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绝句》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夏日绝句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夏日绝句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夏日绝句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夏日绝句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的:1、会认“绝、迟、融、燕、江”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通过诵读古诗,感受春天里大自然界中万物复苏,和谐美好的景象。

教学重点:1、会认“绝、迟、融、燕、江”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通过诵读古诗,感受春天里大自然界中万物复苏,和谐美好的景象。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小学教学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1、教师启发谈话:同学们,春天来了自然界的景物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听音乐,你想到了什么?春天是温暖的,是充满生机的,是美好的。

自古就有许多歌颂赞美春天的诗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绝句》。

2、板书课题这首短小的绝句极其生动地描绘了美丽如画的春天的景色。

快让我们来听听诗人是怎样歌颂赞美春天的。

二、初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教师范读,使学生整体感受,激起兴趣。

自己试读课文。

对照格里的生字画出文中的生字,同桌间互相读一读,读准字音。

出示生字卡,开火车读生字。

三、细读课文,读懂诗句。

你一定想把这首诗读给同学们听吧,那你可得多读几遍。

(生自由读诗句)指名学生读诗句。

(请读的好的学生配上音乐再读一读)你可以看着图也可以看着诗,你想到了什么?(这首诗的前两句,画出了由春日、春风、江山、花草构成的阔远而明丽的春景。

诗的后两句具体描绘衔泥的飞燕、安睡的鸳鸯,一上一下,一动一静,相应成趣,充满了生机勃勃而又安宁恬适的春天气息。

)男、女生进行比赛,看谁读的好。

四、朗读背诵,体会感情。

指导学生背诵古诗。

会背这首古诗了吗?先自己试一试吧。

指名学生背诵。

分四人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

集体背诵古诗。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夏日绝句教学设计第【2】篇〗《夏日绝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边读边想象画面,理解古诗内容。

2、在品读过程中,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

《夏日绝句》教案

《夏日绝句》教案

《夏日绝句》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夏日绝句》。

(2)理解《夏日绝句》的诗意,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古诗的韵律和节奏,提高朗读和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夏日绝句》的诗意和艺术特色。

(2)学会通过古诗了解历史,感受历史人物的气节。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古诗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熟读并背诵《夏日绝句》。

2. 理解《夏日绝句》的诗意,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1. 分析《夏日绝句》的诗意和艺术特色。

2. 学会通过古诗了解历史,感受历史人物的气节。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夏日绝句》的课件和教学素材。

2. 学生准备《夏日绝句》的文本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古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介绍李清照的背景和成就,引发学生对《夏日绝句》的期待。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夏日绝句》,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学生通过注释和查阅资料,理解诗歌的字词和句意。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夏日绝句》的诗意和艺术特色。

4. 情感体验(1)学生发挥想象,体会诗人在创作《夏日绝句》时的情感。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5. 拓展延伸(1)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与《夏日绝句》相关的历史背景。

6. 课堂小结7. 作业布置(1)熟读并背诵《夏日绝句》。

(2)写一篇关于《夏日绝句》的感悟文章。

8. 板书设计《夏日绝句》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度、理解程度等,以便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改进。

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激发学生对古诗的热爱,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夏日绝句》教案

《夏日绝句》教案

《夏日绝句》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夏日绝句》这首诗的含义,体会诗人的情感。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3、帮助学生了解古诗的创作背景,感受诗人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

(2)掌握古诗的朗读节奏和韵律,能够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

2、教学难点感受诗人的爱国情怀,理解“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所表达的深刻内涵。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诵读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关于夏日景色的视频或展示一些夏日美景的图片,引导学生描述夏日的特点。

(2)提问:在这样美好的夏日里,你们会想到什么?古代的诗人又会有怎样的感慨呢?引出课题《夏日绝句》。

2、作者简介(1)简单介绍李清照的生平,包括她的出生年代、家庭背景、文学成就等。

(2)强调李清照是南宋时期著名的女词人,她的作品风格多样,既有婉约细腻之作,也有豪迈奔放之篇。

3、初读古诗(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韵律。

(2)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指导,纠正读音和节奏。

(3)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评价。

4、理解诗意(1)逐句讲解诗句的意思,重点解释关键词语,如“人杰”“鬼雄”“项羽”等。

(2)结合历史故事,讲述项羽的英雄事迹,帮助学生理解“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含义。

