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实验课件

合集下载

九年级化学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二课时 粗盐提纯课件

九年级化学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二课时 粗盐提纯课件

淘金方法(fāngfǎ):水冲

第三页,共二十二页。
思考·交流
如果(rúguǒ)有铁屑和铜屑的混合物,你能 用哪些方法将铁屑分离除去?
实验方法:
1、用磁铁(cítiě)将混合物中的 铁屑分离出来 物理方法
2、加盐酸(yán
化学方法
suān)
过滤
物理方法
第四页,共二十二页。
二、混合物的分离(fēnlí)和提纯
依据(yījù): 1、只要Na2CO3加在BaCl2之后便合理
2、最后加入的盐酸只能适量
第十七页,共二十二页。
化学(huàxué)方法除杂质小结
1.化学(huàxué)方法除杂质的原则: 不增——不引入新杂质(zázhì) 不减——不减少被提纯的物质 易分离——被提纯的物质与杂质容易分离 易复原——变化后再回到目标物
物质的分离:将混合物中各组分逐一分开的过程。
物质的提纯(除杂):将不纯物质中的杂质去掉 得到 更为纯净的物质的过程。
常用(chánɡ yònɡ)的分离与提纯的方法有哪 些? 物理方法:过滤(guòlǜ)、蒸发、结晶、蒸馏、萃取、分液
化学方法: ①转化法:一般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发生反应,转为沉淀、气体或水。
② 向过滤器中倾倒液体时,必须(bìxū)使用玻璃棒引流 ③ 操作过程中一定要做到“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 是指滤纸紧贴(jǐn tiē)漏斗内壁。 “二低” 是指滤纸边缘(biānyuán)要低于漏斗边;
过滤器中的液体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是指烧杯嘴要紧靠玻璃棒使液体沿 玻璃棒 流入漏斗;
思考(sīkǎo)与交流
杂质 加入的试剂
化学方程式
硫酸盐 过量 BaCl2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课件(共14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课件(共14张PPT)
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实验目的】 1.学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2.加深对氧气性质的认识。 【实验用品】 高锰酸钾、木炭、澄清石灰水。 大试管、单孔橡胶塞、胶皮管、玻璃导管、集气瓶、水槽、铁架台(带铁夹)、 酒精灯、玻璃片、坩埚钳、细铁丝、木条、棉花、火柴。
【实验步骤】 1.制取氧气 (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6.如图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全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①铁丝为什么要绕成螺旋状?_为__了__增__大__铁__丝__与__氧__气__的__接__触__面__积____。 ②集气瓶内为什么要预先装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_防___止__燃__烧__产__生__的__高_ _温_熔__融__物__溅__落__,__使___瓶__底__炸__裂___。 ③点燃火柴后,铁丝插入集气瓶中的适宜时刻和方法是_待___火__柴__即__将___燃 _尽_时__,__从__瓶__口__往__下___缓__缓__伸__入__瓶__中__。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3.下列示意图分别是实验室氧气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性质的操作 ,其中正确的是( A )
4.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实验现象不明显,原因可能是收集 本实验所用氧气过程中( A ) A.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氧气 B.将装满氧气的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 C.收集满氧气后,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移出水槽 D.收集氧气时,观察到导管口气泡连续且均匀冒出时开始收集
(2)操作步骤:
①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具体操作是___把__导__管__的___一__端__插__入__水___中__,__双__手___紧_ 握 _试___管___,若___导__管__口__有___气__泡__冒__出_____,则装置不漏气。

初中化学《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课件-PPT

初中化学《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课件-PPT

气体收集装置
排水法
向上排空气法 向下排空气法
不易溶于水或难 密度比空气大 密度比空气小
溶于水的气体
的气体
的气体
过氧化氢 二氧化水锰 + 氧气
二氧化锰
氯酸钾 加热 氯化钾 + 氧气 高锰酸钾加热 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
四、分解反由应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 上其他物质的反应。“一变多” A → B + C + ···
分解反应
化合反应
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
概 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 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 念 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 应,叫做化合反应
特 点
“一变多”的化学反

X→ A + B + …
“多变一”的化学反 应 C+ D + … → Y
联 系
两者都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之一
小资料: 五、工业制取大量氧气的方法: 分离液态空气法 ── 物理变化

