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马尔萨斯陷阱

评析马尔萨斯陷阱
评析马尔萨斯陷阱

历史文化学院

09文化产业管理

杨英英

090244086

评析马尔萨斯陷阱

在人口学研究中间发现,早期的人口再生产情况是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同时存在,人口的高出生率受到高死亡率抵消之后,呈现低增长率趋势。在工业革命之后,大约经过了100多年的时间,西方人口生产上的“两高一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就逐步被“三低(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趋势所取代。许多经济学家认为高死亡率的各种因素,是人口再生产与农业时代生存资料实现匹配的关键过程,马尔萨斯说战争、饥荒和瘟疫都是促使人口下降到与生存资料生产水平相适应的道路,人口数量要在某种方式和程度上与农业发展成比例的观点是一个内含的逻辑。马尔萨斯还说人口增长是按照几何级数增长的,而生存资料仅仅是按照算术级数增长的,多增加的人口总是要以某种方式被消灭掉,人口不能超出相应的农业发展水平就被人称为“马尔萨斯陷阱”。

马尔萨斯人口论是马尔萨斯于1798年所创立的关于人口增加与食物增加速度相对比的一种人口理论,其主要论点和结论为:认为生活资料按算术级数增加,而人口是按几何级数增长的,因此生活资料的增加赶不上人口的增长是自然的、永恒的规律,只有通过饥饿、繁重的劳动、限制结婚以及战争等手段来消灭社会…下层?,才能削弱这个规律的作用。把资本主义制度所造成的一切问题和灾难归结为人口过剩的结果。

马尔萨斯的“人口陷阱”即是说人口是经济增长的阻碍,经济增长的同时要带来人口的增长。一直到将人均产出,即人均收放降到只能维持人的最低生活。此时人口才停止增长。一但经济增长人口也增长。

马尔萨斯人口论

马尔萨斯人口论是马尔萨斯于1798年所创立的关于人口增加与食物增加速度相对比的一种人口理论,其主要论点和结论为:认为生活资料按算术级数增加,而人口是按几何级数增长的,因此生活资料的增加赶不上人口的增长是自然的、永恒的规律,只有通过饥饿、繁重的劳动、限制结婚以及战争等手段来消灭社会…下层?,才能削弱这个规律的作用。把资本主义制度所造成的一切问题和灾难归结为人口过剩的结果。

马尔萨斯在《人口原理》从两个抽象前提出发:第一,食物为人类生存所必需;第二,两性间的情欲是必然的,但几乎保持现状;认为在这两者中,人口增殖力比土地生产人类生活资料力更为巨大。人口,在无所妨碍时,以几何级数率增加,即以1、2、4、8、16、32、64、128、256、512的增加率增加;生活资料将以1、2、3、4、5、6、7、8、9、10的算术级数增加率增加。当人口增加超过了生活资料的增加,自然就会发生贫困和罪恶来限制人口增加。马尔萨斯在《人口原理》第一版中把自己的理论归结为三点:“人口增加,必须受生活资料的限制;生活资料增加,人口必然增加;占优势的人口增加力,为贫穷及罪恶所抑压,致使现实人口得与生活资料相平衡。”在《人口原理》第二版中,马尔萨斯提出了所谓道德抑制,即无力赡养子女的人不要结婚,并且在婚前要保持贞操。他认为,如果不实行道德抑制,那么由人口增殖超过生活资料增长而产生的贫困和罪恶就无法避免。他把原先提出三点结论改为“1、人口必然地为生活资料所限制。2、只要生活资料增长,人口一定会坚定不移地增长,除非受到某种非常有力而又显著的抑制的阻止。3、这些抑制和那些遏止人口优势力量并使其结果与生活资料保持同一水平的抑制,全部可以归纳为道德的节制,罪恶和贫困。”马尔萨斯认为这就是支配人类命运的永恒的和自然的人口规律。

马尔萨斯人口模型的修改

1、人口具有无限增长的趋势。因为任何生物的生殖能力都要大大超过生物的简单更替水平,人作为生物界的一个种属一点也不例外,所以人口的自然增长完全根源于人的生物属性。用n表示人口数量(人)。

2、个人为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以粮食为例)有下限。它是马尔萨斯理论中“食物为人类生存所必需”的数量化和精确化的表述。它也根源于人的生物属性。用s表示这一下限,即表示确保生存的基本口粮水平(斤/人)。

3、单位土地的产出量有上限,这就是“土地生产率界限法则”。它也根源于农业的生物学属性。裴先生指明,在不同时代、不同技术条件下,“土地生产率界限”并不相同,一般地,它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而提高。从这一角度看,“土地生产率界限”是相对的;但是在任何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社会往往没有什么技术进步,稳定的(更确切些说是停滞的)技术状况又决定了当时的“土地生产率界限”具有不可突破性,从这一角度看它又具有绝对性。裴先生用y表示亩产量的上限(斤/亩)。

4、社会所能够利用的土地(面积)是有限的。它根源于人类无法改变的地理条件。裴先生用a表示土地(亩)。

先假定社会的初始状态是人口稀少,土地相对丰裕。在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中,人口的自然增长必然要求有更多的粮食来供养,由于单位土地的产量有限,这就必须扩大种植面积才可能解决,于是村庄周围的荒地被开垦为耕地。等到村庄之间已经没有荒地可供开垦之时,再增加的剩余人口就会选择迁移到偏远地区垦荒,直到偏远地区也逐渐开垦完毕为止。

但是人口却不因为缺乏可开垦的荒地而停止增长。为了解决新增人口的生存问题,人们只得更加集约地利用原有的土地,通过在原有土地上增加劳动投入以获得更高的产量,推动土地单产逼近或达到当时当地(土地质量也有差别)的“土地生产率极限”。土地单产越是接近“土地生产率极限”,每一单位劳动投入获得的边际报酬就越少,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边际收益递减”原理。由于人口增长速度超过粮食产量的增加速度,于是人均粮食越来越少,一直减少到生存底线s为止,这时就会出现食物对人口的马尔萨斯抑制。这时粮食达到最大总产量ay,人均粮食为ay/n,它等于个人对粮食的最低需求量s,即s=ay/n,还可以变形为ns=ay。这时粮食单产已经达到极限y,不能够再增加了;耕地面积也为地理条件所限制只能维持在a,所以总产量ay已经达到极限。由于s为个人维持生存所必需,没有降低的可能,于是人口n也不再有增长的现实余地,这时社会收敛于ns=ay 状态。笔者把此时的人口状态n称为饱和状态(地理学上把这一人口数量称为“环境人口容量”)。如果没有外生变量的掺入,社会按照这一原理运行,最后都会出现人口的饱和状态,此时四

个因数都僵持不动,社会本身也限于停滞(没有经济增长),社会科学家把这一情况称为“人口陷阱”、“人口均衡”等等。

裴先生归纳说,任何时候的社会状况,不外乎ns<ay、ns=ay、ns>ay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总需求小于总产量,社会还有剩余,土地产出量也没有达到极限,所以总产量也有继续增加的余地。按照马尔萨斯原理,这个社会一定还能够供养更多的人口,由于人口具有自然增长趋势,并且人口增长快与粮食增长,所以社会最后总会达到ns=ay的状态,成为第二种情况。第三种是需求大于总产量的情况,这时社会已经难以供养现存人口,于是就会饿死人,迫使人口又恢复到ns=ay的水平。

