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损伤的观察与护理(一)

合集下载

颅脑损伤的观察及护理

颅脑损伤的观察及护理
1 观 察 1.1 意识 :是 人体 生命 话动 的外在 表 现 ,反 映 大 脑
皮层 的功能 状态 。意识 变 化是病情 轻重 及颅 内压增 高 程度 的重 要标志 之一 。 1.1.1 意 识 的分 :分 为 ① 清 醒 ;② 嗜 睡 ;③ 浅 昏 迷 ;④ 昏迷 ;⑤ 深 昏迷 。
参 考 文 献 :
[1]王海燕 .肾脏病学[M].第 2版 .北京 :^ 民卫生 出版社 ,1996,876
— 877
[2 J胨告廷 .薜赛翠 .最新国内外疾 病治疗标准 :M]北京 :学 院出版 社 1999,581—584 (收 稿 甘鹅 :2001.10-24)
颅 脑 损 伤 的观 察 及 护理
维普资讯
第 l7卷 第 1期 2O02年 3月
川 北 医 学 院 学 报
JOURNAL OF NORTH SICHIJAN M EDICAL COI.LEGE
V .17,h'o.1 Mar 2002
严格控 制钠 盐摄 人 ,一 般每 日钠 的摄 人量 为 2—4 g。 蛋 白质 的摄 人应 根据 肾功 能损 害程 度而 限制 。水 的 摄 人 24小时 出 人量差 值控 制在 500 ml以内 ,若超 出 这 一 范围给 予补 液或 利尿措 施 。 4.4 药 物 毒 副作 用 的 观察 及 防 治 :① 消 化道 症 状 : 观察患 者有 无恶 心 、呕 吐 、腹 痛 、腹胀 、呕 血及黑便 等 消化系统 症 状 。在激 素冲击 治 疗时 可预 防使用保 护 胃粘膜 药物 及镇 吐剂 。②水 铺潴 留 ,血压 升高 :在使 用 激素 的第一 周 内有可 能 出现 水 肿较 前 加 重 ,应 密 切监测 体重 、血 压 、尿量 ,并 有效 采 取 降 压 利 尿治 疗 手段 ,避 免 急性左 心衰 竭 。③ 骨质疏 松 :绝 经期妇 女 更 易 发生 ,护 理 患者应 注意 安全 ,防 止骨折 发生 。钙 片应 嚼服 ,告之患 者摄 人含钙 量 高 的食物 ,指导 患者

颅脑损伤病人观察护理

颅脑损伤病人观察护理

颅脑损伤病人的观察及护理【摘要】通过108例颅脑外伤患者进行临床,方法是病情观察要点,如意识状态、瞳孔、生命体征、颅内压增高的症状、肢体活动和躁动;基础及并发症护理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

施结论: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实有效护理措施,给予临床的健康教育指导,是帮助患者进行最优康复的关键。

伤观【关键词】颅脑外察护理颅脑损失的病人,病情急、伤势严重、威胁生命。

如何做好颅脑损伤病人的观察及护理,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护理上需要十分细心、周到全面、全神贯注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配合医生协助每位患者达到最佳康复。

1病情观察1.1观察病人的意识状态,观察意识是否清醒,意识障碍的程度和演变过程,通过病人对语言的回答,眼睛的活动,定位动作来判断病人是否清醒、昏睡、浅昏迷、深昏迷、意识障碍的程度,可协助辨别脑损伤的轻重,意识障碍出现的迟早和有无继续加重可作为区别原发性及继发性脑损伤的重要依据。

观察病人意识状态不仅应了解有无意识障碍,还应注意意识障碍程度及变化。

1.2瞳孔的变化,正常瞳孔直径为2.5-4.0mm,对光反射灵敏,双侧瞳孔等大正圆,一侧瞳孔散大可能是原发性动眼神经损伤亦可能是颅内占位性病变或小脑幕切迹压迫动眼神经所致;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是脑疝晚期或脑干缺氧的表现,看瞳孔变化时应了解瞳孔变化的发展过程,病人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和神经体征等是否异常,才能评价瞳孔变化的临床意义。

