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辅导

合集下载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第一章辅导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第一章辅导
物的质量和清洁卫生 3.饭前饭后不作剧烈活动 4.培养儿童定时大便习惯
(五)泌尿、生殖系统
• 解剖生理特点 • 卫生要求
儿童泌尿、生殖系统的卫生要求
1.培养学前儿童定时排尿的习惯 2.预防遗尿症 3.培养学前儿童每天晚上洗屁股的
习惯 4.每天供应学前儿童足够的开水 5.纠正个别儿童玩弄生殖器的习惯
2.生长发育的评价方法
儿童身体生长发育的评价应包括 发育水平、发育速度以及发育匀称程 度三个方面,为此而建立的评价方法 是多种多样的,如身体指数评价法、 发育年龄评价法、离差评价法、百分 位数评价法、相关回归评价法等。
2.生长发育的评价方法
这些方法有简有繁,所说明 的问题各有侧重,但是任何一种 方法都不能完全满足对生长发育 进行全面评价的要求。因此,在 运用这些方法时,一方面应结合 评价的目的选择适当的方法,另 一方面还须将评价结果与身体检 查等情况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
等级
标准
上等
x
中上等
中等
中下等
下等
x+2S以上 x+S到x+2S x+S到x-S x-S到x-2S x-2S以下
发育离差评价法
• 等级评价法常用的指标是身高和 体重。个体儿童的身高、体重数值在 标准均值土2个标准差(土2S)范围以 内,可视为正常,大约95%的儿童均 属此列。但在土2S范围以外的也不能 一概肯定为异常,需定期连续观察, 并结合体格检查作出结论。
发育离差评价法

发育离差评价法是评价儿童生长
发育较常用的方法,是将个体儿童的
发育数值和作为标准的均值及标准差
比较,以评价个体儿童发育状况的方
法。根据与该均值差异的大小和高低,
评定该儿童发育是良好还是低下。

高中化学 《第一章 物质结构》练习竞赛辅导

高中化学 《第一章 物质结构》练习竞赛辅导

现吨市安达阳光实验学校高中化学竞赛辅导《第一章物质结构》练习及答案第一章物质结构1、在有机溶剂里令n摩尔五氯化磷与n摩尔氯化铵量地发生完全反,释放出4n摩尔的氯化氢,同时得到一种白色的晶体A。

A的熔点为113℃,在减压下,50℃即可升华,在1Pa下测得的A的蒸汽密度若换算成状况下则为15.5g/L。

(1)通过计算给出A的分子式。

(2)分子结构测的结论表明,同种元素的原子在A分子所处的环境毫无区别,试画出A的分子结构简图(即用单键一和双键=把分子里的原子连接起来的路易斯结构式)。

2、PCl5是一种白色固体,加热到160℃不经过液态阶段就变成蒸气,测得180℃下的蒸气密度(折合成状况)为9.3g/L, 极性为零,P—Cl键长为204pm 和211pm两种。

继续加热到250℃时测得压力为计算值的两倍。

PCl5在加压下于148℃液化,形成一种能导电的熔体,测得P—Cl的键长为198pm和206pm 两种。

(P、Cl相对原子质量为31.0、35.5)回答如下问题:(1)180℃下PCl5蒸气中存在什么分子?为什么?写出分子式,画出立体结构。

(2)在250℃下PCl5蒸气中存在什么分子?为什么?写出分子式,画出立体结构。

(3)PCl5熔体为什么能导电?用最简洁的方式作出解释。

(4)PBr5气态分子结构与PCl5相似,它的熔体也能导电,但经测其中只存在一种P-Br键长。

PBr5熔体为什么导电?用最简洁的形式作出解释。

3、NO的生物活性已引起家高度。

它与超氧离子(O2—)反,该反的产物本题用A为代号。

在生理pH值条件下,A的半衰期为1~2秒。

A被认为是人生病,如炎症、中风、心脏病和风湿病引起大量细胞和组织毁坏的原因。

A在巨噬细胞里受控生成却是巨噬细胞能够杀死癌细胞和入侵的微生物的重要原因。

家用生物拟态法探究了A的基本性质,如它与硝酸根的异构化反。

他们发现,当16O 标记的A在18O标记的水中异构化得到的硝酸根有11% 18O,可见该反历程复杂。

导游证《地方导游基础知识》第一章辅导:北京市概况 (1)

导游证《地方导游基础知识》第一章辅导:北京市概况 (1)

导游证《地方导游基础知识》第一章辅导:北京市概况 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中央直辖市,中国政治、文化、科教和国际交流中心,同时也是中国经济金融的决策中心和管理中心。

北京简称“京”,市政府驻地为北京市。

【地理环境】 北京市位于华北平原北部,背靠燕山,毗邻天津市和河北省,并与天津市一起被河北省所环绕。

总面积1.64万平方千米。

北京市山区面积1.02万平方千米,平原区面积为0,62万平方千米。

北京的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拔43.5米。

北京市西部为西山,属太行山脉;北部和东北部为军都山,属燕山山脉。

的山峰为京西门头沟区的东灵山,海拔2303米。

最低的地面为通州区东南边界。

西山、军都山两山在南口关沟相交,形成一个向东南展开的半圆形大山弯,人们称之为“北京弯”,它所围绕的小平原即为北京小平原。

诚如古人所言:“幽州之地,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诚天府之国。

” 北京自西向东贯穿五大水系(属海河流域):大清河水系(流经房山区的一段称拒马河)、永定河水系、北运河水系(其上游称温榆河)、潮白河水系和蓟运河水系,多由西北部山地发源,向东南蜿蜒流经平原地区,最后分别汇入渤海。

