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信息资源管理基础(1-2h)

合集下载

专题2 信息资源管理的学科基础

专题2 信息资源管理的学科基础

26/41
1.古典管理理论
科学管理:泰罗(F. W. Taylor) 管理理论:法约尔(H. Fayol)
组织理论:韦伯(Max Weber)
27/41
2.行为科学理论
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A. H. Maslow) 双因素理论:赫次伯格(F. Herzberg)
激励需求理论:麦克莱兰(D. C. Maclelland)
9/41
1、控制论产生的背景 2、控制论的基本概念 3、控制论的基本理论 4、控制论的基本方法
10/41

社会背景 现代社会的生产和管理对于高度自动化水平的需要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 学推向前进。—— 恩格斯 直接原因 二战期间,维纳参加了火炮控制和电子计算机的研制工作。 1943年, 维纳、毕格罗和罗森勃吕特三人共同发表了《行为、目的和目的论》, 1948年维纳发表了著名的《控制论—关于在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 讯的科学》,控制论诞生。 理论准备 数学分析, 微分方程, 统计数学,信息科学
8/41
广义信息论通常叫做信息科学
广义信息论包括了狭义信息论的内容,但其研究范围却比 通讯领域广泛得多,是狭义信息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和推 广,因此,它的规律也更一般化,适用于各个领域,所以 它是一门横断学科。广义信息论,人们也称它为信息科学 。 主要研究以计算机处理为中心的信息处理的基本理论,包 括评议、文字的处理、图像识别、学习理论及其各种应用 。
专题2
信息资源管理的学科基础
2.1 信息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 2.2 信息资源管理学的理论框架
1/41
信息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主要来自信息科学、 管理科学和传播科学,这些来源学科及其相关理论 共同构成了信息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 2.1.1 2.1.2 2.1.3 信息科学 管理科学 传播科学

信息资源管理-名词解释

信息资源管理-名词解释

信息资源管理-名词解释第一章信息资源管理基础21.1信息技术21.2信息化21.4资源21.5信息资源21.6信息资源管理2第二章信息化规划与组织22.1组织战略22.2信息化规划22.3信息化战略规划22.4信息化战略22.5信息资源规划22.6职能域32.7主题数据库32.8数据标准化32.9信息化项目规划32.10信息化组织32.11信息化组织机构32.12CIO机制3第三章信息系统资源管理33.1信息系统33.2信息系统资源33.4信息系统开发管理33.5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33.6信息系统维护33.7数据管理33.8IT服务管理33.9文档管理33.10信息系统评价33.11信息系统审计3第四章信息资源内容管理34.1信息采集34.2信息源34.3信息需求34.4 信息存储34.5信息检索34.6信息加工34.7信息分析34.8数据挖掘34.9知识管理34.10信息传递34.11信息共享3第五章信息资源管理的标准与法规4 5.1标准4 5.2标准化45.3ISO 900045.4法律规范4第六章信息资源安全管理46.1信息资源安全管理46.2可用性46.3保密性46.4认证性46.5一致性46.6信息系统安全模型46.7信息资源安全策略6.8网络资源46.9密码学46.10加密46.11解密46.12对称(私钥)密码体制46.13非对称(公钥)密码体制46.14数字签名46.15证书认证(CA)46.16公钥基础设施(PKI)4第七章企业与政府信息资源管理47.1企业47.2企业经营管理47.3企业信息化4企业信息资源管理7.4企业信息资源47.5 47.7政府信息资源4第一章信息资源管理基础1.1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是应用信息科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信息产生、传递、处理的技术,具体包括有关信息的产生、收集、交换、存储、传递、显示、识别、提取、控制、加工和利用等方面的技术。

(完整版)信息资源管理基础

(完整版)信息资源管理基础

第一章信息资源管理基础第1节导言:信息革命与信息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为人类认识世界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武器。

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不难发现一些重大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为人类社会进步的革命性因素。

200多年前,以纺织机械的革新为起点,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为标志的近代第一次技术革命,实现了工业生产从手工工具向机械化的转变,资本主义生产体制得以确立,社会进入“机械化时代”。

而19世纪中叶,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电力技术为主导的近代第二次技术革命,使电力技术在能源、通信、照明、运输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社会进入“电气化时代”。

电力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推动了冶金技术、化工技术、内燃机技术等技术的全面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把人类带入工业社会。

