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静坐入门

合集下载

静坐之法

静坐之法

静坐之法第一步收心求静歌诀初打坐练静功,全身内外要放松。

二目垂帘守祖窍,舌闭天池津自生。

深细长匀调呼吸,心定念止是正功。

身心两忘万籁俱,形神俱妙乐在中。

掐子午除杂念,祖炁修足玄关现。

脸似蚁爬丹田暖,口满津液要吞咽。

下座拂面舒筋气,全身上下搓一遍。

筑基炼己全赖此,静极而动一阳现。

具体用法详说:收心求静:又谓炼己①,也称小还虚②,就是道家的修真养性③,打坐参禅④。

也是性命双修的基本功。

入坐前,换上宽松的衣服,使全身内外先放松。

再将自己的心情调整到最佳,亦乐在其中为准绳,这样才能帮助入静。

取坐势:在床上,沙发上,椅凳上皆可。

调好室内温度,慎勿着凉感冒。

打坐时的方向:应面向正东或正南⑤。

夜间可面向窗户亮光处,以免神昏易睡。

坐功要领:盘膝端坐,脚分阴阳(男女有别),手掐子午(男女有别),二目垂帘(男女有别)。

眼观鼻,鼻观心。

闭口藏舌,舌顶上腭。

呼吸绵绵,微降丹田。

心神意念守祖窍,三花聚顶秋月圆。

下座拂面捂双眼,浑身上下搓一遍。

伸臂长腰舒筋气,静极而动一阳现。

要领详解如下:盘膝端坐:盘膝有单盘,双盘,五心朝天之分。

初学者可采用自然单盘,不要勉强。

所谓端坐,是上体自然正直,不前俯后仰,百会与会阴称垂直一线,但务必放松自然。

须知松则气顺,百脉舒畅;僵则气滞,有碍气血流通。

只有全身内外放松,才能给入静创造条件。

脚分阴阳:盘膝时左脚属阳在外,右脚属阴在内,为阳抱阴。

但不是绝对的。

对此不必太拘泥。

只是一个约定俗称而已。

手掐子午:左手拇指掐本左手中指,午位。

右手大拇指进入左手内掐住左手无名指的根部,子位。

两手相抱放在小腹部。

这是阴抱阳,同上阳抱阴,合称:子午八卦连环诀⑥。

但必须说明,掐子午不等于掐诀念咒。

因子午两脉,通手臂寸关尺,而寸关尺之脉通心,心通脑。

掐子午是为了减轻动脉对心的撞击,使其少生杂念,有助于入静。

故丹经云:手脚和合扣连环,四门紧闭守正中是也⑦。

二目垂帘:即是二目似闭非闭,微开一线同观鼻尖,看似对眼。

但不能太闭,否则会神气昏暗;也不能太睁,否则会神光外驰。

静坐的要领

静坐的要领

静坐的要领
一,静坐的姿势与方法
l、双足跏趺也叫双盘,即左足放在右大腿根部,右足放在左大腿根部。

把左足放在右大腿根部上面,叫做如意坐。

或把右足放在左大腿根部上面,叫做金刚坐。

刚开始习坐,单盘也不可能时,也可以散盘。

即把两腿交叉架住。

2、背脊及腰部自然坐直。

3、结定印,左右两手相叠,两手心向上,把右手背平放在左手手心上面,两手大拇指轻抵。

也可以双手分别放在左右两膝上手心向下叫休息印。

4、左右两肩平正。

5、头正颈直,下颌微收。

6、目光平视。

上视易生散乱,下视易生昏沉。

7、舌轻抵上腭。

如有口水时,宜缓慢咽下。

二,静坐的环境与注意事项
1,室内要通风,无灰尘。

2、静坐时光线不能太暗易生昏沉;光线也不能太强容易生散乱。

3、气候凉冷的时候,要把两肩,腰,膝盖搭上厚一点的棉布单子。

避免受寒。

4、静坐的地方放上厚软的坐垫。

