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上 第六章 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知识点和典型例题讲解

合集下载

初二数学上册,一次函数专题知识点总结、题型归纳,同步练习题带答案

初二数学上册,一次函数专题知识点总结、题型归纳,同步练习题带答案

一次函数专题1.正比例函数(1)正比例函数的定义一般地,形如__________(k是常数,k≠0)的函数,叫做正比例函数,其中k叫做比例系数,一般情况下,正比例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2)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正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是一条经过原点(0,0)的直线,我们称它为直线y=kx(k≠0).正比例函数图象的位置和函数值y的增减性完全由比例系数k的符号决定.①当k>0时,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y随x的增大而__________;②当k<0时,图象经过第__________象限,y随x的增大而减小.2.一次函数(1)一次函数的定义一般地,形如y=kx+b(k,b是常数,k≠0)的函数,叫做一次函数.(2)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对于y=kx+b(k≠0,b≠0).当k>0,b>0,y=kx+b的图象在第__________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k>0,b<0,y=kx+b的图象在第一、三、四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k<0,b>0,y=kx+b的图象在第一、二、四象限,y随x的增大而__________;当k<0,b<0,y=kx+b的图象在第二、三、四象限,y随x的增大而减小.3.一次函数的平移(1)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是过点(0,b)且和直线y=kx重合或平行的一条直线.(2)直线y=kx+b可以看作由直线y=kx向上或向下平移__________个单位长度得到.(3)一次函数图象的平移遵照“左加右减,上加下减”的原则进行,要注意平移后k值不变,只有b发生变化.(4)由两个函数解析式中的k的值相等,可判断两个函数的图象平行,即其中一条直线是由另一条直线平移得到的.4.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求一次函数y =kx +b (k ≠0)的解析式,关键是求出k ,b 的值,一般可根据条件列出关于k ,b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求出k ,b 的值,从而求出函数的解析式.这种求函数解析式的方法叫做__________.5.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的关系(1)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任何一元一次方程都可以转化为ax +b =0(a ,b 为常数,a ≠0)的形式,所以解一元一次方程可以转化为:当某个一次函数的值为0时,求相应的自变量的值.从图象上看,相当于已知直线y =ax +b 确定它与__________轴的交点的横坐标的值.(2) ①任何一个以x 为未知数的一元一次不等式都可以变形为ax +b >0或ax +b <0(a ≠0)的形式,所以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相当于在某个一次函数y =ax +b 的值大于0或小于0时,求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②一次函数y =ax +b (a ≠0)与一元一次不等式ax +b >0(或ax +b <0)的关系:ax +b >0的解集⇔y =ax +b 中,y >0时x 的取值范围,即直线y =ax +b 在x 轴上方部分图象对应的x 的取值范围.ax +b <0的解集⇔y =ax +b 中,y <0时x 的取值范围,即直线y =ax +b 在x 轴下方部分图象对应的x 的取值范围.(3)用图象法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近似解的一般方法:①先把方程组中的两个二元一次方程化成一次函数的形式:y =k 1x +b 1和y =k 2x +b 2;②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画出这两个一次函数的图象;③写出这两条直线的交点的横、纵坐标,这两个数值就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中的两个数值,横坐标为x ,纵坐标为y .6.一次函数的图像,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一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直线,根据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可以根据图像与x 轴的交点坐标⎪⎭⎫⎝⎛-0,k b 和图像与y 轴的交点坐标()b ,0,画出一次函数的图像。

八年级数学上册 一次函数要点讲解 北师大版

八年级数学上册 一次函数要点讲解 北师大版

一次函数的图象性质知识要点一、正比例函数y=kx的性质(1)正比例函数y=kx的图象都经过原点(0,0), (1,k) 两点的一条直线(2)当k>0时,图象都经过一、三象限;当k<0时,图象都经过二、四象限(3)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二、一次函数y=kx+b的性质1、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2、k值相同,图象是互相平行3、b值相同,图象相交于同一点(0,b)4、影响图象的两个因素是k和b①k的正负决定直线的方向②b的正负决定y轴交点在原点上方或下方“一次函数的应用”专题复习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求出实际问题中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结合实际问题的讲练,培养学生收集、选择、处理数学信息,并作出合理的推断或大胆的猜测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练习1.汽车由南京驶往相距300千米的上海,当它的平均速度是100千米/时,下面哪个图形表示汽车距上海的路程s(千米)与行驶时间t(小时)的函数关系?()42升,行驶若干小时后,途中在加油站加油若干升。

