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中模板早拆技术应用及实施研究

合集下载

早拆模板施工技术及应用

早拆模板施工技术及应用

早拆模板施工技术及应用早拆模板施工技术是指利用早拆支撑头、钢支撑或钢支架、主次梁等组成的支撑系统,在底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表1.3.1规定时,保留一部分狭窄底模板、早拆支撑头和养护支撑后拆,使拆除部分的构件跨度在规范允许范围内,实现大部分底模和支撑系统早拆的模板施工技术。

1.主要技术内容(1)早拆模板及支撑设计1)早拆模板可以采用覆膜竹(木)胶合板模板、钢(铝)框胶合板模板、塑料模板和塑料(玻璃钢)模壳等。

2)支撑系统由早拆支撑头、钢支撑或钢支架、主次梁和可调底座等组成。

3)早拆支撑头有螺杆式升降头、滑动式升降头和螺杆与滑动相结合的升降头三种形式,宜推广螺杆与滑动相结合的升降头。

4)主次梁可以选用木工字梁、工字形钢木组合梁、矩形钢木组合梁、几字形钢木组合梁、矩形钢管和冷弯型钢等。

5)支撑系统可采用独立式钢支撑、插接式支架、盘销式支架、门式支架等。

(2)早拆模板施工1)应根据工程结构平面设计图进行配模设计,编制模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图,并对模板和主次梁的刚度和强度进行验算,对钢支撑或支架立杆的间距和稳定性进行计算。

2)计算出所需的模板、钢支撑或支架和主次梁的规格与数量。

3)制定确保质量和安全施工等有关措施。

4)制定支模和拆模工艺流程,早期拆模时间。

5)对面积较大的工程,可采取“小流水段”施工方法。

2.技术指标(1)早拆模板成套技术可以大量节省模板一次投入量,减少模板配置量的1/3〜1/2。

(2)可以缩短施工工期,加快施工速度,提高工效30%以上。

(3)可以延长模板使用寿命,节省施工费用20%以上。

3.适用范围早拆模板技术可用于各种类型的公共建筑、住宅建筑的楼板以及桥梁、隧道等工程的结构顶板施工。

1.已应用的典型工程天津嘉海嘉悦园、天津金摇篮商厦、北京国家大剧院、京德顺生态嘉园、北京林业大学宿舍楼等。

谈建筑工程早拆模板施工技术应用

谈建筑工程早拆模板施工技术应用

谈建筑工程早拆模板施工技术应用摘要:建筑工程采用早拆模板施工技术,能加快模板的循环使用速度,提高模板的使用率,加快施工进度的目标,节省成本。

但早拆模板技术的运用也存在局限性和值得注意的问题。

本文章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早拆模板施工技术建筑工程1 早拆模板施工技术1.1 早拆模板施工技术原理早拆模板技术又可称为“先拆模板、后拆支柱”技术。

GB5066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中针对不同类型及跨度的混凝土构件拆除底模时,混凝土应达到的强度要求做出了规定。

现浇混凝土结构模板及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当板结构跨度≤2m,在达到设计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50%以上时,便可拆除底模。

早拆模板技术便是根据这一点,将跨度较大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板等水平构件通过设置竖向支撑转变为小于2m的短跨受力状态以内以满足GB5066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中拆除底模的规定。

其主要工作原理就是“拆模板不拆支柱”,在楼板混凝土浇筑3-4天后,对同条件养护立方体试块的强度进行检测,当混凝土立方体试块强度达到设计值的50%以上时,便可对支撑模板的早拆构件进行拆卸,在受力允许的范围内提前把一部分可以拆除的支撑和模板拆除; 第二次拆除模板,则要待混凝土强度达到符合 GB5066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的拆模规定时才能进行。

