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六步教学法”课堂模式研究开题报告
初中英语高效阅读“六步”教学法实践研究

一 ㊁前言
阅读 是 英 语 课 程 教 学 的 重 点 内 容, 从 目 前 的 情 况 来 看, 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还有许多的问题 , 影响了英语教学的 效率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 英语高效 六 步 阅 读 教 学 法 , 能 够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情 , 并自觉主 动 地 投 入 到 英 语 课 程学习的过程中来 , 提高英语阅读课堂教学效率 . 二 ㊁明确教学目标 要提高英语教学效率 , 就需要明 确 教 学 的 根 本 目 标 . 老 师在上课之前 , 对教 学 内 容 进 行 整 理 ,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 制定课程教学目标 , 同时引导学生明 确 自 身 学 习 的 任 务 . 以 初二 U 第一 , 了 n i t 2T r a v e l l i n g 为例可以制定以下学习目标 : 解各地区的旅游景点 , 并介绍自己的 旅 游 经 历 ; 第二, 小组间 进行讨论 , 掌握阅读技巧 ; 第三 , 撰写关 于 各 地 区 著 名 景 点 的 文章 ; 第四 , 通过对本单元课程内容的 学 习 , 学会保护名胜古 迹, 爱护环境等 . 学 生 可 以 根 据 以 上 的 学 习 目 标 , 在上课之 前, 查阅相关资料 , 了解本单元学习的 重 难 点 内 容 , 并完成相 应的教学任务 . 三 ㊁小组间交流学习 课时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小组交流 学 习 , 共同解决问题.小 组间的交流学习 , 必须要全员参与 . 例如 : 在对 U n i t 2T r a v e 老 师 可 以 提 出 问 题, 让同学们进 l l i n g 课程内容学习的 时 候 , 小组交流学习 , 就是根据老师在上课 之 前 安 排 的 教 学 任 务, 通过预习课文或者是查阅资料 , 对于不能解决的问题, 上
������������������������������������������������������������������������������������������������������������������������������������������������������������������������������������������������������������������������������������������������������������������������������������������������������������ ������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研究的开题报告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研究的开题报告
主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研究
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探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通过教学设计的
优化,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学习效果。
这项研究旨在探究以下目标:
1.了解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分析小学英语教学的难点和瓶颈。
2.研究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的策略和方法,了解国内外小学英语
课堂教学设计的经验和教训。
3.设计符合小学生认知和学习习惯的英语课堂教学设计方案,以提
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4.实施教学设计方案并进行评估,了解方案是否有效。
研究内容:
本研究将围绕以下内容展开:
1.分析小学英语教学的特点和难点,总结现行小学英语教学的不足
之处。
2.研究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的方法和策略,包括教材内容的组织、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方法的运用等方面。
3.了解国内外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的成功经验和教训,并选择一
些经典设计案例进行分析和比较。
4.设计一份符合小学生认知和学习习惯的英语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5.实施教学设计方案,并进行相关的数据收集和统计,评估教学效果。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具体包括文献研究、实地调研、案例分析、教师访谈、学生问卷调查等。
研究意义:
小学时期是孩子学习英语的重要阶段,良好的英语课堂教学设计方案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至关重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的策略和方法,为小学英语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教育教学的改进。
初中英语“六步教学法”)

初中英语“六步教学法”“六步教学法”构建的主要目的——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把活动还给学生,实施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合作意识。
“六步教学法”是在当前我省素质教育的大旗下,整改转变当前的常规课堂,真正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把教师放在主导地位,科学有序地去实现学习过程,深挖学生的潜力。
这种课堂模式着力点是让学生去领悟怎样才是“会学”,怎样去思考问题,怎样才能解决自己心中的困惑,找到解决的方案。
它把课堂教学变成了一种学生的活动过程。
