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医学课后作业
《循证医学》习题

11.循证医学实践的核心是 A.素质良好的临床医生 B.最佳的研究证据 C.临床流行病学基本方法和知识 D.患者的参与和合作 E.必要的医疗环境和条件
12.循证医学所收集的证据中,质量最佳者为 A.单个的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 B.队列研究 C.病例对照研究 D.基于多个质量可靠的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所做的系统评价 E.专家意见
24.循证医学发展的背景包括 A.按传统方法解决临床问题有一定局限 B.繁忙的临床工作与知识的快速更新和扩容形成的尖锐矛盾 C.日益尖锐的卫生经济学问题对平衡价格/效益的依据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D.临床治疗由单纯的症状控制转向对治疗转归与质量的重视 E.市场经济的冲击,使一些医生因追求商业利益而热衷于可能没有验证也没有结果的 治疗
【X型题】
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循证医学实践的第一步是全面收集证据 B.循证医学的核心是医师的良好技能 C.循证医学强调的是科学证据及其质量,因此医师的经验可以忽略 D.循证医学注重后效评价,止于至善 E.循证医学不能解决所有的临床问题
2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循证医学不否定医师个人经验,但绝不盲从经验 B.循证医学实践可以解决所有的临床问题 C.只要掌握了系统评价过程,也就掌握了循证医学实践的全部 D.实施循证医学意味着医生要结合当前最好的研究证据、临床经验和病人的意见 E.当高质量的研究证据不存在时,前人或个人的实践经验可能是目前最好的证据
的统计量 B.对各独立研究结果进行异质性检验和计算失效安全数 C.计算各独立研究的效应大小后按 Mental-Haenszel 法进行合并分析
D.计算各独立研究的效应大小和合并后的综合效应 E.对各独立研究结果进行异质性检验和 Mental-Haenszel 分层分析 20.Meta 分析中敏感性分析主要用于 A.控制偏倚 B.检查偏倚 C.评价偏倚的大小 D.计算偏倚的大小 E.校正偏倚 2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循证医学实践得到的最佳证据在用于具体病人的时候具有特殊性,必须因人而异 B.循证医学实践将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因此惟一强调的是证据 C.循证医学不等于 Meta 分析 D.循证医学实践不一定会降低医疗费用 E.循证医学实践得到的证据并非一成不变
循证医学作业模板

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选题(《循证医学》作业)分数:班级:组别:学号:姓名:1.提出需要研究的具体问题(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题目):(20分)肿瘤坏死因子基因(TNF-a)308G>A 多态性位点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风险的关联研究研究类型:病例对照研究计算指标:OR值2.制定纳入、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0分):(1)文献的研究类型为病例-对照研究。
(2)病例组和对照组都提供了TNF-a 308G>A位点的基因型或等位基因数据。
(3)以英文或中文写作的文献。
鎧蕷挝鯰儔鲱淒钱犢鳴義编憒轶轺誚閏鮑閱踊瀾酽鱸遼臚萨顥萵顙館賓掃狈嶇恶輻庆欧奂殘鋼鸽鲩见涠进鈄郓嶄漚蟈锄組賦慳兖诧脈細繾。
排除标准(10分):(1)存在数据交叠或重复发表的文献。
(2)不符合Hardy-Weinberg(H-W)平衡的文献。
岁顷垆厙懑缠髌軋脓嗆繕职阍铭閎熗聂诛庙歷啞嵝3.确定需要检索的关键词中文(5分):“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肿瘤坏死因子”、“308G”、“TNF-a308G/A”、“rs1800629.”英文(5分):“Ischemic stroke”、“cerebral ischemia” 、“isc hemic attack”、“tumor ne crosis factor-a”、“308G”、“TNF-a308G”、“TNF-a308A”、“TNF-a308G/A” 、“rs1800629.”链錐翘燈适鸣绛绂冲鷚论熗橼鬩鴛鲞過贅丟资泻帐鹌顱趸鍺戬緣膚鈍溝龈缓尽猻聞鋸訊繽贴靓細写庐躒弑檉鋒缡茕厭鲑緦鈧饴誤鐠誹販驥。
4.选择拟检索的数据库(A、B、C、D )(10分)A、PubMedB、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C、万方D、清华同方(CNKI)E、其他:5.该选题是否已发表过系统综述/Meta?(A )(10分)A、是,请列出已发表过的系统综述/Meta的题目(10分):Effect of the G-308A polymorphism of the 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 gene on the risk of ischemic heart disease and ischemic stroke: a meta-analysis 銬刹約軍纱髖击糧鄺嶺痨體鎊鰲綹靄狀轳萝颉习頸盤賤鰭罰肮摻抚邺馅覦蘺酿爐趲负撾约钙觀銣绍颡橈铢舊开计潤讎荚龆謙蝸饭賽铧呙鯀。
循证课后作业

思考问题
• 1.急性白血病与巨幼细胞贫血的鉴别诊断?