静坐法

静坐法

初学者打坐入静指导点击关注春雨师兄 5天前师兄你好願天地常生善人,願善人常存善心。

願善人常行善事,願善人廣布善法。

欢迎关注我哟,福生无量天尊!入静,是修行的第一关,也是至关重要的一关。

随着入静程度的加深,功夫也在不断精进。

在这种状态中,练功者以一念代万念,浑浑沌沌,恍恍惚惚,没有区分,没有差别。

道家称之为守一,佛家称之为入空。

老子的《道德经》中有一段活描述了这种状态:“道之为物,惟恍为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恍惚这两个字,非常有学问,历来许多学者都在解释它。

南怀瑾先生认为:“恍惚是指心性光明的境界,我们姑且不用繁琐的训诂学来解释这两个字,单就字形,便可以看出恍是竖心旁加一个光字,惚是竖心旁加一个忽字,意谓心地光明,飘然自在,活活泼泼,根本不是颠三倒四,昏头昏脑。

”这里要注意两点,首先是入静的状态就是恍兮惚兮,没有区分,没有差别,也就是什么都不想,一切都放下,不需要任何逻辑思维。

其次,在恍恍惚惚的状态中,JL地自然光明,自然活活泼泼,这也就是说其中有象,其中有物。

这种内景是练功到一定的程度,天地自然之气作用于人之内气的结果。

入静的状态有什么作用呢?首先它对身体机能进行非常有益的调理,以致阴阳平衡,经络疏通;更重要的是在入静状态下,气机才能发动,真气才能勃勃生发。

人的下丹田就像一个熔炉,只有入静才能点起熊熊火焰:又像一个蒸锅,只有入静才能引起沸腾,气功入门。

对于初学者来说,达到入静的目标必须克服各种杂念。

相传唐代一位得道的神仙吕洞宾曾说:“世言吾卖墨,飞剑取人头。

吾闻哂之。

实有三剑:一断烦恼,二断贪嗔,三断色欲,是吾之剑。

”他说的不是实有的刀剑,而是心剑、慧剑,意志和智慧的力量。

在世俗的社会中。

每个人难免不为各种烦恼、贪嗔、色欲所累,为七情六欲所苦,这就是种种的杂念。

平常生活中不觉得,而一旦坐下宋闭上眼睛时,杂念就像奔腾的野马难以架驭。

那么,修炼者就必须运用意志的力量,不断地排除杂念,最终驯服这匹野马。

最佳静坐修持法的入门方法

最佳静坐修持法的入门方法

最佳静坐修持法的入门方法最佳静坐修持法的入门方法.txt铁饭碗的真实含义不是在一个地方吃一辈子饭,而是一辈子到哪儿都有饭吃。

就算是一坨屎,也有遇见屎壳郎的那天。

所以你大可不必为今天的自己有太多担忧。

最佳静坐修持法的入门方法介绍————修道之法,有初由静功入手者,有由动功入手者,实不可以偏概全。

动静相习,实为修道之成规。

静坐乃修道之不二法门,小者可修身祛疾,中者可修存心养性,大者可由此入道。

此学也我心之所好,虽习之无成,但孜孜以修。

于网海道、佛、儒等相关网站论坛浏览多年,其中杂伪颇多,初入此者多不识真际,迷头认影,我也摸索多年,今方自认能略识路径。

所能言者只几句话:初学静坐最忌有为法(如守窍、炼气等等)如静中无聊甚则意识纷飞,可背诵自已喜欢的文章,久之即静,此为我入手的方法。

静坐就是要静(什么是六耳不传的秘诀,这就是秘诀),在静中养其生机,不的死机(“静极阳自生”是为验证,“阳”就是生命能);不要相信一句口诀,片响即能成就;世间上好多事是骗死人不花本钱的;最初的即是最后的。