(3)引导学生思考:诗人为什么会提到项羽?她想通过这首诗表达什么?5、体会情感(1)让学生分组讨论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情感,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2)教师总结:这首诗借古讽今,表达了诗人对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苟且偷安的愤慨,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爱国之情。

6、朗读指导(1)教师再次范读,引导学生注意语气、语调的变化,体会诗人的情感。

(2)学生模仿朗读,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3)组织学生进行朗读比赛,评选出最佳朗读选手。

7、背诵古诗(1)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他们自由背诵。

(2)采用小组背诵、全班齐背等方式,检查学生的背诵情况。

《夏日绝句》教学方案设计

《夏日绝句》教学方案设计

《夏日绝句》教学方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熟练背诵并默写《夏日绝句》。

2、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含义,体会诗人的情感。

3、帮助学生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意境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4、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诗歌中重点字词的意思,疏通诗句大意。

(2)体会诗人借古讽今的写作手法,感受诗人的爱国之情。

2、教学难点(1)理解“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一诗句所表达的深刻内涵。

(2)引导学生联系历史背景,深入体会诗人的情感。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体会诗歌的情感。

2、讲解法:对诗歌中的重点字词和诗句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含义。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诗歌的主题和诗人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4、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境。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关于楚汉相争的视频片段,引出项羽这位历史人物。

(2)提问学生对项羽的了解,从而导入新课《夏日绝句》。

2、初读诗歌(1)教师范读诗歌,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语调。

(2)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教师巡视指导,纠正读音和节奏。

(3)指名学生朗读诗歌,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3、理解诗意(1)讲解诗歌中的重点字词,如“人杰”“鬼雄”“至今”等。

(2)让学生结合注释,自己疏通诗句大意,教师进行适当的点拨和补充。

(3)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诗歌的含义,每组派代表发言,教师进行总结归纳。

4、体会情感(1)介绍诗歌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环境。

(2)引导学生思考诗人为什么会写出这样的诗句,体会诗人借古讽今、抒发爱国之情的写作意图。

(3)让学生再次朗读诗歌,感受诗人的情感。

5、深入探究(1)提问学生“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一诗句对自己有什么启示。

(2)组织学生讨论在当今社会,如何做一个有爱国情怀的人。

《夏日绝句》备课教案

《夏日绝句》备课教案

《夏日绝句》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夏日绝句》。

(2)理解并掌握绝句的韵律特点和表达方式。

(3)分析诗中的意象和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通过分析诗中的意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通过对比学习,让学生了解绝句与其他诗歌形式的不同。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夏日景色的美丽,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

(2)体会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和背诵《夏日绝句》。

2. 理解并掌握绝句的韵律特点和表达方式。

3. 分析诗中的意象和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1. 绝句的韵律特点和表达方式。

2. 诗中的意象和意境的分析。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夏日绝句》。

2. 相关资料:关于绝句的介绍、诗人李清照的背景资料。

3. 教学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a.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诗歌,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诗句。

b. 引入新课,介绍《夏日绝句》的作者李清照和诗的背景。

2. 朗读与背诵(5分钟)a. 指导学生正确朗读《夏日绝句》,注意语气、节奏和停顿。

b. 学生自主练习朗读,教师巡回指导。

c. 组织学生进行背诵,鼓励学生大胆表现自己。

3. 理解与感悟(15分钟)a.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意象,如“燕子”、“荷花”等,理解其象征意义。

b. 学生分享自己对诗中意境的理解和感受。

c. 教师总结,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

4. 绝句特点探讨(10分钟)a. 介绍绝句的韵律特点,如平仄、对仗等。

b.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夏日绝句》的韵律特点。

c.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5. 拓展与对比(10分钟)a. 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关于夏日题材的其他诗歌。

b. 教师组织学生对比《夏日绝句》与其他诗歌的不同之处。

c. 学生分享对比心得,教师总结。

夏日绝句教学设计(通用10篇)

