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叶的功效与作用

合集下载

竹节人参叶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竹节人参叶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竹节人参叶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
导语:竹节人参叶是一种可以治疗很多疾病的药材,科学健康地食用的话对我们的身体健康还有疾病治疗是可以带来很大功效的。

现在我们就具体去了解一
竹节人参叶是一种可以治疗很多疾病的药材,科学健康地食用的话对我们的身体健康还有疾病治疗是可以带来很大功效的。

现在我们就具体去了解一下竹节人参叶的功效作用以及食用方法吧。

【英文名】Panax japonicus C.A.Mey.
【别名】野三七叶
【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竹节参的叶。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50-80cm,或更高。

根茎横卧,呈竹鞭状,肉质肥厚,白色,结节间具凹陷茎痕,叶为掌状复叶,3-5枚轮生于茎顶;叶柄长8-11cm;小叶通常5,叶片膜质,倒卵状椭圆形至长圆状椭圆形,长5-18cm,宽2-6.5cm,先端渐尖,稀长尖,基部楔形至近圆形,边缘具细锯齿或重锯齿,上面叶脉无毛或疏生刚毛,下面无毛或疏生密毛。

伞形花序单生于茎顶,有花50-80朵或更多,总花梗长12-20cm,无毛或有疏短柔毛;花小,淡绿色,小花梗长约10mm;花萼绿色,先端5齿,齿三角状卵形;花瓣5,长卵形,覆瓦状排列;雄蕊5,花丝较花瓣短;子房下位,2-5室,花柱2-5,中部以下连合,上部分离,果时外弯。

核果状浆果,球形,成熟时红色,直径5-7mm。

种子2-5,白色,三角状长卵形,长约4.5mm。

花期5-6月,果期7-9月。

【性味】味苦;微甘;性微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暑;生津利咽。

主暑热伤津;口干舌燥;心烦神倦;咽痛音哑;虚火牙痛;脱发
生活常识分享。

人参茶叶的功效与作用

人参茶叶的功效与作用

人参茶叶的功效与作用人参茶叶的功效与作用人参茶叶是一种采用人参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一种饮品。

它既融合了人参的药用价值,又具有茶叶的独特风味,被广大消费者喜爱。

人参茶叶凭借其丰富的营养成分和良好的保健功效,受到了许多人的青睐。

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人参茶叶的功效与作用。

一、人参茶叶的生长环境与生产工艺人参茶叶的生长环境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北地区,如吉林、辽宁、黑龙江等省份。

这些地方的土壤和气候条件都非常适宜人参的生长,能够提供丰富的养分和水分。

在人参的种植过程中,需要注意土壤的保湿和养分的补充,以保证人参的生长质量。

人参茶叶的制作工艺主要包括采摘、烘干、碾剥和晒制等过程。

首先,需要选择成熟的人参进行采摘,然后将其烘干至完全干燥。

接下来,通过机械碾剥将人参弄碎,取出茶叶。

最后,晒制成熟的茶叶,使其达到一定的保质期和品质。

二、人参茶叶的营养成分人参茶叶富含多种有益人体健康的营养成分,主要包括人参皂苷、人参甙Rg1、人参甙Re、人参多糖、人参酸、人参酮等。

这些成分在人参茶叶中的含量较高,能够为人体提供各种必要的营养物质。

人参皂苷是人参茶叶的主要有效成分,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力、抗疲劳、抗氧化、抗衰老等功效。

人参甙Rg1和人参甙Re则具有改善慢性疲劳、提高心肺功能、增加肌肉力量和耐力的作用。

人参多糖能够提高人体的代谢水平,增加免疫功能,增强抗肿瘤能力。

人参酸和人参酮则能够调节神经系统,提高人体的抗应激和抗病能力。

三、人参茶叶的功效与作用1. 增强免疫力:人参茶叶中含有丰富的人参皂苷和人参多糖,能够增强人体的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和自愈能力。

长期坚持饮用人参茶叶,可以有效预防感冒、咳嗽、喉咙肿痛等常见疾病。

2. 抗疲劳:人参茶叶中的人参甙Rg1和人参甙Re具有明显的抗疲劳作用,能够提高身体的耐力和持久力。

饮用人参茶叶不仅可以缓解身体疲劳,还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尤其适合需要长时间高强度工作的人群。

3. 提高心肺功能:人参茶叶中的人参甙Rg1和人参甙Re能够增加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脏循环系统,提高心肺功能。

