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课外阅读》练习

合集下载

最新中考语文专题训练《课外文言文阅读》二

最新中考语文专题训练《课外文言文阅读》二

最新中考语文专题训练《课外文言文阅读》二李离自刑李离者,晋文公①之理②也。

过听杀人③,自拘当④死。

文公曰:“官有贵贱,罚有轻重。

下吏有过,非子之罪也。

”李离曰:“臣居官为长,不与吏让位;受禄为多,不与下分利。

今过听杀人,傅⑤其罪下吏,非所闻也。

”辞不受令。

文公曰:“子则自以为有罪,寡人亦有罪邪?”李离曰:“理有法,失刑则刑,失死则死。

公以臣能听微决疑⑥,故使为理。

今过听杀人,罪当死。

”遂不受令,伏剑而死。

(选自《史记·循吏列传》)【注释】①晋文公:春秋时晋国国君。

②理:法官。

③过听杀人:误听(案情)杀错了人。

过,误。

④当:判决。

⑤傅:通“附”,转嫁。

⑥听微决疑:审察不明显的细节和判决疑难案件。

【阅读提示】李离作为封建朝廷的司法官员,因为听信了下级错误的汇报而杀错了人,他认为“失死则死”,于是毅然选择了以生命来谢罪的方式。

这种矫枉过正的方式虽然有其迂腐的一面,但是他以生命为代价,履行了“失刑则刑,失死则死”的法律规定,用生命维护了法律的尊严,是中国古代法制史上的绚丽篇章。

同时他的严于责己、勇于担当的品格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自主训练】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非所闻也()(2)辞不受令()(3)故使为理()(4)罪当死()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官有贵贱,罚有轻重。

