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工程课程设计_2
金融工程教案

PPT文档演模板
金融工程教案
第一章 总论
PPT文档演模板
金融工程教案
本 章 学 习 目 的 和 要 求
PPT文档演模板
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问题 着重理解会计的职能和特点
掌握会计对象、会计要素和会计的任务
了解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 明确会计核算方法的组成内容和相互联系
计
会
制
计
会
度
工
计
作
准
具体准
则
则
其中:企业财务报告条例——国务院(2000年6月)
PPT文档演模板
金融工程教案
2、我国会计准则的结构图
会计准则
基本会计准则 具体会计准则
基本前提 信息质量要求 会计要素 财务报告 共性业务会计准则 会计报表准则 特殊行业、特殊业务会计准则
注:①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于1992年11月颁布,1993年7月1日 起施行。
社会客观条件和特殊环境,包括:会计思 想、会计法制、会计理论、会计方法、审 计等。
——是会计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PPT文档演模板
金融工程教案
会计思想: 会计理论:比如会计原则、会计假设、会计职
能、会计对象、会计目标。 会计法制:比如会计准则,我国自92年起陆续
颁布多项会计准则,2006年初颁布 39项会计准则。
第七讲 财产清查
第八讲 会计报表
第九讲 会计核算组织程序
机
动
合计Biblioteka 4课时 8课时 18课时 2课时 2课时 4课时 4课时 2课时 2课时 2课时 48课时
PPT文档演模板
金融工程教案
讲授内容、课时安排(本科)
美本金融工程课程设计

美本金融工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本章节为美本金融工程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在理解金融工程基础理论的同时,掌握实际应用技能,并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1. 知识目标:- 掌握金融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及方法;- 了解金融衍生品的基本种类、定价和风险管理;- 理解金融市场的运作机制及金融工具的应用。
2. 技能目标:- 能够运用金融工程方法对金融衍生品进行定价和风险评估;- 能够利用金融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模型构建;-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金融问题,具备一定的金融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金融工程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培养学生遵循金融伦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课程性质:本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结合金融市场的实际案例,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金融工程知识。
学生特点:本科生具备一定的数学、经济学基础,思维活跃,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要求:教师需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培养其正确的价值观。
在教学过程中,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金融工程基本概念与原理- 教材章节:第一章 金融工程概述- 内容:金融工程的定义、发展历程、应用领域及基本原理。
2. 金融衍生品定价与风险管理- 教材章节:第二章至第四章- 内容:金融衍生品(期权、期货、互换等)的基本性质、定价方法(如Black-Scholes模型、二叉树模型等)及风险管理策略。
3. 金融软件应用与数据分析- 教材章节:第五章 金融软件应用- 内容:金融软件(如Excel、Matlab、R等)的基本操作,数据获取、处理和分析方法。
4. 金融工程实际案例分析- 教材章节:第六章至第七章- 内容:国内外金融市场实际案例,包括金融产品设计、风险管理、市场预测等。
金融工程教学计划

金融工程教学计划引言:金融工程是一门融合金融理论和数学方法的学科,近年来备受关注。
为了培养优秀金融工程师,学校制定了一套综合性的金融工程教学计划。
本文将从教学主题、活动安排和教材使用三个方面展开论述,详细介绍这套教学计划的设计与实施。
一、教学主题:1. 培养实践能力金融工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因此我们的教学主题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课程设计上,我们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设置了大量的实操环节和案例分析。
例如,在金融衍生品课程中,学生需要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实际操作交易系统,进行风险管理和套利策略的设计。
这样的教学设计有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
2. 培养团队合作意识金融工程的成功离不开团队合作,因此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也是我们的教学主题之一。
在教学中,我们鼓励学生组成小组,共同完成各种任务和项目。
例如,在金融工程实践课程中,我们会安排学生在小组内完成一个金融产品开发项目,要求他们合理分工、密切合作。
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还能更好地理解金融工程的实践操作。
