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说之三——小说的文化内蕴 c..
金庸小说之三——小说的文化内蕴 c

(4)、在金庸武侠小说所有人物的命名中, 有几个姓名是大家公认的好名,如“木婉 清”、“王语嫣”、“风清扬”、“岳灵珊” 等
二、儒、道、佛
金庸的前期作品,儒家思想和墨家思想占 据主导地位。《书剑恩仇录》和《碧血剑》 都对为民请命、为民锄奸的正义行为持赞赏 笔调,《射雕英雄传》更是把郭靖所代表的 儒墨精神褒扬到了极致。 到了中期作品,道家思想、游仙思想开始 令人注目。《神雕侠侣》可以看做从前期进 入中期的分水岭
4、《笑傲江湖》中的祖千秋对喝酒用杯的讲 究,展现了中国的酒文化。还有“梅庄四友” 对棋琴书画的痴迷,更是展现了传统文化的 精妙。
羊脂白玉杯——“饮酒须得讲究酒具,喝甚么酒,便用甚么 酒杯。喝汾酒当用玉杯,唐人有诗云:‘玉碗盛来琥珀光。’ 可见玉碗玉杯,能增酒色。” 翡翠杯——“饮这坛梨花酒呢?那该当用翡翠杯。白乐天杭 州春望诗云:‘红袖织绫夸柿叶,青旗沽酒趁梨花。’你想, 杭州酒家卖这梨花酒,挂的是滴翠也似的青旗,映得那梨花 酒分外精神,饮这梨花酒,自然也当是翡翠杯了。”
杨过和小龙女 《碧血剑》中的夏雪宜 《倚天屠龙记》中的张翠山 《天龙八部》中段延庆
3、在艰难磨练中的不断成长完善的人格 在武侠小说为代表的侠义文学中,人们编 织了一个又一个关于“成长”的神话。在金 庸的几部力作中,杨过,令狐冲,张无忌等 都曾被置于极端艰难困苦的境地,他们在精 神上不被理解,在物质上几乎不能生活,而 就在其中,他们完成了对人生道义的体味, 又因天性至诚,时有奇遇,完成绝世武功修 炼。
南帝一灯大师:火(红色).一灯里的灯有火, 一阳指的阳和火也相关.再加上他老人家后来 出家了,穿红色袈裟. 北丐洪七公:水(黑色).洪字里面是有水的.而且 他的掌力也是像潮水一般.丐帮帮主,衣服也 是非黑即褐啊。 中神通王重阳:土(黄色)。是个历史人物,叫 王喆.喆带了2土.其实王,重,里面都有土.他正 好是道士,道士本来就叫黄冠.
浅析金庸武侠小说的文化内涵综述

浅析金庸武侠小说的文化内涵【内容提要】:金庸武侠小说曾经一度风靡于华人读者中,且经久不衰。
总览其作品艺术价值是多方面的,本文主要探究其文化意蕴。
金庸小说用文化在雅俗间搭起桥梁,以其文化品位让“成年人的童话”打入文学殿堂的正厅。
其作品既深深植根于传统文化沃土,又充满金庸个性的创新,具有浓郁的现代意识;金写武侠,可实已突破“武侠”之园囿,既有儒家的积极入世、道家的游心自然、佛家的明世旷达,也有独立的批判精神、民族的和谐平等、个性的自由解放、辩证的亦正亦邪。
文章试图以文化解码金庸武侠,探索通往艺术殿堂的雅俗共赏之路。
【关键词】:金庸文化武侠、儒释道现代意识引言“男金庸、女琼瑶”。
曾经有多少像笔者这样的“金粉”,在青春懵懂时期就开始痴迷其中。
波澜起伏的情节、天马行空的想象、荡气回肠的情感……金庸小说倾倒无数“金迷”的原因可谓不胜枚举,可是当经过岁月的沉淀,何以仍感回味悠长,究其原因,大概是其历久弥香的文化使然吧。
遥想n多年前,它摆在地摊上,处在文化的最边缘,各种盗版乱七八糟。
然而到今天,各大书店上架豪华版,现代文学研究权威严家炎教授在北大开设研究课。
在雅俗之争的时代,金庸小说用文化在雅俗间搭起桥梁,以其文化品位让“成年人的童话”打入文学殿堂的正厅。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推开文化之窗,探视金庸不朽神话之一隅。
