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式太极刀口令
杨氏太极刀刀谱13句刀诀

氏太极刀刀谱13句刀诀:1 七星跨虎交刀式2 腾挪闪展意气扬3 左顾右盼两分4 白鹤展翅五行掌5 风卷荷花叶藏6 玉女穿梭八方势7 三星开合自主8 二起脚来打虎势9 披身斜挂鸳鸯脚10 顺水推舟鞭11 下势三合自由招12 左右分水龙门跳13 卞和携石凤还巢氏太极刀刀谱:第一组: 七星跨虎交刀式1 上步打拳2 退步撑掌3 弓步交刀第二组: 腾挪闪展意气扬4 弓步斜刺5 弓步平刺6 弓步撩刀7 换步推刀第三组: 左顾右盼两分8 独立劈刀第四组: 白鹤展翅五行掌9 弓步撩刀10 架刀推掌第五组:风卷荷花叶藏11 转身扎刀第六组:玉女穿梭八方势12 缠头劈刀13 弓步平推14 返身藏刀15 弓步上刺16 弓步平推17 返身藏刀18 弓步上刺19 弓步平推20 返身藏刀第七组:三星开合自主21 独立扎刀22 跳步按刀第八组: 二起脚来打虎势23 抱刀拍脚24 左抱刀贯拳25 右抱刀贯拳第九组: 披身斜挂鸳鸯脚26 抱刀分脚27 独立劈刀第十组: 顺水推舟鞭作篙28 裹脑藏刀第十一组:下势三合自由招29 弓步平推30 进步扫刀第十二组:左右分水龙门跳31 转腰撩刀32 独立撩刀33 跳抱按刀第十三组:卞和携石凤还巢34 缠头劈刀35 抱刀打拳36 收势还原36式太极刀刀谱预备式1、虚步抱刀2、提膝抱刀3、弓步扎刀4、右左弓步推刀5、叉步扎刀6、回身劈刀7、架刀蹬脚8、弓步藏刀9、盖步缠头10、弓步藏刀11、盖步裹脑12、弓步截13、垫步铰刀14、弓步扎刀15、丁步点刀16、跳步换扎刀17、提膝扎刀18、马步推刀19、弹踢反撩20、提膝截刀21、缠头扫刀22、仰身推刀23、弓步平斩24、背花反撩25、并步扎刀26、回身二起脚27、扑步按刀28、马步提膝架刀29、左右挂刀30、歇步按刀31、提膝劈刀32、背刀里合33、弓步反撩34、架刀冲拳35、虚步亮掌36、抱刀收势太极拳的起源及各式特点太极拳,早期曾称为“长拳”、“绵拳”、“十三势”、“软手”。
太极拳口令词

12野马分鬃
13烈鸟啄食
14烈马翻蹄
15青龙潜海
16金丝緾腕
17行云流水
18黄蜂入洞
19旭日东升
20鹰击长空
21腾蛟起风
22大鹏展翅
23烈鸟啄食
24碧海藏龙
25云压青杉
26金针指南
27灵龟服气
28野马分鬃
29烈鸟啄食
30烈马翻蹄
31青龙潜海
32金丝緾腕
33行云流水
34马步单鞭
35羽翼护雏
17穿掌下势18独立撑掌[二]19右单鞭20右云手
21左右分鬃22高探马23右登脚24双峰贯耳
25左蹬脚26掩手撩拳27海底针28闪通臂
29右左分脚30搂膝拗步[二]31上步擒拿32如封似闭
33左云手34右撇身捶35左右穿梭[二]36退步穿掌
37虚步压掌38独立托掌39马步靠40转身大捋
41撩掌下势42上步七星43独立跨虎44转身摆莲
33转身大捋34歇步擒拿35穿拳下势36上步七星
37退步跨虎38转身摆莲39弯弓射虎40左拦雀尾
41十字手42收势。
