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人工喂养指导对婴幼儿早期体重的影响
儿童早期不同喂养方式对健康促进作用论文

儿童早期不同喂养方式对健康促进的作用【摘要】目的探讨不同营养方式对小儿健康促进的影响。
方法对采取母乳喂养的278例小儿及人工喂养的197例小儿,分别进行1岁、2岁、3岁健康发育生长调查后,并分析结果。
结果母乳喂养组小儿门急诊及住院诊疗次数明显低于人工喂养组,且平均医药费用也均低于人工喂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1.2.1 婴幼儿喂养方法①母乳喂养组:采用母乳喂养方式,母乳喂养时间在8月-12月,哺乳期母亲注意营养搭配,保证充分休息,不食刺激性食物。
②人工喂养组:从出生后开始采用婴儿奶粉、牛奶乳剂,以及自己加工的各种糊状食物,进行喂养;因各种原因,母乳喂养时间不足1月,也算人工喂养小儿。
1.2.2 健康调查方法从婴幼儿开始建立健康档案,登记家庭相关信息及家长健康状况,询问小儿喂养方式,喂养耐受情况,近期身体有无不适,有无急诊或住院病史,详细记录近期就医情况及健康体检信息,将相关信息录入计算机管理系统。
1.2.3 评价方法要求小儿定期到医院进行儿保,在满1周岁、2周岁、3周岁时返医院随访,并作相关检查。
①统计两组小儿3岁内因病门急诊及住院诊治情况。
②发育评价:小儿1岁及2岁采用中国标准化的贝来量表测查智力[3],此表能反应小儿神经运动发育水平,从适应性、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和社交等方面进行检测,以发育商(dq)表示,算出5个项目的平均值,如<65-75可能有智商发育落后;小儿3岁用cdcc儿童发展量表[3]来检测小儿发育情况,包括智力及运动,共16项目组成,按照标准评分得出分值1.2.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1.5软件包进行分析相关资料。
2 结果2.1 两组小儿门急诊及住院情况具体情况见表1。
两组小儿门急诊及住院诊疗例次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母乳喂养组医疗费用比人工喂养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小儿发育情况从表2可以看出,从小儿1岁、2岁、3岁比较两组小儿生长发育情况,母乳喂养组均比人工喂养组得分高(p<0.05)。
人工喂养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越来越多的婴幼儿由于各种原因无法进行母乳喂养。
人工喂养作为一种替代方式,在婴幼儿的营养和健康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人工喂养的方式,观察和记录婴幼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分析人工喂养的效果,并探讨如何优化人工喂养的方法。
二、实验目的1. 了解人工喂养对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2. 探讨人工喂养的最佳方法和注意事项。
3. 为婴幼儿提供科学的人工喂养指导。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对象:10名足月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名。
2. 实验工具:婴儿配方奶粉、奶瓶、奶嘴、电子秤、温度计、消毒锅等。
3. 实验方法:采用人工喂养的方式,观察和记录婴幼儿的生长发育情况。
四、实验步骤1. 准备阶段:- 确定实验对象,并进行分组。
- 对实验对象进行初步的健康检查,确保其身体状况适宜进行人工喂养。
- 准备实验所需的奶粉、奶瓶、奶嘴、电子秤、温度计、消毒锅等工具。
2. 实施阶段:- 根据婴幼儿的体重和年龄,按照配方奶粉的推荐比例进行冲泡。
- 保持奶瓶和奶嘴的清洁,使用消毒锅进行煮沸消毒。
- 每次喂养前,用温度计测试奶液的温度,确保不烫手。
- 喂养过程中,观察婴幼儿的吮吸能力,调整奶嘴孔的大小。
- 喂养完毕后,竖抱着婴幼儿轻拍出嗝,避免漾奶。
3. 记录阶段:- 每日记录婴幼儿的喂养量、大便次数、体重变化等情况。
- 定期进行生长发育评估,包括身高、体重、头围等指标。
五、实验结果1. 喂养量:- 实验期间,两组婴幼儿的喂养量基本符合推荐比例。
