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SI折点更新课件

合集下载

clsi三代头孢菌素折点改变南京讲座(修)[新版

clsi三代头孢菌素折点改变南京讲座(修)[新版
zhu_dm@
头孢菌素单药治疗42例 产ESBLs大肠埃希菌、 肺克菌血症的临床预后(μg/ml)
MIC <=1 μg/ml 成功 13 (81%) 失败 3 (19%) MIC MIC MIC 2 μg/ml 4 μg/ml 8 μg/ml 4 (67%) 3 (27%) 1 (11%) 2 (33%) 8 (73%) 8 (89%)
zhu_dm@
现在我们对检测ESBLs理解
ESBL表型试验不是最佳的 – 在确证试验中,多重耐药机制的存在可能会掩饰ESBL • ESBL + AmpC • ESBL + 孔蛋白突变 – 除大肠杆菌,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杆菌外,肠杆菌科 其它细菌中也存在ESBLs ,这使确证实验更加不可靠 – 在有些实验室不能实施 MIC与“预后”的相关性优于“耐药”机制
– 如果ESBL阳性,则需要把头孢菌素, 青霉素,氨曲南的“S”结果改为“R”
zhu_dm@
zhu_dm@
铜绿假单胞菌属的头孢菌素的折点改变

除肠杆菌科细菌之外的其他细菌均未进行头孢菌素 的折点改变!
zhu_dm@
增加…
MRSA定义
zhu_dm@
zhu_dm@
内容涉及
药敏测定的方法学 与方法学相关的药敏 The Tables表格 结果判断标准(折点 ) 专家系统 纸片扩散法 QC系统 目前我国的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均以CLSI文件作为
药敏试验指导文件进行操作和报告 MIC最低抑菌浓度
Paterson et al. J Clin Micro, 2001, 39:2206; Kim et al. AAC, 2002, 46:1481; Wong-Beringer et al. Clin Infect Dis, 2002,34: 135; Kang et al. 2004, AAC, zhu_dm@ 48: 4574; Bhavani et al, 44th ICAAC, K-1588, 2004

中文版clsi更新PPT课件

中文版clsi更新PPT课件
2015年CLSI折点更新
摘要…………………………………………………………………………1 委员会成员…………………………………………………………………5 本文件主要变化简介 ……………………………………………………13 CLSI建立解释标准和质量控制过程简介 ………………………………16 CLSI参考方法与商品化方法和CLSI与FDA解释标准(折点)…………17 自2010年以来CLSI折点的增加及修订 …………………………………18 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分委会宗旨声明 …………………………………20 表格使用说明 ……………………………………………………………21
OXA48)菌株
•需特殊试剂和仪 器
•只对靶基因特异 •对未检测的特异 性碳青霉烯酶基
因可出现假阴性
The Carba NP(Carbapenemase Nordmann-Poirel) test
—— P112
Carba NP试验
ØCarba NP确证试验是一种肠杆菌科、铜绿假单胞菌和不 动杆菌属细菌中碳青霉烯酶的表型检测方法。
•KPC——快 •OXA——最慢
cutoff值(ECVs)
第25、106、221、220页
1.什么是ECVs 2.如何确定ECVs 3.ECVs/临床折点 4.临床微生物室如何使用ECVs
什么是ECVs
ØCutoff值——epidemiological cutoff values,ECVs ØECVs是根据体外药敏表型(MIC值)来区分有无获得
Ø经验表明,由非野生型痤疮丙酸杆菌引起的感染,万古 霉素治疗效果差
Ø确认后的MIC值和ECV数据应与临床医生和药剂师共同 讨论,且MIC结果不应报告为敏感、中介或耐药。
从2010年—2015 年折点的增加及 修订

