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际著名CBD的细致分析
上海中心大厦建筑艺术赏析

上海中心大厦建筑艺术赏析
上海中心大厦是一座位于中国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也是世界第
二高的摩天大楼。
从建筑艺术的角度来看,上海中心大厦具有许多
引人注目的设计特点。
首先,该建筑的外观设计极具现代感,采用了独特的“拧转式”设计,使得整个建筑在城市天际线中独具特色。
这种设计不仅在视
觉上给人以震撼,同时也展现了现代建筑技术的高度成就。
其次,上海中心大厦在结构上采用了许多创新的工程技术,以
应对高度和风压等挑战。
这些技术的运用不仅体现了建筑工程的精
湛技艺,也为当代建筑设计树立了新的标杆。
此外,建筑内部的设计也充满了艺术气息,从大堂到观景平台,处处体现了现代艺术与建筑的完美结合。
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到现
代建筑艺术的魅力,同时欣赏到壮丽的城市景观。
总的来说,上海中心大厦作为一座现代建筑,不仅在外观设计
上独具特色,更在结构和内部艺术设计上展现了建筑艺术的魅力,
成为了上海城市的一大亮点。
国内外CBD案例研究成果及借鉴

房地产E网
19
CBD功能配比案例1:新宿
新宿
国际成熟的CBD
新宿
银座
新宿:
30年规划建设---金融业---9条地铁线路 ---超高层建筑群
本报告是严格保密的。
房地产E网
20
CBD功能配比案例1:新宿
住宅 区
边缘 办公 区
娱乐及 临时居 住区 集中 商业 区
集中商 务办公 区 功能延 续 周边住 宅区 功能延 续 周边住 宅区
办公、 临时居 住混合 区
住宅∶办公∶商业
=5 ∶5 ∶2
本报告是严格保密的。
房地产E网
21
CBD功能配比案例1:新宿
CBD功能比例
商业:2 住宅:5
办公:5
5:5:2 代表国际成熟CBD发展的正确趋势与方向。
城市CBD的八大基本特征 ——
拥有高盈利水平的产业,以第三产业为主导;
拥有商务空间的最高聚集度;
具有最高的交通可达性(CBD无一例外处于城市干道系统 的核心);
拥有最高的地价;
与城市最初的发源地、目前的地理中心有一定的关联性; 具有良好的社会服务条件、技术设施和城市景观; 借助信息交换维持在区域经济活动中的控制作用; 趋向于在社会组织体系中形成一个阶层,这一阶层与信 息、科技领域重合的趋势显著。
启动方式相似:
深圳CBD以政府主导市政设施、发展会展经济、住宅启动紧随 其后的方式进行CBD的成功启动与本地块的现状相似,具有参考 价值。
本报告是严格保密的。
房地产E网
30
物业功能配比小结
结论4:
写字楼的消化量与各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关。 取深圳、南通2003年GDP情况作为经济发展水平的 依据进行分析测算: 深圳GDP:3000亿元 南通GDP:1000亿元 比例 3 :1 比例约 3 :1
上海中心大厦分析

上海中心大厦分析上海中心大厦是由美国建筑设计师Gensler设计的,其设计理念是将大自然与现代建筑融为一体。
这座建筑的外立面呈螺旋形状,如同一片翻滚的海浪,象征着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的蓬勃发展和无穷活力。
此外,大厦内部还拥有许多独特的设计元素,如高效的天气系统和有机农场,为居民提供健康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上海中心大厦在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其采用了先进的节能技术与绿色建筑材料,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例如,大厦的外墙表面采用了双层玻璃幕墙,不仅能有效地隔绝热量和噪音,还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线,节省能源。
此外,大厦还采用了太阳能和风能发电系统、雨水收集系统等先进技术,使其成为一个高度可持续的建筑物。