人参叶的功效与作用

人参叶的功效与作用

人参叶的功效与作用文章目录*一、人参叶的简介*二、人参叶的功效与作用*三、人参叶的市场信息1. 人参叶的价格2. 人参叶的选购方法3. 人参叶的保存方法人参叶的简介人参叶多年生草本,高30-70cm。

根肥大,肉质,圆柱或纺锤形,末端多分歧,外皮淡黄色。

叶为掌状复叶,具长柄;轮生叶的数目依生长年限而不同,一般1年生者1片三出复叶,2年复叶,最多可达6片复叶;小叶5,偶有7片。

人参叶的功效与作用1、富含物质人参茎叶含三萜类及其皂甙成分:人参皂甙Rb1、Rb2、Rc、Re、Rf、Rg1、Rg3、Rg4、Rh1、Rh2、Rh3、F1、F2、F3、F4、La,20(R)人参皂甙,20-葡萄糖人参皂甙Rf,20(R)原人参二醇,20(R)-达玛烷-3β,6α,12β,20,25-五醇,胡萝卜甙。

还含黄酮尖成分:山柰酚,三叶豆甙,人参黄酮甙即是山柰酚-3-O-葡萄糖基(1→2)半乳糖甙。

2、功效作用角暑清热;性津止渴。

主暑热口渴;热病伤津;胃阴不足;消渴;肺燥干咳;虚火牙痛。

内服:煎汤:煎汤,3-10g。

3、临床应用3.1、《纲目拾遗》:百草本性,大率补者多在根,叶则枝节之余气,不可以言补也。

参叶虽禀参之余气,究其力,止能行皮毛四肢,性带表散,与参力远甚,惟可施于生津润燥,益肺和肝之用。

今一概用作培补元气,起废救危,何不察之甚。

3.2、《药性考》:清肺,生津,止渴。

3.3、《纲目拾遗》:补中带表,大能生胃津,祛暑气,降虚火,利四肢头目;醉后食之,解酲。

人参叶的市场信息1、人参叶的价格人参叶的价格约为2元/50克。

2、人参叶的选购方法多捆扎成小把呈扇形或束状,全长30-50cm。

茎细圆柱形或扁缩,直径3-9mm,黄褐色或紫褐色,有明显的纵沟棱。

质脆易折断,断面可邮白色的髓,有时中空。

掌状复叶,3-6枚轮生;总叶柄长6-13cm;小叶舒展或卷叠、皱缩,有的破碎,完整者呈椭圆形,长4-20cm,宽2.2-9cm,绿色、黄绿色或暗绿色,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而下延,边缘具细锯齿,叶上表面脉上疏生直立刚毛,小叶柄长2.5-4.5cm,复叶基部的小叶较小,长2-7cm,宽1-4cm。

叶子的药用功效与作用

叶子的药用功效与作用

叶子的药用功效与作用叶子是植物的一部分,它具有丰富的药用功效和作用。

叶子可以用于制作药物,被广泛用于中药和西药的制备过程中。

不同种类的叶子具有不同的药用功效和作用,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叶子及其药用价值。

一、菊花叶菊花叶,又称菊花苞片,是菊花的化学成分之一,常被用于制作中药。

菊花叶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消肿等功效,可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头痛等病症。

此外,菊花叶还具有抗菌和抗氧化作用,能够有效对抗细菌感染和氧化应激,是一种非常好的中药材。

二、绿茶叶绿茶叶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多种保健功效。

绿茶叶中富含儿茶素、维生素C和多种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降低血脂,抗氧化等。

此外,绿茶叶还具有抗细菌、抗病毒和抗肿瘤等作用,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

三、罗勒叶罗勒叶是一种常见的香料植物,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

罗勒叶富含挥发油和多种化学成分,具有抗菌、抗病毒、止咳祛痰、促消化等作用。

此外,罗勒叶还具有镇静、提神和缓解压力的功效,可以改善情绪和睡眠质量。

四、迷迭香叶迷迭香叶是一种具有浓郁香气的植物,广泛用于调味和药用。

迷迭香叶中含有挥发油和多种化学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病毒、杀菌等作用。

此外,迷迭香叶还具有提神、镇痛和保护肝脏等功效,可以改善人体健康。

五、柠檬叶柠檬叶富含挥发油、维生素C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具有多种药用功效。

柠檬叶具有抗菌、抗病毒、降血压、降血糖等作用,对预防和治疗感冒、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具有一定的疗效。