P.急性白血病患者 I.支持治疗,依据病情给予水化和化疗,必要时给予成分输血 C.不作处理 O.病情减轻,诊断正确
• 2.护理过程中对减少并发症,应如何实施干预措施?
P.急性白血病患者 I.加强护理,多关注患者,预防并发症的出现 C.不作处理
O.患者未出孙丽媛 孙百花 苏见男 谭宇欣
病例摘要
• 男,41岁,以活动后心慌,气喘1月余入院,患 者1月余之前劳累或活动后出现心慌,气喘,无头 痛,头晕,无咳嗽,无腹痛等不适,休息后可缓 解。五天前至当地医院查血常规示血红蛋白减少。 • 入院体查:T:36.50C . P:112次/分 R:27次/分 BP:152/74mmhg,面色,精神,饮食等体征都正 常。 • 实验室检查:WBC8.7×109/L、HGB69g/L, PLT123×109/L,HCT0.196L/L • 既往史:患者无高血压,心脏病疾病史,无糖尿 病脑血管疾病,无肝炎,疟疾,结核史。
循证医学作业

循证医学作业一例待行二尖瓣置换术患者的循证治疗D6C13 李嘉荣148212201病例背景:患者女性,45岁。
主诉:呼吸困难1月,加重1周,痰中带血2天。
现病史:1月前,患者做家务后出现呼吸困难,休息后可缓解,无喘息喘鸣、咳嗽咯血、胸闷胸痛,当时未予处理,此后上述症状持续并加重,1周前咳嗽较频繁,为呛咳,单声,咳白色粘液痰,快步行走及上楼梯时出现呼吸困难,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2天前无诱因下咳出粉红色痰,无发热、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胀,无肛周疼痛。
于当地医院就诊,查胸片示“肺水肿”,患者为求进一步诊治,于今日到我院急诊就诊,查心脏彩超示“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收入我科。
患者自起病以来,大小便正常,饮食可,精神可,睡眠可,体重无明显减轻。
体格检查:体温:37.2℃;脉搏:95次/分;呼吸:22次/分;血压:128/72mmHg。
一般情况尚好,自动体位。
皮肤巩膜无明显黄染,肺部听诊双下肺广泛湿罗音,心脏听诊心尖处闻及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向左腋下左肩胛处传导。
腹部平坦,腹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未及腹部肿块。
双侧下肢无水肿,神经系统体征(—)。
肛门及外生殖器未查。
入院后检查:心脏多普勒超声示:LAS:42mm LVD:42mm RVD:20mm RAS:29mm IVSD:10mm LVPWD:10mm AO:29 PA:25 TV(返流):3.0m/s MV(返流):3.5m/s EF:70%B: 左房增大,余房室比例正常,二尖瓣瓣环增厚回声增强,,二尖瓣三尖瓣关闭裂隙。
肺动脉内径增宽。
CDFI: 收缩期二、三尖瓣瓣上呈以蓝色为主五彩镶嵌的返流束。
根据连续多普勒三尖瓣返流压差估测肺动脉压约46mmHg。
一、提出临床问题患者先内科治疗缓解肺水肿,后需经外科治疗根治,现认为该患者需行二尖瓣置换术,在不考虑经济条件情况下,可以选择机械瓣膜或生物瓣膜。
两者差异是:机械瓣膜使用时间长,而且不易劳损,短期再次手术机会小,20年后可能需要更换,但需终身服用华法林;生物瓣膜术后不需抗凝,视个体差异可能终身无需再次手术,或者因排斥会在短期内出现钙化需要再次手术。
循证医学 答案版

医学研究过程中最关键的阶段是A 科研设计B 选题和确立问题过程C 收集资料D 撰写论文临床研究的选题依据是A 入选择热门前沿的问题B 选择临床上迫切需要解决,疾病负担重的问题C 以国外正在或已经开展的研究为依据D 与国际接轨进行临床疗效考核实验设计时,下列那一条是错的A 随机分组,设计对照B 要有足够的样本数C 要有明确的疗效判断标准D 要使调查者和被调查者明确受试因素随机抽样的主要目的是A 减少样本量B 消除抽样误差C 提高样本的代表性D 避免研究对象主观因素对结果的影响临床试验中的“双盲”研究是指A 研究对象既不知道所属组别,也不知道所用药物种类B 