- 随着婴幼儿年龄的增长,喂养量逐渐增加,但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
2. 生长发育:- 实验结束后,两组婴幼儿的身高、体重、头围等指标均达到正常范围。
- 与母乳喂养的婴幼儿相比,人工喂养的婴幼儿生长发育无明显差异。
3. 大便情况:- 两组婴幼儿的大便次数、性状基本正常,无腹泻、便秘等症状。
六、实验分析1. 人工喂养对婴幼儿的生长发育无明显负面影响,可以达到母乳喂养的效果。
不同喂养方法对婴幼儿生长速率的影响

不同喂养方法对婴幼儿生长速率的影响婴幼儿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合理的喂养方法对于婴幼儿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不同的喂养方法会对婴幼儿的生长速率产生明显影响。
本文将就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两种常见的喂养方式,分析它们对婴幼儿生长速率的不同影响。
一、母乳喂养对婴幼儿生长速率的影响母乳喂养是非常推荐的喂养方式,因为母乳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以及各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这些营养物质能够满足婴幼儿身体发育所需,有利于婴幼儿的生长和免疫系统的健康发展。
1. 蛋白质摄入母乳中的蛋白质比人工配方奶低,但它具有更好的吸收率和利用率。
母乳中的蛋白质能够满足婴幼儿的生长需求,但对于生长迅猛的婴儿来说,蛋白质的摄入可能需要进行补充。
2. 脂肪摄入母乳中的脂肪含量高,提供了宝宝所需的能量。
脂肪是婴幼儿生长发育所需的重要营养物质。
通过母乳喂养,宝宝可以获得优质的脂肪,有助于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
3. 抗体传递母乳中含有丰富的抗体,可以传递给宝宝,提供免疫力。
这种天然的免疫保护对于婴幼儿免受感染非常重要。
4. 唾液矿化母乳喂养能够促进唾液的矿化,增强牙齿的抵抗力,有助于婴幼儿牙齿的健康。
二、人工喂养对婴幼儿生长速率的影响人工喂养是指使用配方奶或奶粉来喂养婴幼儿。
与母乳相比,人工喂养在营养方面存在差距,但也有其独特的优点。
1. 营养均衡人工喂养可以通过调整配方奶的成分,使其更接近母乳的营养组成,从而保证婴幼儿获得全面的营养。
配方奶中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维生素和矿物质,能够满足婴幼儿的生长需求。
2. 摄入量掌控人工喂养可以更好地掌握婴幼儿的摄入量,对婴幼儿的饱食度进行控制。
这有助于避免过度喂养,减少肥胖的风险。
3. 其他因素的影响人工喂养可能受到婴幼儿自身健康状况、消化系统的发育情况等因素影响。
有些婴儿可能对某些配方奶的成分不耐受,导致消化问题。
此外,人工喂养的婴幼儿还需获得充足的液体摄入,以防脱水。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婴幼儿喂养健康教育核心信息的通知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婴幼儿喂养健康教育核心信息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日期】2020.07.29•【文号】国卫办妇幼函〔2020〕649号•【施行日期】2020.07.2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妇幼健康正文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婴幼儿喂养健康教育核心信息的通知国卫办妇幼函〔2020〕64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指导儿童家长和社会公众树立科学育儿理念,普及婴幼儿喂养健康知识和技能,提升群众健康素养水平,促进儿童健康成长,我委组织编写了《婴幼儿喂养健康教育核心信息》。
现印发给你们,供参考使用。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2020年7月29日婴幼儿喂养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婴幼儿喂养主要包括儿童从出生到3岁期间的母乳喂养、辅食添加、合理膳食和饮食行为培养。