当然,这个过程中也少不了教师,因为教师是课堂的一部分,一定要发挥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还要注重学生主体在课堂中的收获与反馈,提高课堂效率。
要注重课堂目标任务的落实,打造高效课堂。
这样,统筹各个方面,吸纳国内同类学校经验,结合学校自身的学情,就形成了初步的“六步教学法”的模式范畴。
具体说来,“六步教学法”分为以下几个教学流程:目标引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目标测试——反馈评价。
1、目标引领。
师生活动的各个环节,都将在学习目标引领之下展开。
为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从教学活动的源头——学习目标开始进行分级,即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制定不同层次的目标,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跳一跳”都能“摘到桃子”,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2、自主学习。
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学习任务选择不同的自主学习方式,但不论什么方式都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学生在自主学习阶段,不得轻易请教求助,更不能干扰他人学习。
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若遇疑难问题,能自己解决的自己解决,不能解决的记录在“我的困惑”栏中。
设置“我的困惑”栏,旨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敢于发疑、质疑。
3、合作探究。
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合作探究学习。
在小组长的组织下,对自主学习过程中个人不能解决的问题在小组内部经过交流、研讨,共同解决。
经小组讨论仍解决不了的问题,由小组记录员做好记录,在教师指导下,各小组发言人在班内进行交流发言,由全班同学共同努力,进行解决,最后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由教师精讲点拨。
英语研讨式六步教学法的探索与创新

式教学法为主要方法 , 由教师 、 学生、 教材、 教学媒体 等相 互联 系和相互 作用 的 四个要 素组成 的教学 活动 进程 的稳定 的英语 课 堂结 构形 式 ¨ 。英语 “ 讨式 J 研
AbI . t: ie y t e c n t tvs lan n e r b s n t e su y— ic s i n t a hn h c Gu d d b h o smc ii m r i g t o y. a e O h t d d s u so e c i g mah d a d ad y I t e S u y e h d o n ie b T, h t d 。 d d su so n l h Te c i g App o c s a ca so m e c i g p ten ic dn o r c reai e fco s t e ta h r h ic s in E gi a hn s r a h i l r o ta hn a tr n l i g f u o r l v a t r : h e c e,t e s u t
tr d in v t e a di i i ee a o ai , s mpo n tt rmoeEn s ec igrfr o ih rv ct nlc l gs d n n v n t  ̄a o p o t h t h om fhg e o ai a ol e. a n e o e
指 导下 , 分借 助于现 代 网络信 息技术 手段 , 充 以研讨
索一 协作一 评价一 操练一运 用 ” 的高 职英 语 研 讨 式
教 学 的基本 范式 … , 已收 到 了 良好 的教 学 效果 与 并 社 会评价 , 国内高 职高 专外 语 教 育领 域 产 生 了较 在 大 的影响 。本文在此 对英语 研讨式 六步教 学法进行
浅谈初中英语六步教学模式

浅谈初中英语六步教学模式一、搞好阅读课教学首先心须构建好以下三个必备条件(一)精心设计导学案教案的设计要以学生为主体,简洁明了,教学流程要流畅,教学安排要清晰,最后还应有反馈部分。
学案部分,我个人认为要以问题的形式出现以51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形式上可以有文章細节理解题,文章主旨大意题,文章段落层次题,文章细节是非题等。
突出对文章的整体理解和分析,给与学生必要的阅读第略指导,引1导学生逐步独立地将文章进行分析、整理,再配以适当练习,起到检测反馈和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作用。
(二)优化课堂教学教学过程的实施是在学生充分自主学习和对学案认真学习后所进行的。
二、具体实施"六步阅读”教学模式的步骤(一)目标展示这一环节主要是针对预习提纲,让学生交流展示学案中学习问题的思維过程和解题方法,教师要善于组织互动交流,促使学生积极恩考。
一是要给予学生经松的交流展示氛围;二是要认真培养学生交流展示的技能和素质;三是要给予学生充足的展示时间和空间;四是展示的面要广,越是准备不充分的越要让他展示,以此激励他主动预习课堂内容,养成预习的习惯;五是要有评价激历机制(分组、积分、奖动等);六是要促使学生以备课的态度自学,做到有备而来;七是小组内应先交流展示。
(二)互动探宽选择具有探究价值的质疑问题(比如文章段落的划分,文章主旨大意等),组织学生进行互动探究,让学生之间进行补充和纠正,产生思維碰撞,以质疑的态度倾听同学的展示,达到生生互补。
教师要为豆动探充提供材料支樘和方法指导,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因材施教,分层指导,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国,注意捕捉学生在展示中提出的问题,提高讨论的层次。
(三)精简点拨针对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进行点拨,对于阅读课来说,重点句子和重点单词的理解往往是突破阅读题的一大关键,学生只有在突破了语言知识难点和正确理解词句意义的前提下,才能真正通过阅读获取信息。
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对语篇进行整体理解的同时,还需帮助学生解决语言知识方面的问题。
