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料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不同肥料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比较

不同肥料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比较第一章:引言在目前的农业生产中,肥料的作用非常重要。
肥料可以提高农作物的生长速度,增强农作物的抗病能力,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不同种类的肥料对植物的生长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因此,本文将探讨不同肥料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比较。
第二章:有机肥料有机肥料是一种天然的肥料,它主要是由动、植物残渣、粪肥和沼液等生物有机物质组成。
这种肥料中富含多种有益元素,如氮、磷、钾等。
同时,有机肥料还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增强抗病能力,使土壤呈现出良好的健康状态。
因此,应用有机肥料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提高种植的产量。
第三章:化肥化肥是指工业化生产的肥料,通常以氮、磷、钾三大营养元素为主要成分。
化肥营养成分比较单一,通常只有氮、磷、钾等三种元素。
尽管化肥营养成分比较单一,但它具有肥效显著、作用快等特点。
因此,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被认为是提高农作物产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但是,由于化肥使用量大,容易造成土壤“负荷”,从而造成土地环境的破坏,并引起肥料残留问题。
第四章:生物肥料生物肥料是由微生物代谢过程产生的有机物质构成的肥料。
生物肥料中富含微生物的有益菌群,能够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同时,生物肥料还能够增强植物的抗逆性,使植物免受病害和环境的不利影响,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第五章:绿肥绿肥是指一些植物,如豆科植物、菜花、油菜、绿豆等,作为肥料使用的一种方法。
种植绿肥可以增加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肥力。
同时,绿肥还可以在生长过程中吸收大量的氮、磷等养分,从而避免了化肥造成的土壤“负荷”问题。
种植绿肥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促进植物的生长,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第六章:结论综上所述,不同肥料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是有区别的。
有机肥料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肥力,增强抗病能力,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化肥营养成分比较单一,但肥效显著而作用快。
生物肥料具有增强抗逆性,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的特点。
氮肥、磷肥、钾肥对盆栽花卉植物各起什么作用?

氮肥、磷肥、钾肥对盆栽花卉植物各起什么作用?氮肥、磷肥、钾肥对盆栽花卉植物各起什么作用?用简明扼要的说法:氮起长大长叶的作用,磷起长根开花结果的作用,钾起长茎长壮的作用。
氮肥的作用:促使作物的茎,叶子生长茂盛,叶色浓绿.缺氮植物生长慢。
钾肥的作用:促使作物生长健壮,茎秆粗硬,增强病虫害和倒伏的抵抗能力;促进糖分和淀粉的生成。
缺钾抗性差(抵抗病害能力差)。
磷肥的作用:促使作物根系发达,增强抗寒抗旱能力;促进作物提早成熟,穗粒增多,籽粒饱满。
缺磷对花果影响大。
有句顺口溜:氮长枝叶,钾长根,要想开花结果用磷喷。
很实用的,呵呵。
1 氮肥氮肥主要是促使树木茂盛,增加叶绿素,加强营养生长。
氮肥太多会导致组织柔软、茎叶徒长,易受病虫侵害,耐寒能力降低。
缺少氮肥则植株瘦小,叶片黄绿,生长缓慢,不能开花。
氮肥有动物性氮肥和植物性氮肥:人粪尿,马、牛、羊、猪等粪便,鱼肥、马掌等属动物性氮肥。
芝麻渣、豆饼、菜籽饼、棉籽饼等属植物性氮肥。
以上两类均系有机肥料。
矿物质氮肥亦即无机肥或称化。
硫酸氨、硝酸氨、尿素、氨水等,均为速效氮肥,通常用作根外追肥,如经常用作根部施肥易使土壤板结。
2 磷肥磷肥能使树木茎枝坚韧,促使花芽形成,花大色艳,果实早熟,并能使树木生长发育良好,多发新根,提高抗寒、抗旱能力。
磷肥不足树木生长缓慢,叶小、分枝或分蘖减少,花果小,成熟晚,下部叶片的叶脉间先黄化而后呈现紫红色。
缺磷时通常老叶先出现病症。
含磷较多的有机肥有骨粉、米糠、鱼鳞、家禽粪便等。