此学实为身心修命的修炼,不是理论的堆析。

以下辑录片章实为最最最基础的东西,字字真言,句句可法,深入者可以借鉴,浅尝者可识真趣。

————初学静坐者建议以从陈樱宁先生之《去病延龄方便法》入手,参考南怀瑾先生之《如何靜坐》(摘自《南怀瑾的理念》候承业著1995年)。

有得则其次习数息随息法(心息相依)(此为有为法,需知时知量,不可执),又其次则修观心法门(此法实为道佛静坐之骨杆)。

基础如固,或喜道喜佛之静坐法,依止明师,得师指点,一日千里。

明代大诗僧苍雪大师有首诗曰:南台静坐一炉香,终日凝然万虑亡,不是息心除妄想,只缘无事可思量。

萤火虫谨记于二○○七年七月二十二日[ 本帖最后由萤火虫于 2007-7-22 16:21 编辑 ]南怀瑾先生谈《如何靜坐》摘自《南怀瑾的理念》候承业著1995年“没有办法坐双盘足,就用单盘好了。

把左足放在右足上面,或右足放在左足上面。

静坐入门的基本方法

静坐入门的基本方法

静坐入门的基本方法我们如能经常静坐,会使心情平静,由于心平气和,血脉畅通,疾病便不易发生。

相反,若心情时常被愤怒、恐惧、悲伤、忧郁,等情绪困扰不安的话,则必令气血失调,久之必引致百病丛生。

初学静坐,两腿会觉麻痹,妄念也难以收摄,但习坐日久,酸痛便会消失,妄想也可控制。

而且双腿盘坐,约五分钟,身心便能宁静稳结,如坐四十五分钟,或二小时,身心反而舒畅,此时下座,精神奕奕,如吃灵丹,快感难以形容。

苦于静坐中间,忽因要事下座,假使发生浑身不舒服感觉,补救办法,可于事后,再去静坐,至血气畅通舒适为止。

以静坐时,血气正在周身循环,末走至终点,忽然令其中止,故下座后有不适现像,若静坐日久,此种现像便会消失。

静坐也比睡觉有益,常人熟睡时,消耗能量比清醒时,降低16%左右,打坐如有功夫,甚至能下降34%。

书中有说:人从生下来,脑内就有一百四十亿个脑细胞,其中只有百分之二十五左右的脑细胞在工作,静坐的人可能有百分之五十的脑细胞在活动,若人年事已高,体弱多病,冬天感觉手脚寒冷,静坐半小时,会觉全身发热,夏天气候炎热,静坐能使身体清凉。

所谓:“息灭心头火,除热得清凉。

”又说:“心静自然凉。

”因此,打坐不只御寒,却能去热,更令肥人变瘦,瘦人增肥,因为肥瘦皆是病态,静坐能消万病。

由此可知,静坐对人有百益而无一害。

儒家有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佛家有说:“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其义大致相同。

静坐有功夫时,身体会发生不寻常的变化,不知内情的人,往往会说是走火入魔了,其实不尽然。

心念注意丹田日久,腹部会充实。

觉有一股真气,每从放谷气时,将腹内郁积逼出。

时有阿肚现像,每月一至两次,或经一至两年始能停止,请勿恐惧,此是将多年累积的湿热泻出来。

首先功效是满身流汗,身体动摇,指手画脚。

或觉某部分痛养,重如泰山,轻若鹅毛。

或觉身大丈许,小如拳石,或觉身体升高,如腾云驾雾。

或觉下沉,如降落深渊等种种变化,不一而足。

张三丰的静坐功夫步骤法

张三丰的静坐功夫步骤法

张三丰的静坐功夫步骤法道家的哲学认为“元气乃天地之母,大道之基,阴阳之质,性命之本。

”唯有在持静与打坐中,放下俗缘,净尽人欲,始能充盈元气,养生延年,升华人格,达到“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下文由小编收集整理的张三丰真人传的.静坐功夫步骤,望大家有所帮助。

