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丝技巧

合集下载

葫芦丝演奏方法

葫芦丝演奏方法

葫芦丝演奏方法
葫芦丝是一种传统的民间乐器,其独特的音色和表现力使其成为演奏家们喜欢的乐器之一。

想要学会葫芦丝的演奏方法,需要进行以下几个步骤:
一、学习基本演奏姿势和音乐理论
1.正确握持葫芦丝
在演奏时,需要将葫芦丝口朝向自己,并将手指轻轻地按压在管身孔洞上,通过吹气和控制手指的位置,发出不同的音符。

2.了解音乐理论
在学习葫芦丝演奏之前,需要先了解音乐理论,包括音符、节奏、调式等等,以便更好地进行后续的演奏练习。

二、掌握基本吹气技巧
1.浅吹练习
在进行第一次演奏时,需要先进行浅吹的练习,即用轻轻的气流吹奏不同的口型,以掌握葫芦丝的吹奏基本技巧。

2.掌握吹奏音域
通过不同的吹奏技巧和手指的位置调整,可以在葫芦丝上演奏出一系列不同的音符,掌握这些音符在葫芦丝上的位置,以便后续的演奏。

三、进行音乐训练和演奏实践
1.进行基本练习
通过吹奏不同的曲调和练习基本演奏技巧,提高自己在葫芦丝上的演
奏水平,同时也需要不断地加强对音乐理论的理解和应用。

2.参与演奏实践
在不断进行基本练习的同时,可以参加各种音乐活动,与其他演奏家
合作,共同演奏不同的乐曲和表演,提高自己的演奏技巧和表现力。

以上就是学习葫芦丝演奏方法的基本步骤,需要不断地进行实践和训练,在掌握基本技巧的同时,将自己的想象力和艺术感觉发挥到极致,让葫芦丝的音乐在自己的手中得到更好的演绎。

葫芦丝指法表

葫芦丝指法表

葫芦丝指法表第一篇:葫芦丝指法表(一)葫芦丝是一种中国民族乐器,具有独特的音色和表现力。

在演奏葫芦丝时,指法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对于初学者来说,熟练掌握葫芦丝的指法是非常关键的。

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葫芦丝的指法表,帮助初学者更好地掌握葫芦丝的演奏技巧。

一、吹奏指法1. 一般吹奏:以口形圆形为主,吐字清晰。

同时将腹部内收,使气息集中,口形收缩,呼气顿挫,每口音长短均匀。

2. 打鼓:吹奏时,先将气息聚集到腹部,然后由下往上快速抬气,发出短促有力的声音。

3. 微吹:吹奏时,气息不要聚集到腹部,而是由口中嘟起,发出柔和的声音。

注意口型要圆润。

4. 吹口茧:吹奏时,为了减少摩擦声,可以在口部用舌头制造一层厚厚的口茧。

5. 纯吹:吹奏时,要用舌头在吐音前将气息抑制住,形成短促有力的气音,如“咦、嗌、忽”。

6. 顿挫吹:吹奏时,重复发出有节奏的气音,可以模拟出鼓点、急促的发声、颤音等效果。

二、基本指法1. 合指、分指:将左手(右手)指出,由于拇指在葫芦丝内部,因此指法只有三个,分别是指一、指二和指三。

当指法往后推时,右手拇指向下移动,左手拇指向上移动,即合指;反之,即分指。

2. 滑指:在吹奏过程中,需将手指往后推。

滑指有直滑和斜滑两种。

3. 垫指:用左指垫住自己以前用的指头。

4. 搭指:在吹奏过程中,用拇指(或中指)轻碰按住笛子发声孔的指头,可以发出特殊的效果。

5. 抹指:在吹奏过程中,用拇指沾点口水,在按住笛子发声孔的指头上摩擦,可以模拟出长音滑音的效果。

6. 推指:仿照直弦琴的指法而创立。

在高音区,将拇指向前推动一柿,使手指向后伸展,以便按到后面的指孔。

以上就是葫芦丝的基本指法,初学者可以通过反复练习,熟练掌握这几种指法,为后续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第二篇:葫芦丝指法表(二)三、常用指法1. 泛音:用同一指法发出不同音调的技巧。