无机磷肥有过磷酸钙、磷矿粉、钙镁磷肥等。
其中最常用的过磷酸钙常与有机肥混合后用作基肥,亦可用作花果盆景的根外追肥。
不过磷酸钙宜用于中性或微碱性土壤。
不适宜施于酸性土。
3 钾肥钾肥能使树木茎杆强健,提高抗病虫、抗寒、抗旱和抗倒伏的能力,促使根部发达,球根增大,并能促使果实膨大,色泽良好。
缺钾会导致树木叶缘出现坏死斑点,最初下部老叶出现斑点,叶缘叶尖开始变黄,继之发生枯焦坏死。
微量元素肥料对小麦影响

微量元素肥料对小麦影响首先,微量元素肥料对小麦的生长和发育具有促进作用。
微量元素如铁、锰、锌、铜、钼等是植物正常生长所必需的元素,它们参与了植物体内许多重要生理过程,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叶绿素合成等。
给小麦施用微量元素肥料可以提供植物所需的这些微量元素,促进小麦叶绿素的合成,增加光合作用的效率,提高植株的生物量,加速小麦的生长速度。
其次,微量元素肥料对小麦的抗病害能力有很大的影响。
微量元素肥料可以增强小麦的抗病害能力,提高植物的免疫力。
比如,锌是植物体内重要的酶系活化物质,可以增强小麦对病害的抵抗能力;铜是小麦体内重要的组织结构成分,可以增加小麦细胞的强度和弹性,提高小麦抗逆境的能力。
通过施用微量元素肥料,可以使小麦植株更加健壮,减少病害的发生。
此外,微量元素肥料还可以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施用微量元素肥料可以增加小麦的养分吸收和利用效率,提高小麦的产量。
同时,微量元素肥料还可以改善小麦的品质,使小麦的蛋白质含量增加,淀粉含量提高,提高小麦的食用和加工价值。
然而,在使用微量元素肥料的过程中,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不能过量施用微量元素肥料,否则可能会引起植物的中毒。
其次,施用微量元素肥料的方式和时间需要合理选择,以充分满足小麦生长的需求。
最后,还需要根据具体土壤条件和小麦品种的需求来确定施用微量元素肥料的种类和剂量,以达到最佳的施肥效果。
综上所述,微量元素肥料对小麦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可以促进小麦的生长和发育,增强小麦的抗病害能力,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因此,在小麦的种植过程中,适量施用微量元素肥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对提高小麦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不同肥料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不同肥料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植物生长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肥料的选择和使用对于植物生长具有重要的影响。
不同类型的肥料含有不同的营养元素,在植物生长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本文将通过对不同肥料的介绍,探讨它们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一、有机肥料有机肥料是指来源于动植物的废弃物、农业残余物和工业废渣等天然物质,经过堆肥或腐熟处理后用于植物生长的肥料。
有机肥料具有多种优点,对植物生长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首先,有机肥料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能够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的保水性和保肥性,提高土壤的肥力。
有机质能够吸附和保持大量的水分和养分,使得土壤更适合植物的生长。
其次,有机肥料可以增加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促进土壤的生物学活性。
土壤微生物对植物生长有着重要的影响,能够分解有机质,释放出植物需要的养分,并与植物根系形成共生关系,提供额外的养分供应。
最后,有机肥料中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和生长激素,这对于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
微量元素能够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提高植物的免疫力;生长激素则能够调节植物的生长节律,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二、无机肥料无机肥料是指经过化学合成或者矿石经过简单物理处理得到的肥料,其中主要成分为氮、磷和钾等营养元素。
无机肥料的使用广泛,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与有机肥料略有不同。
首先,无机肥料的营养元素含量比有机肥料更高,提供了充足的养分供给。
