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3第七章 运动规律 第三节 人跑跳解析

合集下载

(二)人物基本运动规律

(二)人物基本运动规律

图例解析: 在图中e 时右腿伸直到接触的 位置;f时为压缩动 作,腿向下弯;g时当 左腿抬起时兔子身体 上升;h时左脚抬起到 跨步的最高度。
沉稳的步伐
图例解析: 上图是行走了半步的实例图。一个完整的完步需要24格,一拍二 进行拍摄。原画①和原画m为左右脚的更替;原画⑤是最低压脚 的一张,身体重量压在前脚;原画⑨为最高的拉长一张,身体抬 起同时后脚前迈进;注意原画③,前腿仍旧伸直,避免给人以屈 腿的感觉。
真实影像中人的跑步动作 人的跑步动作轨迹 头顶的波浪曲线运动
跑步动作
通过以上图例可以看 出,跑步时攥紧拳头, 手臂弯曲前后摆动, 抬得高,甩得有力; 脚的弯曲幅度大,每 步蹬出的弹力强,步 子一离地就要弯曲起 来往前运动;身躯前 进的波浪式运动轨迹 的弯曲比走路时要更 大。
动作分解示意图:
• 点击输入正文
影响人运动的几个因素
一、人的关节对运动的影响 人的动作幅度大小受骨骼关节的制约。人的骨骼有 许多可活动的关节,通过附在骨骼上的肌肉收缩牵动 关节活动,从而产生各种动作。这也是我们画动画时 所要注意的部位。
(一) 头部的活动 范围
头部包括一个颈 关节,它构成头部 的俯、仰、旋转等 动作,以第七颈关 节为圆心,以头部 高为半径作弧形运 动,可前后左右移 动。
图例解析: 在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人物的分解跳跃运动姿态,注意手臂 是用力伸出产生冲力来帮助人物完成跳跃的动作。
图例解析: 图中,我们看到的是人物 的分解跳跃运动姿态,首 先是预备动作、身体屈缩 两手向后、蹬出腾空、跃 起、拉长、着地还原等姿 势。在整个跳跃过程中, 人物的重心是以抛物线形 式向前移动的,身体的重 心从不平衡的腾空跃出, 再经着地后不平衡到调整 身体,达到平衡稳定。

人体运动规律课件

人体运动规律课件

注意,此种跑法双臂并没有前后交 替地摆动,而是完全向前伸出,腾 空时身体几乎平行于地面。弹性表 现要充分,尤其是蹬地的动作,整 个身体会拉伸,并变细变长,到下
(实例1) (实例2)
本套动作讲的是一个角色疾速奔跑,已 经无法看清他的腿和脚。我们用流线来 处理被夸张成一团的腿、脚,用反复循 环的线条来表现快速动画片中,不仅有人物、动物等各种类型的角色, 同时为了剧情的需要,还有与角色生活环境有关的 各种自然现象。这些角色的形体运动、随从运动、 自然现象运动是复杂多变的,所以我们就应熟知各 类的运动规律,熟练地掌握这些运动规律的动画技 巧,使运动中的画面更加合理、自然顺畅,更加符 合运动规律。
一般写实性的表现正常行走时,手部的摆动幅度很小,迪斯
尼风格的动画片中往往会夸大手的摆动幅度,以增加表现性。
(影片实例1)
人体运动规律 (影片实例2)
在画走路动作时,还应正确理解人物走路各个角度的透视变化;透视走与正 面走大体相同,只是角度不同。 其实人的行走过程,就是在不断地失去重心,但又在瞬间保持平衡的过程。
人体运动规律
人体运动规律
• 人的骨骼系统能够做各种各样的动作,骨骼的形成也是多样 的。在画人的形体动态时就要有一个骨架的动态概念,在画 人的动作时要随着动作的运动画出骨骼关节变化的动态,符 合规律地表现每个动作。
人体运动规律
人体运动规律
1.人的走路动作
人走路动作的基本规律:左右两腿交替向前,带 动躯干向前运动。为了保持身体平衡,双臂前后摆动; 为了保持重心,总是一条腿支撑,另一条腿提起迈步。 在人走路的过程中,两腿交替和两手交替时的动作是 相反方向的运动,故肩部和骨盆也是以相反的倾斜度 运动,手的摆动以肩胛骨为轴心做弧线摆动。跨步的 那条腿,从离地到向前伸展落地,中间的膝关节呈弯 曲状。