2. 滑音:在两个音之间往返滑动,发出流畅的效果。

3. 顿挫:在短时间内反复发出一组音符,打出强烈的节奏感。

葫芦丝的吹奏方法

葫芦丝的吹奏方法

葫芦丝的吹奏方法
葫芦丝,又称为葫芦箫,是一种常见的中国民族吹管乐器。

葫芦丝的吹奏方法如下:
1. 吹奏姿势:
- 站立或坐姿,保持身体放松;
- 将葫芦丝的吹口置于嘴唇之间,嘴唇自然闭合;
- 用左手将葫芦丝的喇叭口紧贴于唇边,手指轻轻托住葫芦;
- 右手轻握葫芦丝的音管,拇指与食指分别位于音管的上下侧。

2. 吹奏技巧:
- 吹气:用嘴唇把吹口轻轻包住,用腹式呼吸吹气,使气流从吹口进入葫芦丝的音管,产生声音。

注意控制气流,保持吹气的稳定性和均匀性。

- 吸气:吹奏过程中,需要控制气流,使得乐器发出连续的音符。

吸气时,用鼻子自然地吸气,保持吹奏的连贯
性。

- 音调:葫芦丝的音调主要由左手手指在音管上的位置来控制。

在吹奏过程中,根据需要改变左手手指的位置,以调整音调。

- 音色:通过改变吹气的力度、角度和气流速度来调整音色,使音乐表现更加丰富。

3. 常用技巧:
- 单音:吹奏单个音符;
- 连音:连续吹奏多个音符;
- 滑音:通过改变嘴唇的张力,使音高在一定范围内平滑变化;
- 颤音:通过快速改变气流的强弱,使音高产生周期性的波动;
- 跳音:通过改变气流的强度,使音高产生明显的跳跃。

4. 常用曲目:
- 葫芦丝的经典曲目有《月光下的凤尾竹》、《彩云追月》、《瑶族舞曲》等。

通过练习和掌握这些吹奏方法、技巧和曲目,您将能够更好地演奏葫芦丝,体验民族音乐的魅力。

葫芦丝教学入门指法

葫芦丝教学入门指法

葫芦丝教学入门指法
葫芦丝(Hulusi)是古老的一种中国民族乐器,它由三个壳体组成,在音色、音质上都有独特的特点。

学习葫芦丝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有以下几样基本的技巧可以帮助初学者入门:
1. 吹气技巧:按照中国传统葫芦丝吹奏技法,吹奏前需要保持呼吸稳定,将嘴巴形成O字型,然后通过小口来动态控制吹奏方式。

2. 按孔技巧:在吹气时,需要及时通过按孔来播放美妙的音色,通过练习可以学会按孔的正确手法。

3. 力度技巧:建议用轻柔的力度去按孔,考虑到音色的表达,建议可以练习大力度和小力度的按孔,从而获得不同的音色表现效果。

4. 和弦技巧:学习葫芦丝的和弦技巧是非常重要的,建议从7音和弦和9音和弦练习开始,再结合练习单音和多音,最后练习和声,这样可以更好地把握音乐表现技巧。

5. 感受技巧:学习葫芦丝最重要的是要感受它的精髓,调整振动的幅度和频率,调整声音的音色和音量,这样才能把握葫芦丝的真谛。

以上是葫芦丝入门指法的大致概述,采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加上勤奋的练习,一定可以熟练演奏出美妙的音色。

葫芦丝初学指法技巧大全

葫芦丝初学指法技巧大全

葫芦丝初学指法技巧大全一、乐器的选择作为初学者,乐器的选择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在入门的时候,选择何种调的乐器则是入门的基础。

葫芦丝常用的调有降B调、小C调、小D调、大F调、小F 调、G调等,葫芦丝虽然形制相同、指法相同,唯一不同的地方就是调高的不同,其中降B调属于中音型,小C调、小D调、小F调属于高音型,大F调、大G调、大C调、大D 调属于低音或倍低音型。

