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运动规律——跑

合集下载

(二)人物基本运动规律

(二)人物基本运动规律

图例解析: 在图中e 时右腿伸直到接触的 位置;f时为压缩动 作,腿向下弯;g时当 左腿抬起时兔子身体 上升;h时左脚抬起到 跨步的最高度。
沉稳的步伐
图例解析: 上图是行走了半步的实例图。一个完整的完步需要24格,一拍二 进行拍摄。原画①和原画m为左右脚的更替;原画⑤是最低压脚 的一张,身体重量压在前脚;原画⑨为最高的拉长一张,身体抬 起同时后脚前迈进;注意原画③,前腿仍旧伸直,避免给人以屈 腿的感觉。
真实影像中人的跑步动作 人的跑步动作轨迹 头顶的波浪曲线运动
跑步动作
通过以上图例可以看 出,跑步时攥紧拳头, 手臂弯曲前后摆动, 抬得高,甩得有力; 脚的弯曲幅度大,每 步蹬出的弹力强,步 子一离地就要弯曲起 来往前运动;身躯前 进的波浪式运动轨迹 的弯曲比走路时要更 大。
动作分解示意图:
• 点击输入正文
影响人运动的几个因素
一、人的关节对运动的影响 人的动作幅度大小受骨骼关节的制约。人的骨骼有 许多可活动的关节,通过附在骨骼上的肌肉收缩牵动 关节活动,从而产生各种动作。这也是我们画动画时 所要注意的部位。
(一) 头部的活动 范围
头部包括一个颈 关节,它构成头部 的俯、仰、旋转等 动作,以第七颈关 节为圆心,以头部 高为半径作弧形运 动,可前后左右移 动。
图例解析: 在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人物的分解跳跃运动姿态,注意手臂 是用力伸出产生冲力来帮助人物完成跳跃的动作。
图例解析: 图中,我们看到的是人物 的分解跳跃运动姿态,首 先是预备动作、身体屈缩 两手向后、蹬出腾空、跃 起、拉长、着地还原等姿 势。在整个跳跃过程中, 人物的重心是以抛物线形 式向前移动的,身体的重 心从不平衡的腾空跃出, 再经着地后不平衡到调整 身体,达到平衡稳定。

人物常规运动规律知识讲解

人物常规运动规律知识讲解

图2-22 人物走路动作透视图
第四节 不同情绪的行走
图2-23 人物走路动作透视图
图2-24 兔子的走路动作之一
图例解析: 在图2-24中,a时左脚接触地面,b时下 沉压缩位置,c时右脚抬起开始踏步,d 时右脚抬起到跨步的最高点。
图例解析: 在图2-25中e时右 腿伸直到接触的位置;f时为 压缩动作,腿向下弯;g时当 左腿抬起时兔子身体上升;h 时左脚抬起到跨步的最高度。
图2-7 绊倒的动作
图例解析: 图2-7中人物不小心绊倒是意外发生 的动作,可以看出人的下肢在失去 重心后向前匍匐;人的上肢动作, 也因身体失去平衡而出现了较大的 运动轨迹。
第一节 人的走路动作
人物的年龄、身份、工作、职业、性别的不同、加上不同感情的注 入,所表现出来的走路姿势也是不尽相同的。人物造型及拟人化的动物 的行走也是和人物行走的基本规律一样,不过类似的行走方法往往还需 要与角色的个性相吻合才行(图2-9、2-10)。
图2-9 走上楼梯 图片选自 human figure in Motion (1901)
图2-10 转弯走下楼梯 图片选自 human figure in Motion (1901)
一、人的走路动作规律 人走路时左右脚交替向前,带动躯干朝前运动。为了保持身体的 平衡,配合两条腿的屈伸、跨步,上肢的双臂就需要前后摆动(图211)。 为了保持重心,总是一腿支撑,另一腿才能提起跨步。 在行走过程中,头顶的高低必然成波浪形运动(图2-12)。当迈出 步子双脚着地时,头顶略低;当一脚着地,另一只脚提起朝前弯曲时, 头顶略高。
图2-28 蹦跳的行走动作
图例解析: 图2-28、2-29为几种特定 情景下的行走动作规律。 角色行走动作受环境和情 绪影响会有所不同。在表 现这些动作时,需要在运 用走路基本规律的同时, 将人物姿态变化与动作幅 度、走路运动场速度及节 奏密切结合起来,才能达 到预期的效果。

运动规律-人的奔跑与跳跃

运动规律-人的奔跑与跳跃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人的奔跑</B>与跳跃一、人的跑步基本规律 1、身体重心前倾,两手自然握拳,手臂略呈弯曲状。

