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电缆金属性接地故障探测技术
交联电力电缆故障点的测寻方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 电力 电缆故障点位 置的粗测方法
2 . 1惠斯登 电桥法
直流高压闪络测试 法 ( 简称直 闪法 )用于测量 闪 络 击穿性 故 障 ,即故 障 点 电阻极 高 ,在高 压试 验设 备 ( 高 压信号 发 生 器 )把 电压升 到一 定值 时就 产 生
作者简介 :马 韬 内蒙古广播 电影电视局 直属 台技术部配 电室 工程师
利 用传输 线的特性 阻抗 发生变 化时 的回波现 象 , 在 电缆芯 线 中加 上一 定的 电压 ,使其不 击 穿而 产生 放电故障 。放 电脉 冲在 电缆 中传播 及反射 ,用数字示
波器 测 出三个 以 上脉 冲 的位置 比例 ,算 出故障 点 的 位置 ,本法 适于 高 阻击穿 。
故障。 2 . 3 脉 冲反 射 法
过 负荷 运 行等 都会 使 电缆产 生 击穿 。 电缆 故障 可概
括为接地 、短 路 、断线三类 ,其故障 类型主要有几个
方面 :三相 电缆一相或两相接地 、两相相间短路 、三
相 完全 短路、一相断线或 多相断线 。 电缆击穿一般分 为高 阻击 穿和 低 阻击 穿 ,用万 用表 电阻档测 量绝 缘 电阻小于 l 0 k( 2 者为低 阻击穿 ,大干 l 0 kQ者 为高 阻击穿。对击穿故障点的定位 可分两 步 :先粗测 电缆 故障 点位 置范 围 ,然后 精测 故障 点的精 确位 置 。
1 引 言
电力 电缆 网络结 构 日益复杂 ,运行时 间不断增加 使 电缆加速老化 ,导致其故障不断增 多 ,对供 电可靠 性的影 响增大 ,及时 、准确地测寻到 电缆故障 点是 保 证安 全播 出的 基础 。
惠斯 登直流 电桥法是 目前 仍广泛 应用的一种测寻
电力电缆故障定位的步骤和原理

电力电缆故障定位的步骤和原理造成电缆故障的原因是复杂的。
要想对故障点进行快速判断,就需要对电缆的工作环境以及常见原因有所了解,这也是减少电缆故障的一个重要途径。
常见的故障原因主要包括外力破坏、电缆质量、电缆中间头制作不达标、管理存在问题、自然现象造成的损伤以及电缆生产质量等。
因故障导致供电中断后,测试人员应合理选择仪器和测试方法快速寻找故障点。
故障点查找的步骤是先故障分析再测距,最后精确定位。
1、故障分析故障分析是了解故障电缆的基本信息,对其进行综合分析,包括敷设方式、电缆长度、型号、走向,以及接头的位置、长度、预留地点、发生故障前运行状况等,了解路径的施工情况,对故障电缆的类型进行初步判断,对其进行绝缘测试。
发生故障后,可在敷设人员处获得施工详细资料,以此来提升故障定位的准确性。
如果不了解电缆的路径和长度,需要在定位时排查清楚,判断故障类型时可借助故障时保护装置动作情况。
2、测距在定位的过程中,测距是最关键的一步,准确的定位是减少检修时间重要途径,特别是在长电缆中,不能准确定位对检修工作的影响更严重。
在实际应用中,为保证测试的准确,可通过多种方法来验证,必要时可通过电桥法或者脉冲电流来验证。
(1)行波法测距原理该方法进行测距中,电缆会从理论上看做均匀长线,以此来对微观传播过程进行分析。
电缆传输线路中的分布参数包括电感元件、电容、电导、电阻等,在任意点的等效电路图中,每个无限小段的电缆传输线路如下图所示:▲均匀长线的等效电路图在长线理论中,影响故障波形分析和性质分析的重要因素包括波的透射和反射、特性阻抗以及波的速度。