二、活动安排:1. 课堂授课在金融工程教学中,我们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因此,一部分时间会用于课堂授课,讲解基本理论知识和相关工具的使用方法。
在课堂上,我们会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丰富的案例和实例,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2. 实操训练除了课堂授课外,我们还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因此,我们设置了一系列实操训练活动,如金融模拟交易、实验室实践等。
这些活动旨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
3. 项目实践为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我们安排了一些项目实践活动。
例如,在金融产品开发课程中,学生需要组成团队,共同完成一个金融产品的设计和开发。
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还能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三、教材使用:1. 教材选择金融工程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因此我们在教材选择上注重综合性和深度。
金融工程课程方案

金融工程课程方案一、课程简介金融工程是将金融知识和工程技术相结合的一门新兴学科,它主要研究量化金融,金融工程模型及算法,金融工程产品及市场,金融工程风险控制等内容。
金融工程课程将帮助学生掌握金融工程的核心理论和实践应用,培养学生的量化和工程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金融分析和金融决策能力,使他们成为具备国际化视野的专业人才。
二、课程目标1. 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金融学知识基础,掌握金融工程的理论体系和工程技术;2. 帮助学生掌握金融工程模型的建立和应用,熟练掌握金融工程产品的设计和定价技术;3. 帮助学生熟悉金融市场操作,具备金融交易及金融风险管理能力;4. 帮助学生掌握计量金融分析方法,熟悉金融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分析;5. 培养学生具备金融创新和金融衍生品设计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金融工程实践能力;6. 培养学生具备国际化视野和跨学科综合应用的能力,为他们的专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三、课程设置1. 金融工程理论基础这门课程主要介绍金融工程领域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包括金融市场、金融工程模型、金融衍生品定价等内容。
通过理论学习,帮助学生建立对金融工程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 金融工程模型及算法这门课程主要介绍金融工程模型的建立和应用,包括随机过程、复杂网络分析、数值方法等内容。
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帮助学生熟练掌握金融工程模型及算法的应用技术。
3. 金融工程产品及市场这门课程主要介绍金融衍生品产品及市场,包括期权、期货、互换、掉期等内容。
通过市场分析和案例研究,帮助学生了解金融工程产品及市场操作的相关知识和技巧。
4. 金融工程风险控制这门课程主要介绍金融工程风险的管理和控制,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内容。
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帮助学生熟悉金融风险管理的相关技术和方法。
5. 金融工程实践这门课程主要介绍金融工程实践案例,包括金融工程产品设计、交易实操、金融工程创新等内容。
通过实践案例分析和模拟操作,帮助学生提高金融工程实践能力。
金融工程学课程设计

金融工程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金融工程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及方法,如金融衍生品、套期保值、期权定价等。
2. 帮助学生了解金融市场的运作机制,尤其是与金融工程相关的市场环节。
3. 使学生了解金融工程在实际金融活动中的应用,如风险管理、投资组合优化等。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金融工程方法进行金融市场分析和解决实际金融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统计和计算机技术进行金融模型构建、计算和优化的技能。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和金融创新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金融工程的兴趣和热情,激发他们继续深入学习的动力。
2.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金融职业道德和风险意识,树立正确的金融价值观。
3.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认识到金融工程在服务实体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本科生或研究生,结合学科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
课程目标旨在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金融活动,具备解决复杂金融问题的能力,并形成积极向上的金融职业道德观和价值观。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为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方向。
