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古典园林漏窗艺术
台北林本源庭园之漏窗艺术

、
林本 源庭 园漏 窗 的分 类与 工艺
样 。极 力 追 求 意 境 的 深 邃 。漏 窗 这 一 表 现
式丰富 ,为全 园之画龙 点睛之 笔。
一
欲扬 先 抑 。采 取 欲 露 则 藏 的 方 法 .极 力将 景 致 遮 挡 住 ,使 其 似 隔 非 隔 、 若 隐 若 现 。 由此达 到 虚 实 相 生 之 意 境 。古 人 对 意 境 的 解释 有 “ 生于 象外 ”② 境 之说 。音 乐讲 弦外
立体 感 .堪 称漏 窗 中的精 品组 合 。
( )定静 堂 4
图 8蝴 蝶 ( 后 ) 右
为 了满 足举 行大 型宴会 时众多客 人的集
成 数 个 景 区 ,使 人 无 法 一 眼望 穿 全 园 。一 区复 一 区 的 园 景 。可 谓 是 “ 山重 水 复 ,柳 暗花 明 ” 。然而 ,园林 空 间 的整 体性 却 被 围
墙 打破 ,景 区 与 景 区 之 间便 彻 底 隔 绝 了 。
种文化土壤而 出现的 。清末重商社会 下诞 生 的 台 湾 富商 私 家 园 林 被 认 为 往 往 过 于注 重气 派 上 的华美 ,而忽 视 园林 意境 的 营造 ,
题 材之一 ,此 处漏窗 以两个 同心荷 叶形 为漏 窗图案 ,以十字纹相 连 ,简 洁大方 ,造 型独
次排开 ,中间的单元装以龟背纹泥塑窗格 ,
造 型别致 。风格 独特 。 ( ) 冰裂 纹”漏 窗 3“ 园 中最 具 特 色 的硬 景 漏 窗 应 属 观稼 楼
论漏窗在拙政园中的运用

摘 要:本文针对苏州园林拙政园的漏窗这一装饰艺术形式展开探索分析,以期对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园林景观设计等相关领域的专业研究起到一定的启发作用。
关键词:园林;漏窗;拙政园漏窗,俗称花窗、漏花窗、花墙洞,是园林建筑中一种独特的装饰艺术形式。
一衣带水的苏州平江河畔,当意趣雅贤的江南士人与心思玲珑的南方匠人相遇,便找到了诗意的归宿。
白墙青瓦、木栅花窗的背后是窄巷深宅,吴人世代留居传承。
吴侬软语和苏州评弹从宅坊间流出,窗下一抹清流淌过,乌篷船轻慢地摇曳着,石桥卧波,与粉墙黛瓦的亭台楼阁、花木彼此借景,在江南的水汽氤氲中宛如一幅长卷。
当人们漫步在江南烟雨中的苏州拙政园内,透过漏窗观景,亭台水榭、楼阁假山,别有一番风味。
从里往外观,从外往里观,都是美景,却并不相同。
以小见大,于细微之处见真章,赏园林四时不同之景,人生一大乐趣也。
一、漏窗在拙政园中的巧妙运用(一)漏窗的外观造型漏窗大多设置在园林内部的分隔墙上,主要用于体现园林的隐私性,一般不会放置在外墙上,以免游客一眼看尽园中山水。
漏窗在长廊和通透的分隔墙上运用得最多,这样的效果最好,且在阳光的照射下,漏窗斑驳陆离,变化万千,与景色交相辉映。
漏窗外观造型以矩形、圆形为多,也有例外,不规则的造型显得古典园林更加书香四溢、古色古香。
矩形造型以两至三层为宜,这样既不显得累赘,又不显得单薄,若漏的景过多,漏窗便失去了若隐若现的效果,也就毫无生趣可言。
拙政园中的漏窗外框造型大多中规中矩,并无令人眼花缭乱之感,可以称得上素净淡雅。
漏窗的外框只是漏窗整体的“绿叶”,而精彩纷呈的内部图案才是“红花”。
素净的漏窗外框造型不会使漏窗在园林其他装饰艺术形式中失了颜色,其内敛有内涵的特点是低调的体现。
人们不会一眼便注意到漏窗的外观造型,“不喧哗,自有声”就是运用漏窗造型的巧妙之处。
(二)漏窗的窗格划分现代新建的园林中看到的漏窗窗格划分形式大多比较单一或笼统,无外乎方和圆两种,不像古人设计的漏窗形式多种多样、寓意丰富隽永。
江南古典园林花窗设计及应用研究

27江南古典园林花窗设计及应用研究李俊成 邓莉丽江苏大学艺术学院摘要:中国古典园林造型、装饰手法种类众多。
其中花窗是构成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材质和造型都会给人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为古典园林增加魅力。