北京没有天然湖泊,有水库85座,其中大型水库有密云水库、官厅水库、怀柔水库、海子水库。

【气候特征】 北京的气候为典型的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

春季,气温回升快,昼夜温差大;夏季,酷暑炎热,降水集中,形成雨热同季;秋季,天高气爽,冷暖适宜,光照充足;冬季,寒冷漫长,长达5个月左右。

全年无霜期180~200天,西部山区较短。

年平均气温10℃一12℃。

降水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全年降水的80%集中在夏季6月、7月、8月三个月,7月、8月有大雨。

年平均降水量664毫米。

北京太阳辐射量全年平均为l12—136千卡/厘米,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000—2800小时。

值在延庆区和古北口,为2800小时以上;最小值分布在霞云岭,日照为2063小时。

第1章全等三角形 优生辅导专题提升训练(附答案) 2021-2022学年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1章全等三角形 优生辅导专题提升训练(附答案) 2021-2022学年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2021-2022学年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章全等三角形》优生辅导专题提升训练(附答案)1.如图,△ABC≌△AEF,AB=AE,∠B=∠E,则对于结论①AC=AF,②∠F AB=∠EAB,③EF=BC,④∠EAB=∠F AC,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A.1个B.2个C.3个D.4个2.如图,已知△ABE≌△ACD,∠1=∠2,∠B=∠C,不正确的等式是()A.AB=AC B.∠BAE=∠CAD C.BE=DC D.AD=DE3.如图,Rt△ABC沿直角边BC所在直线向右平移到Rt△DEF,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A.BE=EC B.BC=EF C.AC=DF D.△ABC≌△DEF 4.如图所示,若△ABE≌△ACF,且AB=6,AE=2,则BF的长为()A.2B.3C.5D.45.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全等三角形的高相等B.全等三角形的中线相等C.全等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相等D.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平分线相等6.下列说法:①全等图形的形状相同、大小相等;②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③全等三角形的周长、面积分别相等;④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其中正确的说法为()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7.如图,已知线段AC、BD相交于点O,从下列条件:①点O是线段AC中点;②点O是线段BD的中点;③AB=DC;④AB∥DC中选两个仍不能说明△ABO≌△CDO的是()A.①②B.①③C.③④D.①④8.如图,点B,F,C,E共线,∠B=∠E,BF=EC,添加一个条件,不能判断△ABC≌△DEF的是()A.AB=DE B.∠A=∠D C.AC=DF D.AC∥FD9.下列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方法,不正确的是()A.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B.两个锐角对应相等C.斜边和一直角边对应相等D.斜边和一锐角对应相等10.如图,AC,BD相交于点O,OB=OD.要使△AOB≌△COD,则下列添加的条件中错误的是()A.∠A=∠C B.∠B=∠D C.OA=OC D.AB=CD11.如图,AC、BD相交于点O,∠1=∠2,若用“SAS”说明△ACB≌△BDA,则还需要加上条件()A.AD=BC B.BD=AC C.∠D=∠C D.OA=AB12.某同学把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打碎了3块,现在要到玻璃店去配一块完全一样的玻璃,那么最省事的方法是()A.带①去B.带②去C.带③去D.带①②③去13.如图,已知BC=EC,∠BCE=∠ACD,如果只添加一个条件使△ABC≌△DEC,则添加的条件不能为()A.AB=DE B.∠B=∠E C.AC=DC D.∠A=∠D 14.如图,已知CD⊥AB于D,现有四个条件:①AD=ED;②∠A=∠BED;③∠C=∠B;④AC=EB,那么不能得出△ADC≌△EDB的条件是()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15.如图,△ABC≌△ADE,∠EAC=25°,则∠BAD=°.16.已知△ABC≌△DEF,且△ABC的三边长分别为3cm,4cm,5cm,则△DEF的周长为cm.17.如图,已知△ABC≌△ADE,若AB=7,AC=4,则BE的值为.18.如图,已知∠1=∠2、AD=AB,若再增加一个条件不一定能使结论△ADE≌△ABC成立,则这个条件是.19.如图,A、B两点分别位于一个池塘的两端,点C是AD的中点,也是BE的中点,若DE=20米,则AB=.20.如图,点E,F在BC上,BE=CF,∠A=∠D,∠B=∠C,AF与DE交于点O.