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山战役

合集下载

老山战役过程简介 老山战役最后的结果如何

老山战役过程简介 老山战役最后的结果如何

老山战役过程简介老山战役最后的结果如何本文导读: 4.28老山收复战1984年4月28日,昆明军区14军、11军等部经26天炮火准备,突然发起攻击,一举收复老山、者阴山等高地。

经过数天激战,我军不仅守住了收复的阵地,还攻克了老山以东的八里河东山。

一九八四年四月二十七日,我军进入部署的前沿阵地。

二十八日五点五十六分,我军一颗信号弹腾空而起,布防在以船头村(天保镇的驻地)为中心的猛硐乡、芭蕉坪、交趾城等,我军加农炮、榴弹炮、迫击炮、火箭炮、加榴炮等257门各种火炮的巨响,颗颗炮弹飞向老山,覆盖了老山及其越南田蓬、马林、杨万船头、都龙、金平的越军步兵阵地、炮兵阵地、指挥所和仓库等414个目标,顿时老山方向红了半边天。

我军老山主攻团和步兵官兵已经全副武装等候进攻命令。

经过5小时20分的激烈战斗,我军攻下老山主峰。

击毙、击伤越军900余人,摧毁越军火炮30余门、军车20辆。

我军牺牲官兵233人。

1984年4月28日,昆明军区(后并入成都军区)第14军40师、41师,11军31师分别对老山、者阴山一线越军发起进攻!40师一部7分钟占领662.6高地(即松毛岭高地),5小时20分攻上老山主峰,下午,两个主力营向船头村、八河里东山方向推进,占领敌10余个高地。

到5月15日,又收复了八里河东山。

经过18天的血战,我边防部队收复老山、者阴山。

1984年6月越军两次反攻老山4·28战役之后,越军第二军区前指在河宣省(现河江省)北光县连续召开了三次军事会议。

第一次北光会议后,越军于6月11日,向我老山及八里河东山组织了一次两个团规模的反击作战,被我军击退,越军作战目的未达到。

近那拉战斗:1984年6月12日,越军偷袭我老山近那拉方向的阵地,守卫该阵地的二连几乎全部阵亡,侦察兵阵亡。

天亮后我一个排45人阵亡。

后来一个火箭炮齐射,我步兵才重新夺回阵地。

其后越军出动500~600人冲击,结果被我炮兵牢牢地封锁住,死伤惨重。

老山战役

老山战役

血战老山第一章——老山战役概况本帖最后由阿谁于2010-11-11 09:44 编辑关于在本论坛发表本文的若干说明一、本文于2009年4月16日至5月5日在腾讯的个人空间上发表,此外并未在其它地方发表,若有似曾相识者,当为他人转载。

二、对当年发生在云南省麻栗坡县中越边境的扣林山、老山、者阴山的持续10年的边境战争,本文当时名之以“老山战役”,现在看来并不准确,但在未有更为确切的说法之前,暂不作修改。