氮、磷和钾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能够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无机肥料中的氮元素可以促进植物的叶绿素合成,增加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磷元素则能够促进植物的根系生长和营养吸收;钾元素则对植物的抗病性和抗逆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其次,无机肥料的养分释放速度比有机肥料快,能够更迅速地供给植物所需的养分。
这在某些情况下对于植物的迅速生长和快速修复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无机肥料也存在一些问题。
长期大量使用无机肥料会导致土壤酸化、盐渍化等问题,从而对土壤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此外,过量的氮、磷和钾元素也会造成环境污染,对水体的富营养化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园艺技术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分析肥料施用对土壤质量和园艺植物生长的影响

园艺技术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分析肥料施用对土壤质量和园艺植物生长的影响毕业设计论文标题:肥料施用对土壤质量和园艺植物生长的影响分析**I. 研究背景**园艺技术是农业领域的重要分支,对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肥料施用是园艺技术中的关键环节,对土壤质量和园艺植物生长具有显著影响。
然而,当前对于肥料施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仍存在争议。
因此,本研究旨在深入分析肥料施用对土壤质量和园艺植物生长的影响,为优化肥料施用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II. 研究意义**肥料施用是园艺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对土壤质量和园艺植物生长具有重要影响。
首先,合理的肥料施用可以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土壤养分的供应能力,为园艺植物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
其次,肥料施用可以促进园艺植物的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满足人们对园艺产品的需求。
此外,合理的肥料施用还有助于减少农业废弃物的产生,降低环境污染,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III.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肥料施用对土壤质量和园艺植物生长的影响,主要探讨以下问题:1. 不同类型肥料施用对土壤质量的影响机制是什么?2. 肥料施用对园艺植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如何?3. 肥料施用与园艺植物品质的关系如何?4. 不同土壤类型对肥料施用的响应有何差异?**IV.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实验方法和数据分析,具体步骤如下:1. 选择代表性园艺植物,设置不同肥料处理实验组和对照组;2. 采集土壤样品,测定土壤基本理化性质;3. 记录园艺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各项指标,如株高、茎粗、叶面积等;4. 在收获期测定园艺植物的产量和品质指标;5. 分析实验数据,探讨肥料施用对土壤质量和园艺植物生长的影响机制。
**V. 研究步骤**1. 确定研究方案,选择代表性园艺植物;2. 设计不同肥料处理实验组和对照组;3. 进行实验种植,定期观察和记录园艺植物的生长情况;4. 采集土壤样品,测定土壤基本理化性质;5. 在收获期测定园艺植物的生长指标和产量品质;6. 分析实验数据,探讨肥料施用对土壤质量和园艺植物生长的影响机制。
不同类型肥料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实验

不同类型肥料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实验植物的生长过程中,肥料的使用是至关重要的,它们能够为植物提供所需的养分,促进植物体内的营养吸收和代谢过程。
然而,在市场上存在着各种不同类型的肥料,例如化学肥料、有机肥料和生物肥料等。
那么,这些不同类型的肥料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究竟有多大呢?为了解答这一问题,本文将通过一个植物生长实验来探究不同类型肥料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实验设计与方法本实验选取相同品种的植物进行研究,并将其分为四组,每组设置三个重复样本。