2、奔跑</B>时两臂配合双脚的胯部前后摆动。

3、双脚胯步的幅度较大,膝关节屈伸角度大于走路动作,脚抬得较高,4、跨步时,头顶高低的波形运动线,相应地也比走路动作明显。

(但注意的是奔跑</B>时的头顶波形线与走路时头顶的波形线规律恰好相反。

)5、在奔跑</B>时,双脚几乎没有同时着地的过程,而是完全依靠单脚支撑躯干的重量。

6、奔跑</B>过程中,双脚有一到多格是同时离开地面的状态。

◎奔跑</B>时的姿态、节奏、速度以及动作的中间过程,随着目的、情绪、神态以及角色性别、年龄、身份、体形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比如表现情绪慌张、急促,身体起伏和双手摆动的幅度都应加大。

◎为了戏剧效果,奔跑</B>时身体有时也处理成向后倾斜。

跑步的画法范例1(快跑)4张一个单步,8张一个完步范例2(快跑)这里画的是半个完步范例3如果需要比8格循环更快的奔跑</B>,每张动画则需添上几只脚的位置去填满动作的空档,或者把腿画得模糊不清,完全像速度线那样处理。

人的奔跑</B>范例人的奔跑</B>范例人的奔跑</B>范例循环跑画法二、人的跳跃基本规律 1、由身体屈缩、蹬腿、腾空、蜷身、着地、还原等几个动作姿态所组成:◎双手自然握拳。

◎在起跳时,双臂向前、向上带动身体腾空。

◎双腿踏地后,蜷起向前伸。

◎在落地这一环节时,双臂从侧前方向下运动,上身压低带动重心前移。

2、人在跳跃的时候,身体的重心不像奔跑</B>时那样简单地向前移位,而是跟随着跳跃运动的不同部分而变化的。

人跑步运动规律

人跑步运动规律

人跑步运动规律
人跑步运动有一定的规律。

1. 温热身准备:在跑步前进行热身运动,如慢跑、拉伸等,可以减少受伤风险。

2. 步频和步幅:跑步时的步频和步幅需要保持适当。

步频指一分钟内脚步的次数,步幅指每步跨越的距离。

通常来说,一般跑者的步频在165-185步/分钟之间,步幅适中,不要太长。

3. 均匀呼吸:跑步时保持均匀的呼吸很重要,可以调节跑步的节奏和节省体力。

一般来说,吸气时较为深吸,呼气时较为轻松。

4. 适度循序渐进:跑步运动应该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和时间,以避免突然增加运动量导致的受伤。

初学者可以根据自身条件设定目标,逐步增加跑步时间和距离。

5. 休息和恢复:跑步后适当休息和恢复是很重要的,可以避免过度疲劳和受伤。

可以在跑步休息日进行其他低强度的运动或进行拉伸放松。

6. 营养补充:跑步后合理补充营养,尤其是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可以帮助肌肉恢复和生长。

7. 定期检查和调整:定期检查跑步鞋的磨损情况,并根据需要更换。

同时,根据身体状况和目标调整跑步计划和训练强度。

总之,人跑步运动的规律主要包括适当的热身准备、合理的步频和步幅、均匀呼吸、适度循序渐进、休息和恢复、营养补充以及定期检查和调整。

这些规律有助于保持跑步的效果和健康。

人的运动规律

人的运动规律


手腿的动作
快跑 跑跳步
• 人的运动规律--跳跃 人的跳跃通常由三个基本动作组成。即:下蹲、 腾起、落下。身体下蹲时腿呈弯曲状、臀部不能 下沉太低、双臂向后摆动;身体腾起时,双臂快 速向上前方摆动、同时身体立起、双脚后跟抬起; 身体落下时,双腿一般呈微曲状,落地时身体下 沉后再立起。 在动画镜头中,跳也因不同的情节呈现出不同 的跳跃姿态。如原地弹跳、向前跳跃、边走边跳 等。