敬请读者留意!三、本文在此发表时,删去了前言。

谨以此文献给在老山战役中牺牲的烈士们!一、老山战场概貌。

老山战役实际上有老山(包括八里河东山)、者阴山、扣林山三个主战场,这三个战场均位于麻栗坡县与越南西北部几个县的交界处。

麻栗坡县位于云南省文山州东南部,东经104°32′至105°18′、北纬22°48′至23°33′之间。

东与富宁县接壤,北与西畴、广南县相连,西与马关县毗邻,南与越南同文、安明、官坝、渭川、黄树皮五县接界,国境线长227公里。

著名的扣林山、老山、八里河东山、者阴山就耸立在中越边境线上。

从地图上看,该县象一个巨大的哑铃搁置在中越边境上。

县城距昆明380公里;距越南首都河内380公里,距越南北部省会城市河江市63公里。

经过麻栗坡县城通往河内的公路是云南省通往河内取道最直、里程最短、境外公路最平坦的一条重要通道。

麻栗坡县地形复杂、山河相间。

县境东西最大横距100公里,南北最大纵距40公里,全县面积2395平方公里,山区占99.9%,坝区占0.1%。

境内居住着汉、苗、壮、瑶、彝、傣、仡佬、蒙古等8种民族。

1996年全县人口为259569人,其中男性人口135303人,占总人口52%。

少数民族人口为103233人,占总人口的39%。

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11人。

全县辖9个乡3个镇62个村公所32个办事处365个自然村,其中边沿乡镇7个。

现有国界碑27块,国境线长277公里。

1984年—1989年“两山轮战”时期各军区参战部队序列伤亡及毙伤敌军数量一览

1984年—1989年“两山轮战”时期各军区参战部队序列伤亡及毙伤敌军数量一览

1984年—1989年“两山轮战”时期各军区参战部队序列伤亡及毙伤敌军数量一览1984年7月13日中央军委命令:调南京军区第1军军部率第1师、第36师,炮兵第9师师部率炮兵第3团、第14团;调福州军区炮兵第3师第13步兵团赴云南中越边境轮战。

总参电示:决定调武汉、成都军区各野战军、师、团侦察分队,以军为单位组成5个侦察大队(计3532人)于1984年7月27日到达云南麻栗坡茨竹坝、杨万、八布、猛硐、都龙地区参战,归昆明军区前指指挥.调总参直属工建第115团、福州军区工兵第1团、武汉军区汽车第8团、第12团赴老山战区。

陆军第1军于1984年12月9日接替陆军第11军在老山方向的防务。

1985年1月30日总参电示:调沈阳军区通信干扰营于1985年4月15日前达麻栗坡,配属昆明军区前指,接替总参通信第7团干扰营的任务。

调成都军区汽车第17团接替武汉军区汽车第8团、第12团。

1985年5月25日根据总参4月9日指示武汉、成都军区5个侦察大队归建。

5个侦察大队与越军作战68次,毙敌520人、伤敌140人、俘敌17人。

该5个侦察大队无人阵亡、无人被俘。

济南军区第67集团军(辖2个步兵师、1个炮兵师)自1985年5月29日在中越边境执行防御作战任务(于5月31日接替陆军第1军)。

毙敌4000人、伤敌4390人、俘敌10人、毁敌车27台、炮225门、工事1150个、缴炮3门、枪141支。

该军在战斗中负伤1721人、阵亡413人。

1985年6月4日北京军区工兵第16团率14个连(欠舟桥连)共1400人于该日由河北官厅启程入滇作战。

1986年4月30日:奉军委1985年8月26日命令,兰州军区第47集团军接替67集团军老山战区防务。

第47集团军在老山战区作战期间,毙敌2440人、伤敌4151人、俘敌6人、毁敌车22台、炮302门、工事2000个。

该军负伤892人、阵亡149人。

1987年4月30日:奉军委1986年9月1日命令,北京军区第27集团军接替47集团军老山战区防务。

两山归还越南内幕

两山归还越南内幕

发信人: alewa (寥沙·喜从天降), 信区: History标题: 老山、者阴山之战及两山归还越南内幕(zz)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Sat Feb 24 01:02:30 2001)老山、者阴山之战及两山归还越南内幕(zz)收集整理:小虫◆中越之间的老山、者阴山之战为维护祖国的主权,打击越南地区霸权主义者的嚣张气焰,保障我西南边陲安全,我边防部队继取得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作战胜利后,又于1984年4月至1989年10月,集中优势兵力,经过5年多磨战,成功地进行了攻击和坚守老山、者阴山的作战,为人民解放军的光辉历史又增添了浓重的一笔。

◆疯狂挑衅制造事端老山位处我云南省麻栗坡县西部的中越边境交界处,其主峰海拔1422.2米,瞰制着云南至越南西北边境重镇河江市的咽喉要道及附近地区。

1979年,我边防部队对越自卫还击作战胜利回师后,越军抢占老山主峰及边界线我方一侧的有利地形,建立了四个军事据点区。

者阴山,位于云南省麻栗坡县杨万地区边缘,1979年3月,越军占领占了者阴山5个高地,1981年收缩了3个高地的兵力,重点加强了1250高地和1052.4高地的防御力量,并在这两个高地上修筑了永备工事和半永备工事。

越军以“两山”为基地,不断进行挑衅,1979年3月至1984年3月,向麻栗坡县境内开炮690多次,发射炮弹2.8万余发,打死打伤我边民300多人,炸毁民房上百幢,对我境内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为保卫边疆安全,捍卫国家主权,我边防部队根据中央军委命令夺取老山、者阴山地区,以正义之剑斩断侵略者的魔爪。

◆人力拔点全线炮击老山、者明山地处亚热带地区,山岳连绵,山陡峭,海拔一?都在500m左右,坡度都在30~60之间。

各高地山脊狭窄,两山之间多为深沟峡谷,谷深达数十米至数百米,道路稀少。

这里植物种类繁多,生长茂密,多数高地被森林和杂草覆盖;自然洞穴很多,每洞能容纳几人或几十人。

哪次战役使得勾践的越国被吴国近乎灭亡?