古典园林是我国历史瑰宝,其中江南古典园林最为著名,其无论在造型、材质、图案上都能体现古典园林的美学极致。
江南古典园林花窗闻名于其丰厚的历史底蕴、吸引人的文化传统以及浓郁的人文气息。
就其形式而言,使用的是文化和现代设计两者相结合的方式,此方式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本文围绕着花窗的工艺特点、材料、纹样等方面的分析,进行探讨和论述江南古典园林花窗在现代设计的应用,为江南古典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花窗;工艺特点;纹样特征;现代设计引言中国古典园林在我国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历史地位,通过园林反应出当时人们的居住生活状态和人文情怀以及对于艺术的独特鉴赏,是我国不可缺少的历史瑰宝。
而集中于江浙一带的江南古典园林造型别致、构思精巧,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其中江南古典园林的花窗设计,运用借景、叠景、对景等手法史园中以小见大,通过花窗洞见一片天,给人以无限遐想空间。
本文对花窗的材质、纹样特点、色彩、空间构造以及花窗的发展进行分析,意在探求内与外、室内与自然的一种联系,为江南古典园林的研究提供一种独特思路。
1.江南古典园林花窗工艺技术及设计特点1.1 材料工艺分析1.1.1材料分析江南古典园林花窗样式繁多,由于花窗的图案样式和地区,贫富等级,主题存在差异性,所以花窗的组成不同,材料也各不一样,可由多种材料混合而成。
不古板,具有灵活性、精巧性。
因室外常年要受环境腐蚀的影响较多,故在材料的选用上多以坚实耐损坏的硬质材料作为主料,例如:砖、瓦、琉璃等等。
而室内的花窗制作则多以木质为主。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水泥,钢筋混凝土等材料的广泛使用,使得花窗制作工艺去复杂化,选取的材料就更加多变。
根据材料组合搭配的不同可分为:烧制花窗;筒瓦花窗;砖木瓦搭砌花窗;砖细花窗;木制花窗;钢网水泥砂浆筑粉;堆塑花窗。
中国古典园林漏窗的艺术应用

中国古典园林漏窗的艺术应用孙丽欣,李鹏宇(南京农业大学,江苏南京210095)漏窗作为园林中借景的工具之一,能够让园林景观在空间上产生虚实的变化,同时将园林母体空间分割成的子空间形成联系,增加景观层次。
漏窗与其所框之景构成了一幅幅优美的山水图画,小中见大,引人入胜。
本文以沧浪亭的漏窗为例,从图案、分隔空间的手法及文化寓意等方面进行分析,剖析沧浪亭中漏窗的艺术应用。
中国古典园林;漏窗;沧浪亭;艺术应用次。
苏州园林中沧浪亭的复廊漏窗,不仅有障景泄景作用,还起到了借景的佳例。
2漏窗的分类及主要应用2.1漏窗的分类漏窗不仅仅是一种窗户的类型,从宏观的概念上来说,漏窗还是一类窗户形式的统称,如“花窗”、“空窗”、“景窗”,按照它们在园林中的作用都可以被归为漏窗这一大类。
2.1.1漏窗。
漏窗的高度大多与人的视平线相齐,一般在1.5m 左右。
漏窗一般没有窗扇,洞口径大多在0.7~1.2m 之间。
苏州园林中的漏窗形式最为复杂多样。
2.1.2空窗。
又名“洞窗”,主要位于复廊和建筑中,没有窗扇,它的尺寸一般会比较大。
在园林建筑中,如果空窗属于“虚”的要素的话,那么漏窗则属于“半虚半实”的要素,空窗的设置可以使几个空间相互穿插渗透,将内外景致融为一体,又能增加景深,扩大空间,获得深邃而优雅的意境,空窗窗框还有框景的作用。
2.1.3景窗。
景窗是一种装饰性透空窗,是不封闭的空“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这廖廖几个字诠释了苏州私家园林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地位。
在苏州所有名园中,以沧浪亭的历史最为悠久,每每游至沧浪亭,总是会让人想起《楚辞·渔父》中的“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1]”一句,让人在这古朴静谧的园子中流连忘返。