其中波速v和特性阻抗分别为:其中C为光速,μ和分别为电缆芯线周围介质的相对导磁系数和相对介电系数。
可看出电波在电缆中的传输速度与芯线材料和界面剂无关,与介电性能相关,不同的绝缘材料中,电波的传输速度有所不同。
特性阻抗为实数,与频率无关。
两种电缆连接时因不同的波阻抗会在连接处存在阻抗不匹配的情形。
电缆接地故障查找方法

电缆接地故障查找方法电缆接地故障是电力系统中常见的故障之一,如果不及时查找和处理,会给电力系统带来严重的影响。
因此,掌握电缆接地故障的查找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一、故障表现电缆接地故障的主要表现为电压降低、电流增大、线路发热等。
另外,当电缆接地故障发生时,会出现接地电流,这个时候,使用接地电流表可以很容易地检测到故障。
二、故障查找1. 使用绝缘电阻测试仪检测绝缘电阻在查找电缆接地故障时,首先要使用绝缘电阻测试仪检测绝缘电阻。
如果绝缘电阻低于正常范围,说明有可能存在接地故障。
但是,仅仅通过绝缘电阻测试仪无法确定故障位置,需要进一步检测。
2. 使用交流耐压测试仪检测绝缘强度在绝缘电阻测试仪检测后,如果怀疑存在接地故障,可以使用交流耐压测试仪检测绝缘强度。
交流耐压测试仪可以检测电缆绝缘层是否能够承受正常工作电压,如果不能,说明存在故障。
3. 使用接地电流测试仪检测接地电流在确定存在接地故障后,可以使用接地电流表检测接地电流大小及方向。
通过接地电流的大小和方向,可以初步确定故障位置。
4. 使用脉冲反射法检测故障位置脉冲反射法是一种常用的检测电缆接地故障位置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在电缆一端注入脉冲信号,然后在另一端接收反射信号,通过分析反射信号的时间和幅值,可以确定故障位置。
5. 使用局部放电检测仪检测故障位置局部放电检测仪可以检测电缆中的局部放电现象,通过检测局部放电的位置和幅值,可以确定故障位置。
三、故障处理确定电缆接地故障位置后,需要对故障进行处理。
一般情况下,可以采用更换故障电缆或修复故障电缆的方式进行处理。
在更换或修复电缆时,需要注意安全,避免引起其他故障。
电缆接地故障的查找和处理需要专业人员进行,需要掌握各种检测方法和处理方法。
只有掌握这些方法,才能够快速、准确地找到故障位置,并进行有效的处理,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电缆接地故障查找方法

电缆接地故障查找方法
电缆接地故障查找方法
一、电缆接地故障概述
电缆接地故障是指当电缆接地线的接地电阻超过规定标准时,电缆接地线会出现电磁干扰、高压突变等故障。
电缆接地故障会对供电设备产生负面影响,使电缆系统发生热故障、火灾或短路等安全事故。
二、电缆接地故障查找方法
1、检查电缆接地网络是否完整
在检查电缆接地故障之前,首先要检查接地网络是否完整,接地网络必须连接到电气设备的接地系统,如果接地网络没有连接到电气设备,那么就会出现问题。
2、检查电缆接地线的电阻值
检查电缆接地线的电阻值,用专用仪器测量电缆接地线的电阻值,电阻值不能超过规定标准。
3、检查接地系统的绝缘性
检查接地系统的绝缘性,接地系统的绝缘性是否达到规定标准,如果绝缘性不足,会导致电缆接地故障。
4、检查电缆接地线是否腐蚀
检查电缆接地线是否腐蚀,如果发现电缆接地线腐蚀,需要立即更换新的。
5、检查电气设备的电气绝缘
检查电气设备的电气绝缘,确保电气设备的电气绝缘达到规定标
准,以此防止电缆接地故障发生。
三、结论
