,ρ1<ρ2B.F1=F2,ρ1<ρ2C.F1<F2,ρ1>ρ2D.F1<F2,ρ1<ρ2密度大小关系不难判断,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和题目条件即可。

压力压强浮力压轴题及答案

压力压强浮力压轴题及答案

压力压强浮力压轴题及答案一、1、小伟在科技活动中接触到一种叫“压力传感器”的电学元件,其实际是一种阻值会随所受压力大小发生变化的电阻。

经过查询资料,他设计了一种简易的电子秤,其原理如图8所示。

所用压力传感器R 的上表面面积为5×10-4米2,容器的质量为1千克,容器的底面积为400×10-4米2。

求:(1)容器内盛有5千克水时,这些水的体积为多少?(2)当容器与水的总重为100牛时,容器对压力传感器R 的压强是多大?2、如图9所示,边长分别为 0.2 米和 0.1 米的实心正方体 A 、B 放置在水平地面上,ρA 为 0.l×l03 千克/米 3, ρB 为 0.8×l03 千克/米 3。

求:(1) 物体 A 的质量mA 。

(2) 物体 B 对地面的压力FB 。

(3) 小明和小华两位同学设想在正方体 A 、B 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一定的厚度后,通过计算比较A 、B 剩余部分对地面压强的大小关系。

小明设想在 A 、B 的上部均截去 0.09 米 , 小华设想在 A 、B 的上部均截去 0.05 米,他们的计算过程及得出的结论分别如下表所示:计算过程 结论小明 PA=FA/SA=ρAghA=O.l×103千克/米3×9.8牛/千克×(0.2米一0.09米)=107.8帕 PB=FB/SB=ρBghB=O.8×103千克/米3×9.8牛/千克×(0.1米一0.09米) =78.4帕PA>PB小华 PA=FA/SA=ρAghA=O.l×103千克/米3×9.8牛/千克×(0.2米一0.05米)=147帕 PB=FB/SB=ρBghB=O.8×103千克/米3×9.8牛/千克×(0.1米一0.05米)=392帕PA<PB ①请判断:就他们设想截去的厚度而言,小明的结论是 的,小华的结论是 的。

初二物理浮力与压强考点详解题目+答案

初二物理浮力与压强考点详解题目+答案

【知识点】中考物理浮力考点、题型超详细思路解析,攻破浮力难题!2018-07近年中考中有关浮力难题多以阿基米德原理和运用物体的浮沉条件,通常会跟压力、压强、质量、密度、杠杆、滑轮等知识综合在一起考查。

一、浮体浮体综合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1)先明确物体在液体中的状态:漂浮。

(2)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只受到重力G物和浮力F浮两个力的作用,并处于静止状态。

(3)列出二力平衡的方程:F浮= G物。

(4)展开求解:将求浮力的公式F浮=ρ液排、重力公式G物物g〔或 G 物=ρ物 V物g〕求未知量。

1.漂浮体例1 一个木块浮在水面上,它浸入水中的体积是总体积的四分之三;将这个木块放在某种液体中,它也浮在液面上,并且露出液面的体积是总体积的五分之二。

求:(1)这个木块的密度;(2)液体的密度。

变式1一木块漂浮在水面上,它露出液面的体积是243 。

把木块露出液面的体积切去,将剩余局部再放入水中,静止时木块又有183的体积露出液面。

这个木块的密度是多大?提示:根据浮沉条件利用两个等式F′ G′,F浮展开解题。

例2 边长为1的正立方体木块,漂浮在酒精液面上,有一半的体积露出液面,如图甲所示,将木块从底部去掉一局部,粘上体积相同的玻璃后,投入某种液体中,它仍漂浮,如图乙所示,此时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压强为980,酒精和玻璃的密度分别为ρ酒精=0.8×1033,ρ玻璃=2.4×1033,胶的质量和体积忽略不计,求:(1)木块的密度(2)玻璃的质量例3 欢欢利用小试管、螺母和细线制成一个“土密度计〞,用如下图的方法测量液体的密度。

“土密度计〞在酒精〔ρ酒精=0.8×1033〕中静止时露出液面的高度为2;“土密度计〞在水中静止时露出液面的高度为3;“土密度计〞在硫酸铜溶液中静止时露出液面的高度为3.8。