需要指出的是,裴先生也认识到ns>ay的状况是社会动乱、农民起义的基础原因。对社会何以会出现ns>ay的状况,裴先生虽然也提到了自然灾害,但没有作深入分析。实际上,自然灾害是引起社会变化的重要“外生变量”。我们将自然灾害纳入马尔萨斯模型,就会得到如下推理:

当社会收敛于ns=ay状态时,如果突然遭遇大面积的自然灾害,粮食单产就会大大下降(y值减小),甚至出现绝收(y=0),这时就出现全局性的ns>ay

的情况,社会状况就会变得非常严重。由于s是维持生存的底线,于是就只能降低人口n来求得平衡。马尔萨斯看到,战争、瘟疫和自然灾害都对人口造成“实际”的抑制。我们从人口模型看,战争、瘟疫和自然灾害的作用机制并不相同。瘟疫往往产生于人口饱和之时。当社会收敛于ns=ay状态时,人口都普遍陷于贫困,人们营养不良,体质下降,即使没有天灾,也容易遭受瘟疫的打击。我们都知道西欧的黑死病(淋巴腺鼠疫)曾经造成了人口的大量下降。中国的历史记

载中有关瘟疫的情况并不多,但这并不说明中国发生大规模的瘟疫很少,只不过是被人系统记载和研究的较少罢了。中国历史上有关社会战乱的记载很多,其中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大都与天灾密切相关。天灾迫使农民无法生存,参加起义是唯一可能的活路。农民起义和社会战乱毁灭了大量人口(中国历史上毁灭2/3人口的战乱就不在少数),人地矛盾危机趋向缓和,天灾往往也已经过去,幸存人口渴望安居乐业,于是出现了新的统治王朝(公共产品提供者),社会又开始了新一轮的王朝循环。用改进的马尔萨斯模型来说,就是又开始了由ns<ay状态,经过ns=ay收敛,最终由天灾引发ns>ay的状态,导致社会的下一轮崩溃。总之,自然灾害间接毁灭人口,而战争和瘟疫则是直接毁灭了人口,都造成了对人口的马尔萨斯抑制。

容易看到,裴先生把马尔萨斯模型归纳为四要素收敛于均衡状态,确实比马尔萨斯的理论更为科学。尤其是,四要素都根源于人类无法控制的、在社会经济理论模型内无法解释的“自然法则”,确实是落到了“非经济的底部”,完全可以作为社会科学理论框架的基础性“公理”。笔者以为,裴先生确实为社会科学作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

发展中国家跨越马尔萨斯人口陷阱的对策思考

马尔萨斯的“人口陷阱”即是说人口是经济增长的阻碍,经济增长的同时要带来人口的增长。一直到将人均产出,即人均收放降到只能维持人的最低生活。此时人口才停止增长。一但经济增长人口也增长。后来,又提出了“环境陷阱”,想必大家也知道是什么意思了吧?想请大家谈谈关于人均收入,人口,环境问题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其实,不妨用最简单的知识点去解释吧. 就拿我们在初级微观学的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

在面包和生产机器的两者之间做选择, 只要你永远不选择食物作为唯一的产品. 你永远都会有经济增长的余地,那么也就永远也有人口增长的机会. 当然,不同的点差别在于人均分得面包数量的多少. 那就是说, 人均生活水平增长的快慢有所差别咯.

当然,如果用增长理论去分析的话, 我们当然会说capital-labour ratio会长期趋向于一个定值. 假如capital labour ratio过高,labour就会增加去让它回到这个定值.但是劳动力却不等于人口. 所以,本人觉得还是用微观的去解析会比较容易按照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观点,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本的有机构成是逐渐变大,不变资本逐渐加大,可变资本的比例逐渐变小.就会出现失业/但是就业者的收入水平上升,随着经济效率增加,社会福利水平提高.也就可以供养自然失业的人.当然,这是在资源充分满足需求的前提下.

所以我们中国只要努力也是可以避免马尔萨斯陷阱的。

行测资料分析技巧:你掉进易错陷阱里了吗.doc

行测资料分析技巧:你掉进易错陷阱里了吗公务员行测考试主要是考量大家的数学推理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行测资料分析技巧:你掉进易错陷阱里了吗”,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行测资料分析技巧:你掉进易错陷阱里了吗 资料分析这种题型复习过的同学都知道不难,但还是总是出错,正确率提升不上去,大部分原因都是因为掉入了资料分析的易错陷阱了,所以每次做完题后对错误的总结是非常重要的,而且你发现了这些易错陷阱后,反而能利用它快速把题目正确答案选出来,这里通过例题给大家做一下介绍。 一、多几倍/是几倍 【例1】202X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总投资额为120264亿元,同比增长9.5%。其中,东部地区投资额占比53.5%,西部地区投资额占比 21.6%,中部地区投资额占比20.9%,东北地区投资额占比4.0%。 问题:202X年,东部地区房地产开发投资额比中部地区多多少倍? A.2.56 B.2.33 C.1.56 D.1.42 【答案】C。根据“东部地区投资额占比53.5%,中部地区投资额占比20.9%”,可得东部地区比中部地区多 所以正确答案为C项。但很多同学会看错问题“多几倍”,而求成了“是几倍”,导致误选A项。这就提醒大家在做倍数的题目时看清“多几倍”或“是几倍”再去求解。如果有细心的同学也能发现出题人正是想在这里设置陷阱,所以设置了A项,如果看出“A项-1=C项”的情况下,又知道所求为“多几倍”的前提下,可直接大胆选C项。 区分:多几倍=是几倍-1 二、增长最快最慢/增长最多最少 【例2】

问题:202X年上半年,河南省规模以上工业生产主要产品中同比增长最快的产品,其6月份的产量比增长最慢的产品: A.多20.83万吨 B.少20.83万吨 C.多881.54万吨 D.少881.54万吨 【答案】B。由图2可知,202X年上半年同比增长率最低的产品为十种有色金属(-1.4%),增长率最高的产品为化学纤维(13.5%)。由图1可知,202X年6月份,十种有色金属的产量为36.64万吨,化学纤维的产量为15.81万吨。则所求为15.81-36.64=-20.83万吨。即202X年6月化学纤维比十种有色金属的产量少20.83万吨,本题选择B项。有很多同学误以为增长最快是增长量最大,增长最慢是增长量最小,算了半天误选了C项。这就提醒大家要看清楚比较的是增长量还是增长率。 区分:增长最快或最慢是找增长率的最大或最小值;增长最多或最少是找增长量的最大或最小值。 三、变化幅度/增幅 【例3】 问题:202X年7月,以下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变化幅度最大的是: A.汽车类 B.建筑及装潢材料类 C.通讯器材类 D.金银珠宝类 【答案】A。由表格可知,202X年7月,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汽车类下降2.6%,建筑及装潢材料类上升0.4%,通讯器材类上升1.0%,金银珠宝类下降1.6%,变化幅度最大的为汽车类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故本题选择A项。变化幅度在此题中指的是增长幅度的绝对值,即增长率的绝对值,不看正负,很多同学容易误选C项,就是因为没有区分清楚变化幅度和增长幅度的区别。 四、百分数/百分点