1白鹤亮翅2左搂膝拗步3左单鞭4左琵琶式
5捋挤式[三]6左搬拦捶7左棚捋挤按8斜身靠
9肘底捶10倒卷肱[四]11转身推掌[四]12右琵琶式
13搂膝载捶14白蛇吐信[二]15拍脚伏虎[二]16左撇身捶
36气息归元
8式太极拳
起势
1卷肱式2搂膝拗步3野马分鬃4云手
5金鸡独立6左右蹬脚7揽雀尾8十字手
收势。
16式太极拳
1起势2左右野马分鬃3白鹤亮翅4左右搂膝拗步
5进步搬拦捶6如封似闭7单鞭பைடு நூலகம்手挥琵琶
9左右倒卷肱10左右穿梭11海底针12闪通臂
第二路 三十六式太极剑动作名称

第二路三十六式太极剑动作名称预备式起式第一段1、抱牙笏势2、仙人指路3、三环套月4、小魁星势(撩)5、右拦扫势(扫)6、左拦扫势(拦)7、黄蜂入洞(刺)8、风卷荷叶(反击划)9、夜叉探海(下刺)第二段10、右落花式(领)11、左落花式12、玉女穿梭(纹)13、白虎搅尾(崩)14、追步勒马(截)15、灵猫扑鼠(下刺)16、金花落地(压)17、顺风扫叶(扫)18、凤凰展翅(云截〉第三段19、怀中抱月(领广)20、右旋风式(3)(绞)21、童子提炉(提)22、金蛇伏地23、毒蝎返尾(崩)24、左旋风式(3)、(绞)25、流星赶月(辟)26、玉女探花(探刺)27、犀牛望月(托)第四段28、狮子摇头(右)(扫)29、狮子摇头(左)30、狮子摇头(右)31、白猿献果(抹)32、游龙戏水(带)33、雄鹰探爪(剌)34、乌龙摆尾(下截)35、风扫梅花(扫)36、指南金针(刺)收势剑法(―)点剑立剑,提腕,使剑尖由上向前下,臂自然目伸直,力达剑锋。
(二)崩剑立剑,沉腕,使剑尖向上,发力于腕,力达剑锋。
(三)撩剑立剑,由下向前上方为撩,力达剑身前部为正撩剑,前臂外旋,手心朝上.贴身弧形撩出,反撩剑前臂内旋.余同正撩。
(四)劈剑立剑,自上向下为劈,力达剑身。
抡劈剑则须将剑抡一立圆,然后向前下劈。
(五)刺剑立剑或平剑,向前直出为刺,力达剑尖,臂与剑成一直线。
平刺剑,高与肩平,上刺剑,剑尖高与头平,下刺剑,剑尖高与膝平;探刺剑,臂内旋使使手心朝外,经臂上侧向前上方或下方立剑刺出。
(六)拦剑左拦剑:立剑,臂内旋,由左下向右前方斜出,腕与头平,剑尖朝左前下,力达剑刃。
右拦剑:立剑,臂外旋,由右下向左前方斜出,剑尖朝右前下,余同左拦剑。
(七)挂剑立剑,剑尖由前向下、向同侧或异侧后方贴身挂出,力达剑身前部。
(八)托剑立剑,剑身平置,由下向上为托。
手心朝里,腕与头平,力达剑身中部。
(九)纹剑平剑,自胸前逆时针向前划弧一周,再收于胸前.手心朝上,剑尖朝前,力达剑身前部。
陈式三十六式太极刀

陈式三十六式太极刀陈式36式太极刀谱第一段1、虚步抱刀1(一)(二)(三)(四)2(一)(1)左手持刀自然站立:图1(一)上、面南背北自然站力,左臂持刀,刀背贴臂垂臂身体左侧,右臂垂臂于身体右侧。
(2)撤步抱刀:图(二)(三)下、两腿屈蹲。
上、两臂从腰间前伸,掌心向上,下、左腿后撤,身形左旋胸。
(3)转身垂刀:图(四)面朝东,翻腕掌心向下右手心轻搭于左手腕上。