一、与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深度契合的文化内涵叶茂源于根深。
文学艺术作品往往都承载着某种特定的民族文化,呈现出这个民族的思想和情感历史。
一般的作家只会讲故事,优秀的文学家更善于塑造人物形象,而杰出的大师级作者则在塑造形象的同时表现和探讨人性及其文化特征。
金庸作品除了艺术功力和技巧外,还有着对中国历史及其文化精神的准确把握、深刻思考和精彩表现。
1.悠长“武侠味”(1)武侠渊源武侠文学的源头当有二:“一是汉初司马迁的《史记》中的游侠、刺客列传;二是魏晋、六朝间盛行的‘杂记体’神异、志怪小说。
”古代一般的武侠小说,以《七侠五义》为代表,确实主要写的是打斗和侠义。
金庸武侠作品的内涵

金庸武侠作品的内涵作者:吴俊超来源:《学周刊·中旬刊》2014年第05期摘要:金庸,原名查良镛,他是一位最著名的武侠小说家。
在他之前,武侠小说向来是不入流的,普遍被视为低级庸俗的作品,不为主流文坛所接纳,而金庸武侠小说的横空出世打破了这种格局,以其特有的魅力和内涵逐渐走入了主流文坛的台阶。
金庸的武侠作品可以用一幅对联来体现:“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天”,这些作品部部经典,可以说是家喻户晓。
他的作品曾被多次重印,发行量过亿,并且多次被改编成为电视剧、电影,成为人们观看的焦点。
大学之中开设金庸小说研究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当然入选中学课本也是顺利成章的事了。
关键词:信仰之坚情感之真知识之博艺术之美金庸武侠小说是在深厚的传统文化意蕴下融合了从西方传入的现代文学观念和技法所进行的艺术加工,具有丰富的内容、深邃的思想、强烈的情感和优美的意境。
金庸小说以其思想、内容、情感能给读者予以愉悦、共鸣和震撼,在阅读金庸武侠作品的同时也就能接受教育,这是潜移默化的。
对于金庸武侠作品的内涵,具体分析有四个方面。
一、金庸作品中人物的信仰之坚金庸小说塑造了许多成功的人物,这里成功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对金庸小说而言,这些人物各具特色、形象饱满而意蕴深远,受到人们的喜爱,是金庸小说成功的关键之处;二是指在具体的小说环境中,这些人物是成功的,他们人格高尚、武艺高强、为国为民、惩恶扬善,是真正的侠客。
金庸小说塑造了众多侠客,按其行为倾向大致可分为儒家之侠如郭靖、洪七公;道家之侠如张三丰、周伯通;佛家之侠如虚竹、方正大师。
他们行为、个性各异,或率众抗敌、或自由逍遥、或行侠仗义,但其根本之处在于他们都有一种“侠”的信念,这是支撑他们不断奋斗与进取的动力。
二、金庸作品的情感之真金庸小说的成功之处还在于其编织了一个复杂的情感世界,展现了各种各样的情感。
普遍认为“武”“侠”“情”是金庸小说的三要素,甚至有人认为“情”高于“侠”和“武”。
浅析金庸武侠小说的文化内涵

浅析金庸武侠小说的文化内涵魏中龑摘要:金庸武侠小说的价值,是可以从多方面来审视的,本文仅从文化意蕴来进行一些分析。
金庸武侠文坛的地位是因其作品的实际价值而确定的,他的作品既超越了前辈、也超越了同辈武侠作家的作品,更重要的是,他的作品实际突破了“武侠”的园囿,儒家的强烈社会责任感,道家的游心于自然,佛家的明世旷达都在其中有深刻的体现。
本文旨在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精义进行透视,从而探究金庸的武侠人物所包涵的厚重的传统文化之美、尤其是儒家文化之美。
