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争霸经过 历史上著名的楚汉之争历时几年

合集下载

汉朝的刘邦与项羽的楚汉之争

汉朝的刘邦与项羽的楚汉之争

汉朝的刘邦与项羽的楚汉之争汉朝的刘邦与项羽的楚汉之争是中国历史上一段重要而激烈的斗争时期。

这场战争持续了约十年,最终刘邦率军获胜,建立了汉朝,统一了中国。

一、背景汉朝的刘邦与项羽的楚汉之争发生在公元前206年至公元前202年之间。

当时,秦朝垮台后,楚汉两大势力在中国中部展开了激烈的争斗。

刘邦自封为汉王,项羽则成为楚王,双方展开了一场决定中国未来走向的争夺。

二、刘邦与项羽的背景刘邦和项羽都是农民出身,但两人的性格和经历却截然不同。

刘邦聪明机智、谦虚谨慎,而项羽则勇猛激进、自负过度。

这些性格差异在他们的决策和战略上有着深远的影响。

三、军事对比1. 初始战局楚汉之争开始时,项羽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他率领着庞大的军队,享有高人望和威信。

刘邦则只有一支较小的军队,且大部分是农民起义军。

然而,刘邦善于运用灵活的战术,先后击败了楚军,逐渐扭转了战局。

2. 突破重围在楚军包围下,刘邦率领他的部队经历了一系列困难和考验。

他先后渡过泷水和赤壁,成功突围并与项羽的大军重新汇合。

这一战略对刘邦来说具有决定性意义,成为楚汉之争的重要转折点。

3. 重要战役楚汉之争中,刘邦与项羽之间发生了多次重要的战役。

其中最著名的是巨鹿之战和垓下之战。

在巨鹿之战中,刘邦设下埋伏,大败项羽。

而在垓下之战中,刘邦亲自率领军队与项羽决战,最终战胜了项羽。

四、刘邦的胜利与汉朝的建立刘邦的胜利源于他的明智决策和战略眼光。

他善于联合其他诸侯国,将对手孤立,最终消灭了项羽的势力。

公元前202年,刘邦攻破了项羽的都城彭城,项羽被迫自杀。

汉朝在刘邦的领导下正式建立,各地的反秦势力相继归附于刘邦,中国实现了统一。

五、对后世的影响刘邦与项羽的楚汉之争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刘邦奠定了汉朝的基础,成为中国历史上最长久的朝代之一。

汉朝在刘邦的治理下繁荣发展,为中国的统一和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六、结语汉朝的刘邦与项羽的楚汉之争是中国历史上一段重要而激烈的斗争时期,刘邦最终取得了胜利,建立了汉朝。

汉代的历史故事20个

汉代的历史故事20个

汉代的历史故事20个楚汉战争楚汉之争,又名楚汉战争、楚汉争霸、楚汉相争、楚汉之战等。

楚汉之争,即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至汉五年十二月(约于前202年年初),西楚霸王项羽、汉王刘邦两大集团为争夺政权而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战争,最后以项羽败亡,刘邦建立西汉王朝而告终。

名称:楚汉之争(楚汉战争、楚汉争霸等)地点:今陕西、河南、江苏、河北、北京、山西、山东、安徽、湖北等地时间:公元前206年8月至公元前202年12月参战方:楚、汉、九江、雍、塞、翟、韩、魏、代、赵、齐、衡山等结果:汉王刘邦胜利,建立汉朝主要指挥官:项羽、范增、刘邦、韩信、陈馀等历史背景:秦朝灭亡,项羽分封天下导火线:项羽改封刘邦到汉中为汉王战争目的:争夺全国最高统治权政治口号:还复关中,汉王为义帝发丧决定性战役:暗渡陈仓、井陉之战、垓下之战成皋之战成皋之战,始于汉高帝二年(公元前205年)五月,迄于汉高帝四年(公元前203年)八月,前后历时两年零三个月左右。

它是西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即后来的汉高祖)围绕战略要地成皋(今河南荥阳汜水镇)而展开的一场决定汉楚兴亡的持久争夺战。