这一时期是生命最初1000天中的重要阶段,科学良好的喂养有利于促进儿童健康,为其一生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通过强化健康教育,向父母、养育人和社会公众传播婴幼儿科学喂养的重要意义,普及喂养知识和技能,是改善儿童营养状况、减少和控制儿童营养不良和疾病发生的重要措施。
一、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物,0-6个月婴儿提倡纯母乳喂养母乳含有丰富的营养素、免疫活性物质和水分,能够满足0-6个月婴儿生长发育所需全部营养,任何配方奶、牛羊奶等无法替代。
6个月内的健康婴儿提倡纯母乳喂养,不需要添加水和其他食物。
母乳喂养经济、方便、省时、卫生,有助于婴儿达到最佳的生长发育及健康状态。
早产儿、低体重儿更加提倡母乳喂养。
母亲应当按需哺乳,每日8-10次以上,确保婴儿摄入足够乳汁。
要了解和识别婴儿咂嘴、吐舌、寻觅等进食信号,及时哺喂,不应等到婴儿饥饿哭闹时再哺喂。
婴儿从出生开始,应当在医生指导下每天补充维生素D?400-800国际单位,促进生长发育。
母乳喂养与人工喂养对新生儿生长发育影响的比较

旦 出现 ,其治疗效果常不尽人 意。很多 患者会 不 同程度遗 留 合 。术后 给予 脱水治 疗 ,甲强龙 等保 护 神经 功能 ,及 神 经营
马尾神经损害后 遗症 。主要 症状 是 明显 的腰 腿痛 及 双下 肢 养药物治疗 。
无力 以及腰部活 动受 限 ,继而 发生 大小 便 不能 随 意控 制 ,鞍 区感 觉 缺 失 。时 间多 在 腰 腿 痛 症 状 出 现 后 数 小 时 到 数 天 ,术
神经损害病理基 础是 已经 发生 明显 退变 的或 已突 出的 间盘 否 需 要 施 加 内 固定 并 行 椎 间 盘 融 合 ,则 根 据 术 中 减 压 范 围 、
突 向椎 管 或 游 离 入 椎 管 ,压 迫 马 尾 神 经 。而 马 尾 神 经 损 害 一 蜕变情况及稳 定性予 以考虑 ,可考 虑行后 外侧融 合或后 路融
方 式 。
(P<0.05),见 表 1。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t检验统计 分析。
2.2 分娩方式对选 择喂养 方式 的影 响 252例新 生儿 中顺
2 结 果
产 158例 ,其 中母乳 喂养 133例 ,占 84.2% ;剖宫产 94例 ,其
2.1 出生时与满月时 婴儿 身长 、体重 增加 值变 化 比较 母 中母乳喂养仅 39例 ,占41.4%。
tion.Neurosurg,1993,32(3):743—747. [2]Kardaun JW ,White LR,Shafer WO.Acute complications in paitients
with surgical treatment of lumbar herniated disc.J Spinal disorder.
人工喂养的名词解释儿科

人工喂养的名词解释儿科人工喂养,也被称为儿科学中的霸王餐,是一种通过人为手段提供婴幼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能量的方式。
与自然喂养相比,人工喂养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是必要的,如母亲乳汁不足、婴儿疾病导致无法吸食等。
儿科学中,人工喂养是一个重要的话题,其解释将涉及到喂养的原理、方法以及可能带来的影响。
首先,解释人工喂养的原理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营养需求和消化吸收能力。
婴幼儿需要通过食物获取足够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物质,以支持生长和发育。
而母乳通常是最理想的营养来源,因为它提供了适合婴儿生理需求的蛋白质、脂肪、糖类和各种维生素、矿物质以及免疫因子。
当母乳不可获得或不足以满足婴儿的需求时,人工喂养成为替代品。
人工喂养的原理还涉及到婴儿的消化吸收能力。
婴儿出生后,其消化系统处于发育状态,消化能力和吸收能力相对较弱。
因此,在人工喂养中,需要根据婴儿年龄和生理特点选择合适的食物,以确保婴儿能够充分吸收并消化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其次,人工喂养的方法可以根据食物形态的不同进行分类。
最常见的人工喂养方法是奶粉喂养,即使用婴儿配方奶粉代替母乳进行喂养。