并且,本文还将就传统文化在金庸武侠小说中的存在形态稍作分析。
关键词:金庸,隐士,郭靖,传统文化,西方文学引言:金庸,原名查良镛,当代著名作家、新闻学家、企业家、政治评论家、社会活动家。
金庸是新派武侠小说最杰出的代表作家,被普遍誉为武侠小说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绝代宗师”和“泰山北斗”,更有金迷们尊称其为“金大侠”或“查大侠”。
[1] 金庸博学多才。
就武侠小说方面,金庸阅历丰富,知识渊博,文思敏捷,眼光独到。
他继承古典武侠小说之精华,开创了形式独特、情节曲折、描写细腻且深具人性和豪情侠义的新派武侠小说先河。
凡历史均有篡改,在政治、古代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电影等都有研究,作品中琴棋书画、诗词典章、天文历算、阴阳五行、奇门遁甲、儒道佛学均有涉猎。
本文便是从其中国传统文化入手,对金庸小说蕴涵的文化内涵做简要分析。
一、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中国传统文化(一)传统文化任何文学艺术都是某种特定民族文化的载体,演绎着特定民族的思想和情感历史。
中国的传统文学艺术样式里,就浸透着以儒、道、佛为代表和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
从传统武侠小说到现代新派武侠小说,其间虽有武侠与义侠、庙堂与江湖、历史与玄幻、神魔与侠客等方面的差异与演变,但其精神内蕴,始终都脱离不开中国的传统思想。
金庸武侠小说的创作,是武侠小说发展史上一个几乎无法逾越的里程碑,它浓厚迷人的文化意味,是完全可以当作文化小说来阅读的。
金庸武侠小说中的文化积淀

金庸小说中的文化积淀摘要:金庸小说是指金庸先生创作的武侠小说,将每一部小说的第一个字提出组成了“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这样一副对联,再加上一部短篇小说《越女剑》一共15部。
在每一部小说中都蕴含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内容和弥散着浓重的传统文化气息,正如严家炎先生所说,金庸小说中的传统文化不只是外在的装饰,而是内在的浸润,是从内容到形式都浸润着的;它弥漫在整个作品,充溢在字里行间[1]。
小说中的几乎到处都可以找出传统文化,或人物命名,或引用典故,或借助史实,或以儒、释、道等哲学的精义作为创作的格调。
这不仅给作品提升了文化的层次,也让读者在领略江湖侠客情时浸润在博大深远的传统文化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关键词:金庸小说传统文化江湖侠客(一)小说中的人物命名小说中人物的命名对整个作品有着很大的影响,名字虽然只是个代号,但它却可能寄托着作者对该人物的一种期望或有所暗示。
金庸小说中的人物命名便深深地展现出这种特征,并且小说中的人物命名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
程灵素,《飞狐外传》中的人物。
名字由《灵枢》、《素问》两本医学经典而来。
金庸先生用两本医经的名字来给这样一个人物命名,不仅暗示了她医术(毒术)高明,而且“灵素”二字也有灵巧、善良之意。
苗人凤,《雪山飞狐》中的人物。
号称打遍天下无敌手,人送外号金面佛。
从书中他与胡一刀之间肝胆相照的相惜之情和坦坦荡荡的豪情便足以看出他的卓然不群,人中龙凤当之无愧。