大数据培训班是骗局吗_光环大数据培训机构

https://www.360docs.net/doc/0e8254233.html, 大数据培训班是骗局吗_光环大数据培训机构 大数据培训班是骗局吗?光环大数据了解到,近年来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大数据人才需求增加,但目前并没有大数据专业的大学毕业生,所以很多人通过参加大数据培训班,来快速提升自己的大数据技术。 大数据培训班也越来越多了,市场上鱼龙混杂。那么大数据培训班是骗局吗? 大数据培训班不是骗局,是为了培养大数据人才而开设的培训课程。 但大数据培训班比较多,有些机构开设的课程、就业等跟不上,因此耽误了不少学生。因此,光环大数据建议,挑选靠谱的培训班,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 1、品牌效应 好的大数据培训机构一定具有好的口碑。光环大数据培训具有良好的口碑,毕业学员深受市场的认可,企业品牌好,客户美誉度高,能给人强烈的安全感。比起市场上动不动就由于经营不善卷铺盖走人的小培训机构这样口碑好的培训 机构更值得选择。 2、课程体系 选择一家好的大数据培训机构还应该看所学习的课程,光环大数据强大的教

https://www.360docs.net/doc/0e8254233.html, 实战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学员边学习边参加实战项目,既能学到全面的技能知识,同时也具备了项目开发经验,毕业自然好找工作! 3、师资力量 老师的水平决定了一家大数据培训机构是否好,专业老师是最核心的竞争力,一些有实力的讲师都会有比较显著的成就,和一些比较重大的项目实战经历,光环大数据只聘请精英讲师,确保教学的整体质量与教学水准,讲师团及时掌握时代潮流技术,将前沿技能融入教学中,确保学生所学知识顺应时代所需,通过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教学方式,指导学生更快的掌握技能知识,成就上万个高薪就业学子。 4、就业保障 参加培训班的目的就是为了找工作,好的大数据培训机构学员的就业率和就业所获得的薪水都会一目了然。光环大数据为保障学员就业与中关村软件园战略合作,并与学员签订就业协议保障就业,学员毕业后平均薪资10K以上,学员反馈口碑非常好! 光环大数据认为,大数据培训班哪里好其实并没有这样的说法,只有适合之言,大数据机构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像我觉得面授教学,好的学习氛围,老师可以随时帮忙解决困难的机构才是好机构,那我就去找这样的机构,选择适合自己的机构才能称之为最好的机构。不过光环大数据认为,在选择机构的时候尽量自己去调查下比较好,谨防被骗。

求职风险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 课程论文 浅谈应届毕业生如何规避求职陷阱 课程名称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创新教育考试方式课程论文 姓名 学号 专业 成绩 任课教师 学习时间:2013 年9 月至2013 年11 月

浅谈应届毕业生如何规避求职陷阱 前言: 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最大的心愿就是能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但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骗局。从“校园人”转型为“职场人”,应届毕业生如何才能有效规避求职陷阱?下面对求职中常见的骗术进行了盘点,并列出对策,毕业生务必提高警惕。相对于人头攒动、水泄不通、令人窒息的传统招聘会,网上求职以免费浏览申请、大量职位信息、随时随地进入等方便性越来越受到求职者的青睐。 但其中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很多不法分子常常利用求职者急于求成的心态,把“黑手”伸向网络招聘。近日,一些人才市场披露了近期发生的一些利用网络求职诈骗钱财的案例。基本上都是先在网上公布一些薪酬诱人的“招聘信息”,然后逐步索要押金、保证金、服装费、培训费、报名费、考试费等。 网络求职陷阱之所以出现,一方面,因为网络虚拟环境的特殊性造成了很多的监管行为在法律上缺乏依据;在取证上也存在着难点和证据效力问题。另一方面,一些非专业人才网站的管理人员缺乏正规的管理程序和专业的管理手段,对进场招聘单位资质、信息的真实性、个人招聘行为缺乏必要的监管。 网络求职空间、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但陷阱的存在无疑亟待社会、有关部门加强管理,防患于未然。有关部门应加快网络立法,建立合理的网络规则和有效的监督机制,把好审查监管关,净化网络环境,规范网络行为。同时要加强宣传教育,开办各种讲座或发放相关小册子提醒广大求职者谨防求职陷阱。从而为广大求职者创造一个良好的求职环境。而对于求职者来说,也应加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在非专业网站中如发现既无审批文号、不留固定电话的招聘小广告,不要轻易去应聘,尤其对于要求交钱的公司要十分警惕,不要错把陷阱当馅饼,给自己带来麻烦。 常见的求职陷阱:

资料分析解题中常见的陷阱有一类为时间表述陷阱

资料分析解题中常见的陷阱有一类为时间表述陷阱。在此中公教育专家为大家讲解时间表述陷阱,在深入分析命题人所设陷阱的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应对策略,帮助考生走出误区,提高正确率。 1.时间点陷阱 陷阱设置 1、题干中的时间与材料中涉及的时间相关但不相同; 2、选项中给出相关时间点的数据混淆视听。 示例:材料中给出的是“2005年”的相关数据,题干要求的是“2004年”或“2003年”的相关问题,选项当中设置了“2005年”的相关数据作为干扰选项。 例题1: 国家统计局对全国31个省(区、市)6.8万个农村住户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05年上半年农民现金收入人均1586元,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12.5%,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1.6个百分点。 2004年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 A.12.5% B.13.1% C.14.1% D.10.9% 中公解析:此题答案为D。方法一,因为2005年的实际增长率比2004年高,那么2004年的实际增长率肯定要低于12.5%,选项中只有D符合条件,所以可以直接选择D。 方法二,因为2005年的“实际增长12.5%,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1.6个百分点”,所以2004年实际增长12.5%-1.6%=10.9%。 陷阱分析:注意时间点混淆。题干所问的是“2004年上半年”,而材料中所给的是2005年上半年,很可能会混淆而误选A。 2.时间段陷阱 陷阱设置 1、题干中的时间段与材料中涉及的时间段相关但不相同; 2、选项中给出原文时间段的相关数据混淆视听。 示例:材料中给出的是“2004-2010年”相关数据,题干要求的是“2005-2010年”的相关问题,选项当中给出了“2004-2010年”的相关数据作为干扰选项。 例题2: 全国1998年至2006年地质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情况图