初中英语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开题报告

初中英语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开题报告初中英语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开题报告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英语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开题报告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新一轮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以来,我国英语教学发生了一系列可喜变化,比如,教师比较重视创造活跃的课堂氛围,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来促进学生的课堂互动和参与,改变了传统的“单向灌输”和“填鸭式”的一言堂的教学模式;重视听说教学,学生的听说能力有了普遍提高。
但是,我们也看到,基础教育英语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些教师受传统的英语教学理念影响,无法突破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还有一些教师对新课程教学理念理解得比较肤浅,走了极端或犯了形式主义错误,严重影响了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
”进而解释道:“本课程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此标准一出,“任务型教学”的风潮似乎一下子席卷了基础英语教学,一夜间成为了我们基础英语课堂教学的主导方法和模式,甚至作为唯一的方法倍加推崇。
许多人把“任务型教学”看成是英语课堂教学的灵丹妙药,其实连自己都还没弄明白究竟什么是“任务”。
难道“任务型教学”就真那么有效吗?经过几年的实践后,不少英语教师又陷入了迷茫。
一些英语教师的曾经反映:“我教了十几年英语了,突然发现我今天不会教英语了。
”这种反映代表了不少教师的真实想法。
一套好的英语教学方法应当在继承的基础去改进和发展,逐步适应我们英语教学特点。
如果丢掉了行之有效的传统方法,一味地追求创新,甚至求异,结果是丢掉了旧的,新的又没有学好,岂不是很可惜吗?新课标下的英语课程强调的是“学习过程”和“体验参与”,而“任务型教学”只是体现语言学习过程的方法之一。
诚然,“任务型语言教学”有很多优点,比如强调语言的真实运用,突出语言的意义,重视语言实践,突出习得对语言学习的影响,强调“在学中用,在用中学”等。
小学英语“自主快乐六步”教学法-精选教育文档

小学英语“自主喜悦六步”教学法一、问题的提出在课堂教学改进行动研究中,我认识到,传统的“填鸭式”英语教学不仅降低了学习效率,而且磨灭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为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我本着“问题由学生自己发现解决,规律由学生自己寻求探索,技能由学生自己提高”的课堂教学理念,沿着“教师主动引领,学生自主探究,兴趣自动培养,成就过程提高”的学习型课堂思路,对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创新,总结出了小学英语“自主喜悦六步教学法”,其主要教学流程是“才艺展示――知识积累――口语训练――释疑解惑――模仿演练――拓展应用”六步。
二、解决策略1.才艺展示。
这是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
学生展示的内容完全由自己确定,可以是故事,可以是演讲,可以是当天的新闻,还可以是歌曲。
学生可以个人展示,也可以多人合作展示;展示过程中还可以用提问或肢体语言的方式号召其他同学参与互动。
2.知识积累。
课堂上的知识积累主要指单词、语法及句式等。
为了培养学生会读单词和善于应用话题句式的能力,课堂上我刻意培养学生发现和积累有用的学习方法及英语知识,并应用这些方法自主学习。
单词学习:(1)学生自学。
教师对学生提出明确要求:哪个单词会读及自信读正确的理由,哪个单词不会读及不会读的障碍是什么,把它们记下来,然后在小组内或班内讨论解决。
(2)教师示范读或放单词录音,让学生与老师的读音或录音对比。
要求:对比自己和老师或录音的读音,找出读音上的差别。
(3)学生提出读音上的异议,在小组互助的基础上老师重点教授疑难单词。
语法学习:这里的语法主要指英语句式。
英语中的某一句式都有其相对不变的功能和表述意义,这也正是我们学习句型的意义所在。
它也要求我们在教学句型时,必须让学生确切地明白某一句式的功能并会应用。
教学语法时,我引导学生“三步走”:第一步,明确该句型的功能;第二步,示范应用;第三步,为学生提供一些情境及相应的单词供学生进行话题训练。
3.口语训练。
小学英语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英语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开题报告研究背景近年来,随着小学英语教育的普及和发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对学生的研究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目前关于小学英语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还比较有限,仍有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索的空间。
因此,本研究拟从小学英语教学的角度出发,探讨和分析小学英语有效课堂教学模式,以期为小学英语教师提供实用而有效的教学指导和参考。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小学英语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深入分析各种教学模式对学生研究英语的影响,探索最适合小学英语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通过研究,希望能够为小学英语教师提供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学生的英语研究成效。
研究内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小学英语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小学英语教学模式的现状分析:通过对小学英语教学模式的现状进行分析,了解目前常用的教学模式及其特点。