07 3第七章运动规律第三节人跑跳解析

07 3第七章运动规律第三节人跑跳解析

在空中缩小 身体减小阻 力,同时向 前伸出腿预 备落地。
落地时身体伸 展然后压缩, 来获得缓冲避 免伤害。
起跳前身体的屈缩下蹲,表示动作的准备和力量的积聚,臀部不能下沉太低。
向前跳跃的演示
向前跳跃分解图
原地弹跳的演示
原地弹跳的分解图
四、跳跃动作的设计步骤
第一、根据要求,确定跳跃跳跃动作的具体方式 (原地跳、有一定距离的助跑跳、有一定 高度障碍物的跳等等);
影视动画片制作
第七章 运动规律
第三节 人跑动作规律 第四节 人物跳动作规律
第三节 人跑步动作规律
一、奔跑的运动的基本规律 二、不同效果的跑步 三、跑步动作设计步骤
一、 奔跑的运动的基本规律
1. 前倾幅度
跑步时身体重心前倾比走步时幅度大。
2. 手臂动作特点 手臂动作比走步动作有力、幅度大。 手通常半握拳,手臂通常屈曲。
第二、确定跳跃动作的关键动作及运动轨迹; 第三、完成跳跃动作的细节表现,检查序列动作
是否流畅合理,完成草图。
作业1:临摹下图的跑步,并调整速度和时间,做出跑 步的运动动画。
作业2:临摹下图的跳跃,并调整速度和时间,做出向 前跳跃的运动动画。
3. 腿的动作特点
第一 跨步前有收紧动作(蓄势); 第二 膝关节屈曲角度大; 第三 脚抬得高,跨步幅度大; 第四 几乎没有双脚着地的过程,靠单脚支
撑身体重量,靠蹬推动身体重心移动。
收紧


跑与走区别: 双脚离地
走、跑、快跑的对比
4. 动画张数一般比走步少。
? 四格= 跑得很快 (6步/秒) ? 六格= 跑步或竞走 (4步/秒) ? 八格= 慢跑或(卡通式)走路 (4步/秒) ? 十二格= 轻快的走、商人般的走、自然的走

运动规律(3)

运动规律(3)

• 二、跑
• 兽类动物在追逐捕食目标,或逃避猛兽的追捕时,快速 奔跑运动的基本规律可以分解成以下四点:
• 1.动物奔跑的动作基本规律,与走步时四腿的交替分合 相似。但是,跑得愈快,四条腿的交替就愈不明显。有 时会变成前后各两条腿同时屈伸,脚离地时之差一到两 格。
• 2.奔跑过程中,身体的伸展(拉长)和收缩(缩短)姿 态变化明显(尤其是爪类明显)。
后面;当脚向前落地时,头也随之朝前伸到顶点。(头与脚前后相差1—2格) • 3.在画鸡走路动作中间画时,应当注意脚步关节运动的变化。脚爪离地抬起向
前伸展时,趾关节的弯曲同地面必然形成弧形运动。
图. 鸡得走路动作
• 鸭、鹅划水动作规律: • 1.双脚前后交替滑水,动作柔和。 • 2.左脚逆水向后划水时,脚蹼张开,形成外弧线运动,动作有力。右脚与此同
图.卡通人物跑步的动作图例
图.人物跑步的动作图例
图.卡通人物跑步的动作图例
3.人的运动规律——跳跃
• 人的跳跃动作,往往是指人在行进过程中 跳过障碍、越过沟壑;或者人在兴高采烈 时,欢呼雀跃等所产生的运动。
• 人跳跃动作的基本规律:由身体屈缩、蹬 腿、腾空、着地、还原等几个动作姿态所 组成。
• 在跳跃过程中,运动线呈弧形抛物线状态。 这一弧线的弧度。是根据用力的大小障碍 物的高低产生不同的差别。
• 3.在快速奔跑过程中,四条腿有时呈腾空跳跃状态,身 体上下起伏的弧度较大。但在极度快速奔跑的情况下, 身体起伏的弧度又会减小。
• 4.奔跑的动作速度。一般快跑中间需画11-13张动画 (如拍两格张数减半),快速奔跑为8-11张动画拍一格, 特别快速飞奔为5-7张动画拍一格。
图.狗得跑步动作画法
图.猫、狗得跳跃动作

