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记叙文中的环境描写)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三记叙文阅读环境描写及作用教案

环境描写的作用教案一、复习目标确定的依据一、复习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2、中招考点:、中招考点:自然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自然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3、教材分析、教材分析环境描写在记叙文、小说的表情达意、烘托人物形象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虽然近五年中考题中只有2011年《漓江情韵》第2小题考过,但其重要性不容忽视。
小题考过,但其重要性不容忽视。
4、学情分析、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对环境描写并不陌生,但在具体文本中答题时不知从哪些角度分析、答题不规范、不全面。
二、复习目标:二、复习目标:通过观察试题及其答案,学生能说出此类题型的答题方法,并能用此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三、评价任务:三、评价任务:1、针对目标设计一个活动:通过练习环境描写作用的相关题型,总结出说明文标题作用的答题方法,并会运用这一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一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四、教学过程:四、教学过程:导入导入同学们,寒假过后开学时总会下一场大雪,你们知道下这场大雪有什么作用吗?请在练习本上写出来,看看你们写出几条。
出示答案:1、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
2、暗示了主人公的悲惨命运。
、暗示了主人公的悲惨命运。
3、揭露了凄惨的社会环、揭露了凄惨的社会环境。
4、与美好的寒假形成鲜明的对比。
、与美好的寒假形成鲜明的对比。
5、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
、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
6、为即将开始的悲惨故事埋下伏、为即将开始的悲惨故事埋下伏笔。
师总结:原来环境描写有这么多的作用,今天就让我们深入文本去复习一下环境描写的作用。
复习目标复习目标教学活动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评价要点 要点归纳要点归纳通过观察实体题及其答案,学生能说出此类题型的答题 知识点回顾:知识点回顾: 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两种。
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两种。
高考语文新大一轮通用版专题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一)小说(考点三 赏析环境描写) Word版含答案

分析自然环境描写手法 第一步:审读题干,明确考向。通过审读题干中的关键词,把握题目考查的是描写 手法,还是写景的修辞手法。 第二步:根据考向,思考答题角度。这就需要掌握环境描写的常见手法。
第三步:根据题干要求,确定方法并结合文本判断分析。
分析自然环境描写作用 角度①指向环境:交代……时间(背景),营造……氛围,渲染……气氛。 角度 ②指向情节: 推动……发展,暗示……转换,勾连……情节,为……作铺垫,
1.概括并分析社会环境特点
“时”的角度
“时”泛指时间,具体指时代背景、写作时间,比如“抗战时期”,也指自然环境中的时
令节气。
“地”的角度
“地”泛指地点,具体指“场所”“场合”“地域”等,看看它们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人”指人物,主要指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团结友善)等角度分析。人际关系是十分重