一、补身之理人在母胎中,以灵性一点,受母体气血生育,十月胎足,分离母体,遂有人形。

由一岁至十六岁,阳气充足,丹田气满。

有时气到阳关,外肾感发,即有情欲之思。

一与妇人交合,于是十余年之元阳,遂至遗漏。

此漏既开,最难复闭,为日渐久,则身体所生之精液,多由此窍遗漏,(精液一去,元气随之)故成为败絮其中之躯壳。

风雨摧残,寒暑凌逼,疾病感染,丧亡渐至,此人之所以不能长生也。

需补身之理,既如上述,于是补身之法尚焉。

其法行于既漏之身,将所漏之窍,复行塞闭,并将已漏之精,再行补足,及至精满气足,补功已毕,即神爽体健,百病不侵,延年益寿,不求自得,此为修真中之第一步也。

二、补身之诀1、诚意存于下丹田。

2、极力遏止杂念。

3、用目内视下丹田。

4、不可过于着意。

5、不见效验不止。

6、不可强调呼吸,须一任其自然。

7、不可著意,亦不可无意。

8、无念无思。

9、回诚去杂。

10、再检点诚意。

三、补身之法凡为既漏之身,情欲一动,则身中精气,随情欲直奔阳关,于是外肾暴举,即顺行其生物之规道,此亦天理自然,为造化之机,非人故欲如此也。

学习静坐,第一要注重精气,不使外泄,乃能补得身体,故静坐时,先须定其姿势,再按补身之诀行功。

初学静坐,时间以半小时至一小时为宜。

静坐日久,若不觉其苦,再延长时间,亦无不可。

功纯则效速,功少则效缓,自择可也,古人静坐,每日以子午卯酉四次,约三月之久,即可将补身功夫完满。

(注意)惟因身体有强弱之不同,行法有得当与否,所以成效有迟有速也。

静坐一月之久,即觉心气平静,呼吸自和,渐而下丹田微觉震动,渐而胸中热液下降下丹田,渐而下田温暖,渐而震动,传及全身,达于四肢,渐而督脉血液,由背后起,过玉枕、上田、明堂、鹊桥、重楼,达于黄庭。

心灵莲花功——静功

心灵莲花功——静功

心灵莲花功——静功作者:荒野闲鹤静者是儒、道、佛三家气功地命脉所在,道本于静,“静坐练功”为本门功法基本功。

1、坐功(1)静坐要领头正肩平,不可倾斜。

两目轻闭,或微露一线之光,略带敛意;两耳返听不闻。

口微闭,脸含笑意,颔微收,舌轻抵上腭。

背脊直立,如串铜钱(体弱有病者,初宜任其自然,定久自直),不可前俯后仰。

宽松衣带,臀部须稍垫高数寸,以免身体重心后仰,气脉不利,并耐久坐,功熟其垫渐低;坐时取平坐,自由盘、单盘、双盘均可,双盘为跌坐,长为平稳,但初学者不易,不必勉强。

两手结定印:两拇指相拉,成一圆形,置于小腹前;两手重叠,男左手在上,女右手在上,两拇指微微相对;两手抱球于小腹前,掌心向里,十指自然松开,中指相对;以上均可接通人身南北极,利于气血流通。