1.3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及血压是生命维持的基本症状。

是机体内压活动的客观反映,是衡量集体状况的指标。

合称为生命体征。

生命体征受大脑皮质的控制。

正常状态下,应该维持在一定范围且互相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和影响。

生命体征能反映身心的微小变异。

通过观察生命体征可以了解疾病发生、发展于转归。

为预防、诊断、治疗与护理提供依据。

生命体征是护理人员最常收集的也是基本的重要的资料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4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头痛,头痛的程度和性质,一般颅脑外伤患者具有头痛、呕吐。

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观察与护理

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观察与护理
t n n t o a .cmpi t nrt a dmot i aedf rn ew ss t t a ys nf a t( a e t l ghf s y o l a o a n r ly rt ie c a t i cl i i cn P<0 0 ) C n ls n i ert is e t ci e at e a s l gi i . 5 . o cui n ga d o t e
【 关键词】 颅脑损伤 ; 危险性评估 ; 护理评价研究
O sr t nadnri a fru acba jr ai t bev i n us gcI o t m t ri i uypt n ao n e a i n. es Z a Yog i(eodLn qay Dsi f hnd f i unPoic epe opt ,118,hn ) ho n —bn Scn ogun i ir t C eguo Sc a rv eP olgH sil6 00 C ia tc o h n a
颅 脑 损 伤 患 者 的 病 情 观 察 与 护 理
赵 永 彬
(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二人 民医院 6 00 ) 1 18
【 摘要】 目的 : 探讨综合护理对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 1 将 2 0例患者 随机分为综合护理组和基础护理组 ,
每组 6 o例。基础护理组采用常规护理 , 综合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循证 医学 、 心理 、 康复结合 的综合护理方法。 比较 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 、 并发症发生情况和病死率。结果 : 2组患者住院时间 , 并发症发生率 和死 亡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00 ) .5 。结论 : 综合护理对颅脑损 伤患者康复有很大作用 , 值得临床推广 。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观察与护理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观察与护理

重 症颅 脑 损 伤 患者 的观 察 与 护理
张 爱 萍
河 南通 许 县 中心 医院 通 许 4 50 740
【 键 词 】 重 症 颅 脑 损 伤 ; 察 ; 理 关 观 护 【 中图 分 类 号】 R 7 . 436 【 献标识码】 B 文 【 章编 号】 1 7 — 1 0 2 l ) 20 1 —2 文 6 35 1 ( 0 1 0 —0 4 0
・ 1 ・ 4
中 国 实用 神 经 疾 病 杂 志 2 1 年 1月第 l 第 2 01 4卷 期 C ieeJu nl f rci l ro sDi ae a 0 1 Vo. 4N【 2 hn s o ra o at a Nevu s ss n2 1 , 11 】 P c e J .
意识 障 碍 的 程 度 可通 过 对 话 、 唤 、 予适 当 的刺 激 等 。 呼 给
2 2 瞳孔 的变 化 观 察 两 侧 睑 裂 大 小 是 否 相 等 , 无 上 睑 . 有 下垂 , 意对 比 双 侧 瞳 孔 的 形 状 、 小 及 对 光 反 应 。 伤 后 一 注 大 侧 瞳 孔 进 行 性散 大 , 蚶侧 肢体 瘫 痪 、 识 障 碍 , 示 脑 受 压 或 意 提 脑疝 ; 双侧 瞳 孔 散 大 、 光 反 应 消 失 、 球 固 定 伴 深 昏迷 或 去 对 眼 皮 质 强 直 , 为 原 发 性 脑 干 损 伤 或 临 终 表 现 ; 侧 瞳 孔 大 小 多 双 形 态 多 变 、 光 反 应 消 失 , 眼 球 分 离 或 异 位 . 为 中脑 损 对 伴 多 伤; 眼球 震 颤 常 见 于 小脑 或脑 干损 伤 [ 。 2 ]
观 察 的 具体 内容 包 括 患 者 的 意识 、 孔 、 瞳 生命 体 征 、 经 系 统 神 体征等。 2 1 意 识 的变 化 意 识 障 碍 的程 度 与 颅 脑 损 伤 的轻 重 密 切 . 相关 。 当患 者 的 意识 由清 楚 转 为 朦 胧 或 嗜睡 , 静 转 为 躁 动 安

