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理工机械系统设计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2021年太原理工大学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2021年太原理工大学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操作系统B 试验项目: 操作系统试验试验地点: 逸夫楼专业班级: 软件14班学生姓名: 学号:指导老师: 张辉12 月 2 日目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试验一多个操作系统界面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目和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程序代码...........................................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运行结果...........................................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试验二进程调度程序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目和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示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程序清单................................................... 错误!未定义书签。

运行结果...................................................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试验三存放管理程序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目和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太原理工机械系统设计实验报告

太原理工机械系统设计实验报告

《机械系统设计》实验报告姓名:马睿聪班级:机械Z1317学号:2013000384实验一:采煤机的主功能及辅助功能采煤机是一个集机械、电气和液压为一体的大型复杂系统,工作环境恶劣,如果出现故障将会导致整个采煤工作的中断,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采煤机是实现煤矿生产机械化和现代化的重要设备之一.机械化采煤可以减轻体力劳动、提高安全性,达到高产量、高效率、低消耗的目的.采煤机分锯削式、刨削式、钻削式和铣削式四种:采煤机是一个集机械、电气和液压为一体的大型复杂系统,工作环境恶劣,如果出现故障将会导致整个采煤工作的中断,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随着煤炭工业的发展,采煤机的功能越来越多,其自身的结构、组成愈加复杂,因而发生故障的原因也随之复杂.双滚筒采煤机综合了国内外薄煤层采煤机的成功经验,是针对我国具体国情而设计的新型大功率薄煤层采煤机.采煤机的主要组成部分:采煤机的类型很多,但基本上以双滚筒采煤机为主,其基本组成部分也大体相同。

各种类型的采煤机一般都由下列部分组成。

(1)截割部截割部的主要功能是完成采煤工作面的截煤和装煤,由左、右截割电机,左、右摇臂减速箱,左、右滚筒,冷却系统,内喷雾系统和弧形挡板等组成。

截割部耗能占采煤机装机总功率的80%-90%,因此,研制生产效率高和比能耗低的采煤机主要体现在截割部。

传动装置:截割部传动装置的作用是将采煤机电动机的动力传递到滚筒上,以满足滚筒转速及转矩的要求;同时,还应具有调高功能,以适应不同煤层厚度的变化。

截割部的传动方式主要有一下几种:a)、电动机-摇臂减速箱-行星齿轮减速箱-滚筒 b)、电动机-固定减速箱-摇臂减速箱-滚筒c)、电动机-固定减速箱-摇臂减速箱-行星齿轮减速箱-滚筒 d)、电动机-摇臂减速箱-滚筒螺旋滚筒:螺旋滚筒是采煤机落煤和装煤的工作机构,对采煤机工作起决定性作用,消耗总装功机率的80%-90%。

早期的螺旋滚筒为鼓型滚筒,现代采煤机都采用螺旋滚筒。

太原理工硬件实验报告完整版

太原理工硬件实验报告完整版
5、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第一张图为实验1
第二张图为实验2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
第一个实验三个数字为2,5,6,最后结果为AX里0006。
第二个实验十个数字为11,99,22,88,77,66,55,44,33,0,最后结果为AX里0063(16进制的99)。
start:mov ax,data
mov ds,ax
xor ax,ax
mov al,num
cmp al,num[1]
jge next1
mov al,num[1]
next1:cmp al,num[2]
jge next2
mov al,num[2]
next2:mov max,al
mov ax,4c00h
int 21h
start:mov ax,data
mov ds,ax
mov si,offset num
xor ax,ax
mov cx,10
mov al,[si]
AGAIN:cmp al,[si]
jge next
mov al,[si]
next: INC si
loop AGAIN
mov max,al
mov ax,4c00h
三、主要仪器设备
电脑,汇编语言
4、操作方法与实验步骤
实验一:
stack segment stack
db 50 DUP(0)
stack ends
data segment
num db 2,5,6
max db ?
data ends
code segment
assume cs:code,ds:data,ss:stack
3.了解循环程序的基本结构和控制循环的方法。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是机械类专业学生的重要实践环节,旨在通过实验操作,加深对机械设计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和工程实践能力。

本次实验的具体目的包括:1、熟悉常见机械零部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和装配关系。