拧右脚,左转身,右手收到左身侧腰间,接后左脚在前,虚步脚尖点地,左臂持刀前送,继而左臂斜持抱刀,右臂右拳直伸打出冲拳,成立拳,拳眼向上,拳心朝左。
2、提膝抱刀(1)盖步展臂:图2(一)下、右腿过左腿前盖步。
上、两臂前后分展。
(2)抬腿抱刀:图(二)上、左臂持刀屈臂回收斜横胸前抱刀,右臂在身体右侧屈臂上提就而在右头额前侧打亮掌。
下、提左膝大腿面平胯,小腿竖起,脚侧崩。
3、弓步扎刀(1)平刀扎刺:图3(一)下、身形左转,向正前位置落左步,落步弓左膝,蹬右脚,成左弓步,就势将刀从左手交在右手,胸面正朝北就势右手单臂展臂持刀前刺。
左手成掌弯臂高举,置于头额偏左上方,掌心向外(二)3(一)前,手虎口向右偏下,打亮掌势。
4、右左推刀(1)右推刀:图4(一)下、上右步落步弓膝成右前弓步。
上、右手持刀,左手搭刀背向右前推刀。
(2)左推刀:第一动作:图(二)(三)(四)(五)(六)下、坐右步。
上、挥臂成胸面向南向后甩刀,走势不停上右步向东撩刀。
第二动作:图(七)(八)接而上左步弓左膝右手握刀把,左手左托刀背向左前推刀。
4(一)(二)(三)(四)(五)(六)(七)(八)5(一)(二)5、插步扎刀(1)旋身叠刀:图5(一)上、身体右旋向南叠刀。
(2)歇步扎刀:图(二)下、提右腿过左腿后向后到倒插坐步。
上、成胸面朝西,右臂持刀前刺,左臂后展。
6、并步劈刀:图6(一)——(四)(1)缠头过脑:上、右手握持刀上过右肩再过左肩绕头到身前。
(2)齐步下劈:上、身形转朝北,左臂上伸。
三十六式太极刀刀谱

三十六式太极刀刀谱
13句刀诀:
1 七星跨虎交刀式
2 腾挪闪展意气扬
3 左顾右盼两分张
4 白鹤展翅五行掌
5 风卷荷花叶内藏
6 玉女穿梭八方势
7 三星开合自主张
8 二起脚来打虎势
9 披身斜挂鸳鸯脚10 顺水推舟鞭作篙 11 下势三合自由招 12左右分水龙门跳13 卞和携石凤还巢
杨氏太极刀刀谱:
第一组:七星跨虎交刀式
1 上步打拳
2 退步撑掌
3 弓步交刀
第二组: 腾挪闪展意气扬
4 弓步斜刺
5 弓步平刺
6 弓步撩刀
7 换步推刀第三组: 左顾右盼两分张
8 独立劈刀
第四组: 白鹤展翅五行掌 9 弓步撩刀 10 架刀推掌第五组: 风卷荷花叶内藏 11 转身扎刀
第六组: 玉女穿梭八方势
12 缠头劈刀 13 弓步平推 14 返身藏刀 15 弓步上刺16 弓步平推 17 返身藏刀 18 弓步上刺 19 弓步平推20 返身藏刀
第七组: 三星开合自主张 21 独立扎刀 22 跳步按刀第八组: 二起脚来打虎势
23 抱刀拍脚 24 左抱刀贯拳 25 右抱刀贯拳
第九组: 披身斜挂鸳鸯脚 26 抱刀分脚 27 独立劈刀第十组: 顺水推舟鞭作篙 28 裹脑藏刀
第十一组:下势三合自由招 29 弓步平推 30 进步扫刀第十二组:左右分水龙门跳
31 转腰撩刀 32 独立撩刀 33 跳抱按刀
第十三组:卞和携石凤还巢
34 缠头劈刀 35 抱刀打拳 36 收势还原。
杨氏太极刀刀谱 13句刀诀