“人”的角度
内涵上看,峡谷的描写,蕴含着作者对大自然原始美与生命力的赞叹之情,这不仅 丰富了小说的内涵,也使小说的主题更为鲜明。
[思维导引] 概括自然环境特点 第一步:找出相关句段或内容,对所写内容进行分层或分类,弄清描写的角度。 第二步:根据句段,重新组合画面,通过画面再现,想象、品味画面的特色。
第三步:具体分析所写环境的特点,用。
角度③指向人物:暗示……思想,侧面写……性格,烘托……心理。 角度④指向主题:表达、寄托、暗示、揭示、深化……主旨。
突破二 赏析社会环境描写
社会环境指人物活动、事件发生、情节展开的社会背景,包括地方的风土人情、
一定时代的风貌、社会状况和人际关系等内容,主要是交代人物的生存环境、社会 关系等,可以是室内的布局陈设、住宅内外装饰布置,也可以是不同时代、不同地 区、不同民族的社会生活等。
初中美文环境描写

初中美文环境描写
清晨的雾气笼罩在村庄的周围,阳光透过薄雾,将原本安静的田野染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色。
远处的山峦若隐若现,仿佛是一幅淡雅的水墨画。
微风吹过,带来了淡淡的花香和泥土的芬芳,令人心旷神怡。
在这个宁静的小村庄里,有一条蜿蜒的小溪,溪水清澈见底,水面上漂浮着几片嫩绿的荷叶。
小溪两旁,是茂密的树林,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仿佛在欢迎新的一天的到来。
在这个美丽的环境中,人们开始了一天的劳作。
农夫们扛着锄头走进田野,妇女们在小溪边洗衣服,孩子们在树林中嬉戏玩耍。
他们的笑声和歌声,与大自然的美景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画面。
当太阳逐渐升高,雾气慢慢散去,村庄变得更加清晰起来。
房屋错落有致,青瓦白墙,映衬在蓝天白云下,宛如诗画。
家家户户的窗台上,摆放着鲜艳的花朵,给这个宁静的村庄增添了几分生气。
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的心灵得到了净化,心情变得愉悦。
他们感谢大自然赐予的美好景色,也珍惜这里简单而宁静的生活。
2019年高考语文 小说阅读答题技巧 专题03 环境描写考点分析(含解析)

专题03 环境描写考点分析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
其中,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
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
综合来看,考查环境描写的命题角度有三种:环境描写的手法、环境特点的概括、环境描写的作用。
一、环境特点概括自然环境特点概括题即对自然景观特点的概括,题干中往往有“概括”“分析”等作答动词和“景物”“特点”等表答题方向的名词。
例:请对小说画线处景物描写的特点和作用作简要分析。
(《芒种》)社会环境特点概括题即对历史背景、时代氛围、人情风俗、处所以及人际关系特点的概括,题干中往往有“概括”“分析”等作答动词和“生活”“特点”等表答题方向的名词。
例:文中第②段的环境描写,突出了古城怎样的特点?这对塑造陈皮匠的形象有何作用?(《东坛井的陈皮匠》)请简要概括这篇小说中小城生活的特点。
(《邮差先生》) 解答步骤:第一步:审题干,分清环境描写的类型,即分清是自然环境描写还是社会环境描写。
此类题干中常有显示环境类型的关键词。
如“景物描写”显示是自然环境,“古城”显示是社会环境,据此类关键词,可快速确定题目的环境特点。
第二步:抓景物类别,依类概括特点。
(1)社会环境:①人物活动的场所,如家庭、街道及工作地点等,分析它们呈现出怎样的特点;②弄清楚在此场所中的人际关系是友善,还是紧张、冷漠;③要注意人物的生活、工作状态和心境特点,是否压抑或者愉悦等。
(2)自然环境:分析写的景物的“形、声、色”,这些景物有什么共同特征。
第三步:抓景物修饰词,提炼景物特点。
小说描写环境,往往要对景物进行修饰性的描述,抓住这些修饰性的词语,即可提炼出景物特点。
二、环境描写的手法环境描写的手法是指作者在交代环境时运用的各种技巧,包括描写的具体方法(修辞手法、表达技巧等)、描写的角度(写作顺序、观察角度、感觉角度等)。
环境描写的手法考题有的侧重于考查具体方法,有的侧重于考查描写角度,更多的则是综合性考查。