空 气
降温、加压
态 空
蒸发 利用沸点不同

氮气 液氧 加压
贮存在蓝色钢瓶中
随堂检测
1.工业上制取大量氧气的方法是 (C)
(A)加热氯酸钾 (B)加热高锰酸钾 (C)分离液态空气 (D)加热二氧化锰
2.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是(C)
(A)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B)使生成物质量增加 (C)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D)减慢化学反应速率
文字表达式:过氧化氢 二氧化水锰 + 氧气 符号表达式:H2O2 MnO2 H2O + O2
三、加热氯酸钾制氧气
1、药品: 氯酸钾(白色固体)和二氧化锰(黑色固体)

初中化学常用仪器及实验基本操作ppt课件

初中化学常用仪器及实验基本操作ppt课件

可编辑课件PPT
24
(3)一定量液体的取用:
量筒+胶头滴管
选择量筒原则: 大于且接近
大于------保证一次量完,防止多次的误差 接近------防止仪器过大带来误差 例如: 量取4mL,选择5mL的量筒,不用10 mL的 量取24mL,选择25mL的量筒,不用10或50mL的 量取85mL,选择100mL的量筒,不用50或200mL的
下, 倒放 (倒放/正放)在桌面上;倾到时使 标签 向着 手心,瓶口 紧靠 试管口或仪器口,
防止残留在瓶口的药液流下来腐蚀标签。
倒向
挨流
可编辑课件PPT

20
P19
1、细口瓶的塞子为什么要倒放在桌子上? 答: 防止腐蚀桌面和污染试剂
2、倾倒液体时,瓶口为什么要紧挨着试管口?应 该快速倒还是缓慢地倒?
• 2、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
• 3、在容器口塞橡皮塞
• 4、在铁架台上固定仪器
可编辑课件PPT
39
注意点:
切不可把容器放在桌子上再使劲塞塞 子,仪器易破易伤人。
检查气密性: 利用气体的热胀冷 缩原理。
可编辑课件PPT
40
四、仪器的洗涤
• 1.清洗方法:水洗 - 刷洗-药品洗(洗
涤剂、酸洗、碱洗)
• 2.洗净标志:既不聚成水滴也不 成股流下;
阅读P19液体药品的取用 ,思考下列问题。(2分钟
3、液体药品的取用: (1)液体药品通常存放在 细口瓶 中
方法:
①大量液体
倾倒法
②一定量的液体 量筒和胶头滴管
③少量液体
胶头滴管
⑵使用胶头滴管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可编辑课件PPT
; ; 。
19

初中化学《分子和原子》优秀课件

初中化学《分子和原子》优秀课件

200ml
200ml
200ml
100ml
100ml
100ml
100ml酒精
100ml水
分子间有一定间隔
混合后<200ml
思考
为什么气体比液体、固体容易被压缩?
固态
液态
气态
气体分子 间的间隔

液体分子 间的间隔

固体分子 间的间隔
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是物质分子的间隔受热时 增大,遇冷时缩小的缘故。
食物腐败---分子发生变化

花香四溢-而改变 ×
课堂反馈
2.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 (1)盛放在敞口容器里的水,在常温下会逐渐减少,
如果受热会减少得更快,这是为什么? (2)酒精和水混合后体积之和总是小于二者体积之和。 (3)铁路上的铁轨之间应稍留些空隙。 (4)气体比固体容易被压缩。
课堂小结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1.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物质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
2.微观粒子的基本性质(原子同分子)。
①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②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温度升高,分子的运动加快。 ③分子之间有间隔,一般来说,气体>液体>固体。
课堂反馈
1.下列现象解释是否正确?
× 酒精挥发---分子间间隔变大
《分子和原子》课件 (第1课时)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实验 品红的扩散
向盛有水的小烧杯中加入少量品红,静置。 观察发生的现象。
物质是微观粒子构成的
科学家研究发现,世界上的所有物质都是由人们肉眼 看不见的微粒构成,这就是:分子、原子。
物质
扩散 凝聚
粒子
物质是微观粒子构成的
扫描隧道显微镜

