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作为显现的符号形式[28页]

合集下载

卡西尔“符号形式”理论中的“生命”概念及其美学意义

卡西尔“符号形式”理论中的“生命”概念及其美学意义
之间 持 续 存 在 的 关 系 已 经 成 为 一 个 中 心 问
题”
[5]
ꎮ 在对生命和精神的研究中ꎬ卡西尔吸收
了黑格尔精神现象学思想ꎮ 事实上ꎬ尽管卡西尔
的“ 符号形式” 主要来源于康德的“ 图式” ꎬ是将康
德的理性批判转向为文化批判的结果ꎬ但卡西尔
受到深刻影响的另一位德国哲学家则是黑格尔ꎮ
他在 1929 年写作第三卷的宗旨之一就是通过构
曹 晖ꎬ陈 学
( 黑龙江大学 a.哲学学院ꎻb.文化哲学研究中心ꎬ哈尔滨 150080)
摘 要:卡西尔对“ 生命” 现象非常重视ꎬ他认为生命现象不是固定的东西ꎬ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ꎬ人类不
仅参与生命过程ꎬ而且通过符号形式意识到自己生命的存在ꎮ 卡西尔认为ꎬ对“ 生命” 内涵的理解离不开“ 精
神” 这一概念ꎬ后者来源于黑格尔的现象学哲学ꎮ “ 生命” 和“ 精神” 的关系还体现在卡西尔的神话理论中ꎬ其
转变ꎬ并通过生命的回归而发生ꎮ 此外ꎬ卡西尔赞
述是 一 致 的ꎬ 尽 管 它 的 基 础 和 发 展 必 然 有 所 不
பைடு நூலகம்
同齐美尔对生命的超越性看法ꎬ认为与精神相比ꎬ
同ꎮ” [3] xv 因此ꎬ卡西尔在对生命的研究中自觉地
生命并非有限不可超出自身的ꎬ生命以其超越自
运用了一种源自黑格尔的历史辩证法ꎬ并与当代
2022 年第 3 期
( 总第 320 期)
学 习 与 探 索
当代文艺理论与思潮新探索
Study & Exploration
No.3ꎬ2022
Serial. No.320
卡西尔“符号形式”理论中的“生命”概念及其美学意义
陈述先验问题本身ꎮ
一、作为与“ 精神” 产生整体性关联的生命

《传播理论》笔记(小约翰)

《传播理论》笔记(小约翰)

《传播理论》笔记目录第一篇探求的本质和理论第一章传播理论和传播理论研究………………………………第二章理论的探索过程…………………………………………第二篇传播理论介绍和研究第三章系统理论………………………………………………….第四章符号和语育理论…………………………………………第五章话语理论………………………………………………….第六章讯息产生理论……—……—………—…………………第七章讯息接收和处理理论……………………………………第八章符号相互作用理论、戏剧主义理论和叙述理论………第九章社会和文化现实理论…—………………………………第十章经验和阐释理论…………………………………………第十一章批评理论……………………………—………………第三篇传播和语境第十二章关系中的传播………………………………………第十三章群体决策中的传播…………………………………第十四章传播和组织网络……………………………………第十五章传播和媒介…………………………………………第四篇结束语第十六章传播理论的作用和局限性…………………………《传播理论》斯蒂文·小约翰第一章传播理论和传播理论研究一.“传播理论”任何对一种经验做出解释和阐述的尝试就是一种理论,即一种关于某些事件题目产生的思想。

“传播理论”可用于专指某一理论,或也可用来指与传播过程相关的全部理论中集体的智慧结晶。

它使我们变得能力更强,更具有适应性,我们可用更灵活、有用、敏锐的方式对待事物做出解释。

学习它最基本的理由是它们提供了一套观察有用的新事物的结果。

二.传播学的兴起对传播进行学术研究的强烈兴趣始于一战,当时技术和文化的提高使得传播成了人们关注的题目。

20世纪进步人士所主张的和实用主义的大众哲学又给它推动力。

公共信息的政治影响激进了对宣传和公众论的研究。

与此同时,社科在发展,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成了传播学的先导,30y在社会学方面的大部研究关注的是传播对个人和社区的影响方式。