1.2 早拆模板体系结构特点早拆模板体系由模板、托梁、升降头( 也称为早拆柱头) 、支撑系统等组成。

升降头是实现早拆模板技术的关键。

支撑立杆上端安装升降柱头后,可实现早拆模板、晚拆支柱的目标。

常用的早拆柱头类型有组装式、螺旋式、支撑销板式等。

这些类型的共同点是顶板直接支撑着混凝土楼板; 设有可以升降的梁托( 升降头) ,支撑托梁( 龙骨)或模板。

当现浇混凝土楼板达到设计强度 50%以上时,将梁托下降,使托梁( 龙骨) 和模板随之下落,便可实现早拆。

1.3 早拆模板施工技术主要优点概述早拆模板的运用能大幅减少模板投入量,按照施工流水段的划分不同而有差异,模板的投入量一般可减少 30% ~ 50%; 可以提高 2 ~ 3倍施工工效; 每层可提前 1 ~2d 的施工工期,模板周转可加快 2 ~4 倍;综合经济效益比采用普通施工方法的模板可省 30% ~ 50% 的费用。

模板早拆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模板早拆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模板早拆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一、早拆技术选择确定北京星河早拆技术体系是利用碗扣式脚手架支撑体系,其提供节点构造形式只能早拆楼板模板,梁侧模板。

由于引进碗扣式脚手架的造价比较高,所以利用现有扣件式脚手架,绑扎满堂红脚手架作为支撑体系,构件或材料作主梁、固定件、次梁及支柱,在支柱的顶部安装顶托,根据所浇注混凝土板、梁的高度,调节支柱及其上顶托的高度,然后根据模板高度及次梁高度或直径,用固定件将主梁固定安装到支柱上,再在主梁上放置次梁,最后在顶托之间的次梁上放置模板,达到了早拆梁底木楞及钢模板。

二、模板早拆设计原理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规定,现浇结构的楼板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底模,模板跨度≤2.0m时,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50%时方可拆模;跨度在2.0~8.0m时,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时方可拆模:对于梁,拱壳跨度≤8.0m时,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跨度大于8.0m 时,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时方可拆模。

这就说明,结构梁、板的跨度大小,对结构梁、板的内力大小有直接的影响。

为此,如果将梁、板和拱的跨度减小,其结构内应力亦相应减小,则拆模时混凝土强度可以降低,再根据混凝土早期强度增长快的规律,拆模时间可以提前。

模板早拆施工技术的基本原理就是在施工阶段把结构跨度认为的划小,降低其内力,使模板能够早拆,而结构的安全度又不受影响,已达到模板早拆应有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三、主要施工方法(一)施工方法1、支撑体系布置支撑采用Φ48×3.5mm扣件式满堂红脚手架。

支撑间距1050×1000mm,延梁底方向1050mm,柱子位置加设井架,特殊部位可适当加密。

施工支撑布置图由技术员画出,施工时由测量放线人员定位支撑布置。

支撑高度下端由可调底座调整,上端用双手调支撑调节。

试论建筑施工过程中关于模板早拆技术的应用

试论建筑施工过程中关于模板早拆技术的应用
生பைடு நூலகம்
_ ,—
兰 —一
CnNwenoea oc haeThli nPdt i cogs drus
建 筑 技 术
试论建筑施工过程中关于模板早拆技术的应用
陈 有生
( 江湖 州市 建 工集 团有 限公 司 , 江 湖 州 3 30 ) 浙 浙 10 0
摘 要: 模板早 拆技 术具有 节约成 本 、 高工 效等优 点 。本文 阐述模 板 早拆技 术 的概 况 , 绍 T C和 wY 提 介 L L两种 模板 早拆 体 系 , 并探 讨模板 早拆 的优点 以及 注意事 项等 。 关键 词 : 筑施 工 ; 建 模板 ; 早拆 技 术
模 板 早 拆 技 术 是 建 筑 行业 一 种 新 兴 技 术要 求 比较低 。 子把 上 碗扣 敲 紧 , 牢横 杆, 止 出现立 柱失 卡 防 术 , 国近年来 也开始使用 模板 早拆 技术 。 我 使 3WY L型早拆 模板 体系 稳的 现象 。 用模 板早拆 技术 , 以加快模 板 的周转 速度 , 可 作 为 国家 建 设 部 重 点 推 广 的 新 技 术 之 第 七 ,模板 早拆 必 须在 只有达 到设 计强 减少模 板 的储 备量 , 减少成 本开 支 。 现浇混凝 土顶 板 的模 板 早拆 技术 对于 建 度 的一 半 以上 以后 , 拆柱 头 的上翼 板需 要 早 1模板早 拆技术应 用现 状 筑施 工有着 非常 大的帮 助 。 L WY 早拆 体 系可 继续 保 留用作 支撑 。 所 谓 模 板 早 拆 技 术是 指在 混 凝 土 浇 注 以保 证现浇钢 筋混 凝土结 构 的施 工安 全度 不 第八 ,模板 早拆 时 必须按 照从 上到 下的 后, 虽然 楼盖 的强度 尚未 达到拆 模 强度 , 是 受影 响 ,中新 建总 三公 司在航 天 项 目