2、掌握机械零部件的测绘方法和绘图技能。

3、学会使用测量工具对机械零部件进行尺寸测量和精度分析。

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设备和工具1、实验设备减速器若干台。

机械传动实验台。

2、测量工具游标卡尺。

千分尺。

钢板尺。

内、外卡钳。

3、绘图工具绘图板。

丁字尺。

绘图铅笔、橡皮、圆规、三角板等。

三、实验内容1、减速器的拆装与测绘分组拆卸减速器,观察其内部结构,了解各零部件的名称、作用和装配关系。

使用测量工具对减速器的主要零部件进行尺寸测量,记录测量数据。

根据测量数据绘制减速器的装配图和零件图。

2、机械传动性能测试在机械传动实验台上安装带传动、链传动或齿轮传动装置。

改变输入转速和负载,测量不同工况下的传动效率、扭矩和转速等参数。

分析实验数据,研究传动性能与参数之间的关系。

四、实验步骤1、减速器的拆装与测绘(1)分组并熟悉实验设备和工具,了解减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按照正确的顺序拆卸减速器的箱盖、轴、齿轮、轴承等零部件,注意做好标记,以便装配时能正确安装。

(3)仔细观察各零部件的结构和形状,分析其工作原理和加工工艺。

(4)使用游标卡尺、千分尺等测量工具对主要零部件进行尺寸测量,如轴的直径、齿轮的模数、齿宽等,并记录测量数据。

(5)根据测量数据和观察结果,按照国家标准绘制减速器的装配图和零件图,标注尺寸、公差、技术要求等。

2、机械传动性能测试(1)选择一种机械传动装置,如带传动、链传动或齿轮传动,安装在实验台上。

(2)调整传动装置的张紧力或中心距,使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3)启动实验台,逐渐增加输入转速和负载,记录不同工况下的扭矩、转速和传动效率等参数。

太原理工大学系统分析与设计.doc

太原理工大学系统分析与设计.doc

太原理工大学系统分析与设计。

实验报告□实践报告□课程名称:系统分析与设计实验,实践名称: 宿舍用电管理系统实验和实践场所:线绵大厦c214专业班:学生编号:学生姓名:讲师:11月25日,XXXX首先,本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系统分析与设计》实验,在实际案例中完成系统分析与设计的主要步骤,并在实践中熟悉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规范以及信息系统开发的相关应用软件。

加深对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基本理论和知识的理解;树立正确的分析和设计思想,提高系统分析和设计的实践能力和撰写书面文件的能力。

其次,实验要求学生根据个人情况选择自己的话题,并且课堂上的话题不重复。

调查所选项目,写出300多字的系统描述;系统分析和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用于系统分析和设计。

用统一建模语言建立了系统的分析和设计模型,并完成了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以纸质形式提交(A4)。

三、主要实验设备:台式或笔记本电脑四、实验内容1选题和项目背景宿舍用电管理系统2定义了大学生宿舍用电管理问题,一直是摆在大学生宿舍经理面前的一个难题。

在招生规模逐年扩大的今天,高校的学生人数在不断增加。

由于以前的管理模式仍然是相对陈旧的人力管理,效率较低,并且由于缺乏管理容易造成很多问题,这使得该校后勤管理的日常工作更加困难。

长期以来,学校管理一直是人工进行的。

它的工作量很大,效率不高。

如今,信息处理日益发展,因此这种方法必须改进。

这样,我们可以以相对较少的工作量获得较好的学生宿舍用电管理效果,减轻学校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提高宿舍用电管理效率,对学生用电进行统一管理,提醒学生方便关灯,注意节约用电,形成合理用电的良好习惯。

3参考《系统分析与设计》4系统分析和设计4.1需求分析4.1.1确定参与者和学生用户,系统管理员4.1.2获取和描述需求数据字典100.1用例标识号和用例名称Uc_100下订单100.2用例概述此用例描述了一个电源管理系统,在该系统中,学生可以查询宿舍中的剩余电量并提交付款单。

机械设计实验报告范文

机械设计实验报告范文

机械设计实验报告范文实验一机械零件认识实验一、实验目的机械零件现场教学是“机械设计”课程教学中的重要实践环节,通过现场观察现场陈列的各种典型的机械零件、部件,结合文字注释,并参照教科书有关内容,通过讨论,回答填空、思考题的过程,达到增加对课程研究对象的感性认识,加深对研究问题的理解的目的,为学好“机械设计”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认知实验内容在机械零件陈列室内,共陈列了十四柜(约450件)典型的机械零件、部件以及二十几台各种减速器,几乎包括了“机械设计”课程研究的全部内容,它实际上是一部直观的实物教材,陈列内容有:1、标准紧固件:各种螺栓、螺钉、螺母、垫圈、销钉、柳钉等共87种。