如果说,近代两次技术革命利用机械力、蒸汽、电力、石油等动力方面的变革,实现人类体力上的解放,提高劳动生产率,是一场能源革命。

那么,20世纪中叶以来,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现代技术革命,实质上人类智力的解放,是一场智力革命。

信息经济或知识经济、网络经济等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新的科技密集型经济形态,使信息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导性或支配性资源。

信息与材料、能源共同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基本要素。

随着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结合发展,信息迅速成为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日益走向社会化、产业化,并成为主导现代社会的支柱产业。

这种变化不仅迅速改变着人类社会的各种活动和社会运行机制,而且还贯穿于各种社会职业活动之中,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

一、信息技术与信息革命信息技术是应用信息科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信息产生、传递、处理的技术,具体包括信息的产生、收集、交换、存储、传输、显示、识别、提取、控制、加工和利用等方面的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传感技术和控制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是微电子技术。

简单地讲,微电子技术就是一门使电子器件或电子设备微型化的技术。

信息资源管理的理论与技术基础

信息资源管理的理论与技术基础
容量和编码问题; 一般信息论也称通信理论,主要研究信息传输的一般理论
如信号与噪声理论、信号过滤与检测、调制与信息处理等; 广义信息论即信息科学,研究范围广及通信科学、心理学、
语言学、语义学、遗传工程、决策科学等与信息有关的一 切领域。 通常所说的信息论主要是申农信息论。
4.申农信息论简介
申农信息论研究的主要对象是通信系统模型。所 谓通信,即在两个系统之间传递信息,由信源发 出,通过信道传递信息,再由信宿获取信息,这 就形成了通信系统模型,如下图所示:
消息
信号
信号+噪声
消息
信源
编码
信道
译码
信宿
噪声
1) 信源,即消息的来源。 2) 编码,即把信息变换为信号的措施。
码就是按照一定规则排列起来的符号序列。编码分为信 源编码和信道编码两部分。 ——信源编码就是把信源输出的符号序列,用某个给定的字 母表中的字母编排成最优的字母序列,其过程大致相当于 人们根据语法规则将文字组成文章的过程; ——信道编码则是把经过信源编码后的字母序列变换为适合 在信道中传输的最优信号序列,其过程大致相当于计算机 语言中十进制数字转换为二进制数字的过程。
图书馆学在近两个世纪中所探索与积累的理论知识是信息 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开发与提炼的有关文献信 息资源的采集、组织、存储、检索和利用方面的规律性认 识对于信息资源管理的其他领域同样具有指导价值。
2)情报学
包括科技情报学和社会科学情报学两大分支。情报学的生 成领域主要是科技领域和图书馆学领域,是运用图书馆学 理论和方法以及现代信息技术以解决科技领域内的情报交 流问题而产生的一门学科。
2.信息论是信息科学的前导,是一门用数据统计方 法研究信息的度量、传递和变换规律的科学,是 研究通信与控制系统中普遍存在着的信息传递的 共同规律和研究最佳地解决信息的获取、度量、 变换、存储、传递等问题的基础理论。

《信息资源与管理》课件PPT:2信息资源管理基础

《信息资源与管理》课件PPT:2信息资源管理基础

2.1.2信息资源管理的产生 信息资源管理的产生与发展既是信息社会的必然产物,也 是多种因素融合的结果,产生的背景是:
1)知识经济的崛起 2)信息观念的更新,表现在: 将信息视做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信息资源观在全世界迅 速兴起;
必须对信息资源加以管理才能使信息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
3)信息技术的发展:技术的发展要求管理的思想和方式得到 更新。
2)企业管理领域
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依赖于各种信息的获取, 大量的信息推动了信息资源管理的产生和发展。
2.1.3 信息资源管理的发展过程
1 主要观点
见p40 表2.1 表2.2
2 阶段划分
1)传统管理阶段:时间跨度大,管理对象多为纸载信息 及相关设施,管理手段主要是手工。
2)技术管理阶段:管理手段主要是计算机和通信技术, 信息技术的发展加快了信息处理、传递的速度。
3)资源管理阶段:在知识经济年代,信息资源的开发和 利用对国民经济的主导作用,必须体现在用先进的管理 思想和信息技术去改造原有的组织结构与管理模式。因 此,在技术管理的基础上,融合人文因素、组织环境等 内容,形成了具有集成信息管理的信息资源管理。
2.2信息资源管理的内容和意义
2.2.1 信息资源管理的目标和类型 目标:
通过人们的计划、组织、协调等活动,实现对信息资源 的科学开发、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 展。 1)社会或国家的目标(见P43) 2)组织的目标(见P43) 类型:涉及的经济活动类型来分
1)信息资源生产与创新管理 2)信息资源分配与流通管理 3)信息资源配置与运用的管理 4)信息服务的管理 从信息资源管理的目的来分 1)面向一般社会组织的IRM 2) 面向信息产品生产与信息服务业的IRM 3)面向政府部门的信息资源管理