中学化学实验PPT课件

中学化学实验PPT课件

溶液配制与浓度计算
溶液配制的基本步骤
计算、称量、溶解、转移、定容、摇匀、装瓶贴签。
浓度的表示方法
质量浓度、体积浓度、物质的量浓度等。
溶液配制的注意事项
准确称量、选用合适容器、避免污染等。
沉淀溶解平衡常数测定
01
沉淀溶解平衡的概念
在一定条件下,难溶电解质在溶液中的溶解与结晶达到动态平衡。
02
沉淀溶解平衡常数的表达式及意义
原子吸收光谱法(AAS)
基于气态原子对特征光谱的吸收作用进行元素定量分析的方法。
原子发射光谱法(AES)
通过测量气态原子或离子受激发后发射的特征光谱进行元素分析的方 法。
分子吸收光谱法(UV-Vis)
利用物质在紫外-可见光区的吸收特性进行分析的方法,常用于有机 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06 创新性综合实验 设计与实践
案例二
设计实验验证醋酸电离平衡常数的测定方法。
案例三
研究不同条件对铁生锈速率的影响。
团队合作与成果分享
组建实验小组
制定实验计划
实验过程记录
成果展示与交流
学生自愿组合,每组4-6 人,选定组长,明确分
工。
小组讨论,制定详细的 实验计划和步骤,明确
实验目标。
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数据 、现象和问题,及时分
析并调整实验方案。
学习实验仪器的日常维护和保养方法 ,延长仪器使用寿命,确保实验结果 的准确性。
化学试剂分类与储存
了解化学试剂的分类方法,学习各类 试剂的储存和使用注意事项,确保实 验过程安全。
实验基本操作技巧
加热与冷却操作
掌握酒精灯、电热套等加热工 具的使用方法,学习加热过程
中的注意事项和冷却方法。

分析化学实验完整ppt课件

分析化学实验完整ppt课件
后,转入250mL容量瓶中,用去离子水稀释 至刻度,摇匀。
每次用移液管取25.00mL于锥形瓶中,用吸 量管加入1.00mLK2CrO4溶液(5%) ,用AgNO3 标液滴定至出现砖红色即为终点。
平行测定三份。 计算试样中NaCl的含量(用%含量表示)。
精选ppt课件
57
实验七 硼砂含量的测定
一、试剂的配制 HCl溶液:0.1mol/L 用量筒取4.5mL浓HCl,配成500mL,置于 试剂瓶中。
精选ppt课件
54
实验六 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测定
一、实验原理 此法为沉淀滴定(莫尔法),以K2CrO4为指 示剂,用AgNO3标准溶液进行滴定。 滴定反应 AgClAgCl(白色)
终点反应 2 A g C rO 4 2 A g 2 C rO 4 (砖红色)
精选ppt课件
55
二、实验步骤 1. AgNO3溶液的标定:
定,与其它数字保持一致。
精选ppt课件
49
标样称重:4.0258 g 滴定剂消耗体积:36.15 mL 求得的标液浓度:0.095 mol/L ?
另:试验报告首页写上学号。
精选ppt课件
50
实验五 H2O2含量的测定
一、试剂的配制 KMnO4溶液:台秤上称取KMnO4固体 1g,溶于300ml水中,置于试剂瓶中。
平行测定三份。
精选ppt课件
4
3.NaOH滴定HCl: 指示剂:酚酞; 终点颜色:无色 微红(摇动时30s内 红色不消失)
操作:用移液管吸取25.00mLHCl溶液 于锥形瓶中,加2滴指示剂,用0.1mol/L NaOH溶液滴定。
平行测定三份。
精选ppt课件
5
四、滴定记录表格 1.HCl溶液滴定NaOH溶液 指示剂:

化学实验PPT课件

化学实验PPT课件
实验化学实验
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化 学实验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化学
实验化学实验
01
化学实验
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化 学实验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化学
实验化学实验
02
实验 说明
03
化学实验
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化 学实验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化学
实验化学实验
04
实验 说明
· 化学实验化学实验
化学实验
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化学实 验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化学 实验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化学实验
· 化学实验化学实验
化学实验
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化学 实验化学实验化学实验 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化学 实验化学实验化学实验 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化学 实验化学实验化学实验 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化学 实验化学实验化学实验
线上消费者
2.42亿 1.67亿 1.21亿
0.4亿
中国
美国
日本
英国
化学实验
NINDEBIAOTI
02
化学实验化学实 验化学实验
03
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化
学实验化学实验
04
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化
学实验化学实验
化学实验
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化学实验 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内
化学实验
多谢观看 批评指导
化学实验
· 化学实验化学实验
化学实验化学实 验
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化学实验 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化学实验 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化学实验 化学实验化学实验
化学实验化学实 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用于装配气体发生器,便于往装置中添 加液体长颈漏斗 。
15、给较大量加热,较大量物质反应容器, 过滤中用于承接滤液烧杯 。
2020/7/22
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指出错误
俯视读数: 读数偏大,实际量取液体的体积偏小 仰视读数: 读数偏小,实际量取液体的体积偏大
2020/7/22
1 (07 山东 )下列图示的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C )
两种固体物质的混合物来制取甲烷。试确定实验室制取甲烷应
选用以上哪种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2020制/7/22取装置选A,收集装置选C或D
为了测定蜡烛中碳、氢 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某 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 右图所示的实验。实验 步骤如下:先分别称量蜡烛、装置Ⅱ、 装置Ⅲ的质量。按图示连接好仪器装置,点燃蜡烛,同时从a导管 抽气。一段时间后熄灭蜡烛,再分别称量蜡烛、装置Ⅱ、装置Ⅲ 的质量。实验数据如下表。
已知混合气体由H2、CO、CO2组成。某学生从下列四种
仪器装置中选择适宜的装置(同一种装置允许重复选择)并使
该混合气体依次通过各仪器装置,从而验证了其中各气体的存
在。(假设每步都是完全反应)
氧化铜
浓硫酸
澄清的石灰水
(1)该学生所选择的仪器及合理的先后排列顺序是(填代号) 。
2020/7/22
三、三大气体的装置原理
根据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A
B
C
D
E
用高锰酸钾加热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和加热制取O2应
选用(填序号,下同)_B___;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和
制取O2应选用__A____;制取H2应选用_____A_____; 制取 CO2应选用___A____,
收集O2应选用___C__或__D_, 收集H2选用______C_或__E; 收集 CO220应20/7/2选2 用____D__
铁夹应夹在试 管中上部
试管口要略 向下倾斜
应对准药 品加热
导管只需突出 胶塞少许
2020/7/22
应加酒精
导管口只能 插在集气瓶
口附近
5、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操 作有如下步骤:
A、给试管加热; 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将装置固定在铁架台上; D、将药品装入试管; E、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F、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G、将导管从水槽中拿出水面 实验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B___D__C__A__E_G__F_
五、气体的制取、净化和检验 1、气体的制取—— ①发生装置
2020/7/22
②收集装置
A装置适宜收集 密度比空气大 气体; B装置适宜收集 密度比空气小 气体; C装置适宜收集 不易或难溶于水 气体;
1) 如果是洗涤(或干燥)气体时
长管进,短管出 ( 长进短出)
2)排水法收集气体
先把瓶装满水,短管进气,长管出水 ( 短进长出)
问题:是什么物质使紫色石蕊变红色。
假设:(1)是水使紫色石蕊变红色;
(2)

(3)

实验证明:

蒸馏水
稀盐酸
2020/7/22
大理石
二氧化碳 浓硫 制取装置 酸
A B

干燥的蓝色
石蕊试纸
C
D
氢氧化 钙溶液
E
2020/7/2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编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
(2)写出装置A中发生的化学反应:
浓硫酸的广口瓶中 6.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主要操作有:①装药品 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③固定装置 ④加热 ⑤收集气体 ⑥撤酒精灯 ⑦从水槽中撤出导气管。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B ) A.②①③④⑤⑥⑦ B.②①③④⑤⑦⑥ C.①②③④⑤⑦⑥ D.①②③④⑤⑥⑦
2020/7/22
在化学实验中,操作顺序的先后往往关系到实验的成败。下列 实验的甲、乙操作步骤中,请将必须先做的操作步骤的代号 (甲或乙)填入答案栏中。
浓盐酸 石灰石
石灰水
A BC (1)用石灰石和浓盐酸作制取二氧化碳的试剂,不能达到验
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性质的目的,其原因是:

为达实验目的,在不变动实验仪器装置的情况下,改正的方法
是:

(2)装置B中盛装的试剂是:
,实验现象是:

(3)装置C中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2020/7/22
2.(07 连云港)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D )
倾倒液体 A
2020/7/22
过滤 B
给液体加热 检查装置气密性
C
D
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检验气密性
先把导管浸入水中,然后再用 先往锥形中加水浸没长颈
手握紧试管,如果导管口有气 泡冒出,证明气密性良好
漏斗下端,然后夹上止水 夹,再往长颈漏斗中加一
3)排空气法收集气体
万能瓶 ①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长管进,短管出( 长进短出)
2020/7/22
②气体密度比空气小 短管进,长管出( 短进长出)
1、(07佛山)右下图装置,有贮气、洗气等多种用途。
以下有关该装置用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用排水法收集O2,瓶内盛满水,气体从A管进 B.用于病人输氧,瓶内盛放水,B管接供氧钢瓶 C.测量HCl体积时,瓶内盛满水,气体从B管进,A 管接量筒 D.除去H2中的CO2,瓶内盛放NaOH溶液,气体从A管 进
2、如右图所示的气体收集装置,如
用它收集氢气,气体应从 A 管
进, B 管出;
如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 B 管
进, A 管出。
A
B
2020/7/22
指出图中存在的错误之处:
2020/7/22
二、三大气体的制取原理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实验室制取 O2、H2、CO2的反应原理 O2的制取:_2_H__2O_2_=_M=_=n_=O_=2_2_H__2O__+_O_2_↑_____ 或:____2_K_M_n_O_4_△=__K_2M_n_O__4+_M_n_O_2_+_O_2↑_______ 或:__2_K_C_l_OM_3△=_n=_O2_2K_C_l+_3_O_2_↑_______________ CO2的制取:_C_a_C_O_3_+_2H_C__l=_C_a_C_l2_+H__2O_+_C_O_2_↑___ H2的制取:__Z_n+_H_2_S_O_4=_Z_n_S_O_4_+H__2↑_________
2020/7/22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反应装置
co
co和co2
co
2020/7/22
CO还原氧化铜操作顺序:
验纯以后再通气 通气以后再点灯 由黑变红先撤灯 继续通气直到冷
2020/7/22
综合开拓题
写出A-E处的化学方程式

炭B
氧化铜C
大理
A
石和
稀盐

干燥剂
2020/7/22
E
D
石灰水
某学生设计了如下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二氧化碳 分别与水和氢氧化钙反应的性质。根据该学生设计的装置 和所要达到的实验目的,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先:往锥形瓶和瓶②中注水到浸没长颈漏斗及导管,下端管口 将瓶①浸泡盛有水和冰 块的烧杯中,
若:

2020/7/22
则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四 、气体的制备装置
制备的原理: 气体发生装置分为:固+液 不加热型
固+固 加热型 选择气体收集装置:排水法(水槽、广口瓶)
排空气法(向上、向下)
2020/7/22
蜡烛
装置Ⅱ
装置Ⅲ
反应前的质量/g 15.8
182.3
212.2
反应后的质量/g 14.4
184.1
216.6
(1)该实验中测得水的质量为_1_.8__g,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4_._4__g。 (2)由该实验数据计算,蜡烛中碳、氢元素的质量之比为_6_∶__1_。 (3)装置Ⅱ和装置Ⅲ的顺序能否颠倒?_不__能_(填“能”或“不能” (4)理论上,装置Ⅱ和装置Ⅲ增加的总质量大于蜡烛失去的质量, 其原因是__因__为__忽__略__了__氧__气__的__质__量___。 (5)该实验能否准确测出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 ___不_2_0能2_0/_7/2(2 填“能”或“不能”),理空由气是中__的__水__和__二__氧__化__碳__被__吸__收__
4、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 集气瓶 。
5、取粉末状药品 药匙或纸槽

6、溶液蒸发、浓缩和结晶 蒸发皿 。
7、量取80mL的盐酸 量锌粒加入试管 镊子 。 9、取18克NaCl固体 天平 。 10、往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漏斗 。 11、盛硫磺在集气瓶中燃烧 燃烧匙 。 12、拿开热的蒸发皿 坩埚钳 。 13、使烧杯、烧瓶均匀受热 石棉网 。
4.实验结束后,下列仪器的放置方法正确的是( D )
A
B
2020/7/22
C
D
5.右图所示装置有多种用途,利用该装置进行下列有关
实验(必要时可使用量筒、导管),操作方法正确的是(B )。
A.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将CO2从b管通入广口瓶 B.收集氧气:将O2从b管通入装满水的广口瓶 C.测定H2的体积:将H2从a管通入装满水的广口瓶中 D. 除去CO中的水蒸气:将混合气体从b管通入盛有适量
把手拿开,过一会儿,可看 定量的水,静止一会,如
到水沿导管上升,形成水柱, 果漏斗液面没下降,证明
说明装置不漏气。 2020/7/22
气密性良好。
下列装置操作图不能用于检查气密性的是 (A )
2020/7/22
怎样检查装置的气 密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