初学者应根据年龄段而定,一般成人选择降B调葫芦丝为宜,因为降B调葫芦丝两孔之间的间隔适合成年人手指按孔的宽度,而且用气适量,便于练习气息和控制气息。

中小学生根据手指长度和宽度的不同可选择小C调或降B调,小C调葫芦丝两孔之间的距离较降B调略窄,适合手指短而细的人群,并且小C调和降B调用气相当,适合气息的练习。

至于其他调,则是在练好以上两种调的基础上,有了一定得功底后才能拿来练习,所以,初学者选择乐器要科学合理。

二、练习基本功要持之以恒葫芦丝的基本功有三方面的练习:一是气息,二是指法,三是吐音,三者相互独立又密不可分,吹奏任何一首曲子,无论是练习曲还是乐曲,三者的训练都缺一不可。

1、气息的用气方法及控制力训练气息是一切吹管乐的基础,一般认为吹管乐的用气方法有三种,一是胸式呼吸法,即肺部气息呼吸,二是腹式呼吸法,即用丹田气息呼吸,三是胸腹式交替呼吸法。

因为葫芦丝属于闭口吹奏乐器,主要用口来完成呼吸吐纳过程,演奏葫芦丝必须先学会腹式呼吸法,运用丹田气息不仅气息充足,而且也符合生理规律。

如果单纯的用胸式呼吸,在一定程度上会损害肺部的功能,腹式呼吸的方法是用口吸气,气息下沉,同时腹部扩张,肌肉拉紧,呼气时腹部肌肉收缩、放松在一张一合、一松一紧中完成呼吸过程。

在筒音作5的情况下,低音区的5、6、7和中音区的1、2、3的用气较中音的5、6强,吹奏中音5、6时气息相对较弱才能够吹响、吹好,因此要做好气息控制力的训练。

长音的练习是气息运用到吹奏实践的初级过程,练习长音不宜盲目,要严格控制好节拍,首先要以四拍为宜,按音阶上行、下行,当四拍的训练达到一定程度后,改为八拍的训练。

葫芦丝指法表

葫芦丝指法表

葫芦丝指法表
葫芦丝指法表
葫芦丝是中国古老的民间乐器,常常被用来伴奏各种民间舞蹈和戏曲。

葫芦丝以其响亮清脆、柔和婉转的声音,成为了全国范围内备受欢迎的乐器之一。

葫芦丝指法是演奏葫芦丝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葫芦丝的演奏技巧和表现能力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葫芦丝的指法表,希望对想要学习葫芦丝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一、基础指法
1. 一指起腰:右手食指自然弯曲,放在吹孔右下角约1厘米处,食指弹起时腰部用力收紧,产生高音效果。

2. 上一下二:右手中指和食指同时弹奏,左手中,食指反复轻微按住管身孔洞,产生音高层次的效果。

3. 勾起:右手无名指食指同时弯曲,勾起出音,勾起前先轻轻甩一下葫芦丝,以便于准确演奏。

4. 大二度上音:右手中指和无名指同时弹奏,左手中指食指同时按住管身孔洞,产生大二度上音的效果。

5. 大三度上音:右手食指和无名指同时弹奏,左手中指食指同时按住管身孔洞,产生大三度上音的效果。

6. 大三度清音:右手中指和食指同时弹奏,左手中指食指无动作,产生大三度清音的效果。

二、扩展指法
1. 双指起腰:右手食指和中指同时弹奏,产生高音效果。

2. 双指转音:指法与"上一下二"相同,食指、中指同时
向里缩,左手中、食指轻轻地按着管身孔洞。

3. 双指和弦:右手食指、中指同时弹奏,左手中指食指同时按住管身孔洞,产生和弦效果。

4. 清晨曲:右手的中指、无名指同时弹奏,在前奏、间奏中使用,产生优美的效果。

5. 四个对口型: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同时弹奏,左手拇指压送孔洞,产生四个不同的对口音。