符号学

符号学

明代品茶要求更为严格细致,有 “十三宜”和“七禁忌”。“十三 宜”即:一无事,二佳客,三独坐, 四吟诗,五挥翰,六徜徉,七睡起, 八宿醒,九清供,十精含,十一会 心,十二赏鉴,十三文僮。“七禁 忌”即:一不如法,烹点不得法; 二恶具,茶具不清洁;三主客不韵, 主人,客人举止粗俗;四冠裳苛礼, 过于拘束礼仪;五荤肴杂陈,茶贵 清,一案荤腥,不能辨味;六忙见, 没有品茶的工夫;七壁间案头多恶 趣,环境布置俗不可耐。 因此,品茶有“一人得神”、“二 人得趣”、“三人得味”的说法.
汉中文化符号之三:汉中仙毫
1915年,在巴拿马博览会上,贵州茅台荣获金奖。2013年,在巴拿马博览会 上,汉中仙毫荣获金奖。两种高贵的饮品相隔一个世纪之后,在国际舞台相 遇拥抱,让世界品尝中国的好味道。 酒神茶仙一相逢,便陶醉世人无数。 三千年的贡茶;一千年的和亲茶;六百年的茶马道;岁月锻造,文化陶 冶,科技创新,浓缩出汉中仙毫的高品质,成为中国绿茶的新秀。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茶史钩沉,能不忆汉中?古巴蜀是中国茶的摇 篮,汉中茶区属古巴蜀茶区的最北缘。汉中种植茶树至少有 3000多年历史。 中国最早的一部地方志书《华阳国志》中记载,约在公元前 12世纪,古巴国 的人们把茶叶作为地方特产敬献给周天子武王,贡品茶“形似月亮,紧压成 团”,名曰“西乡月团”,应该是世界上最早的贡茶之一。
“西乡月团”大约产自今天汉中市的镇巴、西乡县一带。大巴山产茶,在唐 代陆羽所著《茶经》开篇即云:“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其巴山峡川有两人 合抱者……”唐代的朝廷即以汉茶赐贡。宋代“汉中买茶,熙河易马”,茶 马互市,更为繁荣。汉中因茶赋而成为大宋王朝同成都、开封并列的三大财 源城市之一。明代每年以“汉中茶三万担易边马三万匹……”汉中茶叶成为 当时国家最重要的战略物资之一。汉中茶叶创造过历史的辉煌,盛极一时并 影响深远。

符号的暗转:从图形文字到文字图形

符号的暗转:从图形文字到文字图形

2符号的暗转:从图形文字到文字图形赵小勇161.大汶口文化陶器刻符 日火山图2.传为仓颉所造的28个字3.商周青铜器族徽中的图形文字43“历考文字创造之途径,无论何国,其始皆由绘象”。

英国语言学家帕默尔在《语言学概论》中谈到,“图形象征化的最初的、最原始的阶段是图画文字。

一个多少. All Rights Reserved.57987.8.9.10. 清代 众仙捧寿 江苏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 All Rights Reserved.依然与汉字发生着密切关联。

不同的是,这个图形已然不是远古造字之时那个师法自然的图形了。

这类图形从春秋战国时代的鸟虫书开始,在设计艺术的领域一直延鸟虫书是篆书中一种独特的字体,有着浓重的设计意味。

在鸟虫书中,汉字的笔画结构中被嵌入了种种具此中最多的是鸟的形象。

图形和文字笔画相扣,优美而又难以模仿,故而长江流域的楚、吴、对文字使用的又一个相同之处。

汉字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曼妙盘曲的鸟虫书,西语文字在中世纪手抄本中起首字母被装饰成繁丽华美的图形。

此时,文字与图形再度相融,一个全新意义上的符号——文字图形符号由此产生,这个符号又一次同时具备推论性符号和表象性符号的双重意义。

最初的同源,之后的分离,又在艺术设计中融合,这个过程应该是一个值得探究的现象。

值得关注的是,二者的符号意义却发生了暗转,符10. All Rights Reserved.. All Rights Reserved.11我们现在看到的文字图形既是文字,又是一种以文字为元素创造的艺术图形。