二、教学内容1. 金融工程学基本概念与原理:包括金融衍生品、远期、期货、期权、掉期等基本定义和特性;套期保值、投机、套利等金融策略;风险中性定价、无套利定价等基本原理。
教材章节:第一章 金融工程学导论;第二章 金融衍生品定价基础。
2. 金融工程方法与应用:介绍金融市场风险管理、投资组合优化、资产定价模型等,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教材章节:第三章 风险管理;第四章 投资组合优化;第五章 资产定价模型。
3. 金融工程模型与计算:涉及数学、统计和计算机技术在金融工程中的应用,如数值方法、蒙特卡洛模拟、金融软件操作等。
教材章节:第六章 数值方法;第七章 蒙特卡洛模拟;第八章 金融计算软件。
4. 金融工程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金融工程案例,分析其实施过程、效果及启示。
金融工程原理教学设计

金融工程原理教学设计课程背景金融工程是一门交叉学科,主要研究金融市场的风险管理、资产定价和金融工具设计等方面。
本课程为金融工程专业本科生专业必修课程,主要面向金融工程专业的学生。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基本的金融工程知识和技能,具有从事金融工程相关工作的基础能力。
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金融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方法,培养学生的金融工程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目标:1.掌握金融市场基本理论和交易制度;2.学习各种金融工具的设计,并能进行财务分析和风险管理;3.培养金融工程分析和决策能力;4.熟悉金融市场的监管机制和运作模式。
教学内容和课程设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第一章金融市场概述本章主要介绍金融市场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各类金融市场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以及金融市场的发展历程和趋势。
第二章金融产品和工具本章主要介绍金融产品的分类、特点、设计和定价方法,以及各种金融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技术分析方法。
第三章风险管理和金融工程模型本章主要介绍金融市场风险的概念、分类和测度方法,以及各种金融工程模型的设计和应用方法。
第四章金融市场监管和法律规定本章主要介绍金融市场的监管机构、法律法规和运作模式,以及金融市场的运作规范和投资者保护措施。
教学设计及参考教材本课程教学采用课堂讲授、讨论、案例分析、课程论文撰写等教学方法,重点关注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同时,教师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研究,以充分展示学生的深入思考和研究能力。
本课程教学设计参考以下教材:1.《金融工程学》(第三版)罗斯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金融衍生品与金融工程》(第二版)钟礼生等编著,财经文化出版社;3.《金融市场与交易实务》卫信方等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教学评价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教学评价将采用多元化的方式,主要包括学生的作业质量、考试成绩、课程论文质量、课堂表现和小组合作研究等方面的综合评价。
金融工程教学方案

金融工程教学方案一、课程概述金融工程作为一门前沿的交叉学科,是金融学、数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多个学科相互交叉的产物。
本课程旨在教授学生金融工程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工具,培养学生具备金融市场操作和风险管理能力的专业人才。
二、主要教学内容1. 金融市场与金融工程基础- 金融市场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金融工程的定义和作用- 金融工程与金融市场的关系2. 金融工程中的数学模型- 随机过程- 随机微分方程- 随机积分和褒曼积分3. 金融衍生品定价理论- 期权定价理论- 期权定价模型- 期权市场的分析4. 金融风险管理- 金融市场风险的分类- 风险度量和定价方法- 风险管理工具和方法5. 金融工程实践- 金融工程在实际市场中的应用- 金融工程案例分析- 实践操作演练三、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采用课堂讲授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讲解金融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通过真实案例分析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2. 实践操作通过实践操作演练,让学生熟练掌握金融工程的操作技能,提高他们的实战能力。
3. 独立研究鼓励学生进行独立研究和综合报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手段1. 多媒体教学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呈现更生动、形象化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2. 实践教学利用模拟交易系统和金融数据分析工具进行实践教学,帮助学生了解金融市场的真实运行和操作方式。
