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kV冷缩电缆头的制作
高压电缆冷缩头制作工艺

1、 电缆的预处理。
按户外终端950mm长度剥去电缆的外护套,向上留30mm的钢铠,借用恒力弹簧固定,其余剥除,并用砂纸打磨光滑,向上留取10mm的内护套,用PVC带将每相端头铜屏蔽层固定好,去掉填充物,将三相分开。
2、 安装接地线。
在三芯铜屏蔽带根处缠绕一周接地线,并向下引出,用恒力弹簧在此处固定好,同时再用一恒力弹簧将地线固定在打磨好的铠装上。
3、 绕包填充胶和密封胶。
在恒力弹簧下面约35mm处缠绕一层弹性密封胶,地线放置于上面,然后再缠绕一层弹性密封胶覆盖在接地线上面,在恒力弹簧上缠两层PVC胶带,保证弹簧不会松脱,在电缆三岔口处用填充胶带绕包若干层填实,用PVC胶带缠绕一圈覆盖在密封圈胶带上,用填充胶带填平恒力弹簧之间的间隙。
4、 安装冷缩头三指套。
将冷缩头三指套尽量套入电缆根部,沿逆时针方向将塑料支撑条抽出,使冷缩头三指套颈部收缩,然后用同样的方法收缩三芯指套末端,在三指套下段用J-30绝缘自粘带缠绕四层,在自粘带上包绕两层PVC胶带。
5、 安装冷缩绝缘管,确定安装尺寸。
将冷缩绝缘管分别套入电缆三相,绝缘套管下端固定在三指套根部,沿逆时针方向将塑料支撑条抽出使终端收缩,用PVC相色带按电缆相色分相标明。
从冷缩管端口向上依次量取10mm的铜屏蔽带,20mm长外半导电层,在铜屏蔽带、外半导电层上缠绕两层半导电带,搭接外半导电层端口≤2mm。
绝缘层用砂纸打磨,清洗干净,用清洁纸清洗绝缘层表面,待清洗剂挥发后涂抹硅脂在绝缘层表面,在三相线芯上包绕PVC胶带。
6、 安装冷缩头终端。
在外半导电层断口处向下60mm处作标识,将冷缩终端套入电缆,沿逆时针方向将塑料支撑条抽出使终端收缩,要求终端下端与安装定位线标记齐平。
7、 安装压接端子。
拆除三相线芯上的胶带,将接线端子套入线芯,然后用压接钳将端子压紧,在连接部分缠绕J-30自粘带三层。
8、 安装冷缩密封圈。
套入冷缩密封管(压接终端≥20mm),抽出支撑条,使密封管自然收缩,最后用硅胶带标识电缆三相。
冷缩电缆头制作的基本工艺

46
• 9) 清洁主绝缘层表面: 用专用清洁剂擦净主绝缘表面的污物,清洁时注意应从 绝缘端擦向外半导层端,一般不要反向擦,以免将半导电物质带到主绝缘层表面。
• 10)安装冷缩电缆终端管:(内附应力控制管,应力控制管是控制电缆终端电场分 布的重要部件,一定要注意应力控制管的安装位置,要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规定进行)
护套。 2)锯钢铠: 暂用恒力弹簧顺钢铠将钢铠扎住,然后顺钢铠包紧方向 锯一环形深痕,(不要锯断第二层钢铠,防止伤到电缆),用一字螺 丝刀撬起(钢铠边断开),再用钳子拉下并转松钢铠,脱出钢铠带, 处理好锯断处的毛刺。整个过程都要顺钢铠包紧方向,不能让电缆上 的钢铠松脱。 3)剥内护套:关键点:防止划伤铜屏蔽 。 • 4) 安装接地线:用恒力弹簧将两根接地线分别与电缆铜屏蔽层及铠 装层连接。一般情况下屏蔽层与钢铠的两根接地线要求绝缘隔开。 • 5)安装冷缩3芯分支:(按电缆附件说明书的要求进行) • 6) 套装冷缩护套管: (按电缆附件说明书的要求进行) • 7) 铜屏蔽层处理: 在电缆芯线分叉处做好色相标记,按电缆附件说 明书,正确测量好铜屏蔽层切断处位置,(用PVC带包一下,防止铜 屏蔽层松开),或在切断处内侧用铜丝扎紧,顺铜带扎紧方向沿铜丝 用刀划一浅痕(注意不能划破半导体层!),慢慢将铜屏蔽带撕下, 最后顺铜带扎紧方向解掉铜丝。
45