观察者和受试对象均不知道分组情况C 研究组和对照组都不知道观察者的身份D 研究组接受新药,对照组接受安慰剂某心血管内科医师欲研究一种新型降压药的效果,试验组以该降压新药为干预措施,对照组最好给予A 疗效明确的另一种常规降压药B 另一种新进使用的降压药C 不施加任何处理D 安慰剂关于样本含量的描述,错误的说法是A 纳入全部病例进行研究,可以取得完整,无一遗漏结果,但可能出现系统B 在估计样本含量的基础上,还要审视它对总体的代表性C 临床研究中,应选择最适合的样本含量D 样本含量越大约好某广告声称:“用金霉素治疗1000名上呼吸道感染的儿童有900名在72小时内症状消失。
”我们是否可以得到以下结论:应选择金霉素治疗儿童的上呼吸道感染A 正确B 不正确,因为不是根据率比较C 不正确,因为没有对照组D 不正确,因为样本量太少关于随机对照试验的描述,下列哪项描述不正确A 是评价干预措施疗效的标准设计方案B 将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到干预组C 适用于任何类型临床类问题的研究D 可用于疫苗效果的评估在病例对照研究中,研究对象选择时,下列何项考虑是正确的A 应选择有暴露的病例B 应选择有暴露的对照C 应选择无暴露的对照D 不应考虑其有无暴露实验性研究中采用双盲法的主要目的是A 减少抽样误差的影响B 使实验组和对照组不知道实验目的C 消除研究者和研究对象对结果的主观影响D 使实验组和对照组人口学特征更具有可比性临床试验中采用随机分组法,其目的是A 使试验更有代表性B 使实验组和对照组人数相等C 使试验因素对实验组对照组作用均衡D 使非实验因素对实验组对照组作用均衡为避免各种偏倚的影响,最佳的对照类型是A 非随机对照B 自身前后对照C 随机同期对照D 不同医院的对照有关ROC曲线的描述哪一项不正确A 可确定诊断试验的参考值B 比较两个以上独立的诊断试验的优劣C 曲线下的面积越接近1,则该试验的准确度就越高D 曲线上敏感度最高的点或邻近点是确定参考值的最佳临界点关于多中心临床试验,不正确的说法是A 完成临床试验的时间较短B 获得结论适用面广C 由多个中心各自独立完成D 研究管理及执行比较复查关于疾病预后因素的描述,不正确的说法是A 预后因素的研究可以有助于改善疾病的预后B 预后因素是指作用于健康人,能使其增加患病危险性的因素C 早期治疗可以改善疾病的预后D 医疗制度、社会经济条件、病人的病程等会影响预后对慢性疾病的临床干预研究,除了常规的疗效、不良反应等指标外,目前提倡考虑A 生命质量、卫生经济学指标B 统计学指标C 病程、病史特征D 生存率、死亡率指标验证病因假设最可靠的方法是A 病例对照研究B 现况调查C 队列研究D 随机对照试验一项随机对照试验结果显示,治疗组死亡率为5%,无治疗的对照组死亡率为10%,两组死亡率差的95%可信区间为(-5%,20%),以下哪个结论最为恰当A 该治疗无效B 该治疗有害C 两组死亡率的差别没有实际意义D 该治疗可能有效,也可能有害,尚不能作出结论与队列研究相比较,病例对照研究的缺点是A 花费大,时间长B 确定可疑暴露因素时容易出现偏差C 确定疾病情况时容易出现偏差D 很难保证病例和对照的可比性随机对照试验控制偏倚的主要措施是A 对比B 限制C 随机分组D 多元回归分析随机对照试验不适合于研究病因主要是由于A 伦理原因B 代表性不好C 真实性不好D 费用太高在临床研究中关于对照的处理方式,下述正确的是A 空白对照等于不设对照B 安慰剂对照能有效避免医德问题C 安慰剂对照的效果与空白对照相同D 有效对照是最常用的对照方式下列哪项说法违背了诊断性试验的基本原则A 应确定某疾病诊断试验的金标准诊断方法B 应纳入足够的样本量C 采用双盲法的比较和评估并不能影响结果真实性D 诊断性试验和金标准诊断同期进行决定一项临床研究结果内部真实性的最主要的因素是A 该研究使用的偏倚控制措施B 该研究的样本量C 该研究的研究设计类型D 该研究的代表性关于研究证据的内在真实性,下面哪项描述是正确的A 内在真实性是指研究结果避免随机误差的程度B内在真实性是指研究本身是否真实或有效C内在真实性是指研究结果的临床适用价值D内在真实性是指研究结果是否能够应用于同类人群下列论述哪项是正确的A 具有内部真实性的结果就有外部真实性B 