2019年CLSI三代头孢菌素折点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2019年CLSI三代头孢菌素折点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Fresno 11/00zhu_dm@
头孢菌素单药治疗42例 产ESBLs大肠埃希菌、 肺克菌血症的临床预后(μg/ml)
MIC
MIC
MIC MIC
<=1 μg/ml 2 μg/ml 4 μg/ml 8 μg/ml
成功 13 (81%) 4 (67%) 3 (27%) 1 (11%)
MIC (µg/ml)
抑菌环直径 (mm)
CLSI M100-S19 (2009) 敏感 中介 耐药
≤4
-
-
≥21
-
-
CLSI M100-S20 (2019) 敏感 中介 耐药
≤4
-
≥8
≥21
-
≤20
利耐唑胺不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比较罕见 0.05% (7 / 15,280)
CLSI agenda book June 2009.
≤8
16
≥32
对肠杆菌科细菌的头孢菌素MIC的折点降低了
敏感 ≤1 ≤1 ≤1 ≤1 ≤4 ≤4
M100-S20 中介 2 2 2 2 8 8
耐药 ≥4 ≥4 ≥4 ≥4 ≥16 ≥16
Fresno 11/00zhu_dm@
肠杆菌科修订…折点( MIC µg/ml )
抗生素
Fresno 11/00zhu_dm@
Predictors of Bacterial Eradication: Pharmacokinetic/Pharmacodynamic profiles
Time > MIC
AUC24/MIC
MIC
40-50%
MIC
25-125
Penicillins Cephalosporins Carbapenems

CLSI 折点更新进展(08-30)

CLSI 折点更新进展(08-30)
CLSI M100-S20-U (2010年6月)
沙门菌属和氟喹诺酮类的耐药性
基因型 gyrA (单位点突变) 1 染色体
奈啶酸 常耐药
表型 环丙 MIC (µg/ml)
0.12 - 1.0
gyrA, gyrB (多位点突变) 1 染色体 qnr +/-; aac(6’)-lb-cr 2 质粒 (新的耐药机制) 没有耐药基因
的大肠埃希菌感染的患者治疗是有效的。 有些商业化药敏系统中厄他培南的最低浓度是0.5μg/ml
厄他培南 – 不同MIC下的累积抑菌百分率
(N= 356 产KPC的肠杆菌科菌) 旧 (2011) <0.25/0.5/>1.0 新 (2012) <0.5/1.0/>2.0
Cumulative % Inhibited
89.3
100
S
I
R
80
S
I
R
60
40
20
0
0.3
0.8
2.2
0
<=0.25 0.5
1
2
MIC (mcg/ml)
7.3
4
>=8.0
12
新折点和碳青霉烯酶的的关系
肠杆菌科菌 不同MIC下的碳青霉烯酶检出率 (µg/ml)
抗菌药物 亚胺培南 美罗培南 厄他培南 多利培南
敏感 ≤1
0%* ≤1
1.2% ≤0.25
•两种折点结果示上述两种菌对头孢他啶的耐药率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新折点获得的药敏结果更符合临床实际,更有利于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 ?!
大肠埃希菌的敏感性变化
年份 株数
2005 3938 2006 5403 2007 6445 2008 6659 2009 7801 2010 9084 2011 11076

CLSI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标准解1

CLSI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标准解1

CLSI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标准解读葡萄球菌CLSI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标准解读第一辑2009年CLSI (M100-S19)中葡萄球菌属药敏更新部分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王辉陈宏斌2009年CLSI在版式上的显著变化是将K-B法和MIC法放在同一个表格中,方便比较。

对于葡萄球菌属,主要有以下更新和变化:一是去除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苯唑西林纸片扩散法试验;二是删除了万古霉素纸片扩散法的药敏折点;三是增加了金葡菌莫匹罗星高水平耐药性的检测。

一、β-内酰胺类的变化2009年CLSI指出在报告青霉素对葡萄球菌敏感之前,即当MIC≤0.12μg/ml或抑菌圈直径≥29 mm,需要做可诱导的β-内酰胺酶试验。

其操作如下:将分离菌株传种至血平皿或MH琼脂上,贴上作为诱导子的苯唑西林或头孢西丁纸片,35℃孵育16-18h,挑取抑菌圈边缘的细菌做b-内酰胺酶试验。

b-内酰胺酶试验阳性可以预测青霉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羧苄青霉素、替卡西林、美洛西林和哌拉西林耐药。