葫芦丝吹奏技巧

葫芦丝吹奏技巧
音色调控技巧
轻柔、明亮、有力等音色的调节
调整吹气力度和口腔形状,控制音色的明亮度和柔和度
颤音技巧
颤音效果的产生和运用
快速调整气流和吹气力度,产生连续的颤音效果;合理运用颤音技巧增加乐曲的表现力
滑音技巧
音高渐变效果的产生和运用
调整指法和气流,使音高逐渐变化,产生滑音效果;熟练掌握滑音技巧,增加乐曲的变化和层次感
节奏控制技巧
各种节奏型的演奏和转换
熟练掌握基本节奏型,如2/4、3/4、4/4等;能够灵活切换节奏,配合乐曲的节奏要求
装饰音技巧
额外音符和装饰音的加入和运用
学会常见的装饰音符,如颤音、滑音、连音等;合理运用装饰音技巧,丰富乐曲的表现效果
葫芦丝吹奏技巧
技巧称
技巧描述
实践方法
基本吹奏姿势
正确握持葫芦丝,吹气技巧
将葫芦丝放在嘴唇之间,轻轻咬住葫芦丝尾部;调整口型,控制吹气力度,产生清晰的音响
手指控制技巧
各指按键位置和变调技巧
熟练掌握各音阶的指法;熟悉变调技巧,快速准确地切换音阶
呼吸控制技巧
吸气、呼气节奏掌控
培养深呼吸习惯,保持气息稳定;合理安排呼吸节奏,确保吹奏音符的连贯性

本人初学葫芦丝,练习连吐两个音的时候中间有咕音,请问如何避免?

本人初学葫芦丝,练习连吐两个音的时候中间有咕音,请问如何避免?

学好葫芦丝最重要的就是发音了,想要有两个吐音的话,关键性的要求就是两个音之间一定要短促,干净。

如果是题主说的那样出现了咕音的话,首先就要解决这一问题。

一、如何避免咕音1、一定不要想着依靠力量吹奏葫芦丝其实讲究的是一个巧劲,最让人害怕的一件事就是靠蛮力了。

想要从根源上解决这一发音上的问题,有效的一个方法就是增加舌头的弹性,以此来避免咕音的产生。

2、舌尖发力吹走葫芦丝的时候一定要少含一点吹嘴,大概三分之一的位置就可以了,吹葫芦丝的时候嘴角可以向后缩,紧绷起来保持微笑。

3、多练习吹葫芦丝的时候可以适当的调整嘴唇和葫芦丝之间的松紧度,慢慢的释放空气,等到逐渐找到正确位置的时候,也能将舌头的弹性练习的很不错了,之后就可以慢慢去解决放气的问题了。

二、系统的学习辅助教材♥《从零起步学葫芦丝》这本书是乐器界公认学葫芦丝的标配。

书上收集了不少民间的乐曲和不少大众耳熟能详的曲子,不论是没有接触过乐器的零基础小白,还是有了一定基础的小伙伴都可以在书上找到合适的曲目去练习。

书上还有不少关于葫芦丝的就技法、按孔方法以及各种吹奏时候的姿势,每个细节都很细致,很适合学习葫芦丝的新手参考着学习。

♥系统课程萧珊葫芦丝课你买回来就得谢我,口碑真的很不错,课上有不少学习葫芦丝的乐理知识,就算是零基础的小白入门也能很快琢磨明白。

老师不仅会讲解很多葫芦丝的技巧,还去详细的演示一遍,结合着她自已研究出来的小窍门。

不管是吐音还是各种装饰的音,都会安排好对应的曲子去练习,并且很快就可以消化掉,新手也能入门的很快。

三、葫芦丝的选购选对葫芦丝可以让整个学习的过程中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个好的葫芦丝应该做工精细,音准好,也很灵敏,外观上也不错。

所以下面先说一下,选葫芦丝应该注意的地方。

♥首先就是材料。

选择葫芦丝最好是天然葫芦丝,这样不仅吹出来的音质会好,而且质量上也能够有保证,这个是可以用肉眼看出来的。

一般天然葫芦丝,它在外形上都很匀称,像那些已经成熟的葫芦,它呈现出来的颜色是深黄的皮,非常的结实,反而去看一些不成熟的葫芦的颜色都发白,皮还很薄,吹的时间长了很容易就坏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你对葫芦丝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当新葫芦丝拿到手里时,最急的就是想要把它吹出声音来,正因为如此,由于你用气方法不当,甚至是不会用气,使得葫芦丝发出一种怪音“喔”音,严重影响了你的情绪!这是因为你在气息的运用上没有把握好,由于气息力度不够,未能使簧片与竹管产生耦合振动,所以发不出葫芦丝的正常音。