早拆模板在施工中应用工艺原理浅析

早拆模板在施工中应用工艺原理浅析

关键词:早拆模板;工艺原理;施工0引言当今建筑多为混凝土结构,在进行建筑施工时,施工单位需要应用模板保证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模板技术进入到了新的发展台阶。

其中,早拆模施工技术开始被施工单位所使用。

由于早拆模施工技术相对于传统的模板施工技术而言施工难度大,施工单位有必要探究科学的早拆模施工技术应用策略,构建完善的早拆模施工技术应用体系,进而更好地指导施工。

1早拆模板技术在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施工技术愈加成熟,施工水平不断提高。

早拆模板技术的出现与应用代表施工技术的进步。

为提高早拆模板技术应用水平,确保建筑工程建设质量,要清楚早拆模板技术应用方法,掌握早拆模板技术应用技巧[1]。

通过研究发现,早拆模板技术操作共包括两大要求。

一方面,以短跨承重的方式进行技术操作;另一方面,在操作早拆模板技术时要考虑混凝土结构的承重性,根据工程建设情况、需求等,把控模板拆除时间与顺序。

在这种情况之下,才可以更好地保证工程建设的安全性、可靠性。

立杆、顶杆、横杆和可调型组装式早拆模板柱头是模板的支撑系统,用以确保结构的稳定性[2]。

立杆是脚手架体系中基本的受力单元,支架由拉杆构成。

先拆柱的大丝杠插入支架孔中形成模板,龙骨被放置在早期拆除的柱子的支架上,模板放置在龙骨上面,进而形成早拆模板系统[3]。

早拆模板的工艺原理是通过减小结构跨度、减小拆模后混凝土内力等方法,保证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提高模板拆除效率。

通过及早拆除模板,就可以确保模板周转率,降低工程物料投入成本。

为提高模板安装与拆除工作水平,有必要认真地研究施工技术,掌握施工技术应用技巧。

2早拆模板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价值2.1降低成本支出建筑成本影响施工单位经济效益,为提高自身经济收入水平,施工单位会积极地探究降低建设成本的方法。

通过使用早拆模板施工技术,施工单位就可以提高模板周转率,提高模板利用率,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2.2减少对塔吊的依赖度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应用到塔吊,吊运材料。

有关建筑施工之中模板早拆技术应用分析

有关建筑施工之中模板早拆技术应用分析

有关建筑施工之中模板早拆技术的应用分析摘要:模板早拆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

本文概述了模板早拆技术的应用现状,简述了模板早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使用的优点,探究了现在施工过程中应用的tlc以及wyl两种模板早拆技术体系,希望能够为模板早拆技术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应用前景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字:模板;早拆技术;建筑;应用分析中图分类号: tu75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引言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建筑施工工程项目的发展越来越快,在项目进行中采用模板早拆技术能够极大地节约工程施工成本以及提高工程施工效率。

但是,在模板早拆技术的应用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对施工影响不利问题。

基于此,本文对于建筑施工过程中模板早拆技术的探究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也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2、模板早拆技术知识概述2.1模板早拆技术应用现状以及注意事项模板早拆技术指的是在混凝土浇筑后,在楼盖的强度还没有达到拆模强度时,提前一段时间拆除一部分模板或者模板的支撑梁,从而能够缩短模板的使用周转周期,能够减少整体项目成本费用的支出,大大的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在使用模板早拆技术时的依据是:在进行混凝土楼板的浇筑过程中,浇筑三天后,此时混凝土的强度只有设计的一半,这时候使用早拆柱头拆除模板,保留立柱支顶以及早拆柱头,等到混凝土的强度能够满足施工要求时,拆除立柱支顶以及早拆柱头。