(1)求证:AB=DC;(2)试判断△OEF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1.已知:BE⊥CD,BE=DE,BC=DA,求证:①△BEC≌△DEA;②DF⊥BC.22.如图,∠A=∠B=90°,E是AB上的一点,且AE=BC,∠1=∠2.(1)Rt△ADE与Rt△BEC全等吗?并说明理由;(2)△CDE是不是直角三角形?并说明理由.23.如图,点E,F分别是线段AD上的两点,AE=DF,AB∥CD,AB=CD,线段CE与BF有什么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请说明理由.24.如图所示,A、F、C,D四个点在同一直线上,AB⊥BC.DE⊥EF,AC=DF,AB=DE.求证:BF∥CE.25.在△ABC中,∠ACB=90°,AC=BC,直线MN经过点C,且AD⊥MN于点D,BE⊥MN于点E.(1)当直线MN绕着点C旋转到如图1所示的位置时,求证:①△ADC≌△CEB;②DE=AD+BE;(2)当直线MN绕着点C旋转到如图2所示的位置时,①找出图中一对全等三角形;②DE、AD、BE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26.如图,在△ABC中,∠ACB=90°,AC=BC,BE⊥CE于E,AD⊥CE于D.(1)求证:△ADC≌△CEB.(2)AD=5cm,DE=3cm,求BE的长度.27.已知:如图,AB=AC,PB=PC,PD⊥AB,PE⊥AC,垂足分别为D、E.证明:(1)PD=PE.(2)AD=AE.28.在△ABC中,AB=CB,∠ABC=90°,F为AB延长线上一点,点E在BC上,且AE=CF.(1)求证:Rt△ABE≌Rt△CBF;(2)若∠CAE=30°,求∠ACF度数.29.(1)已知,如图①,在△ABC中,∠BAC=90°,AB=AC,直线m经过点A,BD⊥直线m,CE⊥直线m,垂足分别为点D、E,求证:DE=BD+CE.(2)如图②,将(1)中的条件改为:在△ABC中,AB=AC,D、A、E三点都在直线m 上,并且有∠BDA=∠AEC=∠BAC=α,其中α为任意钝角,请问结论DE=BD+CE是否成立?若成立,请你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1.解:∵△ABC≌△AEF,∴AC=AF,故①正确;∠EAF=∠BAC,∴∠F AC=∠EAB≠∠F AB,故②错误;EF=BC,故③正确;∠EAB=∠F AC,故④正确;综上所述,结论正确的是①③④共3个.故选:C.2.解:∵△ABE≌△ACD,∠1=∠2,∠B=∠C,∴AB=AC,∠BAE=∠CAD,BE=DC,AD=AE,故A、B、C正确;AD的对应边是AE而非DE,所以D错误.故选:D.3.解:∵Rt△ABC沿直角边BC所在直线向右平移到Rt△DEF ∴Rt△ABC≌Rt△DEF∴BC=EF,AC=DF所以只有选项A是错误的,故选:A.4.解:∵△ABE≌△ACF,∴AF=AE=2,∴BF=AB﹣AF=6﹣2=4,故选:D.5.解:∵A、B、C项没有“对应”∴错误,而D有“对应”,D是正确的.故选:D.6.解:①全等图形的形状相同、大小相等,正确;②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正确;③全等三角形的周长、面积分别相等,正确;④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错误;故选:C.7.解:A、∵点O是线段AC中点,点O是线段BD的中点,∴OA=OC,OB=OD,∵∠AOB=∠COD,∴△ABO≌△CDO(SAS),不符合题意;B、∵点O是线段AC中点,AB=DC,∴OA=OC,∵∠AOB=∠COD,不能判定△ABO≌△CDO,符合题意;C、∵AB=DC;AB∥DC,∴∠B=∠D,∠A=∠C,∴△ABO≌△CDO(ASA),不符合题意;D、∵点O是线段AC中点,∴OA=OC,∵AB∥DC,∴∠B=∠D,∠A=∠C,∴△ABO≌△CDO(AAS),不符合题意;故选:B.8.解:∵BF=EC,∴BF+FC=EC+FC,∴BC=EF,又∵∠B=∠E,∴当添加条件AB=DE时,△ABC≌△DEF(SAS),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当添加条件∠A=∠D时,△ABC≌△DEF(AAS),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当添加条件AC=DF时,无法判断△ABC≌△DEF,故选项C符合题意;当添加条件AC∥FD时,则∠ACB=∠DFE,故△ABC≌△DEF(ASA),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C.9.解:A、根据SAS可以判定三角形全等,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AA不能判定三角形全等,本选项符合题意.C、根据HL可以判定三角形全等,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根据AAS可以判定三角形全等,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10.解:∵∠AOB=∠COD,OB=OD,∴当添加∠A=∠C时,可根据“AAS”判断△AOB≌△COD;当添加∠B=∠D时,可根据“ASA”判断△AOB≌△COD;当添加OA=OC时,可根据“SAS”判断△AOB≌△COD.故选:D.11.解:还需要加上条件BD=AC,∵在△ABD和△BAC中,∴△ACB≌△BDA(SAS),故选:B.12.解:第一块和第二块只保留了原三角形的一个角和部分边,根据这两块中的任一块均不能配一块与原来完全一样的;第三块不仅保留了原来三角形的两个角还保留了一边,则可以根据ASA来配一块一样的玻璃.最省事的方法是应带③去,理由是:ASA.故选:C.13.