沧浪亭上的漏窗更是样式繁多,造型精美。
1漏窗的概念及其功能1.1漏窗的概念《营造法原》中对漏窗的定义是这样记载的,“园林墙垣,常开空宕,以砖瓦木条构成各种图案,漏洞,以便于凭眺,似有避外隐内之意。
苏州古典园林漏窗图案与吉祥文化

பைடு நூலகம்
关键词 :苏州古典 园林 ;漏窗 图案 ;吉祥文化 ;装饰
中国 的装 饰艺 术历 史 悠久 ,与我 们 几千 年 的 中华文 化 紧密 相 连 ,图案纹 饰 具有 鲜 明 的中 国特 色 。诸 葛铠 先 生认 为 : “ 中 国装
饰 艺术 的 生存 和发 展 ,不 可 能游 历 于 中国古 代整 体 文化 的进 程 之 漏 窗又 叫 花窗 , 明末计 成 在 《 园冶 》一 书中 把它 称 为 “ 漏砖 外 。 ” 中国古 代 的建筑 装 饰特 别 是 文人 名士 居所 中的装 饰 图案 一 墙 ”或 “ 漏 明墙 ” 。漏 窗 大 多设置 在庭 院 内部的 分 隔墙 面上 ,其 方 面受 上层 文 化影 响 , 另一 方面 也 受到 来 自于 民 间的 审美观 念 影 图案形 式变 化 多端 ,山水人 物 、 飞禽走 兽 、花 卉 虫鱼 、 博古 器物 响 ,文 化名 士 或商 贾 大户 庭 院 中的漏 窗 图案 既有 “ 书 画琴 棋诗 酒 等 无所 不包 ,论艺 术成 就 ,数 苏州 古 典庭 院 中的漏 窗最 为著 名 。 花 ”的风雅 追 慕 ,也 同样 充满 着 “ 事事 如意 ”、 “ 鲤鱼 跳 龙 门 ” 漏 窗不 仅 “ 使 园林 景物 ,更显 得 幽遽 曲折 ,人 们视 线 所及 ,若 隐 等 民间 吉 祥 寓 意 。 画 一 只 喜 鹊 站在 梅 花 的枝 头 ,寓 意 “ 喜 上 眉
若 现 ,花影 粉 墙 ,月 明庭 院 ”,漏 窗 中变 化万 千 的 图案 更是 既雅 还俗 , “ 趋利 ” “ 避害 ”的吉祥 文化 融贯 其 中 。 漏 窗的 图案形 式 《 园冶 》 中绘 有漏 窗十 六 式 ,而 到 了清 代 , “ 漏 窗 式样 争奇 斗 妍 ,各 出心 裁 ,单就 苏 州一 地来 说 ,就 有千 余种 之 多 。 ”其形 式 呈现 出一 种 图案 美 ,是庭 园艺术 的重 要 组成 部 分 。这些 丰 富多 彩 的漏 窗 图案在 其 他建 筑装 饰 及陶 瓷 、织 绣 、铜器 、玉器 、 漆器 等 品类 中也 常 能见 到 ,具有 承 传性 和趋 同性 的特 点 ,当然 ,漏 窗 图案 也有 自己的倾 向性 和选 择性 。 漏 窗图 案可 以从其 窗框和 窗芯 两个 方 面来 谈 。 窗框 的图 案形 式主 要 有方 形 、圆 形 、椭 圆形 、多 边形 、莲花 形 、石 榴形 、 贝叶 形 、梅 花 、葫芦 、 瓶形 等 ,也 有两 个或 多个 形 体 结合 的组 合 形 。 如 苏州沧 浪 亭 步崎 附近 的漏 窗 ,形 式分 别有 贝叶 、寿 桃 、海棠 、
浅析苏州古典园林门窗的造景功能

2020年第8期现代园艺门窗是我国传统园林中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苏州古典园林营造录》将其归类为建筑装饰小品,在园林造景和审美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苏州园林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陈从周先生曾说,我国古代园林多封闭,以有限面积,造无限空间,故“空灵”二字,为造园之要谛[1]。
空灵透漏是江南私家园林的一个显著特质,苏州园林更是将此特质发挥得淋漓尽致。
园林以空灵为主,建筑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盖建筑以多门窗为主,(如)以封闭出之,少透漏之妙”[2]。
园林建筑中的门窗应尽量的多,而墙壁的面积应尽量的少,如此,建筑空间流动往复,虚实相生,园内才开敞明朗、透漏空灵。
由于门窗本身的造型特点,在园林艺术中又常用作取景的画框,将周围景色借入,形成“尺幅窗”“无心画”。
在空间相互穿插渗透之中,不仅增加了景深,还能够达到移步换景的效果,形成动静相辅的园林景色。