上海中心大厦的政府支持和战略位置也是其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作为上海市经济中心的陆家嘴地区,这里是全球知名金融机构和跨国公司的聚集地。
充足的资源与便利的交通网络,使得上海中心大厦成为了各行各业企业在上海市发展的首选地点。
上海中心大厦对于上海市的经济和旅游业发展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首先,该大厦为上海市提供了更多的办公空间和商业机会,吸引了更多的国内外企业进驻。
这不仅推动了上海市的经济增长,还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其次,上海中心大厦成为了上海市的旅游景点之一,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
游客们可以到大厦的观景台欣赏整个上海市的美景,还可以体验高速电梯、360度旋转餐厅等独特的设施和体验。
这为上海市的旅游业带来了可观的收入,同时也提升了上海市作为国际大都市的形象和知名度。
总之,上海中心大厦作为中国上海市的地标性建筑之一,在设计、可持续发展、地理位置和经济影响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它不仅是一座雄伟壮观的建筑物,更是上海市向世界展示其经济实力和创新能力的象征。
随着时间的推移,上海中心大厦将继续为上海市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国内5个办公楼室内设计案例分析

国内5个办公楼室内设计案例分析1.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上海环球金融中心(Shanghai Tower)是中国第一高楼,楼高632米,共有127层。
其室内设计充分体现了现代办公楼的需求和标准。
整个设计采用了现代简约的风格,以提供一个高效、舒适和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办公环境。
办公区域的布局合理,使得每个员工都能拥有充足的空间,并且设计了大量的休息区和会议室,用于员工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2.北京国际贸易中心北京国际贸易中心(Beijing International Trade Center)是一座现代办公楼,总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
该项目的室内设计注重了空间的灵活利用和功能的合理布局,以满足不同企业的需求。
例如,大型企业可以选择开放式办公区域,以鼓励员工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而小型企业可以选择私人办公室,以提供更私密的工作环境。
此外,设计师还注重了细节的处理,如舒适的家具、柔和的照明和宜人的色调,以提供一个舒适和宜人的工作环境。
3.广州国际金融中心广州国际金融中心(Guangzhou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是一座综合性商务楼,楼高432米,总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
室内设计力求创造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商务空间,以吸引客户和租户。
设计师在每个楼层都设置了大型接待区,以展示企业的形象和品牌价值,并提供独特的会议室和展示区域,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
此外,整个办公楼采用了现代、高科技的设计元素,如灯光效果、材料选择和装饰品的摆放,给人一种时尚、高端的感觉。
4.深圳华侨城创意文化园深圳华侨城创意文化园(Overseas Chinese Town Creative Culture Park)是一个创意产业园区,位于深圳市中心的罗湖区。