解:∵∠BCE=∠ACD,∴∠BCE+∠ACE=∠ACD+∠ACE,∴∠ACB=∠DCE,A、根据BC=CE,AB=DE,∠ACB=∠DCE不能推出△ABC≌△DEC,故本选项正确;B、因为∠ACB=∠DCE,∠B=∠E,BC=CE,所以符合AAS定理,即能推出△ABC≌△DEC,故本选项错误;C、因为BC=CE,∠ACB=∠DCE,AC=CD,所以符合SAS定理,即能推出△ABC≌△DEC,故本选项错误;D、因为∠A=∠D,∠ACB=∠DCE,BC=CE,所以符合AAS定理,即能推出△ABC≌△DEC,故本选项错误;故选:A.14.解:A、∵CD⊥AB,∴∠ADC=∠BDE=90°,在△ADC和△EDB中,∵,∴△ADC≌△EDB(AAS),正确,故本选项错误;B、∵CD⊥AB,∴∠ADC=∠BDE=90°,在△ADC和△EDB中,∵,∴△ADC≌△EDB(AAS),正确,故本选项错误;C、∵CD⊥AB,∴∠ADC=∠BDE=90°,在Rt△ADC和Rt△EDB中,∵,∴Rt△ADC≌Rt△EDB(HL),正确,故本选项错误;D、根据三个角对应相等,不能判断两三角形全等,错误,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15.解:∵△ABC≌△ADE,∴∠CAB=∠EAD,∴∠CAB﹣∠EAB=∠EAD﹣∠BAD,即:∠BAD=∠EAC=25°,故答案为25.16.解:∵△ABC的三边长分别为3cm,4cm,5cm,△ABC≌△DEF,∴△DEF的三边长分别为3cm,4cm,5cm,∴△DEF的周长为3+4+5=12(cm),故答案为:12.17.解:∵△ABC≌△ADE,∴AB=AD=7,AC=AE=4,则BE的值为:7﹣4=3.故答案为:3.18.解:增加的条件为DE=BC,理由:∵∠1=∠2,∴∠1+∠BAE=∠2+∠BAE,∴∠DAE=∠BAC,∵AD=AB,DE=BC,∴△ADE≌△ABC不一定成立,故答案为:DE=BC.19.解:∵点C是AD的中点,也是BE的中点,∴AC=DC,BC=EC,∵在△ACB和△DCE中,,∴△ACB≌△DCE(SAS),∴DE=AB,∵DE=20米,∴AB=20米,故答案为:20米.20.(1)证明:∵BE=CF,∴BE+EF=CF+EF,即BF=CE.在△ABF与△DCE中,,∴△ABF≌△DCE(AAS),∴AB=DC.(2)△OEF为等腰三角形理由如下:∵△ABF≌△DCE,∴∠AFB=∠DEC,∴OE=OF,∴△OEF为等腰三角形.21.证明:(1)∵BE⊥CD,∴∠BEC=∠DEA=90°,又∵BE=DE,BC=DA,∴△BEC≌△DEA(HL);(2)∵△BEC≌△DEA,∴∠B=∠D.∵∠D+∠DAE=90°,∠DAE=∠BAF,∴∠BAF+∠B=90°.即DF⊥BC.22.解:(1)全等,理由是:∵∠1=∠2,∴DE=CE,在Rt△ADE和Rt△BEC中,,∴Rt△ADE≌Rt△BEC(HL);(2)是直角三角形,理由是:∵Rt△ADE≌Rt△BEC,∴∠3=∠4,∵∠3+∠5=90°,∴∠4+∠5=90°,∴∠DEC=90°,∴△CDE是直角三角形.23.解:CE=BF,CE∥BF,理由如下:∵AB∥CD,∴∠A=∠D,又∵AE=DF,∴AE+EF=DF+EF,即AF=DE,又∵AB=CD,∴△ABF≌△DCE(SAS),∴CE=BF,∠CED=∠BF A,∴CE∥BF.24.证明:如图,在Rt△ABC与Rt△FED中,.∴Rt△ABC≌Rt△FED(HL).∴∠A=∠D.∵AC=DF,∴AC﹣FC=DF﹣FC,即AF=DC.在△ABF与△DEC中,.∴△ABF≌△DEC(SAS).∴∠AFB=∠DCE.∴∠BFC=∠ECF.∴BF∥CE.25.(1)证明:∵AD⊥MN,BE⊥MN,∴∠ADC=∠CEB=90°,∴∠DAC+∠ACD=90°,∵∠ACB=90°,∴∠ACD+∠BCE=180°﹣90°=90°,∴∠DAC=∠ECB;在△ADC和△CEB中,∠ADC=∠CEB,∠DAC=∠ECB,AC=CB,∴△ADC≌△CEB(AAS)①,∴DC=EB,AD=CE,∴DE=AD+BE.(2)解:同理可得△ADC≌△CEB①;∴AD=CE,CD=BE,∴DE=AD﹣BE②.26.(1)证明:∵AD⊥CE,∠ACB=90°,∴∠ADC=∠ACB=90°,∴∠BCE=∠CAD(同角的余角相等),在△ADC与△CEB中∴△ADC≌△CEB(AAS);(2)解:由(1)知,△ADC≌△CEB,则AD=CE=5cm,CD=BE.∵CD=CE﹣DE,∴BE=AD﹣DE=5﹣3=2(cm),即BE的长度是2cm.27.证明:(1)连接AP.在△ABP和△ACP中,,∴△ABP≌△ACP(SSS).∴∠BAP=∠CAP,又∵PD⊥AB,PE⊥AC,垂足分别为D、E,∴PD=PE(角平分线上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2)在△APD和△APE中,∵,∴△APD≌△APE(AAS),∴AD=AE;28.(1)证明:∵∠ABC=90°,∴∠CBF=∠ABE=90°,在Rt△ABE和Rt△CBF中,,∴Rt△ABE≌Rt△CBF(HL);(2)解:∵AB=BC,∠ABC=90°,∴∠CAB=∠ACB=45°,又∵∠BAE=∠CAB﹣∠CAE=45°﹣30°=15°,由(1)知:Rt△ABE≌Rt△CBF,∴∠BCF=∠BAE=15°,∴∠ACF=∠BCF+∠ACB=15°+45°=60°.29.证明:(1)∵BD⊥直线m,CE⊥直线m,∴∠BDA=∠CEA=90°,∵∠BAC=90°,∴∠BAD+∠CAE=90°,∵∠BAD+∠ABD=90°,∴∠CAE=∠ABD,∵在△ADB和△CEA中,∴△ADB≌△CEA(AAS),∴AE=BD,AD=CE,∴DE=AE+AD=BD+CE;(2)结论DE=BD+CE仍然成立,理由是:∵∠BDA=∠BAC=α,∴∠DBA+∠BAD=∠BAD+∠CAE=180°﹣α,∴∠CAE=∠ABD,∵在△ADB和△CEA中,∴△ADB≌△CEA(AAS),∴AE=BD,AD=CE,∴DE=AE+AD=BD+CE.。