那么此硫酸铜溶液的密度为3。

提示:利用F酒浮水浮酸浮2.浮体载物问题(1)浮体上压一物体;(2)浮体下挂一物体;(3)筒内载有物体。

压强与浮力相结合的综合计算-【压轴必刷】 中考物理力学压轴计算题难题专练 (解析版)

压强与浮力相结合的综合计算-【压轴必刷】 中考物理力学压轴计算题难题专练 (解析版)

03压强与浮力相结合的综合计算1.如图所示,薄壁圆柱形容器A 和B 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的底面积分别为2210-⨯m 2和2110-⨯m 2。

A 容器中盛有0.2m 深的某液体,B 容器中盛有0.3m 高的水。

(g =10N/kg)求:(1)B 容器中水的质量m 水;(2)B 容器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水;(3)若两容器足够高,将一个体积为3110-⨯m 3,质量为4千克的金属球浸没在B 容器的水中。

同时向容器A 中倒入原有液体,使两容器底部液体压强增加量相同,同时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也相等。

求A 容器中所装液体的密度ρ液。

1.(1)3kg;(2)3×103Pa;(3)0.5×103kg/m 3【解析】解:(1)由题意可知,容器B 的底面积s B =1×10-2m 2,高度h B =0.3m,由体积公式可得,B 中水的体积为V =s B h B =1×10-2m 2×0.3m=3×10-3m 3由质量公式可知,B 中水的质量为333310kg /m 310m 3kgm V ρ-==⨯⨯=(2)由液体压强公式可得,B 容器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33310kg /m 10N /kg 0.3m 310Pa p gh ρ==⨯⨯=⨯水(3)由题意及浮力计算公式可得,金属球完全浸没时所受到的浮力为333310kg /m 10N /kg 10m 10N F gV ρ-==⨯⨯=浮水排由重力公式可知4kg 10N /kg 40NG mg =⨯=所以重力大于浮力,金属球直接沉入水底。

两容器底部液体压强增加量为两容器中液体增加的高度所产生的压强,B 容器中液体高度变化量为33B 22B 110m 0.1m10m V h S --⨯=== 由两容器底部液体压强增加量相同可得A AB Bp g h g h ρρ== 液由Fp S=可得,F pS =,结合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相等可得()22A A A A A A 10N /0.2210F p S gh S kg h m m ρρ-===⨯⨯+⨯⨯ 液液()3322B B B B B 10/m 10N /0.10.3110F p S gh S kg kg m m m ρ-===⨯⨯+⨯⨯水即()2A 0.20.2N·m /40Nh m kg ρ+= 液32A 0.110kg /m h ρ=⨯ 液两式联立,可解得330.510kg /m ρ=⨯液【答案】(1)B 中水的质量为3kg;(2)B 容器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3×103Pa;(3)A 容器中所装液体的密度0.5×103kg/m 3。

中考物理---压强与浮力选填压轴题练习(含答案)

中考物理---压强与浮力选填压轴题练习(含答案)

中考物理---压强与浮力选填压轴题练习(含答案)压轴题分析1.利用公式直接进行解答在选择题、填空题型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是直接利用浮力与压强公式进行计算的题目类型。