在运用模板早拆技术进行建筑施工过程中,一般情况下有以下几点注意事项:(1)在进行模板整体布置时,应该按照施工建筑的结构特点以及尺寸进行设计配模,选择合理的支撑模板的位置。

必须要严格的检验选用模板的强度、稳定性以及刚度等参数,检验审核结果由施工队进行复核,确保整体施工到位。

(2)在不同的楼层使用相同的早拆模板时,可以使用弯扣式脚手架横撑方式进行布置支撑件,这也可以减少模板以及支撑件的使用数量。

(3)在进行安装模板之前,必须认真仔细检查所有相关联的部件比如横杆、柱头以及立杆等,确保所有使用部件质量都满足要求。

模板早拆体系在施工中的应用

模板早拆体系在施工中的应用

模板早拆体系在施工中的应用一、引言随着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对于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筑公司在施工中积极探索各种新技术、新方案,以提升效益、提高竞争力。

其中,模板早拆体系作为一种新颖的施工方案,备受关注。

二、模板早拆体系的应用背景传统的模板施工方案,如脚手架式梁板、钢模板、木模板等,都需要在浇筑混凝土后进行拆模。

虽然这种方案施工简单、成本较低,但却存在许多弊端:一是浪费时间,影响建筑周期;二是模板使用寿命短,需要多次搬运、安装,劳动强度相对较高,造成浪费;三是对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建筑公司开始选择模板早拆体系。

三、模板早拆体系的定义及应用特点模板早拆体系,是指在浇筑混凝土后,模板可以立即进行拆卸,使其能够早期回收和重复使用。

具有以下应用特点:1.适用范围广:该体系适用于各类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包括建筑楼板、墙体、柱子等。

2.灵活性强:模板早拆体系采用钢模板或其他材料制作,可以根据项目需要进行裁剪和拼装,保证施工的灵活性和效率。

3.安全性高:该体系的构造牢固、拼接严密,能够承受混凝土的重量,符合国家安全标准。

4.环保可持续:通过模板早拆体系,可以减少浪费和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模板早拆体系在施工中的应用案例以某高层住宅项目为例,建筑公司采用了模板早拆体系。

在施工前,制作了钢板和钢筋底座,在相应位置上固定好,然后搭建模板拼成整块板面。

待浇筑混凝土后,将混凝土自上而下填充,然后使用拆模机拆除模板。

通过此方案,模板得到快速回收、重复使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污染和浪费。

施工效率也相应提高,缩短了工期,降低了成本。

五、模板早拆体系的优势和展望模板早拆体系相较于传统的模板施工方案,具备减少浪费、提高环保、缩短工期等众多优势,受到越来越多建筑公司的青睐。

未来,模板早拆体系有望成为建筑行业的主流,实现建筑施工效益、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统一。

六、结语模板早拆体系的应用是建筑行业创新发展的重要一环。

模板早拆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模板早拆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发生变 化,这样在拆除模板之后 强度 相较 以前就会 大大 降低 。这种情况在模板拆 除的时候,强度方面 也会减小 ,工作上就不会消耗太大 的力度 。
对 混 凝 土 的 强 度 进 行 检 测 的 时候 , 一 旦 发 现 强
支柱和模板 的重量 也会传 递到楼板上 。但是通常情 况下使用的楼板并没有标 准的混凝土强度 ,根本不 能承受这么重 的荷载 ,因此这层楼板的重量会利 用 支柱再传递给 下一 次楼板 。同理如果下一层 的情 况 跟 这 一 层 一 样 ,则 这 种 重 量 还 会 继 续 向下 传 递 。 由
和 传 统 的建 筑 模 板 施 工 方 式 相 比 ,模 板 早 拆 技
术的优 势十分 明显。现 代建筑施工中模板早拆技术 应用 的频率逐渐增 加,其重要价值也愈加 凸显。作
为 施 工 负责 相 关 人 员 一 定 要 对 这 项 技 术 的使 用 方 式 和 注 意 事 项 进 行 明确 的 了 解 , 并 结 合 工 程 的实 际情
三 、 结 语
能 让 长 跨 度 的承 重 变 成 短 跨 度 的承 重 。 需 要 注 意 的
是 ,在拆除模板之后,要对混凝土的强度进行检测 。 通常情况 下,支柱之间都不互相 隔较 远的距离,最 远 的也就是 2 m 左右 。支柱 数量增加之后 ,楼板承
重 的方 式 会 发 生 变 化 ,也 就 会 导致 混 凝 土 弯 曲 内 力
此 说 来 ,这 样 传 递 的荷 载 力 通 过 后 拆 支 柱 分 散 到 各
源 进 行 十 分 高 效 的 利 用 。让 施 工 工 期 大 大 缩 短 , 让
3 . 安 装 梁模 板
( 2 ) 在 早 拆 模 板 架 设 的过 程 中要 对 准 上 下 层 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施工中模板早拆技术应用及实施研究
摘要:合理应用模板早拆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工作效率,由于上述技术存在很多
优势,已经得到建筑行业的广泛关注,目前,逐渐发展成为建筑施工过程中必不
可少的技术,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模板早拆技术,为以后的发展提供依据和保障。