哪次战役使得勾践的越国被吴国近乎灭亡?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哪次战役使得勾践的越国被吴国近乎灭亡?
导语:夫椒之战当然发生在夫椒,其实夫椒是山名,而且是两座小山的山名,一个叫夫山,一个叫椒山,夫山现在名拖山,椒山据说是今天的马山,夫椒山
夫椒之战当然发生在夫椒,其实夫椒是山名,而且是两座小山的山名,一个叫夫山,一个叫椒山,夫山现在名拖山,椒山据说是今天的马山,夫椒山是两座小山的合称。

春秋时期的“夫椒山”位于太湖之中,严格说是两个四边不着岸的湖心岛,中间还相隔约五公里的太湖水面,夫椒之战就爆发于夫椒两山中间的水面上。

战事发生在太湖水面,论说应该属于水战,为什么说是水陆混合之战呢?这就是因为预先布置在夫椒两山上的吴军步兵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严格说,夫椒之战是由多个小型战斗组成的大型战役,其战场虽爆发于太湖中的夫椒水面,但是却逐渐向南转移,一直延伸到杭州湾的钱塘江,春秋时叫做“浙江”。

战事爆发于公元前494年春,后代有人著书说:夫差当时令伍子胥在夫椒山操练军队,越王勾践闻讯后,企图先发制人,率领数万人由太湖进军吴国,抢占夫椒山;吴军事先未有准备,属仓促应战。

实际上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吴都就处于太湖东岸不远(今天的苏州),距夫椒近在咫尺,而越军水路遥远,几万水军浩浩荡荡向吴国心脏地带进军。

在自己的国土上,吴国岂能得不到任何军情警报,导致无备?
事实上不光有备,夫差还能集结多达十万的庞大水陆军,并且能水陆配合作战,简直是“有备无患”。

生活常识分享。

两山战役

两山战役

两山战役1979年2月17日对越自卫还击后,越南当局无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正告,在我边防部队撤走的情况下,侵占了老山和者阴山,并越境构筑工事,埋设地雷,把整个老山、者阴山地区变成蚕食中国领土和进行军事挑衅的前沿碉堡。

5年来,越军不断地向中国境内农场、村寨、学校开枪开炮,发射各种枪弹4万余发,打死打伤我边沿军民235人。

迫使边民离开家园,穴居岩洞。

致使31793亩土地难以耕种和管理,数十万库亩橡胶无法收割。

52所学校被迫停课,学生不能上学读书。

边疆各族人民强烈要求边防部队严惩越南侵略者,保卫祖国领土和边疆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一、基本情况1、双方的作战目的我军作战目的:我军的目的,不是占有越南的地盘,而是要歼灭他的军队,歼灭他的作战力量,打击他的战争能力,成功完成收复者阴山和老山的任务。

敌军作战目的:依据“一线坚守,一线取胜”的作战指导思想,凭借险隘的地势严守两山阵地。

2、作战企图我军作战企图:陆军第十一军三十一师(欠九十一团,炮兵团三、四营,高炮团二、三连)奉命歼灭者阴山1052.4高地、1250高地、1185高地、柴山堡、新寨地区之越军。

收复领土。

维护了祖国的主权,打击了越南地区霸权主义者的嚣张气焰,保障我西南边陲安全,以正义之剑斩断侵略者的魔爪。

敌军作战企图:守敌在老山诸高地修筑了大量堑壕、掩体,前沿设有环形铁丝网、弧形防步兵壕和削壁,周围敷设有不规则的宽面大纵深的防步兵雷场,形成以地堡、坑道、铁丝网和各种工事相结合的坚固防御阵地。