夏日绝句教学设计(通用10篇)

夏日绝句教学设计(通用10篇)夏日绝句教学设计 1一、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通过对古诗修辞手法的赏析,使学生体味诗句表达的精妙。

3、通过对诗人思想感情的赏析,使学生明确做人的价值取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由《夏日绝句》的赏析方法,延伸到其他的赏析方法,使学生能融会贯通。

二、教学重点从修辞手法和思想感情入手进行赏析,培养学生的赏析能力。

三、教学难点通过赏析诗句,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四、课前准备1、学生通过阅读、上网等方式,搜集有关李清照、项羽和南宋的历史资料。

2、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多媒体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1、播放“月满西楼”,学生谈感受。

2、导入:刚才我们欣赏的“月满西楼”柔美、清幽,这首词的作者就是堪称“婉约词宗”的李清照。

你对她有哪些了解,能介绍给大家吗?指名交流,根据学生回答适时出示资料。

李清照的词成就最高,多是离愁别绪,婉约缠绵。

今天,我们共同赏析她的一首诗:夏日绝句(板书课题)是否也是这种风格呢?二、初读,感知古诗1、出示古诗朗读,生谈与《月满西楼》的区别。

2、生自由朗读古诗,出示要求: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注意诗句的节奏和停顿。

3、指名朗读,纠正错误读音。

三、再读,了解诗意。

要求:结合注释进行自学,用自己的话说出古诗大意,有问题的可以标出。

1、小组讨论,教师巡视。

2、全班交流、出示:人活着要做人中豪杰,死了也要做鬼中英雄。

到现在人们还在思念项羽,就是因为他不肯回到江东。

3、学生质疑,可能会问“项羽是谁?他为什么不肯过江东……”(出示项羽的资料)四、品读,悟情入境1、师:现在你已经了解了诗的大意,能不能告诉老师你最喜欢哪一句?生自由谈感受并说明理由。

2、小结:都说退一步海阔天空,仅一河之遥,却是生死之界;仅一念之间,却是存亡之抉。

项羽这位叱咤风云的西楚霸王,放弃了生的希望,“不肯”不是“不能”,不是“不行”,这就是“士可杀而不可辱”的英雄气慨,这就是“死不惧而辱不受”的壮志豪情!所以李清照赞颂他“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生读)这两句诗千百年来吸引着我们,激励着我们,让我们共同赏析,去感受它独特的魅力吧!3、从修辞入手,体味诗句表达的精妙。

《夏日绝句》教学设计(精选9篇)

《夏日绝句》教学设计(精选9篇)

《夏日绝句》教学设计《夏日绝句》教学设计(精选9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夏日绝句》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夏日绝句》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感知诗歌的大意。

2.结合写作背景及相关典故,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解读诗歌的主题。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朗读,感知诗歌的大意。

难点:结合写作背景及相关典故,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解读诗歌中的主题。

【教学过程】一、听——谁在吟唱?【师吟诵诗歌,引出课题、作者】在中国古典文学的阆苑中,有这样一位才女,她的一生就像一部跌宕起伏的电影,演绎着属于她自己的悲欢离合。

“婉约词宗”“千古第一才女”等美称向我们证明着她的满腹才情。

今天,让我们和她一起驻足乌江河畔,倾听她在乱世里的吟唱。

(PPT出示课题,播放录音,学生聆听)同学们,李清照为何会在乌江河畔有这么深沉的感慨呢?是谁触发了她心中的情思呢?让我们从诗歌中寻找答案。

二、问——为谁而歌?1.古语有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接下来请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诗歌,了解一下诗歌的大意。

《夏日绝句》.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诗歌大意】在生时应当作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

直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

过渡语:诗人为谁而歌?项羽。

最后两句提到了项羽的故事,这是历史上有名的典故——乌江自刎。

大家都听过吧?项羽本是西楚霸王,但在楚汉之争中输给了刘邦,了解这个故事的人都知道,他是有机会翻盘的,但是他的自尊和气节不允许他这样做,所以他宁死不降,最后在乌江自刎。