油箱Q(升)与行驶时间t(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根据下图回答问题:(1)机动车行驶小时后加油;(2)中途加油升;说明:通过这两题的教学,使学生初步知道识图的一般步骤:(1)观察图象,捕捉有效信息;(2)对已获信息进行加工,分清变量之间的关系;(3)选择适当的数学工具,通过建模来加以解决。

二、例题解析例1.某气象研究中心观测一场沙尘暴从发生到结束全过程,开始时风暴平均每小时增加2千米/时,4小时后,沙尘暴经过开阔荒漠地,风速变为平均每小时增加4千米/时,一段时间,风暴保持不变,当沙尘暴遇到绿色植被区时,其风速平均每小时减小1千米/时,最终停止. 结合风速与时间的图像,回答下列问题:(1)在y轴()内填入相应的数值;(2)沙尘暴从发生到结束,共经过多少小时?(3)求出当x≥25时,风速y(千米/时)与时间x(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式.(4)若风速达到或超过20千米/时,称为强沙尘暴,则强沙尘暴持续多长时间?说明:(1)从图象中可得到如下信息:沙尘暴分四个阶段:0∽4小时,风暴平均每小时增加2千米/时;4∽10小时,风速平均每小时增加4千米/时;10∽25小时,风暴速度保持不变;25小时后风暴速度平均每小时减小1千米/时,最终停止;(2)对于第(3)题引导学生观察图象得出当x≥25时,风速y(千米/时)是时间x(小时)的一次函数;(()(3)第(4)题进一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实际问题的能力。

初二数学一次函数知识点总结

初二数学一次函数知识点总结

初二数学一次函数知识点总结一次函数是中学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初中数学的基础知识之一。

学好一次函数对于学习高中数学和大学数学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初二数学一次函数的知识点。

一、一次函数的定义。

一次函数是指函数y=kx+b(k和b为常数且k不等于0)称为一次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k称为斜率,b称为截距。

二、一次函数的图像特征。

1. 斜率k的作用。

斜率k决定了一次函数图像的斜率,斜率为正表示图像向上倾斜,斜率为负表示图像向下倾斜,斜率的绝对值大小决定了图像的陡峭程度。

2. 截距b的作用。

截距b决定了一次函数图像与y轴的交点,也就是函数图像的纵坐标偏移量。

三、一次函数的性质。

1. 一次函数的增减性。

当斜率k大于0时,函数图像是递增的;当斜率k小于0时,函数图像是递减的。

2. 一次函数的奇偶性。

一次函数一般情况下是奇函数,即f(-x)=-f(x),也就是图像关于原点对称。

3. 一次函数的零点。

一次函数的零点就是使得函数值为0的x值,即解方程kx+b=0得到的x值。

四、一次函数的应用。

1. 直线方程的求解。

一次函数可以表示直线的方程,通过斜率和截距可以确定一条直线的位置和特征。

2. 实际问题的建模。

在实际问题中,很多情况下可以利用一次函数对问题进行建模,通过一次函数的分析可以得到问题的解决方案。

以上就是初二数学一次函数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掌握好这些知识点,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也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学习中勇于探索,善于思考,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水平。

祝大家学习进步!。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章《一次函数》知识点及典型例题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章《一次函数》知识点及典型例题

新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章《一次函数》知识点总结及典型例题关于基本概念和性质的知识点1、变量: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

常量: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只能取同一数值的量。

例题:在匀速运动公式vts=中,v表示速度,t表示时间,s表示在时间t内所走的路程,则变量是________,常量是_______。

在圆的周长公式C=2πr中,变量是________,常量是_________.2、函数:一般的,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x和y,并且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那么我们就把x称为自变量,把y称为因变量,y是x的函数。