自鸟虫书始,汉字作为设计元素频繁出现。

吉祥汉字、吉祥语、钱文、铜镜纹、瓦当纹、砖文、回文诗、建筑装饰、民间剪纸、飞白书、花鸟字以及各类生活用品器物上的念的关联,推论性符号和表象性符号的双重意义形成一个完美的组合(图11、12、13)。

《凯尔经》是约公元800年时古爱尔兰的一部泥金装饰的拉丁语手抄本福音书,有着华丽装饰的文字,是欧洲早期平面设计的优秀范例,其文字设计更是西文字体艺术化的杰作,色彩艳丽,纹饰奢华。

形式显示的标志

形式显示的标志

形式显示的标志海德格尔认为,“现象学态度的原则中的原则乃是:对于一切在直观中原本地给予的东西,要如其给出的那样去接受。

”形式显示的现象学方法是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运用的主要方法。

试图通过形式显示的方法来理解《存在与时间》中的标志。

标签:形式显示;标志;指引;海德格尔海德格尔认为,“现象学态度的原则中的原则乃是:对于一切在直观中原本地给予的东西,要如其给出的那样去接受”[1]16。

如何能如其给出的那样,不对直接之物进行理论的侵害、放弃立场呢?海德格尔阐述了四个“东西”以及形式显示的现象学方法。

并且批驳了对存在问题进行把捉的总体化与形式化的方法。

《存在与时间》就是海德格尔世界观与形式显示方法的落实。

此书中,他把对存在者的存在问题,把握为此在的存在。

此在具有在—世界—之中—存在的结构。

(连字符的写法是为了指出,这个结构乃是统一的[2]219。

对世界现象的阐释,主要通过指引完成。

由于指引,工具可以互相指向,指引以用具联络的方式显现出来。

用具联络的不断扩大,使周围世界出不断扩大到公众世界以及“自然”世界。

由指引做根基,标志作为一种特殊的工具进入眼帘,它具有高标特立的使上手事物触目的功能。

由此,只有从形式显示的方法入手,才能准确地把握海德格尔对标志的认识。

一、总体化、形式化与形式显示海德格尔首先区分了四种“东西”。

前理论的、前世界的东西:一般生命的基本要素。

原始的东西。

前理论的、世界性质的东西:特定体验领域的基本要素。

真正体验世界。

理论的、对象性的形式逻辑的东西:起因于原始的东西。

理论的、客体性质的东西:起因于真正的体验世界[1]18。

第一种东西,即“‘原始的东西’毫无疑问就是他后来所思所言的‘存在’”[3]。

直接对存在而不是通过此在的存在进行发问,这是后期海德格尔的工作。

第二种东西、真正体验世界,就是海德格尔通过形式显示方法阐述的世界,也是此在的体验世界。

这个“世界性质的东西”是以作为“原始的东西”为基础的[3]。

六.建筑符号学(共58张PPT)

六.建筑符号学(共58张PPT)
① 实效型设计:
是一种最原始的设计方式,它是通过人们对各种当时所有材料 的反复运用、尝试,得到(dé dào)一种符合实际需要的建筑物。
② 类比型设计: 是通过与客观存在的类比关系来进行设计的一种方法。在类比
41 2 型设计中运用最广的要算视觉类比。 共五十八页
③ 象形型设计:指模仿已有的建筑型制,造成同样的建筑风 格和手法
如果说一幢建筑物各种部件之间的组合关系是显层的,那么由
1 各种可供选择的屋顶(或门窗等)样式所构成的聚合关系则是隐层
的。在句段中出现的元素只有通过与聚合关系中缺席的元素形成对
4 2 立才能具有意义。 共五十八页
0 0 1 1 0 0 1 0 1 0 1 0 1 1 0 1 0 0 0 1 0 1 0 0 1 0 1 1
第三层次(符号的解释)——符用学(符号起源、应用、效应)
4
2
共五十八页
3.建筑符号学基本(jīběn)理论架构
0 0 1 1 0 0 1 0 1 (0 11 0 )乔1 1 姆0 1 斯0 0 基0 1 的0 语1 0 构0 1 理0 1 论1
深层结构:每个人都具备一种表达语法正确的句子的能力;一些基本成 份生成的结构,指一些能生成句子的词语和规则
41
2
共五十八页
(2)建筑的深层结构
0 0 1 1 0 0 1 0 1 0 1 0 1 1 0 1 0 0 0 1 0 1 0 0 1 0 1 1
支配建筑生成的核心,是建筑中最根本(gēnběn)的内在因素, 从某种角度可将之视为建筑实质,它深潜于干变万化的建筑形 式之中。
41 2
共五十八页
0 0 1 1 0 0 1 0 1 0 1 0 1 1 0 1 0 0 0 1 0 1 0 0 1 0 1 1