浅谈急性颅脑损伤的观察与护理

浅谈急性颅脑损伤的观察与护理

浅谈急性颅脑损伤的观察与护理发表时间:2015-12-07T13:28:49.007Z 来源:《航空军医》2015年14期作者:李桂凡刘英莲[导读]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根河市人民医院护理工作极为重要,能否及时掌握病情变化,为医生提供可靠诊断依据,对伤员的预后关系是十分密切的。

蒙古呼伦贝尔市根河市人民医院 022350我院是一所综合性医院,头外伤约占外科住院病人总数的15-20%,颅脑损伤,病理变化复杂,症状多种多样,病情变化快。

因此护理工作极为重要,能否及时掌握病情变化,为医生提供可靠诊断依据,对伤员的预后关系是十分密切的。

现将我对急性颅脑损伤的观察及护理的体会总结如下。

1、生命体征的观察1.1、意识状态的观察:病人的意识状态是判断颅脑损伤程度及是否有颅压增高的重要指标之一。

病人入院后,应立即对意识进行严密观察。

颅内血肿多发生在伤后的20-48小时之内,因此在这期间,如发现病人由意识清洗转入昏迷状态,又平静转入烦躁不安,提示病情加重,要及时通知医生。

若伤后继发性意识障碍或持续进行性加重,由浅昏迷进入深昏迷,或昏迷一清醒一再昏迷,对继发性颅内血肿具有诊断价值,应采取紧急治疗措施。

1.2、注意瞳孔的变化:瞳孔与意识同为病情变化的指征之一,是早期发现颅脑内血肿的重要手段之一,观察双侧瞳孔是否等大等圆,光反射是否灵敏,一般0.5-1小时观察一次,病情严重时15分钟到30分钟观察一次。

颅脑内血肿病人,往往发生一过性瞳孔缩小,因时间很短,很难观察到,这就要求我们观察时要耐心细致,为医生提供及时的动态信息。

例如,病人一侧瞳孔进行性散大,光反射消失,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时,常提示病情加重,有继发颅内血肿发生的可能,这就要立即与医生取得联系,以免延误治疗。

1.3、对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观察,同样也是颅脑损伤病人的重要观察内容。

颅脑损伤短时期内,可出现脉搏细速,血压下降,呼吸深而缓慢,但往往不久即可恢复。

如病人进行性血压增高,脉搏变慢而有力,呼吸深而慢,常说明有高颅压脑受压发生,应警惕颅内血肿、脑疝形成。

脑外伤的护理观察

脑外伤的护理观察

脑外伤的护理观察一.对于颅脑损伤病人应设特护记录单,在24—48小时内要严密观察和记录意识,生命体征,瞳孔,肢体活动等变化,不可因诊断的较重,而忽视病情变化的观察,以至延误抢救时机。

病例,女,17岁,因车祸跌倒,伤后昏迷数分钟,入院时意识清楚,瞳孔等大同圆,对光反射存在,诊断为腹壁软组织损伤,脑震荡。

当日下午出现轻度意识障碍,问话不愿回答,血压逐渐升高,脉搏,呼吸减慢,瞳孔右>左,对光反射迟钝,经检查诊断为脑挫伤,脑水肿继发脑干损伤,立即手术。

由于护士观察病情细致,及时发现病情变化,给抢救争取了时间。

二.要注意意识的改变,观察有无意识障碍。

在颅内血肿或脑疝形成过程中临床上以意识改变最为明显且出现得最早,典型的意识变化过程是昏迷→清醒→再昏迷。

但也有14病例,不具有上述典型过程。

对于颅脑损伤的病人入院后或手术后,不论病人是清醒或意识障碍都应密切观察意识变化,如病人由意识清楚发展为朦胧或嗜睡时,由安静转烦躁不安时由昏迷转意识清楚后出现剧烈头痛和频繁的呕吐时,意识障碍逐渐或突然加深时,均为颅内血肿,脑疝先兆,应高度重视,及时处理。