该园区以其独特的设计和文化氛围而闻名,吸引了众多创意人才和企业入驻。
室内设计注重了空间的灵活性和创意的表达。
例如,各个办公区域设置了不同风格和主题的会议室和休息区,以满足员工的不同需求。
世界十大CBD (不准)

世界十大中心商务区(CBD)1.纽约曼哈顿(Manhattan,New York):曼哈顿特区位于美国纽约市,被称为世界经济的中心。
这个特区建筑经典,人口稠密,景点众多,企业聚集密密麻麻,也是整个纽约最富有的地区,我们熟知的世界金融中心华尔、帝国大厦等就是位于曼哈顿特区,其东侧有联合国总部大楼。
2.芝加哥卢浦区:卢浦区(The Loop),美国第三大城市芝加哥的传统中央商务区所在地,现在为美国第二大中心商务区,仅次于纽约曼哈顿。
著名建筑有世界第一座摩天大楼——家庭保险大楼、偶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大楼、国家历史地标、美国第一高楼——西尔斯大厦。
3.伦敦金融城(City of London):伦敦金融城分为两部分:新金融城和老金融城。
老金融城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变迁已经无法时代的要求和需求,相比之下新金融城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
新老金融城相隔不远,互相呼应,共同为英国的经济做着贡献。
新金融城林立着伦敦难得一见的高楼大厦,汇集了大量的银行、证券交易所和黄金市场等机构。
4.巴黎拉德芳斯(Paris La Defense):是法国主要的中心商务区,位于塞纳河畔,20世纪50年代开始建设,迄今为止已有1500多家各类法国五百强企业甚至世界五百强企业在此入驻,区域功能完善,代表作者法国的经济繁荣,巴黎的地标建筑新凯旋门就坐落于此。
5.柏林波茨坦广场:波茨坦广场是柏林的新中心,柏林的高楼几乎都集中于此。
波茨坦广场周围全是由知名建筑师设计的龙威建筑,其中大家比较熟悉的Sony中心和奔驰中心都在这里。
6.新加坡CBD:位于新加坡河南岸,占地面积为82公顷,是亚洲主要金融中心之一,拥有全岛最密集的写字楼群,聚集了大量的金融保险业、房地产和商务服务行业的企业。
7.香港中环:顾名思义位于中国香港,是香港最早开发的商业中心和政治中心,林立着众多高楼大厦;同时也是著名的购物中心,美丽的维多利亚港就濒临于此,被称为“世界三大也将之最”,享誉世界8.上海陆家嘴:陆家嘴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的黄埔江河畔,与外滩隔江相望。
北美最高建筑—纽约世贸中心结构分析

北美最高建筑—纽约世贸中心结构分析1WTC新建项目包括地上300万平方英尺,地下50万平方英,对于一些参观过纽约世贸中心遗址的人们来说,很难想象如何在那里重新建造美国第一高楼。
但对于有些人来说,他们从来没有怀疑过。
一、工程概况世界贸易中心(1WTC),是曼哈顿世贸中心遗址重建计划的四座塔楼中最高的一座,由高层建筑与城市人居(CTBUH)理事会宣布将成为北美最高的建筑,同时也将成为世界已建建筑中的第三高楼。
为了与丹尼尔•里伯斯金的总体规划保持一致,该塔楼从地面到塔尖的总高度为1776英尺,恰恰是美国的建国年份,主体结构的设计高度与原本的世贸中心塔楼高度相同,为1368英尺,最上部是一个408英尺高的螺旋塔尖。
螺旋塔尖设计达到了塔楼设计要求的高度,主屋顶上有一个多层格子圆环,螺旋塔尖就安置在圆环上,与自由女神手中的火炬形神相通。
1.2 新标准2001年双塔的倒塌成为工程界一个严重的案例,未来高层建筑的建设需要在防恐怖袭击方面吸取教训。
设计团队面临了众多前所未有的挑战——特别是安全问题——预计将达到或超越尚未公布的法规和标准。
我们也敏锐地意识到这座塔楼的设计或许会为未来的高层建筑设计提供一个标准,激励我们超越常规的高层建筑设计技术。
1.3 结构分析1WTC的建造计划包括300万平方英尺的地上建筑和50万平方英尺的地下空间。
塔楼包括71层的办公楼层、8层的MEP空间、1个50英尺高的大厅、客户放松空间、1个2层的位于1269英尺高空的观景平台、“天空”餐厅、停车场、零售部和通往公共交通网络的通道。