2.动态与平衡 一般的绘画艺术与动画艺术明显的区别是,前者只选择一个理想的、瞬间的静态或动态来作画;后 者要表现的是连贯的、运动的形象,也就是表现姿势不断变化、重心不断移动的动态。 在生活中,失掉重心的人是要摔倒的。在绘画中,人物的重心处理不当,就会产生人物不稳定的感 觉。重心就像天平称成东西一样,称盘两边的物体,只有达到重量的平衡,秤杆才能构成水平。假 如两边重量不相等,平衡就被破坏,秤杆就会出现倾斜。重心不稳,人就立不住,只有调整姿势, 达到平衡才能立得住立得稳。一个动作过程,通常包括着姿势变化和重心移动这两个方面,只有两 者之间协调好,才能准确表现动态。 一个走路的动作,是两腿交替的前进运动,左右两腿交替,同时要求两手配合着前后摆动,这是平 衡的需要,也是重心变化的需要。人在走路时,总是一腿支撑,另一腿才能腾空跨步,没有支撑力 是寸步难行的。支撑力也要随着重心移动而不断变化的。 又如一个人的跳跃动作,整个运动过程会表现出身躯屈缩、蹬出腾空、着地、还原等姿势。在这个 过程中,他的重心是以抛物线形式向前移动的,重心点从不稳定的平衡腾空跃出,再经着地后不稳 定的平衡至调整身躯达到平衡稳定。姿态的变化和重产的移动,一定要达到协调一致,动作才优美。 分析动作的平衡关系: 又如一个人坐下的姿势,必然是先躬着腰部才往下坐,因为这是平衡身体重点的结果。倘若他不躬 腰,而是挺立躯干往下坐他就会失去平衡而跌在椅子上。 又如一个人在上下楼梯时,他的身体重心是不同的。一般是上楼梯时重心稍偏前,下楼梯时重心稍偏 后。所以他上楼和下搂的动作姿态是不同的,上楼时上体稍向前倾,下楼时上体稍向后倾,这样才 能保持平衡。

动画运动规律-人

动画运动规律-人
人体的骨骼是构成各种动态的基础。人体的骨骼系统在结构 和平衡上是非常复杂和巧妙的,它能做出各种各样的动作。人体 的骨骼除了维系肌肉之外,还起到保护内脏的作用。骨骼的形状 多种多样,有长有短、有圆有扁,所以能适应许多特殊的动作. 二、人体的肌肉是动作的能动力.
人体的肌肉组织是牵拉完成动作任务的重要器官,人的力量是 靠肌肉运动提供的。
然后,加入中间位置,即小原画
正常人物走路运动中的过 度位置
走路姿势完全变了,变成卡通 式的行走。过度位置变低,接 触位置变高,但仍有重量感。
◇人的走路动作的基本节奏
人在走路中的简单基本的节奏规律是:让人 物走16格或8格的节奏。走16格的节奏更容 易(即每步=2/3秒),8格(即每秒3步)
半步 多画一格 全步正好 分镜头拍摄中都要多画一格。
A:身体忽前忽后。脚 往上抬时身体向后,胳 膊起平衡作用。
B:脚迈出去着地时身 体仍向后,头也向后倾, 比身体慢一点。(滞后 作用)
C:脚接触地面后身体 பைடு நூலகம்上,脚承重时身体前 倾,如图A,这时另一 只脚也向前迈。
• 颠起脚尖的蹑手蹑脚
这是一个介于走路、跑步、蹑手蹑脚走三者之间 的动作,这个动作可以做成4格,即每秒6步或6格、8 格、10格、12格、14格等,此动作适合于快节奏。更 适合于腿很短的小动物。
行走节奏设定
不要跟一拍一 一拍二 一拍三 搞混! 一拍一 一拍二 一拍三 不是指快慢,指细 腻程度! 相同的动作,画的张数多的细腻。迪士 尼 宫崎骏的都是比较细腻,一拍一 一拍 二交替用,柯南 一拍三。
• 不同角度和情绪的行走
前面课程主要是从人物侧面来研究行走 的基本运动规律,但在实际中,人的走路动 作是复杂多变的。我们常常会遇到不同角度 的行走,例如:正面走、背面走等。而在特 定情景下,走路动作受环境和情绪的影响, 也会有所不同。例如:情绪轻松的走路、心 情沉重的踱步、身负重物的走路以及上下楼 梯、爬山越岭等。

人物的运动规律

人物的运动规律

更多模板下载>>请到WPS在线模板
人物的运动规律
内容提要
以动物为主角的动画片,所描 写的动物往往都是以拟人的手 法出现、以人的运动规律作为 创作依据的。掌握人物的运动 规律是动画工作者重要的工作。 人物的运动规律包括:走路、 转头、奔跑等
一、形象转面
动画有比较简单的平面运动中间画,也 有比较复杂的立体运动透视变化中间画, 画复杂的动画时,应当根据形态的立体结 构、运动中产生的透视变化,合理地画出 它的中间画。 例如在画头部的转面时,可以将鼻子作 为脸部的中心点
口型设计
口型设计与表情
夸张的喜怒哀乐
表情中的弹性运动
表情的夸张
五、综合动作(表演)
幽默与戏剧性是动画角色动作设计的主要特征。 一些极度夸张的动作设计甚至给人以荒诞、离奇、 匪夷所思之感,但由于它符合人的幻想或潜意识 中的形象,因此这种“过度”的表演与动作设计 是符合艺术创作规律,也是合情合理的。观看者 会非常清楚地意识到这只是表达特定的情感、情 绪、理念。 一般角色的动作基本依据以下两种因素进行设 计
曲和扭曲,双脚可以往里或者外撇。
3、在向上的位置,只提高1/2或者1/3个头部高。 4、人跑得越快,身体越向前倾。
慢跑时接近跳跃的动作
常规跑步
急速的跑时身体会拉长
正面跑步
背面跑步
带转头的透视跑(《时光少
在节奏方面,一般来说,表现抑郁、沮 丧、悲哀等情绪需要慢一些的动作,而表 现兴高采烈、欢欣、胜利等情绪,动作要 快一些。其他情绪如吃惊、迷惑和怀疑则 依靠面部表情和身体姿态来表现。
2、各种姿态的走路
走路动作大的规律与常规走路一致,只 在细节上做处理,具体依据实际情况来加 以改动。
走路的分解动作

