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技术之常见的污水处理工艺计算公式(精选.)
污水处理设计常用计算公式

污水处理设计常用计算公式
1.污水流量计算公式:
污水流量=污水产生量×日用水率
污水产生量=人均产污量×人口数+工业废水排放量
2.污染负荷计算公式:
COD负荷=污水流量×COD浓度
BOD负荷=污水流量×BOD浓度
TP负荷=污水流量×TP浓度
TN负荷=污水流量×TN浓度
3.池体尺寸计算公式:
曝气池尺寸=曝气池容积/曝气通量
沉淀池尺寸=沉淀池容积/停留时间
活性污泥池尺寸=活性污泥池容积/深度
4.沉淀速度计算公式:
沉淀速度=比表面积×重力加速度×其中一种颗粒物的密度/动力粘度×浓缩度
5.曝气负荷计算公式:
曝气负荷=曝气量/曝气池有效体积
曝气量=溶氧量/溶解氧传质系数
以上仅为污水处理设计中的一些常用计算公式,实际设计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公式并考虑其他影响因素。
污水处理基本计算公式

污水处理基本计算公式污水处理是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保议题,也是城市化的必然结果。
随着人口规模的扩大和工业化过程的发展,污水处理工艺的设计和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设计、计算和操作是三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本文主要介绍污水处理中的基本计算公式。
一、Ivanov公式Ivanov公式是指在曝气池内,曝气器顶部到曝气器底部的水头损失,是曝气器能量损失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Ivanov公式的具体表达式为:h=K*v^2/(2g)其中,h为水头损失,K为水头损失系数,v为曝气器进口速度,g为重力加速度。
重力加速度的取值为9.81m/s^2。
二、曝气池容积计算公式在污水处理工程计算中,曝气池容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
曝气池容积的计算公式如下:V=Q*(T-TS)/F其中,V为曝气池容积,Q为污水流量,T为污水处理时间,TS为曝气池升温时间,F为最终溶解氧浓度与初次溶解氧浓度之差。
三、污泥产率计算公式污泥产率是指进入处理系统的有机物质所产生的污泥量与进入系统的有机物质总量之比。
污泥产率计算公式如下:Yp=(M-μ*X)/(Q×S)其中,Yp为污泥产率,M为污泥丰度,μ为比生长速率,X为进入系统的有机物质量,Q为进入系统的污水流量,S为进水中的总悬浮物浓度。
四、絮凝剂计算公式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添加絮凝剂可以有效地去除悬浮物和胶体颗粒。
絮凝剂的使用量计算公式如下:C=p/V其中,C为絮凝剂用量,p为絮凝剂加入污水中的浓度,V 为污水流量。
五、沉降池污泥床高度计算公式在污水处理工程中,沉降池是一种重要的处理设备。
沉降池污泥床高度计算公式如下:H=d-S其中,H为污泥床高度,d为进入污水的总悬浮物浓度,S 为出水中的总悬浮物浓度。
六、好氧池的进水和出水COD计算公式好氧池是污水处理过程中的一种重要设施。
好氧池的进水和出水COD计算公式如下:进水COD=(C1-Q2C2)/Q1出水COD=(Q1C1+Q2C2)/(Q1+Q2)其中,Q1和C1分别为进水流量和进水COD,Q2和C2分别为进水流量和进水COD。
污水处理计算公式

污水处理计算公式标题:污水处理计算公式引言概述:污水处理是一项重要的环境工程工作,通过科学的计算公式可以有效地指导和优化污水处理过程。
本文将介绍污水处理计算公式的相关内容,匡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一、污水处理计算公式的基本概念1.1 污水处理效率计算公式:污水处理效率是指处理后水质与处理前水质的差异程度,通常用COD、BOD、SS等指标来衡量。
1.2 污水处理设备容积计算公式:污水处理设备的容积大小直接影响处理效率,可以根据处理量和处理时间来计算。
1.3 污水处理反应速率计算公式: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污水中污染物的去除量,可以通过实验数据拟合得到相应的计算公式。
