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类和功能分析法(名词、动词
词类和功能分析法

例:突然/忽然
他突然走了——他忽然走了
突然事件——*忽然事件
这种情况很突然——*这种情况很忽然
试比较:
轻微——稍微
一致——一概
迅即——迅速
干脆——索性
难免——难道
偶然——偶尔
5.时间副词和时间名词的辨析
时间副词和时间名词都表示时间,都可以充当状语,所以有 时会发生混淆。
例:刚才/刚刚 区别的标准:看这个词除了作状语之外,还能不能充当主语、 宾语(包括介宾)或定语。
功能
+[状]
—[∽ +宾] 组合功能
+[不/很+∽] (状态形容词除外)
AA式(程度适中,有喜爱的感情色彩 形态 +[可重叠] AABB式 (程度加深)
A里AB式 (程度加深,贬义)
思考题: 一般说来,形容词不能带宾,那么怎么解释下面这些语言现象?
你应该端正态度。 我们要大力繁荣市场。 纯洁队伍 清洁广州 糊涂死我了
无论形态标志还是形态变化,在汉语中都缺乏普遍 性,也没有强制性。因此在汉语词类的划分中,形态只 能作为参考标准。
(2)意义标准
意义标准往往比较简易、方便。 意义往往是模糊的,很难作为一种可以执行和操作的标准,
特别是意义相同或类似而句法作用却不同的时候,意义反 而会产生误导。 在词类划分时,意义只能作为一种参考标准。
形态变化 :不同词类的词在起某种语法作用时都会有不同的 成系统的词形变化。
英语语例:
book —— books watch —— watches Slow —— slower—— slowest
汉语语例: 名(指人)+们——不定量的复数 动+着/了/过——时态 形容词AB——AABB(老老实实)、ABAB(通红通红)
从语法功能角度比较现代汉语实词词类

从语法功能角度比较现代汉语实词词类现代汉语实词的词类主要有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和数词。
这些词类在语法功能方面各有不同,下文将对它们的语法功能进行比较。
1. 名词名词作为实词的一种,它的主要语法功能是担任句子主语、宾语、表语、定语和状语等。
作为句子主语,名词能够指代具体或抽象的实体,如:鸟儿在空中飞翔。
作为句子宾语,名词可以表示动作的对象,如:我吃了一颗苹果。
作为表语,名词在句子中起到与主语之间联系的作用,如:他是一名医生。
作为定语,名词修饰其他名词或代词,如:电影明星张国荣。
作为状语,名词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副词,如:开心地唱歌。
2. 动词动词是实词中起到最重要作用的词类之一,它的主要语法功能是表达动作、状态和情感等。
作为句子的谓语,动词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它表示主语所进行的动作或状态,如:我在学习汉语。
作为句子补语,动词补充谓语动词,如:他显得很疲惫。
作为句子状语,动词修饰其他动词、形容词或副词,如:我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
3. 形容词作为定语,形容词修饰名词或代词,如:蓝天白云。
作为表语,形容词在句子中起到与主语之间联系的作用,如:他很高。
作为状语,形容词修饰动词或副词,如:她跳舞跳得非常优美。
4. 副词副词是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的词类,它的主要语法功能是作为状语或修饰定语等。
5. 数词作为数量词,数词表示数量的大小,如:两个苹果。
作为序数词,数词表示数量的顺序,如:第一名。
作为定语,数词修饰名词,如:四个季节。
总体来说,现代汉语实词各词类在语法功能方面有着相似之处,但也有自己独特的语法功能。
在句子构成中,这些实词的不同词类分工明确,相互协作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语言体系。
从语法功能角度比较现代汉语实词词类

从语法功能角度比较现代汉语实词词类
现代汉语实词是指可以独立成词使用的词语,通常可用来表达实际的事物或概念。
根
据其在句子中的语法功能,可以将现代汉语实词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四类。
本
文将从语法功能的角度对这四类实词进行比较,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现代汉语实词的特
点和用法。
名词是指用来表示人、事物、概念或抽象概念的词语,它可以作为句子的主语、宾语、定语或状语。
