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学总结(2011-6-30)
访学心得体会范文(2篇)

访学心得体会范文一、引言作为一名大学生,拓展自己的眼界和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增加自己的学术水平和实践能力,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访学项目,并赴美国一所知名大学进行为期三个月的访学。
在这段时间里,我不仅学到了许多专业知识,还收获了很多宝贵的体验和感悟。
本文将对我的访学心得进行总结和分享。
二、访学的背景和意义访学是指学生在学校的组织下,到外地或外国的大学、研究机构等地方参观、学习和交流的活动。
这种方式具有极高的教育价值和实践意义。
通过访学,学生可以接触到不同的学术环境和文化背景,拓宽自己的视野,增加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培养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以及为以后的学习和就业打下基础,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我的访学项目是由学校选派的,我有幸被选中前往美国一所知名大学进行学术研究。
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宝贵的机会,可以进一步拓展自己的学术视野,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同时,我也希望通过这次访学,了解国外的教育体系和学术氛围,与国际同行进行交流合作,为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访学经历和收获我所参加的访学项目是关于XX领域的研究,我的导师是这个领域的专家,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在访学期间,我与导师和他的研究团队密切合作,进行了大量的学术研究和实践操作。
我学到了许多新的实验技术和研究方法,在实践中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同时,我也结识了许多国际同行和合作伙伴,与他们进行了交流和合作,一起探讨问题,解决难题。
这些经历不仅丰富了我的学术知识和实践经验,还培养了我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除了学术研究,我还参加了许多学术讲座、学术研讨会和学术交流活动。
这些活动使我接触到了最前沿的学术动态和研究进展,拓宽了我的学术视野,激发了我的学习兴趣和研究热情。
同时,我也有机会与许多国际知名学者面对面交流和讨论,听他们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学术经验。
通过和他们的交流,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学术研究的无限魅力和深远影响,也坚定了自己在学术研究方面的追求和决心。
访学总结

领略名校风采提升自我发展——2015年5月11日到17日,我参加了昭通市教育局安排的,由上海方略组织的武汉访学活动,为期一周的访学看到了很多,学到了不少,同时,根据访学要求,谈谈个人访学的访学感想。
一、访学历程与感悟(一)汉阳二桥中学访学1、历程:5月11日早上赶往学校,参观校园建设,听取该校校长办学思想汇报,观摩两节示范课,下午继续观摩示范课并参与各科观摩课教师交流活动;5月12日早上继续在该校观摩示范课,听取专题讲座,下午听取专题讲座和活动总结及学员答问。
2、观摩感悟:(1)初到二桥中学,首先看到的是悬挂在校门口的各种荣誉牌,从中可以看到该校办学所取得的成就;步入学校大门,耀入眼帘的是学校三风一训办学标语。
观完整个校园后,感觉尽管校园不大,但是学校规划合理,校园文化布置有思想、有条理、有逻辑,整个校园文化完全体现出该校的办学理念,可以看到,该校的老师们在办学方面确是做了很多工作,在寸土寸金的武汉,把有限的空间为办学发挥出了最大的功效,真的值得我们学习。
(2)在听取该校校长汇报时可以看出,该校在教学改革的路上走过弯路,经历过失败,但是正是该校的老师们有着执着的改革精神,最终一步步走向成功,并取得了许多骄人成绩,校门口荣誉牌便是见证。
(3)两天的示范观摩课中,我看到了该校课改取得成功的“三件法宝”:一是教师集体备课,教师集体备课的好处在于:集所有教师的备课精华于一课,这样的备课肯定比单一备课好得多;二是集体备课编写导学案,导学案的编写指引了学生学习方向,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导向,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三是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建设打破了过去传统的教师满堂灌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合作意识,探究意识,合作交流意识,学生团队意识,锻炼了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减轻了教师传统教学的教学负担,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二)武昌陆家街中学访学1、历程:5月13日上午参观校园,随堂听课,参与上课教师交流研讨,当天下午听取专题讲座;5月14日早上在该校参与随堂听课,任课教师交流研讨,听取专题讲座,下午听取专题讲座,参与活动小结。
访问学者总结(合集5篇)