此外,园林中的门窗还蕴含一定的文化内涵,能够渲染园林空间的意境。
因此,门窗在造园艺术中,不仅是调节空间的重要手段,也是创造景境的重要方式。
1调和虚实关系构成建筑物立面的要素可以分为虚实2种,在苏州园林中,实的部分主要是粉墙,而虚的部分主要是门窗及透空的廊,它们与粉墙之间构成了强烈的虚实对比。
为了达到虚实2种元素对比、调和的效果,在园林中通常要避免虚实2种元素平分秋色,而使其中一种占主导地位。
此外,还应使2种元素相互交织穿插,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对比的境地。
例如,网师园“月到风来亭”一侧墙壁的面积比较大,实的要素处于主导地位,但由于在实的墙面开辟了为虚的洞门和半虚半实的漏窗,调和了虚实的对比关系,做到实中有虚。
“竹外一枝轩”粉墙上开辟的月洞门和洞窗面积比较大,使得内外的景致互相渗透、穿插,粉墙面积虽少,却也支撑起了画面,因而虚中有实。
透过“竹外一枝轩”向西有一八角形洞窗,正对着“看松读画轩”庭院内的松柏牡丹,窗外又有海棠树1株,由轩中望去也是满园翠色,一幅完美的工笔花卉画卷,窗为虚、景为实,相辅相生。
中国传统漏窗文化的审美意蕴

中国传统漏窗文化的审美意蕴文 / 傅立宪 赵燚博摘要:从形式美法则及应用出发,以形式美、节奏美、层次美、秩序美等四个方面来分析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漏窗之美。
发现其遵循了设计美学规律,体现了中国古典园林中自然美与社会美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漏窗;古典园林;视觉艺术;设计美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652(2018)02-0148-03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东方园林体系中的一种,具有鲜明的个性。
由于造园家深受传统绘画、诗词和文学等艺术的影响,中国园林从一开始便带有浓重的浪漫主义色彩。
其中“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自然造园艺术特点更是与中国古典美学思想不可分割。
漏窗作为古典园林中的重要建构元素,以其形式、节奏、层次、秩序的变化整体影响着园林的艺术美。
一、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漏窗概述漏窗,俗称漏花窗(即有部分空透的墙窗),窗洞内有镂空图案,是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典型特色。
按照漏窗的形制,它大致可分为几何形和不规则形两种。
园林的漏窗还是以方、长、圆、六角、八角为代表的几何形居多。
方形的漏窗除了做成方角以外,还有圆角或海棠纹等形式。
[1]而形状较为独特的葫芦形、花瓶形、如意形,因其体形优美,多单独出现在视线较为集中的地方,形成视觉和审美焦点。
受儒道学说的影响,中国古典园林在建造中更多地遵循了“崇尚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
因此,漏窗图案无论是从情趣上还是从构图原则上,都要随环境做出变化,从而与空间环境情景交融,因境而成。
古典园林中漏窗的花纹图案极为丰富,有数百种之多,这些图案的构成从形体上又可以分为自然形和几何形两种。
自然形体的漏窗形式多样,题材多托物言志,常用植物花卉、吉祥鸟兽、人物故事等为原型,借以表达天地人物之美。
而几何形体图案则多由直线、斜线、弧形弯曲线等组成,其稳定、有序的图案变化可以让人感受到多样的统一感。
“工精虽专瓦作,调度犹在得人”[2],“切忌雕镂门控,应当磨琢窗垣”[2],是计成在《园冶》中的经典描述,话虽不多,却已道出了漏窗之大概。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欣赏:墙·漏窗

2 豫园花窗粉墙 3 砖制花窗 . 4 黄家花园花窗与圆门 5 拙政园漏瓷
6 圆形花窗 .