花铁干,《连城诀》中的人物。
平时以侠义自居,确有“铁干”之风范,但却偏偏姓“花”,很明显的暗示了此人只具有“花架子”,外强中干。
果然,在雪谷中面对血刀老祖的威逼利诱时,露出了其贪生忘义,卑鄙无耻的本性。
[2]王语嫣,《天龙八部》中的人物。
段誉一见倾心,闻“语嫣”二字而发“语笑嫣然,和蔼可亲,好名字,好名字”之赞。
确实是人如其名,语笑嫣然,令人神醉。
梅超风,《射雕英雄传》中的人物。
原名梅若华,后改为梅超风。
金庸武侠作品的内涵

金庸武侠 小说是在深厚 的传 统文化 意蕴
下融合 了从西方传人 的现代文学观念 和技法 所进行 的艺术加工 . 具有 丰富 的内容 、 深邃 的 思想 、 强烈 的情感 和优美 的意境 。 金庸小说以 其思想 、 内容 、 情感能 给读者予 以愉悦 、 共鸣 和震撼 . 在 阅读金庸武侠作 品的同时也就 能
史上 占有重要 的地位 .中国历史 也是一部民 族融和的历史 金庸小说描写了满族 、女真
鹿, 笑书神侠倚碧天” . 这些作品部部经典 。 可 以说 是家喻 户晓 他的作品曾被 多次重印. 发
行量过亿 .并且 多次被 改编成 为电视 剧 、 电
下的大侠时 . 他仍然对 师父毕恭毕敬 在郭靖 这个人物形象上 .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伦理 中以孝为中心的家庭伦理关 系
艰辛努力和一系列 机遇后 . 他 终于学武有成 ,
不入流 的. 普遍被视为低级庸俗的作品 . 不为
主流 文坛所接 纳.而金庸武侠 小说 的横 空出
世打破 了 这种格局 .以其特有的魅 力和 内涵 逐 渐走入 了主流文坛 的台阶 金庸 的武侠作
品可 以用一 幅对联 来体 现 ! “ 飞 雪连 天射 白
自己在这些方面的深广学养 .使武侠小说上 升到一个很 高的文化层次 ……我们还从来不 曾看 到过有哪种通俗文学能像金庸小说那样 蕴藏着 如此丰 富的传统文化 内容 .具有如此 高超的文化学术 品位 。
f 一) 作为价值的观念之先进
《 射雕英雄 传》 中郭靖来 分析 , 他尚未 出生 父 亲便去世 . 他在母亲的抚养 下长大. 自由立志 为父报仇 , 尽管他资质 平庸 、 不 宜习武 , 但 为 报父仇 . 他从六岁即不分寒暑地 学武 . 在付出
学 羁 , 2 0 1 途 4 年 量 第 5 壤 期
金庸武侠小说的主题内涵和现代意识

金庸武侠小说的主题内涵和现代意识2009050131005709机械2班李毅武侠小说一向被视为只能满足一般读者的浅层阅读快感的通俗文学,但金庸的武侠小说却能够吸引“上至大学教授,国家元首,下至贩夫走卒,仆役小厮”等各阶层人士。
究其根由,除了他的小说情节的生动性,想象世界的丰富性,最重要的还有他思想的深刻性。
金庸小说是写古代历史背景下的人物故事,然而却也渗透了深刻的现代意识:爱情,武功显然不是它的唯一目的,甚至不是它的最主要的目的,作者在抒发自己的情怀的同时,对人类命运,人性发展的深切关注,以及对环境与人的严肃课题进行了深刻思考。
在金庸的爱情故事中我们明确地感受到了这一点。
在爱情之外的故事中——具体到对中国历史文化以及汉民族的民族性的批判——我们也同样能感受到。
对于金庸的武侠小说我相信大家都是非常熟悉的了,可以肯定的说我们都是看金庸武侠长大的孩子。
从1955年他的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问世,引起文坛瞩目开始,一直到他后来创作的《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笑傲江湖》、《倚天屠龙记》、《碧血剑》、《鹿鼎记》、等十五部小说为止,几乎每一部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随之被改编成各种影视作品,难得的是每一部都非常的卖座。