杨氏太极刀刀谱13句刀诀:1 七星跨虎交刀式2 腾挪闪展意气扬3 左顾右盼两分张4 白鹤展翅五行掌5 风卷荷花叶内藏6 玉女穿梭八方势7 三星开合自主张8 二起脚来打虎势9 披身斜挂鸳鸯脚 10 顺水推舟鞭 11 下势三合自由招 12 左右分水龙门跳13 卞和携石凤还巢杨氏太极刀刀谱:第一组: 七星跨虎交刀式1 上步打拳2 退步撑掌3 弓步交刀第二组: 腾挪闪展意气扬4 弓步斜刺5 弓步平刺6 弓步撩刀7 换步推刀第三组: 左顾右盼两分张8 独立劈刀第四组: 白鹤展翅五行掌9 弓步撩刀 10 架刀推掌第五组:风卷荷花叶内藏11 转身扎刀第六组:玉女穿梭八方势12 缠头劈刀 13 弓步平推 14 返身藏刀 15 弓步上刺16 弓步平推 17 返身藏刀 18 弓步上刺 19 弓步平推20 返身藏刀第七组:三星开合自主张21 独立扎刀 22 跳步按刀第八组: 二起脚来打虎势23 抱刀拍脚 24 左抱刀贯拳 25 右抱刀贯拳第九组: 披身斜挂鸳鸯脚26 抱刀分脚 27 独立劈刀第十组: 顺水推舟鞭作篙28 裹脑藏刀第十一组:下势三合自由招29 弓步平推 30 进步扫刀第十二组:左右分水龙门跳31 转腰撩刀 32 独立撩刀 33 跳抱按刀第十三组:卞和携石凤还巢34 缠头劈刀 35 抱刀打拳 36 收势还原36式太极刀刀谱预备式1、虚步抱刀2、提膝抱刀3、弓步扎刀4、右左弓步推刀5、叉步扎刀6、回身劈刀7、架刀蹬脚8、弓步藏刀9、盖步缠头 10、弓步藏刀11、盖步裹脑 12、弓步截 13、垫步铰刀 14、弓步扎刀 15、丁步点刀16、跳步换扎刀 17、提膝扎刀 18、马步推刀19、弹踢反撩 20、提膝截刀21、缠头扫刀 22、仰身推刀 23、弓步平斩 24、背花反撩 25、并步扎刀26、回身二起脚 27、扑步按刀 28、马步提膝架刀 29、左右挂刀 30、歇步按刀31、提膝劈刀 32、背刀里合 33、弓步反撩 34、架刀冲拳 35、虚步亮掌36、抱刀收势太极拳的起源及各式特点太极拳,早期曾称为“长拳”、“绵拳”、“十三势”、“软手”。
杨氏太极刀刀谱 13句刀诀

杨氏太极刀刀谱13句刀诀:1 七星跨虎交刀式2 腾挪闪展意气扬3 左顾右盼两分张4 白鹤展翅五行掌5 风卷荷花叶内藏6 玉女穿梭八方势7 三星开合自主张8 二起脚来打虎势9 披身斜挂鸳鸯脚 10 顺水推舟鞭 11 下势三合自由招 12 左右分水龙门跳13 卞和携石凤还巢杨氏太极刀刀谱:第一组: 七星跨虎交刀式1 上步打拳2 退步撑掌3 弓步交刀第二组: 腾挪闪展意气扬4 弓步斜刺5 弓步平刺6 弓步撩刀7 换步推刀第三组: 左顾右盼两分张8 独立劈刀第四组: 白鹤展翅五行掌9 弓步撩刀 10 架刀推掌第五组:风卷荷花叶内藏11 转身扎刀第六组:玉女穿梭八方势12 缠头劈刀 13 弓步平推 14 返身藏刀 15 弓步上刺16 弓步平推 17 返身藏刀 18 弓步上刺 19 弓步平推20 返身藏刀第七组:三星开合自主张21 独立扎刀 22 跳步按刀第八组: 二起脚来打虎势23 抱刀拍脚 24 左抱刀贯拳 25 右抱刀贯拳第九组: 披身斜挂鸳鸯脚26 抱刀分脚 27 独立劈刀第十组: 顺水推舟鞭作篙28 裹脑藏刀第十一组:下势三合自由招29 弓步平推 30 