主要考查学生对概念的掌握和基本计算能力,只要具备牢记公式并熟练运用公式进行计算能力,此类考题一般不难解答。

2.利用压力差进行解答主要出现在浮力有关计算中。

是指要使物体完全浸没液体中需要外加一定压力,浮力与物体受到的重力存在压力差。

此类题目在有关浮力计算时出现几率较大,也是常考题型。

解答此类问题时,只要能利用好平衡力的概念即可解答。

3.利用力的平衡条件进行解答物体在液体内处于平衡状态,无论上浮、悬浮还是下沉,都必须遵循力的平衡条件,利用平衡条件,建立等量关系即可。

解答此类问题时,除了下沉外,上浮和悬浮都必须满足重力等于浮力;此类题型舰船类较多。

压轴题练习一、单选题1.(2021·重庆渝北·统考模拟预测)一个带瓶盖质量为100g的圆柱形瓶身的空玻璃瓶,内装10cm高的水,用瓶盖密封后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甲所示,再将玻璃瓶分别倒置在盛有水和某种液体的容器中,静止后,瓶内、外液面的高度差如图乙和图丙所示(瓶壁厚度忽略不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玻璃瓶底的面积为100cm2B.未知液体的密度为0.5g/cm3C.玻璃瓶在水中漂浮时瓶内外水对瓶盖的压强相等D.玻璃瓶在未知液体中排开的液体的体积为700cm3【答案】D【解析】A.玻璃瓶的重力G瓶=mg=0.1kg×10N/kg=1N图乙中玻璃瓶处于漂浮状态,浮力等于玻璃瓶及内部水的总重力,所以综上所述,①④正确,②③错误,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3.(2023·山东泰安·统考一模)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个底面积为200cm2的盛水容器A内有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物块B,一根细线与容器底部相连,此时细线受到的拉力是6N。

已知水的密度是1×103kg/m3,g取10N/kg,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物块B受到的浮力是10N②物块B的密度是0.6×103kg/m3③剪断绳子,待物块B静止后受到的浮力为10N④剪断绳子,待物块B静止后,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减小了300PaA.只有①③B.只有②④C.只有②③D.只有①④【答案】D【解析】①正方体物块的体积V=L3=(10cm)3=1000cm3=1×10﹣3m3因物体浸没时,则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V=1×10﹣3m3所以,物块受到的浮力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1×10﹣3m3=10N故①正确;②因物块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和竖直向下的重力、绳子的拉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所以,由物块受到的合力为零可得F浮=G+F拉则物块的重力G=F浮﹣F拉=10N﹣6N=4NA .右边液面下降1 cmB .右边液面下降2cmC .右边液面比左边液面低1 cmD .左右液面一样高【答案】A【解析】当两管中液体高度都为9cm 时,根据液体内部压强公式p gh ρ=及酒精、水的密度大小关系可以知道,酒精对活塞的压强小于水对活塞的压强,故活塞要向左移动,右管中水位下降,左管中酒精上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市备战2020年中考物理压强选择题专项大剖析专题13 液体的压强与浮力结合问题一、常见题目类型1.将两个小球(或物体)分别浸入两种液体中,小球静止时一个漂浮,另一个悬浮(图1)。

2.将两物体分别浸入两种液体中,静止时一个漂浮,另一个下沉到底部(图2)。

3.将两物体分别浸入(或从液体中取出)两种液体中,静止时均下沉到底部(图3)。

4.将一物体分别浸入盛满不同液体的两柱形容器中,(图3)。

二、用到的物理知识1. 阿基米德原理:F 浮=ρ液gV 排。

2. 物体漂浮或悬浮时: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大小,即F 浮=G 物。

3. 物体的浮沉条件:①物体的密度ρ物<ρ液,物体漂浮。

②ρ物=ρ液,物体悬浮。

③ρ物>ρ液,物体下沉。

4. 物体浸入柱形容器的液体中,液体对底部增大的压力就是物体受到的浮力(漂浮、悬浮或下沉均可)即△F =F 浮。

5. 物体漂浮(或悬浮)时,液体对柱形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液体的重力与物体的重力之和。

物体下沉到液体底部时,液体对柱形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液体的重力与物体受到的浮力之和。

6. 二力、三力的平衡。

二、例题【例题1】甲、乙两只完全相同的杯子盛有不同浓度的盐水,将一只鸡蛋先后放入其中,当图1 乙 甲图2 甲 乙 (a ) (b ) 图3 A B 甲 乙甲 乙水 酒精 A图4鸡蛋静止时,两杯中液面相平,鸡蛋所处的位置如图1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鸡蛋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较大;B .鸡蛋在甲杯中排开液体的质量较大;C .乙杯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较大;D .甲杯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较大。

【答案】C【解析】①两个相同的鸡蛋,在甲液体悬浮、在乙液体中漂浮时,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鸡蛋所受浮力等于鸡蛋的重力,即F 浮=G 蛋,则鸡蛋在两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相等:F 甲浮=F 乙浮(即鸡蛋排开甲、乙液体的重力相等,质量相等),故A 、B 错误。

②因为 F 浮相同,V 排甲>V 排乙,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 浮=ρ液gV 排可知:液体密度关系为 ρ甲<ρ乙。

③根据P =ρgh 可知,ρ甲<ρ乙,深度h 相同,所以乙杯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较大。

