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温线的判读

合集下载

超清晰等温线图的判读

超清晰等温线图的判读
等值线图的判读
二、等温线图的判读与应用
等温线图的判读主要根据图上等温线的疏密和弯曲分布 情况来判断气温的变化规律,根据气温(水温)分布特点 来分析影响因素。 (1) 等温线图的判读的基本知识 1.等温线的疏密:等温线的疏密,反映气温水平分布 上的差异大小,若就同一地区,两个季节相比,疏者,气 温差异小,如我国夏季普遍高温,等温线就稀疏,冬季气 温差异大,等温线就密集。 2.等温线的弯曲:等温线平直,表明下垫面性质单一; 等温线分布,并不完全与纬线或海岸线相平行,有时向北 突出,有时向南凸,这表明等温线分布还与大气运动、洋 流、地面状况等因素有关。
③若等温线与海岸线平行,表明该地受海洋影响显著, 如我国7月份平原区气温分布情况。 ④如若等温线与等高线平行,则表明该地气温受地形影 响,比如1月份我国东北地区,等温线平原向高纬突出, 这是受东北地形成“马蹄形”影响. ⑤洋流因素:暖流等温线向高纬凸,沿岸地区增温增湿; 寒流等温线向低纬凸,沿岸地区降温减湿。 ⑥闭合曲线:盆地增温,山地降温
我国冬、 1、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及成因
• 冬季气温分布特点 : 冬季气温分布特点: 冬季气温由南向北 逐渐降低, 逐渐降低 , 南北温 差大。 差大。 • 1月等温线图: 月等温线图: 30℃ 黑 龙 江 省 在 -30℃ 以下, 以下 , 南海诸岛在 20℃以上, 南北两 20℃ 以上 , 地温差超过50 50℃ 地温差超过 50℃ 。 我国东部海拔较低, 我国东部海拔较低 , 气温随纬度增高迅 速降低。 速降低 。 西部多高 山地, 原 、 山地 , 海拔较 气温偏低。 高,气温偏低。
看等温线的弯曲: 夏季内陆升温快, (4)看等温线的弯曲:①夏季内陆升温快,等温线向 高纬弯曲; 海洋相反。 冬季内陆降温快, 高纬弯曲 ; 海洋相反 。 冬季内陆降温快 , 等温线向低 纬突出; 海洋相反。 同纬度地区, 高原、 纬突出 ; 海洋相反 。 ② 同纬度地区 , 高原 、 山地等温 线向低纬弯曲;平原、盆地等温线向高纬弯曲。 线向低纬弯曲;平原、盆地等温线向高纬弯曲。 看等温线数值: ( 5 ) 看等温线数值 : ① 观察最高和最低气温出现的 地点; 地点;②观察气温高低变化的方向

等温线的判读

等温线的判读

等温线的判读以等温线的判读为标题,下面将详细介绍什么是等温线以及如何判读等温线。

等温线是描述在等温条件下,物质的状态变化的曲线。

在热力学中,等温线是指在等温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而其他物理量如压强、体积、摩尔数等发生变化的曲线。

等温线可以用于研究物质的相变、热力学循环以及物质的性质等。

要判读等温线,首先需要了解等温过程的特点。

等温过程是指在恒定温度下进行的过程,温度不变,因此等温线是垂直于压强和体积坐标轴的曲线。

根据物质的性质和状态,等温线可以呈现不同的形状和特征。

对于理想气体,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P为压强,V为体积,n为物质的摩尔数,R为气体常数,T为温度),等温线可以表示为PV=常数的曲线。

在等温过程中,理想气体的压强和体积成反比,即压强越大,体积越小,反之亦然。

因此,理想气体的等温线是从坐标原点开始的,向右上方递增的曲线。

对于实际气体,等温线的形状取决于气体的性质和状态。

一般来说,实际气体的等温线比理想气体的等温线更陡峭。

这是因为实际气体在较高的压强下,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更加显著,导致体积的变化更加受限制。

因此,实际气体的等温线会比理想气体的等温线更加接近压强坐标轴。

对于液体和固体,等温线一般呈现为曲线的形状。

在等温过程中,液体和固体的体积变化较小,因此等温线的斜率较小。

此外,根据物质的性质和状态,等温线可以呈现不同的形状,如凸起或凹陷。

除了理想气体、液体和固体外,等温线还可以用于描述混合物的相平衡。

在等温条件下,混合物的相平衡可以通过等温线来判读。

例如,对于二元混合物,等温线可以表示两个组分的相平衡区域。

在相平衡区域内,两个组分的物态可以共存,而在相平衡区域外,只能存在单一的物态。

总结起来,等温线是描述在等温条件下物质状态变化的曲线。

通过观察等温线的形状和特征,可以判读物质的性质和状态。

对于理想气体,等温线是从坐标原点开始的递增曲线;对于实际气体,等温线更加陡峭;对于液体和固体,等温线一般呈现曲线的形状;对于混合物,等温线可以用于判读相平衡区域。