名词在句子中的主要作用是指代事物或概念,并且具有单数和复数、可数和
不可数等词法特征。
“桌子”、“学生”、“爱情”、“时间”等词语都属于名词的范畴。
名词的语法功能主要包括主语(The cat is black.)、宾语(I love cats.)、定语(The black cat is sleeping.)和状语(I read books every day.)等。
名词在句子中的作用和形式多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这四类现代汉语实词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到它们在
句子中的不同语法功能和作用。
名词作为代词、定语或状语,主要用来指代事物、修饰名
词或修饰动词;动词作为谓语、补语或状语,主要用来说明主语的动作、状态或补充语义
信息;形容词作为定语、表语或补语,主要用来修饰名词、说明主语的属性或补充语义信息;副词作为状语,主要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或整个句子,表达时间、地点、程度、方
式等概念。
每种词类都有其独特的语法功能和用法,它们相互配合,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
的汉语表达系统。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现代汉语实词的特点和
用法,从而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常见词类活用类型及判断方法

例如,“衣锦还乡”中的“衣”,原为名词,在此句中用作动词,表示“穿锦”,这是因为该句语境中需要一个动词来描述行为 动作。
注意词类活用的规范性
词类活用的规范性指的是在语言使用 中,某些词类活用是不规范的,需要 避免使用。
VS
例如,“铁证如山”中的“铁证”, 原为名词,在此句中用作形容词来修 饰“如山”,这种用法就不符合语法 规范,应改为“铁证如山的事实”。
名词活用为动词
将名词用作动词,能够赋予事物新的动作含义,使语言更加丰富和生动。例如,“春风又绿江南岸” (将名词“春风”转化为动词,形容春风的生机勃勃)。
丰富语言情感色彩
褒义词贬用
将原本表示褒奖或赞扬的词语用于描述贬义或批评的事物,能够更加强烈地表达不满或讽刺 的情感。例如,“他是个天才的骗子”(将褒义词“天才”用于描述贬义事物“骗子”,强 调其欺骗手段高明)。
常见词类活用类型及判断方法
目录
• 词类活用的定义和类型 • 词类活用的判断方法 • 词类活用的修辞效果 • 词类活用的注意事项 • 词类活用的例句分析
01 词类活用的定义和类型
定义
词类活用是指词语在特定语境中临时 改变其原有的词性、功能和意义,以 满足表达需求的一种语言现象。
词类活用是古代汉语中常见的语法现 象,也是现代汉语中某些词语的特殊 用法。
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抽象名词具象化
通过将抽象名词转化为具象事物或形象, 能够使语言更加生动和形象。例如,“梦 想是人生的翅膀”(将抽象名词“梦想” 具象化为“翅膀”,形容梦想对人生的支 撑作用)。
VS
具象名词抽象化
将具象名词转化为抽象概念或比喻,能够 使语言更加深刻和富有哲理。例如,“爱 情是心灵的港湾”(将具象名词“爱情” 抽象化为“心灵的港湾”,形容爱情对心 灵的慰藉作用)。
现代汉语 第三节 词类(上)

三、汉语的实词系统
(一)名词
1、意义: 主要意义是表示人、事物或时地、方位。
2、种类: 表人的:<专有的>:周恩来、鲁迅、雷锋、江姐、孔子
<普通的>:工人、农民、干部、学生、教师
表事物的:具体的:书、马、黑板、桌子、水、药、肉、风、阳光 抽象的:感情、精神、规则、概念、功能、文化 集合的: 师生、亲友、衣物 表时间的:今天、明年、现在、刚才、往常、早晨、秋天 表处所的:地名:亚洲、中国、王府井、香港、烟台大学 机构:公园、学校、商店、图书馆、国际教育交流学院 场所:教室、操场、附近、远处、门口 表方位的:单纯:上、下、左、右、前、后、东、西、南、北、中 合成:~边、~面、~头、之~、以~、中间、当中
思考题2: 一般说来,名词不能够重叠。下面这几组语例是 否属名词重叠现象,请给予适当的解释? A组 妈妈 爸爸 哥哥 姐姐 星星 B组 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人人都是好样的。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C组 山山水水 枝枝叶叶 瓶瓶罐罐 条条框框 婆婆妈妈 方方面面 风风火火