奶粉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能够满足婴幼儿的生长需求。
此外,有些婴儿可能由于特殊的疾病或生理状况,无法摄入固体食物,这时可以采用通过管饲或静脉滴注等方式进行人工喂养。
人工喂养的方法还有一种特殊的形式,即母乳捐赠和乳银行。
在这种情况下,无法从生物学上满足自己婴儿需求的母亲可以通过乳银行获得来自其他妇女的捐赠母乳。
这项服务确保了婴儿能够获得营养充足的母乳,从而影响着婴儿的健康和发展。
然而,人工喂养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问题和挑战。
首先,根据科学研究,母乳被认为是最适合婴幼儿生长的食物。
母乳中含有特殊的成分和免疫物质,能够提供婴幼儿抵抗疾病的能力。
因此,无论何种原因,如果无法提供母乳,无法达到完全模拟母乳的奶粉可能会对婴儿的健康和免疫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其次,人工喂养还可能涉及到饮食问题。
在奶粉喂养中,正确的配方选择和制备十分重要。
婴幼儿营养与科学喂养

胸围、上臂围在这一时期也得以迅猛增加, 胸围出生时小于头围但迅速增长,至1周岁 时与头围基本相等并开始超过头围,上臂围 在婴儿期由11cm增长至16cm。
2. 消化和吸收
营养素的消化和吸收是其被机体利用的 关键,机体消化吸收功能的状态将直接影响 营养素的利用。婴儿胃肠道及泌尿系统尚处 于发育阶段,功能不够完善,对食物的消化、 吸收和废物的排泄都受到一定的限制。
对生理性溢乳婴儿,喂奶后要轻轻 抱起,使之伏在母亲肩上。轻拍背部, 让胃内气体排出,再轻轻放下,取右侧 卧位,头部稍抬高。一般到3人月以后 就较少发生了。
新生儿肠管总长度约为身长的6-8倍,但胃肠道 消化酶的分泌及蠕动能力远不如成人。
母乳喂养的婴儿,大便呈黄色或金黄色,稠度 均匀如膏状或糊状,偶尔稀薄而微呈绿色,有 酸味但不臭,每天排便二至四次。 人工喂养儿, 大便色淡黄或呈土灰色,质较干硬,条状,常 带奶瓣,有明显臭味,大便每天1-2次。
前半岁体重(kg)=出生体重+月龄×0.6
后半岁体重(kg)=出生体重+3.6+(月龄−6)×0.5
身长是反映骨骼系统生长的指标,婴儿期内 身长平均增长25cm,1周岁时将增加至出生 时的1.5倍。
头围反映脑及颅骨的发育状态,婴儿期内头 围平均每月增加1cm,而且这一时期脑细胞 数目持续增加,至6月龄时脑重增加至出生时 的 2 倍 (600-700g) , 至 1 周 岁 时 脑 重 达 9001000g,接近成人脑重的2/3。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婴儿维生素D RNI为 10µg/d。
婴儿手足搐搦症,多见1岁内小儿,尤以3-9个月发病 率最高,冬春季多见。主要由于维生素D缺乏,甲状旁腺 代偿功能不足或其它多种因素的影响,致血中游离钙降 低,使神经兴奋性增高,引起局部或全身肌肉抽搐。
不同喂养方式对0-6个月婴儿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

母乳喂养有助于促进婴儿的消化系统发育,提高免疫力,降低感染和过敏的风险。同时, 母乳中的营养物质更易于被婴儿吸收,有助于促进婴儿的生长发育。
配方奶喂养
配方奶中的营养成分是根据母乳中的营养成分进行配比的,因此也能够满足婴儿的营养需 求。但是,由于配方奶中的蛋白质和矿物质含量较高,可能会增加婴儿的肾脏负担。
婴儿在这个阶段也开始学会表达自己的情绪,例如通过微 笑、哭泣、愤怒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感。
社会交往
虽然在这个阶段婴儿还没有完全掌握社交技能,但是他们 已经开始尝试与他人互动和交流。这种互动有助于培养婴 儿的社交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04
不同喂养方式对婴儿早期生长 发育的影响
对婴儿身体发育的影响
配方奶喂养
配方奶喂养的优点
配方奶是根据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和消化系统的特点设计的,能够满足婴儿的 营养需求。此外,配方奶易于储存和携带,方便母亲在需要时进行喂养。
配方奶喂养的建议
在选择配方奶时,母亲应根据婴儿的年龄和体重选择适合的配方奶,并遵循说 明书上的喂养指南。同时,母亲应注意观察婴儿的消化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 调整喂养方式。