各种火器以炮兵火力为骨干,形成曲直、远近、轻重、明暗、侧射、倒打相结合的火力网和上中下三层交叉的密集火力配系,对我境内主要目标、道路、接近地段、穿插路线都准备了炮兵射击诸元。

构成了能打、能藏、能生活、便于独立作战和长期坚守的支撑点式防御体系。

3、作战方案陆军第十一军三十一师在军炮团(欠第三营)、坦克团1个排、炮兵指挥连气象排的配合下,于4月30日15时前攻占120、1142、1052.4、1185高地,尔后转入防御,抗敌反冲击,坚守阵地。

中越边界自卫反击战

中越边界自卫反击战

二、 “影子战争”
1957年11月越党中央书记处致函中共中央 书记处,指出“国界问题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必须根据已有的法理或经两国政府决定重新确 定的原则予以解决。绝对禁止地方当局和团体 协商重新树立界碑或互相割让土地。”
二、 “影子战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土“包 括中国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同 大陆及其沿海岛屿隔有公海的台 湾及其各岛、澎湖列岛、东沙群 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 群岛以及其他属于中国的岛屿。”
二、 “影子战争”
1890年——1969年
黎笋,越共中央总书记
二、 “影子战争”
“小朋友不听话,该打打屁股了!”
二、 “影子战争”
无论战果如何,我军攻克高平和谅山后不得恋战,即行撤回
二、 “影子战争”
许世友上将
杨得志上将
二、 “影子战争”
正式宣告将与越南方面在有限 的时间、空间、规模“进行自 卫反击、保卫边疆的战斗”
二、 “影子战争”
一九七九年,为了转嫁他们的国内矛盾,中国公然发 动了震惊世界的侵越战争。然而,中国至今不愿承认这 是一场不义的侵略战争,在他们的教科书上,这场战争 基本被完全的抹去,在他们的正统的历史书中,这场战 争被描述成“对越自卫反击战”而一笔带过。他们还修 筑了侵越战犯的陵园,至今还把这场战争的罪犯供奉为 国家英雄来祭典,全无虔悔之心,他们甚至拍摄许多电 影明目张胆地美化这场侵略战争,比如《高山下的花 环》,公然将侵略越南的战犯描绘成“烈士”。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领海的声明
二、 “影子战争”
1975年,越南当局在中越边境制造的武装挑衅和入侵事件全年共达439次之多。1976年, 986次。1977年,752次。1978年1108次。
2000年12月25日,中国和越南在北京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 国关于两国在北部湾领海、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划界协定》,中越各得北部湾 面积的46.77%和53.23%。

观者阴山战役观后感

观者阴山战役观后感

观者阴山战役观后感某种意义上而言,者阴山3.12战斗堪称中国武警第一战!相信,当被问及“是否了解者阴山”收复战这个话题时,不少人都会选择摇头。

间或,即便有人“知道”这场战争,也大致认为是1984年那场发生在同一地点的“两山”作战。

与那场著名者阴山收复战斗搞混了。

发生这种误解,其实也能够理解。

毕竟,受制于种种主客观原因所限。

事实上,收复者阴山战役之前,还发生一场由武警边防部队领航主演者阴山争夺战。

这场发生在39年前的战斗即使在当年,也不为更多的人所熟知。

但对于当年参加这场战争的武警来说,确是刻骨铭心的记忆。

这场战斗之所以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不仅仅是其能以寡敌众、以弱胜强,更因为它是中国武警第一战!1979年3月5日,在达到作战目的之后,数十万越出国境进行自卫反击作战的中国军队开始奉命撤军。