(二)动词 1、意义 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的实词。 2、种类
现代汉语讲义(第四章语法)

(五)语助词 助词表示某种特定的附加语法意义, 语气词主要表示句子的语气。
1.助词:黏着在词或短语上面,表示附 加意义,附着在后面的一律读轻声。 助词的分类:结构助词、时态助词、 其他助词。
2.语气词:一般用于句末表示语气,永 远黏着、后附、轻声。也可用于句中,主 要用在主语后。 语气词的分类:表陈述、疑问、祈使、 感叹语气四类。
二、单句
1.主谓句 (1)动词性谓语句 可分为动词谓语句、述宾谓语句、述 补谓语句、连谓谓语句、兼语谓语句、 主谓谓语句。 (2)形容词性谓语句 形容词谓语句、形补谓语句。 (3)名词性谓语句 名词谓语句、数量谓语句、定心谓语 句。
2.非主谓句。 (1)名词性非主谓句 (2)动词性非主谓句 (3)形容词性非主谓句 (4)特殊非主谓句
3.偏正词组:前面的成份(修饰语)修饰 限定后面的成份(中心语)。可分为体词性 的和谓词性的两类。 修饰语是定语的称为定心词组,是名词性 词组。 修饰语是状语的称为状心词组,是谓词性 词组。
4.述补词组:补充与被补充的关系。 根据带不带结构助词“得”可分为:(1) 数量补语:量词结构作补语,不能带“得” ;(2)情态补语:补语说明动作或有关事务 的状态,必须带“得”;(3)结果补语:补 语表示动作的结果,可由形容词或动词充当 ,不带“得”;(4)趋向补语:补语表示动 作的趋向,不带“得”;(5)可能补语:补 语表示可能性或不可能性,由结果补语和趋 向补语中间插入“得/不”;(6)程度补语 :补语表示程度,由副词构成。
三、存现句 存现句的类别。
四、把字句 把字句的特点。
五、被字句 被字句的特点及变体。
第八节 句类系统
句类是按照句子的语气功能划分出 来的类型系统。
一、陈述句 语气词及否定形式。
汉语词类划分标准

汉语词类划分标准汉语词类是指汉语中词语按照其在句子中的功能和意义划分的类别。
汉语词类划分标准在语言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汉语。
在汉语词类划分中,通常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数词、量词、连词、介词和助词等几个基本类别。
下面将对这些词类进行详细的介绍。
名词是指表示人、事物、地点、时间等事物的名称的词语。
名词在句子中可以充当主语、宾语、表语等成分。
例如,“桌子”、“学生”、“北京”等都是名词。
名词还可以通过前面的限定词或数词来进行修饰,如“这本书”、“五个苹果”。
动词是表示动作、变化或状态的词语。
动词可以表示主语的行为或状态,如“跑”、“读”、“是”等。
动词还可以通过不同的时态、语态、语气等形式来表示不同的意义,如“跑”可以变为“跑过”、“跑了”、“跑吧”等。
形容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特征或状态的词语。
形容词可以修饰名词或代词,用来描述事物的外在特征或内在品质,如“漂亮的花”、“高大的建筑”。
副词是表示动作或状态的程度、方式、时间、地点等的词语。
副词可以修饰动词、形容词、其他副词或整个句子,用来说明动作或状态发生的情况,如“很快地跑”、“非常漂亮”。
代词是用来代替名词的词语,可以分为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不定代词等不同类型。
代词在句子中可以代替名词的作用,如“我”、“这个”、“谁”、“一些”。
数词是表示数目的词语,可以分为基数词和序数词两种类型。
基数词表示数量的多少,如“一”、“二”、“三”;序数词表示顺序的先后,如“第一”、“第二”、“第三”。
量词是表示数量单位的词语,用来修饰名词,表示事物的数量或容量,如“本”、“个”、“条”。
连词是用来连接词语、词组或句子的词语,可以分为并列连词、递进连词、选择连词、因果连词等不同类型。
连词在句子中起着连接并列成分或表示递进、选择、因果关系的作用,如“和”、“但是”、“因为”、“所以”。
介词是表示事物之间关系的词语,用来引导名词、代词或动词短语,表示时间、地点、方向、原因等关系,如“在”、“到”、“因为”、“与”。
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区分方法

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区分方法词类指的是词在语言结构中表现出来的类别。