2、联接:各种平键、半圆键、花键、推销、过盈配合以及键联接方式、花键联接方式、无键联接方式以及带的受力分析图等。

3、带传动:陈列出带了传动的类型、常见带的类型、带轮的结构、带的张紧方式以及带的受力分析图等。

4、键传动:陈列出了链传动的类型、链传动的运动特性分析图、链轮的结构、链传动的张紧方式等。

5、蜗轮蜗杆传动:陈列出了蜗杆传动的类型、蜗杆的结构和蜗轮的结构等。

6、齿轮传动:陈列出了齿轮传动的基本类型、齿轮的结构和齿轮的失效形式及受力分析等。

7、轴的分析与设计:陈列出了几种常见轴的类型、轴上零件的定位形式以及轴的结构设计的步骤等。

8、滑动轴承:陈列出了向心滑动轴承的类型、推力滑动轴承的类型、滑动轴承的各种轴瓦的结构以及滑动轴承的几种密封方式等。

9、滚动轴承:陈列出了滚动轴承的几种基本结构类型、各类轴承及其代号以及失效和拆卸、轴承装置的典型结构等。

10、联轴器:各类联轴器共16个。

11、离合器:各类离合器11个。

12、弹簧:各类板簧、拉簧、压簧、碟簧以及典型结构等。

13、密封:各种密封类型、密封件、密封装置结构等。

14:齿轮减速器:圆柱齿轮减速器结构、圆锥齿轮减速器结构、蜗杆减速器结构以及电动机齿轮减速器结构等。

三、认知试验方式及要求1、现场教学方式及学生观察、自学为主。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实验报告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理解实验报告的撰写要求。

2. 熟悉机械设计中常用材料的特点及选用原则,了解不同机械零件的设计规范。

3. 学会运用机械设计软件进行简单机械结构的设计和分析,并能结合实际需求进行优化。

技能目标:1. 能够独立完成机械设计实验,熟练操作相关设备,正确记录实验数据。

2. 具备分析和解决机械设计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新设计。

3. 提高团队协作能力,通过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任务,培养沟通协调和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的精神。

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他们在机械设计中注重资源节约和环保。

3. 树立正确的工程伦理观念,培养学生严谨、负责任的科学态度。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知识,提高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机械设计基本原理:包括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

结合教材第一章内容,让学生了解机械设计的基本框架。

2. 常用机械材料及选用:分析各类机械材料的性能、特点及应用场景,结合教材第二章内容,使学生掌握材料选用的基本原则。

3. 机械零件设计:详细讲解齿轮、轴、轴承、联轴器等常见机械零件的设计方法,参照教材第三章内容,让学生学会运用设计规范进行零件设计。

4. 机械设计软件应用:教授CAD等机械设计软件的基本操作,结合教材第四章内容,培养学生运用软件进行机械结构设计的能力。

5. 机械结构优化设计:介绍优化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方法,结合教材第五章内容,让学生学会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结构优化。

6. 实验操作与数据处理:安排实验课程,让学生动手操作,掌握实验方法和技巧,结合教材第六章内容,学会正确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