本文根据笔者工作实践,对建筑施工中模板早拆技术的应用及实施要点进行
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建筑施工;模板;早拆技术;应用
在建筑施工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各种先进技术不断出现和应用。

模板早
拆技术的应用更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同传统技术相比,模板早拆施工技术周
转快、成本低而且比较先进。

因此加强模板早拆施工技术的应用就成为今后发展
的必然选择。

在今后对此需要深入分析才能够满足要求。

1模板早拆技术应用优势
模板早拆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是具有明显优势的,当前模板早拆技术在
建筑工程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各类建筑工程中对于模板早拆技术的应用也已
经变得非常成熟。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其优势也逐渐凸显出来:能够有效降低模板
损耗。

在以往建筑施工中对于模板的拆除,通常是把顶模板拆除之后,再用人力
把木方、模板以及架料运输到装卸平台上,之后利用起重设备在吊到施工作业面。

这样一种施工技术对于模板会造成严重磨损。

模板早拆技术的应用则能够有效克
服这些问题。

从工程造价的角度来看,建筑施工中模板工程造价站到了钢混工程
总造价的 30%左右,而模板早拆技术的应用将能够使得原先周转材料能够有效减少,这样就能够有效降低工程成本。

从这一点来看模板早拆技术是具有明显的应
用价值的。

2模板早拆技术具体应用
对模板早拆技术具体应用情况的分析是本文的重点,通过对此科学分析将能
够使得人们对此能够有更加深刻地认识。

从建筑施工目标来看,模板早拆技术的
应用需要使得单层面积达标,与此同时还需要应用平面流水施工方式从而能够以
最大程度确保建筑工程整体施工效益。

为了达到上述目标就必须要严格按照施工
步骤来进行操作,具体而言要根据以下步骤来实现科学施工:
2.1施工流水段划分
从施工流水段来看,通常情况下是分为水平方向流水段和垂直方向流水段这
两种形式。

这两种施工流水段有明显区别的。

垂直方向流水段通常是要等到水平
方向流水段施工完成之后再来进行,水平方向流水段则是交替在统一楼层当中。

垂直方向流水段的施工能够有效缩短混凝土龄期和建筑工程施工时间,这对于保
证整体工程强度,降低支柱使用数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2拆模设计
为了满足需要就应该进行科学地拆模设计,这样才能够满足要求,在设计过
程中重点是要绘制模板和支撑整体图。

明确任务和要求是进行设计的重要前提,
在工作中对于建筑工程施工中模板和支柱相关应用要求,设计人员必须要充分熟悉。

对于早拆模板要能够实现灵活布置,要能够最大程度提升后拆模板宽度灵活
性和经济性。

在具体设计过程中对于模板、支柱以及楞这三者之间的关系需要进
行科学协调和处理。

要尽量避免出现简支梁搁置的情况,连续支撑方式应该优先
使用。

通常情况下合理的两端悬臂梁要比简支梁更有优势,这样将能够有效降低
弯矩和挠度。

对此在今后工作中必须要深入分析才能够满足实际要求。

2.3对后拆支柱配置层数的计算
为了实现科学施工,在工作中需要对后拆支柱配置层数进行科学计算,只有
实现科学计算才能够满足要求。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模板和支柱自重上的荷载、新浇筑混凝土自重都是通过模板支柱传递给该层楼板的。