记叙文考点环境描写、场面描写的解题思路提示

记叙⽂考点环境描写、场⾯描写的解题思路提⽰⼀、环境描写:(1)、⾃然环境(景物)描写在⽂章中的作⽤是什么?解题语⾔组合思路:通过⾃然环境的描写,交代时间、地点,为推动情节的发展,提供了⼈物活动的的背景,烘托了作者或⼈物的什么什么⼼境或感情。
(2)、社会环境描写在⽂章中的作⽤是什么?解题语⾔组合思路:通过这些社会环境的描写,很好地交代了什么社会背景,渲染了什么什么⽓氛,烘托⼈物什么什么的性格,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深化⽂章的主题。
⼆、场⾯描写:(1)、什么是场⾯描写?解题语⾔组合思路:场⾯描写就是对⼀个特定的时间与地点内许多⼈物活动的总体情况的的描写。
场⾯描写⼀般由 “⼈”、“事”、“境”构成,它是叙事性作品的基本构成单位,是刻画⼈物、展开情节、表现主题的主要⼿段。
它往往是⾃然景⾊、社会环境、⼈物活动等描写对象的集中表现。
常见的有劳动场⾯、战⽃场⾯以及各种会议场⾯等。
场⾯描写要表现出⼀种特定的⽓氛,单⼀的表达⽅式和写作⼿法是不⾏的,要综合运⽤记叙、描写、抒情与议论等多种表达⽅式,以及映衬、象征等多种写作⼿法,这样才能使场⾯变成⼀幅⽽充满感染⼒的画⾯。
附录:摹仿场⾯描写范⽂A、描写体育⼤课间活动场⾯。
随着欢快的下课铃声响起,两栋教学楼的楼梯顿时涌出了数不清的学⽣,如爆发的⽕⼭。
操场上,⼈声⿍沸,到处都是欢快的声⾳,到处都是⼈影。
打球的,踢球的,追赶的……都玩得不亦乐乎。
只见操场中央围了⼀⼤群⼈,仔细⼀看,原来是在看三年级的⼏个⼥声⽐跳绳,其中⼀个⼩个⼦跳得脸上红扑扑的,她的⼿不停的摇动跳绳,脚尖在碰地的⼀瞬间⼜离开了地⾯,像⼀只不知疲倦的蝴蝶。
最终她以⼀分钟150个的成绩取得了胜利,她绽放出了灿烂的笑容。
B、《红楼梦》⾥笑的场⾯描写:贾母这边说“请”,刘姥姥便站起⾝来,⾼声说道:“⽼刘,⽼刘,⾷量⼤如⽜:吃个⽼母猪,不抬头!”说完,却⿎着腮帮⼦,两眼直视,⼀声不语。
众⼈先还发怔,后来⼀想,上上下下都⼀齐哈哈⼤笑起来。
(新高考)专题三 赏析小说中的环境描写 教师用书(解答技巧归纳+练习)—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新高考)专题三赏析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教师用书(解答技巧归纳+练习)—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小说阅读学案第三节赏析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复习指导】1.环境分类及作用环境是人物活动的舞台,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小说的环境描写对人物的塑造与表现主旨有极其重要的关系。
阅读中始终把环境、情节和人物联系起来,才能把握小说创作的真谛。
⑴社会环境——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作用:①交待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揭示了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②交代人物地位、身份,表现人物性格;或影响或决定人物性格;③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揭示主题。
⑵自然环境——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如地点、气候、时间、景色、场面等。
作用:①自身的、独立的审美价值: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地点、季节和环境特点;②渲染气氛,奠定基调,为人物出场、为刻画人物作铺垫;③烘托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心境,或某种心理;④展开、推动情节发展或作为情节线索;⑤揭示或深化主旨;⑥象征和暗示:象征某种概念、思想或感情,如象征和平、幸福、品格、命运、前景、希望等;暗示社会环境(背景、习俗、思想观念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暗示人物心情、命运;暗示下文情节。
