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味地黄丸的错误认知与正确补肾方法
六味地黄丸服用三误区

六味地黄丸服用三误 区
文 / 仁 同
疾病 引起 , 这些 疾病 中 , 在 只有 中
医辨证属 于肾阴不足 的 , 宜于 才适
服用六味地黄丸。据我个人临床
所见 , 大多数腰 痛患者并不是六 味
地黄丸 的对证人 群 , 不适宜服用六 味地黄丸 。 六 味地黄 丸是 一种 常用 中成 迟 、 语迟之 五迟证 。明代 医学 家薛 误区三: 六昧地黄丸游割嗍 六 味地 黄丸 组成 药物 以滋 阴 为主 , 时间或 大量 服用 , 影响 长 会
中 医用药讲 究 辨证 。腰 膝 酸
钱 仲 阳是 北 宋时期 一 位杰 出 软 、 眩晕 、 呜 、 耳 失眠 、 梦 、 多 咽干 、 形体 消瘦 、 心烦热 、 五 盗汗 、 的医学家 , 他认识 N4J肾病实证 舌燥 、  ̄L
很 少 ,同时又 因为4 J 为纯 阳之 颧 红 、 ,L 午后 潮热 、 溲黄 、 便 干结 、 大
药, 有补 肾 阴的作 用 , 出宋 代 儿 己肯定 了该方的补 肾阴作用 , 方 提出
科专著 ( 、 ,儿药证直诀》 J 。早在汉 了“ 味地黄丸” 六 之名 。
代, 张仲景 的书 中就有 “ 匮 肾气 金 让 医 家们 始料 不 及 的 是 , 现
丸” 方 中用药共八 味 , , 功用是补 肾 今 的人们 把六 味地 黄 丸 当成 了人
脾 胃的消化吸收功能 , 胃气 滞则 脾 影 响食 欲 ,脾受湿 困易致腹胀 、 腹 泻 。湿 热较重的人 , 服用后还会使 湿 热 困壅 , 邪难 去 , 病 使原 有病症
缠绵难 愈 。所 以说 , 服用六 味地 黄
助 阳, 主治 肾阳不足 、 腰痛脚软 、 下 人可服的补肾妙药, 甚至有很多人 半身 常有冷 感 、 少腹 拘 急 、 便不 竟把它 当做壮 阳之品经 常服 用 。 小 利或小便反多 、 早泄等 。 阳痿
别把六味地黄丸当“万用”保健品

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提高,有不少男性把服用六味地黄丸当成保肾壮阳的良品。还有的中老年人,只要腰酸腿疼,就自行诊断为肾虚,服用六味地黄丸来“强身健体”,并且“持之以恒”。因为大家看到周围吃六味地黄丸的人越来越多,好像没什么副作用,也就认为没什么好担心的。其实,人们对中医药的认识还不够,从而走入了用六味地黄丸“保健”的误区。
白长川说,现在很多步入中年的男性,每天惰于运动,营养过剩,体形偏胖。中医认为:肥人多湿,湿则困脾。因此,体形偏胖的人也不可以随便服用六味地黄丸“进补”。所以,并不是所有的男性都适合服用六味地黄丸,更不能自医自治,一定要在医师的指导下,根据不同的病情,决定用药、用量。
对于那些把六味地黄丸当成“保健品”的人群来说,存在几个误区:首先,并不是所有的男性“腰痛”都是肾虚所致,还可能由腰间盘突出、腰肌劳损、肾结石等疾病引起,建议那些不明原因腰痛的患者,应及时去医院诊治。另外,俗话所说“十男九肾虚”也未必尽然,即使是肾虚,也有阴阳之别。六味地黄丸并非没有副作用,因为方中组成药物以滋润为主,久服过服,必易滞脾碍胃,脾胃失和影响食欲;脾受湿困易致脾虚泄泻。
合理应用六味地黄丸 服用六味地黄丸注意事项

合理应用六味地黄丸服用六味地黄丸注意事项六味地黄丸是最为常见和人们最长使用的一种中成药,主治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等症。
六味地黄丸多为蜜丸,人们通常会跟服用其他的药一样,用温开水送服,但实际上服用六味地黄丸的最好方法是用温的淡盐水。
六味地黄丸,大众特殊熟识的一种中成药,但在临床应用时有以下状况需要了解。
下面跟随网了解一下吧!1、药物说明书:此方组成由熟地黄、酒萸肉、山药、牡丹皮、茯苓、泽泻组成。