语法上给词分类,目的是说明句法结构的规律,指明词的用法。
汉语没有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给词分类只能以词的语法功能为依据。
一、关于词类词类划分的标准历来有三种说法:意义、意义和功能、功能。
词的语法功能,主要指词的组合能力,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能充当什么句法成分,不能充当什么句法成分;二是能跟什么词组合,不能跟什么词组合,组合以后产生什么样的关系。
1.词类和词性。
词类和词性是两个概念:词类指称的对象是集体,指词性相同的一类词;词性指称的对象是个体,指类别相同的一个一个的词。
2.现代汉语的词类。
现代汉语的词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实词能够单独充当句法成分,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副词、代词。
虚词的主要作用是连接和附着,包括连词、介词、助词。
此外还有叹词和象声词,它们是比较特殊的词类,也归入虚词。
二、区分动词和形容词词的归类,难度最大的是区分动词与形容词。
这里把动词与形容词作个比较:第一,“能带宾语的是动词”,“不能带宾语的是形容词”。
这区分动词与形容词的充分条件。
但根据这充分条件,只能确定“能带宾语的都是动词”,却不能说“不能带宾语的都是形容词”。
因为不及物动词也不能带宾语。
第二,能加“很”(能受程度副词修饰)的是形容词(其中一个语素有显示程度的作用,这个形容词不受程度副词修饰)。
但这个条件也不很充分,因为有的动词也能受程度副词修饰(能带“很”),如动词“了解”就可以带“很”。
不过,动词能受程度副词修饰的主要是表现心理活动的动词,其他动词一般不受程度副词修饰。
所以,能否受程度副词修饰(加“很”)还是可以作为动词与形容词的一个辅助区别条件。
另外,还有一类形容词不能受程度副词修饰,不能充当谓语,只能用来修饰名词,如“初级”、“西式”、“国营”、“主要”等,我们称它们为“非谓形容词”。
第三,动词与形容词都可以重叠,但动词重叠后表示“尝试”的意味,如“休息休息”;而形容词重叠表示某种程度,如“冷清――冷冷清清”表示程度的加强,“(个子)高――(个子)高高的”表示程度恰到好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少数动词后不可以,如“是”、“应 该”、“懒得”、“乐于”、“加 以”、“作为”。
44
• 2.动词的分类 • (1)根据能否带宾语进行分类 • ①及物动词:后面可带施事宾语、受
事宾语或处所宾语。 • 来了一位新同学。 • 我买到了那本书。 • 春节他回老家了。
8
• ②形态变化 • 汉语词的形态变化很少。 • 指人名词可以加“们”表示复数,
但不加也可以表示复数,非指人名 词的复数也不加“们”,即加“们” 表示复数意义不具有普遍性和强制 性。
9
• 动词+了/着/过是一种表示时态的广 义形态,但不是所有的动词都可以带 这三个助词。
• 双音节形容词的重叠方式不一,有 AABB式也有ABAB式,有的两者都不可。
36
皮肌炎图片——皮肌炎的症状表现
• 皮肌炎是一种引起皮肤、肌肉、 心、肺、肾等多脏器严重损害的, 全身性疾病,而且不少患者同时 伴有恶性肿瘤。它的1症状表现如 下:
• 1、早期皮肌炎患者,还往往伴 有全身不适症状,如-全身肌肉酸 痛,软弱无力,上楼梯时感觉两 腿费力;举手梳理头发时,举高 手臂很吃力;抬头转头缓慢而费 力。
• ①词与词的组合能力:能跟哪些词组 合,组合的顺序及关系;不能跟哪些 词组合。
• ②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能否充当句
法成分;主要充当什么成分
14
• 4.三种标准之间的关系 • 形态标志及形态变化是语法功能的外
在表现,依据词的形态分类,实质上 是语法功能在起决定性的作用。语法 意义也是语法功能的体现,因为某类 词有共同的功能,所以有共同的语法 意义。
12
• ②根据语法意义确定词类也存在困难 • 名词就是表示人或事物的词 • 动词就是表示动作行为的词 • 形容词就是表示性质状态的词 • 问题是如何确定事物、性质、状态呢? • ③意义标准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不能
成为主要标准。
13
• (3)功能标准
• 词的语法功能,就是词和词之间的组 合能力,也叫词的语法分布 (distribution),包括:
哪种词类,哪种小类?