二、常用的污水处理计算公式2.1 水力停留时间计算公式:水力停留时间是指污水在处理设备中停留的时间,可以通过处理设备的容积和进水流量计算得到。
2.2 污泥产生量计算公式:污水处理过程中会产生污泥,根据处理量和污泥产生率可以计算出污泥的产生量。
2.3 氧化还原电位计算公式: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氧化还原电位是影响污水处理效果的重要因素,可以通过测量数据计算得到。
三、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关键参数计算公式3.1 污水处理设备的曝气量计算公式:曝气是提高污水处理效率的重要手段,可以根据处理设备的容积和曝气效率计算曝气量。
3.2 污水中氨氮浓度计算公式:氨氮是污水中的一种重要污染物,可以通过测量数据和计算公式来确定其浓度。
3.3 污水处理过程中的能耗计算公式:污水处理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能源,可以通过设备的功率和运行时间来计算能耗。
四、污水处理效果评估的计算公式4.1 污水处理效率评估公式:污水处理效率是评价处理效果的重要指标,可以通过处理先后水质监测数据计算得到。
4.2 污泥浓度计算公式:污泥浓度是评价污泥处理效果的重要参数,可以通过处理设备的处理效率和污泥产生量计算得到。
4.3 污水处理过程中的COD负荷计算公式:COD负荷是评价处理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可以通过处理量和COD浓度计算得到。
污水处理计算公式

污水处理计算公式一、引言污水处理是指对废水进行处理,以去除其中的污染物质,使其达到环境排放标准或者可再利用的水质要求。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需要进行各种物质的计算,以确保处理效果达到预期。
本文将介绍污水处理中常用的计算公式。
二、污水流量计算公式1. 瞬时污水流量计算公式:瞬时污水流量(Q)是指在某一时刻单位时间内通过污水处理系统的污水流量。
常用的计算公式如下:Q = A * V其中,Q表示瞬时污水流量,A表示截面面积,V表示瞬时流速。
2. 平均污水流量计算公式:平均污水流量(Qavg)是指在一定时间段内通过污水处理系统的平均污水流量。
常用的计算公式如下:Qavg = V * t其中,Qavg表示平均污水流量,V表示平均流速,t表示时间。
三、污水处理效率计算公式污水处理效率是指污水处理系统对污染物质的去除能力。
常用的计算公式如下:Efficiency = (Cin - Cout) / Cin * 100%其中,Efficiency表示污水处理效率,Cin表示进水中污染物浓度,Cout表示出水中污染物浓度。
四、污水处理设备容积计算公式污水处理设备的容积是指设备内部所占用的有效空间。
常用的计算公式如下:V = Q * t其中,V表示设备容积,Q表示平均污水流量,t表示停留时间。
五、污泥产量计算公式污泥产量是指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量。
常用的计算公式如下:Sludge Yield = Q * Y其中,Sludge Yield表示污泥产量,Q表示污水流量,Y表示污泥产率。
六、能耗计算公式能耗是指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所消耗的能量。
常用的计算公式如下:Energy Consumption = P * t其中,Energy Consumption表示能耗,P表示设备的功率,t表示运行时间。
七、总结污水处理计算公式是污水处理工程中的重要工具,通过合理的计算可以匡助工程师们更好地设计和运行污水处理系统。
本文介绍了污水流量、污水处理效率、污水处理设备容积、污泥产量和能耗的计算公式,希翼对您有所匡助。
污水处理计算公式

污水处理计算公式引言概述: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环节,而计算公式在污水处理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污水处理中常用的计算公式,以匡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公式。