在这场战争中,刘邦及其谋臣武将注意政治、军事、经济多方面的配合,将正面相持、翼侧迂回和敌后骚扰等策略加以巧妙运用,调动、疲惫、削弱直至战胜强敌项羽,从而成为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又一成功典范。

垓下之战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十二月,在楚汉战争中,楚汉两军在垓下(今安徽灵璧东南沱河北岸、一说在今河南鹿邑县)进行的一场战略决战。

名称:垓下之战地点: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十月时间:垓下(今安徽灵璧县境内、一说在河南鹿邑县)参战方:汉军、楚军结果:汉军胜利,项羽自杀参战方兵力:汉联军约五十余万、楚军十余万伤亡情况:汉军约伤亡数万、斩首楚军八万主要指挥官:刘邦、韩信、英布、项羽白登之围白登之围是公元前200年(汉高祖七年)汉高祖刘邦被匈奴围困于白登山(今山西省大同市东北马铺山)的事件。

楚汉之争简介

楚汉之争简介

楚汉之争简介中文名称:楚汉之争参战部队:楚、汉、九江、雍、塞、翟、韩、魏、代、赵、齐、衡山等战争结果:汉王刘邦胜利,建立汉朝时间:公元前206年8月至公元前202年12月地点:今北京、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陕西等地人物:项羽范增刘邦韩信陈馀京索之战,汉军击败楚军,项羽退回荥阳以东,而汉军亦不能过荥而往东。

楚汉相持于荥阳。

刘邦派郦食其劝说魏王魏豺重新归汉,遭到魏豹的拒绝,汉二年八月,刘邦派曹参、韩信兵分两路攻打魏国,即月攻破安邑,曹参俘虏了魏豹,将魏豹带至荥阳。

汉二年九月,刘邦派陈豨、韩信、曹参攻打代国,后九月,平定代国,斩杀代相国夏说。

汉三年十月,刘邦派原常山王张耳收复赵国故地,韩信与张耳一同前往,陈兵井陉,赵王因代地已失,又闻汉军攻打井陉关,集结赵军主力至赵国北部抵挡汉军的进攻,此时刘邦趁赵国南部空虚,离开荥阳,北渡黄河,攻克河内,从南面进攻赵国,接着攻克了朝歌今淇县、安阳今安阳南、邯郸今属河北,当邯郸失陷,在井陉与汉军对峙的赵军主力进退两难,张耳与韩信在井陉大败赵军,赵将戚逃跑至邬县今山西省介休县,被曹参斩杀。

赵王歇逃到襄国,张耳与韩信追击,刘邦亦从邯郸北上攻打襄国,汉军南北夹击,攻破襄国,杀掉了赵王歇。

项羽遣骑兵渡河争夺赵地,被汉军击退。

燕王臧荼降汉。

荥阳成皋战线汉三年十二月,韩信与张耳留下在赵国继续作战,刘邦返回荥阳。

此前英布被随何策反,项羽派龙且攻打英布,英布战败,与随何回到了荥阳。

刘邦召见英布,派英布重返九江,收聚数千人归汉,刘邦也离开荥阳,从成皋南下,到宛县今河南南阳、叶县一带迎接英布,给英布增兵,一起回到成皋。

刘邦据守荥阳,开始修筑甬道,由敖仓运输粮食来荥阳。

与项羽对峙,双方进入相持状态。

项羽率军数次攻夺甬道,汉军粮食短缺,于是刘邦向项羽要求和议,荥阳以西归汉。

项羽打算接受,范增认为优势在握,如果放虎归山,必成后患。

所以项羽率军加紧围攻荥阳城。

刘邦认为范增是个大碍,所以给予陈平四万斤黄金,要他去离间项羽和范增的君臣关系。

楚汉之争简介

楚汉之争简介

楚汉之争简介楚汉之争,又名楚汉战争、楚汉争霸等,是西楚霸王项羽、汉王刘邦两大集团为争夺政权而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战争。