3. 在线教学利用互联网资源,提供在线教学和学习平台,方便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和交流。
五、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要掌握金融市场和金融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了解金融市场的运作机制和金融工程的实际操作方式。
2. 能力目标学生要具备金融市场操作和风险管理能力,能够独立分析和解决金融问题,具备一定的实战能力。
3.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六、教材和参考资料主要教材:1. Hull, J. (2018). Options, futures, and other derivatives. 10th ed. Prentice Hall.2. Björk, T. (2009). Arbitrage theory in continuous time. 3rd e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参考资料:1. Shreve, S. E. (2005). Stochastic calculus for finance II: Continuous-time models. 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2. Wilmott, P. (2007). Paul Wilmott introduces quantitative finance. John Wiley & Sons.七、学习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践操作成绩等。
金融工程优质教案范文模板

课程名称:金融工程授课教师:[教师姓名]授课班级:[班级名称]授课时间:[具体日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金融工程的定义、发展历程及其在金融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金融工程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金融风险管理水平。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金融工程领域的兴趣,培养学生具备金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1. 金融工程的定义和基本概念2. 金融工程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3. 金融工程产品的设计与创新教学难点:1. 金融工程与金融风险管理的内在联系2. 金融工程产品的创新与设计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金融工程的定义和发展历程,引导学生思考金融工程在金融风险管理中的重要性。
2. 提问:同学们对金融工程有哪些了解?请谈谈金融工程在金融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1. 金融工程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教师讲解金融工程的定义,阐述金融工程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 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金融工程在金融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2. 金融工程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教师讲解金融工程在风险管理中的具体应用,如利率风险管理、信用风险管理和市场风险管理。
- 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金融工程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3. 金融工程产品的设计与创新- 教师讲解金融工程产品的设计原则和创新方法,如期权、期货、掉期等衍生品的设计。
- 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金融工程产品的创新与设计。
三、课堂讨论1. 教师提出问题:金融工程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有哪些优势和局限性?2.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派代表进行发言,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实践环节1. 教师提供实际案例,要求学生运用金融工程理论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方案。
2.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五、总结与作业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金融工程在金融风险管理中的重要性。
2. 布置作业:阅读相关金融工程书籍或资料,了解金融工程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融衍生品模拟课程设计:周翠班级:金融111学号:3110505128学院:数理学院指导老师:潘海峰明轩《金融衍生产品模拟综合实验》任务书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在于:1、提供金融工程实践的机会,深化学生在有关金融风险管理、金融产品设计与定价的基本概念与方法。
2、模拟特定金融产品设计、定价,对象涉及利率期货、股票期货、期权、远期等衍生产品,提高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金融风险管理、金融产品设计及定价,及运用金融工程方法解决金融问题的能力。