尤其在夜间不应把昏迷后的鼾声误认为熟睡对于伤后或手术后2天内神志清楚的病人,夜间也要每隔约2小时唤醒1次,以避免把昏迷当成熟睡。

病例,男,20岁,因石头击伤右顶部,伤口流血,昏迷1小时后清醒,入院后能准确答话,右顶骨凹陷骨折整复清创术,术后神志清楚,午夜鼾声大作,值班护士误认为是熟睡,次日交班时发现病人已处深昏迷,脑疝形成,立即行开颅探查,见脑组织高度水肿,未见血肿,抢救无效而死亡。

此类教训在予把昏迷当熟睡,严重耽误抢救时机。

三.注意对生命体征的观察。

生命体征的测定时间应按伤情而定,一般伤后24—72小时内,每15—60分钟测量1次,并做好记录。

脑震荡和轻中度脑挫裂伤,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变化不大,据统计295名脑震荡轻中度脑挫伤病人中生命体征平稳者231人,占78.3%,有轻度改变者64人占21.7%,体温在37.2—37.5℃之间11人,血压收缩压在130—150mmHg之间,舒张压正常者53人(其中2人有高血压病史)。

颅脑损伤的护理常规

颅脑损伤的护理常规

颅脑损伤的护理一、护理评估1、评估患者的头部有无破损、出血。

2、评估患者的神志、瞳孔及生命体征变化,了解患者的既往健康状况。

3、了解患者有无头痛及恶心呕吐症状,有无颅内压增高的征象。

4、了解患者及家属的心理反应,患者的自理能力及配合程度。

二、护理措施1、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2、观察颅内压增高的表现,重视患者的主诉,观察头痛性质和程度,如头痛剧烈、呕吐加重、躁动不安等变化应立即报告医生,做好术前准备。

3、卧位:抬高床头30度,以利颅内静脉回流,降低颅内压。

4、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痰,持续吸氧。

5、注重营养支持及体液平衡。

6、遵医嘱合理应用脱水剂和抗生素,降低颅内压,预防感染。

7、观察伤口出血情况,妥善放置引流管。

8、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三、健康指导要点1、避免情绪激动,指导患者练习床上大小便。

2、肢体瘫痪者给予功能锻炼,癫痫患者指导按时服用抗癫痫药物,躁动患者给予适当约束,防止意外发生。

3、根据病情,指导患者禁食或进流食、半流质。

四、注意事项1、指导卧床休息,减少外界刺激,做好解释工作,消除畏惧心理。

2、对意识不清或肢体功能障碍者,应保持肢体于功能位,防止足下垂及肢体挛缩和畸形。

五、护理记录单记录书写规范1)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至少每天记录一次,病情变化以及护理措施和效果变化随时记录,病情应为护理所能观察的症状、体征的动态变化。

记录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

2)非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按要求书写,项目包含日期、时间、观察记录内容、护士签名,分列显示。

可对护理所能观察的症状、体征、护理措施和效果记录,要求简洁、规范。

3)护理记录应体现相应的专科护理特点。

①监护室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表格内容至少包含监测指标、出入量、用药执行、基础护理、病情观察、护理措施和效果。

监测指标至少包含生命体征、瞳孔、意识、仪器参数;出入量应包含每个入出途径的详细记录;用药执行写明药物名称、剂量。

②手术患者要有术后护理情况的记录,包括患者麻醉方式、手术名称、返回病区时间,伤口出血情况、各种管路情况及引流液的性质量等。

颅脑损伤患者健康宣教

颅脑损伤患者健康宣教

颅脑损伤患者健康宣教【疾病介绍】颅脑损伤是因暴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头部引起颅骨及脑组织的损伤。