一、污水流量计算公式1.1 平均日流量计算平均日流量(Q)是指单位时间内经过污水处理厂的平均流量。
计算公式如下:Q = Qp / T其中,Qp为单位时间内的总流量,T为单位时间(通常为24小时)。
1.2 最大日流量计算最大日流量(Qmax)是指单位时间内经过污水处理厂的最大流量。
计算公式如下:Qmax = Qpmax / T其中,Qpmax为单位时间内的最大流量。
1.3 峰值流量计算峰值流量是指在某个时间段内浮现的流量峰值。
计算公式如下:Qpeak = Qppeak / T其中,Qppeak为某个时间段内的最大流量。
二、污水污染物负荷计算公式2.1 化学需氧量(COD)负荷计算化学需氧量(COD)是污水中有机物的氧化能力的度量。
计算公式如下:COD负荷 = Q × COD浓度其中,Q为单位时间内的流量,COD浓度为单位体积内的COD含量。
2.2 生化需氧量(BOD)负荷计算生化需氧量(BOD)是污水中有机物被微生物氧化的能力的度量。
计算公式如下:BOD负荷 = Q × BOD浓度其中,Q为单位时间内的流量,BOD浓度为单位体积内的BOD含量。
2.3 总氮负荷计算总氮是污水中的一种重要污染物,计算公式如下:总氮负荷 = Q × TN浓度其中,Q为单位时间内的流量,TN浓度为单位体积内的总氮含量。
三、曝气池设计计算公式3.1 曝气量计算曝气量是曝气池中供氧的量,计算公式如下:曝气量 = Q × DO需求量 / DO浓度差其中,Q为单位时间内的流量,DO需求量为污水中微生物对氧的需求量,DO 浓度差为曝气先后水中溶解氧浓度的差值。
3.2 曝气池体积计算曝气池体积的计算公式如下:曝气池体积 = Q × HRT其中,Q为单位时间内的流量,HRT为曝气池的水力停留时间。
污水处理计算公式

污水处理计算公式污水处理是指将污水中的有害物质去除或者转化为无害物质的过程。
在进行污水处理时,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参数和指标来计算和评估处理效果。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污水处理计算公式,以及相关的说明和示例。
1. 污水流量计算公式污水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流经污水处理设施的污水量。
常用的污水流量计算公式如下:Q = A * V其中,Q表示污水流量(单位:m³/s),A表示污水流过的横截面积(单位:m²),V表示污水的平均流速(单位:m/s)。
示例:假设污水处理设施的进水横截面积为100平方米,污水的平均流速为0.5米/秒,则污水流量可以通过公式计算为:Q = 100 * 0.5 = 50 m³/s2. 污水COD(化学需氧量)计算公式COD是衡量污水中有机物含量的指标,常用的COD计算公式如下:COD = (V1 - V0) * C * 8.34 / V其中,COD表示化学需氧量(单位:mg/L),V1表示滴定液滴加前的体积(单位:mL),V0表示滴定液滴加后的体积(单位:mL),C表示滴定液的浓度(单位:mol/L),V表示取样体积(单位:L)。
示例:假设滴定液滴加前的体积V1为20 mL,滴定液滴加后的体积V0为10 mL,滴定液的浓度C为0.1 mol/L,取样体积V为0.1 L,则可以通过公式计算出污水的COD值:COD = (20 - 10) * 0.1 * 8.34 / 0.1 = 83.4 mg/L3. 污水BOD(生化需氧量)计算公式BOD是衡量污水中有机物生物降解能力的指标,常用的BOD计算公式如下:BOD = (DO1 - DO2) * F其中,BOD表示生化需氧量(单位:mg/L),DO1表示培养瓶中加入样品前的溶解氧浓度(单位:mg/L),DO2表示培养瓶中样品培养一段时间后的溶解氧浓度(单位:mg/L),F表示稀释倍数。
示例:假设培养瓶中加入样品前的溶解氧浓度DO1为8 mg/L,培养瓶中样品培养一段时间后的溶解氧浓度DO2为2 mg/L,稀释倍数F为5,则可以通过公式计算出污水的BOD值:BOD = (8 - 2) * 5 = 30 mg/L4. 污水氨氮计算公式氨氮是衡量污水中氨和氨化物含量的指标,常用的氨氮计算公式如下:NH3-N = (V1 - V0) * C * 1.215 / V其中,NH3-N表示氨氮含量(单位:mg/L),V1表示滴定液滴加前的体积(单位:mL),V0表示滴定液滴加后的体积(单位:mL),C表示滴定液的浓度(单位:mol/L),V表示取样体积(单位:L)。
污水处理设计常用计算公式