3、利用学院实验中心现有的条件,使学生初步掌握现代金融工程的设计过程,接触进行金融风险管理、金融产品设计所需的专业金融数据库和专业金融计量学软件包和工具。
基本要求:本实验课程的基本要求是加强对学生实验技能、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方面的锻炼。
通过实验室的模拟教学使学生建立雄厚的理论基础同时又锻炼出很强的社会实践能力,并富有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能够独立地、创造性地面对金融衍生市场。
容包括:(一)综合实验中任选二个实验;(二)任务二撰写论文。
第一章综合实验实验一银行衍生品业务认知摘要:在金融衍生品业务的发展方面,我国商业银行现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品种单一、缺乏创新、定价能力弱、信息披露不规等。
银行部对于发展金融衍生品业务的制约因素主要存在于三方面——专业人才稀少,风险控制薄弱,创新动力不足。
笔者通过对中国银行金融衍生品业务的实例,在产品结构和产品交易上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金融衍生品;商业银行;制约因素;建议;我国银行衍生品现状一、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衍生品业务还在起步阶段,产品缺陷不可避免,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1、产品品种单一、领域狭窄我国商业银行金融衍生品的基础资产局限在外汇和利率上,基于黄金的衍生品也还只是刚刚萌芽。
而对国际上运用广泛的以重要商品价格(如石油)、股票价格指数、有价证券、信用等为基础的衍生产品,在我方银行尚属空白。
其次,我国商业银行金融衍生品主要运用在外汇领域,人民币衍生品仅有单一的人民币远期结售汇且交易量甚微,信贷市场更是鲜见涉足。
2、产品结构简单、缺乏自主创新产品品种单一、运用领域狭窄必然导致各银行之间产品的高度同质性。
就各大银行推出的结构性金融衍生产品而言,大多数仅是简单地将利率和汇率期权与掉期相结合。
各银行产品相互雷同,容易模仿,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创新,难以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量身定制的金融产品。
3、产品定价缺位我国商业银行在金融衍生品业务中常采用“背对背”的交易方式,以中间商的身份出现,无需独立报价,也无需独立操作,在国际金融衍生品交易中处于弱势,充当价格接受者的角色。
这一情况又反过来导致了我方银行产品定价意愿微弱、定价能力低下,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4、产品交易不透明、信息披露不规现有的银行衍生产品往往采取基金式的管理方式——集合资金、专人管理。
但由于我方银行缺乏专业的操作以及国投资人往往对金融衍生品认识不深,又不存在对银行金融衍生品业务的专门监管,银行衍生品业务的交易透明度非常低,投资人在购买了理财产品之后,是不清楚资金的具体交易和操作的。
而银行方面对于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情况基本不披露,投资者无法从银行报表中获取相关数据信息,更谈不上对衍生产品的市场价格作出正确的预期判断。
5、产品缺乏司法保护和监管银监会于2004年颁布实施了《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针对金融衍生产品的监管法规,但仅仅依靠一部《办法》来监管交易品种千差万别、操作程序复杂、市场瞬息万变的金融衍生产品是很不现实的。
目前,我国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均为ISDA成员。
ISDA协议的有关条款规定,如果交易双方发生交易纠纷需要司法解决,原则上应由英国法院或者纽约州法院管辖。
但这种管辖并不具有排他性,在交易双方同意的前提下,接受交易一方法院的司法管辖也是可行的。
也就是说,当我国商业银行与外资银行合作时,如果双方同意,那么我国法律也可适用。
但由于我国目前有关金融衍生产品交易方面的法律法规并不完善,这在一定程度上使我国商业银行开展金融衍生产品业务得不到司法保护。
二、在我国商业银行而言,银行部对于发展金融衍生品业务的制约因素主要存在于三方面——专业人才稀少,风险控制薄弱,创新动力不足。
1、专业人才资源匮乏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具有较高的技术性和复杂性,它要求从业人员必须深刻了解我国传统银行业务,还要对国际金融市场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准确的判断力。
我国目前有实践经验的高水平的专业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人员、研究人员和产品设计人员都很匮乏,制约了金融衍生品业务的发展。
2、风险控机制不完善巴林银行宣布倒闭、04年中航油折戟沉沙、05年的国储铜等一系列事件告诉我们:一个切实有效的部风险控制系统关系着一个企业的兴衰存亡。
对于我国商业银行而言,在传统银行业务方面风险控系统已经比较成熟,而在金融衍生品业务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交易员越权操作就和部管理制度不健全相关;其次,金融衍生品的风险缺乏有效的评估机制。
在代客交易中,要求客户根据重估结果及时追加保证金, 但对于敞口如何重估、重估频率、重估时点、配套系统及人员支持均缺乏明确规定,这使得及时估值缺乏实际效应。
完善的风险控机制是银行开展金融衍生品业务的前提和保障,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想要通过发展金融衍生品业务提高利润,无异于饮鸠止渴。
3、金融创新动力不足尽管我国商业银行正在经历产权改革,但长期的垄断经营以及无倒闭风险使得我国商业银行普遍缺乏利益刺激和竞争压力。
当国外银行建立起了现代治理经营机制,实现了从金融中介到服务中介的转变时,我方银行依然满足于传统银行业务,金融创新意识薄弱、动力不强。
3.1市场制约因素3.1.1缺乏期权期货等衍生品交易市场我国商业银行现有的结构性理财产品多以汇率、利率作为基础资产,然而由于国尚未建立相关标的物的期权市场,作为结构化理财产品发行者,银行无法通过国市场对冲理财产品中期权的风险,形成了巨大的风险暴露。