等温线的判读

等温线的判读

等温线的弯曲方向
地形
洋流:判读洋流的性质、流向和位置
等温线闭合
判读地形:气温值里高外低的是盆地,气温值外高里 低的是山地。
等温线图中,如果a<b<c,该图反映______半球?为什么?
c b a 描述上海市 此时气温的 分布规律。
【例】下图为山东丘陵地区等温线图,造成这种分布的主 导因素是( )
1.了解等温线的含义; 2.根据等温线的数值、形状特征分析气温分布 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1)影响因素: (2)分布规律:
纬度位置 (太阳辐射) 海陆位置
地形地势 洋流 气温由低纬向两极递减 同纬度,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 冬季,陆地气温低于海洋。 (陆地的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比海洋大) 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海拔每升高100 米,气温降低0.6℃。 暖流增温(增湿) 寒流降温(减湿)
(太阳辐射)因素影响。 该等温线西半段因受东北—西南走向太行山(黄土 高原东缘)影响,呈东北—西南走向。
在 7月等温线图中,如果 a>b>c , E、F为陆地或海洋,判断 E是___, 下图为该地夏季等温线图, 在等温线图中,如果 a>b>c E , 为陆地、 E 为陆地、 F海洋, F海洋,判断该图反映 F_____ 是____ 。 判断该图反映 月份。 _____半球。
c b a
南 美 洲 等 温 线 分 布 图
28℃
26℃ 24℃
等温线:在同一水平面上, 温度相等各点的连线。
等温线数值及其变化趋势 等温线的疏密 等温线的形状特征
等温线的延伸方向
气温的分布规律 判断南北半球
判断温差大小 判断气温的影响因素和相关特征
与纬线平行:太阳辐射 影响气温的因素 与海岸线平行:海陆位置 与等高线平行:地形 海陆分布:判断海洋和陆地 影响因素

等温线的判读技巧

等温线的判读技巧

等温线的判读技巧等温线是热力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表示在等温条件下物质的状态变化。

通过等温线,我们可以了解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相变规律和热力学过程。

那么,如何准确判断等温线呢?一、观察物质的性质变化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物质的性质变化来判断等温线。

比如,物质的体积、压强、密度等性质在等温条件下是否发生变化。

如果这些性质保持不变,那么我们可以判断该等温线是一条水平线。

二、利用等温线的特性等温线有一些特性,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特性来准确判断等温线。

例如,等温线上的点表示物质在等温条件下的状态,这些点可以用来确定物质的相变过程。

另外,等温线上的斜率表示物质的热膨胀系数,通过斜率的大小可以判断物质的膨胀性质。

三、利用等温线的数学表达式等温线通常可以用数学表达式表示,我们可以通过这些表达式来判断等温线。

比如,理想气体的等温线可以用维尔斯特拉斯方程表示,通过观察该方程可以判断等温线的形状和特性。

四、利用实验数据进行判断实验数据是判断等温线的重要依据,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数据来判断等温线的形状和特性。

比如,通过测量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体积、压强等数据,可以绘制出等温线图像,通过观察图像可以判断等温线的形状和特性。

五、借助计算机模拟计算机模拟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判断等温线。

通过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利用计算机进行模拟计算,可以得到等温线的形状和特性。

这种方法可以避免实验误差的影响,提高判断等温线的准确性。

判断等温线的方法多种多样,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物质的性质变化、利用等温线的特性、数学表达式、实验数据以及计算机模拟等方法来准确判断等温线。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以获取更准确的等温线信息。

通过对等温线的准确判断,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质的相变规律和热力学过程,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有力支持。

等温线判读的规律

等温线判读的规律

等温线判读的基本规律1.分析走向(延伸方向):与纬线平行即东西走向——纬度因素或太阳辐射;与海岸线平行——海陆性质或海陆分布;与等高线或山脉走向平行——地形因素。

2.分析弯曲状况:作水平线法——比较弯曲处与交点的温度高低;凸值法——凸高(凸向高值区)为低(值低),凸低(凸向低值区)为高(值高)。

3.分析疏密状况:疏——温差小——我国7月气温、热带地区、海洋、山地缓坡;密——温差大——我国1月气温、温带地区、陆地、山地陡坡、锋面处。

4.分析数值特征:大小小大中间走;闭合曲线大大或小小;高值区——夏季大陆、冬季海洋、暖流流经、地势低(山谷、盆地或洼地)、城市;低值区——冬季大陆、夏季海洋、寒流流经、地势高(山岭、山脊)。