2. 教师角色与教学模式选择:探讨小学英语教师在不同教学模式中的角色定位,以及如何选择最适合的教学模式来提高教学效果。
3. 学生参与与教学模式匹配:研究不同教学模式下学生参与度的影响,探讨如何将教学模式与学生特点相匹配,提高学生的研究动力和积极性。
4. 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通过研究已有的教学模式创新案例,总结创新的经验和策略,为小学英语教师提供可行的教学模式创新方法。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综述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了解现有研究成果和观点。
其次,通过实证研究,采集和分析实际课堂教学数据,从而验证和支持研究的结论。
预期成果本研究预计将通过深入探讨小学英语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提出具体的教学指导和建议。
预期成果包括:1. 对小学英语教学模式现状的全面了解和分析。
2. 教师角色定位和教学模式选择的指导原则。
3. 提出可行的教学模式创新方法和策略。
研究计划本研究计划按照以下时间安排进行:- 第一阶段(一个月):文献综述,搜集相关资料,撰写综述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究四学”课堂模式研究开题报告襄阳市第十六中学二○一一年十月“三究四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的开题报告襄阳市第十六中学周光慧沈媛琳2011年10月一、研究的背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推动着教育的第三次革命。
教学思想、教学观念的转变是这场新的教育革命的重要标志之一。
新课程改革背景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式、方法,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使学生成长为全面、和谐、积极、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优秀人才,根据《基础教育课程纲要》和教育学、心理学研究的成果,课题研究通常是学校教育实际工作者,包括教师和行政人员以科学的方法研究自己的问题,希望可以引导、修正和评价自己的教学行为,其研究的目的不仅在于本校改进教育教学活动,而是语、数、外等各个学科协同行动,整体推进,并展开校内、校外,城乡结合等多种途径进一步验证本课题对其他学科或农村学校等不同地域的课堂教学实施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从课题筹划之日起,十六中颇具教育智慧的科研型校长徐保亭同志就强调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决定教育教学的质量。
他要求我们立足课堂,深研课堂,只有立足课堂、深研课堂才能决胜课堂,素质教育的质量才有保障。
在徐校长的指导下,以课题为统领,我们课题组全体成员积极参与,每一节课都贯彻课题的思想,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力求做到每节课都有新收获,每节课都有新反思。
为了总结经验,发现缺漏,及时弥补,我们在反复研读洋思中学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立足本学科的特点,研究制定适合本学科教学的课堂模式,总结提炼了构建“三究四学”课堂教学模式。
二、研究的目的课题的研究要有利于实现新课程所倡导的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有利于改变我校课堂教学、教研的现状。
通过长期有效的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认识发展目的:进一步认识学生学习状态与促进学生发展的关系。
技术发展目的:建构激发学生良好学习状态的课堂模式及评价策略。
实践发展目的:1.通过课题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2.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转变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探索并完善本课题的基本操作模式。
3.改进教学中的不足,革除课堂教学存在的弊端,验证通过“三究四学”教学,学生的水平是否比传统教学法提高得更快,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4.探索“三究四学”学习的基本策略。
弄清“三究四学”教学与学生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影响程度。
五、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及重难点(一).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三究四学”主要包括:个体自主探究、合作讨论探究、启发引导探究,课堂教学包括导学、自学、互学、评学。
主要研究探究式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是樊城区教研室落实课改精神,改革课堂教学提出的新的课堂教学理念和操作模式。
1、结合我校小班额教学的特色,构建“三究四学”课堂教学模式。
2、构建“三究四学”学科教学模式。
3、构建“三究四学”课型模式:复习课、新授课、活动课等。
4、构建三究四学”课堂教学目的评价体系。
(二).本课题研究的重点:课堂教学是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课堂效率的高低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为此本课题研究分设以下重点。
内容如下:1、优化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研究。
2、探索“三究四学”在语文课教学中的策略和有效方法。
3、探索“三究四学”在英语课教学中的策略和方法。
4、探索“三究四”学在政治课教学中的策略和方法。
5、“三究四学”在教学中的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的研究。