呼吸自然,轻柔细长,不令耳闻。

意照下丹田,似守非守,勿忘勿助。

清晨寅时,夜半子时,向东静坐最佳,其余时间亦可。

下坐时,要先收好功,徐徐张眼,舒放手足,再搓热双掌,摩擦面部及两足,使气血活动,然后离坐适当运动。

坐时若心乱气泽,可先劳动其身,使身柔气平,然后入坐。

(2)要领作用简释a) 头正肩平则气顺,肩平胸张,使胸部自由扩张,若肋骨压垂,肺部收缩,则呼吸不全。

b) 下颌微压左右二动脉,使气血运行和缓,易得安宁。

c) 目微闭,或露一线之光,可凝止散乱之心,目为神窍,全开则神露,全闭则神暗,目受于色则神损。

d) 两耳返听不闻,耳为精窍,耳逐声音则精耗。

e) 口微闭,无耗气之患。

口为气窍,口开则气散。

f) 脸含笑意,使心怀愉悦,为松静身心之秘诀。

g) 舌轻抵上腭,以接触唾腺,促进津液之产生,且利于交通任督。

h) 竖直脊梁,使脏腑气舒;若弯腰曲背,久必成病。

i) 意守丹田,使神气相抱,凝聚精气神三宝。

j) 寅时(清晨3~5时)为肺经流注,肺主一身之气;子时(夜半11~1时)为阳气发生之时。

k) 向东而坐,取其生气。

2、站功择山林绿荫之处,庭院或室内亦可。

天朗气清之时,面南或面北。

如何静坐系列(二)

如何静坐系列(二)

如何静坐系列(二)静坐-数息接上文:如何静坐系列(一)深呼吸之后,接下来数息:数息,千万不要去观想、瞎想、导引!进入到平缓悠长呼吸的安静状态了,接下来是数数。

1、2、3、4、5、6、7、8、9,这样数九遍。

1、2、3、4、5、6、7、8,数八遍。

1、2、3、4、5、6、7,数七遍。

1、2、3、4、5、6,数六遍。

1、2、3、4、5……这个数列是依次递减的,数数起什么作用呢?就是在我们呼吸平稳的状态下,让精神意识进入到,更深层次的完全放松的状态。

我们数数的时候呢,当我们连着数九遍123456789的时候,让我们的大脑进入了一种惯性,接下来我们数123456878的时候呢,因为那种惯性,大脑就会等待,等待你去数那个9出来,这个期间,大脑就会进入到一种完全放松的空白状态,这就是类似于入定的状态。

然后我们又数1234567,之前那个8和9,你会感觉你想数但你又不数,如果你能维持住,那种将数不数这种感觉,那么这个时间,就决定你入定的时间。

入静的状态这里,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情况呢,你将数不数,你觉得时间过得非常久,一两个小时,其实才过了一分钟。

也可能是已经过了一两个小时,你感觉只过了一两分钟。

这种方法就叫打坐静功的入定的法门。

这个方法,是一种非常安全的,让自己排除杂念,进入入定的过程。

关键点再说一遍我们再重复一遍,深呼吸之前,是确认自己。

除了确认自己是一个自然人,自己的家庭关系以外,你还要确定自己身处什么样的环境,记清楚屋子里的每一个物件,确认并保证自己知道,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进行静坐,这样可以保证更加快的你进入到入定放松的状态。

1第一步,确定自身。

两方面,个体、环境。

2第二步,深呼吸。

不断拉长呼吸,让自己放松。

3第三步,数数(数息)。

深呼吸和数数可以结合在一起、一呼一吸就是1,一呼一吸2。

深呼吸和数数结合,大家一定记住,不要有任何的想法,不要意守任何的地方,就让自己停留在那个数字的将数不数的状态之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功静坐入门严新(注:录音参见“开功方法”及“气功资料下载”)气功锻炼的方法很多。

这里根据我自已了解到及师傅们所介绍的,讲一些练功方法及注意事项。

其中静坐功是很多练功方法的入门关键,学练又方便,所以不少人练功是从静坐开始的。

练功姿势及练功要领静坐入门的基本姿势可分为三种:1、坐式:自然端坐在椅子上,头颈正直,放松,下颚内收,含胸松肩,双手平放在腹前,腰部自然伸直,两腿相距与肩同宽,大腿与小腿夹角约成90度,两足平放触地。