故选C 。

【例题2】如图2所示,装有一定量水的圆柱形容器(容器足够高)置于水平地面上,把甲、乙两个等体积实心小球分别放入水中,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增加量依次为△p 甲、△p 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若△p 甲>△p 乙,则 F 浮甲>F 浮乙B .若△p 甲>△p 乙,则 m 甲<m 乙C .若△p 甲<△p 乙,则 ρ甲>ρ乙D .若△p 甲<△p 乙,则 G 甲>G 乙【答案】A【解析】本题最好逐项进行分析判断,且注意甲、乙两个实心小球体积相等。

A. 若△p 甲>△p 乙,根据△P=ρg △h 可知,水面升高的高度△h 甲>△h 乙,排开水的体积V 排=S △h ,则V 甲排>V 乙排,根据F 浮=ρ水gV 排可知,F 浮甲>F 浮乙。

所以A 正确。

B . ①若△p 甲>△p 乙,根据△P=ρg △h 可知,△h 甲>△h 乙,排开水的体积V 排=S △h ,正确的是图1图2( )A .p 甲>p 乙, F 甲=F 乙;B .p 甲=p 乙,F 甲>F 乙;C .p 甲<p 乙, F 甲=F 乙;D .p 甲=p 乙,F 甲<F 乙。

【答案】A【解析】①两个物体完全相同,在甲中漂浮,在乙中悬浮,它们所受浮力都等于自身的重力,所以浮力相等,即F 甲=F 乙。

根据浮力公式F 浮=ρ液gV 排可知:在浮力相同的情况下,物体排开甲液体的体积小,所以甲液体的密度大。

②又因为当物体静止后两烧杯中液面恰好相平,根据公式p=pgh 可知甲液体的压强大。

所以选A 。

4.甲、乙两圆柱形容器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容器内分别盛有体积相同的不同液体。

将一小球放入甲容器内,待其静止后如图4所示,此时甲、乙两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大小相等。

如果将小球从甲容器中取出并放入乙容器中,待小球静止后(无液体溢出),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强的变化量分别为Δp 甲和Δp 乙。

则关于Δp 甲和Δp 乙的大小关系,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Δp 甲一定大于Δp 乙B Δp 甲可能小于Δp 乙C Δp 甲一定小于Δp 乙D Δp 甲一定等于Δp 乙【答案】C【解析】①原来甲、乙两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大小相等:P 甲=P 乙,根据P=ρgh ,因为 h 甲<h 乙,所以液体的密度关系ρ甲>ρ乙。

②小球从甲容器中取出并放入乙容器中,因为ρ甲>ρ乙,所以在乙中一定下沉到底部。

③原两容器内是体积相同的不同液体,甲、乙两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大小相等。

因为甲甲乙 图3 图4中有球,实际上V'甲>V乙,P甲=P乙,进行推理:当ΔV'甲=ΔV乙,ΔP甲<ΔP乙。

如果将小球从甲容器中取出并放入乙容器中时,ΔV'甲=ΔV'乙,则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强的变化量为Δp甲一定小于Δp乙。

所以选C。

5.如图5两个盛有等高液体的圆柱形容器A和B,底面积不同(已知S A<S B),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

现将甲球放在A容器的液体中,乙球放在B容器的液体中,容器中均无液体溢出,若此时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则一定()A B图5A.甲球所受浮力大于乙球所受浮力;B.甲球的重力小于乙球的重力;C.甲球的体积大于乙球的体积;D.甲球的质量大于乙球的质量。

【答案】A【解析】①原来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压力的大小关系:根据F=PS,因为P A=P B,S A<S B,所以F A<F B,即液体的重力为G A<G B。

②放入小球后,若小球漂浮或悬浮,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原来液体的重力与球的重力之和,即F=+G液+G球。

因为此时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所以G甲+G A=G乙+G B。

因为G A<G B,所以甲、乙球的重力关系为G甲>G乙。

故B错误。

③放入小球后,若甲、乙小球都下沉到液体底部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G液+ F浮。

液体对容器A底部的压力F A′<G甲+ F A,液体对容器B底部的压力:F B′<G乙+ F B。

虽然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F A′= F B′,但是G甲+ F A与G乙+ F B的关系不能确定,即G甲与G乙的关系也不能确定,甲球和乙球质量的大小不能确定,故D错误。