电缆接地故障的查找方法很重要,必须正确检查接地网络、电缆接地线的电阻值、接地系统的绝缘性、电缆接地线是否腐蚀以及电气设备的电气绝缘,才能有效预防电缆接地故障的发生。
高压电力电缆故障测试技术

图2
图1 和图2 分别从 电缆的两端进行 了多次测试, 并且2 个 图的故障距离之 和等于 电缆全长, 说明测试结果非常准确 。 3 、 精确定点 用 皮 尺 分 别 从AB 两 点沿 通 道 测 量 6 2 1 米、 4 6 2 米, 发现 该 2 点重合 , 在 距 离A端6 1 5 米处 、 6 3 5 米处为电缆排管检 查井,先 在6 1 5 米处对 电缆进行 开断 ( 开 断前 须对 电缆进行识别) , 开断后对两 段电缆进行试验 , 结果A 端 至6 1 5 米处 电缆试 验合格 , 6 1 5 米 处至B 端试验不合格 ,在6 3 5 米 处进行第2 次开断, 结果试验发现6 3 5 米处至B端电缆试验合格 , 6 1 5 米处至6 3 5 米处 电缆试验 不 合格, 这样我们便用排除法确 定了故障点。 4 、 经验 总结: 4 . 1 、 金属性接地故障对测试的精度要求 比较高, 最好采 用多次测试及 两端测试对照 的方法确定故障点距离。
科 学 进步
高压电力 电缆故障测试技术
吕林 峰 付 兵 钱 球 波 常 雪 峰
( 国网四J I I 省 电力 公司成都供 电公司) 摘 要: 电力 电缆故障查 找一 直是非常棘手的难题 。本文简述对 电力 电缆在运行 中出现 的故障原因及性质进行分类总结 , 并对低压脉冲法 、 冲 闪法 、 二次脉冲法的使用进行简单阐述 。并 以1 0 k V ̄鸿路、 苏高路为实例介绍 了T 9 o 3 电缆故障测试仪测试金 属性接地 故障的使用技巧, 电缆故障查找车针对 泄 漏性高阻故障的强大功能 。 关键词 : 电缆故障 、 低压脉冲 、 冲 闪、 二次脉 冲、 测试
电力电缆的故障分析及检测方法

电力电缆的故障分析及检测方法
电力电缆是输送电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若出现故障则会导致供电中断、损失等问题,因此对电力电缆的故障分析及检测十分必要。
下面介绍电力电缆故障的分类及常用的检测方法。
一、故障分类
1.绝缘故障:电缆的绝缘材料损坏或老化,导致电力泄漏、短路等问题。
2.导体故障:电缆中导体损坏、接触不良、电阻过大等问题。
3.接头故障:电缆接头制作不良、防水措施不够、温升过高等问题。
二、常用检测方法
1.局部放电检测:通过检测电缆运行过程中的局部放电信号,判断电缆的绝缘状态,以便及早判断绝缘缺陷的出现。
2.介质损耗测试:通过测试电缆内介质的损耗,判断电缆绝缘状态的好坏。
3.电容测试:通过量取电缆母线、引出线之间的电容值,推算电缆电容率,以判断电缆绝缘状态。
4.高压测试:通过施加高电压测试电缆的绝缘强度,以便检测电缆的耐压性能。
5.电缆局部放电测量:通过检测电缆中存在的局部放电,判断导体两相之间或绝缘层内存在的故障。
6.时域反射法:通过测试电缆上电磁波信号的传输速度,以检测电缆上的绝缘故障的位置。
7.绝缘电阻测量:通过测试电缆的绝缘电阻变化情况,判断电缆的绝缘状况。
总的来说,电力电缆的故障分析及检测需要多种技术手段的综合运用,只有掌握了各种故障的原因和检测方法,才能及时发现问题,保障供电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电力电缆故障探测

电力电缆故障查找方法与应用电力电缆具有供电安全可靠,受自然气象条件影响少,运行和维护成本相对较少等优点,但在实际的运行中由于城市的施工,电缆附件安装工艺不良,长期过负荷运行等因素致使电缆发生故障,影响供电安全。