毕业生求职陷阱案例分析

毕业生求职陷阱案例分析 2019-01-01 1 在家就能赚钱的网络兼职 案例:同学因为闲来无事,想找兼职,在论坛上看到了这个信息:“诚聘打字人员,每天工资至少100元,每天2-3小时,适合在校学生, 。家里、网吧均可工作,工资每日结算。”于是她就联系客服QQ,发送简历。两天后自称是人事部的人来电,通知她已经被录用了,并问她的打字速度,确认她的地址。还问她是等做完任务付工资,还是先付一些定金给她。一般这种情况下,谁都想对方先给定金。不久,对方财务部打来电话说,300元钱已转到了公司给的个人卡上,需电话转账到她的个人银行卡上,随即给她一个400的客服转账电话。按电话提示,她输入了个人账户和密码。后来她发觉不对,去邮政网银查看,对方给她开通了电话转账,卡里的钱已被取走。 延伸:对于这样在家就能做的兼职,不同的网站有自己不同的行骗路数:要求输入手机号码从而骗取手机信息费;要求输入银行账号、密码从而盗用银行卡资金;要求交纳押金而骗取金钱、要求先交纳一定的钱作为邮寄手本的邮费等等。 2 “境外就业”的美丽谎言 案例:南汇女工被困南非事件就是黑心中介惹的祸。受害者之一方小姐说,她前向中介交了3.7万元人民币的“劳务费”,可回来时,厂主只还给她1.17万兰特(约合1.5万元人民币),加上警民中心资助的1000兰特,总共也只有1.65万元人民币,损失了一大半。其他女工的情况也是一样。而在她打工的8个月里,只出去过两次,其他时间都在厂里打工。每天早上7点起来,一直做到晚上10点,几乎天天如此。方小姐说:“那里简直就是一个监狱。虽然警民中心一直督促厂主,可这个老板太黑心,总有借口不还我们钱。” 延伸:目前非法境外就业中介主要有以下类型:一是以出境旅游和商务签证代替务工签证,出境就业者没有工作许可证,相当于“打黑工”;二是无照经营的境外就业中介;三是无视任何限制收取高额中介费;四是非法中介机构无视广告法和有关劳动保障法规,乱发假广告,吹嘘境外就业能挣到高额报酬;五是非法境外就业中介机构为谋取利益什么单子都接, 《》()。 3 招聘三百余人只为形象炒作 案例:高女士在某媒体上看到一则大幅的招聘广告,上面密密麻麻地写着招聘职位和职位描述。她欣然前往应聘后,却意外得知,这个所谓的招聘广

常见的大学生求职陷阱案例分析

常见的大学生求职陷阱案例分析 所谓考察有猫腻,人人需小心 【前言】有些单位以招聘为名,在收集求职者资料和组织的面试过程中,要求求职者提供成果展示,并以此窃取求职者劳动成果。由于应聘者维权意识不强,维权依据往往不足,此类无偿占有求职者劳动成果的情况时有发生。提醒广大求职者,应聘时要有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注意保护个人研究成果成果,将自己的工作成果向面试单位展示固然重要,但要学会有所保留,以免被别有用心的用人单位利用而造成损失。 案例: 某软件公司招聘一些程序员、美工等岗位,公司经营状况良好,工作环境整洁,招聘流程正常,岗位提供的薪酬符合市场价位,一切看似都在常理。应届毕业生小张,初试合格后进入笔试阶段。笔试内容:上机编写一段程序,使用规定的编程语言,时间不限,可以上网查询相关资料,但不能相互交流,只要能完成目标。一个教室里,八个求职者,每个人的试题不同,几个年轻人无意中发现,看似八段程序,其实恰巧能合整合成一个项目……结果可想而知,八人无一被该公司录用。

专家提醒: 现在正值应届生求职旺季,求职者和用人单位都在擦亮眼睛挑选自己中意的另一方。然而,就在纷至沓来的各种招聘会上,有些用人单位却以招聘为幌子,收取简历、组织面试,窃取着应聘者殚精竭虑做出的一份份计划书、策划创意和科研成果。求职者丢了无形资产--思路,却没得到工作,而用人单位却乐得吃上一顿营养丰富的“午餐”. 类似遭遇“智力陷阱”,也就是劳动成果被招聘方以招聘为由而窃取的情况最近屡见报端。专家指出,“智力陷阱”是指以招聘为名无偿占有应聘者程序设计、广告设计、策划方案、文章翻译等创意,甚至知识产权。这种堂而皇之地占有他人的劳动成果,性质极为恶劣。 专家提醒求职者,在不能判断招聘单位真实意图,又想取得工作的情况下,需要对自己的劳动成果进行保护。主要方式有: 1、提交策划案等劳动成果时要准备两份,一份提交,一份自己留存,在留存份上要求招聘单位签字确认,以便将来能够证明劳动成果内容。

分析性审计 陷阱 数据 战略

分析性审计:陷阱\数据\战略 夏草整理 财务分析有很多用途,如证券分析\信用分析\投资分析\融资分析等等,这些分析手法有差异,目标也不一样,但基本思路是一样的,都是在深入了解企业基础上,对企业或项目的价值作出评价. 而笔者今天想介绍是财务分析的另一用途,财务分析在审计中的运用,简称审计分析.新审计准则实施后,分析性审计证据甚至有压过经验性证据(包括实物证据\书面证据等)的趋势,根据第1313号审计准则---分析程序,分析程序是指注册会计师通过研究不同财务数据之间以及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对财务信息作出评价,分析程序还包括调查识别出的\与其他相关信息不一致或与预期数据严重偏离的波动和关系. 分析程序的目的,根据笔者理解,就是找”喳”,找出财务数据异常,以发现潜在的重大错报风险,在实施风险评估程序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运用分析程序,以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在审计结束时运用分析程序进行总体复核, 根据准则规定,分析程序还可用于实质性程序,但要考虑以下主要因素: 1\确定实质性分析程序对特定认定的适用性 2\数据的可靠性 3\作出预期的准确程度 4\已记录金额与预期值之间可接受的差异额 一\分析性陷阱 Knechel在”审计:鉴证与保险”中指出在运用分析性程序时最常见的错误包括: 1\预期值不明确或过分简化:当审计人员能够对所评估的(风险\流程或账户)属性形成独立的预期值时,分析性程序最为有效,令人遗憾的是,许多情况下审计人员形成的预期值的根据往往不够合理.例如,审计人员在预期账户余额时,使用前一年的账户余额作为当年的预期值,就有些过份简单化.如果审计人员不能形成合理的\符合逻辑的预期值,分析性程序的准确性就会减弱. 2\不够精确:所有的预期值都涉及最可能落入的值域问题---审计人员的预期值仅仅是值域中的一个点,合理预期值的值域反映了估计误差的幅度,它可以非常大.误差幅度越大,分析性程序的准确性越低,遗憾的是,审计人员基本不知道真实的误差幅度,最终可能对正常的随机偏差引起的波动表示怀疑,以为是潜在问题.风险或错误的征兆,因而导致审计人员执行一些不必要的审计工作 3\缺乏可靠数据:如果审计人员的预期值所依据的数据不准确或不可靠,那么预期值也将不可靠.误导性数据往往造成审计人员形成不合理的预期值并降低估计的准确性,当分析性程序采用组织外部的数据或采用组织内部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数据时(例如,在会计系统以外处理的非财务数据),数据不可靠的问题可能就更加严重了. 4\报告结果的影响:审计人员往往在执行分析性程序前就已经知道了某一属性的报告结果.当审计人员知道了所分析账户的未审计账面价值时,通常会产生问题.审计人员了解报告结果之后,往往使他的预测值有一种向已知的账面价值偏移的趋势,报告结果的影响有可能降低分析性程序的有效性. 5\对波动的解释不完整或不一致:当审计人员确定某一属性的预期值与其报告结果不同时,他应对这种波动做出各种可能的解释.波动原因有很多,比如正常的经营状况\风险的增加\流程故障或错误(例如:未记录交易)等,但审计人员没有能力找出很多可能的原因来解释波动.由于审计人员不能为波动找出各种可能的原因,而调查的仅仅是那些他注意到的原因,因此会忽略某些潜在的问题.并且,即使某种可能的解释得到了证实,审计人员也可能未意识到它只是部分地解释了波动原因 6\模式的识别能力不强:许多绩效指标的相互作用模式都可以预见到,也就是说它们之间相互关联.当通史识别出不同属性的变动形成了一种模式,可以反映基本的状况时,分析性程序最为有效,遗憾的是,大部分人都很难从不同集合的数据中识别出相应的模式 7\过分依赖管理层的解释:审计人员在执行分析性唾弃时,如果发现了异常波动,很自然地会让管理层作