实验结果分析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验 证了机械设计基础理论的正确性 ,并得出了可靠的结论。
建议
实验内容拓展
建议在未来的实验中,增加更多的实验项目和内容, 以拓宽我们的知识面和实践能力。
实验设备更新
建议学校对实验设备进行更新,以提高实验的精度和 可靠性。
实验指导完善
建议教师进一步完善实验指导,提供更加详细的操作 步骤和注意事项,以减少实验中的错误和误差。
06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学术期刊
作者,年份,文章标题,期 刊名称,卷号,期号,页码 。
学术书籍
作者,年份,书名,出版社 。
专利
申请人,年份,专利名称, 专利号。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减速器装配后运行平稳,但长期使用后可能需要定期检 查润滑情况,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05 结论与建议
结论
实验目的达成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完成 了对机械设计基础知识的实践操 作,达到了实验的预期目标。
理论与实践结合
实验过程中,我们将所学的理论 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了 对机械设计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 握。
04
加深学生对机械设计基础理论的理解和掌 握。
实验要求
实验前应认真预习实验指导 书,了解实验原理、方法、 步骤和注意事项。
实验数据应准确记录,并及 时进行分析和处理,得出实 验结论。
实验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操作 规程,注意安全,爱护实验 设备和器材。
实验报告应按照规定的格式 书写,内容完整、条理清晰 、语言简练。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
汇报人: 202X-01-08
目录
• 实验目的与要求 • 实验原理与设备 • 实验步骤与操作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系统设计》实验报告姓名:马睿聪班级:机械Z1317学号:2013000384实验一:采煤机的主功能及辅助功能采煤机是一个集机械、电气和液压为一体的大型复杂系统,工作环境恶劣,如果出现故障将会导致整个采煤工作的中断,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采煤机是实现煤矿生产机械化和现代化的重要设备之一.机械化采煤可以减轻体力劳动、提高安全性,达到高产量、高效率、低消耗的目的.采煤机分锯削式、刨削式、钻削式和铣削式四种:采煤机是一个集机械、电气和液压为一体的大型复杂系统,工作环境恶劣,如果出现故障将会导致整个采煤工作的中断,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随着煤炭工业的发展,采煤机的功能越来越多,其自身的结构、组成愈加复杂,因而发生故障的原因也随之复杂.双滚筒采煤机综合了国内外薄煤层采煤机的成功经验,是针对我国具体国情而设计的新型大功率薄煤层采煤机.采煤机的主要组成部分:采煤机的类型很多,但基本上以双滚筒采煤机为主,其基本组成部分也大体相同。

各种类型的采煤机一般都由下列部分组成。

(1)截割部截割部的主要功能是完成采煤工作面的截煤和装煤,由左、右截割电机,左、右摇臂减速箱,左、右滚筒,冷却系统,内喷雾系统和弧形挡板等组成。

截割部耗能占采煤机装机总功率的80%-90%,因此,研制生产效率高和比能耗低的采煤机主要体现在截割部。

传动装置:截割部传动装置的作用是将采煤机电动机的动力传递到滚筒上,以满足滚筒转速及转矩的要求;同时,还应具有调高功能,以适应不同煤层厚度的变化。

截割部的传动方式主要有一下几种:a)、电动机-摇臂减速箱-行星齿轮减速箱-滚筒 b)、电动机-固定减速箱-摇臂减速箱-滚筒c)、电动机-固定减速箱-摇臂减速箱-行星齿轮减速箱-滚筒 d)、电动机-摇臂减速箱-滚筒螺旋滚筒:螺旋滚筒是采煤机落煤和装煤的工作机构,对采煤机工作起决定性作用,消耗总装功机率的80%-90%。

早期的螺旋滚筒为鼓型滚筒,现代采煤机都采用螺旋滚筒。

螺旋滚筒能适应煤层的地质条件和先进的采煤方法及采煤工艺的要求,具有落煤、装煤、自开切口的功能。

近些年来出现了一些新的截割滚筒,诸如滚刀式滚筒、直线截割式三角形滚筒、截楔盘式滚筒等。

滚筒由螺旋叶片由螺旋叶片、端盘、齿座、喷嘴、筒毂及截齿组成。

(2)牵引部采煤机的牵引部是采煤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负担采煤机工作时的移动和非工作时的调动,而且牵引速度的大小直接影响工作机构的效率和质量,并对整机的生产能力和工作性能产生很大的影响。