身体好的人大约坐在椅子前部1/3处。

身体弱的人可往后坐,但腰、背尽量不要靠在椅子背上。

练功中为什么要注意腰背伸直、不要靠在椅子上呢?这主要是腰伸直,有利于腰椎相对放松。

头微微低一点,有利于颈椎相对放松。

这两个部位的调整有利于打通“小周天”。

就不会导致大脑疲劳,脊椎神经疲劳。

人体从头顶百会穴,经上、中、下三个丹田到到会阴穴的一条线叫任脉;又从百会穴沿着整个脊柱向下过玉枕关、夹脊关到会阴为督脉。

任、督而脉相连通,让气在里面畅通就叫小周天通了。

只有腰椎和颈椎伸直,气才容易通督脉上的“三关”。

气在小周天运行中,最不容易通过的是后面的督脉。

督脉主管着全身的阳气。

一个人精神好不好,怕不怕冷等等情况,与一个人的督脉通不通畅有关。

督脉通畅,阳气充足,内脏功能加强,全身的精神状况就可以随之好转。

2、盘坐式:即在平地或床上腿交叉而坐。

盘坐有3种形式:双盘:也称“金盘”。

即双腿交叉盘坐,双脚脚心朝上。

有一定气功基础的人可采取这种姿势。

单盘:也称“银盘”。

即两腿交叉盘坐,一只脚盘上来,脚心朝上;另一只脚坐在屁股底下。

散盘:也称“自然盘坐”。

即两腿交叉而坐,双脚脚心不用朝上。

3、站立式:两脚平行分开,间距与肩同宽,两膝微屈,自然站立。

头颈正直,两眼平视,含胸拔背、垂肩。

站立练功注意收腹。

练功注意事项手的姿势及要领双手上下相互重叠,手心向上。

男性左手在上面,女性右手在上面,两手的大拇指指端轻轻挨着,双手5个手指微微分开,放在小腹肚脐下面一点的位置,即下丹田。

如果身体强壮、年纪轻的人,上下重叠的两手掌之间的距离,可分开一寸左右。

手心仍然向上,两手拇指指端轻轻挨着。

或双手象抱着一只小球(即抱球式),悬肘,放在胸前或小腹前。

十个手指分开,两手的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的指端各自轻轻地相接不用用力。

平常怕冷,身体虚弱,血压低,有较重心脏病的人,将双手虎口相交,男性用左手握着右手;女性用右手握着左手,半握拳,稍用力,拳心向着小腹部位,即下丹田位置。

以上几种姿势,每次练功时可任选一种,不必来回变换。

练功中为什么要两手相交?这是因为人具有一定的生物电、生物磁、生物场。

人体这块物质,象磁铁一样有南北极。

有人把左手和右手,也有人把头和脚,说成是人体磁性的南北极。

如果把手放在相近的部位,或互相挨着,会相互吸引,可能产生比较明显的磁效应,进一步加强自身的磁场。

从气功角度讲,有利于保护真气在体内运行而不致耗散。

舌部位置的调整及要领1)一般人练功时舌头微微上翘,舌尖抵着口腔上腭。

气功界叫“ 搭鹊桥”。

2)有心脏病的患者,将舌头微微伸直,不要上翘,舌尖抵着下门牙的牙龈上。