人物常规运动规律

人物常规运动规律

图2-19 人的背面行走动作
图2-20 人的侧面行走动作
四、人的俯视行走动作 从上面看人物俯视行走见图2-
21。
五、人物行走动作透视 人物在透视状态下处在立体的
空间中,身体的走向要符合透视线, 手和关节等要在弧线内摆动,注意 透视变化,要左右对称(图2-22、 2-23)。
图2-21 人的走路动作俯视图
体重量压在前脚;原画⑨为最高的 拉长一张,身体抬起同时后脚前迈
进;注意原画③,前腿仍旧伸直,
避免给人以屈腿的感觉。
图例解析: 图2-27中,角色身体上下点跳 动,动作起伏很大,表现出愉 快、自信、欢快的情绪。一拍 一,动作细腻,a=u,完成了 一个完整的走步循环。 图2-27 角色夸张的走路动作 选自《木偶奇遇记》
图2-15 循环轨迹
完整的人物循环走路见图2-17)。
图2-16 走路的关键动态
图2-17 人物循环走路组图
第三节 人的不同角度行走
一、人的 正面行走 动作
人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面 行走分解 动作见图 2-18。
图2-18 人的正面行走动作
二、背面走 人的背面行走动作见图2-19。
三、人的侧面行走动作 人的侧面行走分解动作见图2-20。
图2-11 走路四肢交替摆动示 意图
图2-12 人行走时头顶波浪形的运动轨迹
走路动作过程中,跨步的那条腿从离地到朝前伸展落地,中间的膝 关节必然成弯曲状,脚踝与地面呈弧形运动线(图2-13)。
脚踝与地面所形成的弧形运动线高低幅度与走路时的神态及情绪有 很大关系。
人走路的动作分解见下图(图2-14)。
图2-22 人物走路动作透视图
第四节 不同情绪的行走
图2-23 人物走路动作透视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的运动规律—跑 人的运动规律 跑
人的运动规律--跑步 人的运动规律 跑步
• 人跑步与走路的姿态有很大不同,跑动时身体 前倾,双臂向上提起,双手握拳,双脚跨步较大, 通常跑步时,双脚几乎没有同时落地的过程,在 大步奔跑时,双脚会有一个同时离地的过程。双 臂的摆动也因跑动速度的不同而变化,跑动时, 身体高低起伏的波浪型幅度较正常走路时大。 除了一般的跑姿,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场合及 不同的情节,会有不同的跑步姿态。常见的有快 跑、跑跳步等。 与行走相同,跑也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直 向接前跑,一种是原地循环跑。
背面跑
循环跑: 循环跑:原地循环和直接向前
快跑
跑跳步
注意手臂的摆动方向与幅度大小。
• 作业一: 1、临摹“一般的跑姿”的动画平面图, 把人体高度画成10厘米左右。 2、能熟练地默写出全部动态,并按顺 序进行排列。 3、将所绘造型扫描后,用 “FLASH” 软件将扫描好的单帧图片连接成动画。
• 作业二: 1、临摹“快跑”的动画平面图,把人 体高度画成10厘米左右。 2、能熟练地默写出全部动态,并按顺 序进行排列。 3、将所绘造型扫描后,用 “FLASH” 软件将扫描好的单帧图片连接成动画。
波浪型幅度较正常走路时大 波浪型幅度较正常走路时大
• 跑身体特点:跑动时身体前倾,双臂向上 跑身体特点: 提起,双手握拳,双脚跨步较大,双脚几 乎没有同时落地的过程。
胳膊动作:正常跑步状态下双臂前后摆动,快速跑动 胳膊动作: 时腿部动作:
跑的关键帧
正面跑
• 作业三: 1、临摹“跑跳步”的动画平面图,把 人体高度画成10厘米左右。 2、能熟练地默写出全部动态,并按顺 序进行排列。 3、将所绘造型扫描后,用 “FLASH” 软件将扫描好的单帧图片连接成动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