• 8) 剥外半导电层: 在离铜带断口10-20mm处(以说明书规定尺寸为准)为外半 导电层断口,断口内侧包一圈胶带作标记。 ①可剥离型外半导电层处理方法 在预定的半导电层剥切处(胶带外侧),用刀划 一环痕,从环痕向未端划两条竖痕,间距约10mm。然后将些条形半 导电层从未端 向环形痕方向撕下(注意,不能拉起环痕内侧的半导电层!),用刀划痕时不应损 伤绝缘层,半导电层断口应整齐。检查主绝缘层表面有无刀痕和残留的半导电材料, 如有应清理干净。 (上海市供电局的方法值得推广,采用小园挫在预定的外半导电层切断处挫一个 园周,这样一来可防止刀片切伤电缆绝缘、二来外半导电的断口为一个斜坡,平整 光滑。) ②不可剥离型外半导电层处理方法 从芯线未端开始用玻璃刮掉半导电层(也可 用专用刀具),在断口处刮一斜坡,断口要整齐,主绝缘层表面不应留半导电材料, 且表面应采用砂带打磨光滑。(35kV电缆的外屏蔽多为不可剥离型)
ZY0600107001 35kV电力电缆各种类型中间接头制作程序及工艺要求

第二十一章 35kV 电力电缆各种类型中间接头制作 模块1 35kV 电力电缆各种类型中间接头制作程序及工艺要求(ZY0600357001)【模块描述】 本模块包含35kV 常用电力电缆中间接头制作程序及工艺要求。
通过图解示意、流程介绍和工艺要点归纳,掌握35kV 常用电力电缆中间接头制作工艺流程和各操作步骤工艺质量控制要点。
【正文】一、35kV 热缩式电力电缆中间接头制作工艺流程及工艺质量控制要点(一)35kV 热缩式电力电缆中间接头制作工艺流程(二)、35kV 热缩式电力电缆中间接头制作工艺质量控制要点1.剥除外护套、铠装、内护套:(1)剥除外护套:首先在电缆的两侧套入附件中的内外护套管。
在剥切电缆外护套时,应分两次进行,以避免电缆铠装层铠装松散。
先将电缆末端外护套保留350mm,然后按规定尺寸剥除外护套,要求断口平整。
外护套断口以下350mm 部分用砂纸打毛并清洗干净,以保证外护套收缩后密封性能可靠。
(2)剥除铠装: 按规定尺寸在铠装上绑扎铜线,绑线的缠绕方向应与铠装的缠绕方向一致,使铠装越绑越紧不致松散。
绑线用Ф2.0mm 的铜线,每道3-4匝。
锯铠装时,1.剥切外护套 2.锯除铠装层 3.剥切内护套 4.剥切绝缘层、屏蔽层 4.确定接头相位 1.压接连接管 2.屏蔽层恢复 3.绝缘层恢复 4.连接两端铜屏蔽 5.热缩内护套 6.连接两端铠装7.热缩外护套工作前准备 中间接头附件安装 电缆预处理 填写安装记录 1、检查电缆 2、工器具准备 3、材料准备 4、阅读安装说明书其圆周锯痕深度应均匀,不得锯透,损伤内护套。
剥铠装时,应首先沿锯痕将铠装卷断,铠装断开后再向电缆端头剥除。
(3)剥除内护套及填料:在应剥除内护套处用刀子横向切一环形痕,深度不超过内护套厚度的一半。
纵向剥除内护套时,刀子切口应在两芯之间,防止切伤金属屏蔽层。
剥除内护套后应将金属屏蔽带末端用聚氯乙烯粘带扎牢,防止松散。
切除填料时刀口应向外,防止损伤金属屏蔽层。
谈35KV冷缩电缆头的制作

谈35KV冷缩电缆头的制作摘要:本文结合江苏斯尔邦石化有限公司醇基多联产项目一期公用工程的施工,谈谈35KV 冷缩电缆头制作中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及制作程序。
关键词:35KV 冷缩电缆头制作工程概况江苏斯尔邦石化有限公司醇基多联产项目一期公用工程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徐圩镇,工程包含220kV总变电所1座,35kV区域变电所6座,共计35kV高压电缆22根,29524米,电缆中间冷缩接头42个,电缆终端冷缩接头44个,由我公司负责施工。