2.答题指要⑴解题思路明确环境描写必须为主题服务的宗旨,结合环境描写的作用,然后根据题目要求,结合文意作答。
⑵答题角度:环境+人物+情节+主题⑶环境类试题的答题思路:①环境本身(交代……时间,交代……背景,营造……氛围,渲染……气氛)-→②情节(推动,暗示,铺垫)-→③人物(烘托,映衬)-→④主题(表达,寄托,象征,暗示,揭示)。
【过关训练】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鼓书艺人老舍宝庆的心情十分震动,一个抗日团体给他来了信,要他的班子为抗战做点事情。
当琴珠问起他们肯出多少钱时,他大吃一惊。
他知道人家连车马费都不会给的。
琴珠一听,直摇头:“不干!”“我来付车马费。
”宝庆没辙了。
琴珠笑得前仰后合,半天才憋出话来:“您钱多,您有钱……我们穷人得挣钱吃饭。
部编教材语文作文技巧篇(三):升格描写之环境描写专题培优指导

部编教材语文作文技巧篇(三):升格描写之环境描写专题培优指导一、引言环境描写在作文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运用好环境描写,可以使文章添色不少。
许多学生在写作时也会有意识地描写事件发生的场所、人物所处的环境,但是却很普通。
今天我们学习如何升格作文的环境描写。
二、对比鉴赏1、考试失利时的环境描写片段一:秋天到了,天气真冷呀!大风呼啦啦地吹着。
昨天晚上的天气预报说今天有零下一度呢,果然名不虚传。
快看呀,树上的叶子都变黄了,就像黄色蝴蝶在风中翩翩起舞,美丽极了。
可是我的心情并不好,因为我的语文考试只考了六十六分,比上次有很大的退步。
风吹过来,我觉得心里好难过。
片段二:秋风从两栋楼之间横刮过来,像一把锋利的刀子刺透了我。
路灯发出微弱的光,稀稀落落的雨伞在水雾中时隐时现。
乌云逐渐搅开,变成一团墨悬在头顶。
雨点打落了枯黄的梧桐叶,它们散在积水中,如同失落的鸽子,如同此刻我破碎一地的心情。
分析两者的区别:2、心情愉悦时的环境描写片段一:我记得有一天,窗外的天很蓝云很白,小草在生长,花儿在绽放,小溪在流淌。
我就要去和最好的朋友小明到玄武湖放风筝啦。
看着眼前的美景,我心情好极啦!片段二:又至周末。
窗外,白白的云像一朵朵棉花糖,飘飘乎高悬于湛蓝的天空中,分外澄澈。
远处的楼房高低错落,如同高昂着头的健硕青年带着胖墩墩的小男孩,在向我招手。
旺旺旺……楼下的小狗调皮地吠着,唤我一起下楼玩耍。
分析两者的区别:三、景物描写的方法讲解环境描写示例:透过横生的枝柯,月亮高悬在空中,静谧地注视着广袤的天地。
远处的山脊铺展出连绵而圣洁的白色。
湖面波光粼粼,泛着晶亮的银光,连缀成一片梦幻的光影。
这样的片段好像遥不可及,我们究竟该如何做到呢?步骤1:确定要描写景物的可写内容例:站在湖边,我静静地看着:湖面很平静,水清澈见底,湖水由浅到深,银白、浅蓝、墨绿,界限非常清楚。
天山的白云和两侧的山峰,清晰地倒映在水里,把天、山、湖融为一体。
问题1:例文写了湖的哪些方面?答:湖面湖水的颜色湖面上天山的白云和山峰的倒影练习1:题目“黄昏的太阳”,你可以想到哪些关于太阳的内容?提示:太阳的形状、颜色、大小、质感…练习2:题目“冬天的积雪”,你可以想到哪些关于积雪的内容?提示:积雪的大小、形状、质感、颜色积雪在道路时的样子没被踩踏过的样子…步骤2:确定描写顺序例:站在湖边,我静静地看着:湖面很平静,水清澈见底,湖水由浅到深,银白、浅蓝、墨绿,界限非常清楚。
(教师版)专题三:环境描写的作用

现代文阅读专题三:环境描写的作用✭常见题型:1.划线句子的作用是什么?2.第一段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3.结尾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思路指引:环境描写的常见作用:1、交代时、地背景或渲染气氛,为……做铺垫。
(环境描写在开头)2、衬托人物形象,烘托人物心情。
(环境描写穿插在事件中或人物描写中)3、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环境描写在文中反复出现)4、深化文章主题。
(环境描写位于文章结尾处)✭答题模版:描写了……(概括内容),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时令、地点和景物特点),为下文……情节做铺垫,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渲染了……的气氛,衬托了人物……的形象/精神品质,烘托了人物的……心情,表达了人物的……情感,深化了文章主题。