下吏有过,非子之罪也。

(2)遂不受令,伏剑而死。

3. 在面临君命与法律相抵触时,李离为什么要选择违抗君命来维护法律的尊严?郭氏之墟昔①者,齐桓公出游于野,见亡②国故城郭氏之墟③。

问于野人曰:“是为何墟?”野人曰:“是为郭氏之墟也。

”桓公曰:“郭氏者曷为④墟?”野人曰:“郭氏者善善而恶恶⑤。

”桓公曰:“善善而恶恶,人之善行也,其所以为墟者,何也?”野人曰:“善善而不能行,恶恶而不能去,是以为墟也。

”桓公归,以语管仲,管仲曰:“其人为谁?”桓公曰:“不知也。

”管仲曰:“君亦一郭氏也。

”于是桓公找野人而赏焉。

(选自刘向《新序》)【注释】①昔:从前。

中考语文课外阅读选择题

中考语文课外阅读选择题

中考语文课外阅读选择题1. 阅读《背影》一文,回答问题:文中的父亲为什么三次流泪?2. 阅读《三国演义》的“草船借箭”一节,回答问题:曹操为什么没有识破诸葛亮的计谋?3. 阅读《红楼梦》的“黛玉进府”一节,回答问题:林黛玉为什么对贾府的繁华感到不适?4. 阅读《西游记》的“三打白骨精”一节,回答问题:孙悟空为什么要打死白骨精?5. 阅读《水浒传》的“武松打虎”一节,回答问题:武松为什么要打死老虎?6. 阅读《骆驼祥子》的“祥子拉车”一节,回答问题:祥子为什么想要拥有一辆自己的车?7. 阅读《呐喊》的“阿Q正传”一节,回答问题:阿Q为什么总是自欺欺人?8. 阅读《平凡的世界》的“孙少平求学”一节,回答问题:孙少平为什么坚持求学?9. 阅读《围城》的“方鸿渐回国”一节,回答问题:方鸿渐为什么回国?10. 阅读《傲慢与偏见》的“达西求婚”一节,回答问题:达西为什么求婚?11. 阅读《简·爱》的“罗切斯特求婚”一节,回答问题:罗切斯特为什么求婚?12. 阅读《巴黎圣母院》的“卡西莫多求婚”一节,回答问题:卡西莫多为什么求婚?13. 阅读《安娜·卡列尼娜》的“安娜与沃伦斯基相爱”一节,回答问题:安娜为什么与沃伦斯基相爱?14. 阅读《大卫·科波菲尔》的“大卫与朵拉相爱”一节,回答问题:大卫为什么与朵拉相爱?15. 阅读《飘》的“斯嘉丽与瑞德相爱”一节,回答问题:斯嘉丽为什么与瑞德相爱?16. 阅读《了不起的盖茨比》的“盖茨比与黛西相爱”一节,回答问题:盖茨比为什么与黛西相爱?17. 阅读《茶馆》的“王利发与小福子相爱”一节,回答问题:王利发为什么与小福子相爱?18. 阅读《雷雨》的“周萍与四凤相爱”一节,回答问题:周萍为什么与四凤相爱?19. 阅读《哈姆雷特》的“哈姆雷特与奥菲利亚相爱”一节,回答问题:哈姆雷特为什么与奥菲利亚相爱?20. 阅读《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相爱”一节,回答问题:罗密欧为什么与朱丽叶相爱?21. 阅读《傲慢与偏见》的“达西与伊丽莎白相爱”一节,回答问题:达西为什么与伊丽莎白相爱?22. 阅读《巴黎圣母院》的“卡西莫多与艾斯梅拉尔达相爱”一节,回答问题:卡西莫多为什么与艾斯梅拉尔达相爱?23. 阅读《安娜·卡列尼娜》的“安娜与沃伦斯基相爱”一节,回答问题:安娜为什么与沃伦斯基相爱?24. 阅读《大卫·科波菲尔》的“大卫与朵拉相爱”一节,回答问题:大卫为什么与朵拉相爱?25. 阅读《飘》的“斯嘉丽与瑞德相爱”一节,回答问题:斯嘉丽为什么与瑞德相爱?26. 阅读《了不起的盖茨比》的“盖茨比与黛西相爱”一节,回答问题:盖茨比为什么与黛西相爱?27. 阅读《茶馆》的“王利发与小福子相爱”一节,回答问题:王利发为什么与小福子相爱?28. 阅读《雷雨》的“周萍与四凤相爱”一节,回答问题:周萍为什么与四凤相爱?29. 阅读《哈姆雷特》的“哈姆雷特与奥菲利亚相爱”一节,回答问题:哈姆雷特为什么与奥菲利亚相爱?30. 阅读《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相爱”一节,回答问题:罗密欧为什么与朱丽叶相爱?31. 阅读《傲慢与偏见》的“达西与伊丽莎白相爱”一节,回答问题:达西为什么与伊丽莎白相爱?32. 阅读《巴黎圣母院》的“卡西莫多与艾斯梅拉尔达相爱”一节,回答问题:卡西莫多为什么与艾斯梅拉尔达相爱?33. 阅读《安娜·卡列尼娜》的“安娜与沃伦斯基相爱”一节,回答问题:安娜为什么与沃伦斯基相爱?34. 阅读《大卫·科波菲尔》的“大卫与朵拉相爱”一节,回答问题:大卫为什么与朵拉相爱?35. 阅读《飘》的“斯嘉丽与瑞德相爱”一节,回答问题:斯嘉丽为什么与瑞德相爱?36. 阅读《了不起的盖茨比》的“盖茨比与黛西相爱”一节,回答问题:盖茨比为什么与黛西相爱?37. 阅读《茶馆》的“王利发与小福子相爱”一节,回答问题:王利发为什么与小福子相爱?38. 阅读《雷雨》的“周萍与四凤相爱”一节,回答问题:周萍为什么与四凤相爱?39. 阅读《哈姆雷特》的“哈姆雷特与奥菲利亚相爱”一节,回答问题:哈姆雷特为什么与奥菲利亚相爱?40. 阅读《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相爱”一节,回答问题:罗密欧为什么与朱丽叶相爱?41. 阅读《傲慢与偏见》的“达西与伊丽莎白相爱”一节,回答问题:达西为什么与伊丽莎白相爱?42. 阅读《巴黎圣母院》的“卡西莫多与艾斯梅拉尔达相爱”一节,回答问题:卡西莫多为什么与艾斯梅拉尔达相爱?43. 阅读《安娜·卡列尼娜》的“安娜与沃伦斯基相爱”一节,回答问题:安娜为什么与沃伦斯基相爱?44. 阅读《大卫·科波菲尔》的“大卫与朵拉相爱”一节,回答问题:大卫为什么与朵拉相爱?45. 阅读《飘》的“斯嘉丽与瑞德相爱”一节,回答问题:斯嘉丽为什么与瑞德相爱?46. 阅读《了不起的盖茨比》的“盖茨比与黛西相爱”一节,回答问题:盖茨比为什么与黛西相爱?47. 阅读《茶馆》的“王利发与小福子相爱”一节,回答问题:王利发为什么与小福子相爱?48. 阅读《雷雨》的“周萍与四凤相爱”一节,回答问题:周萍为什么与四凤相爱?49. 阅读《哈姆雷特》的“哈姆雷特与奥菲利亚相爱”一节,回答问题:哈姆雷特为什么与奥菲利亚相爱?50. 阅读《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相爱”一节,回答问题:罗密欧为什么与朱丽叶相爱?。