信息资源管理基本原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信息资源管理基本原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信息资源管理基本原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信息资源管理是指对组织内部的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管理和利用的过程。

随着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信息资源越来越成为组织的核心资产,对于提高组织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起着重要作用。

信息资源管理的概念涵盖了信息的采集、存储、处理、分析、传播和利用等各个环节,旨在确保信息资源的安全、可靠、高效地利用。

在信息化时代,信息资源管理已成为各种组织的重要课题之一,对组织的发展和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和参考。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是为了让读者更好地了解整篇文章的组织和内容安排。

本文的结构主要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首先对信息资源管理的概念和重要性进行简要介绍,然后向读者展示文章的主要目的。

在正文部分,我们将深入探讨信息资源管理的概念,包括它的定义、范围和基本原理。

我们将详细介绍信息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以及为什么组织和个人需要有效地管理信息资源。

最后,我们将重点讨论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包括信息资源的获取、存储、传输和利用等方面。

在结论部分,我们将对整篇文章进行总结,强调信息资源管理的实际应用和未来发展的展望。

同时,我们也将提出一些关于信息资源管理的思考和建议,希望能引发读者对这个领域的进一步思考和讨论。

1.3 目的目的部分的内容应该包括对本文的写作目的进行明确说明。

在本文中,我们的写作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引发读者对信息资源管理的兴趣和关注,让读者了解信息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 解释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使读者能够理解信息资源管理的概念和实践方法。

3. 探讨信息资源管理在当前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以便读者能够了解信息资源管理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和影响。

4. 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信息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展望,为读者提供对未来信息资源管理发展方向的思考和建议。

专题2 信息资源管理的学科基础共58页

专题2 信息资源管理的学科基础共58页
专题2 信息资源管理的学科基础
36、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 神灵, 而不是 殚精竭 虑将神 灵揉进 宪法, 总体上 来说, 法律就 会更好 。—— 马克·吐 温 37、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 时。— —威·皮 物特
38、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 是丝毫 没有力 量的。 ——菲 力普斯 39、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 迅速累 聚,进 而变成 法律。 ——朱 尼厄斯
40、人类法律,事物有规律,这是不 容忽视 的。— —爱献 生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信息资源管理的基础理论

信息资源管理的基础理论
计算机时代
信息时代
计算机刚进入企业,只作为办公设备使用,应用非常少,通常用来完成一些报表统计工作,甚至大多数时候被当做打字机使用。

广义信息论包括了狭义信息论的内容,但其研究范围却比通讯领域广泛得多,是狭义信息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和推广,因此,它的规律也更一般化,适用于各个领域,所以它是一门横断学科。广义信息论,人们也称它为信息科学。

主要研究以计算机处理为中心的信息处理的基本理论,包括评议、文字的处理、图像识别、学习理论及其各种应用。
信息的价值 信息的价值应该是获取信息之前与之后的最大效用之差。
信息资源是组织的战略资源 对一个组织的生存和发展起关键、全局性和长远性作用的资源称为这个组织的战略资源。
信息资源的战略价值
信息资源的价值
STEP5
STEP4
STEP3
STEP2
STEP1
为什么说信息资源具有战略价值?
信息资源管理的出现背景
一、信息资源管理的含义和性质
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范围(略)
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对象
信息资源管理的目标 使一个机构的信息资源的质量、可用性和价值最大化,并在整个机构中实现信息共享。
二、信息资源管理的对象和目标
三、信息资源管理的定位、责任和基本方法
1、信息资源管理部门的定位、责任和主要业务 (1)信息资源管理部门的定位和信息主管 信息主管部门 信息主管 负责制定公司信息政策、标准,并对全公司的信息资源进行管理和控制的高级行政管理人员。 (2)信息资源管理部门的责任 (3)信息资源管理部门的主要任务 (略) 2、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方法 政策法律手段 经济手段 技术手段 人文手段
1.4 信息资源管理的科学性质和内容范围
0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识
名称
01 ZGXM 职工姓名 字符
02 LJH
零件号 字符
03 PRICE 产品单价 数值
长度 创建者 分 说 类明
10 人力资源 人