展示·符号·传播——展示空间的符号性表达

展示·符号·传播——展示空间的符号性表达

艺术生活6展示空间设计是随着商业化进程的不断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

在展示设计中,展示产品、传达产品信息是最主要的目的。

在这里,符号充分发挥了它的作用,它成功地促成了人与物之间的“对话”过程。

在当今的设计界,特别是在后现代主义出现后,符号一词已经不再陌生。

在展示空间中,把展示信息转化为符号将其完整传达,体现了符号在传播过程中的重要性。

一、符号学的含义符号起源于劳动,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就已经有了审美的需求,并且已经开始从事原始的设计活动,以自觉或不自觉的符号行为丰富着我们的生活。

从人类早期的结绳记事,到文字的发明运用,再到现代互联网上新兴词类的出现。

人类虽然已经拥有对符号应用的悠久历史,但是到二十世纪初,符号学才开始作为一门专门的学问得以研究。

我们可以透过这三个角度来分析和阐述展示空间的符号学原理。

1.符构学主要是研究符号的组成,即组织结构。

在展示空间的设计中,任何一个展示设计都是为了某种传播的目的去组织各种符号元素进行组合,从而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

在做一个展示设计时,对空间进行功能的分区是首要任务,空间的组成就决定了功能。

而展示空间由于其特殊的性质,是通过空间符号的组合的表现手段向观众传递信息的。

所以它对所包含的功能空间的组织规划具有更高的要求。

例如对展览会中的独立展台的设计,就要求在一个有限的空间内,利用好各个功能空间,在恰当配置诸如洽谈区、陈列区、展品形象展示区等各种的功能分区的同时,还要考虑如何在整个展览会风格的协调统一的情况下,能够让观赏者的注意力被展区所表达的符号信息所吸引,在第一时间内获得客源,达到展示设计最终要传播信息的目的。

2.符义学是对出现的各种形式符号的表达意义的研究,这是一个编码与解码的过程。

它更多地体现在展示主题本身的形象的设定上。

麦当劳的一个大大的“M ”形标志,已经被人们公认为一种美国的快餐文化的代名词。

这种在现代人们眼中看似已经被普遍认同的东西,实际上就是一种对信息符号编码与解码的过程的成功演示。

汉画像研究的图像学与符号学方法

汉画像研究的图像学与符号学方法

汉画像研究的图像学与符号学方法一、从视觉文化理解汉画像的概念文化是一种通过符号在历史上代代相传的意义模式,他将传承的观念表现于象征形式之中,通过文化的符号体系,人得以相互沟通、绵延传续,并发展出对人生的知识及对生命的态度。

[[6]]格尔兹把文化看成一个象征的宗教体系,通过符号承载意义,并在历史上代代相传,以此来展示在社会中的人对他们的生活和命运的看法,激励并保障人们的生命延续。

从符号象征论的论点看汉画像,汉画像表现的是汉民族初期文化精神的“镜像”阶段。

它是汉民族内在生命本质的图像呈现。

汉民族正是通过汉画像的镜像来获得民族内在生命的驱动力。

汉画像是一种装饰的艺术,表现的却是一种生命意识的幻象。

人只能生活在一个现实的世界,人不可能生活在一个死后的世界,但却可以幻想一个死后的世界;人只能生活在大地上,不可能升入天界,但人可以幻想羽化成仙,不死的幻想只是人对现实生活的眷恋。