中考语文课外阅读选择题

中考语文课外阅读选择题

中考语文课外阅读选择题1.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文章:《背影》问题:文章中父亲的形象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2.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文章:《荷塘月色》问题:文章中作者是如何表现荷塘月色的美丽的?请简要分析。

3.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文章:《背影》问题:文章中“我”对父亲的态度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4.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文章:《荷塘月色》问题:文章中作者是如何表现荷塘月色的宁静的?请简要分析。

5.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文章:《背影》问题:文章中父亲对“我”的爱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分析。

6.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文章:《荷塘月色》问题:文章中作者是如何表现荷塘月色的和谐的?请简要分析。

7.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文章:《背影》问题:文章中“我”对父亲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简要分析。

8.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文章:《荷塘月色》问题:文章中作者是如何表现荷塘月色的幽静的?请简要分析。

9.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文章:《背影》问题:文章中父亲的形象与“我”的形象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10.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文章:《荷塘月色》问题:文章中作者是如何表现荷塘月色的梦幻般的美的?请简要分析。

11.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文章:《背影》问题:文章中“我”对父亲的爱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分析。

12.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文章:《荷塘月色》问题:文章中作者是如何表现荷塘月色的清新的?请简要分析。

13.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文章:《背影》问题:文章中父亲的形象与“我”的形象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14.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文章:《荷塘月色》问题:文章中作者是如何表现荷塘月色的柔和的?请简要分析。

15.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文章:《背影》问题:文章中“我”对父亲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简要分析。

16.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文章:《荷塘月色》问题:文章中作者是如何表现荷塘月色的淡雅的?请简要分析。

语文初三课外阅读练习题

语文初三课外阅读练习题

语文初三课外阅读练习题
阅读是语文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阅读可以拓宽知识面,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思维和想象力等。

为了提高初三学生的阅读能力,下面为大家准备了一些语文初三课外阅读练习题,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题目一:《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
请你以《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为题,选择其中一个女性角色进行分析和阐述。

可以从人物特点、言行举止、与其他人物的关系等方面进行描述。

请务必结合具体的情节和文字进行分析,并给予自己的见解与评价。

题目二:《西游记》中的鲁智深形象
请你以《西游记》中的鲁智深形象为题,分析他的性格特点和行为举止,阐述他与其他人物的关系,并给出你对他的评价。

请参考具体的情节和文字进行分析,并结合原文进行论述。

题目三:《水浒传》中的忠诚与背叛
请你以《水浒传》中的忠诚与背叛为题,选择其中一个故事情节,分析其中的忠诚与背叛的表现形式和原因,并结合自己的思考,阐述对忠诚和背叛的看法。

题目四:《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成长与坚持
请你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成长与坚持为题,分析主人公的成长过程和坚持的力量,阐述他面对困难时的态度和行动,并结合自己的思考,谈谈对成长和坚持的理解。

题目五:《小王子》中的友谊与责任
请你以《小王子》中的友谊与责任为题,选择其中一个故事情节,分析友谊和责任在故事中的表达和意义,并结合自己的思考,谈谈对友谊与责任的认识和看法。

以上是一些语文初三课外阅读练习题,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提高阅读能力,拓展思维。