由于该层
楼板混凝土强度不能够同具体工程要求匹配,此时就需要利用下方支柱来对荷载
进行有效传递,在工作中当下一层模板承受荷载也超过了设计荷载的时候必须要
进行再次传递。

在实际计算过程中就需要高度重视楼板龄期荷载值,这一指标指
的是该层楼板原设计荷载值与考虑该层楼板施工龄期因素的混凝土增长百分率的
乘积。

当下方某一层的后拆支柱被拆除之后,那些被拆除的支柱就会把自身原有
的承载力传递给上方各层楼板,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对后拆支柱配置层数进行
计算的重要性。

对此今后要深入分析。

2.4拆模
在实际拆模过程中需要等到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 50%的时候,对早拆柱头的
插销进行轻敲,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使得钢楞及模板能够降到合适高度,与此同
时还需要把部分立杆、模杆、托架以及模板拆除。

全部拆除完成之后再到下一层
进行支模。

对于那些生下来的立杆或者是拆柱头应该是是在正常拆模的时候再来
拆除。

对于横杆的拆除往往需要利用榔头来对横杆两端进行均匀敲击,这样做是
为了而能够使得两端能够同时抬出。

为了避免对混凝土质量产生影响,在工作中
不能够对横杆一端进行猛烈敲击。

2.5计算后拆支柱配置层数
楼板上层混凝土浇筑的时候,利用模板支柱把新浇筑的支柱和模板自重荷载
混凝土自重传递到楼板上,并且具备没有符合实际设计强度的混凝土,存在超过
龄期荷载的承受荷载,需要合理应用下层扣板支柱进行承担。

如果下一层也存在
超过设计龄期荷载的承受荷载,虽然能够符合设计强度,可以向下面支柱传递。

新加的上面荷载,利用后拆支柱可以合理把刚度均匀分配给隔层楼板,直到能够
满足设计荷载为止。

某楼层龄期实际荷载值就是楼层施工影响龄期基础上的增长
混凝土度的百分率乘以楼层龄期设计荷载值。

拆除楼板某层后拆支柱,会给上层
楼板输送拆除楼板中的力,依据不同楼层楼板进行相应分配,得到各层相应承受
荷载,对比各层楼板承受荷载以及设计荷载,如果存在超过龄期设计荷载的承受
荷载,应该适当增加后拆支柱数量,提高浇筑楼板循环时间。

2.6计算支柱承载力
计算拆支柱的时候需要充分满足《钢框胶合模板技术规程》的国家标准规范。

计算获得拆支柱的荷载,逐一检查和分析是否具备超过标准的承受能力,如果存
在超过标准的承载力,应该适当更改布置支柱整体形式。

计算后拆支柱上下端承
载力以后,传递出来的后拆支柱荷载就是局部荷载,计算过程中应该完全符合设
计规范需求,以此来计算混凝土抗冲切。

2.7施工注意事项
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应该首先确定垂直支柱,安装上面的楞,然后安装模板。

支撑垂直柱的过程中,利用系杆沿着楞的方向联系好垂直支柱,避免失去平衡。

依据拆模顺序进行实际拆模工程,首先松动垂直支柱,在具备相应保护安全
措施基础上,合理拆除模板和支撑楞。

不可以全部拆除模板以后再拆除支架。


工中注意对准上下层支柱,不能够偏移;支柱安装完以后,具备垂直的方向、正
确的位置,不可以强力顶回上层楼板。

3结语
建筑施工中模板早拆技术的应用将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目的,在今后施工过程中对于今后的工作必须要引起重视。

本文从应用优势入手详细分析了具体应用情况和需要注意的细节问题。

为了能够提升实际工作水平就必须要加强对模板早拆技术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杨培成.育馆建筑工程中高大模板施工技术的应用[J].科技传播,2014,(8):154-155.
[2]施炳华.早拆模板体系的设计和应用[J].施工技术,2015,20(4):101-104.
[3]施炳华.早拆模板支承柱间距与板厚度的关系[J].施工技术,2016,24(5):68-70.
[4]杨维.现浇楼板早拆模施工技术[J].西部探矿工程,2014,(9):154-15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