此外,柠檬叶还可以改善消化功能、促进排毒,保护心脏和肝脏。

六、苦瓜叶苦瓜叶是一种常见的蔬菜,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

苦瓜叶中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物质,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清热解毒、健脾胃等作用。

苦瓜叶还具有抗癌、抗病毒和抗炎等功效,对防治癌症和感染性疾病具有一定的作用。

七、罗望子叶罗望子叶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多种药用功效。

罗望子叶中含有多种生物碱和有机酸,具有泻下通便、消食健胃、止血等作用。

人参叶的功效与作用

人参叶的功效与作用

人参叶的功效与作用人参叶,产于中国东北、朝鲜、韩国、日本、俄罗斯东部。

人参茎叶含三萜类及其皂甙成分,还含黄酮尖成分,叶的挥发油中有β-金合欢烯,2-十七烷酮和棕榈酸。

人参叶气清香,味微苦而甘。

具有补气,益肺,祛暑,生津的功效。

治男妇一切虚证,发热自汗,眩晕头痛,反胃吐食,寒疟,滑泻久痢,小便频数等症。

一、生津止渴人参叶用于暑热口渴。

功能清热、生津止渴,用治暑热口渴,配麦冬、滑石、西瓜翠衣等,有解暑止渴之效。

用于热病伤津,胃阴不足,消渴。

治热病伤津。

单用力弱,可配生石膏、知母、粳米等药,以增强解热生津之力。

治胃热阴伤之口干,可配芦根、茅根、麦冬等药,以清热生津。

治消渴,属热炽阴伤者,可配天花粉、天门冬、黄连等药,以清火生津止渴;属气阴两伤者,可配生黄芪、麦冬、五味子等药,以益气养阴止渴。

二、清燥润肺人参叶用于肺燥干咳。

人参叶能清肺生津,可治温燥伤肺之干咳,单用力缓,常配知母、贝母、桑叶等药,共奏清燥润肺止咳之功。

三、滋阴降火人参叶用于虚火牙痛。

人参叶能降虚火,治虚火牙痛,可配生地、麦冬、生牛膝等,以滋阴降虚火而止痛。

《滇南本草》:治阴阳不足,肺气虚弱。

四、营养价值人参茎叶含三萜类及其皂甙成分,还含黄酮尖成分,叶的挥发油中有β-金合欢烯,2-十七烷酮和棕榈酸。

又含挥发油,茎的油中含棕榈酸,2-甲基丙基十二烷;叶的油中含棕榈酸,十三烷酸,正十五烷。

还含钠、镁、钙、铝、铅、匐、钴、镍、钼、硼、锌、铁、锰、铜等无机元素和多种过氧化物。

1、人参茎叶皂甙对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可改善症状或使症状消失,对于神经衰弱,血管性头痛,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高血压动脉硬化伴心肌缺血,脑动脉供血不足症侯群均有一定疗效。

2、人参茎叶皂甙对冠心病有较好的疗效,可减轻心绞痛症状,部分患者心电图改善。

对低血压病人可使血压升高,对脑动脉硬化可使脑血流和脑功能改善。

3、人参茎叶制剂对慢性气管炎可控制和改善患者症状,同时还有增强细胞免疫功能和改善肾上腺皮质功能作用。

鱼腥草的功效与作用鱼腥丶

鱼腥草的功效与作用鱼腥丶

鱼腥草的功效与作用鱼腥丶鱼腥草又名猪屎藤、人参叶、麻独、苦鱼腥等,是一种生长在热带地区的一年生草本植物。

在中国南方地区广泛分布,被当地人民广泛使用于中药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皮肤病等疾病。

鱼腥草具有镇痛、抗菌、抗炎、止咳化痰等多种药理作用,因此在中医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从鱼腥草的功效、作用以及使用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鱼腥草的主要功效与作用包括:1. 镇痛作用:鱼腥草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鱼腥草素和麻独素等,这些物质能够刺激人体的神经系统,从而产生镇痛作用。

因此,鱼腥草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头痛、牙痛、关节疼痛等症状。

2. 抗菌作用:鱼腥草中的鱼腥草素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对多种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具有杀菌作用,尤其对某些对传统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的菌株具有明显的抗菌效果。

因此,鱼腥草在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3. 抗炎作用:鱼腥草中的麻独素有着明显的抗炎作用。