在回答问题时,请务必结合具体的情节和文字进行分析,给出自己的见解和评价。

祝愿大家在语文学习中取得好成绩!。

(名师整理)最新语文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解析)

(名师整理)最新语文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解析)
(1)①释舟楫之安:
②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
(2)①因城以为台者旧矣:
②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唐雎不辱使命》):
(3)①稍葺而新之:
②县官日有廪稍之供(《送东阳马生序》):
2.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雨 雪 之 朝 风 月 之 夕 予 未 尝 不 在 客 未 尝 不 从。
3.请借助小贴士,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要注意语意完整、通顺。
小贴士:
背:参照成语“背井离乡”,可推测其含义。
观:回顾“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可知其义。
适:①〈动〉适应,顺从。②〈动〉出嫁,嫁。③〈动〉往,到。④〈形〉适宜,舒适。⑤〈副〉恰好。⑥〈副〉刚才。(摘自《古汉语词典》)
背湖山之观,而适桑麻之野。
4.请认真品读下列语句,联系全文内容,简要分析本文中苏轼的“乐”与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所谈到的“乐”有何不同。
2.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自 余 读 书 山 艇 子 辄 留 小 舟 于 池 中 月 夜 夜 夜 出
3.本文多用叠词和四字句,意蕴丰富。参考示例,为文中画波浪线句作批注。
示例:舟子回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到岸,篙啄丁丁,促起就寝。
批注:“丁丁”指像鸟啄食般的敲击竹篙的声音,清亮短促,写舟子催促他们回去就寝的急切,极富画面感。
上元二年冬,黄门侍郎、郑国公严武镇成都,武与甫世旧,待遇甚隆。甫性褊躁,无器度,恃恩放恣。尝凭醉登武之床,瞪视武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虽急暴,不以为忤④。永泰元年夏,武卒,甫无所依,乃游东蜀依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中大乱。甫以其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乱,乃溯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甫尝游岳庙,为暴水所阻,旬日不得食。永泰二年啖牛肉白酒一夕而卒于耒阳时年五十九。

中考语文 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5篇(附答案)

中考语文 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5篇(附答案)
主也。
【注释】①尚书:职官名称。
【文言知识】
说“比”。“比”是个多义词。一、指“比较”。二、指
“等到”。上文“比公乘之,驯良如故”,意为等到张尚书
骑上去,那马温顺善良得跟早先一样。三、指“并列”、
“靠近”。成语有“鳞次栉比”。又,王勃诗“天涯若比
邻”。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畜 ②遣 ③固 ④未几 ⑤询 ⑥盖
陈实与“梁上君子”答案 1.①躲②暗中③句首助词,无义④这(地步)⑤谁⑥慢慢 地⑦教育⑧反省⑨整个2.①当时荒年百姓饥饿(饥,荒年) ②严肃地教育子孙。3.小俞。
赵简子元日放生 邯郸之民,以正月元旦献鸠于简子。简子大悦,厚赏之。客 问其故,简子曰:“正旦放生,示有恩也。”客曰:“民知 君之欲放之,竞而捕之,死者众矣。君如欲生之,不若禁民 勿捕。捕而放之,恩过不相补矣。”简子曰:“然。” 【注释】①邯郸:晋国的都城,今河北邯郸市。②正月元旦: 即农历正月初一。③简子:即赵简子,晋国权臣。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失 ②偿 ③愀然 ④几何
2、翻译:①夫人令执事左右
②家资尽没犹不足
③尽以钱赐之
3、比较文中的两个“妾”:①“吴夫人为买一妾”中的
“妾”是指
;②“妾之夫为军大将”中的“妾”是

4、理解:这则故事说明王安石
王安石辞妾答案 1.①沉、翻②还(债)③感伤的样子④多少2.①(你)夫 人让我在你身边服侍②家中财产全部用尽还不够③把所欠的 钱全部赏赐给她。3.①小妻②我(女子自称)4.遇事先为他 人着想。
【文言知识】
盗与贼。现代汉语中,盗指强盗,贼指小偷,而文言中恰恰
与此相反:盗多指小偷,贼多指强盗。上文“盗夜入其室”、
“盗大惊”中的两个“盗”,均指小偷;“无复盗者”中的