成仙只是人恐惧死亡的一种自我安慰。

人在宇宙中的地位是汉代人世界观的核心,天界、仙界、人界和鬼界,才是汉代人整个的宇宙。

这一切都靠图像、装饰和各种符号来加以象征的表现。

美国著名人类学家罗伯特·F·墨菲说:文化是知识和工具的聚集体,我们以这些知识和工具适应于自然环境;文化是一套规则,凭这些规则我们相互联系;文化是知识、信念、准则的宝库,据此我们力图理解宇宙及人类在宇在宇宙中的位置。

……在一个没有天生、绝对的意义的世界上,文化使宇宙及人类在宇宙中的位置得以理解、使社会互动成为可能。

[[7]]我们将通过研究汉画像来探讨汉文化,将通过视觉图像的研究,来探讨汉民族的心理镜像,将挖掘民族集体无意识的原型,从而指出汉族审美的潜在的思维结构。

而这一切,都离不开象征符号的阐释。

象征不仅是一种艺术表现的手法,更不仅是一种修辞学中的技巧。

象征是人类用物体表现意义,用具象表现抽象,用图像表现生命的思维方式。

三、图像志与图像学方法对于研究者来说,方法不仅是技术的改进和策略的调整,而且是整个思维体系的更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审美符号形式是 “有意味的形式”
1.什么是“有意味的形式”
所谓“有意味的形式”,就是人自身的存在性境域自身凝 聚、孕育而成的显现形式。
2.“有意味的形式”构成的条件
第一,要剥离表现的符号形式与现实之间的任何指认关系; 第二,要使符号形式具有可塑性和有机性;第三,要使符 号形式“透明”。
3.“有意味的形式”的特征
美活动生成的符号 在西方历史上一直
形式归属于自然的 很流行。这种对纯
规律、形式等。
粹形式美的探求获
得了不少对形式的
认识,但最终却不
能解释形式美的真
正来源。
由于不满足于“纯 所谓“积淀说”,
粹形式美说”,就 就是认为形式美,
有学者将形式与人 或者审美活动的显
的生命表现关联起 现形式的美,来自
来,认为审美活动 人类文化和社会生
一、符号形式及其本源
审美活动必然地与符号形式关联在一起, 没有符号形式的显现,审美活动就失去了 其具体的存在。这就像认知活动必须通过 概念以及概念的逻辑推论来显示,生产— 经济活动要用具体的利益来显示一样,审 美活动必须经由符号形式的呈现和理解才 能存在。这种审美活动的本质规定,就使 得历代的理论家、美学家和艺术家,对审 美活动呈现的符号形式非常重视。
拉克洛瓦的《自由领导人 民》,就是这种“金字塔造 型”的体现。
二、符号形式的生成及其特性
既然我们认为,作为审美活动之显现的符 号形式,本源于人的存在性境域的显现活 动,那么,审美活动的符号形式是怎样从 存在性境域的显现活动中生成的?由此而 诞生的符号形式与通常所说的符号形式又 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呢?
(二)历史上关于符号形式起源的说法
“模仿说” “纯粹形式美说” “生命形式说” “积淀说”
所谓“模仿说”, 所谓“纯粹形式美
就是认为审美活动 说”,就是认为有
的符号形式来源于 一种独立自足的符
对自然形式的模仿。 号形式和符号形式
这种观点与认为有 本身的美。这种观
自然美的观点是一 点从古希腊的毕达
样的,是把人的审 哥拉斯学派开始,
第一,是独立自足的、自我丰足的;第二,是一种生命形 式;第三,具有直观的召唤性;第四,具有唤起纯粹形式 的快感的特性。
第二节 作为显现的符号形式的 “介质”
审美活动的赋形活动所产生的显现的形式凝聚, 是瞬间诞生、倏忽即逝的,必然地以某种方式显 示出来,或者刻印下来,使其客观化,因为它们 不可能凭空存在。显现的方式涉及的最基本层面, 就是显现的“介质”。审美活动作为存在性境域 的显现活动,是一种介质显现,即它本身是没有 确定的材料来显现的,它的显现必须借由某种介 质才能进行。由于显现介质的不同,也就产生了 显现方式的构成类型的不同。