就这一点以及项羽本人来说,世人对他褒贬不一。

有人说他傻,认为他不该放弃......三、探——为何而歌2.同学们:这首诗中作者对项羽的情感态度是怎样的呢?(高度赞扬?赞扬他什么?请从诗歌中找到答案(前两句)确定:在诗人眼中,项羽乃人中豪杰、顶天立地英雄男儿。

夏日绝句》教学设计

夏日绝句》教学设计

《夏日绝句》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绝句的特点和创作背景;2.掌握《夏日绝句》的基本内容和意义;3.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4.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夏日绝句》的基本内容;2.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3.运用诗歌的语言特点进行创作。

三、教学准备1.复印《夏日绝句》的诗歌原文;2.备课教师准备板书、PPT等教学工具;3.准备学生练笔纸,鉴赏手册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可通过播放一段与夏天相关的音乐、图片等引起学生对夏日的联想和感受。

2.呈现(10分钟)教师将《夏日绝句》的诗歌原文呈现给学生,并进行诵读。

然后,让学生跟读,并分析诗歌的特点和意义。

诗歌原文如下:夏日绝句炎炎夏日暑气长,浓郁花香弥漫乡。

甜美蜜露似水流,时光匆匆度盛夏。

3.讲解(15分钟)教师对诗歌进行解读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

4.分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诗歌中的意象、情感和特点进行讨论,并记录下来。

5.展示与分享(15分钟)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并与全班进行分享和交流。

6.巩固(15分钟)让学生自由创作一首以夏天为主题的绝句,鼓励他们运用诗歌的语言特点进行表达。

7.展示与评价(15分钟)学生将自己的创作进行展示,并接受教师和同学的评价和指导。

五、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将自己的创作整理成册,并上传至学习平台。

同时,要求学生每天抄写一首古代绝句,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熟悉。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诗歌鉴赏和创作,旨在培养学生的诗意触觉和美感表达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合作意识。

最后通过展示与评价,促进学生对自己创作的思考和反思。

整个教学过程生动有趣,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思考和表达,尊重学生的个性,不仅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也要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古诗二首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执教:铜仁市碧江区坝黄民族小学姚福波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本诗,背诵并默写。

2、理解诗的内容,感受项羽宁死不屈的品质和诗人的爱国情怀。

二、重、难点
重点:朗读、背诵并默写古诗。

难点:感受项羽宁死不屈的品质,感悟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怀。

三、教学准备
1、创作背景、诗人相关资料。

2、小黑板。

3、李清照《一剪梅》歌曲。

四、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师说创作背景。

2、揭题、释题。

3、简介作者。

(1)生说。

(2)师补充。

(二)朗读感悟
1、自由读诗。

2、师:应该带着怎样的感情来读这首诗?谁来读一读?(悲愤、激昂)
3、师范读,然后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4、小组赛读、男女生赛读。

(三)合作探究
1、同桌合作讨论,理解诗句含义。

(1)理解“生当……鬼雄”。

(2)理解“至今……江东”。

2、学生汇报交流诗意。

3、思考讨论:
(1)结合诗意,你觉得项羽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李清照为什么“至今思项羽”?她要借此诗抒发自己什么感情?(2)“不肯过江东”一句中哪个词用得好,能不能换一换?用上“不是…而是…”的句式来换着说一说。

4、背古诗。

(1)自由背。

(2)指名背。

(3)齐背。

5、默写古诗。

(1)自己默写。

(2)请生上黑板默写。

五、作品欣赏
1、李清照是我国宋代著名的女词人,她的词语言清丽、典雅,我们一起来欣赏她的《一剪梅》。

2、出示小黑板,播放音乐。

3、学生配乐朗诵《一剪梅》。

六、小结
七、附板书
生——人杰
项羽宁死不屈
死——鬼雄
官庄中心小学与长坪希望小学校际交流活动







课题:23《夏日绝句》
执教:姚福波(汪家坪小学)
时间:2011年5月20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