访问学者总结(合集5篇)第一篇:访问学者总结访问学者学习总结在省教育厅的支持下,本人于2013年8月,有幸前往英国牛津大学工程科学系进行学习和研究。
目前作为访问学者的学习生活已经圆满完成,回顾半年来的访问经历,牛津大学的浓厚的科研氛围、严谨的教学态度教学让我深受感染,在科研和教学工作方面获益匪浅。
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明:而与我,访学初设定的目标基本达到,对我的影响远远超出于发表一两篇论文的“显性成果”。
更多的是内心的成长和历练。
一、科学研究方面本人在牛津大学工程科学系时,研究对象为分布式环境下的医疗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我们结合Fox教授所创建的用于描述医疗决策过程的Proforma语言和Tallis engine等工具,结合英国的国家健康服务的现状,开发了一种基于多代理的,在分布式环境下能够使用的医疗决策支持系统的原型系统,并结合国内医疗的情况,对该系统进行了一定的改进。
二、教学实践方面作为全世界最古老的大学之一,牛津大学有着悠久的教学传统,本人在牛津大学期间,通过旁听本科生及研究生课程,深刻地感觉到教学效果的提升,不但来源书本知识的传授,更来自于师生对学科的认识与感悟。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在以课程学习为主的同时,坚持以实践学习为重。
另外通过与牛津大学师生的交流,了解了牛津和剑桥大学特有的“导师制”教学方法,学院为每名本科生指派一名导师,为学生的专业学习、人生规划、生活等各个方面进行指导,结合计算机学院目前所推行的“班导师”和“专业导师制”,可以更好地对自己所担任班导师的本科班级服务,做好班导师及专业导师工作。
三、自我成长收获通过这次的访问经历,自身的专业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得到了提高,并且拓宽了新技术面,开阔了视野,为今后再学习奠定扎实基础。
另外,在半年的研究学习过程中,我还了解到了在医疗信息化领域,国内外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这让我更希望以自己的努力,为国内医疗信息化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访学总结

出国留学人员学习 / 研修情况报告表
STUDY AND RESEARCH REPORT BY CHINESE STUDENTS AND SCHOLARS
学号 NSCIS No:留学国别 Country of study
加拿大
姓名 Name and surname 性别 Sex 学习研修期限 Duration of stay
6个月
专业 (专题 ) Study subject
材料物理化学
学习,研修单位 Academic institution
加拿大
导师或研究合作者姓名
国内所在单位及联系地址 Address in China
一、个人小结 Study Report
(完成留学计划进度情况,包括实验室工作,进修课程或听课时数等业务活动情况;学习研、修成果或发表论文情况)
1.在实验室郭老师帮助下去机械与材料工程系报道,办理相关入职手续,学习相关实验室培训材
料,并参加考试获得许可证书。
2.和导师见面,讨论课题研究方向和下一步计划。
结合实际情况撰写proposal,导师建议在微波
吸收模拟计算、3D打印材料制备方面开展研究工作。
3.首次参加组会,介绍自己相关研究背景,并和相关研究领域的老师、同学建立联系
4.参加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每周一下午举办的讲座。
5.对学校的大学化学课程进行听课、比较、学习和研究。
6.作为听众参加了学校教师的演说比赛。
7.建立了几种微波吸收超材料模型。
8.使用comsol软件模拟微波吸收过程。
9.使用comsol软件建立电磁暗室。
访学者半年工作总结范文

访学者半年工作总结范文【中英文实用版】English:After half a year of visiting scholar work, I have gained invaluable experience and knowledge that I would like to share.Firstly, conducting research in a different country has broadened my perspective and exposed me to new methodologies and theories.The opportunity to collaborate with renowned scholars has allowed me to expand my intellectual horizons and deepen my understanding of my field.中文:经过半年的访学工作,我获得了宝贵的经验和知识,愿意与大家分享。
首先,在不同的国家进行研究拓宽了我的视野,让我接触到了新的研究方法和理论。
有机会与知名学者合作,使我的知识视野更加开阔,对我所从事的领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English:Moreover, living in a different culture has taught me to be adaptable and open-minded.I have learned to appreciate and respect different perspectives and ways of life.This experience has not only enriched my personal growth but has also prepared me to be a more global-minded professional in the future.中文:此外,生活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使我学会了适应和开放。
访学活动个人工作总结