最新行测资料分析技巧:你掉进易错陷阱里了吗

资料分析这种题型复习过的同学都知道不难,但还是总是出错,正确率提升不上去,大部分原因都是因为掉入了资料分析的易错陷阱了,所以每次做完题后对错误的总结是非常重要的,而且你发现了这些易错陷阱后,反而能利用它快速把题U正确答案选出来,这里通过例题给大家做一下介绍。 一、多儿倍/是儿倍 【例112018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总投资额为120264亿元,同比增长9. 5%。其中,东部地区投资额占比53. 5%,西部地区投资额占比21.6%,中部地区投资额占比20. 9%,东北地区投资额占比4.0%0 问题:2018年,东部地区房地产开发投资额比中部地区多多少倍? A. 2. 56 B. 2. 33 C. 1. 56 D. 1. 42 【答案】C。根据“东部地区投资额占比53. 5%,中部地区投资额占比20.9%”,可得东部地区比中部地区多 所以正确答案为C项。但很多同学会看错问题“多儿倍”,而求成了“是儿倍”,导致误选A项。这就提醒大家在做倍数的题U时看清“多儿倍”或“是儿倍”再去求解。如果有细心的同学也能发现出题人正是想在这里设置陷阱,所以设置了A项,如果看出“A项-1二C项”的悄况下,乂知道所求为“多儿倍”的前提下,可直接大胆选C项。 区分:多儿倍二是儿倍-1 二.增长最快最慢/增长最多最少 【例2】 问题:2019年上半年,河南省规模以上工业生产主要产品中同比增长最快的 产品,其6月份的产量比增长最慢的产品: A.多20. 83万吨 B.少20. 83万吨 C.多881. 54万吨 D.少881. 54万吨 【答案】B。山图2可知,2019年上半年同比增长率最低的产品为十种有色金属(-1.4%),增长率最高的产品为化学纤维(13.5%)。山图1可知,2019年6 月份,十种有色金属的产量为36. 64万吨,化学纤维的产量为15. 81万吨。则所求为15. 81-36. 64-20. 83万吨。即2019年6月化学纤维比十种有色金属的产量少20. 83万吨,本题选择B项。有很多同学误以为增长最快是增长量最大,增长最慢是增长量最小,算了半天误选了C项。这就提醒大家要看清楚比较的是增长量还是增长率。

对大数据分析相关问题的思考

对大数据分析相关问题的思考 引言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社交网络的发展,各行业无论大小,都可以轻松产生海量的数据。某些数据分析师表示:如果可以实时、精确地追踪一切数据,并且有足够高效的算法与储存设备,大数据可以分析并解决一切问题。但这样的论点过于理想化,现实情况并不是这样。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活跃,数据量已经不是问题,工具和算法也在日新月异地发生着迭代和更新。大数据的应用和分析,也的确让很多企业得到利好,提高了利润。越来越多的问题,在大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下迎刃而解。无论是用户喜好、销售变化、市场动态、经济形势,甚至是预测天气,动动鼠标就能够了解。但是,大数据真的是神奇并万能的吗? 1 大数据不是万能的 《连线》杂志的前主编Chris Anderson曾经说过:“有了足够的数据,数字本身就能说话”[1],现今的大数据热度,也正好说明了这一种行业内的认知:“数据必然反映事物之间的联系,因此大数据总是能够揭示事物的真理。”但大数据并非真的这么万能。 1.1 大数据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首先,大数据并不能够解决所有的问题,尤其是大数据用于做用户分析的时候。大数据的基础是记录用户在线上的点击和操作,这些数据确实是在反映用户的操作和使用行为,但所思并不等于所想,用户的行为并不完全能够反映用户的意图。 苹果公司在发布iPhone4之前做过一个测试,让大家给白色和黑色的手机投票,白色的票数高出黑色很多。然后苹果公司让这些人从这两种颜色的手机中,选择一种带走,却发现多数人选择了黑色。手机腾讯网每天的新闻排行中点击量最高的多数是明星八卦类的内容。但从用户调研问卷和访谈的结果中发现,明星八卦在用户需要和喜欢的内容中排名很靠下。有的用户,在填写问卷时刚选择了“不喜欢看太八卦的内容”,几分钟之后就在测试页面上打开了“某某明星离婚纠纷”的文章。 而当数据量足够大的时候,如果过分依赖数据的结果,或者把数据的结果理解成用户的“思想”,就很容易做出错误的判断,甚至曲解用户的意图。 1.2 大数据能否客观地反映问题 如果说,大数据无法正确反映用户所思,但总会如实反映用户所做吧。但现实是,大数据可能连这点都做不到。 麻省理工出版的《“R a w D a t a”i s a n Oxymoron》一书中的观点就很有意思,作者认为,“这个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原始数据’这一说法,‘原始数据’只不过是一种修辞”[2],数据在采集、筛 马 弢 手机腾讯网 北京 100080 摘 要大数据分析作为当下的热点概念,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大数据不是万能的,它有自身的局限性,过分依赖大数据会产生很多问题。针对这一观点,文章分析列举大数据自身存在的局限性,概括在进行大数据分析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提出在做大数据分析时,应当把大数据做“小”的处理方式。 关键词 大数据;数据分析;局限性

2018国家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三大陷阱

2018国家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三大陷阱根据工作安排,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18年度公务员招考报名时间为10月30日至11月8日,公共科目笔试时间为12月10日,届时请广大考生关注。为帮助更多考生积极备考2018湖南省公务员考试,湖南华图为你准备2018湖南公务员考试备考资料,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时间陷阱 这类题目往往给出与原文相近的时间、日期,并在选项中给出与原文的数据以混淆视听,扰乱考生视线。 【例题】2014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13312亿元,比上年增长12.4%,同比下降2.6个百分点。 问题:2012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为多少亿元? A.10299 B.13312 C.11843 D.12159 【陷阱解析】时间陷阱。材料给出的是2014年的数据,题目求的是2012年的量,考查求隔年的量。考生往往由于大意可能会计算2013年的量,从而误选成成C,正确答案为A。解法: ,选择最接近的A选项。 【解答】时间陷阱是资料分析中最常见的陷阱之一。考生遇

到这种题目时应本着小心谨慎的态度,答案直接显示在题干中的情况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不可抱着捡了现成便宜的心理,草草作答。对于题干中出现的多个时间或者有百分点的情况,一定弄清楚题目所求的时间,不可掉以轻心。 2.单位陷阱 在资料分析题目中,常会出现一些单位混用的情况,如千米与里,公顷与亩,万与亿,吨与千克,;材料中给出某个单位,但在题干或选项中使用的却是另一个单位,这即是单位陷阱。 【例题】2013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30551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7.3%,增速比1~11月份回落3.5个百分点,比2012年提高15.5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面增长17.5%,办公楼销售面积增长27.9%,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面积增长9.1%。商品房销售额81428亿元,增长26.3%,增速比1~11 月份回落4.4个百分点,比2012年提高16.3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26.6%,办公楼销售额增长35.1%,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额增长18.3%。 问题:2011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约为多少亿平方米? A.92000 B.109000 C.9.8 D.10.9 【陷阱解析】单位陷阱。材料给出的单位是万平方米,问题的单位是亿平方米,正确答案为D,学生如果没有看准单位很容易误选B选项。解法:有题干知,2012年增长率为17.3%-15.5%=1.8%,则所求为:

大数据的十大局限

大数据的十大局限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似乎在一夜之间,大数据就红遍了南北半球,,大数据被神化得无处不在,无所不包,无所不能。这里面有认识上的原因,也有故意忽悠的成份。笔者以为,越是在热得发烫的时候,越是需要有人在旁边吹吹冷风。在这里谈大数据的十大局限性,并非要否定其价值。相反,只有我们充分认识了大数据的特点和优劣势,才能更加有效地对其进行采集、加工、应用,充分挖掘和发挥其价值。 1、数据噪声:与生俱来的不和谐 大数据之所以为大数据,首先是因为其数据体量巨大。然而,在这海量的数据中,并非所有的数据都是有用的,大多数时候,有用的数据甚至只是其中的很小一部分。随着数据量的不断增加,无意义的冗余、垃圾数据也会越来越多,而且其增长的速度比数据信息更快。这样一来,我们寻求的重要数据信息或客观真理往往会被庞大数据所带来的噪声所淹没,甚至被引入歧途和陷阱,得出错误的结论。 2、真实性:不得不接受的虚假 “引领我们进入困局的并不是我们不知道的事物,而是我们知道、但不那么真实的事物。”真实性是一切数据价值的基础,然而这同时也是大数据的一大先天性缺陷。 网络是大数据最重要的来源之一,而网络本身就充斥着大量的虚假信息。例如,网络数据中存在着大量的虚假个人注册信息、假账号、假粉丝、假交易、灌水贴及虚假的意思表示等。这种失真是由网络本身的特性决定的,比如说,绝大多数社交网站很难也不会对会员注册信息的真实性进行全面核查,

电商平台也无法控制一人注册多账号,或账号与实际消费个体的非对应关系(想想你家有没有共用一个宽带或电商账号的情况)。 除了网络数据,即便是通过原始方法采集的个人信息数据也无法保障其真实、准确。就拿电信运营商来说,即便推行了实名制,数据质量与期望仍有相当差距。 可以预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即使最优秀的数据科学家、最先进的数据处理方法也无法消除或修正某些数据固有的错误和不足,对大数据真实性的追求无疑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又一挑战。 3、代表性:永不可能的全样本 迈尔·舍恩伯格在《大数据时代》一书中阐述的一个核心观点便是,大数据是全样本,因此不再依赖随机取样。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大数据来源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来自于物理世界的科学数据,如实验数据、传感数据、观测数据等;另一类则来自于人类社会活动,主要是互联网数据,如社交关系、商品交易、行为轨迹等个人信息。然而,这两类数据的产生、收集都存在很大的盲区和局限性。例如:很多人在网上订餐或消费的时候往往会参考其他人的推荐和点评,但经常在消费以后发现并不如意。撇开个人口味和刷评的因素,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网上点评的人并不具备足够的代表性。喜欢上网的本身就只是消费人群中的一部分,上网消费同时又喜欢点评的人更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所以,由带有明显倾向的小众来代表整个群体明显是错误的。 无论科学技术如何发达,来自于物理世界和网络社会的大数据永远都不可能覆盖整个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如果再考虑宗教、法律、伦理、道德上的诸多限制,那么大数据就更不可能成为“全样本”了。

17个面试陷阱问题

17个面试陷阱问题 招聘面试的问题也处处存在陷阱,那么下面为大家介绍17个面试陷阱问题,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 可以请你介绍下自己吗? 陷阱:介绍自己时往往很容易跑题,说到自己的个人生活,而这却是面试中万万不能出现的情况。 化解锦囊:直击重点,围绕着自己将如何为公司带来价值来阐述。可以将自己的成就分成两三个小点逐一说明。记住,你说过的所有内容都是给面试官留下不同印象的基石哦。 2. 请用一个词来形容自己。 陷阱:这个问题十分狡猾,因为往往应聘者并不知道面试官希望找个什么性格的人。再加上人的性格往往很复杂,因此用一个词来形容也相对困难。 化解锦囊:小心回答。首先你要了解你应聘职位的特性,例如会计师的应聘者应避免用“有创意的”来形容自己,而设计师

最好不要用“准时”来描述自己。挑选一个最符合职位,又适合 自己的词来形容吧。 3.相对于你申请的其他公司,我们公司的这个职位对你来说 有什么不同? 陷阱:这个问题翻译过来就是:“你还申请了其他公司吗?” 如果你回答“我只申请了贵公司”,聪明的面试官哪里会相信呢? 他们反而会认为你并不诚实。但如果你又大肆夸奖其他公司,面 试官又会傲娇地不高兴。 化解锦囊:你可以这么说:“我也正在与其他几家公司接触,但是我还没有想好哪一家最适合我的未来发展。”这样的回答既 正面又不伤面子。 4.请说出三条你的缺点和优点。 陷阱:面试官很喜欢用这个问题来找到拒绝你的理由。任何 一条回答不会都可能导致直接失败。你提出的优点可能并不适合 这个工作,缺点如果最终无法自圆其说也是很危险。 化解锦囊:面试官喜欢听到适合这个职位的优点,而你的缺 点却不能影响你在这个职位上的表现能力。这个问题一定要提早 准备,现场想可来不及哦。

求职信案例分析

尊敬的领导: 您好! 我是北京广播学院2002届广播电视艺术学专业的硕士毕业生。步入传媒事业是我的梦想,大学的几年砺炼为我实现梦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专业特长更使我明确了择业目标:做一名优秀的传媒工作者。久闻贵单位是传媒行业的重要单位,重视能力,上下团结一心,对此,我十分仰幕。现把一个真实的我以求职简历的形式展现给您,望贵单位给我一个展示才华的机会,为贵单位出力争光,同时也圆我成为一个传媒工作者的梦想。 选择了传媒事业,选择了广院,作为一名传媒工作者的信念便铭刻于心。进入大学以后,我抓紧每一天进行专业知识的积累和基本功的培养,不断充实自己的头脑。我在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乐观向上,对大是大非保持清醒认识,不畏难繁,有信心、有责任感。在能力培养上,校内积极参加各项活动,校外广泛尝试,多次在中央和北京电视台的工作实践,既应用了所学,又锻炼了能力。 大鹏展翅,骏马飞驰都需要有自己的天地。贵单位科学的管理体制和明达的择人理念,使我坚信到贵单位工作是我的明智选择。最后,祝贵单位广纳贤才,再创佳绩! 此致 敬礼! 某某敬呈 2006年3月16日  这份求职书告诉我们一个格式:第一段,自我介绍,表明求职的愿望;第二段,概述自己的情况,说明自己的实力;第三段,结尾,多用些敬语,表明自己的诚意。 但是这份求职书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实质性内容,能让用人单位看到你的求职书,已属不易,一定要利用好这一机会,多传达些对自己有利的信息。因此,第一段可以简化,只用这几句就够了: 我是北京广播学院2002学广播电视艺术学专业的硕士毕业生。久闻贵单位是传媒行业的重要单位,对此,我十分仰幕。现把一个真实的我以求职简历的形式展现给您,望贵单位给