3)身体肥胖,想减轻体重又无低血压的人,请将舌头放在口腔中间,舌面和舌底都不要挨着口腔的上、下腭。

4)有精神分裂病史、有严重神经官能症,或以前有思想包袱,心情不好,易生气,脾气暴躁的人(练功过程中不能生气)。

要将舌头用力向下卷,往后缩。

舌尖抵着舌下系带,不要挨着口腔上边。

以上4种情况,可根据自已的状况选择一种。

练功中口腔会产生一些唾液,气功叫它为“金津玉液”,不要吐掉,待唾液多时,你就象漱口一样鼓漱多次,再慢慢地,分若干次将唾液咽下。

练功时舌部的位置要调整好,这是因为舌头与心脏关系密切,舌为心之苗。

心脏的某些病变,可以采取调整舌部的位置,对舌头进行训练来调整。

其次,调整舌部的位置,有利于调整注意力,帮助入静。

同时也有利于产生唾液。

练功产生的唾液有各种味道,并含有很多营养物质,所以要慢慢地吞下去。

眼睛视线的调整及要领眼睛半睁半闭,看着自已的鼻尖,只留一点缝让一点光线进入你的眼睛里边。

年轻,体质好的人,可闭上眼睛,用意念看着自已的鼻尖。

闭眼睛容易出现较大的气功态反应。

眼睛部位为什么也需要调整?这是因为眼睛最容易观察外界事物的变化,特别是光线的刺激。

因而影响高度入静,因此,只让一部分光线进入眼睛,有利于入静。

为什么要看自已的鼻尖?气功讲究搭鹊桥。

气走到鼻腔和口腔中间,有空气等障碍,为了让气通过,就需要搭个桥,气功叫搭鹊桥。

看着鼻尖,就是将注意力集中到鹊桥周围,有利于气通过鼻梁、口腔、咽喉、丹田到会阴,有利于气从任脉通过,有利于通小周天。

腿的姿势及要领1、身体健康者,无论是站立还是坐在椅子上练功时,两腿均自然分开,双脚自然地踩在地上。

2、身体虚弱,血压低,有过心衰的人,坐着练功时,将双腿并拢,膝盖内侧紧靠在一起,稍稍用力,两脚踩在地上。

双脚大拇趾用力勾着。

呼气时,要配合提肛的动作。

将肛门用力往上收缩,避免真气下泄,血压下降,反应过大。

呼吸及意念的调整姿势调整好后,要注意自已的呼吸。

始终要注意深呼吸,把吸气和呼气拉得长一点,慢一点,均匀一点。

姿势、呼吸调整好以后,就开始调整气功意念。

步骤是:首先将注意力集中在你自已的心脏和左胸里面。

用意念想着心脏和左胸。

对身体健康状况一般人来说,稍微想着你的心脏中好象有一团燃烧着的火,想着这团火有温度,有光线。

中医认为,心属火,这也是上古时代气功师练功得出的结论。

对于身体特别好,要开发自已功能的人,可想着心脏里面好象有一个光线很强的、红色或者金黄色的灯泡。

对于情绪不好,或年轻的女性,多愁善感的人;有较重神经系统疾病的人,请将你的心脏想成好象有一朵正要开放的红润色的荷花,是一朵刚刚露出水面的、带着水珠的、红润色的荷花在你的心脏部位,正在开放。