塔楼结构在地下延伸了70英尺,为地下4层。
考虑到地下地铁等的位置,塔楼下部构件需要重新排布。
这些空间需要45000吨结构用钢。
1.4 塔楼设计该建筑办公楼层从地上190英尺高度开始,在4层的主大厅上开始建造。
塔楼的四角逐步被削掉,从办公楼层的第一层开始逐渐向内倾斜直到屋顶,此时楼板单边长度为145英尺,与底部的四边形旋转了45o。
cbd调研报告

cbd调研报告《cbd 调研报告》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央商务区(CBD)在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深入了解CBD 的发展现状、特点和未来趋势,我们进行了本次调研。
二、CBD 的定义和特点(一)定义CBD 是指一个城市中集中了大量金融、商业、贸易、信息及中介服务机构,拥有大量商务办公、酒店、公寓等配套设施,具备完善的交通、通信等现代化基础设施和良好的环境,便于开展大规模的商务活动的区域。
(二)特点1、高密度的商务活动CBD 区域内企业众多,商务交流频繁,是城市经济的核心增长点。
2、高端的产业聚集吸引了金融、保险、证券、咨询等高端服务业企业的集中。
3、便捷的交通和通讯拥有发达的交通网络,便于人员和物资的流通,同时具备先进的通讯设施。
4、完善的配套设施包括高档的酒店、餐饮、购物、娱乐等设施,满足商务人士的各种需求。
三、国内外知名 CBD 案例分析(一)纽约曼哈顿作为全球最著名的 CBD 之一,曼哈顿拥有华尔街、百老汇等知名地标。
其金融服务业高度发达,吸引了全球顶尖的金融机构。
同时,曼哈顿还具备丰富的文化和娱乐资源,形成了多元化的产业格局。
(二)伦敦金融城伦敦金融城是世界领先的金融中心之一,以其严格的监管和专业的金融服务著称。
这里聚集了大量的银行、证券交易所和保险公司,对全球金融市场具有重要影响力。
(三)上海陆家嘴陆家嘴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 CBD 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众多国内外金融机构和企业的聚集地。
其高楼林立,交通便捷,配套设施完善。
四、CBD 的发展驱动力(一)经济全球化全球化使得企业需要在一个集中的区域内获取信息、资源和市场,CBD 为企业提供了这样的平台。
(二)政策支持政府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如税收优惠、土地供应等,吸引企业入驻CBD,促进区域发展。
(三)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合理的城市规划和完善的基础设施为CBD 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包括交通、通讯、能源等方面。
北京顶级CBD中心总部写字楼国贸中心案例研究

国际品牌: GUCCI、DIOR、LOUIS VUITTON、MONTBLANC、BACCARAT 男女服装: INNEE、GFFERRE、AQUASCUTUM、PINK、DAKS、Adidas 首饰、饰品: EMPEROR、SWAROVSKI、KONPLOTT、PLGRIM 皮鞋皮具: FURLA、STACCATO、NINE WEST、KATE SPADE
国贸中心
区位分析
项目所处地理位置位于CBD核心之中,项目享受完善的商务配套 同时也为项目价值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产业云集
2007年,第一产业 占 0.08% , 第 二 产 业占15.41%,第三 产业达到了84.51%。
金融机构云集
聚集各类金融机 构 1000 多 家 , 外 资 金 融 机 构 247 家,占全市的 60%以上
商业, 12%
务中心 6%
酒店, 23%
北京国贸中心
写字楼, 58%
CBD顶级写字楼总结
区位
建筑
酒店
商业
硬件
北京国 贸中心
北 京 CBD 核心区
北京最高建筑, 由美国SOM设计
中国大饭店、 国贸饭店、国 贸大酒店
国贸商城,拥有世界 顶级品牌