麻独素能够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并能够缓解炎症引起的相关症状。

因此,鱼腥草在风寒感冒、咽喉炎、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中常常被使用。

4. 止咳化痰作用:鱼腥草中的多种活性成分能够刺激呼吸道黏膜的分泌,改善呼吸道黏液的排出,减少黏液的黏稠度,并能够增加呼吸道纤毛运动,改善痰液的排除。

因此,鱼腥草在治疗咳嗽、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疾病中有良好的疗效。

5. 抗肿瘤作用:鱼腥草中的一些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

实验证明,鱼腥草提取物对多种肿瘤细胞系具有明显的抗增殖和诱导凋亡的作用,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转移,对肿瘤的治疗具有一定的潜力。

除了以上几个主要的功效与作用外,鱼腥草还具有调节免疫功能、降血糖、降血压、保护肝脏、改善睡眠质量等多种药理作用。

这些功效使得鱼腥草在临床应用中被广泛使用。

使用鱼腥草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鱼腥草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但并不适用于所有人群。

孕妇、哺乳期女性、儿童、血液病患者以及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谨慎使用或避免使用。

新资源食品人参各部位的功效 等

新资源食品人参各部位的功效 等

新资源食品人参各部位的功效等新资源食品人参各部位的功效近日,我国卫生部网站发布公告,将人参(人工种植参)纳入“新资源食品”的行列。

这意味着,人参已经成为一种食品。

以前,人们一直将人参当作名贵的药材。

现在,人们已可以将人参作为食品来吃了。

著名人参专家、吉林省人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张连学教授指出,常吃人参可取得强身益智的作用。

韩国人平均每人每年吃两人参,但我国居民平均每人每年所吃的人参连1克都不到。

人参适合体虚乏力、易疲倦、精力差、经常呆在空调屋里及爱吃冷食的人服用。

根据卫生部的相关公告,人们每天服用人参的量应小于或等于3克。

孕妇、哺乳期女性及14周岁以下的儿童不宜服用人参。

每个人对人参的耐受量各不相同,有些人在摄入较多人参时会出现流鼻血、头疼的症状。

因此,人们服用人参的量应从少到多,逐渐增加。

韩国人被称为“吃着人参长大的人”。

中国保健协会食物营养与安全专业委员会会长孙树侠介绍说,韩国人常会将人参和鸡肉一起炖成人参鸡汤来吃。

韩式人参鸡汤的制法是:取母鸡1只,糯米一杯,大葱段适量,蒜6瓣,大枣9个,人参2根,盐1茶匙,白胡椒粉、鸡精各少许。

将母鸡杀死,去除毛杂、内脏、爪、头及屁股,在腹部开一刀,装入糯米和一部分的蒜、葱段、大枣和人参。

将两只鸡腿拧在一起,堵住腹部的口子,与剩余的人参、大枣和蒜一起入锅加适量的清水(水应没过鸡)用大火烧开,撇去浮沫,再用小火炖40分钟,调入盐等调味料继续炖20分钟。

将炖好的鸡肉和鸡汤移入石锅中,放入剩余的葱段加热片刻即成,可随意服用。

此汤具有驱风散寒、滋补元气、增强人体免疫力的功效。

除了人参鸡汤以外,韩国人还会将人参研成粉,兑入白酒中服用。

据说,这样喝酒不但养生而且不会伤胃。

人参周身都是宝。

人参的参芦、参条、参须、参花、参叶和参子分别具有不同的功效,在选购时应加以注意。

下面就介绍一下人参各部位的功效:①人参(主根)。

我国野生人参的资源稀缺,而人工种植参的产量(主要产自吉林)日益增加。

人参叶中药材详细说明书

人参叶中药材详细说明书

人参叶药材名称:人参叶拼音名称:RENSHENYE别名:人参苗、参叶科属:为五加科植物人参带茎的叶。

性味:[性味归经]味苦;微甘;性寒。

归肺;胃经功能主治:祛暑清热;生津止渴。

主暑热口渴;热病伤津;胃阴不足;消渴;肺燥干咳;虚火牙痛中成药:共有5种中成药使用人参叶:洁阴止痒洗液蓉蛾益肾口服液益心宁神片七珠健胃茶消痰益康(糖浆)用法用量:内服:煎汤:煎汤,3-10G。