如何快速查找故障点,恢复电缆正常供电,是运行维护人员面临的一个挑战。
笔者总结多年的工作经验,给出以下分享。
电力电缆故障点查找一般分四步骤进行:1.故障类型判断2.故障点预定位3.路径确认4.精确定点一、故障类型判断故障判断:用万用表、兆欧表测量电缆的故障电阻,并根据故障电阻大小,判断电缆的故障性质;进一步了解该故障的原因、电缆敷设环境及运行情况等。
电缆故障类型可分为以下5种:1、开路(断线)故障:电缆有一芯或多芯导体断裂或者金属护层断裂。
断线故障一般都伴有经电阻接地的现象。
2、短路故障:电缆的一芯或多芯对地绝缘电阻或者线芯之间绝缘电阻低于10Ω,其中电缆的一芯或多芯对地绝缘电阻低于10Ω的故障也叫死接地故障。
3、低阻故障:电缆的一芯或多芯对地绝缘电阻或者线芯之间绝缘电阻大于10Ω,不高于200Ω(非标准值)。
4、高阻泄露性故障:电缆的一芯或多芯对地绝缘电阻或者线芯之间绝缘电阻大于200Ω。
5、高阻闪络性故障:电缆的一芯或多芯对地绝缘电阻或者线芯之间绝缘电阻非常高,但对电缆进行耐压试验时,当电压加到某一数值,突然出现绝缘击穿的现象。
二、故障点预定位上述故障类型分类的目的是为了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目前电缆故障测距的常用方法主要有电桥法和波反射法(脉冲法)两种。
1、电桥法:测距方法是基于电缆沿线均匀,电缆长度与缆芯电阻成正比的特点。
并根据惠斯通电桥的原理,将电缆短路接地故障点两侧的环线电阻引入电桥回路,测量其比值。
由测得的比值和已知的电缆全长,计算出测量端到故障点的距离。
此方法需要一个截面相同长度相等的完好的相线作为测试辅助相。
适用于短路、低阻与高阻泄露性故障。
2、波反射法(脉冲法):又分为低压脉冲法、二次(多次)脉冲法、脉冲电流法。
电力电缆接地故障查找的简单方法

电力电缆接地故障查找的简单方法通过对一条0.6/1KV电力电源的一点接地故障的查找、定位,分析了在现场用QJ44型直流双臂电桥测量电缆线芯直流电阻的方法来确定电缆的故障点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简便方法,并且该方法简单、易行、定位准确,在现场易于实施。
标签:电力电缆;接地故障;查找一、电缆故障情况简介我公司厂房一台通风机电机电源电缆从UJA厂房+8米电缆贯穿件终端接引,送到该厂房+34米处的设备端,敷设长度为78米,电缆规格为4*50mm2。
在启动风机前,用1000V兆Ω表测量电缆绝缘的时候,测得A相对地的绝缘电阻为“零”,其余两相绝缘正常,用万用表测量A相导线与地之间的电阻为0.3?。
从而可以判断A相的绝缘已经损坏,出现了金属性接地故障。
由于此电缆是沿电缆桥架从+8米敷设到+34米,中间跨越了8层楼层,如果不能准确的判定故障点所在的部位,将会给后续的处理带来了不小的难度。
为了查找、确定故障性质以及故障点位置,我们首先用PFL-4000电缆故障定位系统进行了初步测量,从示波图形看,可以确定此电缆A相是一点金属性接地故障。
二、现场测量及结果分析根据上述的初步判断结果,我们经过分析,考虑采用QJ44型直流双臂电桥测量电缆导体线芯的直流电阻,在计算故障点的部位,具体方法如下:1、测量A相电源侧(A1)到故障点(A0)之间的电阻。