另一方面在增强力度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呼气方法,切不能呼气过猛,要均匀逐渐的加力,一旦发出正确的声音就要及时把握好这一瞬间的感觉,然后反复练习。

应该注意“呼气过猛会使簧片变形,严重时会发不出声音来,只有掌握好正确的呼吸方法后,才可以进行吹奏”葫芦丝是用超吹的方法发音的,超吹是比葫芦丝上原有的基因高八度,主要是通过吹奏的呼吸力和唇部肌肉控制力的加强,呼吸速度加快,以及腹部肌肉的控制力来实现的。

气息与手指的配合也是初学者应注意的,首先要注意手指要按住指孔不能漏气,气息要平稳,这一点非常重要,当手指变化时,气息应用不应受到影响。

葫芦丝上最容易吹出的音是“1”音,最不容易吹出的是高音“5”“6”和低音“5”“6”,所以,当初学者拿起葫芦丝吹奏时,先吹“1”音,然后可以按指法表和练习曲反复练习,直到熟练为止,另外,初学者对姿势往往不得要领,顾此失彼,或者干脆马马乎乎。

要吹好葫芦丝,第一步就是要摆好姿势,这样才可以使身体各部位更加放松,利于气息的流畅,在今后的演奏中能够达到很好的效果。

第二部是按孔有漏气现象,如果养成习惯,对演奏乐曲的音色,音准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所以要注意克服,再就是不重视长音的练习,确实来说,长音月口气要吹十几秒甚至更长,声音要漂亮要稳定是不太容易的,长期练习枯燥无味,但是要保证将来能够完整流畅的演奏一首乐曲,练习长音是十分必要的,如果不重视长音练习,即使将来可以演奏乐曲那音色也一定不会太美,严重的影响演奏效果,所以要重视长音的练习。

怎样练好一首乐曲:我认为要练好一首乐曲首先要分析乐曲的内容和表现方法,可以结合试奏进行。

然后再以较慢的速度,后逐步加快至原速,通过试奏一是了解一下乐曲的大致音响效果,二是检查一下原定表现手法是否适合,再就是发现难点,为进一步练习做准备。

然后再分段练习,在这个阶段的练习中一是要突破技术难点,力求达到技巧上的熟练,二是体会感情,进一步研究每段的艺术表现,必要是可插入一些辅助性的基本功练习。

最后就是按曲子的规定速度将全曲连贯起来做综合练习。

另外正如大家所说的要多听一下原曲,了解各个不同的音高、节奏、速度、力度音色变化和各种不同的技法产生那些不同的效果,加以利用,或创新!在葫芦丝乐曲的练习中,切忌追求快,还有过量的加用劲,动作的多余。

有些人不懂正确的方法,越快越难的曲子吹的越快,越使劲,甚至全身都跟着使劲,造成浑身紧张影响乐曲的效果。

不仅达不到目的,而且还会使自己的练习失去兴趣,甚至半途而废。

练习应该是在慢中进行的,练习演奏、音乐表现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从内心歌唱,预先听相关音乐,到大脑控制艺术想象等各方面的到位和协调一致,首先是建立,然后才是熟悉巩固与发展。

无论是建立也好发展也好,都是先在慢速度中开始的,动作是在放松,自然中进行的,否则如何快了紧了,将无法分析无法选择无法改正,说穿了就是无法演奏,无法表现。

所以说练习应该是慢练,快改。

只有慢练才能分析检查,只有快改,才能使练习少走弯路。

慢练不等于松懈,而是利用小拍子,在严格的节奏中,时刻似均,准美的标准进行慢练。

总之为了不浪费精力,有限的利用时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建议大家必须学会正确的练习方法,掌握一套科学的,对自己有效的方法,这样才能练好一首乐曲的效果!怎样掌握好乐曲的强弱:怎样掌握好乐曲的强弱先吸好气,然后收紧唇部肌肉,使口风略细一些,再把气息慢慢呼出,所产生的就是弱音。