40
• 5.名词直接作状语一般应具备的条件是 什么?
• 6.判断:单纯方位词不可以单独使用。 • 7.什么样的名词不可以受数量短语的修
饰?
41
• 8.判断正误: • “天下”、“乡下”、“海外”、
“塞外”都是方位短语。 • 9.判断正误: • 方位词只能与名词构成方位短语。
42
47
• 形式动词都是粘宾动词,所带宾语必 须是双音节及物动词或是以双音节及 物动词为中心语的短语。
• 进行讨论 进行热烈的讨论 • 加以解决 加以妥善的解决 • D.体宾动词,带体词性宾语。 • 买 吃 驾驶 修理 看望
48
• E.谓宾动词,带谓词性宾语。 • 打算 要求 希望 认为 感到 允许 • F.体谓宾动词,既可以带体词性宾语又
• 虚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 17
• 2.虚词的特点 • (1)封闭。实词中多数词类所包含的
数量众多,是开放的;而虚词的数量 是可数的,在较长的时间内不会发生 变化。 • (2)粘着。虚词依附于实词或句子, 不能单独成句,不能单独回答问题。
18
• (3)定位。虚词在结构中位置相对固 定。介词在前,时态助词和语气词在 后,连词在中间。
• (3)时间词 • ①词例 • 过去 今天 以前 最近 平时 刚才 • 起初 开始 最后 往常 • ②特点 • A.能在“在”、“到”、“等到”后
作宾语。
38
• B.能用“什么时候”提问。 • C.能用“这个时候”、“那个时候”
指代。
39
• 复习提问: • 1.名词可否作谓语? • 2.“食堂”属于哪种词类? • 3.判断正误: • “刚才”和“刚刚”都是副词。 • 4.“最近”、“平时”、“以后” 属于
• ③特殊方位词 • A.单纯方位词自相组合 • 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 B.正反义方位词组合 • 前后 左右 上下 南北 东西
31
• C.单纯方位词+别的语素
• 南方 当中 中间 背后 面前 内部
• D.边/面/头+别的语素
• 这边 那边 旁边 这面 那头
• 总的来说,除少数方位词可以独立使 用外,一般附在其他词或短语的后面, 组成方位短语,表示空间、时间、范 围、方面等。
• ①类别
• A.自主动词(volitional verb):表示 的动作行为是有意识的,能够主观决 定并自由支配。
• 吃 喝 睡 玩 学习 探索 听课 51
• B.非自主动词(nonvolitional verb):表示的动作行为不是有意 识的,不能够主观决定并自由支配。
20
• 3.代词独立于体词、谓词和加词之外 • 4.虚词二分 • (1)关系词——连词、介词 • (2)辅助词——助词、语气词 • 5.拟音词二分 • (1)拟声词 • (2)叹词
21
• (二)名词 • 1.名词的语法特点 • (1)大多可以受数量短语的修饰。 • ①个体名词主要受个体量词的修饰。 • ②集体名词受集体量词的修饰。 • ③抽象名词用表示类别的“一种”、
• ①名词量化,表示“每一”。
• 天天 人人 日日夜夜 分分秒秒
27
• ②部分名词对举,表示“全面而纷 繁”。
• 山山水水 花花草草 瓶瓶罐罐 • 少数重叠的名词已定型为短语。 • 方方面面 风风火火
28
• 2.名词的特殊小类
• (1)方位词
• ①单纯方位词:
• 上、下、前、后、左、右、里、外、 东、西、南、北、内、中
15
• 对于汉语的词类划分而言,功能标准 是决定性的,形态标准是辅助的,意 义标准起参考作用。
16
• (二)汉语的词类划分 • 1.第一层次的划分
• 词类是一个层级系统。根据能否充当 句法成分,把词类首先划分为实词和 虚词。