最终以以项羽败亡,刘邦建立西汉王朝而告终。

以下是店铺为你精心整理的楚汉之争简介,希望你喜欢。

楚汉之争分析中文名称:楚汉之争参战部队:楚、汉、九江、雍、塞、翟、韩、魏、代、赵、齐、衡山等战争结果:汉王刘邦胜利,建立汉朝时间:公元前206年8月至公元前202年12月地点:今北京、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陕西等地人物:项羽范增刘邦韩信陈馀楚汉之争详情京索之战,汉军击败楚军,项羽退回荥阳以东,而汉军亦不能过荥而往东。

楚汉相持于荥阳。

刘邦派郦食其劝说魏王魏豺重新归汉,遭到魏豹的拒绝,汉二年八月,刘邦派曹参、韩信兵分两路攻打魏国,即月攻破安邑,曹参俘虏了魏豹,将魏豹带至荥阳。

汉二年九月,刘邦派陈豨、韩信、曹参攻打代国,后九月,平定代国,斩杀代相国夏说。

汉三年十月,刘邦派原常山王张耳收复赵国故地,韩信与张耳一同前往,陈兵井陉,赵王因代地已失,又闻汉军攻打井陉关,集结赵军主力至赵国北部抵挡汉军的进攻,此时刘邦趁赵国南部空虚,离开荥阳,北渡黄河,攻克河内,从南面进攻赵国,接着攻克了朝歌(今淇县)、安阳(今安阳南)、邯郸(今属河北),当邯郸失陷,在井陉与汉军对峙的赵军主力进退两难,张耳与韩信在井陉大败赵军,赵将戚逃跑至邬县(今山西省介休县),被曹参斩杀。

赵王歇逃到襄国,张耳与韩信追击,刘邦亦从邯郸北上攻打襄国,汉军南北夹击,攻破襄国,杀掉了赵王歇。

项羽遣骑兵渡河争夺赵地,被汉军击退。

燕王臧荼降汉。

荥阳成皋战线汉三年十二月,韩信与张耳留下在赵国继续作战,刘邦返回荥阳。

此前英布被随何策反,项羽派龙且攻打英布,英布战败,与随何回到了荥阳。

刘邦召见英布,派英布重返九江,收聚数千人归汉,刘邦也离开荥阳,从成皋南下,到宛县(今河南南阳)、叶县一带迎接英布,给英布增兵,一起回到成皋。

刘邦据守荥阳,开始修筑甬道,由敖仓运输粮食来荥阳。

楚汉之争简介200字

楚汉之争简介200字

楚汉之争简介
楚汉之争,是中国历史上在秦朝灭之后,以西楚霸王项羽、汉王刘邦为首的两大政治军事集团为争夺统治权而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战争。

战争从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开始,一直持续到汉五年十二月(公元前202年1月) ,历时近五年。

在战争期间,项羽率领四十万大军挺进关中,自立为西楚霸王。

而刘邦在初不欲就国,谋攻项羽的策略下,屈就汉王封号,招贤纳士以图天下,同时确定了收用巴、蜀,还定三秦,东向以争天下的方略。

双方势力在多个地区,包括陕西、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等地展开激战。

最终,楚汉之争以项羽的西楚败亡,刘邦建立汉朝而告终。

这场战争不仅改变了中国的政治格局,也奠定了汉朝四百多年的基业,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这场战争也充分展示了刘邦和项羽两位历史人物的智谋和勇气,成为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争之一。

楚汉相争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战争之一

楚汉相争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战争之一

楚汉相争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战争之一楚汉相争: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战争之一楚汉相争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战争之一,也是中国两汉时期的一场关键战役。

这场战争发生在公元前206年至公元前202年,其结果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后来的统一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背景介绍楚汉相争所处的时代是中国两汉之际,当时中国被分为两个主要势力,即汉朝和楚国。