★★★判断y是否为x的函数,只要看x取值确定的时候,y是否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例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变量x,y满足y2=x,则y是x的函数 B变量x,y满足x+3y=1,则y是x的函数C 等式43πr3是所含字母r的函数 D 在V=43πr3中,43是常量,r是自变量,V是πr的函数例题:2、下列解析式中,y不是x的函数的是()A y+x=0B |y|=2xC y=2|x|D y=2x2+4 例题:3、下列各曲线中,能表示y是x的函数的是()函数的表示方法列表法:一目了然,使用起来方便,但列出的对应值是有限的,不易看出自变量与函数之间的对应规律。

解析式法:简单明了,能够准确地反映整个变化过程中自变量与函数之间的相依关系,但有些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不能用解析式表示。

图象法:形象直观,但只能近似地表达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例题:东方超市鲜鸡蛋每个0.4元,那么所付款y元与买鲜鸡蛋个数x(个)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_______________.例题:平行四边形相邻的两边长为x、y,周长是30,则y与x的函数关系式是__________.自变量取值范围:一般的,一个函数的自变量允许取值的范围。

确定函数自变量取值范围的方法:(1)必须使关系式成立。

初中数学《一次函数的图像》典型例题及答案解析

初中数学《一次函数的图像》典型例题及答案解析
C.苹果下落的速度越来越快D.可以推测,苹果落到地面的时间不超过5秒
【答案】B
【解析】
由图表可知,苹果在下落过程中,越来越快,每秒之间速度增加依次为5、15、25、35、45等等,所以观察备选答案B错误.故选B.
15.下表是弹簧挂重后的总长度L(cm)与所挂物体重量x(kg)之间的几个对应值,则可以推测L与x之间的关系式是()
【解析】
【分析】
设菱形的高为h,即是一个定值,再分点P在AB上,在BC上和在CD上三种情况,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列式求出相应的函数关系式,然后选择答案即可.
【详解】
分三种情况:
①当P在AB边上时,如图1,
设菱形的高为h,
y= AP•h,
∵AP随x的增大而增大,h不变,
∴y随x的增大而增大,
故选项C不正确;
初中数学《一次函数的图像》典型例题及答案解析
1.在某次试验中,测得两个变量m和v之间的4组对应数据如下表:
m
1
2
3
4
v
0.01
2.9
8.03
15.1
则m与v之间的关系最接近于下列各关系式中的( )
A.v=2m-1B.v=m2-1C.v=3m-3D.v=m+1
【答案】B
【解析】
【分析】
一般情况下是把最大的一对数据代入函数关系式后通过比较得出最接近的关系式.
D.随着时间的变化,步行离家的距离变化慢,搭轻轨的距离变化快,符合题意,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函数图像,熟练掌握图像是解题的关键.
9.函数y= 的图象为(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x 0和x 两种情况去掉绝对值符号,再根据解析式进行分析即可。

初二数学一次函数知识点总结

初二数学一次函数知识点总结

初二数学一次函数知识点总结一次函数是指形如f(x) = ax + b的函数,其中a和b是常数,a被称为一次函数的斜率,b被称为一次函数的截距。

一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直线,具有如下特点:1. 斜率:斜率a表示了直线的倾斜程度。

当a>0时,直线向右上方倾斜;当a<0时,直线向右下方倾斜;当a=0时,直线是水平的。

2. 截距:截距b表示了直线与y轴的交点,也就是直线在y 轴上的纵坐标。

3. 解析式: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可以用来计算给定x值对应的y值,也可以用来计算给定y值对应的x值。

4. 增减性:当a>0时,一次函数是递增函数,即随着x的增大,y的值也增大;当a<0时,一次函数是递减函数,即随着x的增大,y的值减小。

5. 零点:一次函数的零点是指使得f(x) = ax + b等于零的x值,即当f(x) = 0时,x的值称为一次函数的零点。

6. 平行线:两个一次函数的斜率相等时,它们的图像是平行的。

7. 垂直线:当a = 0时,直线是水平的,它与x轴垂直。

8. 点斜式:一次函数的点斜式是指通过给定点(x1, y1)且斜率为a的直线的解析式,可以表示为y - y1 = a(x - x1)。

9. 截距式:一次函数的截距式是指通过给定点(x1, y1)且直线与y轴的交点为b的直线的解析式,可以表示为y = ax + b。

10. 一次函数的表示形式:一次函数可以通过解析式,点斜式或截距式来表示,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11. 应用:一次函数在实际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用来描述线性关系、计算直线的斜率和截距、求解实际问题等等。