可分为开放性颅脑损伤和闭合性颅脑损伤。

颅脑损伤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头痛、恶心、呕吐、癫痫发作、肢体瘫痪、感觉障碍、失语及偏盲等。

颅底骨折可出现脑脊液耳漏、鼻漏。

脑干损伤时可出现意识障碍、去大脑强直,严重时发生呼吸、心跳骤停。

重度颅脑损伤应立即建立静脉通道,清理、保持呼吸道通畅。

【宣教内容】1、术前护理。

(1)严密观察病人生命体重及意识、瞳孔、肢体活动情况,及时判断病人是否出现意识障碍、休克、脑疝。

(2)迅速建立静脉通路,对脑疝病人立即静脉快速滴注脱水药。

(3)积极做好手要前病人的各项工作,如剃头、清洁善皮肤等。

(4)保持呼吸道通畅。

对重度颅脑损伤病人所致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应采取半卧位或侧卧位,头偏向一侧,以利于呼吸道分泌物排出,防止呕吐物误吸引起窒息。

舌后坠阻塞呼吸道时应采取相应措施,如使用口咽通气管及气管插管等,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可行气管切开。

(5)纠正休克。

开放性颅脑损伤引起失血性休克时,应使病人平卧,注意保暖,补充血容量。

(6)有脑脊液耳漏者,以头偏向患侧为宜,以便引流,防止脑脊逆流造成颅内感染。

(7)预防颅内感染。

开放性颅脑损伤应及时清创和常规使用抗生素。

有脑脊液耳、鼻漏者,要注意保持耳、鼻孔及口腔的清洁,尽可能避免挖鼻孔、打喷嚏和咳嗽,严禁填塞或用水冲洗耳、鼻以及经鼻吸痰和插胃管,以免引起逆行感染。

定时测体温,密切观察有无颅内感染征象。

2、术后护理。

(1)术后均应抬高床头15-300,以利于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

(2)定时监测意识、瞳孔、呼吸、血压等,做好记录。

(3)高热护理。

感染或脑损伤均引起高热。

应查明原因。

体温高时应及时给予降温,保持体温正常或接近正常范围。

可采用药物及物理降温两种方法。

对枢性高热多以物理降温为主,如酒精擦浴、冰敷、冰毯,必要时行低温冬眠疗法。

(4)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翻身、叩背拍痰、清理呼吸道,预防坠积性肺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颅脑损伤的观察与护理(一)
【关键词】颅脑损伤;观察;护理
颅脑损伤是一种常见的外伤,约占全身损伤的15%~20%,仅次于四肢损伤,常与身体其他部位的损伤复合存在,其致残率及致死率均居首位。

颅脑损伤病人病情复杂多变,具有发病率高、病情重、复杂多变、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等特点。

因此,严密观察及护理对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提高治疗效果和降低死亡率是非常重要的,要求护士必须掌握扎实的专业技术,观察病情要认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向医生报告,以期保全患者生命,争取最佳康复。

现将我们近年来收治的20例颅脑伤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20例中男性15例,女性5例,单纯颅脑损伤12例,脑挫伤并颅内血肿8例,手术9例,非手术11例,治愈14例,好转4例,死亡2例。

2病情观察
颅脑损伤的病情特点是多变、易变、突变、难以预测,即使已经手术多天的伤员仍可在手术后出现突然变化,因此有效、及时的病情动态观察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般颅脑损伤病情观察为72小时,以后根据病情和医嘱继续观察。

2.1动态的病情观察
颅脑损伤引起的血肿、脑挫裂伤或脑组织肿胀引起颅腔容积与颅内容物体积之间的平衡失调,超过生理调节功能的限度时出现颅内压增高,当颅压>1.76kPa时,病人可出现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血压升高(收缩压升高),在观察过程中如发现这些先兆症状时要警惕脑疝的发生,及时与医生联系采取措施。