6、优化教学评估与反馈。
(三).本课题研究的难点:1、结合我校特色探索并完善本课题的操作模式。
2、探索“三究四学”教学模式的基本策略。
六、研究方法及对象:主要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等。
1、应用自主学习量表对七年级的学生进行调查,初步评价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自主学习者得特征。
2、对2010年七年级学生为主要对象,采用问卷调查,了解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状况变化。
从第二年起进行滚动研究,并跟踪到学生初中毕业。
3、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教育干预,主要从学的角度进行实践探究。
4、组织七年级的老师积极主动到外校学习先进经验,请教研员老师每周到我校进行指导。
同时对在探究式教学已经取得成绩的洋思中学我们安排老师实地区学习。
七、开展课题研究的可行性条件1、学术条件:课题组教师业务素质高,研究水平、组织能力强,课题负责人周光慧曾积极参与过课题研究,承担校内外教学、教研和教改任务。
论文《论班主任行为和学生的认可状况》曾获国家级一等奖。
多篇论文获市级一等奖。
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是市级骨干教师。
现任教导处主任。
雷莉是语文教研组长,是我校的优秀教师,教研教改经验丰富。
是区级骨干教师。
熊瑛老师是七年级语文老师,敬业精神强,工作经验丰富,多篇论文获市级奖励。
陈淑敏老师是七年级英语教师,工作经验丰富,教学组织能力强,多次参与讲课评课活动,多篇论文获市、区级一等奖,是区级骨干教师。
唐清秀老师是七年级政治老师,担任七年级班主任,区级骨干教师。
沈媛琳老师多次承担区级教研教改任务,是市级骨干教师。
侯涛是市级骨干教师,讲师团成员,市级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
这批高素质的课题组成员为课题研究提供了很强的人力条件,且课题研究始终贯穿于课堂教学、教研、教改活动中,有充分的时间保证。
2、组织条件:成立以周光慧为组长的课题组,构建课题研究的组织管理网络,举全校之力而为之,得到学校主要领导的大力支持。
制定了相应的激励机制,为课题实验者提供进修业务机会。
如:安排熊瑛老师到洋思中学区实地学习,安排雷莉老师到武汉学习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教研活动。
每周二请区教研员到我校来指导三究四学课堂教学工作,要求老师们到兄弟学校十五中去探讨学习三究四学的课堂教学活动。
本课题下设四个子课题进行研究。
各个学科协同行动,整体推进,如:熊瑛负责语文学科的渗透,雷莉负责向其他年级语文学科的渗透,侯涛负责数学学科的渗透,陈淑敏负责英语学科的渗透,唐清秀负责政治学科的渗透,秦公平负责生物学科的渗透。
教导处周光慧和梁继,学校教学负责人侯涛负责召开评审会,验证课题实验效果并推广,并监督学校教研工作有目的、有计划的围绕这一课题展开。
3、物力条件:学校成立了校长徐宝亭、工会主席侯涛、教导处主任周光慧三人领导小组指导课题研究并保证研究经费,在业务培训、课程资源整合、资料收集和开展活动等方面保证经费的落实。
八、研究的过程1.研究的周期及分工第一阶段(调查研究和准备阶段)承担人周光慧梁继(2011.4—2011.9)学习收集有关资料,研讨、制定开展活动的方案,进行策略和理论内涵的研究,梳理相关理论,调查分析总结已有的有效性教学经验。
第二阶段(全面研究和实施阶段)承担人:唐清秀熊瑛雷莉陈淑敏侯涛秦公平刘发威梁继(2011.10-2012.10)用一年的时间完成,上课以及实践活动。
进行微型研究,实验总结具体的教学和学生学习策略的研究,收集整理较为系统的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进行研究。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承担人周光慧沈媛琳梁继及全体研究小组成员利用六个月的时间整理资料,撰写报告论文,展示实验成果的专辑进行课题总结、鉴定、验收等。
(2012.11-2013.5)三个阶段人员分工不是截然分开的,是相互交叉进行的,只是各有侧重。
每一个学期都应有阶段研究目标、任务和推进计划。
九、预期成果1.显性成果:预期研究成果形式有文本材料、各种录像及电子材料:(1)结题论文、结题报告等;(2)获奖证书(教师论文,公开课,学生的学习竞赛获奖成果等);(3)研究的原始材料(学生的素质测试成绩对照、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表现变化等);(4)阶段性成果(一般教研论文,教育随笔或反思案例,案例分析,教学设计或教学实录,教育叙事);(5)课题调查报告和研究报告(研究对象前后效果比较);(6)教学软件资源,包括素材库、典型案例录相(光盘)、系列课件。
十、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理论意义:主要从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入手,分析了解影响学生探究学习的内外因素、主客观因素、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的方法以及探究学习与学习成绩的关系等。
力争对“三究四学”教学模式进一步细化和补充,对“三究四学”教学模式进一步的充实。
实践意义:在实际教学中,应用“三究四学”这种新教学模式通过教学实验,与非实验班的教学进行对比,对“三究四学”教学模式的创新性和可操作性进行归因。
通过探究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增强学生学习的动机。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并学会对学业成绩经行积极的归因。
学会客观的评价自己,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1、课题开题报告与研究方案的撰写佛山市教委教科所2、课题研究方案的撰写方法奉化市实验小学信息网3、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朱慕菊主编4、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则、策略与研究施良方、崔允郭教育出版社 19995、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蔡林森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