15 技术部 产 品
8
营销部 营

2005年8月
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 张士玉
4、数据字典的使用
(1)术语汇编 企业术语词汇的大汇编,整个企业有了规范的标准化语言。 企业内的信息交流 信息存储 职工培训 (2)明确责任数据管理 数据的存取、修改、维护和使用等的部门、人元、时间等
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 张士玉
两点注意: (1)数据元素的命名应赋予其逻辑名称,而不是物理 名称。
不要:“三月份发电量”、“一号机组发电量” 可以:
发电机编号 发电时间
001
2003.9
发电数量 500
(2)“数据元素命名”不同于“数据元素定义” “数据元素定义”要符合各专业名词或对统计指标的定义。
稳定性高、码表短小、 人的性别、
使用频率高
文化程度、
婚姻状况
所有C类编码 对象设立一个 库表
2005年8月
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 张士玉
(2) 信息分类编码的标准化管理 步骤: (1)识别所需要的信息分类编码 (2)归属为A、B、C三类 (3)对每一编码对象制定相应的编码规则 (4)编制代码
例:班级编码:0205322 020—2000年级 5—管理学院 3-本科 2-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2— 第2班
2005年8月
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 张士玉
1、数据管理工作的内容 2、数据管理部门的职责 3、数据管理人员职务说明 4、面向数据开发方法与数据管理
2005年8月
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 张士玉
1、数据管理工作的内容
工作内容
企业数据模型建立
• 定义数据实体 •定义主题数据库 •制定数据库实现计划
数据结构设计
数据元素名 称
设备数量 职工姓名
2005年8月
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 张士玉
(3)数据元素一致性标准 数据元素命名和数据元素标识要在全企业中一致, 不允许“同名异义”或“同义异名”
不符合标准:
数据元素标识 ZGXM YGXM ZYXM
2005年8月
数据元素名称 职工姓名 员工姓名 职员姓名
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 张士玉
•逻辑数据库设计 •其他数据结构设计
数据实体设计
•数据实体命名 •定义数据实体 •建立数据实体联系
2005年8月
工作范围
涉及范围
所有系统
高层管理部门
所有数据结构
若干系统 数据库
数据处理 数据库管理
若干程序 数据组 实体
包括: 数据元素标准、 信息分类编码标准、 用户视图标准、 概念数据库标准、 逻辑数据库标准。
2005年8月
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 张士玉
1、数据元素标准 数据元素(Data Element)是最小的不可再分的信息单位。 可继续分解的信息(实体)不是元素。 例:“学生状况”,不是数据元素,可分解: 学号、姓名、 成绩是数据元素吗? 为什么要研究数据元素? 大量的信息可由少量的数据元素构成。
例:全国行政区划编码(邮政编码),分三个层级
2005年8月
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 张士玉
(3)信息分类编码的建立过程 信息需求分析阶段:调查全企业的信息需求
总体数据规划阶段:分析全企业的信息需求,建立全 企业的信息资源管理标准和稳定的数据模型 识别需要进行分类编码的数据对象 进行分类编码
系统设计和建造阶段:确定每个编码对象的编码原则、 码表结构和代码表,据此建成物理数据库。
2、信息分类编码标准 按照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 的顺序原则,引用或建立企业的信息分类编码标准。 《国家经济信息系统设计与应用标准化规范》 《标准化工作导则:信息分类编码编制的基本原理 和方法》(GB7026—86)
国家标准:身份证号、职称编码 行业标准:生产统计项目编码 企业标准:设备编码、客户编码
系统运行和维护阶段:更新代码表
2005年8月
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 张士玉
3、用户试图标准 用户视图(User View)是数据在系统外部的样子,是 系统输入或输出的媒介或手段。
(1)用户视图种类
输入的表单 打印的表单 更新的屏幕数据格式 查询的数据屏幕格式
2005年8月
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 张士玉
序号 数据库名称
1
组织机构
2
职工信息
3
设备信息
4
库存信息
数据库简介
企业所有机构部门的统一编码,记存各部 门的基本信息
所有职工的自然情况、简历、奖惩、劳动 合同、岗位合同等
设备基本信息、设备组成、变更、运行、 故障、维修计划等
仓库构成、库容、存货、出入库等信息
2005年8月
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 张士玉