例:描述右图中等温线的分布特点答案:沿等高线延伸与等高线平行,中部等温线较密南北两侧较稀疏,数值由南北两侧向中部递减例.下图是“岛屿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1)描述1月等温线分布的特点及原因.(2)描述7月等温线分布的特点及原因.(3)图中15℃等温线在两岛中间向南弯曲,其原因是什么?(4)该岛屿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成因是什么?(5)与该岛纬度位置大体相当的纽芬兰岛,1月份的气温比该该岛低20℃,分析主要原因。

【解析】等温线分布大致有三种情形:与纬线平行——受太阳辐射影响;与海岸线平行——深受海洋影响;与等高线平行——受地形影响。

【解析】(1)根据图中1月份等温线的分布特征,应是由西南向东北递减,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方向与其流向保持一致。

(2)根据图中7月份等温线分布特征,应是由南向北递减,受纬度影响。

(3)15℃等温线在图中大致分为三段,一段位于爱尔兰岛,一段位于大不列颠岛上,还有一段是两者之间,位于海洋上,根据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海陆等温线凸向相反。

(4)此为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成因是终年受西风带影响。

(5)纽芬兰岛受拉布拉多寒流影响,而此处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故该岛附近海水温度要高。

等温线图的判读和应用

等温线图的判读和应用

2023
THANKS
感谢观看
https://
REPORTING
作物适应性分析
通过分析等温线图,可以 了解不同作物的适应性, 从而选择适合的种植品种 和种植方式。
农业灾害预警
等温线图可以提供有关农 业灾害的信息,如霜冻、 干旱、洪涝等,有助于及 时预警和采取应对措施。
城市规划与建设
城市气候特征分析
01
通过分析等温线图,可以了解城市的气候特征,为城市规划提
供依据。
2023
PART 05
等温线图在实践中的案例 分析
REPORTING
某地区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等温线图能够反映某地区的气候变化,进而影响当地的农 业生产和布局。
通过分析等温线图,可以了解某地区的气温分布和变化趋 势。如果气温持续升高或降低,会对当地农业产生影响, 如作物生长周期、病虫害发生等。因此,需要根据气候变 化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和管理措施,以适应新的气候条件。
气候变化趋势分析
通过比较不同时间的等温线图, 可以分析出该地区的气候变化趋 势,如温度升高或降低、降水增 加或减少等。
极端气候事件预测
等温线图可以提供有关极端气候 事件的信息,如寒潮、热浪、暴 雨等,有助于预测和防范这些事 件。
农业种植区划
01
02
03
农业气候区划
根据等温线图,可以将一 个地区划分为不同的农业 气候区,为农业种植提供 科学依据。
平原和盆地地区
等温线稀疏,温度梯度小,平原地区受地形 影响较小,气温变化较为平缓,盆地地区可 能因为地形闭塞,热量不易散失,导致温度 较高。
与降水信息的结合

等温线判读技巧

等温线判读技巧

等温线图的判读技巧一、等温线图中的数值特征等温线就是指在地图上把气温相等的各点连接起来的线。

通常用等温线来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

等温线图中,等温线的数值特征主要表现如下:①同线等温。

即同一条等温线上的各点气温相同。

②同图等距。

即同一幅等温线图上,相邻两条等温线之间的数值差为零或相差一个等温距。

相邻的两条等温线,温差相同。

③“凸高为低,凸低为高”。

受海陆、地形、洋流等因素影响,局部区域等温线会发生弯曲变化。

等温线凸向高值方向的连线区域比两侧气温低(如图1L1沿线,②点温值小于①和③点);等温线凸向低值方向的连线区域比两侧气温高(如图1L2沿线,⑤点温值大于④和⑥点)。

④“小于小的”或“大于大的”。

“小于小的”,即位于两条等温线之间的等温线闭合区域,如果闭合等温线的温度值与两侧等温线中的较低温度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温度低于该闭合线的温度值,如图2中A点气温范围为0℃<TA<2℃。

“大于大的”,即如果闭合等温线的温度值与两侧等温线中的较高温度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温度比该闭合线的温度值更高,如图中B点气温范围为4℃<TB<6℃。

二、等温线图的应用①判断南北半球。

等温线数值向北递减的为北半球,向南递减的为南半球。

判断依据:受纬度(或太阳辐射)的影响,等温线大体与纬线延伸方向一致,数值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②根据同纬度海陆间等温线的弯曲状况判断月份及海陆位置。

可用口诀“点北陆北,点南陆南”来判断。

“点北陆北”即阳光直射点落在北半球时(7月份)时,全球陆地等温线在海岸带附近向北凸出(北半球凸向高纬、南半球凸向低纬),如甲图所示;“点南陆南”即阳光直射点落在南半球时(1月份),全球陆地等温线在海岸带附近向南凸出(北半球凸向低纬,南半球凸向高纬),如乙图所示。