由于35kV冷缩电缆头制作工艺要求较高,施工难度较大,一旦出现事故,经济、社会影响较大,所以我们有必要去认真的研究冷缩电缆头的制作,以确保电缆线路能够长期安全运行。
1 35kV高压电缆的结构与主要部分的作用1.1 连云港项目35kV电缆的规格型号为ZR-YJV22-26/35kV-3×240,电缆从外至内分别为外护套层,钢带铠装层,内护套层,铜屏蔽层,外半导电层,主绝缘层,内半导电层,导体部分。
1.2 内半导电层的作用:电缆导体部分是由多股铜芯线铰接而成,故导体部分外表面不可能是标准圆,导体部分对屏蔽层的距离会不相等,根据电场原理,电场强度也会有大小,这对电缆绝缘也是不利的。
为尽量使电缆内部电场均匀,导体部分外侧有一外表面为圆形的半导体层,使主绝缘层的厚度基本相等,以达到电场均匀分布的目的。
1.3 外半导电层的作用:在主绝缘层外,铜屏蔽层内的黑色部分为外半导体层,该层是消除铜屏蔽层内表面不平整而导致电场不均匀设置的。
1.4 铜屏蔽层的作用:使电缆导体部分的电场呈径向均匀分布,避免电场沿轴向分布,进而增加电缆运行寿命。
1.5 应力管的作用:冷缩式应力管其通过将主绝缘层、外半导电层切断处进行延伸,分散断口处的电场,改善了主绝缘层、外半导电层切断处的电场分布及电应力分布,降低了电晕产生的可能性,减少了绝缘的破坏,保证了电缆的运行寿命。
2 电缆头制作过程中的常见问题2.1 削“铅笔头”的问题2.1.1 在制作冷缩中间接头时,主绝缘端部不要削成锥体,仅需要将主绝缘层边缘上作3mm ×45°的倒角即可。
35KV高压电缆冷缩终端头制作 作业指导书

35KV高压电缆冷缩终端头制作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 (2)2.引用文件 (2)3.作业准备 (2)4.安全注意事项 (4)5.高压电缆头冷缩终端的制作工艺 (5)6.质量标准 (7)7.注意事项 (7)附表: (8)1.适用范围适用于定边天然气存储调峰液化项目35KV高压电缆头制作2.引用文件IEC60502《额定电压1kV(Um=1.2kV)以上至30kV(Um=36kV)挤出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IEC61442《额定电压6kV(Um=7.2kV)到30kV(Um=36kV)电力电缆附件试验方法GB5589《电缆附件试验方法》GB9327《电缆导体压缩和机械连接接头试验方法》GB14315《电线电缆导体用压接型铜、铝接线端子和连接管》GB11033《额定电压26/35kV及以下电力电缆附件基本技术要求》GB 50168—19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27-1994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150-91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DL 408-1991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部分)DL 409-1991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3.作业准备3.1人员要求3.2工器具3.3危险点及其控制措施:4.安全注意事项4.1 办理安全检修作业票、变电站第二种工作票,履行工作许可手续。
4.2 工作负责人会同工作许可人检查工作现场所做安全措施是否完备。