2005年8月
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 张士玉
2、数据字典的概念及内容
(1)概念 本教材定义: 数据字典提供了关于数据元素、元素组(记录或片 断)、记录组(文件或数据库表)信息的定义和使用 机制,以及这些数据实体之间的联系。
软件工程: 数据字典是关于信息的集合,也就是对数据流图中 四个基本成分(外部项、处理、数据流和数据存储) 详细定义或说明。
5、逻辑数据库标准 逻辑数据库(Logical Database)是对概念数据库的进一 步分解和细化,一个逻辑数据库由一组规范化的基本表组 成。 企业的逻辑数据库标准指以基本表为基本单元,列出企业 的全部逻辑数据库。
“职工信息”的逻辑数据库标准:
职工自然状况(*职工编号、职工姓名、性别、出生、学历、职称
零件加工计划
序号 数据元素 /项标识
1 SJ 2 LJBH
数据元素 /项名称
时间 零件编号
3 LJMC 零件名称
2005年8月
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 张士玉
4、概念数据库标准 概念数据库(Conceptual Database)是对用户信息需求 的综合概括,是主题数据库的概要信息。
企业的概念数据库标准,是列出所有主题数据库的概 要信息,一般20-50个。
(2)数据管理与数据库管理的区别
数据管理(DA) 数据库管理(DBA)
主要职责
管理上的
技术上的
范围
所有数据库
特定数据库
数据设计
逻辑的
物理的
主要联系人 管理人员
程序员、系统分析员
关注问题 主要倾向
长期数据规划 元数据 数据字典 数据分析 DBMS无关性
短期数据库的开发与使用 数据 数据库 数据设计 特定的DBMS
2005年8月
社会 保险 编号
类别词 基本词 修饰词
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 张士玉
举例
修饰词 机械 动力 东昱公司
基本词 类别词 会计 数量 预算 名称 顾客 代码 分配 编号 员工 系数 工程 百分比 设备 日期 库存 正文
数据元素是三类词的组合:
机械设备编号 动力设备编号 东昱公司设备编号
在范围和数量上: 修饰词>基本词>类别词
2005年8月
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 张士玉
(2)数据元素识别标准 数据元素的标识即数据元素的编码,用限定长度的大 写字母或字符串表达,可以使汉语拼音缩写,也可是 英文缩写。是计算机和管理人员共同使用的标识。
数据元素标识(汉 语)
SBSL ZGXM
数据元素标识 (英文)
EQP-QTY EMP-NAME
2005年8月
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 张士玉
区别:前者针对整个企业,后者针对具体系统。
联系:关于数据元素、元素组(记录或片断)、记 录组(文件或数据库表)信息的定义是统一的,后 者引用前者。
2005年8月
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 张士玉
(2)针对整个企业的数据字典的内容
元素名称 创建者 何时创建 别名 如何实现自动检索(分类) 该数据的意义(说明) 与其它数据的关系 有效值举例 存储格式和长度
2005年8月
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 张士玉
为什么要建立数据元素标准? 无标准就不统一。
例:职工姓名、员工姓名、职员姓名等。
数据元素标准包括: 命名标准 标识标准 一致性标准
2005年8月
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 张士玉
(1)数据元素命名标准 用一组简明的词组来描述一个数据元素的意义和用途。
修饰词 基本词 类别词
职工信息-联系方式( *职工编号、职工姓名、电话、通信、 职工信息-简历( *职工编号、职工姓名、简历)
职工信息-奖惩( *职工编号、职工姓名、奖惩记录)
2005年8月
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 张士玉
二、建立和使用数据字典
1、数据管理目的及数据管理员职责 2、数据字典的概念及内容 3、数据字典的建立 4、数据字典的使用 5、数据字典的设置
(3)规划数据库开发 何时、为什么开发数据库,开发多少?成本效益如何?
2005年8月
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 张士玉
(4)沟通工具
用户部门
数据 处理 部门
数据字典是共 享信息的集中 存放地
2005年8月
数据 字典
管理 部门
审查部门
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 张士玉
(5)用于支持结构化分析和设计
可用于形成数据存储、数据流和处理实体类的文档资料, 用户可用其描绘系统细节。
2005年8月
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 张士玉
1、数据管理目的及数据管理员职责
(1)数据管理的任务 数据管理的目的是规划、管理和控制整个企业的信息 资源。 为此,必须用两个工具:数据字典和数据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