判断依据:海陆的热力性质差异。

同纬度上,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冬季陆地气温低于海洋。

注意,7月份,北半球夏季,南半球冬季;1月份,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夏季。

③判断地形的高、低起伏。

等温线图的判读规律与图解

等温线图的判读规律与图解
等温线图的判读规律与图解
获取信息
解读信息
一、读数值变化,
辨南、北半球
等温线图上的数值由南向北递减为北半球,反之为南半球。左图为北半球
读取图中气温最大值和最小值,计算图中气温差。如左图中最低气温在8~10 ℃,最高气温在24~26 ℃,气温差在14~18 ℃之间
二、读数值特征,
辨温差大小
辨月份、
海陆
(1)冬季,陆地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弯曲(表示冬季的陆地比同纬度的海洋温度低),海洋上的等温线向高纬弯曲(表示冬季的海洋比同纬度的陆地温度高)。学;科网
(2)夏季,陆地上的等温线向高纬弯曲(表示夏季的陆地比同纬度的海洋温度高),海洋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弯曲(表示夏季的海洋比同纬度的陆地温度低)。
(3)1月,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7月,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
三、读弯曲变化
辨洋流、
地势
(1)寒流流经地区,等温线向低纬凸出;暖流流经地区,等温线向高纬凸出。
甲地气温介于20~22 ℃,乙地气温介于16~18 ℃。判读方法可采用“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2)判断地形类型
山地:在闭合等温线图上,越向中心处,等温线的数值越小,如左图中乙为山地。
盆地:在闭合等温线图上,越向中心处,等温线的数值越大,如左图中甲为盆地
五、读疏密程度,辨温差大小,析形成原因
——
一般情况下,等温线分布密集的地区温差较大,反之温差较小。
(1)冬季等温线密集,夏季等温线稀疏。因为冬季各地温差较夏季大。
(2)温带地区等温线密集,热带地区等温线稀疏。因为温带地区的气温差异大于终年高温的热带地区。
(3)陆地等温线密集,海洋等温线稀疏。因为陆地表面形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复杂,海洋表面性质单一且热容量大,所以陆地的温差大于海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半球 南半球
3.读延伸方向 ①大致与纬线平行
判断气温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纬度因素(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变化)
②大致与海岸线平行 影响因素:受洋流或海陆位置的影响
③大致与等高线平行或与山脉走向平行 影响因素:受地形的影响
4.看等温线的弯曲状况
•等温线平直:下垫面性质单一(如平原、海洋)
弯曲等温线上同纬度地点温度的比较
(C )
A.北半球一月等温线 B.北半球七月等温线 C.南半球一月等温线 D.南半球七月等温线
【练习】右图中表示的7月份沿海地区的等温线图,
A点所在的位置应该是 南半球的海洋 (海洋或陆
地)
30℃
A
25℃ 20℃
5.看等温线疏密程度
纬度低
地势较高
该地气温较同一
➢应用:判断某地所处的季节或海陆位置
高纬
图中表示 的季节 是 夏季 。
低纬
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夏季陆地温度 高于海洋,使得陆 地上等温线向 高纬 突出,海洋上等温线向低纬突出;冬 季陆地温度 低于海洋,使得陆地上等温线向 低纬 突出, 海洋上等温线向 高纬 突出。
【练习】右图为某地的等值线图,等值线的数值 由北向南逐渐降低,若该图为等温线图,E所在的 区域为陆地,F所在的区域为海洋,则该图表示
【规律】 高高低低
B
30℃ 低纬
a
b 25℃
20℃
A
高纬
A处等温线向低纬突出,该地比周围温度低, B处等温线向高纬突出,该地温度比周围高。
如果等温线向低纬弯曲
纬度低
冬季大陆
该地气温较同一
如果等温线向低纬弯曲
纬度低
夏季海洋
该地气温较同一
如果等温线向低纬弯曲
纬度低
寒流经过
该地气温较同一
如果等温线向低纬弯曲
甲乙温度情况
甲: > 4℃ 乙: < -4℃
低温中心
高温中心
【闭合等温线规律】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练习】下列选项与图中P、Q两地的气温
D 状况相符的是:
A.P>12℃,Q>14℃
B.P<12℃,Q<1℃
C.P>12℃,Q<14℃
D.P<12℃,Q>14℃
2.读递变方向
判断南北半球
北半球
南半球
【规律】等温线数值向北递减 等温线数值向南递减
等温线的判读
一、等温线的特点
1.同线等温; 2.同一幅等温线图上,相邻两条等温线之间的 数值相差一个等温距或相等; 3.疏密程度代表温差的大小:一般情况下,等 温线分布越密集的地区温差加大,反之温差较 小
二、判读方法
1.读数值范围
【练习】下图中A地的气温为 8 ℃,B地的 气温约为 10 ℃
判断局部闭合等温线的温度范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