以上是一次函数的主要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如需更详细的解释或其他数学知识点的总结,请告诉我。

最新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一次函数》第二讲资料讲解

最新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一次函数》第二讲资料讲解

P( 2, p )在第一象限内, 12 .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扩展变式练习 1: 1. 如图, AOB 为正三角形,点 B 坐标为( 4,0 ),过点 C( -4,0 )作直线 l 交 AO于点 E, 且使 ADE 和 DOC 的面积相等,求直线 l 的解析式。
2.如图,已知正方形 ABCD 的边长是 4,点 A 坐标为( 1,0)。
元。设从 A 村运往 C 仓库的柑橘重量为 x 吨 ,A 、B 两村运往两仓库的柑橘运输费用分别为 ya
元和 yb 元。
( 1)请填写下表,并求出 ya 、 yb 与 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 2)试讨 A 、B 两村中,哪个村的运输费最少; ( 3)考虑到 B 村的经济承受能力, B 村的柑橘运输费不得超过 请问怎么调运,才能使两村运费之和最小?求出这个最小值。
八 . 面积型
例 8. 已知直线 __________ 。
与两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面积等于 4,则直线解析式为
九 . 对称型
例 9: 若直线 与直线
关于
( 1) x 轴对称,则直线 l 的解析式为
( 2) y 轴对称,则直线 l 的解析式为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 3)直线 y= x 对称,则直线 l 的解析式为
1
5
A m ,n
2
2
m 1,n 1
B
2
5
m 1,n
C
2
3 D m 3, n
2
3.在同直角坐标系中,对于函数: ( 1) y x 1 ,( 2) y
型号的时装 80 套,每套时装所需布料以及利润见表:若设生产
M 型号的时装 x 套,用这批
布料生产这两种型号的时装所获得的总利润为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六章一次函数详细知识点总结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六章一次函数详细知识点总结

第6章 一次函数知识结构:一次函数1.函数(1)概念:表示法-----列表法、图像法、函数表达式法 (2)常量、变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3)函数值 (4)函数的图像(1)正比例函数 2.一次函数的概念(2)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表达式3.一次函数的图像(1)一条直线(2)画法-------列表,描点,连线1.Y=kx+b 中,当k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3)性质2.Y=kx+b 中,当k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4.三个“一次”(1)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方程 (2)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 (3)一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 (4)三个“一次”之间的关系5.应用1.求两直线的交点(1)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图像解法2.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2)实际应用1.利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2.根据一次函数的图像解决实际问题6.1函数一、变量与常量二、函数的定义一般地,在一个变化过程中的两个变量x和y,如果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的值与它对应,那么我们称y是x的函数,x是自变量。

三、函数的三种表示法1.函数表达式法:表示函数关系的式子叫做函数表达式,简称函数式。

用函数表达式表示函数的方法叫函数表达式法。

2.列表法:把自变量x的一系列值和函数y的对应值列成一个表,这种表示函数关系的方法是列表法。

3.图像法:一般地,对于一个函数,把自变量x与函数y的每一对对应值分别作为点的横、纵坐标,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描出相应的点,由这些点组成的图像,就叫做这个函数的图像。

用图像来表示函数关系的方法叫做图像法。

有的函数用以上三种方法都能表示,有的函数只能用其中的一种或两种方法表示。

四、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温馨提示:(1)在一个函数解析式中,自变量的取值必须使函数解析式有意义。

当一个函数解析式中出现不止一种上述情况时,自变量的取值是使各式成立的公共解;(2)具有实际意义或几何意义的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除应使函数解析式有意义外,还必须符合实际意义或几何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数学上第六章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一、知识要点:
1、一次函数:形如y=kx+b (k≠0, k, b为常数)的函数。

注意:(1)k≠0,否则自变量x的最高次项的系数不为1;
(2)当b=0时,y=kx,y叫x的正比例函数。

2、图象: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
(1)两个常有的特殊点:与y轴交于(0,b);与x轴交于(-,0)
(2)由图象可以知道,直线y=kx+b与直线y=kx平行,例如直线:y=2x+3与直线y=2x-5都与直线y=2x 平行。