人的运动规律

人的运动规律
与行走相同,跑也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直向接前跑,一种是原地循环跑。
人的运动规律--跳跃
人的跳跃通常由三个基本动作组成。即:下蹲、腾起、落下。身体下蹲时腿呈弯曲状、臀部不能下沉太低、双臂向后摆动;身体腾起时,双臂快速向上前方摆动、同时身体立起、双脚后跟抬起;身体落下时,双腿一般呈微曲状,落地时身体下沉后再立起。
人的运动规律--走路
人的运动规律--走路人走路时左右两脚交替向前,双臂同时前后摆动,但双臂的方向与脚正相反。脚步迈出时,身体的高度就降低,当一只脚着地而另一只脚向前移至两腿相交时,身体的高度就升高,整个身体呈波浪型运动。脚的局部变化在走路过程中非常重要,处理好脚跟、脚掌、脚趾及脚踝的关系会使走路更加生动。除了正常的走姿,不同年龄、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情节,会有不同的走路姿态。常见的有昂首阔步的走、蹑手蹑脚的走、垂头丧气的走、踮着脚走、跃步等。在动画镜头中,走的过程通常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直接向前走,一种是原地循环走。直接向前走时,背景不动,角色按照既定的方向直接走下去,甚至可以走出画面。原地循环走时,角色在画面上的位置不变,背景向后拉动,从而产生向前走的效果。画一套循环走的原动画可以反复使用,用来表现角色长时间的走动
Hale Waihona Puke 人的运动规律--跑步 人跑步与走路的姿态有很大不同,跑动时身体前倾,双臂向上提起,双手握拳,双脚跨步较大,通常跑步时,双脚几乎没有同时落地的过程,在大步奔跑时,双脚会有一个同时离地的过程。双臂的摆动也因跑动速度的不同而变化,跑动时,身体高低起伏的波浪形幅度较正常走路时大。
除了一般的跑姿,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场合及不同的情节,会有不同的跑步姿态。常见的有快跑、跑跳步等。
愤怒:表现愤怒的表情,也要注意表情线的特点。愤怒时五官的造型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如眉头皱起、双目圆睁、口角向下等,在此基础上,再画一些辅助线,就能生动地表达愤怒的特点。

运动规律-人的奔跑与跳跃

运动规律-人的奔跑与跳跃

人的奔跑</B>与跳跃一、人的跑步基本规律 1、身体重心前倾,两手自然握拳,手臂略呈弯曲状。

2、奔跑</B>时两臂配合双脚的胯部前后摆动。

3、双脚胯步的幅度较大,膝关节屈伸角度大于走路动作,脚抬得较高,4、跨步时,头顶高低的波形运动线,相应地也比走路动作明显。

(但注意的是奔跑</B>时的头顶波形线与走路时头顶的波形线规律恰好相反。

)5、在奔跑</B>时,双脚几乎没有同时着地的过程,而是完全依靠单脚支撑躯干的重量。

6、奔跑</B>过程中,双脚有一到多格是同时离开地面的状态。

◎奔跑</B>时的姿态、节奏、速度以及动作的中间过程,随着目的、情绪、神态以及角色性别、年龄、身份、体形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比如表现情绪慌张、急促,身体起伏和双手摆动的幅度都应加大。

◎为了戏剧效果,奔跑</B>时身体有时也处理成向后倾斜。

跑步的画法范例1(快跑)4张一个单步,8张一个完步范例2(快跑)这里画的是半个完步范例3如果需要比8格循环更快的奔跑</B>,每张动画则需添上几只脚的位置去填满动作的空档,或者把腿画得模糊不清,完全像速度线那样处理。

人的奔跑</B>范例人的奔跑</B>范例人的奔跑</B>范例循环跑画法二、人的跳跃基本规律 1、由身体屈缩、蹬腿、腾空、蜷身、着地、还原等几个动作姿态所组成:◎双手自然握拳。