具有滋阴补肾的功效。
用于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
2、常见的3个错误观念:有些人认为六味地黄丸为"男性专用药,女性不能应用',当然这种观念是不对的,六味地黄丸最早由张仲景的"肾气丸'衍生,创造于钱乙,最早应用于小儿病,如发育迟缓"五迟、五软、囟门晚闭'等,后来作为补肾基础方广为应用,故而六味地黄丸应用不分男女。
有些人认为六味地黄丸就是"男性壮阳药物'。
这种观点比较片面,依据药物的药性,六味地黄丸应为滋阴药物,主要用于肾阴不足,症见五心烦热、颧红盗汗、舌红少津少苔的肾阴不足的患者。
之所以有些人服用后有增加男性性功能的作用是应为此药有"阴中求阳'的作用,由于当时应用此药的群体为小儿,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用药不能俊烈,故而用六味地黄丸,六味药中三补三泻,补而不滞。
故而六味地黄丸不是壮阳药,阳虚体质的患者临床应用时可加用温阳药物。
还有些人认为六味地黄丸"只要人吃了就能强壮'。
此种观点也具有片面性,但凡应用中药、中成药,都应辩证论治,六味地黄丸的确是补药,但以补阴为主,所以只有有肾阴不足患者适于服用,假如气血、血虚的患者单纯服用疗效不佳。
3、应用留意:应用六味地黄丸严格按说明,并在医师指导下应用,避开应用于"痰湿内盛、痰热内盛'等实证的患者,假如阴虚夹有痰湿等实证因素,可以加用一些化痰、祛湿药物以免恋邪。
吃错地黄丸反伤身

吃错地黄丸反伤身
乱吃六味地黄丸。
刘先生听朋友介绍说吃六味地黄丸补肾效果挺好,于是也照方抓药,结果吃了之后身体越来越差。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因为给他推荐药的那个人是阴虚证,而他是一个阳虚证,所以吃了滋阴的六味地黄丸以后更加不好,就是典型的把药吃错了。
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吃这个药。
但肾阴虚的人服用六味地黄丸可能效果会比较好。
舌质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的人可能是肾阴虚,这里一定要注意,舌苔白厚的人说明体内可能有痰湿,要先清掉痰湿后再辩证看看是否能用六味地黄丸。
不分阴阳乱吃补药。
不分“阴虚”还是“阳虚”盲目补肾的做法是错误的。
肾虚分肾阴虚(怕冷)、肾阳虚(口干咽干易上火)、肾气虚(精力不够,夜尿多)、肾精不足(易脱发且弱精)、阴阳两虚(又怕冷又怕热)五型。
中医历来强调人体的阴阳平衡,如果“阴虚”而“补阳”或“阳虚”而“补阴”,都会破坏人体平衡,加重病情。
比如肾阴虚的人吃了金匮肾气丸就不对了,因为这个药是补阳的,适合肾阳虚的人。
因此,以中药“补肾”时,一定要先辨证。
“补肾”就是壮阳。
中年男人都误认为补肾药是“壮阳药”,以为一吃就灵。
于是,很多中年人找到医生问及是否要吃海马、虎鞭、鹿鞭、淫羊藿等壮阳药。
其实,再仔细探讨他们的病情,大多是心理压力大、劳累过度等造成的。
因此,遇到这样的求助者,负责的医生是不会乱给他开补肾药的。
六味地黄丸:不是养生万能方

六味地黄丸:不是养生万能方作者:周恩超来源:《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1年第6期⊙ 周恩超六味地黄丸是一味经典的中成药,是滋补肾阴的基础方剂,不少中青年视其为“补肾秘方”,长期食用,却感觉越补越虚——原有的一些症状越来越严重,有的甚至“补出”胃肠不适的毛病。
这是因为应用不合理的缘故。
补阴方之祖六味地黄丸是由宋代名医钱乙将“医圣”张仲景的“金匮肾气丸”(市场上称桂附地黄丸)化裁而来。
中药方剂讲究君、臣、佐、使。
顾名思义,六味地黄丸由六味中药组成,且以地黄为主药。