大学生常见的就业陷阱经典案例分析

大学生常见的就业陷阱经典案例分析 导语:求职过程中每个人都会有对求职陷阱的担忧,以下为大家了大学生常见的就业陷阱经典案例分析,希望大家认真阅读防患于未然,不要掉以轻心~ 大学生常见的就业陷阱经典案例分析 陷阱一、广告噱头骗骗人 广告噱头骗骗人,收取费用“吓死人” 近来发现极少数培训机构或培训公司以发布招聘信息为名,通过在招聘信息中撰写诱人广告用语,实则为其所谓招聘的岗位所对应的培训课程进行宣传,甚至向求职者推销培训教材及相应的产品。临汾市人才市场提醒广大求职者,这类单位往往抓住求职者渴望高薪,并希望短期即能速成的心理,推出一些销售、创业类的培训课程,将从事这些工作所得报酬进行夸大描述,并配以一些诱惑性的话语,吸引求职者前去培训,以到达收取培训费和推销商品的目的。 案例: 某商贸有限公司,近日发布了一条岗位名称为“网络销售员”的招聘信息,并在岗位描述中写道“网络销售的成本相当的低,开展的费用又相当的小,几乎可以说是没有费用。只要在家有一台电脑即可进行自己的创业之路,很多通过网络至富的人,起初都是白手起家,慢慢的自己就做起了大老板。网络销售不仅仅成本低,而且利润非常丰厚。只要您能坚持正确的发展道路走下去,必然成功!”通过分析网络销售的好处,吸引求职者对网络销售员的工作的兴趣,随后的话

语便显现出其真实目的——“如果您觉得对自己有信心,网络绝对是让您施展才华的用武之地!我们将为您提供最专业最完善的培训,让 您在网络销售过程中更快人一步,解决您在网络销售中的不必要的麻烦。公司还将提供您大量产品,无需您自己进货。” 专家建议: 许多人会为案例中的这样一条极具诱惑力的招聘信息所吸引, 对“网络销售”蠢蠢欲动,然而细细想来,便很容易识破这样一个骗局。 1、作为一家商贸公司,对外培训远远超出了其经营范围。如果是一个专业的培训机构,其培训完全是合理合法的,大可通过广告媒体发布培训信息,而不用借助招聘渠道用招聘作为幌子。 2、一眼就能看出招聘和培训都是这家公司诱以赚钱的美丽外壳,求职者涉足其中后,其培训收费可能相当“野豁豁”,而且“网络销售”本来就十分虚拟,这样的培训又无凭无据,一旦发生任何问题,求职者或培训学员将无从求助。 3、“公司还将提供您大量产品,无需您自己进货。”甚至有向求职人员推销商品之嫌。 4、目前,还有部分不法的培训机构,为了拉揽培训生源,通常会和企业人事勾搭成“连裆模子”,由企业发布虚假的招聘信息,对应聘的求职者以参加其指定的培训机构的培训作为录用条件,当求职者支付培训费用并参加完培训后,企业再以种种理由拒绝录用。

大学生求职陷阱案例分析

求职陷阱案例汇编 随着大学毕业生数量的增加和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大学生的就业焦虑也越来越高,求职心情非常迫切。许多毕业生为了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遍投简历,广搜信息,只要是符合自己意愿的招聘信息,就积极行动,绝不放过,但这也给不法分子造成了可乘之机。有的不法之徒利用大学生求职心切的心理,巧设名目,设置的求职陷阱,给大学生再次求职蒙上难以抹去的阴影,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据公安部门统计,这种案件在近两年呈急剧上升趋势。面对这些问题,除了学校要加强安全防护措施外,大学生自身在求职过程中更要注意提高警惕,增强安全自我防意识。 一、毕业生求职过程中的受骗案例 1、以招聘之名盗取个人信息 案例:小王是某大学的应届毕业生。她想通过网络求职,于是将个人资料在互联网上公开,并将手机、寝室同时公布。一段时间后,小王接到一个自称是一家公司的,称为了核实其大学生身份和家庭情况,要求小王告知其家庭。小王觉得用人单位想核实她的真实情况也是正常的,于是将家庭告诉了对方。就在这段时间里,远在家中的王父接到了一自称是市某医院急救中心主任的,称胡女因交通事故在医院抢救,需汇款30000元到院方指定的账户,否则将影响抢救。胡父在与校方、女儿同室同学多方联系未果的情况下,救女心切,当日先后分三次共汇款25000元到指定账号。几个小时后,王父通过联系上女儿,才得知这一切竟是个骗局。 现在这种骗术十分流行,有的人无意间被骗子探听到家中的,就出现了类似的骗局。有的人在手机丢失后,没来得急挂失,骗子就利用手机里存储的,一一打过去。由于亲友众多,难免有上当受骗的,提醒大家都要对这种骗术提高警惕 2、以招聘之名非法敛财 案例一:大学毕业后,小吴在一家职业中介交了10元注册费,成为会员又交了150元的信息费后,中介将为他联系5个用人单位进行面试。没想到,小吴5次面试均碰壁,对方要么称“已招到人”,要么称“不合适”。小吴发现,其他在该中介注册的大学生也遇到了和他一样的情况,他明白自己碰上了

浅谈大数据征信与隐私

浅谈大数据征信与隐私 大数据征信是指运用大数据技术构建征信模型及算法,通过对海量数据进行采集、分析、整合和挖掘,多维度刻画信用主体的违约率和信用状况,形成对信用主体的信用评价。大数据征信的核心是将大数据技术应用到征信活动中,强调处理数据的数量大、刻画信用的维度广、信用状况的动态呈现、交互性等特点。从运行机制上看,大数据征信主要是对征信信息进行自动采集、存储、分析和结果输出,对信用风险进行实时、动态的跟踪和管理,注重对弱相关、非结构化和多维度的海量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和相关分析,力图客观、准确、全面、动态地呈现信息主体的信用状况。与传统征信相比,大数据征信覆盖了更为广泛的人群,数据收集和处理效率有较大提升,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人为因素的干扰,防范了可能发生的道德风险,为普惠金融开辟了一条新路径。 大数据征信挑战个人隐私边界 第一,隐私边界模糊。受大数据追求全数据、混杂性、相关关系和数据化的趋势影响,大数据征信大大地拓宽了个人信息的范围,除了传统的信用信息数据外,个人的互联网大数据、传感数据、行为数据、地理位置数据等,都在被纳入考察维度之中,都可通过算法模型转换成对个人的信用评价,个人信息、信用信息与隐私的边界被进一步模糊。基于技术实现难度、市场需求、成本和效率的综合考量,征信机构在个人信息收集处理过程中,并没有动力对个人信息、信用信息与隐私信息予以区别对待,信息主体享有的知情同意权、异议权、更正权、删除权等,往往得不到充分尊重和保障。实践中,复杂而充满陷阱的隐私政策、为接受相关服务而被迫“让渡”的个人信息控制权,以及个人隐私被侵犯后调查取证的复杂流程、高技术壁垒、高成本等,往往成为阻碍信息主体寻求司法救济的主要障碍。在大数据征信行业迈向自动化和智能化的道路上,个人信息和个人隐私正面临着被无限制、无差别收集和使用的风险。 第二,立法相对滞后。当前,涉及个人信息与隐私保护的法律主要有《刑法》《侵权责任法》《网络安全法》(2017年6月实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征信业管理条例》《征信机构管理办法》《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征信机构监管指引》《征信机构信息安全规范》《信息安全技术公共及商用服务信息系统个人信息保护指南》,等等。总的来看,现行立法多是间接的、碎片化的、框架性的规定,存在执法部门权限职责不清,个人信息的收集处理规则不科学、不合理,企业守法成本高,司法救济渠道不畅,个人维权成本高昂且效率低下等诸多问题。特别是大数据背景下如何规范收集、处理个人信息,如何保障信息主体的合法权益,提供何种司法救济手段,等等,都缺乏相应的具体规定,个人隐私保护面临无法可依的窘境。 第三,行业自律不足。由于征信信息种类繁多,来源渠道复杂,涉及公安、工商、电信、金融等多个监管部门,监管协同难度较大,监管机构尚未建立起科学有效的手段来实时判别征信机构的信息采集行为是否合法合规。在此背景之下,行业自律作为隐私保护最重要的一道防火墙就显得尤为重要。但从征信业的总体情况