同时,衍生品交易市场能够有助于银行对衍生产品进行正确的市场定价。
3.1.2缺乏可靠的人民币国债收益率曲线国债收益率曲线是所有金融业务的基础,所有债券、证券化资产等传统产品的定价皆离不开国债收益率曲线;各类债券、外汇远期、互换、期权等基本的衍生产品也难以定价。
经常情况下,很多债券一天都没有交易,从而没有市场价格,因此大部分的银行连每一天的盈亏数字都没有。
没有日盈亏数据就很难建立有效的市场风险管理模型。
所以,加强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建构是整个市场发展的重要的基础之一。
3.2监管制约因素3.2.1监管滞后在英美等经济发达国家, 在金融监管方面都体现了法律现行的原则。
即先制订一套比较完善的制度,然后再开展业务;而目前我国银行业金融衍生品方面的立法相对滞后,且政出多门,与日益发展的市场不适应。
3.2.2监管效率低从目前看来,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上是多头管理,央行、银监会都在各自领域负责相应机构金融衍生业务的监管。
由于部门分割,导致既存在重复监管,又存在监管真空。
现以中国银行为例,对其产品结构进行分析。
根据中国银行最新的2008年A 股半年报以及2007年半年报资料进行整理,得到以下关于中国银行集团以交易、资产负债管理及代客为目的叙做汇率、利率、权益及商品相关的衍生金融工具分布情况。
在外汇衍生金融产品方面,由于中国银行在这一领域的专业优势,比平均值60%高出了17.3个百分点。
在外汇衍生金融产品中,外汇远期、外汇掉期及交叉货币利率互换合同占总外汇衍生金融产品97.32%,与2007年6月相比增加了42.75%。
导致这一巨大比例的原因是在中国银行的外汇远期、外汇掉期及交叉货币利率互换合同中,包括了与客户叙做的外汇衍生交易、用以管理与客户交易产生的外汇风险而叙做的远期外汇交易,以及为资产负债管理及融资需要而叙做的外汇衍生交易。
前两部分的代客交易主要是为购买结构性外汇理财产品的客户服务,第三部分交易则是出于银行的自身需求。
中国银行是我国商业银行中汇率风险最为集中、风险敞口最大的银行之一,08年又是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变化近五年来最大的一年,国际金融危机导致了各重要汇率走势的巨大波动。
在这样的金融环境之下,通过外汇衍生工具将汇率风险进行对冲是持有大量外汇的中国银行的必然举措。
在利率衍生品方面,由于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中行作为交易基准的利率如LIBOR和HIBOR都出现了下降,特别是在08年1月到6月,三个月LIBOR从4.6一直跌到2.5。
而人民币汇率较主要外币品种如美元、英镑、欧元汇率稳定下行。
这一现象导致了外汇衍生品活跃、利率衍生品交易量低迷。
从各种利率衍生品结构上来说,08年上半年与07年相比未出现大的变化——利率互换占85%左右,利率期权10%,利率期货交易浮动在5%上下。
尽管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衍生品业务在近几年中发展迅速,但和外资银行成熟的金融衍生品业务体系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层次较低,产品还未标准化和系统化。
因此提出如下建议:建议:(1)加快发展利率衍生品利率衍生品在国际市场交易量接近所有金融衍生品总和的90%,是全球交易量最大的衍生品种。
利率衍生品帮助其他衍生品进行正确的市场定价,在金融衍生品市场中具有基石意义。
另外一方面,我国商业银行手中持有大量国债,作为债市的最主要投资者,在人民币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将面临巨大的市场风险,急需利用远期和期权等利率衍生品进行风险控制。
虽然利率非市场化和各种政策限制了我国商业银行在利率衍生品方面的作为,但银行依然应该扩大利率衍生品品种,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接触更多的主流利率衍生品,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2)引进衍生品业务专业人才,建立激励机制现代银行的竞争实际上是核心人才的竞争。
值此金融危机之时,国许多商业银行组团去海外招聘专业金融人才充分说明了我方银行在这方面的强烈意识以及国金融专业人才的匮乏。
吸纳优秀金融人才、培养高素质金融工程设计团队、建立长效的激励机制和培训机制,我国商业银行才有能力、有资本与外资银行进行竞争。
(3)规金融衍生品的会计核算虽然财政部在05年推出了四项会计准则,但对商业银行金融衍生品业务的会计核算目前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系统规。
各银行的衍生品交易数据难以查找,对投资者而言就没有投资依据。
规金融衍生品的会计核算系统是我国商业银行在发展衍生品业务中无法避免的问题。
参考文献:1. 真兵.商业银行金融衍生产品业务发展问题研究.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2期2. 剑平.肖闪.透析商业银行金融衍生业务.现代商业银行,2003年第12期3. 金春宝.孔源.潘英俊.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问题研究.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7第12期4. 海霞.石屹.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衍生品交易.金融,2005年第6期5. 鲁静.我国商业银行需要大力发展金融衍生品业务.财经界,2007第3期6. 绍玲.信用衍生品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时代金融,2007第4期7. 王帆.王洪会.对我国商业银行发展金融衍生品业务的思考.集团经济研究,2005第11期实验二 静态波动率的计算实验目的:通过本次excel 实验,掌握利用历史数据计算金融资产的日对数收益率及其预期收益率、静态的方差、标准差、标准分数、离差系数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