牵引部由牵引传动装置和牵引机构两大部分组成。

传动装置的重要功能是进行能量转换,即将电动机的电能转换为传动主链轮或者驱动轮的机械能。

牵引机构是协助采煤机沿采煤工作面行走的装置。

传动装置装于采煤机本身为内牵引,装在采煤机工作面两端的为外牵引。

绝大部分的采煤机采用内牵引,仅在薄煤层中为了缩短机身长度才采用外牵引。

随着高产高效工作面的出现以及采煤机功率和牵引力的增大,为了工作面更加安全可靠,无链牵引机构逐渐取代了有链牵引。

(3)电气系统电气系统包括电动机及其箱体和装有各种电气元件的中间箱(连接筒)。

该系统的主要作用是为采煤机提供动力,并对采煤机进行过载保护及控制其动作。

(4)辅助(附属)装置辅助装置包括挡煤板、底托架、电缆拖曳装置、供水喷雾冷却装置,以及调高、调斜等装置。

该装置的主要作用是同各主要部件一起构成完整的采煤机功能体系,以满足高效、安全采煤的要求,改善采煤机的工作性能。

MG500/1130-WD 型电牵引采煤机,属多部电机横向布置形式。

整机由左、右牵引部,左、右截割部,左、右行走部及电控箱组成,电气控制系统、液压传动系统及喷雾冷却系统组成机器的控制保护系统。

左、右牵引部、电控箱通过一组连接丝杠,形成刚性联接,左、右牵引部分别与电控部的左、右端面干式对接。

两行走部分别固定在左、右牵引部的箱体上。

牵引部与电控部对接面用圆柱销定位,高强度T形螺栓和螺母联接。

截割部为整体弯摇臂结构,即截割电机、减速器均设在截割机构减速箱上,与牵引部铰接和调高油缸铰接,油缸的另一端铰接在牵引部上,当油缸伸缩时,实现摇臂升降。

支承组件固定在左、右牵引部上,与行走箱上的导向滑靴一起承担整机重量。

采煤机的工作原理单滚筒采煤机的滚筒一般位于采煤机下端,以使滚筒割落下的煤不经机身下部运走,从而可降低采煤机机面(由底板到电动机上表面)高度。

单滚筒采煤机上行工作时,如图2-2(a)所示,滚筒割顶部煤并把落下的煤装入刮板输送机,同时跟机悬挂铰接顶梁,割完工作面全长后,将弧形挡煤板翻转180°;接着,机器下行工作,如图2-2(b)所示,滚筒割底部煤及装煤,并随之推移工作面输送机。

这种采煤机沿工作面往返一次进一刀的采煤法叫单向采煤法。

双滚筒采煤机工作时,如图2-2(c)所示,前滚筒割顶部煤,后滚筒割底部煤。

因此双滚筒采煤机沿工作面牵引一次,可以进一刀;返回时又可以进一刀,即采煤机往返一次进二刀,这种采煤法称为双向采煤法。

滚筒的旋转方向:采煤机滚筒的旋转方向的确定原则是有利于装煤和机器的稳定性。

为了输送机推运煤,滚筒的旋转方向必须与滚筒的螺旋线方向一致。

对逆时针(站在采空区侧看滚筒)旋转的滚筒,叶片应为左旋;顺时针旋转的滚筒,叶片应为右旋。

即符合“左转左旋,右转右旋”的规律。

对于单滚筒采煤机,使用在左工作面的滚筒,应顺时针旋转,使用右旋滚筒,如图2-3(a)所示(图中B表示煤流方向)。

使用在右工作面的滚筒,应逆时针旋转,使用左旋滚筒,如图2-3(b)所示。

对于双滚筒采煤机,为了保证采煤机的工作稳定性,双滚筒采煤机两个滚筒的旋转方向应相反,以使两个滚筒受的截割阻力相互抵消,因此,两个滚筒必须具有不同的螺旋方向。

两个转向相反的滚筒有两种布置方式:一是前顺后逆,如图2-4(a)所示。

采用这种方式,采煤机的工作稳定性较好,但滚筒易将煤甩出打伤司机,且煤尘较大,影响司机正常操作。

二是前逆后顺,如图2-4(b)所示。

采用这种方式,采煤机的工作稳定性较差,易振动,但装煤效果好,煤尘少。

对机身较重的采煤机,机器振动影响不大。

因此,大部分采煤机都采用“前逆后顺”的方式,即左滚筒为左旋叶片,逆时针旋转;右滚筒为右旋叶片,顺时针旋转。

实验一:采煤机的主功能及辅助功能掘进机主要部件结构及工作原理1截割部结构截割部主要由截割头组件1、悬臂段2、截割减速器3、截割电机7组成,如图1所示。

截割减速器3两端的法兰盘分别与电动机7和悬臂段2连接成一体,悬臂段2中的传动轴通过花键及螺钉与截割头组件1相连接。

电动机7经截割减速器3、悬臂段2中的传动轴驱动截割头组件1旋转截割煤、岩。

截割部靠销轴4与截割头升降油缸相连接,靠销轴8与截割头回转台相连接。

在截割头升降油缸推动下,可绕销轴8上下摆动;在截割头回转油缸推动下,可随截割头回转台左、右摆动2.装运部结构装运部的作用是将截割头破碎下来的煤和岩石装运到配套的转运设备上去。