一、前言在过去的一年里,我有幸参加了我国某知名大学的访学活动。
这次访学活动让我受益匪浅,不仅拓宽了我的学术视野,还提高了我的研究能力。
在此,我将对这次访学活动进行个人工作总结,以期为今后的学术研究和工作提供借鉴。
二、访学活动收获1. 学术交流在访学期间,我积极参与了该校的学术交流活动,与国内外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探讨。
通过这些交流,我了解到了当前学术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为自己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2. 研究方法在访学过程中,我学习了该校教师的研究方法,提高了自己的研究能力。
例如,在实验设计、数据分析、论文撰写等方面,我得到了宝贵的指导和建议。
3. 实践经验访学期间,我有机会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亲身实践,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这对我今后的学术研究和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4. 语言能力在访学过程中,我积极与外国学者交流,提高了自己的英语口语和听力水平。
这对我在国际学术交流中发挥积极作用奠定了基础。
三、个人工作总结1. 学术成果在访学期间,我积极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取得了以下成果:(1)发表学术论文1篇,参与撰写2篇学术论文;(2)参与完成1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并取得阶段性成果;(3)参加学术会议2次,做口头报告1次。
2. 学术交流在访学期间,我积极参与学术交流活动,与国内外专家学者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以下为部分交流成果:(1)参加学术研讨会2次,与专家学者进行深入探讨;(2)参与学术讲座3次,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3)与外国学者合作撰写1篇英文论文。
3. 个人成长在访学期间,我不仅在学术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还在个人成长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
以下为个人成长方面的成果:(1)提高了自己的研究能力,掌握了新的研究方法;(2)拓宽了学术视野,了解了国内外学术动态;(3)提高了自己的语言能力,为今后的国际学术交流打下了基础。
四、展望未来通过这次访学活动,我深刻认识到学术研究的广阔前景和自身存在的不足。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综合素质。
公派出国访学总结1

公派出国访学总结
姓名: 学院(系、所):
派出项目: □国家留学基金访问学者(含博士后)项目
□国家留学基金青年骨干教师1:1配套资助项目
□省政府公派项目□单位公派项目
□对外汉语教师项目
访学时间: 年月日至年月日
访学单位(中文): (英文)
专业: 研修课题: 指导教师: 汇报总结:
一、访学单位及导师概况:
二、学术上的收获
1.学习进修的课程及收获:
2.论文的撰写及收获
3.学术交流及收获
4、其他
二、校园文化的认识
三、生活总结
四、访学期间的其他收获
五、回国后如何将访学期间的收获运用到教学、科研中
另请随此总结附1-2张jpg格式的在国外访学时的学习、生活、科研照片, 单人照或合照, 可对照片做简要说明。
)
年月日。
访问学者学习总结两篇