◎在起跳时,双臂向前、向上带动身体腾空。

◎双腿踏地后,蜷起向前伸。

◎在落地这一环节时,双臂从侧前方向下运动,上身压低带动重心前移。

2、人在跳跃的时候,身体的重心不像奔跑</B>时那样简单地向前移位,而是跟随着跳跃运动的不同部分而变化的。

3、从起跳到腾空时重心在身体的前方,从腾空到落地时动作重心在身体后方。

4、在跳跃过程中,运动线呈弧形抛物线状态。

这一弧形运动线的幅度,是根据用力的大小和障碍物的高低产生不同的差别。

运动规律

运动规律

第一节人的运动规律--走路人走路时左右两脚交替向前,双臂同时前后摆动,但双臂的方向与脚正相反(图001)。

脚步迈出时,身体的高度就降低,当一只脚着地而另一只脚向前移至两腿相交时,身体的高度就升高,整个身体呈波浪型运动(图002)。

脚的局部变化(图003)在走路过程中非常重要,处理好脚跟、脚掌、脚趾及脚踝的关系会使走路更加生动。

除了正常的走姿,不同年龄、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情节,会有不同的走路姿态。

以下是常见的几种走姿:正常的走姿(图004)昂首阔步的走(图005)蹑手蹑脚的走(图006)垂头丧气的走(图007)踮着脚走的走(图008)跃步(图009)在动画镜头中,走的过程通常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直接向前走,一种是原地循环走。

直接向前走(图010)时,背景不动,角色按照既定的方向直接走下去,甚至可以走出画面。

原地循环走(图011)时,角色在画面上的位置不变,背景向后拉动,从而产生向前走的效果。

画一套循环走(图012)的原动画可以反复使用,用来表现角色长时间的走动(图013)。

本节作业与练习:( 本节作业范图从网络课程下载,网址:/ )作业一:1、临摹“正常的走姿”的动画平面图,把人体高度画成10厘米左右。

2、能熟练地默写出全部动态,并按顺序进行排列。

3、将所绘造型扫描后,用“PREMIERE”或“FLASH”等相应软件将扫描好的单帧图片连接成动画。

作业二:1、临摹“昂首阔步”的动画平面图,把人体高度画成10厘米左右。

2、能熟练地默写出全部动态,并按顺序进行排列。

3、将所绘造型扫描后,用“PREMIERE”或“FLASH”等相应软件将扫描好的单帧图片连接成动画。

作业三:1、临摹“蹑手蹑脚”的动画平面图,把人体高度画成10厘米左右。

2、能熟练地默写出全部动态,并按顺序进行排列。

3、将所绘造型扫描后,用“PREMIERE”或“FLASH”等相应软件将扫描好的单帧图片连接成动画。

作业四:1、临摹“垂头丧气”的动画平面图,把人体高度画成10厘米左右。

单元4-1 人物跑跳运动规律

单元4-1  人物跑跳运动规律

五、不同跳跃的动作方法 2. 连续跳跃
①.它没有了原地跳跃中的自然直立和还原成直立的静止动作。②.它与助跑跳跃 运动中跳跃不同,身体的重心总是在身体的前方。③.在这一连串的跳跃中,我 们一共看到3个跳起落下的过程。
五、不同跳跃的动作方法 3.另外几种跳跃方式
五、不同跳跃的动作方法 3.另外几种跳跃方式
一、人的跑步动作
(二)、人跑步具体分析:
原画1张特点,单脚支撑,身体重心前倾大 。动画2张特点 :下压张,重心 最低,动作幅度大移动脚提起,下压积蓄力量,最低张。动画3张特点,提 升张,大腿绷紧,脚掌着地要上升,为了下一张腾空张做准备。动画4张特 点,腾空张,跑步有更强的推力,双脚离开地面,这时头部最高,跨步幅 度较大,上肢摆动幅度也大,为了保持身体平衡带动身体扭动。原画5张特 点,单腿触地,换相反的腿 。
二、人物不同角度的跑步方法
(二)、透视跑具体图例
3.正面跑:跑不运动规律是一样的。在这种跑步时要注意几点:①结 构与透视的关系。②重心的问题。③运动线的呈现。④步伐的变化。 ⑤上肢的配合。
二、人物不同角度的跑步方法
(二)、透视跑具体图例
4.背面跑:背面跑在动画片中也是常见的一种跑法。背面跑后任务
1.制作一套侧面跑步(1秒钟) 2.制作一套不同角度的跑步动作 3. 设计创作一个助跑跳跃的动作
4.设计创作一个向前跳起空翻360度落 地的动作
谢 谢,大家!
二、人物不同角度的跑步方法
(二)、透视跑具体图例
三、人物跑步循环动作
四、原地跳跃基本动作
①、自然直立(初始状态)②、下蹲(预备动作)③、起跳(拉伸、夸张)④ 蜷身(达到最高点)⑤、下落(拉伸、夸张)⑥、着地(缓冲)⑦、直立(还 成初始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腿的动作特点
第一 第二 第三 第四 跨步前有收紧动作(蓄势); 膝关节屈曲角度大; 脚抬得高,跨步幅度大; 几乎没有双脚着地的过程,靠单脚支 撑身体重量,靠蹬推动身体重心移动。
收紧 蹬 跨
跑与走区别: 双脚离地
走、跑、快跑的对比
4. 动画张数一般比走步少。
• • • •