污水处理设计公式竖流沉淀池[3]中心管面积:f=q/vo=0.02/0.03=0.67m2中心管直径:do=√4f/∏ =√4*0.67/3.14=0.92中心管喇叭口与反射板之间的缝隙高度:h3=q/v1∏d1=0.02/0.03*3.14*0.92*1.35沉淀部分有效端面积:A=q/v=0.02/0.0005=40m2沉淀池直径:D=/4(A+f)/∏ =/4*(40+0.67)/3.14=7.2m沉淀部分有效水深:h2=vt*3600=0.0005*1.5*3600=2.7m沉淀部分所需容积:V=SNT/1000=0.5*1000*7/1000=3.5m3圆截锥部分容积:h5=(D/2-d`/2)tga=(7.2/2-0.3/2)tg45=3.45m沉淀池总高度:H=h1=h2=h3=h4=h5=0.3+2.7+0.18+0+3.45=6.63m符号说明:q——每池最大设计流量,m3/svo——中心管内流速,m/sv1 ——污水由中心管喇叭口与反射板之间的缝隙流出速度,m/sd1 ——喇叭口直径,mv——污水在沉淀池中的流速,m/st——沉淀时间,hS——每人每日污水量,L/(人?d),一般采用0.3~0.8L/(人?d)N——设计人口数,人h1——超高,mh4——缓冲层高,mh3——污泥室圆截锥部分的高度,mR——圆锥上部半径,mr——圆锥下部半径,m污水处理中ABR厌氧和SBR的设计参数1)进水时间TF根据每一系列的反应池数、总进水量、最大变化系数和反应池的有效容积等因素确定。
2)曝气时间TA根据MLSS浓度、BOD-SS负荷、排出比、进水BOD浓度来确定。
由于:式中:Qs-污水进水量(m3/d)Ce-进水平均BOD(mg/l)V-反应池容积(m3)e-曝气时间比:e=n×TA/24n-周期数TA-1个周期的曝气时间又由于:1/m-排出比则:将e=n×TA/24代人,则:3)沉淀时间Ts根据活性污泥界面的沉降速度、排出比确定。
污水处理计算公式

污水处理计算公式一、引言污水处理是指对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含有有机物、无机物、悬浮物等污染物质的水进行处理,以达到排放标准或者再利用的要求。
在进行污水处理过程中,需要对各种参数进行计算,以确保处理效果和设备运行的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污水处理中常用的计算公式。
二、常用1. 污水流量计算公式污水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污水处理系统的水体量。
常用的污水流量计算公式如下:污水流量 = 平均流速 ×水体截面积其中,平均流速可以通过流速仪测量得到,水体截面积可以通过测量水体的宽度和深度来计算。
2. 污水COD(化学需氧量)计算公式COD是衡量水体中有机物含量的指标,常用于评估污水处理效果。
污水COD 计算公式如下:COD = V × (C1 - C2) × 8000 / Q其中,V为取样体积,单位为升;C1为取样前的高锰酸钾溶液浓度,单位为毫克/升;C2为取样后的高锰酸钾溶液浓度,单位为毫克/升;Q为取样时间,单位为小时。
3. 污水BOD(生化需氧量)计算公式BOD是衡量水体中有机物生物降解能力的指标,常用于评估污水处理效果。
污水BOD计算公式如下:BOD = (C1 - C2) × V / M其中,C1为取样前的溶液溶解氧浓度,单位为毫克/升;C2为取样后的溶液溶解氧浓度,单位为毫克/升;V为取样体积,单位为升;M为取样前的溶液溶解氧浓度,单位为毫克/升。
4. 污水SS(悬浮物)计算公式SS是衡量水体中悬浮物含量的指标,常用于评估污水处理效果。
污水SS计算公式如下:SS = (W2 - W1) / V其中,W1为取样前的滤纸质量,单位为克;W2为取样后的滤纸质量,单位为克;V为取样体积,单位为升。
5. 污水氨氮计算公式氨氮是衡量水体中氨氮含量的指标,常用于评估污水处理效果。
污水氨氮计算公式如下:氨氮 = (V1 × C1 - V2 × C2) / V其中,V1为取样前的滴定液体积,单位为毫升;C1为取样前的滴定液浓度,单位为毫克/升;V2为取样后的滴定液体积,单位为毫升;C2为取样后的滴定液浓度,单位为毫克/升;V为取样体积,单位为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污水处理技术之常见的污水处理工艺计算公式
北极星环保网讯:本文收集了最常见的AO脱氮工艺的计算书,工艺流程为格栅—调节池—AO—二沉池,每一个流程都有相应的计算书汇总,仅供大家参考!