单 层 面 积 2000 平 米 , 3000停车位,层高4.25 米
1—5F 大堂、商务中心
宴会附楼 位于主塔楼北侧, 首层和二层为商铺, 并与商业附楼连通。
写字楼大堂 净高9米
裙楼
55,000㎡
商业附楼
位于主塔楼的东面,地上5层,地下 4层
国贸中心
物业形态分布
项目物业涵盖商业,酒
各业态占比
店,及写字楼形态丰富, 机电及转换层, 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国际著名CBD的细致分析,CBD论文写作必看!中央商务区(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CBD)是大城市中聚集大量金融、贸易、信息及中介服务机构,拥有众多商务办公、酒店、公寓等配套设施,具备完善的市政交通条件,便于现代商务活动的黄金地带。
它不仅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外开放程度和经济实力的体现,而且是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重要标志。
国际上著名的CBD有纽约的曼哈顿、法国的拉德芳斯、东京的新宿等。
一、纽约曼哈顿中央商务区(一)曼哈顿中央商务区概况与特点曼哈顿(Manhattan)位于纽约市的中心区,总面积57.91 平方公里,占纽约市总面积的7%,人口超过150万。
曼哈顿CBD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主要分布在曼哈顿岛的老城(Downtown)、中城(Midtown),面积约26平方公里。
老城位于曼哈顿岛南端,是CBD的发源地,目前已成为全球金融中心。
20世纪初,随着纽约市区范围的扩大,老城发展空间不断拓展,纽约经济活动中心开始逐渐延伸到中城区。
一些著名的建筑如帝国大厦、克莱斯勒大厦、洛克菲勒中心等也纷纷在中城落成;许多非盈利性的办公机构,如工会、研究部门、专业团体、政府机构等也在中城集中;房地产、广告业、税务等相关专职服务机构,以及原来设在下城的银行和保险机构等也被吸引过来。
一个综合性、多功能,集金融、商务、商业、文化、娱乐为一体的CBD在曼哈顿岛下城和中城逐渐形成。
作为世界发展最早、最为著名的中央商务区之一,曼哈顿CBD是纽约经济活动的中心,并以其鲜明的特点,对纽约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第一,产业、人口、文化娱乐等高度集中。
曼哈顿的就业人口占纽约各类经济活动就业职位的70%左右,其中,金融、保险、房地产等就业职位占纽约全市的比重超过90%。
曼哈顿CBD实现的产值占纽约全市的65%以上。
此外,曼哈顿还聚集了许多文化娱乐设施,纽约著名的百老汇、中央公园、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大都会歌剧院等都集中在曼哈顿地区。
第二,形成了以金融服务为主导的生产性服务业集群。
位于老城的华尔街是全球金融中心之一,面积不足1平方公里,集中了3000多家银行、保险公司、交易所等金融机构。
除金融外,华尔街的专业技术服务业、信息服务业、房地产等生产性服务业也发展迅速,曼哈顿CBD因此形成了以金融业为主导的较为完善的生产性服务业集群。
第三,成为全球企业总部的聚集地。
随着各类服务功能的完善,曼哈顿CBD逐渐成为全球企业总部的重要聚集地,纽约也因此确立了其世界城市的地位。
2009年世界500强企业中就有18家总部设在纽约。
外国企业进入美国市场后也争先在曼哈顿CBD设立总部,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有277家日本公司、213家英国公司、175家法国公司、80家瑞士公司及其它许多国家公司在纽约市设立区域总部及分支机构。
(二)曼哈顿CBD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措施1.通过地域扩展,分担了曼哈顿CBD中心区压力面对不断上升的商务地产需求和曼哈顿CBD限的地域面积之间的矛盾,纽约规划部门对曼哈顿CBD及其周边区域再次进行开发规划,在曼哈顿中城和下城的传统边界开发规划了布鲁克林下城区、长岛市和远西三个新的CBD分区。