为掩护主力侧翼安全、防范敌方特工骚扰,云南省军区前线指挥部于8日命令武警部队杨万边防检查站派出进驻者阴山前线防守。

据时任杨万站指导员郝公元回忆,当时他就率领一个排的兵力进驻者阴山1250高地(即者阴山),掩护来自杨万(今杨万乡)的民工挖战壕,构筑工事。

坚守两天后,部队换防。

11日晚,副站长刘凤良带着两个班前来替换坚守在那里的战友。

他们上山没多久,就出现了敌情。

者阴山那“山高、谷深、草密、雾多”的地形特点对攻守双方各有利弊3月12日凌晨,天下起了毛毛细雨,整个者阴山为浓雾所笼罩。

为防止敌人利用这种恶劣天气进行偷袭。

刘凤良打起了百倍的精神,来到位于前沿阵地观察敌情、检查战斗部署。

凌晨大约4时许,坚守阵地的刘凤良发现一号阵地外侧不远处的草丛中,突然有飞鸟惊起,立即下令做好战斗准备。

他清楚,敌人即将开始进攻。

这了不打草惊蛇,他命令战友呈“二三五”阵形布防,从左、中、右三个方向伏击敌人。

大家明白,大战即将到来。

5时,2发照明弹将整个阵地找得宛若白昼。

半个小时的时间里,上百发炮弹、近千发枪弹将我方阵地打得硝烟弥漫、尘土飞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山战役1979年2月17日对越自卫还击后,越南当局无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正告,在我边防部队撤走的情况下,侵占了老山和者阴山,并越境构筑工事,埋设地雷,把整个老山、者阴山地区变成蚕食中国领土和进行军事挑衅的前沿碉堡。

5年来,越军不断地向中国境内农场、村寨、学校开枪开炮,发射各种枪弹4万余发,打死打伤我边沿军民235人。

迫使边民离开家园,穴居岩洞。

致使31793亩土地难以耕种和管理,数十万库亩橡胶无法收割。

52所学校被迫停课,学生不能上学读书。

边疆各族人民强烈要求边防部队严惩越南侵略者,保卫祖国领土和边疆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一、基本情况1、双方的作战目的我军作战目的:我军的目的,不是占有越南的地盘,而是要歼灭他的军队,歼灭他的作战力量,打击他的战争能力,成功完成收复者阴山和老山的任务。

敌军作战目的:依据“一线坚守,一线取胜”的作战指导思想,凭借险隘的地势严守两山阵地。

2、作战企图我军作战企图:陆军第十一军三十一师(欠九十一团,炮兵团三、四营,高炮团二、三连)奉命歼灭者阴山1052.4高地、1250高地、1185高地、柴山堡、新寨地区之越军。

收复领土。

维护了祖国的主权,打击了越南地区霸权主义者的嚣张气焰,保障我西南边陲安全,以正义之剑斩断侵略者的魔爪。

敌军作战企图:守敌在老山诸高地修筑了大量堑壕、掩体,前沿设有环形铁丝网、弧形防步兵壕和削壁,周围敷设有不规则的宽面大纵深的防步兵雷场,形成以地堡、坑道、铁丝网和各种工事相结合的坚固防御阵地。

各种火器以炮兵火力为骨干,形成曲直、远近、轻重、明暗、侧射、倒打相结合的火力网和上中下三层交叉的密集火力配系,对我境内主要目标、道路、接近地段、穿插路线都准备了炮兵射击诸元。

构成了能打、能藏、能生活、便于独立作战和长期坚守的支撑点式防御体系。

3、作战方案陆军第十一军三十一师在军炮团(欠第三营)、坦克团1个排、炮兵指挥连气象排的配合下,于4月30日15时前攻占120、1142、1052.4、1185高地,尔后转入防御,抗敌反冲击,坚守阵地。

第三十一师集中兵力兵器,采取两翼实破,向心匠击,穿插分割,边打边围的战术手段,从1250高地和1052.4高地北侧突破。

主力向1250、1142高地,新寨方向实施主要攻击;一部分兵力向1052.4、629高地,尔后依托三要点,居高临下,向1142高地、山堡、新寨攻击。

歼灭该地区越军后,视情况向1036高地和江利方向发展进攻。

步兵第九十三加强九十一团100迫击炮连,师工兵连(欠1个排),师防化连第三排(欠九班)、四排,喷火第十四、十五班,军坦克团一连一排,担任主攻。

在1250高地北侧树林至11号高地西北侧无名高地占领出发阵地,集中主要兵力兵器在9号高地和1250高地东北侧实破,主力向1250、1142高地和新寨方向实施主要攻击;1个营由1171、1242、1185高地向柴山堡方向穿插,依托1185高地占领有利地形,形成对内对外正面,断敌后路,阻敌增援;一部兵力在26号高地展开向24号高地、柴山堡方向攻击,在九十二团协同下全歼1250高地、1142高地、柴山堡、新[寨地域之越军。