审美活动作为人自身的存在性境域的显现,它不 是彻底摆脱存在性境域本身,从而把显现转变为 抽象的概念或者观念,而是直接就存在性境域本 身进行凝聚。这就意味着审美活动的显现是在存 在性境域本身上的刻画。这种显现的刻画必然在 存在性境域本身中获得一种刻画的介质或“材 料”,从而进行显现的刻画。因此,可以说,审 美活动的显现本源性地归属于介质刻画,它要把 自身铸造于某种可见性的形式之中。没有在存在 性境域的存在性层面上的介质刻画,审美活动的 显现或呈现就是无根之木。
一、显现的“介质”
显现不是一种纯粹的想象活动,不能只保 留在心灵之中,不能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也不是所谓“羚羊挂角,无迹可寻”。作 为存在性境域的显现而凝聚的形式,必然 要通过实在的刻画而保持于永久的可见性 范围。这就需要刻画的“介质”。因此, 审美活动的显现属于“介质显现”。
(一)什么是显现的“介质”
中的形式,是通过 活的历史积淀。李
形式元素及其组织 泽厚持这样的观点。
来显示生命活动的, 这里所谓“积淀”,
这样的生命形式不 就是渗入、浸透、
是代表生命的,而 投射、沉淀。当我
是它本身就是生命 们看这形式时,虽
的形式,即作为人 然不能清楚了解这
的生命活动的直观 原来的内容,但这
形式。
形式却能独立地给
第六章 作为显现的符号形式
第六章 作为显现的符号形式
1 第一节 存在性境遇的现象与符号形式的本源 2 第二节 作为显现的符号形式的“介质” 3 第三节 显现形式的组织 4 思考题
第一节 存在性境域的显现 与符号形式的本源
符号形式及其本源·什么是审美活动的符号形 式·历史上关于符号形式起源的说法·“模仿 说”·“纯粹形式美说”·“生命形式 说”·“积淀说”·审美符号形式起源于存在性 境域的显现符号形式的生成及其特性·存在性境 域的显现活动与符号形式的生成·存在性境域的 显现活动怎样生成符号形式·审美的符号形式生 成过程的特点·审美符号形式是“有意味的形 式”·什么是“有意味的形式”·“有意味的形 式”构成的条件·“有意味的形式”的特征
(一)什么是审美活动 的符号形式
审美活动的符号形式,就是审美活动得以呈现和 构成的符号形式或具体样式。它通常包括三个方 面:
✓ 第一是符号形式的具体最小单位或元素。 ✓ 第二是这些基本单位的组织、结合以及这些组织、
结合构成的整体。
✓ 第三,审美活动的符号形式,还必须是作为呈现 的形式,因此它不是空洞的形式,而是一种“有 意味的形式”。
我们快感。
(三)审美符号形式起源于 存在性境域的显现
大多数审美活动的表现形 式,都是人自身的存在性 境域的显现活动的结果。 因此,无论是从自然形式 中抽象出来的形式,还是 人自身创造的表现形式, 其真正的本源都是人自身 的存在性境域的显现活动 的生成物。
绘画和雕刻中的“金字塔造 型” :1.存在性境域的显现活动怎样生成符号形式
审美活动的赋形途径有以下三种样态:第一,通过与事物 之间的交互敞开而获得形式;第二,通过人自身的历史性 展开本身而获得形式;第三,存在性境域的显现活动自己 创造自主的符号形式。
2.审美的符号形式生成过程的特点
第一,它当下就把存在性境域整体凝结和聚集为一个明晰 的符号形式;第二,它是向一个明晰的符号形式凝聚和聚 集的过程;第三,赋形活动就是依据人自身的存在性境域 的显现活动而进行的创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