采收储藏:秋季收集茎叶,晒干。

化学成份:人参茎叶含三萜类及其皂甙成分:人参皂甙(GINSENOSIDE)RB1、RB2、RC、RE、RF、RG1、RG3、RG4、RH1、RH2、RH3、F1、F2、F3、F4、LA,20(R)人参皂甙[20(R)-GINSENOSIDE]TG2、RH2、20(S)人参皂甙RH2[20(S)-GINENOSIDE-RH2],20-葡萄糖人参皂甙RF(20-GLUCOGINSENOSIDE-RF),20(R)原人参二醇[20(R)PROTOPANAXADIOL],20(R)原人参三醇[20(R)PROTOPANA-XATRIOL],20(R)-达玛烷-3Β,6Α,12Β,20,25-五醇[20(R)-DAMMAR-3Β,6Α,12Β,20,25-PENTOL],20(R)-达玛烷-3Β,6Α,12Β,20,25-五醇-6-O-Α-L-吡喃鼠李糖基(1→4)-O-Β-D-吡喃葡萄糖甙[20(R)-DAMMAR-3Β-D-GLUCOPYRANOSIDE],胡萝卜甙(DAUCOSTERIN([1-10]。

还含黄酮尖成分:山柰酚(KAEMPFEROL),三叶豆甙(TRIFOLIN),人参黄酮甙(PANASENOSIDE)即是山柰酚-3-O-葡萄糖基(1→2)半乳糖甙[KAEMPFEROL-3-O-GLUCOSYL(1→2)GLALCTO SIDE][11]。

又含挥发油,茎的油中含棕榈酸(PALMITICACID),2-甲基丙基十二烷(2-METHYL-6-PROPYLDODECANE);叶的油中含棕榈酸,十三烷酸(TRIDECANOICACID),正十五烷(N-PENTADECANE)[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参叶的功效与作用
人参叶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人参叶的功效与作用:具有养血,补胃气,泻心火,调中治气,消食开胃,治脾胃阳气不足及肺气促,短气、少气,补中缓中,泻肺脾胃中火邪等功效。

人参叶可用于暑热口渴,用于热病伤津,用于肺燥干咳及虚火牙痛。

下面小编就详细为您介绍人参叶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人参叶多年生草本,高30-70cm。

根肥大,肉质,圆柱或纺锤形,末端多分歧,外皮淡黄色。

叶为掌状复叶,具长柄;轮生叶的数目依生长年限而不同,一般1年生者1片三出复叶,2年复叶,最多可达6片复叶;小叶5,偶有7片,
考证
1.《本经》:主补五脏,安精神,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

2.《别录》:疗肠胃中冷,心腹鼓痛,胸肋逆满,霍乱吐逆,调中,止消渴,通血脉,破坚积,令人不
人参叶-原植物
忘。

3.《药性论》:主五脏气不足,五劳七伤,虚损瘦弱,吐逆不下食,止霍乱烦闷呕哕,补五脏六腑,保中守神。

消胸中痰,主肺痿吐脓,冷气逆上,伤寒不下食,患人虚而多梦纷纭,加而用之。

4.《日华子本草》:调中治气,消食开胃。

5.《珍珠囊》:养血,补胃气,泻心火。

6.《医学启源》:治脾胃阳气不足及肺气促,短气、少气,补中缓中,泻肺脾胃中火邪。

《主治秘要》:补元气,止泻,生津液。

7.《滇南本草》:治阴阳不足,肺气虚弱。

8.《本草蒙筌》:定喘嗽,通畅血脉,泻阴火,滋补元阳。

9.《纲目》:治男妇一切虚证,发热自汗,眩晕头痛,反胃吐食,寒疟,滑泻久痢,小便频数,淋沥,劳倦内伤,中风,中暑,痿痹,吐血,嗽血,下血,血淋,血崩,胎前产后诸病。