尔后留1个营兵力在9号高地、1250、1142、1185高地、新寨地域内依托要点,抢修工事,抗敌反扑。

其余兵力撤至201号高地北侧地区隐蔽待命。

待防御稳定后,由九十二团三营接替阵地,完成坚守心御任务。

步兵第九十二团(欠一营一、三连,机枪连,三营七、八、九连,机枪连)加强师防化连第四班,喷火第十三班,担任助攻。

在995。

5高地西南侧、12号高地西北侧小路一线占领进攻发阵地。

集中主要兵力兵器,在995。

5高地东北侧突破,向1052.4高地实施主要攻击。

一部分捕力由12、14、15号高地向1052.4、929高地进攻。

1个连由1047、836高地向662高地、39号高地穿插,占领有利地形,断敌退路,阻敌增援。

全歼1052.4、929高地地域之越军后,以1个连兵力控制该地区,1个连为预备队,1个连向929高地北侧展开,由36号高地向918高地、柴山堡方向攻击。

攻占918高地后,以一部兵力控制该高地,形成对内对外正面,阻敌地援,防敌逃窜;主力向柴山堡方向发展进攻,配合九十三团歼灭柴山堡、新寨地区越军;尔后以1个连兵力防守12号高地,1052.4、929高地,其余撤至那宾、江铳地区隐蔽待命。

九十二团一营(欠二连、炮连)、三营(欠炮连)为师预备队,配置在牛皮厂、老牛地区。

攻击发起后,一上那社、204号高地向前机动,随时准备支援九十三才和九十二团二营战斗或执行临时任务;三营担任防御作战或临时作战任务。

师炮群由两个炮兵分群编成。

第一炮兵分群师炮兵团122榴弹炮一、二营,85加农炮1 个连、107火箭炮1个连,130火箭炮1个排编成,在新寨、安拉、新寨至犀牛堡之间公路转弯处地域占领发射阵地,群指在1120号高地开设;第二炮兵群由军炮兵团(欠85加农炮营)编成。

在犀牛堡、光浪地域占领发射阵地,群指在1120高地开设。

炮兵群于步兵向第二集结地域开进前24小时占领发射阵地,排护部队开进、展开,准备支援步兵战斗。

高炮营第一连分别在犀牛堡、1120高地、龙林占领发射阵地,负责师指挥所、师炮兵群和后指的对空安全。

运动保障队,由师工兵营机械连编成,配置在新寨附近,随时准备抢修新寨至长田,龙林至杨万的道路,保证运输道路的顺畅。

工兵预备队,由工兵连一排编成,随本连行动,待通路开辟后,由师掌握,准备执行临时任务。

防化预备队,由师防化连三排(欠七、八班)编成,防化连长任队长。

配置在1120高地西北400米地区,负责师指挥所及主要方向部队的防化保障,并准备接替受损分队和执行临时任务。

师指挥所在1118高地,观察所在1043高地开设。

师后方指挥所在铳干。

4、双方的兵力投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1军第31步兵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4军第40步兵师第41步兵师第47步兵师此次老山之战,我军作战部队经受了实战锻炼,在作战过程中,英勇战斗,不怕牺牲,体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顽强作风,而且通过此次战斗,我们也获得了宝贵的作战经验。

(一)充分准备,熟悉地形我军队过完春节就开往前线,到了目标地域,积极勘测地形,制定相关作战方案,大搞临战训练,以求达到出其不意的作战效果。

(二)部队行军迅速,作战意图隐蔽一九八四年四月二十六号,部队一切进入临战状态,当晚开始从南温河/猛硐向老山进行机动,二十七号白天部队就地隐蔽休息,夜间继续前进。

我军往老山机动的方向多是高山密林,很难分清道路,难走死了,部队就靠着指南针地图拼命往前赶,很多人干脆就是滚着前进的。

(三)结合特殊地形,运用特殊作战力量在松毛岭防御战中,我军果断采用先前没有发挥作用的装甲兵,以松毛岭的特殊地形为依托,给敌军以致命的一击。

因为坦克的机动性比普通大炮好多了,而且适于直瞄射击,还不怕越军普通步兵火器。

肉弹”到底是挡不住子弹的,中国军队在大量消灭越军有生力量后,于下午发动反击,越军历尽千辛万苦拿下的142,169,150,33,33副等高地,转眼被中国军队夺回,越军败局已定,被迫下令残军总撤退。