六味地黄丸重用熟地滋阴补肾,填精益髓,为君药。
山茱萸补养肝肾,并能涩精,取肝肾同源之意;山药补益脾阴,亦能固肾,共为臣药。
三药配合,能补肾肝脾之阴,是为三补,但熟地黄用量是山萸肉和山药之和,故三补中仍以补肾为主。
泽泻利湿,而泄肾与膀胱之邪浊,并能减熟地黄之滋腻;茯苓淡渗脾湿,并助山药之健运,与泽泻共泻肾浊;丹皮清泄厥阴、少阳血分相火,并制山茱萸之温涩。
三药称为三泻,均为佐药。
六味合用,三补三泻,其中补药用量重于泻药,是以补为主,肝脾肾三阴并补,而补肾阴为主。
相和相济,不燥不寒,故称为“王道之方”。
六味地黄丸经过历代医家的应用验证,临床疗效显著,从而流传至今,被誉为“补阴方之祖”,也成为当今追求健康的养生名方。
运用4原则因为六味地黄丸有滋补肝肾的作用,所以,不少人将“补肾防衰”寄托于六味地黄丸。
殊不知,六味地黄丸有严格的适应人群和用法禁忌,并不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养生方。
运用六味地黄丸要符合4个原则:○肾阴虚证。
即有肾阴亏损所致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
在实际应用中,一定要结合症状、舌苔、脉象来综合考虑,确实为肾阴虚证则可以使用。
○阴虚体质人群。
阴虚体质的人形体偏瘦,性情急躁,外向好动,活泼,易患虚劳、失精、失眠等病。
对环境适应能力是耐冬不耐夏;不耐受暑、热、燥邪。
常见手足心热、口燥咽干、鼻微干、喜冷饮、大便干燥、舌红少津、脉细数。
求医不如求己-六味地黄丸不是补肾的通用专方(1)

求医不如求己-六味地黄丸不是补肾的通用专方(1)六味地黄丸是宋代幼科(儿科)专家钱仲阳专门为小儿先天不足准备的一剂良药,用以治疗小儿五迟之症(立迟、行迟、发迟、齿迟、语迟)。
现在大人们争先买来补肾虚,甚至有很多人竟把它当成了壮阳之品经常服用,从此,小儿们的药典中便再也找不到六味地黄丸了(哪位家长敢给孩子吃呀),六味地黄丸似乎成了补肾的通用专方。
不久前,一个朋友告诉我,她的同学因常年在医院值夜班缺乏睡眠,结果10多年不见,最近变得虚胖、脸色苍白、嘴唇无色、眼圈发黑,医院一查血色素变成了7.1克,典型的贫血。
她结婚几年了,很想有个孩子,就去医院看病;那里的医生给她开了六味地黄丸,说她老怀不上可能是因为肾虚,需要补补。
朋友得知后就来问我可行不可行。
她这个同学虚胖、脾胃不好、贫血,应该考虑从脾胃治疗,改善睡眠,以解决贫血,此时六味地黄丸是解决不了她的问题的。
借此话题,我来讲讲这几种叫人分不清的地黄丸吧!受广告的影响,很多人都觉得自己肾虚,要补肾,人们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六味地黄丸。
其实六味地黄丸是宋代幼科(儿科)专家钱仲阳专门为小儿先天不足准备的一剂良药,用以治疗小儿五迟之症(立迟、行迟、发迟、齿迟、语迟)。
现在大人们争先买来补肾虚,甚至有很多人竟把它当成了壮阳之品经常服用,从此,小儿们的药典中便再也找不到六味地黄丸了(哪位家长敢给孩子吃呀)。
六味地黄丸似乎成了补肾的通用专方。
其实,名声显赫的六味地黄丸并不是万灵丹,它有非常严格的适应证,只适于阴虚有热之人,所以是肾阴虚常用的一副药。
你可能分不清阳虚阴虚,其实判断肾阴虚只要记住它最明显的特征:口干舌燥,总想喝水,同时还伴有头晕目眩、腰膝酸软、失眠心烦、睡觉出汗、手足心热、脑空耳鸣等症状。
这么一界定,能吃此药的人就不多了。
哪些人不太适合此药呢?畏寒怕冷、不喜饮水、睡觉流涎、痰多湿重之人,尤其虚胖的人、脉缓之人(除了运动员),基本上都是湿寒体质;咳嗽痰多,痰色白而清稀,容易咯出,并伴有胸脘满闷、呼吸不畅、纳差食少、身重困倦、舌苔白腻、腹胀消化不良的人,就更不适宜了。
六味地黄丸服用不当,当心越补越虚

六味地黄丸服用不当,当心越补越虚六味地黄丸,是一种比较经典的中药方。