这就足以表明金庸武侠小说在当今文坛的巨大影响力。
金庸的武侠小说在主题内涵上,已融入了强烈的民族意识与爱国主义精神,超越了单纯的个人恩怨、门派残杀与侠义奇情的旧模式。
也就是说,金庸将侠义精神从单纯的哥儿们义气提高到“为国为民,侠之大者”,突破了旧武侠小说在思想内容上的各种局限。
他笔下写的是一些为国为民而富有独立个性色彩的侠士,如郭靖,杨过等爱国英雄人物,他们不再是旧武侠小说中那些官府的忠顺奴仆。
金庸小说还能站在新的历史角度上,突破儒家的汉族本位的狭隘观念,肯定中华许多兄弟民族在历史发展中各自的地位与作用,赞美各民族平等、和谐、互助共荣的思想。
《天龙八部》就不限于写一个宋朝,而是以当时中国版图内的五个领域为背景,三个主角的足迹几乎遍及中华全境。
金庸武侠小说的文化传承与价值观反映

金庸武侠小说的文化传承与价值观反映介绍金庸(原名查良镛)是中国最著名的武侠小说作家之一,他的作品被广大读者视为中国武侠小说的经典之作。
金庸以其精湛的笔墨、引人入胜的情节、丰富的人物形象以及深刻的价值观反映,为中国文化传承做出了巨大贡献。
本文将重点探讨金庸武侠小说的文化传承以及其所反映的价值观。
文化传承传统文化与当代价值观的融合金庸的武侠小说在同传统文化融合的过程中,不仅保留了中国古代武侠文化的精髓,还融入了当代价值观。
他通过描绘武林英雄与普通百姓之间的关系,反映了尊重人权、平等公正的精神。
例如,他的作品中经常出现的是英雄救美的情节,这体现了对弱者的保护和对正义的追求。
视野的开阔金庸的作品不仅在中国有着极高的影响力,也受到了国际读者的喜爱。
他的武侠小说不仅描写了江湖世界的纷争与英雄的际遇,还对当时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了深刻的观察和揭示。
他通过小说中的人物和情节展现了自己对社会问题的思考,使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历史和文化。
价值观反映正义与道德观念金庸的武侠小说中,武林中的英雄形象往往被赋予强烈的正义感和对邪恶势力的抵抗精神。
他们忍受着痛苦,但终究选择了追求正义,保护弱者。
金庸通过这些英雄形象,渲染了对于正义和道德的执着追求,表达了他对于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观。
和平与爱的主题金庸的武侠小说中,和平与爱也是核心主题之一。
他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注重维护社会稳定与平衡。
他在作品中赋予了英雄形象一种无私奉献的品质,他们为了爱情、友情甚至是江湖众生的和平而付出自己的一切。
自由与个人价值自由和个人价值是金庸武侠小说中另一个重要的价值观。
他的作品中经常出现的是江湖人士追求自由和个人独立性的形象。
武林中的英雄们都是自由的,他们不受任何势力束缚,他们追求个人的理想和价值,并不断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
结论金庸的武侠小说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不仅传承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反映了时代的价值观。