其中,第一组作为对照组,不添加任何肥料;第二组添加化学肥料;第三组添加有机肥料;第四组添加生物肥料。
每组植物都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生长,并进行一段时间的观察与测量。
实验过程中,每组植物均给予适量的水和光照。
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与测量,我们得到了如下实验数据。
首先,我们测量了每组植物的生长高度。
结果显示,添加化学肥料和有机肥料的植物的生长高度相较对照组略有增加;而添加生物肥料的植物生长高度显著提高。
其次,我们还测量了每组植物的叶片数量。
实验结果表明,添加化学肥料和有机肥料的植物叶片数量相较对照组略有增加;而添加生物肥料的植物叶片数量显著增加。
此外,我们还测量了每组植物的根系发育情况。
实验结果显示,添加化学肥料和有机肥料的植物根系发育与对照组相似;而添加生物肥料的植物根系发育明显增强。
根据以上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化学肥料和有机肥料的使用都有助于植物的生长。
其次,相较于化学肥料和有机肥料,生物肥料对植物的生长有更为显著的促进作用。
这是因为生物肥料中含有丰富的活性微生物,能够帮助植物更好地吸收和利用养分。
此外,生物肥料还能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因此,在实际的农业生产中,可以适量地使用生物肥料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探究了不同类型肥料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化学肥料和有机肥料的使用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但相较之下,生物肥料对植物的生长效果更佳。
不同种类的肥料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不同种类的肥料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肥料是农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它对植物生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同种类的肥料具有不同的营养成分和特点,因此它们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也有所不同。
本文将从有机肥料、无机肥料和生物肥料三个方面来探讨不同种类肥料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一、有机肥料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有机肥料主要来源于动植物的残体、粪便等,它富含有机质和营养元素。
首先,有机肥料可以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持水能力和通气性,提高土壤肥力。
其次,有机肥料能够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如氮、磷、钾等,为植物生长提供养分。
同时,有机肥料释放慢,持续性强,对土壤环境影响较小。
二、无机肥料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无机肥料主要是人工合成的化学肥料,它的主要成分为氮、磷、钾等。
首先,无机肥料养分浓度高,效果明显,能够迅速满足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并促进植物的快速生长。
其次,无机肥料可根据植物需求进行调配,使不同阶段的植物得到相应的养分供给。
然而,过量使用无机肥料容易导致土壤酸性增加、微生物活性下降等问题,对土壤生态环境带来一定影响。
三、生物肥料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生物肥料是利用微生物、植物、动物等生物体以及其产物制成的一种肥料。
首先,生物肥料可以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多样性,调节土壤微生物活性,促进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和养分的释放,有利于植物吸收养分。
其次,生物肥料还能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的肥力和保水能力。
与之前的肥料相比,生物肥料对土壤和植物的伤害较小,对环境友好。
综上所述,不同种类的肥料对植物生长有着不同的影响。
有机肥料改良土壤结构、提供营养物质,无机肥料迅速满足植物养分需求,生物肥料调节土壤微生物活性、提高土壤肥力。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植物需求和土壤状况选择合适的肥料,并合理使用,以实现最佳的植物生长效果。