增加研究对象的同质性可改善外部真实性C 没有内部真实性的结果也可能有外部真实性D 只有内部真实性而无外部真实性的证据,难以推广应用至人群以外临床研究证据按来源分为A 前瞻性研究和回顾性研究证据B 试验性研究和非试验性研究证据C 原始研究和二次研究D 病因、诊断、治疗和预后研究一位研究者为了探讨新生儿黄疸的病因,他选择了100名患此病的婴儿,并名为患此病的新生婴儿,然后查阅了婴儿母亲的孕期保健和产科分娩记录,因素,该项研究属于A 病例对照研究B 临床试验研究C 横断面研究D 队列研究开展临床研究时,有关排除标准的描述,正确的是A 只要制定纳入标准即可,不需要专门制定排除标准B 排除标准不是纳入标准的对立面,两者是互补的C 制定排除标准,可进一步提高试验研究结果的可靠性D 有试验药物过敏或不良反应者应列入排除范围E 一般将孕妇列为新药评价试验的排除对象关于随机对照试验的描述,下列哪些描述是正确的A 将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入组B 试验组和对照组要同时进行研究C 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研究场所相同D 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试验期间一致E 纳入研究的对象不能退出选择研究课题时,应重点考虑下列哪些要素A科学性B 可行性C 创新性D 效能性E 复杂与全面性内在真实性评价包括哪些方面A 设计方案是否优选B 实施方法是否正确C 统计方法是否正确D 干预措施的效应大小E 干预措施不良反应发生率大小临床研究设计中设对照组的目的在于A 排除干扰因素B 使样本具有代表性C 使结果具有可比性D 使符合样本条件E 使符合研究目的实验性研究具备下列哪些特征A 设对照组B 随机分组C 人为施加干预措施D 必须盲法E 足够的样本量临床研究过程中应考虑到A 研究对象的复杂性B 研究设计严谨C 测量指标的不稳定性D 临床研究的特殊性E 研究结果的统计学分析在临床研究设计中,提高比较组均衡性的方法包括A 保持比较组样本含量相等B 明确研究对象的纳入、排除标准C 采用随机化分组D 统一临床指标检测标准E 采用匹配设计方案在临床药物疗效评价研究中使用的安慰剂应该与试验药物A在色香味上相同B 在给药途径上相同C 在治疗效果上相同D在给药途径上相同E 在毒副反应上相同随机对照试验的优点包括哪些A随机分配研究对象入组,组间可比性好B 随机分配研究对象入组,可减少选择性偏倚C 盲法测量结果,结果更真实可靠D 不存在伦理问题E 高质量的单个RCT,可成为系统评价的可靠资源可用于疾病预后的评价指标有A 病死率、生存率B 病残率C 复发率、缓解率D 健康相关生存质量E 患病率有关生命质量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 生命质量是患者的主观感受B 不同的患者具有不同的生命质量,即便是患同一疾病、或患同一疾病相同以完全不相同C 患者的生命质量与其文化背景、期望、价值观念以及对事物的要求等D 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种族生命质量可以不同E 生命质量不能用于评价疾病预后的指标循证医学是指A 利用系统评价的医学B 利用meta分析的医学C 将最佳证据、医生临床经验和病人意见有机结合的医学实践D 查找证据的医学循证医学实践的核心是A 素质良好的临床医生B 最佳的研究证据C 临床流行病学基本方法和知识D 患者的参与和合作关于循证医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循证医学实践得到的最佳证据在用于具体病人的时候具有特殊性,必须B 循证医学实践将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因此唯一强调的是证据C 循证医学不等于Meta分析D 循证医学实践不一定会降低医疗费用关于循证医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循证医学是建立在证据、医务人员实践和患者利益结合之上的B 