中考语文课外阅读《朝花夕拾》100题及答案

中考语文课外阅读《朝花夕拾》100题及答案

中考语文名著《朝花夕拾》精选100题及答案1.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有另一个名称是()A.《野草》B.《一觉》C.《旧事重提》D.《阿Q正传》2.在《朝花夕拾》的《狗·猫·鼠》一章中,狗和猫是因为什么成为了仇家?()A.猫和狗去参加动物会议,因为大象在会议中挑拨了他们的关系成为了仇家。

B.动物会议中缺少了大象,狗将弓着脊梁的猫当作大象介绍给大家,受到了大家的嗤笑,猫和狗也因此成为了仇家。

C.动物会议中,鸟、鱼、兽都集齐了,缺了狗和猫,会议结束后它们互相推卸责任,所以成为了仇家。

D.猫和鼠本就是天生的敌人和仇家,而狗和鼠的关系在动物会议中变得更好,所以最后狗和猫成为了仇家。

3.《狗猫鼠》中“我”以虫蛆来讽刺“正人君子”,表示虫蛆即便不干净,但它们至少怎么样?()A.为禽鸟提供食物B.翻动土壤令其肥沃C.不曾自鸣清高D.甘于在角落阴暗爬行4.接上题,鸷禽猛兽在“我”笔下也比“正人君子”更好些,它们纵使以较弱的动物为食,但也毕竟不曾怎样?()A.折磨羞辱牺牲者B.同室操戈,自相残杀C.以奸诈卑鄙手段取胜D.以正义之名哄骗牺牲者至死感谢它们5.《狗猫鼠》中,“我”谈起仇猫的原因,其一是猫对于雀鼠等捕食对象的态度,很像人类的那种坏脾气?()A.幸灾乐祸,折磨弱者B.贪得无厌,欲壑难填C.重利轻义,寡廉鲜耻D.欺瞒成性,毫无诚信6.《狗猫鼠》中,祖母为“我”讲故事,提到猫是老虎的先生,但传艺之时留了一手技能没有教,是()A.游水B.捕鼠C.爬树D.写轮眼7.《狗猫鼠》中,“我”讨厌猫的最后一个原因是,在他十岁上下之时,猫曾经做了什么事?()A.在他晚上在庭院听故事时,突然从树上跳下来惊吓到他B.“吃掉了”他饲养的可爱隐鼠C.他看书睡觉时,在他耳边嚎叫不停,让他心烦D.传播跳蚤,让他生病8.《狗猫鼠》中,隐鼠为“我”留下美好回忆。

“我”写字时,将它放在桌上,它会()A.过来亲昵地蹭我的手B.爬到我的肩头上睡觉C.舔舐墨汁D.用身体为我翻书9.《狗猫鼠》中,最后证实“我”心爱的隐鼠是死于谁的踩踏?()A.长妈妈B.衍太太C.父亲D.母亲10.《阿长与山海经》中,以下哪一点不是“我”不大“佩服”阿长的原因?()A.切切察察,比比划划地和人讲一些是非,造成“风波”B.不许我走动玩耍,和母亲告状说我调皮C.大夏天睡相不好,挤得我很不舒服D.不让我吃水缸里的薄冰11.《阿长与山海经》里,我说过新年吉祥话以后,长妈妈还将一种什么食物塞到了“我”嘴里?()A.平安果B.福橘C.喜柿D.花生12.《阿长与山海经》中,“我”第一次对阿长产生“特别的敬意”,是因为她给我讲了什么故事?()A.义和团B.赤眉军C.长毛D.奥特曼13.下列对《阿长与山海经》解读错误的一项是()A.元旦迷信事件给小鲁迅带来了不佳回忆,但成年以后的鲁迅借由文章回忆过去的时候,却呈现出一种“陌生化”带来的温情。

2024年九年级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题汇集(一)附答案解析

2024年九年级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题汇集(一)附答案解析

2024年九年级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题汇集(一)一、(2024·山东·中考真题)王公政教[明]沈德符王锐,永平府迁安县人,进士。