进步扫刀第十二组:左右分水龙门跳31 转腰撩刀 32 独立撩刀 33 跳抱按刀第十三组:卞和携石凤还巢34 缠头劈刀 35 抱刀打拳 36 收势还原36式太极刀刀谱预备式1、虚步抱刀2、提膝抱刀3、弓步扎刀4、右左弓步推刀5、叉步扎刀6、回身劈刀7、架刀蹬脚8、弓步藏刀9、盖步缠头 10、弓步藏刀11、盖步裹脑 12、弓步截 13、垫步铰刀 14、弓步扎刀 15、丁步点刀16、跳步换扎刀 17、提膝扎刀 18、马步推刀19、弹踢反撩 20、提膝截刀21、缠头扫刀 22、仰身推刀 23、弓步平斩 24、背花反撩 25、并步扎刀26、回身二起脚 27、扑步按刀 28、马步提膝架刀 29、左右挂刀 30、歇步按刀31、提膝劈刀 32、背刀里合 33、弓步反撩 34、架刀冲拳 35、虚步亮掌36、抱刀收势太极拳的起源及各式特点太极拳,早期曾称为“长拳”、“绵拳”、“十三势”、“软手”。
36式太极刀教学分解

36式太极刀教学分解36式太极刀刀谱1,虚步抱刀 19,弹踢反撩刀2,提膝抱刀 20,提膝截刀3,弓步扎刀 21,缠头扫刀4,右左弓步推刀 22,仰身推刀5,插步扎刀 23,弓步平斩6,并步劈刀 24,背花及撩刀7,架刀蹬脚 25,并步扎刀8,(转身)弓步藏刀 26,回身二起脚9,盖跳步藏头 27,仆步按刀10,弓步藏刀 28,提膝架刀11,盖跳步裹脑 29,左右挂刀12,弓步截刀 30,歇步按刀13,垫步绞刀 31,提膝劈刀14,弓步扎刀 32,(转身)背刀里合15,丁步点刀 33,弓步反撩刀16,跳步换扎刀 34,架刀冲拳17,提膝下扎刀 35,虚步亮掌18,(转身)马步推刀 36,抱刀收势分解教学:一段:1,虚步抱刀:(1)撤左步前捧,右掌护左腕上;(2)扣右脚收拳;左转身,左手抱刀,左平摆,右拳收到腰边。
(3)左虚步冲右拳;左脚活步,刀下落冲拳,刀抱于左侧,虚步平冲右拳,平肩高。
2,提膝抱刀(1)上(右)步(下)摆(右)掌;右掌下摆平向后伸,刀上摆。
(2)提(左)膝抱(左)刀;左脚离右膝约一尺远,右手亮掌,掌心斜向上,略高于头。
3,弓步扎刀:(1)落(左)步(右手)接刀,刀柄在右腰边,左脚跟着地;(2)左弓步扎刀;刀高与肩平,平扎刀,左手侧外撑,掌心向外,刀刃向下。
4,右,左弓步推刀:(1)后坐带刀;后坐步,左脚尖翘起,向左后带刀,左手接刀背。
(2)(上右步)弓步推刀;刀柄高于头,刀45度(东南)推出。
(3)上步撩刀;上左步再上右步撩刀,左掌外撑略高于头,刀在右侧下划弧撩出。
(4)弓步推刀;刀从左侧下划弧,双手合刀,上左步弓步推刀(正东)。
5,插步扎刀:右转身成马步回身藏刀,刀背向下马步;撤右步后插步扎刀,高与肩平,左掌掌心向下后伸。
6,并步劈刀:右转身扣脚提刀,回身刀由上划弧向右劈下,同时收左脚到右脚旁并步震脚;刀尖劈下约略低于膝高;左掌上架高于头,掌心斜向上,微屈膝。
7,架刀蹬脚:上右步带刀,刀向左带右脚跟着地上步;刀从左下划弧,上架提左腿,蹬左脚,推左掌,掌心向前;刀略高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