临床研究的可靠证据是循证医学的基石C 循证医学不包括医师长期积累的临床诊治经验D 循证医学要结合具体患者采用有效、合理、实用和经济的治疗方案关于循证医学所指的证据,以下哪个陈述是错误的A 关于同一临床问题的证据,证据的可信度有高低之分B 不论实践问题是什么,随机对照试验的证据总是高于前瞻性研究的证据C 关于治疗效果,随机对照试验的证据一般高于前瞻性研究的证据D 当证据显示治疗无效时,证据将是决策的主导因素常用研究设计方案中,按其科学证据强度排序,最好的是A 横断面研究设计B 随机对照试验C 队列研究设计D 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在循证医学实践中,下列哪种观点是错误的A 强调临床干预,但不排斥基础研究B 强调随机临床试验,但不排斥非随机的研究报告C 强调现有最佳证据D 专家的经验和意见是无价值的根据循证医学,下列哪一项证据对临床实践最有指导价值A 专家意见B 传统综述C 系统综述D 临床经验以下哪个问题不属于循证医学临床问题的类型A 一般性的问题B 特殊的临床问题C 患者所关心的问题D 医学所关心的问题下列哪个属于特殊的临床问题A 患者如何发病B 干预措施的选择C 患者的年龄与性别D 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产生临床证据的根本源泉是A 临床经验的积累B 文献资料C 医学研究D 循证医学最佳证据的提供者与应用者对以下什么技能的要求是一样的A临床实践B临床流行病学研究DMEC 临床统计学D计算机应用下面哪一种研究证据属于二次研究证据A 随机对照试验B 病例对照研究C描述性研究D 临床实践指南下面哪一种研究证据属于原始研究证据A Meta 分析B 综述C 横断面研究D 系统评价在进行系统评价时,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 提出的问题涉及面较广B 全面的原始文献来源C 结果的合成多采用定量方法D 有严格的评价方法系统评价与叙述性文献描述的主要区别是A 回顾性研究B 检索原始文献C 严格评价原始文献D 存在偏倚关于系统评价,下列哪种描述不正确A 为一种回顾性研究B是针对随机对照试验而进行C系统评价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分析D 系统评价的质量与纳入的原始研究质量密切相关关于Meta分析,下列哪种描述不正确A Meta分析是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它将多个独立的临床研究综合起来进B 数值变量资料可以选用均数差值(MD)或标准化均数差值(SMD)作C 分类变量资料,可选择OR、RR、AR和NNT等作为效应量D 固定效应模型与随机效应模型的的选择完全取决于异质性检验的结果Meta分析在合并各个独立研究结果前应进行A 相关性检验B 异质性检验C 回归分析D 图示研究异质性检验的目的是A 评价研究结果的不一致性B 检查各个独立研究的结果是否具有一致性(可合并性)C评价一定假设条件下所获效应合并值的稳定性D 增加统计学检验效能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中存在的主要偏倚是A 文献库偏倚B 纳入标准偏倚C 发表偏倚D 筛选者偏倚失安全数越大,说明A meta分析的各个独立研究的同质性越好B meta分析的各个独立研究的同质性越差C meta分析的结果越不稳定,结论被推翻的可能性越大D meta分析的结果越稳定,结论被推翻的可能性越小如果漏斗图呈明显的不对称,说明A meta分析统计学检验效能不够B meta分析的各个独立研究的同质性差C meta分析的合并效应值没有统计学意义D meta分析可能存在发表偏倚以下哪个不是meta分析中敏感性分析的主要方式A 改变纳入标准B 排除低质量研究C 采用不同模型合并效应量D 计算失安全数Meta分析的目的不包括A 增加检验效能B 估计偏倚大小C 获得最佳证据D 寻找新的假说和研究思路以下哪项不属于评价系统评价的基本原则A 