早在宋朝,就曾出现在一本名叫《小儿药证直诀》的书中,当时它并不叫做六味地黄丸,而是称作是“地黄丸”,是当时的名医通过对小儿的生理特点分析,将肾气丸中的桂枝、附子的药物除去后,再汇集而成的,主要是用来治疗小儿类的病症。
随着时代的变迁,六味地黄丸开始被广泛使用,人们发现它的组成非常讲究,内含的药物也达到了阴、阳性质上的均衡,在滋补的同时,还有泻的功效,虽然能够滋补,却并不让人感到腻味。
慢慢地,它就逐步发展成为如今治疗肾阴虚的基本方法,同时,在其本身的基础上,进行了酌情的增减,也可用于其他疾病的诊治,所以到如今,它的用途就越来越广泛。
为了让更多的人们了解六味地黄丸的服用方法,以下从其结构组成、常见问题、适用的病症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阐述如下。
1.六味地黄丸中的六味指的是什么药物在六味地黄丸中,也就是指的是六种药物,分别是熟地、山茱萸、山药,泽泻、茯苓和丹皮等,由于其本身的性质不同,之后的学者又把它们分成两组不同的药物,分别是以熟地为代表的“三补药物”,还有泽泻等“三泻”,每种药物的功能各不相同,熟地,主要是用来补肾阴,而山茱萸、山药分别对应了对肝脏、脾脏等保健作用。
泽泻,主要用于除去体内的肾浊,丹皮则是清火护肝,茯苓则是健脾功效的。
在这六种药物中,既有补,也有泻,总体还是补占据更多,之所以这样的配置,是为了防止补药的药效过于浓厚,反倒起了反作用,比如熟地,虽然能滋阴,但若过量使用,肯定对脾胃等造成负面影响,也对六味地黄丸整体的吸收造成阻碍。
总之,这六位药的搭配讲究阴阳平衡,且效果显著。
2.肾虚是否都能服用六味地黄丸人们可以从许多广告中看到,六味地黄丸的治疗效果,其实,它主要是用于治疗患者的肾阴虚情况,若患者是肾阳虚,则不建议使用,甚至还会造成病情更严重,这是因为从中医的角度分析,人体内的阴阳分布是非常讲究均衡的,能够相互制约的,如果这种均衡被破坏,就可能直接造成疾病,患者若出现肾阳虚,其自身的阳气本身就很虚弱了,阴气正盛,如果服用六味地黄丸,不但不能治疗其病症,甚至引起反作用,助长其阴气的滋生,使得患者的病症更严重了。
别把六味地黄丸当补肾万能药

别把六味地黄丸当补肾万能药六味地黄丸不知何时起被渲染称为补肾万能药物,从而导致许多不明真相的群众对其所具有的补肾功能深信不疑,无论年龄及何种病症均认为自己为肾虚,进而采用六味地黄丸进行治疗。
在临床上也常常会有人询问关于六味地黄丸的作用,例如一位40岁的男性认为自身性功能低下以及体质虚弱,在听说服用六味地黄丸有利于男性各方面,因而在连续服用三个月药物后,病情仍未见到任何好转,甚至常常会出现腹胀、便溏等消化功能问题。
而像该类人将六味地黄丸当成补肾万能药进而越吃越虚的人不在少数,尽管六味地黄丸在临床应用中可具有耐缺氧、抗衰老、抗低温、降血压、降血脂、抗疲劳、降血糖、促进新陈代谢以及改善肾功能等多种作用,但因其并非纯补药,服用需谨慎。
1 六味地黄丸用处六味地黄丸在临床上属于滋阴补肾的代表,组成药物包括山药、丹皮、茯苓、泽泻、熟地黄以及山茱萸六味药物。
其中熟地为君药,以起到填精益髓以及滋阴补肾;山药具有补益脾阴作用,能起到固肾目的,山茱萸则具有补养肝肾功效,且能涩精,两种药物共为臣药。
熟地黄、山药以及山茱萸三种药物的共同配合,作为肾肝脾三阴并补。
泽泻具有利湿而泄肾浊,并且该类药物的应用能够减少熟地黄之滋腻,同时茯苓淡渗脾湿,能够有助于山药之健运。
除此之外,丹皮具有清泄虚热功效,并且能够制山茱萸之温涩。
丹皮、茯苓以及山茱萸三种药物均为佐药,共称之为“三泻”。
六味地黄丸在临床应用中,主要用于因虚火上炎以及肾阴不足等所致的遗精、耳鸣、头晕目眩、手足心热以及腰膝酸软等症状。
近年来临床上关于六味地黄丸的研究中,还具有耐缺氧、抗衰老、抗低温、降血压、降血脂、抗疲劳、降血糖、促进新陈代谢以及改善肾功能等多种作用。