是 “ 龙墙 ” ,即墙项形似龙,曲曲弯
弯 ,还 做 出 龙 头 。上 海 豫 园里 的龙 墙 , 用 了 5条 龙 , 就 是 在 粉 墙 上 做
出波 浪形 的墙 脊,加 上砖雕龙 头。
这 5条龙 又有 各 自的特 点 。点 春 堂 与 万 花 楼 的 分 隔 墙 上 的 龙 叫 穿 云 龙 , 龙头 下部 漂浮 着 朵 朵 云 彩 ,龙 头 上 翘 , 腾 云 驾 雾 , 向九 霄 。 似 跃 大 假 山 后 面 围墙 上 的 那 条 龙 叫卧 龙 , 好 似 潜 伏 着 伺 机 而 起 。还 有 两 条 龙 是 在 和 煦 堂 附 近 的 围墙 上 。称 双 龙
7 黄家花园花窗粉墙
戏珠 。最后一条龙 是在 内园,龙体 采用青瓦,横 瓦空架,由于背景是
天 空 ,所 以好 似 一 片 片 白鳞 ,故 称
白龙 。
漏窗,可以说是我 国古典 园林 中的一大特色。《 园冶) )中说:“ 凡
有 观 眺处 筑 斯 , 似 避 外 隐 内 之 义 。
古之瓦砌 连钱 、 叠锭 、 鱼鳞等类, 一
维普资讯
仙 兽 , 以为 巧 制 , 不 第 林 园 之 不
,
向来 的墙垣,全 。雀巢可憎,
禽鸟 、 神仙 、 怪兽 ,以为制作精巧,
非但在庭 园中欠佳,即使在 宅堂前
也 是 不 可 用 的。 这 种 墙垣 , 常 引麻
造 之 。 何 不 以墙 取 头 阔头 狭 就 屋 端 正 ,斯 匠主 之 莫 知也 。 ”
雀营巢,聒噪可厌,杂草丛生,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漏窗构筑形状多样,花纹图案多瓦片、薄用砖、木竹材等制作,有套方、 曲尺、回文、万字、冰纹等,清代更以铁片、铁丝作骨架,用灰塑创造 出人物、花鸟、山水等美丽的图案,也有以传奇小说、戏曲及佛、道故 事的某些场面为题材,仅苏州一地花样就达千种以上。如沧浪亭的一百 零八式漏窗,留园长廊的三十多种漏窗,都已名闻天下。而内容最具文 化意义的,当推狮子林的“四雅”漏窗,即琴、棋、书、画四漏窗。所 谓“四雅”,指的是古代文人所喜爱的琴、棋、书、画四桩雅事,也可 以说是中华文明独特的四大内容。四个不同形状的漏窗中,依次塑有古 琴、围棋棋盘、函装线书、画卷,这些富于鲜明文化特色的图案内容, 为园林增添了不少的雅气。再加上窗下栽植的南天竹、石竹、罗汉松, 四季常绿,与粉漏窗图案变化多端,千姿百态,漏窗本身和由它构成的 框景,如一幅幅立体图画,小中见大,引人入胜。
漏窗是一种满格的装饰性透空窗,俗称 为花墙头、花墙洞、花窗,是江南园林 建筑的一个重要特色。计成在《园冶》 一书中把它称为“漏砖墙”或“漏明 墙”, “凡有观眺处筑斯,似避外隐 内之义”。 它以多变的造型、精美的 纹饰,不仅使平淡的墙面产生变化,使 空间似隔非隔,景物若隐若现,更引游 人兴致。而且窗饰题材丰富,熔文学、 书画、雕刻、戏曲、民俗等为一炉,是 江南人在长期的文化活动中智慧的结晶, 折射出华夏窗饰艺术博大精深的文化渊 源,体现着江南漏窗文化的民俗意义和 审美精神。