系统评价的结果是否追踪到疾病的最新进展B系统评价的结果是否重要C系统评价的结果是否真实D系统评价的结果是否适用于我们的患者在现今的循证实践里,以下哪项做法最为合理A 应首先考虑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证明有效的治疗B 应停止使用那些尚没有通过科学研究证明有效的现行治疗C 未经高质量研究证明有效的药物不应引入医学实践D 出于资源的限制,应优先使用那些成本效益最好的治疗关于证据和实践,以下哪种说法是最恰当的A 高质量研究证明十分有效的措施,就足以使用于本地病人,并使他们从B 高质量的证据不等于高质量的决策C 群体研究的证据不能用于指导关于个体病人的临床实践D 目前只是基于经验的中医药措施不属于循证实践循证医学的思想和方法可适用于那些医学实践活动A 病人的诊疗B 临床指南和统一流程(又称临床路径)的制定C 医疗卫生政策和法规的制定D 医学实践的一切活动下列哪个不是国际新进最佳证据的来源A 医学杂志B Cochrane图书馆C 临床证据D 美国内科学杂志的ACPJC附刊关于循证决策,以下哪项叙述是错误的A 现有资源的多少影响决策B 证据本事不是决策C 人们的价值取向影响决策D 国际上的高质量实践指南总是可以在我国使用的根据循证医学,下列哪一项证据为I级水平的证据A 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系统综述B 队列研究的系统综述C 专家的会诊意见D 病例对照的系统综述下列属于原始证据来源的是A Cochrane图书馆B 循证医学评价C 指南数据库D medline证据评价的基本要素包括A 研究者的学术权威性B 内在真实性C 临床重要性D 适用性E是否为自己所需证据评价的基本方法是A 首先阅读结果与结论B 初筛临床研究证据的真实性和相关性C 只要阅读摘要D 确定研究证据的类型E 根据研究证据类型进行评价循证医学中最佳临床证据应具有那几个特征A 时效性B 真实性C 重要性D 实用性E 可靠性关于循证医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循证医学实践的第一步是全面收集证据B 循证医学的核心是医师的良好技能C 循证医学强调的是科学证据及其质量,因此医师的经验可以忽略D 循证医学注重后效评价,止于至善E 循证医学不能解决所有的临床问题关于循证医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循证医学不否定医师个人经验,但绝不盲从经验B 循证医学实践可以解决所有的临床问题C 只要掌握了系统评价过程,也就掌握了循证医学实践的全部D 实践循证医学意味着医生要结合当前最好的研究证据、临床经验和病人的E 当高质量的研究证据不存在时,病人或个人的实践经验可能是目前最好的证据有关叙述性文献综述,下列描述中哪些是正确的A 收集支持各种观点的研究文献B 综述者不能只列出支持自己观点的参考文献C 能够进行定量统计分析D 应该对引用文献进行严格评价E 公正归纳总结各种学派意见有关系统评价,下列描述中哪些是正确的A是一种文献综述形式B 每篇系统评价只针对一种临床问题,如治疗C 要收集发表和未发表的文献D 必须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E 每篇系统评价均要进行定量分析,即meta分析叙述性文献综述和系统评价的区别包括A 涉及研究问题的广度和深度不同B 是否系统、全面检索相关文献C 是否为回顾性研究D 综合文献信息的方法E 是否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估系统评价中文献质量评价是指评价A 选择性偏倚B 实验偏倚C 失访偏倚D 影响结果解释的因素E 测量偏倚系统评价中资料的分析和合成应包括A 定性分析B 同质性分析C meta分析D 敏感性分析E 亚组分析进行meta分析时,如果纳入和排除标准制定过严,那么ACA 各独立研究的同质性很好B 符合要求的文献很多C 可能会失去增加统计学功效、定量估计研究效应平均水平的意义D降低了meta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E 