求职信案例分析

求职信案例评析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求职信,根据求职信的写作要求,指出其优点和存有的问题。 案例评析1 求职信 刘总经理: 您好! 我叫张成,男,1992年生,现为××职业学校08级会计专业学生,即将毕业。经过三年的专业学习,现已较系统地掌握了会计专业的基本知识,并具备了较强的会计工作水平。诚愿到党政机关、大企业、大公司、科研院所从事财会工作。在校期间曾系统学过以下课程:会计学原理、统计学、计算机语言、商业会计、成本会计、工业会计、管理会计、会计法、会计电算化等,考试成绩均名列前茅。 希望通过我的这封求职信,能使您对我有一个更全面深入的了解。我愿接受用人单位的考核与挑选。 此致 敬礼 求职人:张成 2009年4月15日 评析:这篇求职信过于简单,没有明确的(),对()表达不够具体,不能吸引用人单位。 求职信 尊敬的王经理: 您好! 昨天,我在市人才服务中心了解到贵公司招聘两名产品推销员的消息,很愿意一试,故大胆地给您写信应聘! 我所学的专业是市场营销,今年7月将从××学院毕业。去年暑假期间的社会实践我曾为贵公司做过一个月的商品促销工作,其间贵公司产品的良好质量和优越性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也因为促销得力受到公司部门的好评。我希望能到贵公司工作,以自己微薄之力为公司扩大销售效劳。 我是专科生,自知自己的学识水平与贵公司要求有一定距离。但本人相貌端庄,身体健康,能吃苦耐劳,爱好广泛,谦虚好学,乐于助人,有良好的环境适合水平和人际交往水平,这都是一名优秀推销员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 我出身贫寒,为人朴实、正直,在小学、中学、大学多次获奖,多次被评为优秀团员、三好学生、模范学生干部。本人学习成绩优良,外语、计算机操作都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水平(附上个人简历,请参考)。 以上这些都表达了我真诚希望成为贵公司一员的愿望。如贵公司能给我一次锻炼机会,请拨通电话159********或来函预约面谈时间,我定会准时拜见。热诚地期待你们的答复。

数量关系+资料分析讲解(珍藏版!华图+中公精华)

资料分析:唯一的办法就是,在正确方法的引导下进行机械化、流程式操作。(做题顺序,排在前二或三位) 主要考察应考人员对各种形式的统计资料(包括文字、图形和表格等)进行正确理解、计算、分析、比较、判断、处理的能力。 解题步骤: (1 读题干(30s )对象“ ”;陷阱“ ”) (2)以题定位 (3)准确列式 (4)合理估算 计分(0.7-1),17个/20以上 一、统计术语 (一)掌握型术语 (1)百分数<一个是量的比较>:A/B*100%。解答与百分数有关的试题时,要明确是以什么作为标准来进行比较(和谁比,就是以谁为标准)。如:去年的产量为a ,今年的产量为b ,今年的产量比去年高10%,则b-a=10%a (以去年的产量为标准);去年的产量为a ,今年的产量为b ,去年的产量比今年低10%,则b-a=10%b (以今年的产量为标准)。 百分点<一个是率的比较>:以百分数的形式表示相对指标的变动幅度,没有百分号。如:今年的产量提高了17%,去年的产量下降了12%,则今年比去年提高了29个百分点,但是不能说今年比去年提高了29%。 成数:一成即十分之一。 折数:一折即十分之一。 比重:整体中某部分所占的份额。 (2)基期、现期(报告期) 基期:作为对比基础的时期,现期:相对基期而言的一个概念。 如:“和2003年8月相比,2003年9月的某量发生的变化”,则以2003年8月为基期,2003年9月为现期。 (3)倍数:两个有联系的指标的对比。如:去年的产量为a ,今年的产量是去年的3倍,则今年产量为3a ;去年的产量为a ,今年的产量比去年增长了3倍,则今年产量为4a 。 翻番:即数量加倍,翻一番为原来的2倍,翻两番为原来的4倍;依此类推,翻n 番为原来的2n 倍。 (4)指数 用于衡量某种要素相对变化的指标量,通常将基期的指数值定为100,其它量和基期量相比较得出的数值即为该时期的指数值。如:a=60,b=40,若b 的指数为100,则a 的指数为150。 (9)平均数=总数量和/总份数 中位数:将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重新排列后,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即为中位数。若数据个数为奇数,则中间的数据就是中位数;若数据个数为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值就是中位数。 (10)进出口总额、顺差、逆差 进出口总额=进口额+出口额 当进口额大于出口额时,进出口贸易表现为逆差,又称“入超”,逆差=进口额-出口额; 当进口额小于出口额时,进出口贸易表现为顺差,又称“出超”,顺差=出口额-进口额。 (二)增长相关速算法 1.发展速度:增长量、减少量; 增长速度:增长率(增速、增幅)、减少率。 发展速度(%)=某指标报告期数值/该指标基期数值×100% 增长速度=发展速度-1(或100%)=增长率=增幅=增速= 基期量 增长量×100% (减少率=基期量减少量×100%) 增长的绝对量(也作增长量)=末期量-基期量 减少量=基期量- 现期量 在资料分析中,常用的是如下几种变换形式: 估算: 现期量=基期量×(1 + 增长率); 现期量=基期量×(1 - 减少率) 基期量=增长率现期量+1 基期量 =减少率 现期量-1 2. 同比:对量(百分数)的增加。主要为了消除季节变动的影响。如:去年5月完成8万元,今年5月完成10万元,同比增长就应该用(10-8)/8×100%即可。 同比发展速度= 本期发展水平×100% 环比增长速度=?? ? ? ?-上一期发展水平 上一期发展水平本期发展水平×100% 环比发展速度=上一期发展水平 本期发展水平×100% =环比增长速度+1 3.平均增长率(如,年均增长率),如果第一年为A ,第N+1年为B ,间隔为N ,这N 年的年均增长率为r , 阅读法(材料结构)II 最难III 最简单 通用重点 略读 分类重点 参考时间 文字型材料 30%(难在阅读) 总分型 材料主旨 (即标题)、 时间表达、 单位表述、 注释(图示) 具体数据 关键词法(其中) 30-60s 并列型 主旨中心法 表格型材料43%(难在计算) 横标目,纵标目 15-30s 图形型材料 27%(两者之间) 柱状趋势图18% 横轴,纵轴 10-25s 饼9% 类别名称 10-20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