最后,为了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推广有机肥料和生物肥料的使用也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各种肥料的用途

各种肥料的用途肥料是农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辅助物质,它可以为作物提供必需的养分,促进植物生长,提高产量和质量。
根据肥料的来源和养分含量,可以分为化肥、有机肥和生物肥料三大类。
首先是化肥,化肥是通过工业生产制成的,主要含有氮、磷、钾等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
氮肥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增加叶面积、提高产量和品质;磷肥对植物根系生长发育和花果结果有促进作用;钾肥可以提高作物抗逆性、促进植物光合作用,增加养分的吸收,从而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此外,化肥的作用还包括改良土壤结构、调整土壤酸碱度等,使土壤更适宜植物的生长。
因此,化肥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是现代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物质。
其次是有机肥,有机肥是由动物粪便、植物秸秆等有机物经过发酵和腐熟而成。
有机肥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微生物,对土壤有机质的提高,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有机肥可以增加土壤的肥力和保水保肥能力,提高土壤的肥力和透气性,有利于植物根系的生长,从而提高植物的吸收养分和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此外,有机肥还可以调节土壤的酸碱度,减少土壤中重金属的积累,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度。
因此,有机肥是一种理想的土壤改良剂和植物营养物质,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作用。
最后是生物肥料,生物肥料是以微生物为主要成分的肥料,包括微生物菌肥、复合微生物肥料等。
生物肥料含有多种有机质和微生物,可以提高土壤的微生物活性和多样性,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和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的蓄水保肥能力。
同时,生物肥料中的微生物还可以分解植物残体和有机废弃物,释放出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促进土壤养分的循环和植物的生长。
因此,生物肥料是一种环保、可持续的肥料,对土壤改良和植物生长有着重要作用。
总的来说,各种肥料在农业生产中各有其独特的作用,能够为作物提供必需的养分,促进植物生长,提高产量和质量。
化肥可以迅速、准确地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是提高作物产量的有效手段;有机肥能够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肥力和透气性,对植物的根系生长有着重要的作用;生物肥料则可以增加土壤的微生物活性和多样性,对土壤养分的循环和作物的生长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肥料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植物除了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外,还要吸收矿质元素和氮素以及有机物质,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所以,土壤中矿质元素和有机物质的多少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在栽培条件下,肥料的种类和使用量可改变土壤中养分的比例关系,为植物生长提供良好的养分环境。
1.氮1.1氮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根系吸收氮肥主要是无机态氮,即铵态氮和硝态氮。
也可吸收一部分有机态氮,如尿素。
氮是蛋白质(包括一些酶和辅酶)、核酸、磷脂的主要成分,他们是原生质、细胞核和生物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植物生命活动中具有特殊的作用。
氮也是某些植物激素的成分,他们对生命具有调节作用。
氮是叶绿素的成分,与光合作用有密切关系。
因此氮的多少会直接影响细胞分裂和生长。
当氮肥供应充足时,枝叶繁茂,植株高大,分枝能力强,果实活种植中蛋白质含量高。