现对六味地黄丸的临床应用进行如下分析:1.1 增强细胞免疫功能主要体现在对于过敏性鼻炎患者而言,服用该类药物能够增强其细胞的免疫功能,在促进免疫球蛋白合成的基础上还能抑制其抗体的生成与过敏反应,进而可具有双向调节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凤军
古中医研究学者
古经方张仲景《金匮要略》方剂:
六味地黄丸(单纯的补肾阴,没有阳,只适合和小孩子吃,成人不要吃。
发明人是钱乙宋代儿科医学家儿科鼻祖,小孩至阴至阳之体,刚出生是至阳之体。
用来治疗五迟症。
)成人吃六味地黄丸第一盒感觉腰疼出汗减轻,但是在吃就没有什么感觉了,吃上半年就会出现腰粗了,大便开始粘坐便,导致湿气加重,造成严重的脾湿。
要吃金匮肾气丸八味(张仲景的原方用的生地黄,现在一般都是熟地黄。
阴中补阳)
地黄128克山药64克山茱萸64克(滋阴)茯苓48克泽泻48克丹皮48克桂枝16 克制附子16克(温阳)(不必自己去熬制,因为有现成的中成药。
)共八味,炼成蜜丸,现在药店里也有小水丸。
药店里的名字叫金匮肾气丸。
金匮肾气丸张仲景
济生肾气丸严用和
济生肾气丸比金匮肾气丸多了怀牛膝和车前子。
加强引药下行和利水逐湿的功能。
一般有肾炎和浮肿较重的人可以用。
适应:具有补肾助阳之功效阳出凉症。
主治肾阳不足。
腰痛脚软,下半身或者膝盖常有冷感,如果用金匮肾气丸效果不明显,可用右归丸补阳
气更强。
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小便反多,入夜加重,阳痿早泄,舌淡而胖,痰饮,水肿下肢要一下重。
消渴喝得多尿得多,脚气,转胞女性,,产后尿失禁,下肢麻木等。
临床常用于治疗慢性肾炎、糖尿病、甲低、肾咳(慢性支气管炎)、更年期综合征、慢性前列腺肥大、肾虚耳鸣耳聋、膀胱炎等辨证属肾阳不足者。
肾气丸加减方适合哪些病症?
1、肾虚腰痛:特征是少腹拘急或者不仁。
就是说说肚脐下面的小腹两侧有绷紧和突起,用手按很硬。
肚脐下面正中间的位置按上去很无力绵软。
小便呢不利索,排尿不畅,后腰的位置出汗多。
这时候后可以用金匮肾气丸。
一般吃两三天腰痛就消失,连续吃3周彻底康复。
2、老人腰痛:老人腰痛的特征是口干、尿少或者尿频,小腹两侧用手按很硬,小腹中间却很软。
服用金匮肾气丸5天缓解疼痛,连续服用40天可以康复。
3、下肢浮肿、痔疮出血:站久了下肢就会浮肿,有痔疮,大便时有血,但血色不鲜。
服用金匮肾气丸一个月。
4、尿频起夜多:喝一杯尿一杯,肾气虚的表现。
金匮肾气丸。
5、性功能障碍:男性阳痿、精冷、性欲单薄、阴囊潮湿。
女性白带清稀或者性冷淡均可服用一个月。
6、老年人耳鸣、耳聋:如果耳鸣时有尿频和尿无力的症状,腿和后背怕冷,可以用金匮肾气丸。
服用一周可以治愈耳鸣。
耳聋需要服用一个月。
7、双下肢麻木而冰凉:特征是怕冷,不是由脉管炎和脑血栓等问题引起的。
连续服用金匮肾气丸一个月。
8、产后尿失禁:生产后小便总是不受控制的尿出来,自己控制不住。
服用金匮肾气丸一周。
9、前列腺肥大导致排尿障碍:特征是总想排尿,尿的很少,或者尿不出来,每次尿完还有尿的感觉,感觉没有尿完。
连服用金匮肾气丸一个月到6个月。
排尿正常后,停药。
10、产后脚气:生产后感觉两腿无力,走路困难,气短,脚气严重。
用薏苡仁20 克,苍术10 克,熬水冲服金匮肾气丸。
连续服用一个月。
11、由于扁桃体炎引发的肾炎:特征是尿中蛋白高,有红细胞和白细胞。
服用济生肾气丸。
温阳化气而利水。
一般服用10天指标明显好转,连续服用两个月可痊愈。
12、产后肾炎:生产后有浮肿,检查发现尿蛋白高,服用以下肢为重。
服用济生肾气丸3天浮肿可以消除,两个月可以康复。
13、小儿遗尿:由于小儿为稚阳之体,所以用六味地黄丸最好,以六位地黄丸配合参苓白术颗粒。
如果大便干燥参苓白术颗粒可以改为人参健脾丸。
连续服用一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