同时,曼哈顿还建设了一些比CBD 规模更小的附属商务区(Ancillary Business District,简称ABD)。
ABD虽然不可能同长岛等三个新的CBD分区一样得到大规模的发展,但每个ABD都将为商务办公及活动提供一定数量的场地和空间。
纽约市政府确定了Jamaica、Flushing、Harlem、The Hub(in the Bronx)、StatenIsland Corporate Park五个地区发展ABD,并因地制宜制定了不同的政策。
2.完善配套设施,缓解老城因功能单一而出现的夜晚“空洞化”现象华尔街建设初期,建造了大量的写字楼和少数高级公寓,这些大楼主要用于办公,不适宜宾馆、购物和居住之用。
而且商务活动抬高了地价,随着摩天大楼的崛起,该地区的文化娱乐业、餐饮业和零售业等其它商业逐渐衰败。
为了解决曼哈顿老城功能单一的问题,纽约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强配套设施建设,进一步开发完善与商业中心、文化设施、滨水休闲区、公共空间等相关设施和服务,创造由就业人员、旅行者、居民等多样化构成的“24小时社区”;扩大住房建设,鼓励提高住宅市场化程度,增加对中等收入的中低层住宅供给;保护和改善已有的经济性住房等。
3.制定“可进入性”法规,解决中城商务区因忽视休闲购物场所建设带来的问题中城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因为忽视休闲购物场所的建设,导致人气不足。
后来纽约市政府规定,在中心商务区里,建筑不能齐着马路盖,必须为行人提供足够的绿地和空间,而且这个空间要与楼高成正比,即楼盖的越高,留给行人的空间越大。
如果因为条件所限,不能让出空间,那么这栋楼的一层大厅必须向行人开放,用作行人的休息区或免费对公众开放的画廊。
如麦迪逊大道上的IBM总部,将一楼的大厅设计成四季如春的中厅花园,周围摆放着咖啡座供游人休息,还经常办一些画展供游人参观。
位于莱克星顿大街的花旗银行总部,将临街的一楼大厅辟为音乐厅,常年为行人提供免费的管弦乐、爵士乐音乐会。
政府的“可进入性”法规,一方面为市政府解决了来中心商务区旅游、购物、办公的市民和游客的休息问题。
另一方面满足了纽约市休闲娱乐的要求,提高了市民的文化素质,也扶持了纽约市的艺术家,还为纽约市树立了“世界文化之都”的城市形象。
4.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缓解地上空间不足问题曼哈顿CBD由于高层建筑过度密集,用地极为紧张。
针对这一问题政府加强了对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
一是加强建筑物间的立体开发。
曼哈顿高层建筑地下室由建筑物之间的地下空间连成一片,成为整个建筑群的组成部分,设置地下停车场、商场、地下通道、游乐设施,组成大面积的地下综合体。
二是加强地铁与著名建筑地下综合体的连接。
政府规划时将地铁与联合国大厦、曼哈顿银行大厦、洛克菲勒大楼等著名建筑的地下综合体相连。
三是注重地下步行系统的建设。
四通八达的地下步行系统,很好解决了人、车分流的问题,缩短了地铁与公共汽车的换乘距离。
同时通过地下道把地铁车站与大型公共活动中心连接起来。
如典型的洛克菲勒中心地下步行系统,在10个街区范围内,将主要的大型公共建筑在地下连接起来。
(三)政府对曼哈顿CBD建设的政策扶持纽约市政府通过建立企业迁移就业援助计划、工商业激励计划等灵活的优惠政策,推动曼哈顿CBD的发展。
1.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全球客户入驻纽约政府通过多种方式,多方位地吸引世界知名企业入驻曼哈顿CBD。
政府积极开拓渠道,邀请境外客商前来考察、访问,确定投资意向,并在适当时机,统一组织各商务楼企业赴外地、境外招商引资。
纽约政府还通过有吸引力的租售政策激励优质客户落户CBD。
例如,制定租期和选择权非常灵活的政策,按照客户的需求量身定做;提供一个较长期的免租期;为大客户提供免费会议室;写字楼租金低于市场价一定的水平,弥补客户重新转业的损失等;对新迁入的企业提供低于市场利率的贷款;对租期将至而有外迁意向的企业提供税收优惠政策或租金补贴优惠;通过为客户提供更好的高质量设计和规划布局、增加设施投入等措施,保护优质客户等。