✮例题解析:冲进风暴逃生[美]米歇尔.史密斯文莎拉四岁的时候,妈妈就去世了。
她的爸爸是一个渔民,买不起房子,莎拉只好在小小的渔船上长大。
到了上学的年龄,爸爸打鱼挣的钱只够生活,交不起学费,她只好依旧住在船上,还要忍受孩子们的嘲笑。
海港里渔船很多,渔民们都是日出打鱼,日落而息。
一天傍晚,爸爸在船舱里喝着酒,莎拉自己坐在船头,看管着爸爸打到的一些鲑鱼。
忽然,莎拉看到海平面上腾起山一样高的乌云,风也渐渐大了,船随着波浪摇晃起来。
莎拉从小到大还从没看到这样凶猛的风暴,赶忙扶着栏杆跌跌撞撞地跑进船舱,喊着:“爸爸,快醒醒。
”“什么事?”她的爸爸摇了摇酒瓶,嘴里咕哝着问。
“爸爸,暴风雨要来了,咱们上岸躲躲吧。
”“管它呢。
”她抓着爸爸的肩头摇着他,爸爸的头撞在船帮上,他叫了起来你到底要干什么?““爸爸,咱们走吧,这次的风特别大。
”爸爸终于醒了酒,他出了船舱,乌云已经压了下来,狂风卷着巨浪冲了过来。
“爸爸,你在干什么?”“莎拉,要是咱们不把船驶离码头,大风就会把它吹到码头或礁石上。
我们必须出海,这样才能保住船,活下去。
”就这样,这条小船一头扎进暴风雨里,浪涛一下下撞击着船帮,莎拉吓得紧紧抱着爸爸,他正在掌舵控制着船,向着大海吼了一声:“我们能战胜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叙文写作指导
专题三
如皋一中高一语文备课组
学会环境描写
一.说明:环境描写是给记叙文增添亮色的方法之一。
(叙事用简笔,描写用繁笔。
)
1.运用环境描写交代记叙的要素。
2.运用环境描写渲染气氛。
3.运用环境描写反映人物心理。
4.运用环境描写推动情节发展。
A.转换叙述方法,可通过环境描写。
B.通过环境描写,缓和或激化矛盾。
5.运用环境描写点题。
6.结尾的环境描写,可令人回味无穷。
二.环境描写示例
1、矛盾,成长的音符
“你好好考虑一下,最好跟父母商量,这毕竟关系到你今后的人生。
”老师意味深长的话语久久在我耳边徘徊,我握着一张纸茫然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家里没人,走进房间,展开手中的那张纸,这是一张保送单,只要填上名字,我就可以躲过那看似苦闷的复习和令人发怵的高考,直接进入这所看似不错的大学,然而这也就意味着我将不能进入我理想中的大学。
究竟何去何从,我的心里很矛盾。
算了,这事太烦心了,留给父母考虑吧。
我走到阳台,打开窗户,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呛人的尘土味扑鼻而来,沉闷的空气将我压抑得更加烦闷。
一阵狂风,将我吹得瑟瑟发抖。
“这鬼天气”我不禁咒骂道,抬头看天,乌云迫近,一副山雨欲来的架势,“轰隆隆”,几阵雷打过,暴雨倾盆而下,路边的小树在狂风和暴雨的肆虐下,似乎随时可能倒下,我的心中不禁对这小树多了一丝怜悯,哎,我重重地叹了口气,走回房间。
不知过了多久,窗外的“嘀嗒”声渐渐消失了。
雨,终于停了。
向窗外看去,那棵饱受暴雨摧残的小树,并没有象我想象的那样萎靡不振,而是精神抖擞地站在那儿,青翠欲滴的叶子像翡翠般圆润,看着小树挺拔的身姿,我心里有一丝震颤。
我慢慢地踱进房间,再次拿起那张保送单,高中三年的点点滴滴一齐涌上心头。
想起刚进高中时的豪言壮语,想起多少次梦游理想大学,想起三年来我为她而流过的汗水……我心中不再纠结,也渐渐有了选择。
我已经长大,不该总是让父母为我考虑。
我轻松地放下保送单,拨动了老师的电话,“老师,我决定放弃保送名
额。
”我一字一顿坚定不移地说。
听得出来,电话那头的老师有疑惑又惊讶,但更多的还是理解与赞许。
我放下电话,拿起保送单,飞快地卷成一团,一个漂亮的空投,准确地将它送进了纸篓。
走到阳台,看到明净的天空一碧如洗。
我明白:阳光总在风雨后,不经历风雨的成功总是不会长久的。
我暗自下定决心:在高考这个激烈的战场上,我要用我的努力和实力去换取辉煌的明天。
2、分享与分担(节选)
一中2010届许洁
蝉鸣稀薄的夏日中午,我苦坐窗前,被一道物理题搅得心烦意乱。
我烦躁地望向窗外:父亲背着工具箱,行色匆匆地走入院中。
他没有系鞋带,我很诧异。
正在侍弄茶花菊的母亲拦下他。
俯首,弯腰,母亲开始为父亲系鞋带。
她的发丝从脸庞垂下,嘴角微微翘起,似带一丝责备。
纤细但不白皙的手指在父亲的鞋带间来回穿梭。
夏日的微风拂过翠绿的香樟树的树梢,屏息了的知了似乎也为之而震惊。