景泰间,为彰德知府,锐长身修髯顾眄生威有权术尚严政。

治察郡中吏民,自听其政,吏亡得为奸。

深究事情,吏民畏之如神。

令民临道屋俱作修廊,檐外浚深沟,雨潦得泄,中道隆,立令水赴沟中。

巷口树栅门,有钥,甲夜即阖门钉板,柝竟夜鸣,奸人莫敢入郡地也。

尤留心学校,凡朔望①谒先师庙已,坐明伦堂②,听诸生说经。

诸生皆居学宫,筹识姓名。

政少暇,令隶持数筹,造明伦堂。

诸生持筹来,自临试,或背诵书,或作义。

其他出及不衣冠居者,受笞。

当是时,黉序③间读书声洋洋盈耳。

丁祭④,陈钟鼓,鸣弦管,升降揖逊甚都。

参政姚龙行部至府,往见之,出而叹曰:“此虽国学⑤,亦无以加也。

”(选自《万历野获编》,有删节)[注]①朔望:农历每月的初一日和十五日。

②明伦堂:古代讲学、弘道、研究之所。

③黉(hóng)序:古代学校。

④丁祭:旧时每年于仲春及仲秋上旬丁日祭祀先师孔子。

⑤国学:国子监。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和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景泰”与“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中的“康乐”都是皇帝年号。

B.“吏民畏之如神”与“无丝竹之乱耳”两个句子中,“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

C.“令民临道屋俱作修廊”与“乃重修岳阳楼”的“修”,都是“修建”的意思。

D.“筹”的本义指小竹片,“筹识姓名”这句话意思是用小竹片标识学生的姓名。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概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锐防涝有法,要求百姓深挖排水沟渠,这样下大雨时可以及时泄洪。

B.王锐重视安全,在巷口处设置栅门,入夜便关门上锁,彻夜有人打更。

C.结尾使用对比,用正面描写的手法,借参政姚龙的话肯定王锐的政绩。

D.文章以叙为主,从防涝、治安、教育等方面记录王锐施政有为的事迹。

3.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需断句处相应的字母依次填写到答题卡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语文课外阅读练习
成长的代价(15分)
夏日的午后,天气燥热,加之近日工作、学习中的一些不顺心事时常困扰着我,心情十分地躁。

合上书本,我一个人来到田间小路上散心,希望换一种心情。

走在崎岖的田间小路上,看着绿油油的茁壮成长的玉米,我心头的乌云逐渐地散去了。

远处地里一个老农正弯着腰锄地,可以看见地已经很旱了,苗子长得很矮小,而周围其它地里的苗子已经长得很高了,我心里不由得对这个老农产生了怜悯之情:是没水浇地,还是买不起化肥让苗子长得这么懒。

“你怎么不给包谷秧浇浇水?”我凑过去问。

老农直起腰来笑着说:“你们读书人不懂,这叫控苗,玉米才发芽的时候,旱上一段时间,让它深扎根,以后才长得旺,才能抵御大风大雨啊。

”我对老农的话半信半疑。

过了一段时间,天刚下过大雨。

一个人呆在屋里很闷,于是我决定再出去呼吸新鲜空气。

又到了上次去的那个地方,我见到在老农旁边的玉米地里很多人在忙着扶玉米,一看就知道,玉米是让大风刮倒了。

而老农的玉米安然无恙,在地里直直的茁壮奋发着,长长的玉米叶,头发般在空中飞舞。

我很想再一次见见那位老农,可惜我去了好几次再也没有遇见过他。

时间长了我就把他渐渐淡忘了,甚至他的模样也想不起来了,可他的话却深深地烙在我的心上。

年轻时苦一点,受点挫折,受点不公正的待遇没什么,挫折会把我们变得更坚强,困难能教给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

成长要付出代价,成长同时也给了我们积累了收获。

1、用简洁的语句概括文章内容。

(不超过25个字)(3分)
2、“可他的话却深深的烙在我的心上”中的“烙”能否改成”印”,为什么?(4分)
3、文中划线句主要采用了哪些手法?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4分)
4、文章说:“挫折会把我们变得更坚强,困难能教给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

”你认同这种观点吗?为什么?请结合自己的生活谈谈自己的看法。

(4分)
永不贬值的财富(17分)
①那是十多年前的事了。

当时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大学,这在偏远的山村里可是件新鲜事,村里为此专门请乡电影队来放了场电影,以示祝贺。