吹奏低音5、6、7是要特别注意,因为这三个音本身就要求气流要强的,想要获得弱音的效果有一定的难度,还不好控制尾音。

只有经过反复的练习,慢慢的去体会,才可以从中找到最佳感觉。

只能缓吹的5、6两个音气流更要缓些才能获得弱音效果,同时也应该注意气流太缓发不出正常音,掌握好弱吹的前提下,可以将声音吹到正常的力度或再强些,然后由强变弱。

吹奏低音时气息要下沉,吹高音时气息上升,不可以松懈。

特特别注意控制气息的变化,用力过大会使簧片变形或发不出正常音,用气太小同样也发不出音来。

掌握好较弱的长音练习后,要吹出弱渐强的音就很容易了。

要注意的是控制好气息使之逐渐加大,才能达到好的效果。

波音、颤音、滑音、打音、叠音波音——是由本音与上方二度音迅速地交替演奏1-2次形成的一种音波。

波音虽然可以稍微吹的明显一些,但绝不能吹的很强,很生硬,不能使音波比本音还强还突出。

手指要快放轻落,手指的动作应该一致,除了本音外,其它各音忌用吐音。

波音的速度同样可以快可慢,要根据乐曲的速度及音符的时值的长短再决定。

颤音——是指由按主要音和上方相邻音的手指快速、均匀地交替颤动而形成的,一般颤音的演奏方法是先将本音发出,接着迅速、均匀地开闭本音上一位的音孔,使本音与其上方二度音的迅速均匀交替出现,最后落到本音上。

一般用在乐曲的引子或华彩短和高潮中出现,是为了加强效果和烘托气氛时运用。

颤音练习是手指运用技巧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关系到手指的灵活性、独立性和持久性,还有弹力力度等。

所以必须拿出足够的时间长久的练习。

练习时手指要按严音孔,不要出现漏气现象,手指要保持松弛状态,要让每个手指都能作到富有弹性和灵活跳动。

演奏颤音时要有一定的力度,并用吐音吹奏音头。

颤音可以由快渐慢,或由慢渐快。

滑音——是葫芦丝演奏的一种重要的传统技巧。

适当地运用滑音,能使葫芦丝的旋律更富于歌唱性,表情更为细腻,其具有圆润华丽的特点,甚至可以产生模拟效果,如人声等。

滑音的演奏是通过口风的缓慢并且配合手指动作快慢来完成的。

是利用手指逐渐开放或关闭音孔(向上或向下慢慢移动到需要达到的音位)所产生的效果,从筒音开始至最末一个音孔之间都可以上下滑奏1、上滑音:从某一较低的音向上圆滑地进行至另一较高的音,演奏方法是手指由较低的音孔顺次从右向左抹向较高的音孔,逐渐开放各孔。

在吹奏上滑音时,气息要加以配合,口劲由小渐大,风门由大渐小,口风由缓渐急,由粗渐细。

2、下滑音:从某一较高的音向下圆滑地进行到某一较低的音,演奏方法是手指由较高的音孔顺次从左向右抹,逐渐关闭各音孔,在吹奏下滑音时,气息的配合是,风门由小渐大,口劲由大渐下,口风由急渐缓,由细渐组。