《高等数学》(一)第一章同步辅导

《高等数学》(一)第一章同步辅导
本章重点:函数概念和基本初等函数。
难点:函数的复合。
典型例题分析与详解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集合中为空集的「」 A { }B {0 } C 0D {x |x2+1=0,x ∈R } 「答案」选D 「解析」因为A 、B 分别是由空集和数零组成的集合,因此是非空集合;0 是一个数,不是集合,故C 也不是空集。在 实数集合内,方程x2+1=0无解,所以D 是空集 2 设A={x |x2-x-6>0 },B={x |x-1 ≤1 }, 则A ∩B=「」 A {x |x >3 }B {x |x C {x |-2 「答案」选B 「解析」由x2-x-6>0 得x >3 或 x3 或x 3 设A 、B 是集合{1,2 ,3 ,4 ,5 ,6 ,7 ,8 ,9}的子集,且A ∩B={1,3 ,7 ,9},则A ∪B 是「」 A {2,4 ,5 ,6 ,8}B {1,3 ,7 ,9} C {1,2 ,3 ,4 ,5 ,6 ,7 ,8 ,9}D {2,4 ,6 ,8} 「答案」选A 「解析」由A ∪B=A ∩B={1,3 ,7 ,9},得A ∪B={2,4 ,5 ,6 ,8} 4 设M={0,1 ,2},N={1,3 ,5},R={2,4 ,6},则下列式子中正确的是「」 A M ∪N={0,1} B M ∩N={0,1} C M ∪N ∪R={1,2 ,3 ,4 ,5 ,6} D M ∩N ∩R= (空集) 「答案」选D 「解析」由条件得M ∪N={0,1 ,2 ,3 ,5},M ∩N={1} ,M ∪N ∪R={0,1 ,2 ,3 ,4 ,5 ,6},M ∩N ∩R= . 5 设A 、B 为非空集合,那么A ∩B=A 是A=B 的「」 A 充分但不是必要条件 B 必要但不是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实用管理基础第一章辅导

实用管理基础第一章辅导

《实用管理基础》课程第一章辅导第一章总论第一节管理的概念一、管理的概念与内涵(理解运用)1、管理概念:管理是管理者为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对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有意识、有组织、不断地进行的协调活动。

2、的内涵(1)管理是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群体活动;(2)管理是一个动态的协调过程,主要协调人与人之间的活动和利益关系,它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的始终;(3)管理是围绕着某一共同目标进行的,目标不明确,管理便无从谈起,目标是否切合实际,直接关系到管理成败或成效的高低;(4)管理的目的在于“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在于提高组织活动的成效。

如果一个组织没有内在的效率要求,也不会产生管理的动力;(5)管理的对象是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

管理作为协调活动,无非就是以最低的成本获取和使用组织资源,以最佳方式安排组织活动各个环节的秩序,从而是组织活动更有限地趋向其目标。

3、管理与领导的区别(1)管理侧重于处理复杂的问题,优秀的管理者通过制定详细的步骤或时间表,及监督计划实施的结果而确保目标的达成。

领导主要处理变化的问题,领导者开发未来前景,发展出达到前景的变化战略,并与员工进行有效地沟通,激励他们克服困难实现目标。

(2)管理的计划与预算强调微观方面,覆盖的时间范围约为几个月到几年,希望降低甚至排除风险,追求合理性。

领导注重宏观方面,着重于更长的时间范围,不排斥带有一定风险性的战略。

(3)管理行为的从业人员强调专业化,领导行为的从业人员注重于综合素质和整体能力。

(4)领导与管理的根本区别体现在他们的功用上,管理行为通常具有很强的可预测性,以有效地维持秩序为目标;领导行为则具有较大的可变性,能带来有益的变革。

二、管理的性质(了解)作为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管理具有自己独特的性质。

1、管理的二重性管理一方面是由于许多人协作劳动而产生的,是由生产社会化所引起的,是有效的组织共同劳动所必须的,因此它具有同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另一方面,管理又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的条件下进行的,必然体现出生产资料占有者指挥劳动、监督劳动的意志。