在检测MRS时,金葡菌、路登葡萄球菌和其它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oNS)对苯唑西林的折点和选取的药敏方法有所不同,具体见表1(见下页)。

在CoNS(除外路登葡萄球菌以外)中,由于苯唑西林纸片扩散法存在太多假―R‖,所以此法被去除,而是采用头孢西丁纸片法、苯唑西林/头孢西丁MIC法检测mecA介导的苯唑西林耐药。

对于由CoNS(除外表皮葡萄球菌)引起的严重感染,当苯唑西林MIC值在0.5-2μg/mL之间时,应当检测该菌株是否产mecA基因或PBP2a(图1)。

利用头孢西丁检测mecA 介导的苯唑西林耐药所推荐的质控菌株是金葡菌ATCC25923-mecA阴性(抑菌圈直径23-29mm)和金葡菌ATCC43300-mecA阳性(抑菌圈直径≤21mm)。

图1 CoNS*苯唑西林MIC结果报告策略二、糖肽类耐药性的检测2009年CLSI推荐采用MIC法检测所有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的敏感性,去除了纸片扩散法。

eucast和clsi 更新

eucast和clsi 更新

2. 诺氟沙星的药敏结果可以推导喹诺酮类药物的药敏结果,敏感可以推导分离株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
星和氧氟沙星敏感。但是耐药不行,需要单独进行测试才能确认药敏结果
3. 克林霉素诱导耐药实验:将克林霉素和红霉素纸片间隔≤12mm;孵育6-8小时后确认是否存在“D”状抑菌圈。
对于此试验,阳性结果可靠,但是阴性结果并不能排除不存在诱导耐药情况。此外当测试克林霉素药敏试验时,
3. 克林霉素诱导耐药实验:将克林霉素和红霉素纸片间隔≤12mm;孵育6-8小时后确认是否存在“D”状抑菌圈。
16
对于此试验,阳性结果可靠,但是阴性结果并不能排除不存在诱导耐药情况。此外当测试克林霉素药敏试验时,
建议QC 方法和流程
质控菌株: • 大肠ATCC 25922,金葡ATCC 29213和肺炎
15
Clindamycin
2
Trimethoprim-sulfamethoxazole
1.25-23.75
4 hours
Range Target
8-12
10
12-17
14-15
16-22
耐药
此外存在以个技术不确定区域ATU(Area of Technical Uncertainty ),因为孵育时间较短, 当抑菌圈在此区域内时无法确认其分类结果是属于敏感或耐药。其分类结果可疑。
8
如何处理和报告ATU结果
ATU区域代表了药敏分类结果(S,I,R)之间分离差的区域。 S,I,R结果解释误差在此区 域中极具增加,因此不建议对位于此区域的药敏结果进行解释。通常情况下孵育时间越短,出 现ATU结果的可能性就越高。
Target
17-18 20 18 21 25 17 17 17

抗生素折点

抗生素折点

抗生素折点简介体外试验敏感和耐药的标准,是由所谓的折点(breakpoints)来界定的,折点是指具体的MIC值,是根据MIC的频度、细菌耐药的机制、抗菌药物的药动学和药效学、临床的相关性作出的,CLSI/NCCLS不断根据临床的资料更新折点的界定,比如2002年CLSI/NCCLS头孢噻肟和头孢曲松对呼吸道标本来源的肺炎链球菌敏感和耐药的折点从原来≤0.5 ug/mL为敏感,放宽到≤1.0 ug/mL为敏感,耐药的标准也从>2ug/mL,放宽到>4ug/mL。