将电缆A2、B2短接(用适当的螺栓压紧),将电桥的测量引线C1/P1接在A1端,C2接在B1端,P2接在地线上,测得RA1A0=0.01590Ω;2、测量A相和B相电缆芯之间的电阻将电缆负荷侧A2、B2短接,将电桥的测量引线C1/P1接在A1端,C2/P2接在B1端,测得RA1B1=0.05750Ω;3、测量B相和C相电缆之间的电阻将电缆负荷侧C2、B2短接,将电桥的测量引线C1/P1接在C1端,C2/P2接在B1端,测得RB1C1=0.05750Ω;4、测量电缆A相负荷侧(A2)到故障点(A0)之间的电阻首先将A1、B1短接,将电桥的测量引线C1/P1接在A2端,C2接在B2端,P2接在地线上,测得RA2A0=0.01289Ω;5、计算1)由两相之间电阻值可求得各相电缆的直流电阻值:RA=0.05750/2=0.02875ΩRB=0.05750/2=0.02875ΩRC=0.05750/2=0.02875Ω2)由故障相两侧对故障点电阻之和得出故障相直流电阻值:RA=0.01590+0.01289=0.02879Ω计算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测量所得的电缆线芯的直流电阻结果非常一致,根据电缆线芯直流电阻与其长度成正比的关系,则从电源侧算起到故障点的大概位置在:LX=0.01590/0.02879×78=43米即:故障点的位置大概在距电源侧43米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力电缆金属性接地故障探测技术来源:不详责任编辑:iong 更新时间:2007年08月12日打印放大缩小简介:本文从提高电力电缆金属性接地故障的粗测精度和摸索出一套精确定点的经验着手,结合实际测试情况,总结出一些金属性接地故障的探测方法,以提高工作效率。
[摘要]:本文从提高电力电缆金属性接地故障的粗测精度和摸索出一套精确定点的经验着手,结合实际测试情况,总结出一些金属性接地故障的探测方法,以提高工作效率。
[关键词]:金属性接地粗测精度精确定点随着系统不断扩容,电缆的短路电流也不断增加,对电缆故障点冲击更加厉害,使故障点绝缘电阻有不断减小的趋势,金属性接地故障(绝缘电阻一般在10欧姆以下,实际情况下,几十欧姆的接地电阻也被称作金属性接地)时有发生,其中绝大多数是单相金属性接地,本文重点讨论的就是该类型故障。
据统计,98年1月到5月,共发生故障26次(不包括不需测试的明显故障),其中单相金属性接地故障5次,占到19.2%的比例。
金属性接地故障在对其高压冲击时击穿间隙放电声非常轻,故测试难度较大。
为了较好的掌握金属性接地的探测技术,对常用故障测试的原理(行波法及经典法)进行了研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提高粗测(仪器测距)的精度并想了一些办法来进行精确定点,通过实际测试获得较好的效果,并总结出金属性接地故障的测试方法。
用几句话来概括:准确测出故障距离,认真核对图纸确定走向,仔细观察现场情况,地毯式耐心听测,全面检查电缆护层,必要时剥除内外护层,通过以上方法,绝大多数情况下都能找到故障点。
一.电力电缆故障性质的分类1.电力电缆故障点等效电路(图1)RF──绝缘电阻,取决于电缆介质的碳化程度。
CF──局部电容,取决于故障点受潮程度,数值较小,一般可以忽略。
G──击穿电压为VG的击穿间隙,VG大小取决于放电通道的距离。
2.电力电缆故障性质的分类(表1) cript>注:(1)实际情况下,RF<100KO 时,可用经典法(电阻电桥法)测量,所以RF<100KO 通常也称作低阻故障。
(2)ZO为电缆波阻抗(后面有详细叙述),一般为10~40O 。