它由装载部(铲板部)和运输部(第一运输机)两部分组成。

装载部(铲板部)的结构如图2所示,它由主铲板2、侧铲板1、星轮驱动装置4、弧形三齿星轮5等组成,两台低速大转矩马达直接驱动两个弧形三齿星轮5旋转,将截割头破碎下来的煤和岩石装运到运输部(第一运输机)的机尾溜槽8中。

铲板通过耳座6与铲板升降油缸连接,通过支点耳座7与本体部连接;铲板升降油缸推动铲板绕支点耳座7可上下摆动。

星轮驱动装置结构如图3所示,弧形三齿星轮1通过定位销2和螺钉4与旋转盘3连接,液压马达6的输出轴插入旋转盘3的花键孔,带动旋转盘3及弧形三齿星轮1旋转。

第一运输机位于机体中部,是中双链刮板式运输机,其结构如图4。

运输机分前溜槽1和后溜槽3,前、后溜槽用高强度螺栓2联接,运输机前端通过插口插入铲板部和本体部连接的销轴上,后端通过高强度螺栓固定在本体上。

运输机采用二个液压马达5直接驱动链轮,带动刮板链实现物料运输。

紧链装置4采用丝杠螺母机构对刮板链的松紧程度进行调整,弹簧座起缓冲的作用。

3本体部(机架)本体部由回转台、回转轴承、本体架等组成,本体架采用整体箱形焊接结构,主要结构件为加厚钢板,其结构如图5所示。

本体的右侧上部(即图纸后方)通过高强度螺栓连接液压系统的泵站,左侧上部(即图纸前方)装有液压系统的操纵台。

前面上部2、3处通过回转台4和截割部升降油缸与截割部连接,回转台4在安装于6、10之间的截割回转油缸推动下,可绕回转轴承7摆动。

前面下部1、5处通过铲板升降油缸和销轴1连接铲板部及第一运输机机尾,第一运输机从本体部中间穿过。

本体部左、右侧下部8处通过高强度螺栓分别与左、右行走部履带架连接,后部11处通过高强度螺栓连接后支承部。

4行走机构行走机构结构如图6所示。

主要由定量液压马达12、行星减速器16、驱动轮9、履带6、张紧轮1、张紧油缸4、履带架5等组成。

定量液压马达12通过行星减速器16及驱动轮9带动履带6实现行走。

履带6的松紧程度是靠张紧油缸4推动张紧轮托架11前后移动来进行调节的。

张紧油缸为单作用形式,张紧轮伸出后靠卡板10锁定,卡板的厚度分别为50mm、20mm、10mm、6mm,可随意组合使用。

张紧油缸、卡板均安装在履带外侧,方便实用,并均配有盖板以保证外形的美观。

液压马达、行星减速器均用高强度螺栓13、15与履带架联接。

左右履带架各采用12颗M30的高强度螺栓3、8紧固在本体架的两侧。

5后支承后支承的作用是减少截割时机体的振动,提高工作稳定性并防止机体横向滑动,其结构如图7。

在后支承架2两边分别装有升降支承器3,利用油缸实现支承。

后支承架用键和M24的高强度螺栓1与本体部相联,后支承的后支架4与第二运输机回转台5联接。

电控箱、泵站都固定在后支承支架上。

6. 液压系统液压系统。

由油缸(包括:截割头升降油缸、截割头回转油缸、铲板升降油缸、后支撑器升降油缸、履带张紧油缸)、马达(包括:行走马达、第一运输机马达、星轮马达、喷雾泵驱动马达)、泵站、操纵阀及相互连接的管道等组成。

可以驱动机器的截割头上下左右摆动、铲板升降、后支撑器升降、履带张紧、行走轮转动、第一运输机运转、星轮转动、喷雾水泵运转等。

另外还为锚杆钻机提供了两个备用接口。

7.喷雾冷却系统该掘进机的喷雾冷却系统如图11所示。

外部供水(流量Q =100L/min)经球阀、过滤器后分为两路,一路经球形阀到外喷雾喷嘴喷出,另一路经减压阀进入液压系统的冷却器对液压油进行冷却,然后又分两路,一路经截割电机冷却水管从撒水嘴喷出;另一路经Y型过滤球阀、喷雾水泵、水密封进入截割头,从截割头内喷雾喷嘴喷出。

喷雾水泵由液压马达驱动,液压马达则由四联阀中的第四联换向阀控制。

内喷雾的水压由压力控制阀调定为3MPa,外喷雾的水压由减压阀限定为1.5 MP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