• • •
四格= 跑得很快 (6步/秒) 六格= 跑步或竞走 (4步/秒) 八格= 慢跑或(卡通式)走路 (4步/秒) 十二格= 轻快的走、商人般的走、自然的走 路 (2步/秒) 十六格= 散步、较为休闲(每步2/3秒=1.5 步/ 秒) 二十格= 老年人或疲惫的人 (近似于1步/秒) 二十四格= 慢慢步行 (1步/秒) 三十二格= 走到岔路口了。
四、跳跃动作的设计步骤
第一、根据要求,确定跳跃跳跃动作的具体方式 (原地跳、有一定距离的助跑跳、有一定 高度障碍物的跳等等); 第二、确定跳跃动作的关键动作及运动轨迹; 第三、完成跳跃动作的细节表现,检查序列动作 是否流畅合理,完成草图。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作业1:临摹下图的跑步,并调整速度和时间,做出跑 步的运动动画。
影视动画片制作
第七章 运动规律
第三节 人跑动作规律 第四节 人物跳动作规律
第三节
人跑步动作规律
一、奔跑的运动的基本规律 二、不同效果的跑步 三、跑步动作设计步骤
一、 奔跑的运动的基本规律
1. 前倾幅度
跑步时身体重心前倾比走步时幅度大。
2. 手臂动作特点 手臂动作比走步动作有力、幅度大。 手通常半握拳,手臂通常屈曲。
爆发力将单腿 或双腿蹬起, 使整个身体拉 长并腾空向 前。
在空中缩小 身体减小阻 力,同时向 前伸出腿预 备落地。
落地时身体伸 展然后压缩, 来获得缓冲避 免伤害。
起跳前身体的屈缩下蹲,表示动作的准备和力量的积聚,臀部不能下沉太低。
向前跳跃的演示
向前跳跃分解图
原地弹跳的演示
原地弹跳的分解图
第四节、人物跳跃的动作规律
一、人物跳跃的两种方式 二、人跳跃动作的基本规律 三、动作分析 四、跳跃动作的设计步骤
一、两种跳跃方式
原地跳跃(向上跳)
向前跳跃
二、人跳跃动作的基本规律
是由身体屈缩、蹬腿、腾空、着地、还原等 几个动作姿态所组成。
跳跃呈抛物弧线运动
三、动作分析
在跳跃过程中,运动线呈弧形抛物线状态。 幅度是 根据用力的大小 和障碍物的高低产生不同的差别。
二、不同效果的跑步
在了解基本运动规律的原则下,根据剧情需要,控 制动画的张数、动作幅度、设计运动轨迹,可以表现出 不同效果的跑步。
一般的跑步
快速跑
狗快跑
高兴的跑跳步
三、跑步动作设计步骤
第一、了解跑步的基本规律; 第二、根据要求设计运动轨迹,安排好关键动作位置,设 计跑步关键帧; 第三、计算跑步的动作时间,动画的总张数,增加细节动 作的表现与提示,完成草稿。
作业2:临摹下图的跳跃,并调整速度和时间,做出向 前跳跃的运动动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