访问学者学习总结两篇篇一:国内访学学者学习总结20xx年9月至20xx年6月期间,有幸得到华师大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博导、教授马庆发先生的指导,从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研究。
马教授是国内职业教育研究的领军式人物和我认为的“泰斗”级学者,是我要仰望的导师。
访问期间承蒙马导师的关怀和悉心指导,分享与我他的研究思路和方法,这也将是我今后工作和学习中要追寻的方向和方法。
我认为,访问学习,不仅仅是知识层面的继续深化,更应该是一种研究思路、方法和理念的创新能力的提升,也是一种内在精神的洗礼和价值观的调整完善。
而与我,访学初设定的目标基本达到,对我的影响远远超出于发表一两篇论文的“显性成果”。
更多的是内心的成长和历练。
一、科学研究能力方面参与了马导师《课程资源》课程的学习和讨论,并恰逢师大校庆之机,也聆听了相关学科大师的讲座,更是阅读了导师推荐的数十种图书。
自我觉得收获颇丰,对高职教育的发展脉络和现状有了理性的认识和感悟。
对中外高职专业建设和课程资源开发有了一定的了解。
并结合本单位(硅湖职业技术学院)的现状,找出与专业紧密结合的切入点,制定了高职创业型复合人才培养模式为研究方向。
访问期结束时完成了两篇学术论文,一篇是结合服装专业的近7千字的学术论文--《高职服装专业创业型复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发表于《当代职业教育》杂志20xx年第6期。
另一篇《注册入学下的江苏省民办高职专业设置优化研究》论文被《职业教育研究》2013年第1期录用。
二、教学实践创新能力方面教学工作方面的提升来源于对现有教学理论的深入学习后内化的一种能力感悟,本次访学期间对职业教育进展、职业教育理论、职业教育课程开发、职业教育课程文化、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法进行重点学习、梳理。
坚持导师提出的“经典阅读为先,课程学习为主,课题参与为重”的课程学习要求。
完成了《当代职业教育新论》、《课程文化》、《中国职业教育研究新进展2009》、《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等近20本相关书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
访学总结
在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教务处及中文系各位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受学院委派于2010——2011学年期间,到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大学文学院,在邓小军教授的指导下进行访学交流。
访学期间,不管是在学术研究、专业学习上还是在生活阅历上,我都有很大的收获,较圆满地完成了访学的预期目标和任务。
现对我本学期在首都师范大学访学交流期间在学习上的收获、对首师大校园文化建设的认识、以及生活情况做以下的汇报总结。
一、专业学习进修方面。
本学期我在首师大文学院共听课38节,其中本科生课程有李春颖老师的“公文写作”,更多的是研究生的课程,有邓小军老师的“先秦经典导读”,吴向洲老师的“唐代诗歌研究”,左东岭老师的“儒家哲学与当代中国文学批评”等。
除听课外我还特别关注首都师大的学术讲座,共听学术讲座11场,讲座内容涉及高等教育、中西文化比较、古代文学研究、教育学、历史学等多个学科多个领域。
在听课学习及进行学术讲座交流当中,名师们扎实的专业素养、精湛的教学艺术和激情澎湃、睿智独特的人格魅力,使我深受感染。
不仅我的知识积累得到了丰富,学术视野得到了拓展,从中学到了很多在高校教学的课堂组织方法,能力培养渗透点、思想道德渗透方法,充分体会到了言传身教的作用;而且他们的讲学促使我深刻反省自
己、检讨自己,查找自己的不足,弥补自己的缺憾,并把他们当成我今后努力的标杆,在教学科研中不断追求创新发展,提高教学水平,提升科研素养。
二、对首都师大教育教学的感受。
首师大各院系充分发挥本院系的特色,在教育教学以及科研方面各显神通,充分为在校的学生提供最充分的机会、最充足的教育资源、最好的教授名家来进行学术传播和为人处事方面的谆谆教诲。
在校园中各个院系热火朝天地开展着学术周、学术论坛以及名人名家进校园的活动,极大地营造了校园中的学术氛围,也为在校学生的学术研究提供了极好的“孵化器”。
学生在“大家”的感召和启迪下积极刻苦地学习研究,在各院系发展所提供的难得平台上,教师或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为院系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也结出了累累硕果。
每年教务处或研究生处都举行“我最喜爱的十位大学本科教师”和学术专家或教授所认可的“十大校园名师“的评选活动,还有全校新秀教师公开观摩课的评比活动,同时也为周边区域各大学本科教师观摩公开课评比输送新秀,为本区域大学之间教学共同提高提供了好的发展和交流平台;学校领导也十分重视各院系所的建设,充分利用各种机会来促进各院系的发展,在迎接国家大学本科教学建设的评估工作中,各院系一把手领导十分重视,从学校到院系都成立了迎评小组,设立了迎评办公室,从制度上,从教育教学、从科研、从图书和教学仪器、从实验室建设,从学生学籍管理等方面来做好专家的评审
迎接工作。
在常规教学中各院系成立了教学督导小组,由资深教授或专家组成,对本院系的教育教学进行指导和监督,定期进行公开汇报,同时表彰先进。
为了学校的发展,也为了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学校领导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创造机会为学校教师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平台。
每年学校以及各院系教师积极争取青年教师科研基金、回国引进高学历人才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科研基金;国家社科科研基金,还有学校也设立了本科学生申请科研基金;学校积极引进与外单位或部门、院所合作科研课题,争取科研经费。
另外学校也积极鼓励教师著说写书,学校出版社为学校教师选题、撰稿到出版书都提供服务;教师提高不仅仅重视本国学术范围内的发展和交流,更要重视与国外高等学校的交流和合作,在当前国际化和全球化越来越显著的社会,既要重视横向对比,也要重视纵向对比;既要重视古今对比,也要重视中外对比,有了多角度的审视,学校办学水平会有质的提高。
首师大十分重视多角度的进行对比交流和建设,既力争做好全国师范院校的典范,又做好本校向国内一流综合性大学迈进的工作。
学校每年有许多与国外有影响大学的学术交流与合作的机会,为青年教师去国外研修提高创造了发展的国际平台。
优秀的本科学生以用研究生也充分利用与国外有名大学的交流生机会,充分感受和体验在国外大学进行学习和研究。
在首师大一个学期的进修访学,我也深深体会到在当前学习化社会中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的重要性。
我们这一代是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教师,对学习有种强烈的依赖心理,教师教多少学生就学多少,考试考哪些就学哪些,但现在仍然持这样的想法是不行的,是会贻误终生的,也会被这个社会淘汰的。
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教师不仅要改变学生这种根深蒂固的传统想法,要教会学生生存于这个社会的本领,我们深处于信息社会、网络化时代,这对于学生是种无形的压力,知识是永远学不尽的,也学不完的,题海战术是行不通的,要让学生知道只有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和技术,拥有了生存的能力和素质,有了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的观念,那么在竞争的社会中也会有立足之地,当然首先不要忘教育学生要学会做人、学会与人合作处事,学会交流。
细数自己这几个月所做的事情,除了上面提及的之外,还可以列出的有:
1、利用假期游览了多处名胜古迹,感受祖国河山之壮美,文化之博大。
2、增进了与同来首师大访学、进修和挂职锻炼老师和干部的联系,交了一些新朋友,通过交流讨论增加了对兄弟院校的教育教学情况的了解和认识。
3、听课学习之余潜心教学研究,写作论文2篇,现发表1篇。
中文系胡秀阁 2011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