2.2意识观察
意识改变是颅脑损伤病员最常见的体征之一,根据意识动态观察可判断伤情的转归。

意识障碍的类型在临床上可分为清醒、模糊、浅昏迷、昏迷、深昏迷。

可以通过对话、呼唤姓名、定时及定向力测定来判断,对昏迷病人通过疼痛刺激后观察其有无呻吟、皱眉、肢体运动及各种反射的出现。

清醒后病员意识又出现嗜睡-浅昏迷-昏迷提示颅内有血肿形成,需立即手术治疗。

脑干损伤病员处于昏迷状态,渐渐出现咳嗽、吞咽等生理反射,肢体出现运动,病理征消失这些征象说明病情在好转。

相反原来清醒的转为嗜睡,对周围反应迟钝,躁动的转为安静、昏睡,并出现病理征,则提示病情在恶化。

2.3瞳孔的观察
损伤当时的双侧瞳孔散大,多见于头部受打击后最初1~2分钟内。

这是外伤引起的暂时性脑干机能紊乱所致。

伤后出现的进行性单侧扩瞳,这是颅内血肿的有力体征,是由小脑幕切迹疝引起同侧的动眼神经牵拉所造成的。

伤后立即出现的单侧扩瞳,这是动眼神经的直接损伤引起,同时同侧上睑下垂,但病员神志是清醒的。

中脑损伤常有瞳孔及眼球改变,瞳孔时大时小,或两侧交替变化,对光反应消失,眼球固定,眼球运动障碍。

桥脑损伤时有双侧针尖样瞳孔。

如两侧瞳孔迟发性的散大、对光反应消失、眼球固定前视、深昏迷则表示脑干已失去机能,是濒临死亡的征象〔1〕。

2.4肢体运动的观察
一侧肢体(上肢或下肢)的瘫痪是对侧大脑半球额叶损害的结果。

如损害靠近矢状窦时,则下肢瘫痪明显。

如损害靠近大脑外侧裂时,则上肢瘫痪比较明显。

大脑半球额叶损伤,挫裂伤范围比较广泛时可引起对侧上下肢瘫痪。

损害发生在一侧大脑半球深部近内囊处,除了有对侧的偏瘫外还有同向偏盲和偏身感觉障碍。

当大脑皮层受到刺激后可出现一侧肢体或两侧肢体的抽搐。

2.5生命体征的观察
病人伤后可出现持续的生命体征紊乱。

监测时,为避免病人躁动影响准确性,应先测呼吸,
再测脉搏,最后测血压〔1〕。

若伤员出现血压逐渐上升、脉搏减慢,搏动强而有力提示有颅压增高,要引起注意。

当颅压继续上升接近衰竭期时,脉搏渐增快、心跳减弱、血压下降、呼吸不规则或出现潮式呼吸,最后自主呼吸停止。

对有枕骨骨折的伤员应特别注意呼吸的变化,呼吸变慢变深常提示有后颅内血肿,枕骨大孔疝的可能。

3护理体会
3.1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吸氧
3.1.1体位
对颅脑损伤或手术的患者,给予床头抬高15~30度头偏向一侧,有利于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增加肺部通气量,并可减少胃内容物反流呼吸道。

3.1.2吸痰
因脑损伤而出现昏迷的病人,由于舌肌松驰、舌根后坠,咳嗽反射消失,下气道分泌物积滞,极易出现窒息和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

因此在护理上应尤为注意,除应及时吸收痰液外,还应在病情稳定允许的情况下,协助病人翻身叩背,以利于痰液排出。

如痰粘稠,应行雾化吸入,2次/天,每次20分钟。

必要时给予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吸痰,同时做好口腔护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3.2尿路感染的预防
对于昏迷时间长、留置导尿的病人,保持尿管通畅,严格记录尿量,注意观察尿量及颜色,病人每周更换尿管1次,以预防尿路感染,每日用生理盐水250ml膀胱冲洗2次,新洁尔灭清洗会阴部,防止逆行感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