折点的具体意义折点界定的敏感、中介和耐药,其具体意义为:① 敏感(S):“敏感”表明该菌株所致感染可以此种抗微生物药物常规剂量进行治疗,除非存在禁忌证。

② 中介(I):“中介”类包括这些菌株,即其MIC接近于血液和组织中通常可达到的水平,而抗微生物药物治疗的反应率可能低于敏感株。

“中介”意味着药物在生理浓集的部位(如尿液中的喹诺酮类和β一内酰胺类)具有临床效力,或者可用;高于通常剂量的药物进行治疗(如β-内酰胺类)。

“中介”还意味它是一个缓冲区,避免微小的、未能控制的技术因素造成重大的结果解释错误,特别是对那些药物毒性范围窄的药物。

③ 耐药(R):耐药株是指常规剂量药物通常达到的全身浓度,不能抑制生长的菌株和/或MIC落在存在某些特定的耐药机制(如β一内酰胺酶)范围内,并且治疗研究显示其临床疗效并不可靠的范围内的菌株。

折点的局限性体外药敏实验根据折点决定的耐药和敏感,并不能完全代表细菌在体内对抗菌药物耐药和敏感。

抗菌药物对某种细菌敏感还是耐药,决定于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和细菌的基因型,耐药基因的检出可以直接预告耐药,但由于许多细菌的耐药涉及许多的机制,其原因也没有完全阐明,监测耐药的分子生物学方法相对于体外药敏试验更需要复杂的设备和仪器。