叠音——是通过一个或几个音,起到装饰作用,这种技巧比较常见,叠音的演奏主要通过手指的敏捷动作,把本音孔与邻近或间隔的音孔快速而准确地按一下。

叠音的使用上,一般在乐句的开始和两个同度旋律之间加入上方极为短暂的装饰音,它近似上倚音,但没有明显的倚音效果,其实际音响只是被装饰后的更为突出的本音。

这种技巧在民族管乐中较为常见,虽然在一些传统乐谱上没有明显标明,但在实际演奏中可以灵活运用。

一般来说,过于快速、激奋的乐曲不适合使用,多用语慢速悠扬的乐段。

手指不宜台的过高,动作要迅速,并富有弹性。

打音——是出现在相同的两个音中第二个音之前的下方二度,也就是说打音主要在连续吹奏相同音高时采用。

它与叠音不同之处在于叠音出在本音上方二度音或三度,吹奏打音的方法是用手指轻打本位音孔。

这种技巧也较为常用,打音的使用上,是在处理相同音时为了把他区分开而采用的一种技巧,在同一音的按音孔上再用手指打一下。

吹奏打音手指按发音孔比要叠音更快些,按闭发音孔手指动作须有力,如果手指按发音孔的动作慢而无力,会出现叠音的效果,这一点必须加以注意!演奏技巧“扇指音”以及与指震音(虚指颤音)的区别:因为网友提出这个问题,现在说一下什么是“扇指音”,扇指音是指在该音上的手指上下迅速扇动,使这个音发出如微波颤动式的特殊音色,这是傣族民间固有的特殊表演方法。

可用于《竹林深处》,代替指震音那部分效果很好!记得听过一次《芦箫情》,好象也是用次技巧演奏的,在演奏扇指音时,也可以利用手指在本音孔旁大约五分之一处上下快速均匀连续开闭形成一种音波,同样也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建议大家使用。

严格的说扇指音不是指震音,扇指音是指在该音上的手指上下迅速煽动。

葫芦丝自学方法:我认为学好葫芦丝首先要多听一些好的葫芦丝演奏,提高分析和鉴别能力,了解乐曲的音高节奏速度力度音色变化和各种不同的技法,加强对乐曲的理解,提高艺术表现能力。

另外还要多看一些比较优秀的演奏者的演奏,弄清各种好的演奏效果是通过什么样的技巧演奏出来的,看他们都用些什么样的表现手法去感动听众,自己在练习时也要经常对着镜子观察自己的演奏姿势和各种手法是否正确,发现了问题及时纠正。

另外就是要多动脑子想,搞清哪些演奏方法更科学,怎么样才能尽快掌握,通过多想也可以防止一些不良的习惯把学习引入歧途。

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多练,只有通过反复的练习才能熟练的掌握各种演奏技巧和表现手法,多练也必须要和听、看,想、结合起来,多练多想多看多听,争取每次练习都要有体会,有收获,做到每次都能发现自己的进步,同时必须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

学习葫芦丝一开始就会遇到许多问题,一个解决了又会出现新的问题,有的时候好几个问题混到一起,给学习和演奏造成很多的困难。

所以我们必须根据不同的学习阶段所产生的问题,找出问题的关键和产生问题的原因,集中较多的时间用适当的方法加以解决。

比如最初的问题主要是发音问题,能否使葫芦丝发出自然,响亮圆润而纯正的声音来,在音色达到了基本要求后,随之又会出现音准问题,音准对于葫芦丝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必须从开始就严格要求要在加强听辨能力的基础上找出并克服造成按音不准的错误动作。

初学者都要把基本功当做重点来看待,要用相当长的时间逐步练习各种不同长短,快慢、分连等常用的技法。

这一阶段也可适当的练习一些简单的颤音、滑音、装饰音等常用的葫芦丝的演奏姿势1、葫芦丝的演奏姿势分站姿和坐姿两种:①站姿。

要求是:身体自然站立,双脚略分开,呈外八字站稳,两腿直立,身体的重心点放在两腿之间(必要时可左右移动)。

上身挺直,但不能僵硬。

头部直仰,胸部自然挺起。

目视正前方。

双肩松驰平衡。

两肘自然下垂,两臂不可夹住身体,要与腰间保持一定距离(约十公分左右)位于身体正前方中心线。

乐器与身体形成45度到50度角。

②坐姿。

其上身的要求和站姿相同,一般坐在椅子的前三分之一处,双脚分立踏地,一脚稍前,一脚稍后,但不可架腿或两脚交叉。

坐位高低要适当,以免影响呼吸肌肉的充分运动。

2、关于手型:双手持葫芦丝,左手上右手下,手腕平直,手指自然弯曲,呈半握状。

右手无名指、中指、食指用第一节指肚分别开闭第一、二、三音孔,(最下面为一孔)拇指托于主管下方(约第三、四音孔之间)。

左手无名指、中指、食指用第一节指肚分别开闭第四、五、六音孔,拇指开闭位于主管前下方的第七音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