汉朝是位于中原地区的实力强大的王朝,而楚国则是位于江南地区的一个小国。

这两个势力之间的矛盾和冲突逐渐升级,最终爆发了楚汉相争。

二、战争的起因楚汉相争的起因可以追溯到汉高祖刘邦和楚怀王的斗争。

当时刘邦是汉朝的创始人,他反对秦朝的暴政,并领导起义军推翻了秦朝的统治,建立了汉朝。

楚国的怀王曾经是一个造反贼的头目,刘邦当时和他结成了联盟。

然而,随着得势后的刘邦统治的稳定,与楚国的关系出现了矛盾。

三、楚汉相争的进程楚汉相争可以分为几个重要的阶段。

首先是刘邦发动的进攻楚国的阶段,他派遣自己的将领韩信等人率领军队攻打楚国,并最终占领了楚国的首都郢城。

接下来是项羽复仇的阶段,项羽是当时楚国的名将,他率领残余的楚国势力与汉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最后是楚汉相争的决战,这场战役发生在垓下,最终刘邦的汉军击败了项羽的楚军,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四、战争结果及影响楚汉相争以刘邦的胜利结束,刘邦成为了统一中国的君主,建立了汉朝,结束了长期分裂和纷争的局面。

这场战争的结果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刘邦和汉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即西汉时期。

其次,楚汉相争的胜利为中国历史上统一和繁荣的时期奠定了基础,中国自此成为一个大一统的国家。

此外,楚汉相争也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矛盾的激化和斗争的残酷性,对后世的军事策略和政治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结语楚汉相争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战争之一,其激烈的战斗和重要的历史结果使其成为后人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

通过对楚汉相争的研究,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到中国两汉时期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矛盾,还可以深入思考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以及中国在统一和发展过程中的困难与挑战。

楚汉争霸

楚汉争霸

楚汉之争,是中国历史上在秦朝灭亡之后,以西楚霸王项羽、汉王刘邦为首的两大政治军事集团为争夺统治权而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战争。

楚汉之争可分别定义为广义与狭义的两种解释。

在广义上可理解为自汉军出兵还定三秦(关中,今陕西大部)起一直到汉军平定项羽所立的割据势力临江王这段时期,包括楚汉双方与其他各诸侯之间的战争,时间为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至汉五年(前202年)十二月,共约3年5个月(汉初承秦制而采用颛顼历,以十月为岁首)。

楚汉之争(楚汉战争)在广义上很多情况下也代指这一历史时期。

楚汉之争在狭义上理解则限于楚汉双方直接正面的战争,即自汉军进攻楚都彭城(今江苏徐州)一直到项羽乌江自刎,时间为汉二年(前205年)四月至汉五年(前202年)十二月,共2年8个月。

基本概况楚汉之争就是继中国秦末农民大起义之后,项羽和刘邦之间为争夺封建统治权力而进行的战争。

自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至汉五年(公元前202年)十二月,历时5年。

在秦末农民大起义过程中,陈胜牺牲后,项羽集团和刘邦集团成为反秦武装的两支主力。

秦二世三年(前207年)六月,项羽经破釜沉舟一役,大败秦军主力40余万,注定秦朝覆灭之势,同时却也为刘邦军入关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秦二世四年(汉元年,公元前207年,汉初承秦制,以十月为岁首)十月与十二月,刘邦、项羽相继率兵入关,推翻秦王朝。

按照楚怀王原来“先入定关中者王之”的约定,刘邦先入咸阳,理应做关中王,但项羽自恃功高,企图独霸天下。

汉元年(公元前206年)二月,项羽佯尊楚怀王为义帝,徙于郴县(今湖南郴州)。

四月,分封天下十八诸侯王,自立为西楚霸王,以刘邦为汉王。

项羽进入秦都咸阳后大肆烧杀抢掠,不仅失去民心,也导致无法立足关中。

此后他贬义帝于江南,迁刘邦于巴蜀,徙故王于恶地,王亲信诸将于善地,挑动和加剧了各路诸侯之间的权力纷争,并且迅速激化了他与刘邦之间的矛盾。

刘邦被徙封汉王后,决定以汉中(郡治南郑,今陕西汉中)为基地,养民招贤,安定巴蜀,然后收复三秦。

楚汉相争的典故

楚汉相争的典故

楚汉相争的典故楚汉相争,又名楚汉战争、楚汉争霸、楚汉之争、楚汉之战等,即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至汉五年十二月(约于前202年年初),下面店铺给大家整理了楚汉相争的典故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帮到大家!楚汉相争的典故汉王刘邦拜韩信为大将、萧何为丞相,整顿后方,训练人马。