3.金属性接地故障的产生及特点随着系统不断扩容,电缆的短路电流也不断增加,使电缆故障点的绝缘电阻有不断减小的趋势,金属性接地故障时有发生,其中绝大多数是单相金属性接地.故障点的放电能量与放电电流的平方和接地电阻成正比,由于接地电阻很小,故故障点击穿间隙放电时声音较轻,需提高粗测精度并仔细定点.二.电力电缆故障测试流程及波过程1.电力电缆故障的测试流程A.判别故障性质B.根据不同故障性质,使用不同的仪器,运用适当的方法测出故障点的距离(粗测).C.按粗测距离,核对图纸,用定点仪或其他方法精确定点(精测).2.波过程电缆故障粗测通常采用行波法(包括低压脉冲法和高压冲闪法)和经典法(电桥法),要了解行波法,就要知道电缆的波过程.波过程就是行波的传输过程。
电力电缆是传输线的一种。
A.行波的反射与透射。
两个波阻抗不同的电缆相联接,当行波运动到阻抗不匹配点,会产生行波的反射与透射现象。
(图2) /s cript>低阻接地故障的等效电路(图3)行波电压反射系数&BETA;U=UF/UI=(Z2-Z1)/(Z2+Z1)=-1/(1+2&MIDDOT;K) (1)Z2=RF&MIDDOT;Z0/(RF+Z0) K=RF/Z0接地电阻RF越小,&BETA;U 越大,反射波幅值越大。
行波电压反射系数 /s cript>&GAMMA;U=UT/UI=2&MIDDOT;Z2/(Z1+Z2)=2&MIDDOT;K/(1+2&MIDDOT;K) (2)B.向低阻故障电缆注入直流电压E的行波过程(图4)由图4可见经过几次反射,行波逐渐衰减。
三.金属性接地故障粗测方法及如何提高其精度1.低压脉冲法A.原理该方法在测试时,仪器向电缆发出一低压脉冲,然后接收反射脉冲,记录它们的时间差(&DELTA;T),根据脉冲在电缆中的波速度(V),计算出测量点到阻抗不匹配点的距离(L).B.效果由于金属性接地故障接地电阻很小,因此它的反射波幅值较大,容易判别,且受外界影响较小,准确较高,可采用低压脉冲法作为金属性接地故障的测试方法之一。
C.技巧依据波动过程的原理及一定的测试技巧,通过以下几方面来提高测试精度。
1)考虑到线路损耗,尽量选取脉冲宽度宽一些;并从靠近故障点端测试,注意要考虑到盲区大小。
2)考虑到脉冲经几次反射后要衰减,尽量取第一次反射波形。
3)为减小图纸尺寸与实际尺寸不符所带来的偏差,对波速度进行调整。
4)采用比较法,用故障相波形与完好相比较,容易分清拐点,减少视觉误差。
5)采样线尽可能短,最好用裸导线。
接地线应选择电缆接地线,并接触良好。
2.高压冲闪法电缆故障点在高压下击穿,用仪器测量并记录下故障点击穿产生的电压(电流)行波信号,根据行波信号在故障点与测量点的往返时间来计算故障距离。
它又分为脉冲电压法和脉冲电流法。
前者分压器耦合的波形变化不尖锐,准确地找出拐点不容易;后者受接地网杂散电流和电容器本身、测试导线杂散电感的影响,波形经常产生畸变,测试可靠性较差。
对于金属性接地故障。
要求粗测精度要高一些,他们不能满足这个要求,因此较少采用高压冲闪法作为金属性接地故障的测试手段。
3.经典法(电阻电桥法)电桥的测试精度还是很高的,特别对金属性接地故障而言精度更高。
它的误差范围在1%&PLUSMN; 1米内,大多数情况下,它的测量误差较此数值小得多。
因此,经典法也作为金属性接地故障的测试方法之一。
为保证测量的精度,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不同材料,不同截面的电缆需要进行换算。
2)跨接线应短而粗,联接牢固,减少接触电阻的影响。
3)测试端应靠近故障点。
4)采用正、反接法,测试结果取平均值。
如正反接法测试数据误差较大,应到另端测试校验。
四.精确定点采取的一些方法 /s cript> 1. 由于故障点经长期冲击放电,热量积累,在故障点附近产生局部过热现象,可用手触摸来判断,但必须停止高压冲击并使电缆充分放电才可进行。