• 实词:名词 动词 形容词 数词 量词 代 词 区别词 副词 叹词 拟声词
32
• 会议室里 桌子上 • 开会以前 出国以后 • 三十岁以上 九十分以下 • 方位短语常常充当介词宾语,组成带
方位词的介宾短语。 • 在会议室里 在出国以后 • 在三十岁以上
33
• (2)处所词 • ①种类 • A.能够独立使用的方位词 • 中间 外头 旁边 • B.表示处所的名词 • 附近 室外 近处 • C.表示地名、机构的名词 • 中国 邮局 超市 停车场
• 3.典型的实词类和虚词类 • 名词、动词、形容词是典型的实词类,
连词、语气词和助词是典型的虚词类, 副词介于两者之间,兼具两者的某些 特点。
19
三、汉语的实词系统
• (一)齐沪扬的词类系统 • 1.实词、虚词、拟音词 • 2.实词三分 • (1)体词——名词、数词、量词 • (2)谓词——动词、形容词 • (3)加词——区别词、副词
• ②表示方式时 • [电话]联系 [广播]找人
25
• ③表示原因时
• [友情]出演
• ④表示比况时 • [直线]上升 • ⑤表示规模时 • [全文]发表这篇文章 • ⑥表示性质时 • [义务]治病
26
• (3)一般情况下不能受否定副词“不” 的修饰。在对举时则可以:
• 人不人,鬼不鬼
• (4)一般不能重叠。在对举时可以重 叠:
34
• ②语法特点 • A.能在“在”、“到”、“往”后作
宾语。 • B.能用“哪儿”提问。 • C.能用“这儿”、“那儿”指代。
35
• ③表示地名、机构的名词的二重性
• 邮局有一辆车。
• A.一般名词 • 学生处是负责管理全校学生事务的部门。 B.
处所名词
• --在哪儿呢? • --在学生处。
可以带谓词性宾语。 • 喜欢 支持 需要 赞成 害怕 • G.粘宾动词,有些动词必须带宾语。
• 姓 属于 加以 濒临 受到
49
• ②不及物动词,不能带宾语。 • 咳嗽 睡觉 游行 考试 休息 生存 • 注意:一个多义动词可能属于不同的
小类。 • 她笑了。 • 她笑你。
50
• (2)根据动作行为是否是有意识的, 能否主观决定并自由支配来分。鉴定 格式:来/去+V+O+来/去
• 对于汉语来说,形态标准由于不具有 普遍性和强制性,因此不能成为词类 划分的主要标准。
10
• 2.意义标准 • (1)一般情况下以意义为标准判断词
性较为简便易行。 • 桌子 太阳 吃 跑 干净 聪明 • 最早的词类概念即古希腊、拉丁语法
的几大词类就是根据意义建立起来的, 传统语法基本如此。
11
• (2)根据意义确定词类不可靠 • ①根据词汇意义确定词类不可靠。 • develop development • 忽然-突然 聪明-智慧 • 红-红色 • 金-银-铜-铁-锡
• (三)动词 • 1.动词的语法特点 • (1)主要作谓语。 • (2)多数动词(及物动词)能带宾语。 • (3)能受否定副词“不”的修饰;除
了心理动词,一般不能受程度副词 “很”修饰。
43
• (4)动作动词多数能够重叠。单音节 动词的重叠形式为AA、A一A,A了A, 双音节动词的ABAB式或AAB式。
45
• 我愿意去。 • 他能来。 • 这几位同学打算考研。 • A.单宾动词,最多只可带一个宾语,
有时也可不带,这类动词最多。如: • 吃 骑 看 考虑 建设
46
• B.双宾动词,可以带两个宾语,也可 以带一个。根据语义特征可以分为:
• a.给予类:给 送 卖 嫁 • b.取得类:收 买 拿 抢 偷 娶 • c.述说类:问 骂 教 劝 告诉 通知 • C.形式动词,没有实在的语义。如: • 作 进行 加以 予以 给以
• 单纯方位词在对举时可以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