公元前206年八月,汉王和韩信率领汉军攻打关中。

关中的百姓对“约法三章”的汉王本来有好感,汉军一到,大多不愿抵抗。

不到三个月工夫,汉王消灭了原来秦国降将章邯等的兵力,关中地区就成了汉王的地盘。

这一来,可把西楚霸王项羽气坏了。

项羽打算发兵往西打刘邦,可是东边也出了事,齐国的田荣轰走了项羽所封的齐王,自立为王,情况比西边更严重。

项羽只好先去对付齐国。

汉王刘邦趁项羽和齐国相持不下的时候,一直向东打过来,攻下了西楚霸王的都城彭城。

项羽又不得不扔了齐国那一头,赶回来在睢水上跟汉军打了一仗。

汉军大败,掉在水里淹死的不知道有多少,被俘的也不少,汉王的父亲太公和妻子吕后也被楚军俘虏了。

汉王退到荣阳、成皋(都在今河南荥阳县)一带,收集散兵。

这时候,萧何从关中调来一支人马,韩信也带着军队来见汉王,汉军才又振作起来。

汉王采取以攻为守的办法,一面守住荥阳,用少数兵力拖住项羽的军队;一面派韩信带领兵马,向北边收服魏国、燕国和赵国。

项羽的谋士范增劝项羽把荥阳迅速攻下来。

汉王十分着急。

他的谋士陈平原来是从项羽那边投奔过来的,献了一条计策,离间项羽和范增的关系。

项羽是个猜忌心很重的人,中了反间计,真的对范增怀疑起来。

范增十分气愤,对项羽说:“天下的大事已经定了,大王自己好好干吧。

我年老体衰,该回老家了。

”范增离开荥阳,一路上又气又伤心,就害了病,没有回到彭城,脊梁上长了毒疮死去。

范增一死,楚营里再没人替霸王出主意。

汉军受的压力也减轻了。

汉王用少数兵力在荥阳、成皋一带牵制项羽的兵力,让韩信继续攻取北边东边,又叫彭越在楚军后方截断楚军的运粮道儿,使项羽的军队不得不来回作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楚汉争霸经过历史上著名的楚汉之争历时几年
导语:楚汉之争:楚汉之争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楚汉战争最终实现了西汉王朝的大一统,具有积极的历史意义。

楚汉战争历时4年多,战地
楚汉之争:楚汉之争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楚汉战争最终实现了西汉王朝的大一统,具有积极的历史意义。

楚汉战争历时4年多,战地之辽阔,规模之巨大,用兵韬略之丰富,前所未有。

那么就让小编我来具体介绍下这场恢宏的战争吧。

汉高帝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至五年(前202年)十二月,项羽、刘邦为争夺政权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战争。

秦末,陈胜、吴广农民起义失败后,楚地义军分两路攻秦。

项羽在关东(指函谷关以东地区)聚歼秦军主力;刘邦乘隙攻入咸阳。

秦亡。

依据楚怀王“先入定关中者王之”(《史记·高祖本纪》)的约定,刘邦欲称王关中(指函谷关以西地区),派兵驻守函谷关(今河南灵宝老城东南北寨村之北,因在山谷中,险如函,故名),以防诸侯入关。

同时,宣布废除秦朝苛政,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史记·高祖本纪》)。

项羽于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平乡镇)歼灭秦军主力(参见巨鹿之战),取得诸侯上将军地位,实力雄厚。

亦率诸侯军40万、秦军降卒20万直奔关中。

中途,项羽恐秦降卒哗变,在新安(今河南渑池东)将他们全部坑杀。

元年十二月(汉初承秦制,十月为岁首),项羽命英布攻破函谷关,进驻鸿门(今陕西临潼东),意图消灭刘邦集团。

刘邦军不足10万,自料力量不敌,竭力拉拢项羽的叔父项伯请为调解,并亲赴鸿门,表示诚意,动摇了项羽决心。

战争没有立即爆发。

同年二月,项羽凭藉其在军事上的压倒优势,裂土分封18个诸侯王,恢复封建割据。

自立为西楚霸王,定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市)。

封刘
生活常识分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