2. 许多金属性接地都会因外力损伤引起,因此要仔细观察现场,有无可疑情况。
3.高压设备供给电缆能量由下式可得W=C&MIDDOT;V2/2 (3)C&NDASH;贮能电容量V&NDASH;高压设备所提供电压为使故障点击穿能量增加,可采取加大球隙,使电缆承受的冲击高压升高和并联电容,增大电容量的方法得以实现。
前者应注意试验电压一般不超过电缆测量泄漏电压所施加电压的50%到70%,以免伤及电缆主绝缘。
电容量的增加,故障点放电时间增加,使听测效果更好。
4.对于相间短路金属性接地可采用音频感应法,这种方法需要相当的故障测试经验和对电缆各方面的情况(如接头位置、埋设深度等)有详细的了解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其测试原理见图5(简略)五.测试实例1. 97.8.2,合21奚阳~合21奚阳1#杆,10KV交联电缆,交接故障。
R(A)=10欧姆,全长1215.4米,测试全长1230米,波速度V调整后取170米每微秒。
在合庆站测试,用T-902(山东淄博故障测试仪)的低压脉冲法测得故障点距站155米,用定点仪听测两个多小时未能定点。
8.3,再次进行测试,更为仔细地听测,一小时后在距站162米处找到故障点,故障点放电声音很轻,但与左右两侧有明显区别。
8.5挖出电缆发现故障点确在此处,电缆外护套已损坏。
2. 97年9月16日,荡7助剂~上海助剂厂,10KV油纸电缆运行故障.R(A)=6O ,全长1731.6米,测长1760米,V取157米/&MU; S。
在助剂厂测试,用SDCA-2(西安四方高智能闪测仪)的低压脉冲法测得故障点距厂端201米。
与图纸核对后,发现故障位。
5. 96年9月21日,高居463(新高桥热电厂)~463/1#杆,35KV油纸电缆运行故障。
R(B)=3O ,全长980米.在热电厂测试,463/1#跨接,QF1-A电缆探伤仪(电阻电桥法)测得故障点距杆端224米,(测试时未考虑杆端引下线长度,同时图纸尺寸计算错误),在距杆端235米附近来回听测,未能定点。
后挖出电缆仍不能定点。
9月23日,只能开断电缆,向两端摇测,往上杆方向电缆为故障段。
再用T-902低压脉冲法在断点测试,故障点距断点26米。
在此位置的电缆上放上细沙,放电时沙粒振落,后剖掉外护层,未看见故障点,去除铠装后发现铅包上有一小洞,绝缘纸已炭化,实际故障点距杆端211.3米.6. 98年4月21日,南11杜邦(高南)~南11杜邦1#杆,10KV油纸电缆运行故障。
R(C)=11O ,全长2247.2米,测长2260米,V取159米/&MU; S。
在高南站测试,用T-902低压脉冲法测得故障点距高南站368米(图8),用QF1-A电缆探伤仪测试,距高南站377.6米。
在两个距离附近听测二小时,未能定点。
而后在375米处向两侧各开挖10米,露出电缆,再进行听测,仍无法定点。
由于地下水较多,电缆浸没在水中,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听测的效果。
遂决定把电缆抬起来,每隔一段用砖块垫好,并清除电缆表面的泥土。
然后用手在电缆表面触摸,感觉有一处外护层有些凹陷。
再次声测时,加大球隙,用四只电容器并联(一只电容器C=4&MU; F,四只电容器C=16&MU; F),在外护层凹陷处听到轻微放电声,剖除外护套后发现铠装上有两只洞,绝缘纸已炭化,此位置距高南站372.8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