因此,目前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主要还是通过体外药敏试验来预测细菌耐药。

由于体外药敏结果是决定于基因型的表型,细菌在体外对抗菌药物耐药,体内必定耐药,而在体外敏感的,体内就不一定敏感。

CLSI三代头孢菌素折点改变南京讲座修.ppt

CLSI三代头孢菌素折点改变南京讲座修.ppt

The following dosage comments were added:
头孢菌素
头孢唑啉 头孢呋辛 头孢吡肟
2010年前表 2A
8/16/32 8/16/32 8/16/32
按通常PK_PD 剂量的折点
按MIC值中菌群 分布调节后的 PK-PD折点
1/2/4
----
4/8/16*
8/--/16
≤8
16
≥32
对肠杆菌科细菌的头孢菌素MIC的折点降低了
敏感 ≤1 ≤1 ≤1 ≤1 ≤4 ≤4
M100-S20 中介 2 2 2 2 8 8
耐药 ≥4 ≥4 ≥4 ≥4 ≥16 ≥16
优秀课件,精彩无限! zhu_dm@
肠杆菌科修订…折点( MIC µg/ml )
抗生素
头孢唑啉 头孢噻肟 头孢唑肟 头孢曲松 头孢他啶
– 按上述MRS菌种的结果报告原则
优秀课件,精彩无限! zhu_dm@
葡萄球菌属 增加… -利奈唑胺 “R” 折点
MIC (µg/ml)
抑菌环直径 (mm)
CLSI M100-S19 (2009) 敏感 中介 耐药
≤4
-
-
≥21
-
-
CLSI M100-S20 (2010) 敏感 中介 耐药
头孢尼西
Cefoperazone 头孢哌酮
Moxalactam 拉氧头孢
在美国未上市
如果检测这些药物,对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奇 异变形杆菌必须还要做ESBL的筛选和确证实验
– 如果ESBL阳性,则需要把头孢菌素,
青霉素,氨曲南的“S”结果改为“R”
优秀课件,精彩无限! zhu_dm@
野生株的MIC分布 体外耐药标志:表型和基因型 动物和人类PK/PD研究数据 临床研究结果和病原体MIC相关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机制
Ø肠杆菌科
•碳青霉烯水解酶—水解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头孢菌素酶+膜孔蛋白缺失
一些Ampc、ESBLs可表现低水平碳青霉烯酶活性 膜孔蛋白缺失阻止抗生素进入细胞内
Ø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
•产酶
•假阴性:产OXA (质粒介导,
OXA48)菌株
•需特殊试剂和仪 器
•只对靶基因特异 •对未检测的特异 性碳青霉烯酶基
因可出现假阴性
The Carba NP(Carbapenemase Nordmann-Poirel) test
—— P112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折点——沙门氏菌
Ø增加了“替代药物”培氟沙星纸片法的折点 Ø增加了阿奇霉素的折点(伤寒沙门氏菌)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重大的变化2015(2)
试验和报告推荐药物
Ø在U组药物的选择中增加了磷霉素
表格使用说明变化
Ø附加并着重强调“替代药物”——头孢唑林 Ø澄清CNS β-内酰胺酶的筛选建议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Introduction to Tables 3B and 3C. Tests for Carbapenemases in Enterobacteriaceae, Pseudomonas aeruginosa, and Acinetobacter spp.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什 么 时 候 做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初筛试验阳性和对三代头孢菌素
中一种或多种药物耐药,则常规 做MHT, MHT 阳性菌株,应报 告对所有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 若阴性,使用M100-S20 解释标准 来解释碳青霉烯药物 MICs
感染控制程序或流行病学调查需 要时做MHT,对于MHT 阳性菌 株,不需要更改碳青霉烯类敏感 性试验结果的解释。
Carba NP试验
ØCarba NP确证试验是一种肠杆菌科、铜绿假单胞菌和不 动杆菌属细菌中碳青霉烯酶的表型检测方法。
Ø采用比色法 Ø主要用于流行病学研究或感染控制,尚不推荐作为临床
常规使用。 Ø研究表明,此试验在检测KPC、NDM、VIM、SPM和
SME型碳青霉烯酶方面具有较好的敏感性(90%)和特 异性(90%)。 Ø对于OXA-48型碳青霉烯酶敏感性低(11%)。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重大的变化2015(4)
质量控制
Ø增加多种药物在相应的质控菌株中的QC范围 Ø增加eco ATCC35218 关于检测 β-内酰胺酶的处理意见
附录
Ø修改肺炎链球菌中头孢洛林药敏结果的建议 Ø增加了肠杆菌科中头孢吡肟折点变化,SDD的解释说明 Ø增加流行病学cutoff值
细菌 优势
局限性
MHT
Carba NP
分子检测
肠杆菌科
肠杆菌科 铜绿假单胞菌 不动杆菌属
肠杆菌科 铜绿假单胞菌 不动杆菌属
简单
快速
可检测碳青霉烯 酶的类型
•假阳性: ESBL/Ampc+膜孔 蛋白缺失的菌株 •假阴性:产NDM 菌株(偶尔出现) •仅用于肠杆菌科 细菌
•需要特殊试剂 •某些菌株检测结 果无效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重大的变化2015(3)
筛选及确证试验
Ø增加概述——检测方法 Ø删除MHT操作方法
质量控制
Ø增加当应用商品化系统时,应遵循制造商对于质量 控制的建议。
Ø澄清应根据需测试的抗菌药物来选择QC菌株 Ø增加判断苯唑西林纸片药物含量衰减与否的评估内容
—— P112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Introduction to Tables 3B and 3C. Tests for Carbapenemases in Enterobacteriaceae, Pseudomonas aeruginosa, and Acinetobacter spp.
铜绿假单胞菌—金属酶 鲍曼不动杆菌—OXA
•其他耐药机制
膜孔蛋白缺失、靶位改变、外排泵机制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新/旧CLSI判断标准
美罗培南(肠杆菌科MIC)
旧折点(2010年)
新折点(2011)
S
I

S
I
R
≤ 4 8 ≥ 16 ≤ 1 2 ≥ 4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Table1A-1C抗菌药物的分组 Table2A-2J 纸片法及MIC法的解释标准 Table3A-3I筛选实验及确证实验的解释 Table4A-5G质量控制 Table6A-8B制备方案 AppendixA-Glossary3补充说明及术语表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变化的概要
M100-S25 第 13-15页.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重大的变化2015(1)
最大变化
Ø引入 Carba NP试验 Ø引入流行病学cutoff值(ECVs)的概念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摘要…………………………………………………………………………1 委员会成员…………………………………………………………………5 本文件主要变化简介 ……………………………………………………13 CLSI建立解释标准和质量控制过程简介 ………………………………16 CLSI参考方法与商品化方法和CLSI与FDA解释标准(折点)…………17 自2010年以来CLSI折点的增加及修订 …………………………………18 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分委会宗旨声明 …………………………………20 表格使用说明 ……………………………………………………………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