花卉漏窗
青松白鹤漏窗
何仙姑漏窗
-----神话故事
花鸟,竹梅漏窗
---吉祥寓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文字漏窗
---------嘉华堂藏书楼
莲花漏窗
---------佛家题材
三 角 形 漏 窗
回 纹 漏 窗
园 林 盲 窗
海 棠 漏 窗
万字漏窗
碎冰纹漏窗
近代和现代园林漏窗图案有用钢筋 混凝土或琉璃制的。漏窗高度一般 在1.5米左右,与人眼视线相平,透过 漏窗可隐约看到窗外景物,取得似 隔非隔的效果,用于面积小的园林, 可以免除小空间的闭塞感,增加空 间层次。 漏窗大多设臵在园林内部的分隔墙 面上,以长廊和半通透的庭院为多。 透过漏窗,景区似隔非隔,似隐还 现,光影迷离斑驳,可望而不可即, 随着游人的脚步移动,景色也随之 变化,平直的墙面有了它,便增添 了无尽的生气和流动变幻感。 漏窗很少使用在外围墙上,以避免 泄景。如果为增强围墙的局部观赏 功能,则常在围墙的一侧作成漏窗 模样,实际上并不透空,另一侧仍 然是普通墙面。这样的漏窗又叫盲 窗。就现代的室内装修在比较封闭 的墙面上,也有这种盲窗,不过这 里还要考虑的就是人对封闭房间的 一种恐惧心理了。
完
谢谢欣赏!
现在的窗大多通透明亮,采光很好,只是少了点韵味。。。 没有移步成景,没有曲径通幽,没有中国古典的那种半遮 半掩的羞涩,没有阳光洒下的斑驳点影…
透过漏窗,人在墙 边走,景在眼前移, 隐隐约约是一树玉兰、 一汪清水,听得到轻 巧的说笑,墙那边的 景致若隐若现,似隔 非隔,这种暧昧的距 离感是一种诱惑 …
漏窗是建筑艺术中一个招人注 目的“美人眼”。从这个窗口, 游人可以感悟到“尺幅窗,无 心画”的魅力。山光、流水、 月色、花香等天然风光在漏窗 中是可以欣赏的。峰峦丘壑、 深溪绝涧、竹树云烟、楼台亭 榭,成为窗中的一幅幅品位不 同的山水画。一年四季,春夏 秋冬,不断地更迭替换着画中 的色彩和形态,春风粉桃,夏 日绿荷,金秋丹桂,冬雪红梅 等无不使漏窗充满着自然气息, 让人感到这窗是一幅活着的画。
满 园 春 色 关 不 住 , 临 墙 小 窗 漏 几 分 。 。 。
江 漏 南 窗●古 艺 典 术 建 筑
漏窗古代称牖,是指开在墙壁上的窗。通风采光是窗的功能,先秦以前 的住房建筑,虽很简陋,但已有窗的出现。《淮南子· 说山训》中就有 一段形象的描述:“受光于牖,照北壁。”可知窗是朝南开的,从窗中 照射进来的光,可以一直照到北面的墙壁。只是当时的窗面积很小, “十牖毕开,不若一户之明”。 汉代出现了直棂窗。魏晋时期,文人兴起建造花园,这使门窗臵身于 景观与屋墙的交界处,起到漏窗隔景与引景的双重作用。“罗曾崖于户 里,列镜澜于窗前。”(谢灵运《山居赋》)唐至宋,出版了图文并茂 的《营造法式》。至明清时代,建筑门窗,工艺成熟,式样繁多,且存 世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