《小学生心理辅导》第一章小学生心理辅导概述

《小学生心理辅导》第一章小学生心理辅导概述
心理辅导的概念 小学生心理辅导的意义 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第一节 为什么要进行小学生心理辅导
一、心理辅导的概念
心理辅导是由心理学专业人员和具有较高心理学素 养的人员,运用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对具有现 实或潜在发展需求、求助需求的个体乃至群体所提供的 心理帮助和引导。
它是一项特殊的、专业化的、职业化的助人活动, 帮助人们学会以发展、辩证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学习中面 临的各种问题,并通过心理辅导来增强对自我的认识和 信心,寻求克服困难的有效方法,最终成为有充分自主 能力的人。
第一节 为什么要进行小学生心理辅导
二、心理辅导的意义
(三)心理辅导是小学德育有效实施的需要 心理辅导对学校德育工作有着积极的影响: (1)心理辅导扩充和完善了德育的目标和内容。 (2)心理辅导为有效地实施德育奠定了基础。 (3)心理辅导为落实德育提供了途径,有利于提高 德育工作的成效。
第一节 为什么要进行小学生心理辅导
二、心理辅导的意义
(四)心理辅导有助于改善小学生的家庭教养方式
AB CD
对小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可以通过小学生本人或者其他渠道,了解其 亲子关系及家长对子女所持的态度和教养方式,并且通过与家长的接触向 其介绍子女在校的表现和变化,使家长在家庭教养和子女心理辅导时能客 观把握,适时调整教育行为和教养方式。这为家长恰当解决孩子在学习、 情绪、人际交往、品德行为等方面出现的问题提供了指导,为密切亲子关 系、改善家庭气氛提供了指南。
注重自主精神的培养。同时帮助学生正确地了解自己、认识环境,指导学 生确立有益于个人发展的生活与学习目标增强社会适应性。
小学生生理和心理尚未成熟,比较容易出现入学适应不良、学习疲劳、 厌学等心理问题或行为,通过积极有效的心理辅导,能有效地缓解小学生 的各种心理健康问题。

《学前教育学》学习辅导 第一章

《学前教育学》学习辅导 第一章

《学前教育学》学习辅导第一章教育的基本概念一、单项选择1.狭义教育是指(C)A.社会教育 B.家庭教育 C.学校教育 D.网络教育2.教育是一种(C)A.生物现象 B.自然现象 C.社会现象 D.心理现象3.教育区别于其它社会活动的本质特征是( A )A.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B.教育是动物的本能C.教育是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 D.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4.关于受教育者的描述,错误的是( D)A.是学习的主体 B.承担学习责任,接受教育的人C.凡是进入学习过程的人 D.全日制在校学生5.关于教育内容的描述,错误的是( B )A.指在教育活动中传递的信息B.即教材C.从表现形态看有物质的、符号的、精神的、行为的等D.具有丰富性6.关于教育者的描述,错误的是(A)A.指学校教育中的教师 D.是教育的基本要素之一B.凡是对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的人及对教育活动承担教育责任的人C.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7.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 D)A.教育制度的现代化 B.教育结构的现代化C.教育内容的现代化 D.教育观念的现代化8.受教育者和教育者的关系是(B)A.受教育者是任教育者摆布的人B.教育者起主导作用,受教育者是学习的主体C.受教育者是学习过程的中心,教育者是旁观者D.受教育者处于受控者,接受者的地位二、名词解释1.学校教育P5:它是由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者的特点,进行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影响活动,将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需要的人的活唟。

2.教育者P5:凡是对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的人以及对教育活动承担教责任的人都是教育者。

3.全民教育P12:是指对社会全体民众所提供的教育。

4.终身教育P12:是贯穿人的一生的教育5.学校教育P5:是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学校教育对学生的成长起着主导的作用。

6.个体的发展P9:个体从降生到成年到老年身心有规律的变化过程。

身体的发展是指身体的各组织系统的发育和机能的增长,心理的发展是指人的感知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以及情感、意志、兴趣、性格等方面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理论辅导2015年8月22日同学们:好!通过本章的学习,你们可以了解国民经济核算的对象、国民经济核算的产生与发展历程;掌握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概念、基本分类、基本核算原则和主要核算方法。

本章重点:国民经济核算中的基本分类;经济流量和经济存量;价格形式;国民经济核算原则;国民经济核算方法。

本章重、难点辅导:第一节国民经济核算的产生和发展一、什么是国民经济核算国民经济核算(简称:国民核算)是指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的系统描述;在西方也叫“社会会计”。

二、国民经济核算的产生1665年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曾对英国国民收入进行过测算(国民收入统计)。