此外,曼哈顿CBD定期由政府组织举办中心商务区各商业写字楼企业联谊会,加强企业间的交流,使商务中心区的企业共享投资信息、共享资源、相互学习、整合资源,形成规模效应。
2.出台鼓励新兴行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为鼓励新兴产业发展,纽约市政府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和措施。
以生物科技为例,州政府向生物医药公司提供多种税收优惠,还对新成立的生物科技企业中心提供直接或间接补贴。
除此之外,政府还提供公共土地、减免销售税和房产税、低廉的能源、保证贷款的可获得性、为小型和发展中的中型公司提供低廉的写字楼等补助性政策。
3.通过创造良好的公共环境进一步促进功能区发展华尔街是曼哈顿CBD的重要功能区,集中了众多金融机构以及上百家大公司总部和几十万就业人口,华尔街上下班时间的大量通勤加剧了交通拥堵。
纽约交管局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确保出入曼哈顿的交通畅通。
例如,为了疏导早上高峰期间大批进岛车辆,将连接曼哈顿和周围几个区的桥梁和隧道的上下行车道都改为进岛通道;晚高峰时间则反其道而行之。
同时为鼓励市民搭车出行,减少车流量,规定这些通道仅供有两名或两名以上乘员的车辆使用,并在高峰时段禁止单人驾驶的车辆驶进岛的某些桥梁和隧道。
此外,还通过征收交通拥挤费等措施来减少汽车出行量。
这些措施最大限度地利用了现有的交通设施,加快了瓶颈地段的交通流速,缓解了交通拥堵。
除此之外,市政府还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环境保护和环境美化建设,配套设施也日益完善。
二、巴黎拉德芳斯中央商务区(一)拉德芳斯中央商务区概况拉德芳斯位于巴黎上塞纳河畔塞纳省皮托市、库伯瓦市和楠泰尔市的交界处,原是巴黎西郊的无名高地。
1958年,巴黎市政府为了提供更加充足的商务办公空间,缓解老城区的人口、交通压力,保护原有的历史建筑和城市风貌,决定在拉德芳斯区规划建设现代化的城市副中心,拉德芳斯占地约750公顷,规划建设写字楼250万平方米,并计划用30年的时间,分步骤开发,将拉德芳斯建设成工作、居住、娱乐设施齐全的现代化商务中心。
经过几十年的开发建设,拉德芳斯区成为欧洲最具影响力的商务中心区,被誉为“巴黎曼哈顿”。
目前,区域内已入住企业超过1600家,其中包括法国最大的5家银行及近200家金融机构,190多家世界著名跨国公司总部和地区总部。
整个商务区的工作人员超过15万人,拥有欧洲最大的10.5万平方米的商业中心。
在已建成的中心区写字楼中,法国最大的企业50% 进驻其中。
拉德芳斯已成为全法国乃至整个欧洲规模最大、最集中的办公区之一。
拉德芳斯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起步阶段(1950-1957年):1950年法国仍处于战争恢复期,这时期的拉德芳斯只有旧住房、贫民窟、小作坊等。
1956年,为改变拉德芳斯地区的面貌,国家重建部对该区进行了规划。
初步发展阶段(1958-1973年):1958年,拉德芳斯区域开发公司(EPAD)正式成立,开始规划建设拉德芳斯新城,各类商业及休闲活动逐渐出现。
1967年,拉德芳斯圆形交叉口施工开挖,以做成公交换乘中心和郊区地铁线隧道。
1970年法国经历迅速而大幅度的经济增长,商务办公空间需求急剧增加,促进了拉德芳斯商务区的快速发展,截至1973年,拉德芳斯商务办公面积达到76万平方米。
第一次经济危机(1974-1977年):这一阶段法国遭遇全国性经济危机,拉德芳斯76万平方米的办公楼中有60万平方米闲置,办公空间市场严重饱和。
这段时期的租赁市场也不稳定。
再发展阶段(1978-1992年):这一时期拉德芳斯新增建筑面积约160万平方米,到1992年,拉德芳斯总建筑面积超过240万平方米,拉德芳斯的标志性建筑大拱门也在这一年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