没有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meta分析是一种观察性研究B meta分析一般不对各独立研究中的每个观察对象的原始数据进行分析C meta分析报告结果时,可不考虑研究背景和实际意义D meta分析的结论推广时应注意分析干预对象特征及依从性,干预场所等E meta分析可能得不到明确的结论下面那些研究证据属于二次研究证据A 随机对照试验B 系统评价C meta分析D 临床实践指南E 病案报道实践循证医学的基础应包括A 高素质的临床医生B 最佳的研究证据(成果)C 具备临床流行病学的基本知识D 新药物或新医疗器械E 良好的治疗环境。
循证医学结课作业

青海大学研究生院循证医学结课作业腹腔镜肿瘤切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对肝癌治疗得系统评价班级:2015级医学专业二班姓名:刘玄学号:截稿日期:2015112 腹腔镜肿瘤切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对肝癌治疗得系统评价一、提供病案:患者,男性,58岁,一月前感觉腹部不适,肝区疼痛、腹胀、纳差、消瘦。
多年吸烟、饮酒史,近期饮酒后会加剧疼痛感,近日在当地人民医院行彩色超声检查发现肝右叶肿块。
医生建议行腹腔镜肝癌肿瘤切除术。
提出问题:对于肝癌患者,腹腔镜切除术能否达到有效与安全得治疗效果?二、证据检索:1、可提供得数据文献检索资源维普资讯2、关键词及检索策略关键词:腹腔镜; 开腹手术;肝癌;系统评价;检索策略:腹腔镜AND开腹手术AND肝癌3、检索结果检索到相关文献共计6篇,其中选择用以进行评价得文献为《腹腔镜规则性肝左外叶切除与开腹手术治疗肝癌得疗效分析》三、评价证据题目:腹腔镜规则性肝左外叶切除与开腹手术治疗肝癌得疗效分析作者:李建平胡浩顾元龙单位:江苏省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肝胆胰中心杂志来源:《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12年第18卷第12期12771279页1、对查阅得文献分析①研究目得及背景开腹手术治疗肝癌得有效性与安全性比较。
自1991年Reich等首次报道腹腔镜肝脏切除术以来,腹腔镜手术首先在对某些良性肝脏肿瘤得治疗中显示出优越性,以后逐渐应用到肝癌切除中。
目前,该项技术已成为一种比较安全得肝脏手术方法。
但总体而言,腹腔镜手术治疗肝癌相对滞后,相关报道不多,这主要受肝血管丰富,腹腔镜下出血难以控制与肝门血流阻断困难,肝切缘癌组织残留,肝癌转移与复发等因素得制约。
本研究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得方法 ,比较腹腔镜切除与开腹手术切除治疗肝脏癌得有效性与安全性,为临床医生与患者选择治疗方式提供依据。
②研究设计类型共纳入该医院肝胆胰中心自2009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开展腹腔镜规则性肝切除治疗肝细胞癌12并将其疗效与同期开展得开腹手术治疗肝细胞癌35例进行比较。
循证医学结课作业

青海大学研究生院循证医学结课作业腹腔镜肿瘤切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对肝癌治疗的系统评价班级:2015级医学专业二班姓名:刘玄学号:截稿日期:2015-11-2腹腔镜肿瘤切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对肝癌治疗的系统评价一、提供病案:患者,男性,58岁,一月前感觉腹部不适,肝区疼痛、腹胀、纳差、消瘦。
多年吸烟、饮酒史,近期饮酒后会加剧疼痛感,近日在当地人民医院行彩色超声检查发现肝右叶肿块。
医生建议行腹腔镜肝癌肿瘤切除术。