3、性质:
(1)图象的位置:
(2)增减性
k>0时,y随x增大而增大
k<0时,y随x增大而减小
4.求一次函数解析式的方法
求函数解析式的方法主要有三种
(1)由已知函数推导或推证
(2)由实际问题列出二元方程,再转化为函数解析式,此类题一般在没有写出函数解析式前无法(或不易)判断两个变量之间具有什么样的函数关系。

(3)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

“待定系数法”的基本思想就是方程思想,就是把具有某种确定形式的数学问题,通过引入一些待定的系数,转化为方程(组)来解决,题目的已知恒等式中含有几个等待确定的系数,一般就需列出几个含有待定系数的方程,本单元构造方程一般有下列几种情况:
①利用一次函数的定义
构造方程组。

②利用一次函数y=kx+b中常数项b恰为函数图象与y轴交点的纵坐标,即由b来定点;直线y=kx+b 平行于y=kx,即由k来定方向。

③利用函数图象上的点的横、纵坐标满足此函数解析式构造方程。

④利用题目已知条件直接构造方程。

二、例题举例:
例1.已知y=,其中=(k≠0的常数),与成正比例,求证y与x也成正比例。

证明:∵与成正比例,
设=a(a≠0的常数),
∵y=, =(k≠0的常数),
∴y=·a=akx,
其中ak≠0的常数,
∴y与x也成正比例。

例2.已知一次函数=(n-2)x+-n-3的图象与y轴交点的纵坐标为-1,判断=(3-)
是什么函数,写出两个函数的解析式,并指出两个函数在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及增减性。

解:依题意,得
解得 n=-1,
∴=-3x-1,
=(3-)x, 是正比例函数;
=-3x-1的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随x的增大而减小;
=(3-)x的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随x的增大而增大。

说明:由于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含有待定系数n,故求解析式的关键是构造关于n的方程,此题利用“一次函数解析式的常数项就是图象与y轴交点纵坐标”来构造方程。

例3.直线y=kx+b与直线y=5-4x平行,且与直线y=-3(x-6)相交,交点在y轴上,求此直线解析式。

分析:直线y=kx+b的位置由系数k、b来决定:由k来定方向,由b来定与y轴的交点,若两直线平行,则解析式的一次项系数k相等。

例 y=2x,y=2x+3的图象平行。

解:∵y=kx+b与y=5-4x平行,
∴k=-4,
∵y=kx+b与y=-3(x-6)=-3x+18相交于y轴,
∴b=18,
∴y=-4x+18。

说明:一次函数y=kx+b图象的位置由系数k、b来决定:由k来定方向,由b来定点,即函数图象平行于直线y=kx,经过(0, b)点,反之亦成立,即由函数图象方向定k,由与y轴交点定b。

例4.直线与x轴交于点A(-4,0),与y轴交于点B,若点B到x轴的距离为2,求直线的解析式。

解:∵点B到x轴的距离为2,
∴点B的坐标为(0,±2),
设直线的解析式为y=kx±2,
∵直线过点A(-4,0),
∴0=-4k±2,
解得:k=±,
∴直线AB的解析式为y=x+2或y=-x-2.
说明:此例看起来很简单,但实际上隐含了很多推理过程,而这些推理是求一次函数解析式必备的。

(1)图象是直线的函数是一次函数;
(2)直线与y轴交于B点,则点B(0,);
(3)点B到x轴距离为2,则||=2;
(4)点B的纵坐标等于直线解析式的常数项,即b=;
(5)已知直线与y轴交点的纵坐标,可设y=kx+,
下面只需待定k即可。

例5.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交x轴于A(-6,0),交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于点B,且点B在第三象限,它的横坐标为-2,△AOB的面积为6平方单位,求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分析:自画草图如下:
解:设正比例函数y=kx,
一次函数y=ax+b,
∵点B在第三象限,横坐标为-2,
设B(-2,),其中<0,
∵=6,
∴AO·||=6,
∴=-2,
把点B(-2,-2)代入正比例函数y=kx,得k=1
把点A(-6,0)、B(-2,-2)代入y=ax+b,