左邻右舍,张王李赵的婶子、
大娘们知道我们家穷,也都你家10元,他家8元地往我家里送钱,帮我筹学费。

望着桌上那一堆零碎的人民币,我被这淳朴的乡情、善良的父老乡亲深深地感动着。

②但令我终身难忘的却是入学前发生的一件事。

那天上午,我正在家里收拾行李,准备启程。

忽然,听到门外有个苍老的声音喊:“山子他娘在家吗?”母亲听见了,赶忙去开门。

门外站着村里那个瞎眼的老婆婆。

__________________。

老人家一生没有儿女,相依为命的老伴死后,她大病一场,两眼便失明了。

平常只好握着竹竿,摸索着向左领右舍要地瓜皮子度日。

瞎眼婆婆对我母亲讲了一大堆赞扬我有出息的话,把我喊到她身边,用她那枯柴似的手颤颤抖抖地从灰蓝色的土布兜里掏出一张皱皱巴巴的1元钱,对我说:“山子呀,我这个瞎眼老婆子也没钱,这2元钱是我用地瓜皮子从小贩手里换来的,两毛钱一斤,我共卖了十斤,你别嫌少,添着买本书吧。


③怎么,2元钱?瞎婆婆手里分明拿着1元钱呀!望着这1元钱,我和母亲瞬间都明白了。

多么奸诈的小商人,他们竟伤天害理地欺骗一个孤苦伶仃的老婆子!要知道,这十斤地瓜皮子,瞎婆婆要风里来,雨里去在黑暗中摸索多少天,奔走多少户哇——“怎么,你嫌少?”瞎婆婆的话打断了我的沉思,母亲含泪示意我接下,我颤抖着手从瞎婆婆手里接过那山一样沉重的“2元钱”,眼泪已经夺眶而出。

④许多年了,如今瞎婆婆早已到另外一个世界去了,但老人家留给我的那1元钱,我却一直珍藏着。

因为在我眼里,它已不再是普通的1元钱了,而是一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永不贬值的精神财富,它让我在人际关系日益商品化的今天,懂得如何用一颗真诚的爱心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1、本文名为《永不贬值的财富》,表面上看这笔财富是指__________,而实际是指
__________。

(2分)
2、本文采用了__________的记叙顺序,在围绕“帮我筹学费”这件事上,略写了__________,详写了__________。

这样安排是为了________ __。

(4分)
3、根据你的理解和想像,在第②段的横线处补写几句描写瞎婆婆外貌句子。

(字数不少于20分)。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揣摩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含义,说说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状态。

(4分)
(1)用她那枯柴似的手颤颤抖抖地从灰蓝色的土布兜里掏出一张皱皱巴巴的1元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颤抖着手从瞎婆婆手里接过那山一样沉重的“2元钱”,眼泪已经夺眶而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第③段中,“我和母亲瞬间都明白了”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谈谈你对文中这笔“永不贬值的财富”的看法。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成长的代价:
1、“我”在散心时偶遇老农挖苗,领悟到成长需要付出代价。

2、不能,因为“烙”的程度比“印”深,用“烙”可见老农的话给“我”的印象之深。

3、对比、比喻。

具体说明了挖苗的巨大作用。

4、略
1、瞎婆婆给的“两元钱”或一元钱取之不尽,用之不谒,永不贬值的精神财
富(或者让我懂得了如何用一颗真诚的爱心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2、倒叙父老乡亲往我家送钱瞎婆婆来我家送钱
更好地表现出“永不贬值的财富”或主题表达的需要。

3、只要符合瞎婆婆身份的描写句子,即可得分。

4、(1)说明瞎婆婆年事已高,动作缓慢,同时这也是瞎婆婆对这来之不易的“两元钱”作出重大决策的表现。

(2)我被瞎婆婆的举动感动了,深知瞎婆婆送这“两元钱”的深情厚意,所以这是不能自己的表现。

5、都明白了瞎婆婆说的“两元钱”为什么会变成手中一元钱的缘由;或者明白了小商贩欺骗瞎婆婆,说好是两元钱,而实际只给了一元钱的事情。

18、(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