提出问题:对于肝癌患者,腹腔镜切除术能否达到有效和安全的治疗效果?二、证据检索:1.可提供的数据文献检索资源维普资讯2.关键词及检索策略关键词:腹腔镜;开腹手术;肝癌;系统评价;检索策略:腹腔镜AND开腹手术AND肝癌3.检索结果检索到相关文献共计6篇,其中选择用以进行评价的文献为《腹腔镜规则性肝左外叶切除和开腹手术治疗肝癌的疗效分析》三、评价证据题目:腹腔镜规则性肝左外叶切除和开腹手术治疗肝癌的疗效分析作者:李建平胡浩顾元龙单位:江苏省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肝胆胰中心杂志来源:《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12年第18卷第12期1277-1279页1.对查阅的文献分析①研究目的及背景开腹手术治疗肝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比较。
自1991年Reich等首次报道腹腔镜肝脏切除术以来,腹腔镜手术首先在对某些良性肝脏肿瘤的治疗中显示出优越性,以后逐渐应用到肝癌切除中。
目前,该项技术已成为一种比较安全的肝脏手术方法。
但总体而言,腹腔镜手术治疗肝癌相对滞后,相关报道不多,这主要受肝血管丰富,腹腔镜下出血难以控制和肝门血流阻断困难,肝切缘癌组织残留,肝癌转移和复发等因素的制约。
本研究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比较腹腔镜切除和开腹手术切除治疗肝脏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医生和患者选择治疗方式提供依据。
②研究设计类型共纳入该医院肝胆胰中心自2009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开展腹腔镜规则性肝切除治疗肝细胞癌12并将其疗效与同期开展的开腹手术治疗肝细胞癌35例进行比较。
循证医学作业及课终论文

循证医学作业及课终论文实践作业一:如何从循证医学角度来看新型医患关系?实践作业二:用某干预措施预防高山反应,实验组130例,有效100例;用安慰剂的对照组120例,发生高山反应的100例。
分别求出EER、CER和可信区间。
(u0.05=1.96)。
EER、CER计算举例:阿司匹林治心梗死亡未死例数试验组 15 110 125(n1) 对照组 30 90 120(n2) 合计 45 200 245(n)计算:EER=15/125=12%CER=30/120=25%CI: P±SE(SE=率的标准误) SE=P(1-P)/n½查u值表,常用95%可信区间, u=0.05=1.96可信区间计算举例:某措施治疗60例某病患者,治愈24例,治愈率为24/60=0.4,该治愈率95%可信区间为:SE=0.4 (1-0.4)/60½=0.063P±SE=(0.4-1.96x0.063),(0.4+1.96x0.063)=0.276,0.524该治愈率95%可信区间为:(0.276,0.524),即27.6%-52.4%。
实践作业三:分层分析与ROC曲线ROC曲线是雷达屏幕上飞行物的一种方法,故称工作器工作特征曲线。
现用来做临界值及不同试验临床比较。
ROC曲线意义:1 确定参考值范围2 诊断试验“有病”或“无病”临界值确定3 两种诊断试验的临床比较ROC曲线制作:1 将测定结果按组分层(大于5个连续分组)2 分层计算敏感度和特异度3 以真阳性率(敏感度)为纵座标,假阳性率(1-特异度)为横座标,将各层结果绘图,并连接各点使成曲线。
4 判定临界值离左上角最近的一点。
5 比较两种诊断试验的临床价值原则:曲线下覆盖面积与临床价值呈正比。
甲低与血清T4累积频率分布表Mmol/L 患阳累积(%) 正阳累积(%) ≤ 26 5(18.5) 0(0)∼ 51 14(51.9) 0(0)∼ 77 22(81.5) 7(7.5)∼103 27(100) 37(39.8)∼129 27(100) 74(79.6)∼155 27(100) 89(95.7)≥155 27(100) 93(100)课终论文:写出循证医学研究报告(包括自设临床问题、经检索文献和系统评价得出解决临床问题的过程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