医学作用
【化学成分】
人参茎叶含三萜类及其皂甙成分:人参皂甙(ginsenoside)-Rb1、-Rc、-Rd、-Re、-Rf、-Rg1、-Rg2、-Rg3、-Rg4、-Rh1、-Rh2、-Rh3、-F1、-F2、-F3、-F4、-La,20
(R)人参皂甙[20(R)-ginsenoside]-Rg2、-Rh2,20(S)人参皂甙-Rh2[20(S)-ginsenoside-Rh2],20-葡萄糖人参皂甙-Rf(20-glucoginsenoside-Rf),20(R)原人参二醇[20(R)protopanaxadiol],20(R)原人参三醇[20(R)protopanaxatriol],20(R)-达玛烷-3β,6α,12β,20,25-五醇[20(R)-dammar-3β,6α,12β,20,25-pentol],20(R)-达玛烷-3β,6α,12β,20,25-五醇-6-O-α-L-吡喃鼠李糖基(1→2)O-β-D-吡喃葡萄糖甙[20(R)-dammar-3β,6α,12β,20,25-pentol-6-O-α-L-rhamnophyranosyl(1→2)O-β-Dglucopyranoside],胡萝卜甙(daucosterin).还含黄酮类成分、挥发油、多种氨基酸、多糖、多种无机元素及多种过氧化物同工酶.
【理化鉴别】
取该品粉末0.2g,置10ml具塞刻度试管中,加水1ml,使成湿润状态,再加以水饱和的正丁醇5ml,摇匀,室温下放置48小时,取上清液加3倍量以正丁醇饱和的水,摇匀,静置使分层(必要时离心),取上层浪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lml各含2.5mg的混合溶液.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丁醇—醋酸乙酯一水(4:1:5)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硫酸溶液(1→10),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成分分析研究进展:略
【含量测定】
色谐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0.05%磷酸溶液(100:40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03nm.理论板数按人参皂苷Re 峰计算应不低于1500.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人参皂苷Rg1对照品与人参皂苷Re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分别制成每1ml告人参皂苦Rg1 0.25mg、人参皂苦Re 0.5mg的溶液,即得.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该品粉末10g,精密称定0.2g,置索氏提取器中,加氯仿30ml,加热回流1小时,弃去氛仿液,药渣挥去氯仿,加甲醇30ml,加热回流3小时,提取液挥干,加水10ml使溶解,加石油庄(30~60℃)提取2次,每次10ml,弃去醚液,水液通过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柱(内径1.5cm,长15cm),以水50ml洗脱,弃去水液.再用20%乙醇50ml洗脱,弃去20%乙醇洗脱液,继用80%乙醇80ml洗脱,收集洗脱液70ml,蒸干,残渣加甲醇溶解并定量转移至10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即得.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上述两种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该品含人参皂苷Rg1(C42H72O14)和人参皂苷Re(C48H82O18)的总量不得少于2.25%.成分分析研究进展:略
人参叶的应用
1. 用于暑热口渴。

功能清热、生津止渴,用治暑热口渴,配麦冬、滑石、西瓜翠衣等,有解暑止渴之效。

2. 用于热病伤津,胃阴不足,消渴。

治热病伤津。

单用力弱,可配生石膏、知母、粳米等药,以增强解热生津之力。

治胃热阴伤之口干,可配芦根、茅根、麦冬等药,以清热生津。

治消渴,属热炽阴伤者,可配天花粉、天门冬、黄连等药,以清火生津止渴;属气阴两伤者,可配生黄芪、麦冬、五味子等药,以益气养阴止渴。

3. 用于肺燥干咳。

人参叶能清肺生津,可治温燥伤肺之干咳,单用力缓,常配
知母、贝母、桑叶等药,共奏清燥润肺止咳之功。

4. 用于虚火牙痛。

人参叶能降虚火,治虚火牙痛,可配生地、麦冬、生牛膝等,以滋阴降虚火而止痛。

现代临床除了用参叶较弱的益气作用外,主要借其生津润燥、甘寒清热,以治疗气阴不足的萎缩性胃炎、糖尿病、肺结核,以及咽喉肿痛,声音嘶哑等。

夏令用其泡茶饮用,可祛暑解渴。

醉酒以后饮上一杯参叶茶,可醒脑解渴。

参叶外用洗头,能够治疗脱发。

近代研究证明,人参叶含有与人参根相同的皂甙,具有抗疲劳和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等作用,故常用于治疗神经衰弱、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疾病。

选择人参时应首先辨别是国产的还是进口的。

我国前市场上的人参有两类,一是美国和加拿大进口的,一类是引种的,其功效和价格也相去甚远。

药房销售的西洋参大部分均为引种的,价格一般为几块钱一克不等;进口的西洋参一克在十几到二十几块不等,在国内仅有像福临门洋参、同仁堂等少数大型品牌能够买到,价格以同仁堂最贵,福临门洋参较为实惠。

辨别方法为:进口洋参的皱纹不规则,显得粗而深,国产西洋参表面较光滑,皱纹细而浅;其次,进口产品手感较沉,国产的较轻;进口西洋参往往香气更浓,国产的则淡很多。

人参叶的食用方法
人参叶主要由三种:长白山园参叶、西洋参叶、林下山参叶
泡水饮用,放入电壶中煮沸,晒成干粉,做粥和面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