植物的必须元素中,除碳、氢、氧外,氮的需求量最大。
因此在农业生产中要特别需要氮肥的供应,常用人粪尿、尿素、硝酸铵、硫酸铵碳酸氢铵等肥料,主要提供氮元素。
缺氮时,蛋白质、核酸、磷脂等合成受阻,植物生长矮小、分枝能力弱,叶片小而薄,花果少且易脱落。
缺氮,叶绿素合成受阻,枝叶变黄,甚至干枯,导致产量降低。
氮在植物体内移动性大,老叶中的氮分解后可运输到幼嫩组织中去重复利用,所以缺氮时叶片发黄,并由下部叶片开始逐渐向上。
氮过多时,叶片大而深绿,柔软披散,植株徒长。
另外,氮素过多时,体内含糖量相对不足,茎干中的机械组织不发达,易倒伏和被病虫危害。
1.2氮的测定1.2.1肥料中硝态氮含量测定1.2.1.1还原法复混肥料中硝态氮和铵态氮在检测中的差别是两者样品在处理过程。
前者需要通过铬粉(不含酰氨态氮时用定氮合金)还原处理,使硝态氮还原成铵态氮;后者对试样不需作还原处理。
目前,肥料中硝态氮含量的测定常用定氮合金法(德瓦达合金还原法)和铬-盐酸还原法。
两种方法的原理基本相同,一般采取三步检测:第一步,在样品处理中使用铬粉(不含酰氨态氮时用定氮合金)还原硝态氮后,按标准检测方法检测复混肥试样中总氮含量;第二步,在试样处理过程中不使用还原剂,按标准检测方法检测复混肥试样中不含硝态氮时复混肥料中的总氮含量;第三步,用第一步检测结果减去第二步检测结果,即可得出复混肥料中硝态氮含量。
1.2.1.2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常测定硝态氮的方法有:气体法、还原法、重量法、扣除法、比色法、紫外线吸收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肥料中的硝态氮含量,其原理是硝酸根在紫外光区190~240nm有较强吸收,通过色谱柱分离后在紫外分光光度计上检测硝酸根含量,再将其换算为氮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C18柱,以0.04molL-1磷酸二氢钾水溶液为流动相,在230nm波长下测定硝态氮含量,相关系数为0.9997,最低检测浓度为1×106mgmL。
此法具有准确度和精密度高,定量分析简便、快捷、准确的特点。
1.2.2复合肥料中总氮测定1.2.2.1凯氏定氮法测定原理:将硝酸盐在酸性介质环境中还原成铵盐;在触媒存在下,用浓硫酸进行消化,将有机态氮或尿素态氮和氰氨态氮转化为硫酸铵;将从碱性溶液中蒸馏出的氮,吸收在硼酸溶液中;在甲基红、甲酚绿混合指示剂存在下,用硫酸或盐酸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分析。
凯氏定氮法测定复合肥料总氮含量的实测结果与理论值非常接近,该方法检测速度快,消耗试剂量减少,试验成本降低。
1.2.2.2KJELTE2300全自动定氮仪法复混肥料中总氮测定的国标法(凯氏定氮法),其操作繁琐耗时,测得1个数据大约需要40~60min,不利于大量样品的快速测定。
KJELTEC2300全自动定氮仪能简便、快速、准确地测定大批量复混肥料中的氮。
实验原理:定氮仪法的原理与国标法相同,将肥料中的氮通过消化过程转化为NH4+,在碱性介质中,进行蒸馏,使NH4+转化为NH3。
NH3由硼酸溶液吸收,最后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硼酸吸收液,根据滴定结果计算出氮的含量。
各过程反应方程式如下:(1) 消煮过程中反应:肥料中的各类氮+H2SO4 —— (NH4)2SO4(2) 蒸馏过程中反应(NH4)2SO4 +2NaOH —— Na2SO4 +2NH3 + 2H2ONH3 +H2O —— NH4OHNH4OH +H3BO3 —— NH4·H2BO3 +H2O(3) 滴定过程中反应NH4·H2BO3 +HCl —— NH4Cl +H3BO32.磷2.1磷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磷主要以H2PO4-或HPO42-的形式被植物吸收。
吸收这两种形式的多少取决于土壤PH值。
PH值<7时,H2PO4-居多;PH值>7时,HPO42-居多。
当磷进入植物根系或经木质部运到枝叶后,大部分转变为有机物质如糖磷脂、核苷酸、核酸、磷脂等,有一部分仍以无机磷形式存在。
植物体内磷的分布不均匀,根、茎的生长点较多,嫩叶比老叶多,果实种子中较丰富。
磷是核酸、核蛋白和磷脂的主要成分,与蛋白质合成,细胞分裂,细胞生长有密切关系;磷是许多辅酶的成分,参与光合、呼吸作用。
磷还参与碳水化合物的代谢合运输,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中,糖的合成、转化、降解大多是在磷酸化后才起反应;磷对氮代谢和脂肪代谢也有重要作用。
磷参与多种代谢过程,并且在生命活动最旺盛的分生组织中含量最高,因此施用磷肥对分蘖、分枝及根系生长有良好作用。
磷促进碳水化合物的转化和运输,对种子、块根和块茎的生长有利,可显著增加这些作物的产量。
此外,由于磷与氮关系密切,所以缺氮时磷肥的效果不能充分发挥。
只有氮磷配合使用,才能充分发挥氮肥效果。
缺磷影响细胞分裂,分枝减少,幼芽、幼叶生长停滞,茎和根纤细,生长矮小,花果脱落,成熟延迟。
缺磷时蛋白质合成下降,糖的运输受阻,营养器官中糖的含量相对提高,有利于花青素形成,植物叶子常呈现不正常的暗绿色以至紫红色。
磷在植物体内易移动,能重复利用。
缺磷时,老叶中的磷大部分转移到正在生长的幼嫩组织中去。