通过他所创造的武侠世界,我们可以看到对正义、道德、和平、爱、自由以及个人价值的追求与探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蓉之歪批圣人: 书生见郭靖背负黄蓉,书生用孔孟之道责之,曰: “‘孟子’书中有云:‘男女授受不亲,礼也。’ 瞧姑娘是位闺女,与这位小哥并非夫妻,却何以由 他负在背上?孟夫子只说嫂溺,叔可援之以手。姑 娘既没有掉在水里,又非这小哥的嫂子,这样背着 抱着,实是大违礼教。”黄蓉何等聪明,说“孟夫 子最爱胡说八道,他的话怎么也信得的?”笑吟一 首诗: 乞丐何曾有二妻? 邻家焉得许多鸡? 当时尚有周天子, 何事纷纷说魏齐。(战国之时,周天子尚在,孟子 何以不去辅佐王室,却去向梁惠王、齐宣王求官做? 这未免是大违于圣贤之道。)
此名源于佛典,为善道八部众生。书中三 位男主角皆有佛缘。 乔峰救天下苍生于水火,非菩萨不能为也。 段誉幼熟经书,宅心仁厚,爱民如子,正是 一代佛君。 虚竹更是身源少室,自幼出家,虽破戒出寺, 但此为前生旧业,非是本心。
以书中主角释八部众生
天:乔峰 龙:段誉 夜叉:虚竹 乾达婆:阿朱 阿修罗:慕容博 迦楼罗:鸠摩智 紧那罗:玄慈 摩呼罗迦:游坦之
郭靖这样为国为民的“儒侠”;有杨过、令
狐冲这样至情至性的“道侠”;还有段誉、 虚竹这样无名无我的“佛侠”;还有韦小宝 这样见风使舵的“反侠”
侠义文化中对人性的开掘
1、对个性的自由独立的追求 “侠者”不同于儒生寄希望于圣君贤相,隐 士退隐山林,而是挺身为侠,于律法礼制之 外以强力形式去争取自己和他人应得的自由。 令狐冲,夏雪宜,黄药师,任我行
2、“乾坤五绝” 东邪:东方对应木(青色).正合黄药师居住在桃花岛,从五行论,草
也属木.黄药师的名字药,里面有草也有木(藥).而与黄药师相关 的人物里,都和草木有点关系.黄蓉的蓉带草,老婆冯蘅的蘅也带 草.甚至后来和他关系密切的小友杨过也带草.九华玉露丸之类 那就不用赘言了.黄药师一身青袍出场,颜色也完全对应. 至于药师这个名字,显然是借鉴的李靖的名字.李靖李药师不 但军事才能卓著,功勋显赫.更是一位不世出的奇人.黄药师号称 五行八卦,奇门遁甲,占卜星象,琴棋书画无一不通,无一不精.拿 托塔天王的名字来配他,才配得上. 西毒:是西金(白色),名字"锋"里有金,而且原书有云:“郭靖听 他语声之中,铿铿然似有金属之音”.这个就非常明显了. 欧阳锋世居白驼山,这个白字也套的很重.他也总穿白衣服,儿 子骑白骆驼.他手拿铁筝
(4)、在金庸武侠小说所有人物的命名中, 有几个姓名是大家公认的好名,如“木婉 清”、“王语嫣”、“风清扬”、“岳灵珊” 等
二、儒、道、佛
金庸的前期作品,儒家思想和墨家思想占 据主导地位。《书剑恩仇录》和《碧血剑》 都对为民请命、为民锄奸的正义行为持赞赏 笔调,《射雕英雄传》更是把郭靖所代表的 儒墨精神褒扬到了极致。 到了中期作品,道家思想、游仙思想开始 令人注目。《神雕侠侣》可以看做从前期进 入中期的分水岭
杨过和小龙女 《碧血剑》中的夏雪宜 《倚天屠龙记》中的张翠山 《天龙八部》中段延庆
3、在艰难磨练中的不断成长完善的人格 在武侠小说为代表的侠义文学中,人们编 织了一个又一个关于“成长”的神话。在金 庸的几部力作中,杨过,令狐冲,张无忌等 都曾被置于极端艰难困苦的境地,他们在精 神上不被理解,在物质上几乎不能生活,而 就在其中,他们完成了对人生道义的体味, 又因天性至诚,时有奇遇,完成绝世武功修 炼。
谜语: 六经蕴籍胸中久,一剑十年磨在手。(辛) 杏花头上一枝横,恐泄天机莫露口。(末) 一点累累大如斗,却掩半床无所有。(状) 完名直待挂冠归,本来面目君知否?(元)