格栅
1、功能描述
格栅由一组平行的金属栅条或筛网制成,安装在污水渠道、泵房集水井的进口处或污水处理厂的端部,用以截留较大的悬浮物或漂浮物,如纤维、碎石、毛发、木屑、果皮、蔬菜、塑制品等,以便减轻后续处理构筑物的处理负荷,并使之正常运行。
按照栅栅条的净间隙,可分为粗格栅(50~100mm)、中格栅(10~40mm)、细格栅(3~10mm)。
2、设计要点
设置格栅的目的是拦截废水中粗大的悬浮物,首先废水的水质选择栅条净间隙,然后废水的水量和栅条净间隙来计算格栅的一些参数(B、L),得到的这些参数就可以选择格栅的型号。
工业废水一般采用e=5mm,如造纸废水、制糖废水、制药废水等。
采用格栅的型号一般有固定格栅、回转式机械格栅。
3、格栅的设计
(1)栅槽宽度
(2)过栅的水头损失:
式中:
h1——过栅水头损失,m ;
h0——计算水头损失,m ;
g ——重力加速度,9.81m/s2
k ——系数,格栅受污染堵塞后,水头损失增大的倍数,一般k=3;
ξ ——阻力系数,与栅条断面形状有关,,当为矩形断面时,β= 2.42。
(其他形状断面的系数可参照废水设计手册)
(3)栅槽总高度:
为避免造成栅前涌水,故将栅后槽底下降h1作为补偿。
式中:
H ——栅槽总高度,m ;
h0 ——栅前水深,m ;
g ——栅前渠道超高,m,一般用0.3m。
(4)栅槽总长度:
调节池
1、功能描述
调节池主要起到收集污水,调节水量,均匀水质的作用。
2、设计要点
调节池的水力停留时间(HRT)一般取4-6h;其有效高度一般取4-5m,设计时,按水力停留时间计算池容并确定其规格。
3、调节池设计计算:
(1)有效容积Ve
式中:
Qmax——设计进水流量(m3/h)
HRT ——水力停留时间(h);
(2)有效面积Ae
式中:he——调节池有效高度
(3)调节池实际尺寸
式中:0.5 ——超高
(4)配套设备
潜水搅拌器,按体积校核,1m3体积对应8W功率的潜水搅拌器。
AO:
1、设计水量的计算
由于硝化和反硝化的污泥龄和水力停留时间都较长,设计水量应按照最高日流量计算。
式中:
2、确定设计污泥龄
需反硝化的硝态氮浓度为
式中:
反硝化速率计算
计算出值后查下表选取相应的值,再查下表取得值。
3、计算污泥产率系数Y
式中:
然后按下式进行污泥负荷核算:
式中:
Ls——污泥负荷,我国规范推荐取值范围为0.2~0.4kgBOD/(kgMLSSd)。
活性污泥工艺的最小污泥龄和建议污泥龄表(T=10℃)单位:d
4、确定MLSS(X)
MLSS(X)取值通过查下表可得。
反应池MLSS取值范围
取定MLSS(X)值后,应用污泥回流比反复核算
式中:
浓缩时间取值范围
5、计算反应池容积
计算出反应池容积后,即可根据的比值分别计算出缺氧反应池和好氧反应池的容积。
6、曝气量的计算:
1、实际需氧量的计算
式中:
其中,去除含碳有机物单位耗氧量按下式计算:
按该式计算出不同泥龄和不同水温下的值列于表5,设计时可直接查下表。
降解含碳有机物单位耗氧量表单位:kgO2/kgBOD
BOD去除量按下式计算:
式中:fc——BOD负荷波动系数,按下表选用。
当无反硝化时,需硝化的氨氮量按下式计算:
式中:
当有反硝化时,需硝化的氨氮量按下式计算:
反硝化的硝酸盐量按下式计算:
2、标准需氧量的计算
由于上述方法计算出的需氧量是在实际水温,气压和混合液溶解氧浓度的污水中的需氧量,而充氧设备的充氧能力是在水温20℃、一个大气压、溶解氧为零的清水中测定的,为了选择充氧设备,必须将实际需氧量换算成标准需氧量。
标准需氧量按下式计算:
式中:
清水在℃和实际计算压力Pa时的饱和溶解氧按下式计算:
式中:
曝气装置处绝对压力按下式计算:
式中:h——曝气设备处的水深,m;
曝气池逸出气体中含氧按下式计算:
式中:EA——曝气设备的氧利用率,未知时可取0.2;3、风机风量的计算
风机风量按下式计算:
式中:Gs——需气量,Nm3/d。
二沉池
此文章选用平流式二沉池,平流式二沉池表面形状一般为长方形,水流在进水区经过消能和整流进入沉淀区后,缓慢水平流动,水中可沉悬浮物逐渐沉向池底,沉淀区出水溢过堰口,通过出水槽排出池外。
平流式二沉池基本要求如下:
(1)平流式沉淀池的长度多为30~50m,池宽多为5~10m,沉淀区有效水深一般不超过3m,多为2.5~3.0m。
为保证水流在池内的均匀分布,一般长宽比不小于4:1,长深比为8~12。
(2)采用机械刮泥时,在沉淀池的进水端设有污泥斗,池底的纵向污泥斗坡度不能小于0.01,一般为0.01~0.02。
刮泥机的行进速度不能大于1.2m/min,一般为0.6~0.9m/min。
(3)平流式沉淀池作为初沉池时,表面负荷为1~3m3/(m·h),最大水平流速为7mm/s;作为二沉池时,最大水平流速为5mm/s。
(4)人口要有整流措施,常用的人流方式有溢流堰一穿孔整流墙(板)式、底孑L人流一挡板组合式、淹没孔人流一挡板组合式和淹没孔人流一穿孔整流墙(板)组合式等四种。
使用穿孔整流墙(板)式时,整流墙上的开孔总面积为过水断面的6%~20%,孔口处流速为0.15~0.2m/s,孔口应当做成渐扩形状。
(5)在进出口处均应设置挡板,高出水面0.1~0.15m。
进口处挡板淹没深度不应小于0.25m,一般为0.5~1.0m;出口处挡板淹没深度一般为0.3~0.4m。
进口处挡板距进水口0.5~1.0m,出口处挡板距出水堰板0.25~0.5m。
(6)平流式沉淀池容积较小时,可使用穿孔管排泥。
穿孔管大多布置在集泥斗内,也可布置在水平池底上。
沉淀池采用多斗排泥时,泥斗平面呈方形或近于方形的矩形,排数一般不能超过两排。
大型平流式沉淀池一般都设置刮泥机,将池底污泥从出水端刮向进水端的污泥斗,同时将浮渣刮向出水端的集渣槽。
(7)平流式沉淀池非机械排泥时缓冲层高度为0.5m,使用机械排泥时缓冲层上缘宜高出刮泥板0.3m。
例:某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最大设计流量Q=0.2m3/s,设计人数N=10万人,沉淀时间t=1.5h。
采用链带式机刮泥,求平流式沉淀池各部分尺寸。
最新文件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方便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