因此,缺磷症状首先在下部老叶出现,然后逐渐向上发展。
磷肥过多时,叶上出现小焦斑,是磷酸钙沉淀所致。
磷过多还会阻碍硅的吸收。
水溶性磷酸盐还可与土壤中的锌结合,降低锌的有效性,使用磷肥过多容易引起缺锌病。
2.2磷的测定肥料中能被作物吸收和利用的磷称为有效磷,有效磷包括水溶性磷和枸溶性磷。
2.2.1水溶磷测定2.2.1.1磷钼酸喹啉重量法磷钼酸喹啉重量法是测定化合物中磷含量的常用的经典分析方法。
每次用25 mL 蒸馏水研磨提取水溶性磷,提取液过滤,转移至250 mL 容量瓶,反复研磨四次,再用蒸馏水洗涤滤纸,至容量瓶中溶液达到200 mL,定容,吸取25 mL 的滤液加入10 mL硝酸,加水至100 mL,加热。
近沸腾时,加入35 mL 喹钼柠酮沉淀剂,微沸1 min,冷却后抽滤,烘干,冷却,称重,计算。
此法操作较为烦琐,时间也较长,在研磨和滤纸的洗涤过程中较易产生误差,也容易使提取不够完全或洗涤不够彻底,从而使结果偏低。
2.2.1.2超声波浸提-喹钼柠酮重量法超声波提取是用超声波清洗器来完成样品中水溶磷的提取,其原理是利用超声波的空化效应,当超声波传入液体内部时,液体中会产生大量非稳定态的微小气泡,增加了两相间的接触面积,而且出现快速形成和破坏的物理过程,液体微粒间发生每秒数万次的激烈碰撞,产生强大能量。
因此,具有强大的机械洗擦作用,样品被迅速震碎,从而加速样品溶解,可更有效地提取样品中的水溶性磷。
超声波和振荡减了轻劳动强度,便于批量分析,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了快速准确的检测要求,使用超声波或振荡分散肥料代替手工研磨获得水溶磷提取液,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2.2.1.2电位法根据酸碱滴定及电位滴定的原理,使用瑞士Metrohm公司生产的716 DMSTitrino型全自动电位滴定仪,测定一个样品只需4~5min,大大提高了测定速度,且结果准确可靠。
实验原理:肥料中的磷经盐酸浸取后,转化成H3PO4。
基于此原理,可以用酸碱滴定法测肥料中的磷含量,即用NaOH滴定过程形成的H3PO4及多余的HCl。
样品中的Ca2+干扰测定,可加入草酸钠以掩蔽Ca2+。
上述过程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HCl+NaOH —— NaCl+H2OH3PO4+NaOH —— NaH2PO4+H2OCa2++(COO)22-——Ca(COO)2↓2.2.2有效磷测定有效磷含量的测定是在250mL容量瓶中加入150mL EDTA溶液,在60℃的恒温水浴中振荡1h,冷却后定容,干过滤,以下步骤同水溶性磷含量的测定。
此方法增加了EDTA溶液这种试剂,耗量也较大,每份样需150mL,而且提取时间较长需1h。
3.钾3.1钾对植物生长的影响钾在土壤中易KCl、K2SO4等盐类形式存在,在水中解离成K+离子而被根系吸收。
在植物体内钾呈离子状态,主要集中在生命活动最旺盛的部位,如生长点、形成层、幼叶等。
钾在细胞内可作为60多种酶的活化剂,在碳水化合物代谢、呼吸作用和蛋白质代谢中起重要作用。
钾促进蛋白质合成,钾充足时,形成蛋白质较多,可溶性氮减少。
钾与蛋白质在植物体内的分布是一致的,生长点、形成层等蛋白质丰富的部位,钾离子含量也较高。
钾与糖的合成有关。
植物缺钾时,淀粉和蔗糖合成缓慢,单糖大量积累。
钾肥充足时,蔗糖、淀粉、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较高,葡萄糖积累较少。
钾也可以促进糖类运输。
在富含糖类的贮藏器官中钾含量较多,形成糖类的叶片栅栏组织也是如此。
钾离子时构成细胞渗透势的主要成分。
在根内钾离子从薄壁细胞运至导管,降低导管中的水势,使水分能从根系表面运到木质部。
钾离子对气孔开放有直接作用。
钾在保卫细胞中积累,降低渗透势,使保卫细胞吸水,气孔开张。
离子态的钾有使原生质体膨胀的作用,施用钾肥能提高作物的抗旱性。
缺钾时,茎干柔弱,易倒伏;抗旱、抗寒性降低;叶片失水,蛋白质、核酸破坏,叶色变黄,逐渐坏死;叶有叶缘焦枯,生长缓慢,而叶中部生长较快,整个叶子形成杯状弯曲或皱缩。
钾也是容易被重复利用的元素,缺钾首先表现在老叶。
3.2钾的测定3.2.1 火焰光度法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是测定土壤中金属元素的常用方法。
基本原理是将待测元素的分析溶液经喷雾器雾化后,在燃烧器的高温下进行原子化,使其离解为基态原子。
空心阴极灯发射出待测元素特征波长的光辐射,并穿过原子化器中一定厚度的原子蒸汽。
此时,光的一部分被原子蒸汽中待测元素的基态原子吸收。
根据朗伯-比尔定律,吸光度的大小与待测元素的原子浓度成正比关系,即可求得待测元素的含量。
3.2.2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复混肥料中钾含量时,通过选择合适的测定条件、仪器参数,其测量精度与沉淀法相当,并具有简便、快速的特点。
试验方法:1、样品处理称取5.0000g样品,用150mL水煮沸萃取1h,冷却后在25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干过滤,弃掉最初10mL左右滤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