对联: 上联:风摆棕榈,千手佛摇折叠扇。(渔樵 耕读之书生) 下联:霜凋荷叶,独脚鬼戴逍遥巾。(黄蓉) 上联:琴瑟琵琶,八大王一般头面。(渔樵 耕读之书生) 下联:魑魅魍魉,四小鬼各自肚肠。(黄蓉)
四、侠义文化
“侠”是灵魂,“武”是躯壳,“侠”是目的,
“武”是达成目的的手段。——梁羽生 侠,虽然正式出现于战国晚期。但它的文化 基因潜藏于先秦诸子之中,侠与侠文化乃是 中国文化综合的产物,儒道墨是这种综合考 察中极为重要的核心文化因素,三者从不同 层面上对侠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儒的影响 主要表现为“为国为民,侠之大者”的侠义 心理的形成;墨家与侠的联系主要表现在行 为方式上的“以武立世”;道家对侠文化的 影响主要是生活态度和人格个性上的至性与 自由的追求。
“阿修罗”乃世代魔界帝王,总爱与佛辩论。且喜 擅动刀兵,与天人争地,害得苍生涂炭,十足一个 慕容博! “迦楼罗”以毒龙为食,而死前因聚毒过多,痛苦 之极,当为番僧鸠摩智。此人屡次行凶于段誉,结 局时全身功散,形如废人。不过此后一心向善,终 成一代护法神鹰,实为佛门幸事! “紧那罗”为独角神,历代被少林尊为“护法棍 仙”,故此位当属少林僧,应为方丈玄慈。 “摩呼罗迦”为大蟒神。赐位游坦之。此君际遇之 惨,容貌之丑,性情之怪,武功之毒,皆令人思之 蛇蟒。
了中国的隐逸理论。庄子的隐逸思想首先是 一种面对社会精神牢笼的觉醒,否定一切世 俗的功名利禄,使之不扰于心,并进一步卸 除了社会责任,使自己成为一种纯粹的自我 存在,心外无物。且不仅要隐身,还要隐心, 由纯粹的自我存在升华到纯粹超然的精神存 在。
隐士,是一个复杂的概念,绝不仅指那些啸
傲山林而一生不问世事的人,既不是冷漠的 避世,也不是愤不释怀的怨怼,而是摆脱樊 笼后获得了人格的独立和自由,并将这种自 由,积极地指向对无道现实的批判和矫正。 独立、自由、深情而又刚劲的生命情调是中 国隐逸文化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标志。(如陶 渊明) 隐逸文化在金庸小说中的体现,最明显的便 是杨过与令狐冲二人。而杨过更是这种传统 文化陶冶出的杰出的英说中的武功描写与中华民族的文艺和传统文 化精神融合在一起,琴棋书画、九宫八卦、医道、 用毒皆可为传世神功,“寓文化于技击”形成了 “雅化”的武功。 《天龙八部》中,段誉在山谷中习得的逍遥派神 功凌波微步,便是由伏羲八卦演化而来。 《飞狐外传》中毒手药王,就曾凭用毒之道,与 天下第一高手苗人凤相斗相惜,之后其幼徒程灵素 也很好的发扬了其师的毒技与仁心。 《神雕侠侣》朱子柳与霍都的那场打斗,一阳指 与书法的完美契合 黄药师的落英神剑掌、兰花拂穴手、碧海潮生曲
4、《笑傲江湖》中的祖千秋对喝酒用杯的讲 究,展现了中国的酒文化。还有“梅庄四友” 对棋琴书画的痴迷,更是展现了传统文化的 精妙。
羊脂白玉杯——“饮酒须得讲究酒具,喝甚么酒,便用甚么 酒杯。喝汾酒当用玉杯,唐人有诗云:‘玉碗盛来琥珀光。’ 可见玉碗玉杯,能增酒色。” 翡翠杯——“饮这坛梨花酒呢?那该当用翡翠杯。白乐天杭 州春望诗云:‘红袖织绫夸柿叶,青旗沽酒趁梨花。’你想, 杭州酒家卖这梨花酒,挂的是滴翠也似的青旗,映得那梨花 酒分外精神,饮这梨花酒,自然也当是翡翠杯了。”