4.3 接到工作任务后,工作负责人应明确工作任务,合理安排人员,现场是否符合工作条件和要求。
4.4 工作中加强监护,严防误碰事故发生,且监护人不得转做其它事情。
4.5 电缆头制作注意事项:a. 保持安装过程的清洁;b. 检查电缆的受潮情况,特别应检查线芯是否进水;c. 严格控制剥切尺寸,每剥除一层不可伤及内层结构;d. 半导电层断面应光滑平整,与绝缘层的过渡应光滑;e. 线芯绝缘剥离后应清除干净内半导电层,并打磨线芯上的氧化层;f. 金具压接后应清除尖角毛刺。
35kV单芯电缆中间投及终端头制作方法

35kV单芯电缆中间投及终端头制作方法一.35kV单芯电缆冷缩式中间电缆头QS3000-K制作1.电缆附件2.安装工器具电缆剥离套件1套去除外护套、半导体层保护帽1个防止脱下的电缆头受损受污盲帽1个防止接触到带电电缆头工具箱1个放置工具用3.电缆预处理3.1.确认电缆的类型以及主绝缘和接管的尺寸,符合电缆头材料的选用要求。
3.2.如图所示尺寸将电缆开刨处理。
4.工艺步骤4.1 按照上图尺寸将电缆开刨处理。
4.2 电缆开刨处理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4.2.1.切除电缆外半导电屏蔽层时,切勿刮伤主绝缘。
如有不慎在主绝缘上留下痕迹,须用所配粗砂纸120#打磨去除,再用细砂纸240#打磨光滑。
4.2.2.半导电层环切口处需光滑、平整,不得有尖角口。
4.2.3.尺寸A应严格按照下图中的规定截取。
4.3两侧电缆开刨尺寸相同。
4.3.1.充分拉伸并半重叠包13#半导电带,从同屏蔽带上40mm处开始至10mm 的半导电层上一个来回。
4.3.2按铜罩的尺寸切除电缆主绝缘,斌在电缆主绝缘上作3mm×45°的倒角,并打磨圆滚。
4.4压接金属接管4.4.1从开刨长度较长的一段套入冷缩接头主体,拉绳端向电缆未开刨方向,较短的一端套入同屏蔽编织网。
4.4.2装上接管,同时把铜罩上的裸铜线放入并接压到接管里,然后对称压接,叫接管表面锉平打光,清洁表面。
4.4.3将两半铜罩紧密扣合,铜罩外表面以主绝缘齐平。
注意:1如果发现铜罩不容易扣上,用扳手或钳子柄轻轻敲击使得铜罩闭合良好。
2.如果发现铜罩松动,可以再铜罩中间绕上两圈PVC胶带,但不能把铜罩全部覆盖住。
4.5安装冷缩接管4.5.1确定冷缩基准点:测量两个绝缘口之间距离尺寸在铜罩上定中心点,再在半导电层上离铜罩中心距离冷缩管一半处做明显标记,此处为冷缩中间接头的收缩基准点。
4.5.2按常规方法清洗电缆主绝缘注意:1.切勿将半导电颗粒带到主绝缘上。
2.主绝缘表面越光滑、越清洁,中间接头性能越好。
35KV高压电缆冷缩终端头制作 作业指导书

35KV高压电缆冷缩终端头制作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 (2)2.引用文件 (2)3.作业准备 (2)4.安全注意事项 (4)5.高压电缆头冷缩终端的制作工艺 (5)6.质量标准 (7)7.注意事项 (7)附表: (8)1.适用范围适用于定边天然气存储调峰液化项目35KV高压电缆头制作2.引用文件IEC60502《额定电压1kV(Um=1.2kV)以上至30kV(Um=36kV)挤出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IEC61442《额定电压6kV(Um=7.2kV)到30kV(Um=36kV)电力电缆附件试验方法GB5589《电缆附件试验方法》GB9327《电缆导体压缩和机械连接接头试验方法》GB14315《电线电缆导体用压接型铜、铝接线端子和连接管》GB11033《额定电压26/35kV及以下电力电缆附件基本技术要求》GB 