四、战例分析遵照中央军委“坚守阵地,长期作战”和“利用老山主战场锻炼部队”的指示,1984年8月31日,陆军第11军接替第14军在老山的防务,1984年12月9日,陆军的1军接替第11军在老山的防御,1985年5月18日,陆军第67军接替第1军在老山的防务,1986年4月30日,陆军第47军接替第67军在老山的防御,1987年4月30日,陆军第27军接替第47军的防务。

1987年10月,根据对越斗争的需要,老山地区防御转变为师规模,由步兵37师加强112团、地炮旅和工兵团接替27军防务。

在这一时期,团先后配合6个军一个加强师在老山地区的防御作战,成功的完成了龙井、达莫扣、扫果坪等地区战斗,较好的同轮战部队一道实现了中央军委在老山地区的作战意图。

当祖国需要的时候,当战斗需要的时候,他们流血牺牲无所畏惧,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吃苦奉献,无怨无悔,表现了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赤胆忠心和无私奉献。

他们叫响了“亏了我一人,幸福十亿人”的口号,继承了我军的优良传统和政治本色,展示了新一代军人的战斗风采。

两山之战是我军第一次完全、彻底的以火力制胜,一线交战步兵我军3个团、越军6个团,越南步兵的意志、战术在我军炮兵暴风雨般的打击下彻底崩溃。

两山之战也是我军彻底的以技术获胜,越军为此战配属了近20个炮兵营,但是我军拥有测炮雷达,因此越军炮兵被彻底压制。

两山之战,是一场特定条件下规模有限的边境局部作战。

当代中国军人,以血肉之躯捍卫了祖国的尊严。

这次作战表明,中国军队仍然是能征善战的威武之师;当代中国军人是新一代最可爱的人;“亏了我一个,幸福十亿人”的“老山精神”,是当代军人情感的真实写照。

一曲“血染的风采”,折射出以张大权、史光柱等英模为代表的当代军人对共和国的无限忠诚。

此次战役也给我带来些教训如下:(一)墨守成规在战法上,仍然墨守陈规,24日的阵地前推,就是沿袭三次火力急袭,而后炮火延伸,后发起攻击的模式,这无形中告诉越军,我们要进攻了。

若我们采取偷袭或者偷袭不成转强攻,其结果可能大不相同。

《直接火力准备并非一定之规》--某师作训科 31984年12月24日,某连在执行出击作战任务时,开始按照常规作了短时间的火力准备,此时,敌人不露面,炮火也很少还击。

当我炮火延伸时,敌成吨的炮弹就落道刚刚发起冲击的战斗队形一线。

这时,我“炮火延伸,步兵冲击”的常规,就成了对敌人的“预警信号”《改革步炮协同方法,发挥整体作战威力》--马西稳《丛林奇略》第一次前推阵地作战时,我们在炮兵火力准备上,仍按教范规定的“三次式”:第一次火力急袭,第二次破坏射击,第三次又转为火力急袭,由于敌谙熟我军战术,我炮火一延伸,敌就迅速对我反击分队实施了炮火反准备,结果使前推失利。

实战证明,“三次式”火力准备不仅被敌所掌握,而且由于山高坡陡,谷深林密,增大了由炮火延伸至冲击分队到达敌前沿的“时间差”,给敌以复活火力的时间,式冲击分队不能有效地利用炮火准备效果……(二)尽量保持原建制这次战斗,一个加强班的兵力,就有四个建制连的人员参加,而且平时互相不熟悉,临时组合逐次“添油”,这样,不仅不利于士兵之间的动作默契,而且给抢运伤员、烈士、查清阵地人员等也带来许多不便,以至造成那些想象的后果。

(三) 保障要细《采取积极措施减少架设兵的战斗减员》魏亚斌……如X师4连在攻打116号阵地东南无名高地时,在敌疯狂向我后续梯队拦阻射击的情况下,分队指挥员过早地使用架设兵与突击排建立有线通信,由于通路上炮火密集,线路此通彼短,有4名架设兵在抢修线路中阵亡。

此战,造成我伤亡80余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