国民经济核算产生于20世纪三十年代;英国经济学家J ·米德和R ·斯通在J ·凯恩斯指导下,采用会计账户方法对国民经济运行进行系统描述;荷兰经济学家范·克利夫最先使用“national accounting(国民核算)”一词。

三、国民经济核算的发展R ·斯通(英)和S ·库兹涅茨(美)对国民经济核算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SNA产生与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1953年联合国公布《国民核算表及补充表体系》(旧SNA);1968年联合国公布《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新SNA);1993年联合国公布《国民经济核算体系(1993)》。

MPS(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的产生与消亡。

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发展四、国民经济核算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经济学是国民经济核算的理论基础;国民经济核算与会计核算的联系与区别。

第二节国民经济核算对象一、国民经济核算的目的主要服务于国家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与管理二、国民经济核算中的基本分类(一)对国民经济分类的重要意义国民经济:由成千上万的经济活动主体和各种各样的经济活动所组成国民经济核算的现实途径:对国民经济中的经济活动主体和各种经济活动进行分门别类的描述对国民经济中经济活动主体(交易者)的分类:国民经济机构部门分类:国民经济产业部门分类对国民经济中经济活动(交易)的分类(二)国民经济机构部门分类机构单位:有权拥有资产和承担负债,能够独立从事经济活动和与其他经济实体进行交易的经济实体。

简言之,机构单位是指具有财务决策权的单位。

如住户、法人或社会实体。

常住单位:在一国(或地区)经济领土上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机构单位。

所有常住单位一起构成一国的“国民经济”。

一国的经济领土:指该国政府控制的领土、领海、领空和具有捕捞与海底开采权的大陆架,加上该国在国外的领土飞地(如大使馆),再减去别国在该国的领土飞地。

具有经济利益中心:指常住单位在该国经济领土上具有一定的活动场所、从事(或打算从事)一定规模的经济活动并超过一定时期(一般以一年为准)。

非常住单位:在一国(或地区)经济领土上不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机构单位。

所有非常住单位一起构成一国的“国外”。

机构部门分类:是对构成一国国民经济的所有常住单位根据其主要经济职能、行为和目的等基本特征所作的分类。

用于对国民经济运行的全过程进行系统描述。

SNA的机构部门分类:非金融企业、金融机构、政府、住户、为居民服务的非盈利机构。

我国的机构部门分类:非金融企业、金融机构、政府、住户(注意教材上的说法)。

(三)国民经济产业部门分类基层单位:在一个地点生产(或主要生产)一种产品,并能获取有关生产活动的投入与产出资料的经济活动单位。

基层单位与机构单位之间是一种隶属关系产业部门分类:是对隶属于各常住单位的所有基层单位根据其生产产品或服务的同质性所作的分类。

主要服务于生产核算和投入产出核算。

注意三次产业分类。

(四)国民经济活动(交易)分类SNA将所有经济活动统称为交易;交易是一种经济流量。

交易的各种分类:双边交易和内部交易;货币交易和非货币交易(后者如易货交易、实物报酬、实物报酬以外的实物支付、实物转移、内部交易);有偿交易和无偿转移;基本交易(包括货物和服务交易、分配性交易和金融手段交易)和其他积累交易(后者指固定资本消耗、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购买或处置)。

三、经济流量和存量经济流量:经济交易和非经济交易流量非经济交易流量:又称为其他积累登录,是指非生产资产如地下资源的发现或耗减、因战争和自然灾害等非经济原因引起的持有资产其他物量变化、以及由于价格变化而产生的持有资产损益。

经济存量:资产、负债和净值四、价格形式SNA主要是一个价值量核算体系。

对各种经济流量和存量进行系统一致的价值量核算需要借助于价格。

SNA原则上以现期市场价格核算各种经济流量和存量。

市场价格的形式:基本价格、生产者价格、购买者价格各种价格形式之间的换算关系基本价格:由要素成本和产品税以外的生产税(又称其他生产税)净额构成生产者价格:是生产者生产单位产品的市场价格。

由要素成本和生产税净额构成(但可抵扣的增值税除外)购买者价格:是购买者购买单位产品最终支付的价格。

与生产者价格相比,它除包括从生产者到购买者之间所发生的各种商业流通费用和运输费用之外,还包括购买者支付的不可抵扣的增值税。

第三节国民经济核算基本框架()国民经济总量描述体系理解图解即可。

第四节国民经济核算原则一、记录时间原则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

权责发生制原则的准确表述:指对机构单位之间的交易必须在债权和债务发生、转换或取消时记录,一机构单位内部的各种交易也要求在经济价值创造、转移或清偿时记录。

四式记账:仅限于双边交易二、估价原则原则上对于各种经济流量和存量应采用现期市场价格估价。

第五节国民经济核算方法一、国民经济核算方法的发展账户方法是SNA的根本方法;SNA还采用了一些其他核算方法,如平衡表方法、矩阵表方法、方程式方法、图解法。

二、国民经济账户方法的特点SNA 虽然运用了会计的复式记账原理,但相对于会计账户方法,它具有一些明显的特点:(1)账户中所设科目均为统计指标。

(2)根据国民经济运行过程的各个阶段分设账户并连为整体。

(3)每个账户都设有平衡项(注意:平衡项既使账户平衡,同时又是重要经济总量指标,还起着连接账户的纽带作用)。

(4)账户及账户体系的主要作用是反映国民经济的运行过程及其内在联系。

三、国民经济账户体系本章重、难点问题练习题通过对上述重难点问题的学习,你可以进行一下自我测试,请对下面的问题进行思考:一、单项选择题1、反映国民经济生产最终成果的统计指标是( )。