50168—19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27-1994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150-91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DL 408-1991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部分)DL 409-1991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3.作业准备3.1人员要求3.2工器具3.3危险点及其控制措施:4.安全注意事项4.1 办理安全检修作业票、变电站第二种工作票,履行工作许可手续。
4.2 工作负责人会同工作许可人检查工作现场所做安全措施是否完备。
4.3 接到工作任务后,工作负责人应明确工作任务,合理安排人员,现场是否符合工作条件和要求。
4.4 工作中加强监护,严防误碰事故发生,且监护人不得转做其它事情。
4.5 电缆头制作注意事项:a. 保持安装过程的清洁;b. 检查电缆的受潮情况,特别应检查线芯是否进水;c. 严格控制剥切尺寸,每剥除一层不可伤及内层结构;d. 半导电层断面应光滑平整,与绝缘层的过渡应光滑;e. 线芯绝缘剥离后应清除干净内半导电层,并打磨线芯上的氧化层;f. 金具压接后应清除尖角毛刺。
冷缩电缆头的制作工艺

冷缩电缆头的制作工艺在变、配电工程中,电缆由于施工维护方便、供电可靠性高而得以广泛使用,冷缩电缆头也以其独有的优点得到广泛使用。
冷缩电缆头优点:现场施工简单方便,其冷缩管具有弹性,只要抽出内芯尼龙支撑条,可紧紧贴服在电缆上,不需要使用加热工具,克服了热缩材料在电缆运行时,因热胀冷缩而产生的热缩材料与电缆本体之间的间隙。
尤其对于防爆车间及管廊架等不宜动火的地方,冷缩电缆头完全取代了热缩电缆头。
冷缩方式适用于10~35kV三芯电缆终端头的制作。
其工艺原理利用冷缩管的收缩性,使冷缩管与电缆完全紧贴,同时用半导体自粘带密封端口,使其具有良好的绝缘和防水防潮效果。
为了避免电缆剥切后因长时间放置使芯线氧化以及杂质、水份、灰尘等的侵入,要求终端头和中间接头的制作时间应尽量缩短。
冷缩电缆头制作步骤:剥外护套、钢铠和内衬层→固定钢铠地线→缠填充胶→固定铜屏蔽地线→固定冷缩指套、冷缩管→端子压接→固定冷缩终端→密封端口→测试。
1、剥外护套、钢铠和内衬层将电缆校直、擦净、剥去从安装位置到接线端子的外护套、留钢铠30mm、内衬套10mm,并用扎丝或PVC 带缠绕钢铠以防松散。
铜屏蔽端头用PVC带缠紧,以防松散和划伤冷缩管。
2、固定钢铠地线将三角垫锥用力塞入电缆分岔处,除去钢铠上的油漆、铁锈,用大恒力弹簧将钢铠地线固定在钢铠上。
为固定牢固,地线应预留10~20mm,恒力弹簧缠绕一圈后,把预留部分反折,再用恒力弹簧缠绕。
固定铜屏蔽地线也是如此。
3、缠填充胶自断口以下50mm至整个恒力弹簧、钢铠及内护层,用填充胶缠绕两层,三岔口处多缠一层,这样做出的冷缩指套饱满充实。
4、固定铜屏蔽地线将一端分成三股的地线分别用三个小恒力弹簧固定在三相铜屏蔽上,缠好后尽量把弹簧往里推。
将钢铠地线与铜屏蔽地线分开,不要短接。
5、固定冷缩指套、冷缩管在填充胶及小恒力弹簧外缠一层黑色自粘带,使冷缩指套内的塑料条易于抽出。
将指端的三个小支撑管略微拽出一点(从里看和指根对齐),再将指套套入尽量下压,逆时针将端塑料条抽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