3、《射雕英雄传》中黄蓉为洪七公做过两道 菜,一道叫“二十四桥明月夜”,一道叫 “好逑汤” 杜牧的诗“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 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好逑汤:“碧绿的清汤中浮着数十颗殷红的 樱桃,又飘着七八片粉红色的花瓣,底下衬 着嫩笋丁子,红白绿三色辉映,鲜艳夺目, 汤中泛出荷叶的清香,...... ” 黄蓉笑道:“这如花容颜,樱桃小嘴,便是美 人了。竹解心虚,乃是君子。莲花又是花中 君子。因此这竹笋丁儿和荷叶,说的是君子。 《诗经》第一篇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是以这汤叫作‘好 逑汤’。”(樱桃中又嵌入了斑鸠肉)
老大黄钟 公,喜爱 弹琴
老二黑白子, 嗜好围棋
老三秃笔 翁,喜爱 书法
老四丹青 生,喜爱 画画
5、黄蓉智斗渔樵耕读四大弟子
关于孔门弟子: 问:孔门弟子,共有几人?(黄蓉) 答:孔门弟子三千,达者七十二人。(渔樵耕读之 书生) 问:冠者几人,少年几人?(黄蓉) 渔樵耕读之书生愕然答不出。 黄蓉答: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五六得三十, 成年的是三十人,六七四十二,少年是四十二人。两 者相加,不多不少是七十二人。(暮春者,春服既成, 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 归。)
乔峰为天人,当为八部之“天”(即帝释
天)。且天人死前有五哀,乔峰正是哀莫大 于心死。 段誉出身龙脉,当为八部之“龙”。 虚竹不才,应为“夜叉”。“夜叉”者,捉 鬼之神,实鬼王也。虚竹接掌灵鹫,以宅心 神技统领三十六洞,七十二岛诸魔,使之弃 恶从善,歼敌保国。善哉虚竹子! “乾达婆”为香神及帝释乐神,当为女子。 “乾达婆”梵语为“变幻莫测”之意,阿朱 精于易容仿声,人所难辨。且为乔峰爱侣, 当居于此位
犀角杯——“这一坛关外白酒,酒味是极好的,只可惜少了一股芳冽之 气,最好是用犀角杯盛之而饮,那就醇美无比,须知玉杯增酒之色,犀 角杯增酒之香,古人诚不我欺。” 古藤杯——“这百草美酒,乃采集百草,浸入美酒,故酒气清香,如行 春郊,令人未饮先醉。饮这百草酒须用古藤杯。百年古藤雕而成杯,以 饮百草酒则大增芳香之气。” 青铜爵——“至于这高粱美酒,乃是最古之酒。夏禹时仪狄作酒,禹饮 而甘之,那便是高粱酒了。令狐兄,世人眼光短浅,只道大禹治水,造 福后世,殊不知治水甚么的,那也罢了,大禹真正的大功,你可知道 么?”令狐冲和桃谷四仙齐声道:“造酒!”祖千秋道:“正是!”八 人一齐大笑。祖千秋又道:“饮这高粱酒,须用青铜酒爵,始有古意。 至于那米酒呢,上佳米酒,其味虽美,失之于甘,略稍淡薄,当用大斗 饮之,方显气概。” 夜光杯——“至于饮葡萄酒嘛,当然要用夜光杯了。古人诗云:‘葡萄 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要知葡萄美酒作艳红之色,我辈须眉 男儿饮之,未免豪气不足。葡萄美酒盛入夜光杯之后,酒色便与鲜血一 般无异,饮酒有如饮血。岳武穆词云:‘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 奴血’,岂不壮哉!” 琉璃杯——“饮这玉露酒,当用琉璃杯。玉露酒中有如珠细泡,盛在透 明的琉璃杯中而饮,方可见其佳处。” 古瓷杯——“饮这绍兴状元红须用古瓷杯,最好是北宋瓷杯,南宋瓷杯 勉强可用,但已有衰败气象,至于元瓷,则不免粗俗了。”
三、隐逸文化
隐士,又称高士、逸士、幽人、处士、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