③因为放入球之前,容器A和B液面相平,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根据P=ρgh可知,ρA=ρB。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PS ,因为P A=P B,S A<S B,F A<F B。

放入球后,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F'A= F'B,所以压力的变化量为△F A>△F B,即F甲浮>F乙浮,所以甲球排开液体的体积大于乙球排开液体的体积,但是不能确定甲球的体积大于乙球的体积。

故A正确,C错误。

(3)根据阿基米德定律,两种液体密度相同,甲球排开液体的体积大于乙球排开液体的体积,所以,甲球所受浮力大于乙球所受浮力,故A正确。

故选A 。

6.如图6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A 和B (S A >S B ),容器足够高,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

现将完全相同的两木块轻轻放入A 、B 两容器中(木块均漂浮),下列关于A 、B 两容器底部所受压力F A 、F B 和压强P A 、P B ,描述正确的是( )A .p A <pB , F A =F B ; B .p A >p B ,F A =F B ;C .p A <p B ,F A >F B ;;D .p A >p B ,F A >F B ;。

【答案】A【解析】(1)∵A 和B 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液体的重力相等G A =G B 。

将完全相同的两木块轻轻放入A 、B 两容器中(木块均漂浮),液体与木块的重力之和相等G'A =G 'B 。

∵两容器是圆柱形,∴容器底部所受压力等于其液体和木块的重力之和,即F A =F B =G 'A =G 'B 。

(2)根据P =F /S ,因为F A =F B ,S A >S B ,所以两容器底部所受压强P A <P B 。

故选A 。

7. 两个底面积不等的圆柱形容器,分别盛有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别浸入这两种液体中,小球静止时的位置如图7所示,此时两液面刚好齐平。

若将这两小球从液体中取出,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的变化量△p 甲、△p 乙的大小关系是( )A .△p 甲一定大于△p 乙B .△p 甲一定等于△p 乙C .△p 甲一定小于△p 乙D .△p 甲可能小于△p 乙【答案】A【解析】①因为两个小球完全相同,根据物体的漂浮和悬浮可知,球受到的浮力都等于球的重力。

则将球取出后,液体对容器底部减小的压力等于球的重力,故减小的压力相等。

②因为S 甲<S 乙,△F 甲=△F 乙,由△P =△F /S 可知,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的变化量 图 6 A B甲 乙图7 乙 甲△p 甲>△p 乙。

故选A 。

8.如图8所示A 、B 两只柱状容器(S A >S B ),分别盛有密度为ρ甲和ρ乙的两种不同液体,现将两个相同的小球分别浸入两种液体中,小球在如图所示的位置处于静止,两液面恰好相平。

若将小球从两液体中取出,则甲、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化量Δp 和压力变化量ΔF 的大小关系是( ) A .Δp 甲>Δp 乙, ΔF 甲>ΔF 乙; B .Δp 甲<Δp 乙,ΔF 甲=ΔF 乙;C .Δp 甲<Δp 乙, ΔF 甲<ΔF 乙;D .Δp 甲>Δp 乙,ΔF 甲=ΔF 乙。

【答案】B【解析】①原来在容器中分别放入两个相同小球,分别漂浮在甲液体、悬浮在乙液体中,根据二力平衡条件知,所受浮力相等,即F 浮=G 物,液体密度为ρ甲>ρ乙。

②将小球从两液体中取出,则甲、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变化量ΔF 即球的重力,大小关系是ΔF 甲=ΔF 乙;③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化量△P =ΔF /S ,因为ΔF 相同,S A >S B ,所以因为Δp 甲<Δp 乙。

故选B 。

9.如图9所示,甲、乙两个物体分别漂浮在装有A 、B 两种不同液体的相同容器中,其中ρA >ρB ,则关于两物体的质量m 、及排开液体体积V 排的大小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m 甲=m 乙,则V 甲排一定大于V 乙排B .若m 甲=m 乙,则V 甲排可能小于V 乙排C .若m 甲<m 乙,则V 甲排一定小于V 乙排D .若m 甲<m 乙,则V 甲排可能大于V 乙排【答案】B【解析】①甲、乙两个物体分别漂浮在A 、B 两种不同液体中,根据二力平衡条件知,所受浮力等于物体的重力,即F 浮=G 物=mg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