A 、国内生产总值B 、社会总产值C 、国民总收入D 、社会最终产品2.在国民经济核算中,划分国内经济活动和国外经济活动的基本依据是( )。

A 、 基层单位和机构单位B 、 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C 、 机构单位和机构部门D 、基层单位和产业部门3.一个国家的经济领土,( )在国外的领土飞地。

A 、包括B 、不包括C 、可以包括也可以不包括D 、以上都对4.有权拥有资产和承担负债,能够独立从事经济活动和与其它实体进行交易的经济实体称为()。

A 、常住单位 B 、非常住单位C 、基层单位D 、机构单位5.常住单位是指( )。

()⎩⎨⎧⎪⎪⎪⎩⎪⎪⎪⎨⎧国民经济循环矩阵综合经济账户合表述形式国民经济账户体系的综系)国民经济总量账户体()交易账户()国外账户(列)产业部门简短账户系(机构部门完整账户系列国民经济账户体系..54321b aA、在一个国家地理领土内的经济单位B、在一个国家经济领土内的经济单位C、在一国经济领土内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D、在一国地理领土内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6.机构单位可以分为两类()。

A、基层单位和机构单位B、住户和法人单位C、机构单位和机构部门D、基层单位和产业部门7.常住单位定义中的经济领土不包括()。

A.领土、领海、领空 B.具有海底开采管辖权的大陆架C.驻外使馆和领馆用地 D.国外驻该国的使馆和领馆用地8.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属于()。

A.第一产业B.第二产业C.第三产业D.前者属于第二产业,后者属于第三产业9.在国民经济核算中,机构单位根据经济活动的市场特征可分为()。

A.住户和法人单位B.营利性机构单位和非营利性机构单位C.常住机构单位和非常住机构单位D.基层单位和产业部门10.国民经济基层单位根据生产产品或服务的同质性分类形成()。

A.机构部门 B.产业部门C.行业部门 D.综合部门11.某公司的主营业务是为社会各界提供咨询服务,该公司属于()。

A、第一产业B、第二产业C、第三产业D、根据咨询的内容来确定产业12.保险公司属于()。

A、非金融企业部门B、金融机构部门C、政府部门D、住户部门13.在收入分配阶段,反映国民经济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结果总量特征的指标是()。

A.国民总收入、国内生产总值 B.国民原始收入、国民可支配收入C.国内生产总值、国民原始收入 D.国民总收入、国民可支配收入14.市场价格中的要素价格是根据()确定的价格形式。

A.劳动报酬、固定资本消耗和营业盈余B.要素价格和产品税以外的生产价格C.要素价格和生产税净额D.生产者价格和、商业流通费和运输费用15.国民经济核算账户方法国民经济核算的根本方法。

它运用的基本原理是()。

A.统计核算原则 B.会计核算原则C.统计帐户的基本原理 D.会计帐户的基本原理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单位属于法人单位的有()。

A、某大学B、某大学团委C、某企业D、某住户E、某百货公司2、国民经济核算与会计学的关系表现为()。

A、国民经济核算运用了会计账户形式B、国民经济核算运用了会计复式核算方法C、国民经济核算很多数据来源于会计数据D、二者的核算对象和目的不同E、二者的核算原则、计价基础、核算方法也有差别3、国民经济机构部门包括()。

A、非金融企业部门B、金融机构部门C、政府部门D、住户部门E、为居民服务的非营利机构部门4、国民经济活动中的交易有()。

A、货物和服务交易B、分配交易C、金融交易D、其它积累交易E、内部交易5、市场价格的主要形式有()。

A、要素价格B、基本价格C、生产者价格D、购买者价格E、服务价格6、下列表述属于正确的是()。

A、伐木属于第一产业活动B、机器设备制造属于第二产业C、渔业属于第二产业D、国家机关属于第三产业E、物业管理属于第三产业7、国民经济基层单位的基本特征是()。

A、有权拥有资产和承担负债B、具有一定生产场所C、能够获取有关生产活动的投入与产出资料D、具有自己的管理部门E、具有法人资格8、国民经济核算的原则包括()。

A、市场原则B、对等原则C、所有权原则D、三等价原则E、核算统计原则9、机构部门账户包括()。

A、生产账户B、收入分配和使用账户C、积累账户D、资产负债帐户E、国外账户10、下列关于新SNA的说法正确的有()A.是1947年联合国公布的《国民收入的计量和社会核算表的编制》的简称B.是1953年联合国公布的《国民核算表及补充表体系》的简称C.是1968年联合国公布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简称D.是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E.是目前国际上通用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三、判断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1.市场价格中的基本价格是根据劳动报酬、固定资本消耗和营业盈余确定的价格形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