解得:
∴y=x, y=-x-3即所求。

说明:(1)此例需要利用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定义写出含待定系数的结构式,注意两个函数中的系数要用不同字母表示;
(2)此例需要把条件(面积)转化为点B的坐标。

这个转化实质含有两步:一是利用面积公式AO·BD=6(过点B作BD⊥AO于D)计算出线段长BD=2,再利用||=BD及点B在第三象限计算出
=-2。

若去掉第三象限的条件,想一想点B的位置有几种可能,结果会有什么变化?(答:有两种可能,点B可能在第二象限(-2,2),结果增加一组y=-x, y=(x+3).
例6.已知正比例函数y=kx (k<0)图象上的一点与原点的距离等于13,过这点向x轴作垂线,这点到垂足间的线段和x轴及该图象围成的图形的面积等于30,求这个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分析:画草图如下:
则OA=13,=30,
则列方程求出点A的坐标即可。

解法1:设图象上一点A(x, y)满足
解得:;;;
代入y=kx (k<0)得k=-, k=-.
∴y=-x或y=-x。

解法2:设图象上一点A(a, ka)满足
由(2)得=-,
代入(1),得(1+)·(-)=.
整理,得60+169k+60=0.
解得 k=-或k=-.
∴ y=-x或y=-x.
说明:由于题目已经给定含有待定系数的结构式y=kx,其中k为待定系数,故解此例的关键是构造关于k的方程。

此例给出的两个解法代表两种不同的思路:解法1是把已知条件先转化为求函数图象上一点的坐标,构造方程解出,再求k;解法2是引进辅助未知数a,利用勾股定理、三角形面积公式直接构造关于a、k的方程组,解题时消去a,求出k值。

例7.在直角坐标系x0y中,一次函数y=x+的图象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点C坐标为(1,0),点D在x轴上,且∠BCD=∠ABD,求图象经过B、D两点的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分析:由已知可得A点坐标(-3,0),B点坐标(0,),点C是确定的点(1,0),解题的关键是确定点D的坐标,由点D在x轴上,以∠BCD=∠ABD的条件,结合画草图可知∠BCD的边BC确定,顶点C确定,但边CD可以有两个方向,即点D可以在C点右侧,也可以在C点左侧,因此解此题
要分类讨论。

解:∵点A、B分别是直线y=x+与x轴和y轴交点,
∴A(-3,0),B(0,),
∵点C坐标(1,0)由勾股定理得BC=,AB=,
设点D的坐标为(x, 0),
(1)当点D在C点右侧,即x>1时,
∵∠BCD=∠ABD,
∠BDC=∠ADB,
∴△BCD∽△ABD,
∴=
∴=- - - - ①
∴=
∴8-22x+5=0
∴x1=, x2=,
经检验:x1=, x2=,都是方程①的根。

∵x=,不合题意,∴舍去。

∴x=,
∴D点坐标为(, 0)。

设图象过B、D两点的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kx+b,

∴所求一次函数为y=-x+
(2)若点D在点C左侧则x<1,
可证△ABC∽△ADB,

∴- - - - ②
∴8-18x-5=0
∴x1=-, x2=,
经检验x1=-, x2=,都是方程②的根。

∵x2=不合题意舍去,∴x1=-,
∴D点坐标为(-, 0),
∴图象过B、D(-, 0)两点的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4x+
综上所述,满足题意的一次函数为y=-x+或y=4x+.
例8.已知:如图一次函数y=x-3的图象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过点C(4,0)作AB的垂线交AB于点E,交y轴于点D,求点D、E的坐标。

解:直线y=x-3与x轴交于点A(6,0),与y轴交于点B(0,-3),
∴OA=6,OB=3,
∵OA⊥OB,CD⊥AB,
∴∠ODC=∠OAB,
∴cot∠ODC=cot∠OAB,即
∴OD===8.
∴点D的坐标为(0,8),
设过CD的直线解析式为y=kx+8,将C( 4,0)代入
0=4k+8, 解得 k=-2
∴直线CD:y=-2x+8,
由解得
∴点E的坐标为(,-)
说明:由于点E既在直线AB上,又在直线CD上,所以可以把两直线的解析式联立,构成二元一次方程组,通过解方程组求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