我的心忽然充满暖意——为他们的分享与分担。
他们举案齐眉、相敬如宾,一路的搀扶与支持,让这个虽不富裕的小家爱意融融。
父亲低着头,像一个犯了错误的小孩子,她的目光像湖水一般深邃,又似月光那样柔和。
夏日的阳光从香樟翠绿的叶片间洒落,淌过母亲柔顺的发梢,淌过父亲深邃的目光,淌过时光,淌过我内心深处的。
母亲站起来,她的身子似乎微微有些发抖,父亲一把扶住她。
阳光透过香樟,在父亲的脸侧打了一层光影明灭的晕圈,他伸出双手小心翼翼地将母亲垂下的发丝埋在耳际,一朵红云忽然浮现在母亲的脸脸颊,宛如少女初恋般的羞涩。
轻轻捧起茶花菊,将几朵花菊放入杯中,菊花的清香在空气中弥漫开来,混杂着因爱而生的分享与分担的温馨。
……
【点评】叙事用简笔,描写用繁笔。
叙述的事情很简单(母亲为父亲系鞋带),但环境描写很到位。
3. 逼
作者:王友琴(高三21)
太阳快要落山了,落日的余辉将这丰收的季节照得金黄。
一阵微风吹来,天地间便充满了稻穗的成熟的香味,落日下的稻田是那么地美丽,仿佛与天际融汇在一起。
有根望望满田的金黄,又望望手中的美术展览书,又惊又喜。
书上有的一幅作品正是这落日下的景色,画得出神极了,让他高兴地是这幅作品的作
者是自己的儿子。
儿子刚上五年级,很喜欢画画,家里的墙上到处都是儿子的作品。
这让有根想起了自己小时候。
有根自己小时候喜欢画画,家里穷,没有笔,他便帮人家拔草砍柴存钱,没有纸,家里那面发暗的墙便成了自己的纸。
父母也不管他,有根也很知足。
到了上学的年龄,父母卖猪卖羊,借东借西给他弄到了钱,他望着父母,心里暗下决心一定好好学习,报答双亲。
果然,他成绩很好。
一日,放学后,他去田里找父亲,远远望见父亲站在稻田旁,一脸欣慰。
稻穗颗粒饱满,身着金黄,正散发着迷人的香味,微风吹过,稻便轻轻地摇曳,而此时落日的颜色也是黄色,日光照耀在田间,也照在父亲的脸上,天地间一片金黄,那一刻,他惊呆了,多么美丽的画面啊。
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他终于完成了这幅令他牵肠挂肚的画,他兴奋极了,将画拿个母亲看,怎知母亲一把抓过便撕掉了,还给了他一巴掌,说:“画画,画画,就知道画画,你看你这个月考了第几,你对得起谁。
从此在父母的逼迫下,有根与作画离别,有根没有说什么,有的只是对父母的不满。
不再作画的他一心学习,也终于考上大学。
但大学毕业后,却因自己只有文凭,没有专业知识找不到工作,混了几年后,便在父母的要求下回乡结婚,进四十才得一子。
想到这儿,有根叹了口气,便又沉思起来。
太阳终于完全落山了,稻田里依旧散发着迷人的香味,发出动听的声响,有根望着稻田忽然笑了,他决定不再儿子上什么文化补习班,奥数班,他要按孩子的要求给他报美术班。
有根将书揣在怀里,沿着稻田旁的小路迈着轻松,愉悦的步伐向家走去。
稻田里发出“沙沙”的声音,似在热烈地鼓掌;蛙声连成一片,似在高兴地歌唱;星星眨着眼睛,似在微笑。
三、实战演练
那个秋天
快到秋天了,我站在树下,不由又回想起那年的秋天。
那是一个夜晚,我趴在桌上写作业,爸爸在一旁收拾东西。
那道数学题出奇的难,我的脑子像一团乱麻,草稿纸画了一张又一张,却总理不出个头绪来。
“咳咳……”传来一阵咳嗽声,打破了寂静。
刚刚有的一点思路,被这突如其来的咳嗽声赶到九霄云外去了,我不由得皱起眉头。
“爸,你的声音能小点吗?我在做题目呀!”说完,我重重地叹了口气,又埋下头去。
“那我出去走走,”爸爸套了件衣服去开门。
我头也不抬,漫不经心地回答:“哦。
”
不知过了多久,我终于攻克了那道难题。
兴奋之余,感觉阵阵凉意袭来,发现窗户没关。
我下意识地喊爸爸关窗户,发现爸爸不在家。
“这么冷的天,爸爸去哪儿了呢?”我寻思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还不见爸爸回来,我便套了件衣服出了家门。
“咳咳……”隐隐传来咳嗽声,我循声走去,看见一个人影来回晃动,两手似乎不停地摩擦着。
“爸?”我试着喊了一声,人影转过身,在月光下显得那么孤单,真的是爸爸。
他的脸冻得有点僵硬了,见了我咧嘴笑了笑:“作业做完了?快回家吧,外面冷。
”一瞬间,我的眼睛湿润了,一股暖流涌上心头。
“作业完了,我们回家吧。
”说着,我拉起爸爸的手,老树皮般的手冰冷冰冷的。
爸爸只是笑笑:“没关系,我不冷,你快进去喝杯热茶,女孩子家,哪禁冻啊!”看着爸爸,我拼命地点头。
那个秋天,我收获了浓浓的父爱,这温暖如春的父爱将温暖我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