家里有比较重的病人,可以想着心脏部位好象是一口大铁锅,上面加着盖,下边正在被大火烧着一样。

锅里边有水,而水经过大火燃烧以后,正在冒着水蒸气。

这水蒸气好象透过身体,经过空间,慢慢传走了。

越传越远,传到了家里病人那里。

怎么传的不要去想他,这是气功意念方法。

有特异功能基础的人,曾发现用耳朵或手认字,什么东西突然来了,又走了等等怪现象,或者希望自已出特异功能的人,可以想着心脏部位有一口大钟(象寺庙里的大钟),悬吊着。

钟里吊着一个象菠萝样子的棒,正在震动,发出很强的轰隆声音。

以上不同情况,每人各自选择一种。

不要一会想火,一会又想荷花,要始终想一种意念。

想不出来,看不见没有关系。

只要用意念想就行。

是一种似想非想、模模糊糊的意想。

这也是气功意念法。

开始做功时意想着心脏、左胸里面的正在发光、发热的一团火或荷花、灯泡,时间为3~5分钟左右(不要看表)。

接下来,想着心脏中的一团火或荷花、红灯泡、大钟等慢慢地移动,移动到胸部正中,就是两乳的中间,气功称中丹田,中医叫膻中穴。

再慢慢地向下想,好象这团火或红灯泡、荷花、大钟等经过两乳中间慢慢往下移动,又经过肚脐一直到小腹里面(下丹田部位)。

然后,想着这个图像在小腹中停留、增大,光线加强、声音加大。

稍停一会儿,意想加强了的图像继续向下移动,慢慢地分开到两腿。

想着一团火分成两团火,或一朵荷花分成两朵荷花,一口钟分成两口钟。

分开的图像,经过两腿骨头中心向下移动,经过膝盖到两脚,再到两脚的脚心,随后将图像停在两只脚心的涌泉穴上。

这时,意念着双脚好象是踩在两团火或两个红灯泡、两朵荷花、两口大钟上。

再过一会儿,你就想着双脚下面的两团火、两个红灯泡放射出的红光,荷花发出的象水蒸气一样的光线,钟发出的声音不断加强。

然后,这些光线等慢慢地再通过两腿向上升(图像在脚下,只是光线等往上照射)。

这些光线通过两腿和前后阴的中点会阴穴进入小腹(下丹田),再进入脊椎骨中间。

想着1光线不断加强,震动的声音加强。

好象光线在向四面八方照射一样。

尤其重要的是向内脏,向肠、胃、脾、胆、肺、心以及食管、肺管照射。

照亮了腰椎和脊椎,然后照亮了背部,再透过身体把胸腔照亮,最后把腹腔照亮。

照得感到温暖,有颜色、舒适,颇感通畅。

这时,出功能的人可能看到自已的内脏和骨骼。

这是训练进入气功反观法的一种境界。

这时,好象红光从脚下照射上来了,意念处于似想非想境界。

就保持住这种状态练功。

在这种状态下,也可以想一下你的愿望。

将你的愿望想一瞬间。

如想治病,就想一下希望治疗,但一定不要想是什么病。

在练功过程中你要把病忘掉,对家里的病人也一样。

有其他愿望的人,如希望小孩成绩好,或希望出特异功能,你就想一瞬间,念头闪一下就行,不要长想,多想,想一次就行了。

练功中有可能出现一些变化。

至于什么变化,全在于自已的下意识,在这个迷迷糊糊的状态下,突然闪现你的气功下意识。

这个下意识,它标志着你体内已经出现了某些变化,不要放松,不要忽视这个变化。

这时要细心琢磨,提高气功的悟性。

意念中的图像“看”不清楚也没有关系。

“看”不到不要着急。

“看”到了既不要高兴,也不要着急。

进入似想非想,模模糊糊的气功状态。

气功讲惚兮恍兮,恍兮惚兮,进入一种渺渺茫茫,好象雾状一样的、不太清楚的一种混沌状态。

收功收功准备1、闭上1眼睛。

2、改变姿势。

主要是手的姿势,双手五指微微分开,弯曲,掌心相对,虎口向上,成抱球状。

3、意念想着双脚踩着火球(荷花、灯泡、钟)光线还在加强。

根基在脚上,火光到手上,象双手抱着火球或多种颜色的彩球。

4、深呼吸。

吸气时,想着全身的毛孔在打开,双手象揉彩球一样往中间推,稍微用力慢慢推(主要是意念在推)。

吸气后憋一下,再呼气。

呼气时,想着全身的毛孔关闭,意念、双手慢慢地往外拉。

要注意体会两只手的感觉,有没有凉嗖嗖、热乎乎的,或象有什么力量在推、拉的感觉。

这是一种采气的方法。

这样反复做几次。

收功1、轻轻睁开眼睛。

2、双手用力合掌,掌根对着胸部,手指尖向前方。

3、收缩小腹,收缩臀部,收缩肛门。

4、深呼、吸3~7次。

只注意吸气,不用注意呼气。

5、深呼、吸气后,双手合掌按紧,快速搓手,搓至发热。

然后双手掌心对着自已的眼睛,想着练功中手上的光线进入眼睛(可保护、增强视力)。

6、再将搓得发热的双掌,从面部由下往上擦至额头,并吸气。

再从额头往下擦,同时呼气。

一般擦5~7次,擦到清醒为止。

7、最后将两手掌的虎口相交,男性左手握着右手;女性右手握着左手。

掌心对着肚脐下丹田部位,想着四周和手掌中的光线全部集中缩小到下丹田里边。

然后,想一下,“收功了”。

双手拉开,就收下来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