03
婴儿早期生长发育
身体发育
体重增长
婴儿体重增长是衡量其生长发育 的重要指标之一。在0-6个月期 间,婴儿体重增长速度较快,通
常每月增加约800-1200克。
身高增长
婴儿身高增长也是其生长发育的 重要指标之一。在0-6个月期间 ,婴儿身高增长速度也较快,通
常每月增加约3-4厘米。
头围增长
婴儿头围增长是反映其脑发育的 重要指标之一。在0-6个月期间 ,婴儿头围增长速度较快,通常
02
体重
母乳喂养组的婴儿体重增长速度明显 高于人工喂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 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强化人工喂养指导对婴幼儿早期体重的影响
目的:探讨针对HIV/梅毒/乙肝阳性孕产妇进行强化人工喂养指导对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方法:比较强化人工喂养及纯母乳喂养方式对婴儿不同月龄阶段生长发育情况的影响。
结果:在两种喂养方式中,3月龄婴幼儿生长体重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HIV/梅毒/乙肝阳性孕产妇进行强化人工喂养指导的婴幼儿生长发育与纯母乳喂养婴幼儿的生长发育相似。
标签:婴幼儿;强化人工喂养指导;生长发育
云南省从2009年起将预防HIV/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纳入常规工作,极大地减少了三病的母婴传播,在取得此效果的同时,HIV/梅毒/乙肝阳性孕产妇所生婴儿由于人工喂养不当所导致死亡风险增加2%~8%,婴幼儿腹泻患病率14.2%,营养不良发生率12.8%,死亡率4.1%。
国外研究数据显示,HIV/梅毒/乙肝孕产妇所生婴儿人工喂养不当导致的死亡风险增加2%~8%[1]。
我国《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2010)》中提倡HIV阳性母亲(合并或不合并乙肝/梅毒)进行人工喂养,强调医务人员应当与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及其家属就人工喂养的接受性、知识和技能、负担的费用、是否能持续获得足量、营养和安全的代乳品、及时接受医务人员综合指导和支持等条件进行评估[2]。
对于具备人工喂养条件者尽量提供人工喂养,并给予指导和支持。
同时喂养方式与其以后生长发育水平有关,体重是反映婴幼儿发育的敏感指标,因此我们对在我辖区内的HIV/梅毒/乙肝阳性孕产妇进行强化人工喂养指导,帮助HIV/梅毒/乙肝阳性孕产妇科学规范地实施人工喂养,使婴儿生长发育正常,降低婴幼儿患病率。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2015年在我院住院的HIV/梅毒/乙肝阳性孕产妇及因医学指征需人工喂养的孕产妇所生婴幼儿50例,随机抽样同期出生的纯母乳喂养婴幼儿50例。
两组均为足月婴儿,无先天性疾病,家属依从性好。
1.2 研究内容婴幼儿的喂养方式,婴幼儿出生及3月龄时的体重情况。
1.3 研究方法按制定的人工喂养强化指导指南,由培训过的医护人员对孕期,住院分娩的HIV/梅毒/乙肝阳性孕产妇其家属进行宣教,告知人工喂养的优缺点,奶粉的选择,人工喂养的方法,人工喂养注意事项,婴幼儿随访的重要性,做重点宣教,使其相关喂养人员掌握科学规范的人工喂养技能,母乳喂养组按爱婴医院培训教程对孕产妇进行宣教。
婴儿3月龄时,由辖区的妇幼保健机构儿童保健科对其进行体格检查,统一测量体重,至小数点后一位,并同时询问3月龄婴儿家属,婴儿是否患过疾病,每日大便次数。
1.4 分类标准
1.4.1 强化人工喂养指导组对于HIV/梅毒/乙肝阳性孕产妇及因医学指征需人工喂养的孕产妇,给予产妇系统全面的产后护理干预措施,加强健康宣教,强化饮食护理和心理护理,重点宣传人工喂养的优缺点,指导产妇及家属选择母乳化奶粉,将正确的冲调比例进行宣教,指导人工喂养的方法,包括喂哺的次数,间隔,哺乳量,指导哺乳用具的消毒,人工喂养中的注意事项,如何防止婴幼儿在喂哺的过程中呛奶,防止腹泻,指导孕产妇及家属正确清洗人工喂养的用具,指导正确观察婴幼儿大小便,睡眠情况,并按时电话随访,告知婴幼儿进行生长监测的重要性。
1.4.2 母乳喂养组给予产妇系统全面的产后护理干预措施,加强健康宣教,强化饮食护理和心理护理,重点宣传母乳喂养优势,提倡母乳喂养,并由经验丰富的护士对产妇及其家属进行全方位的母乳喂养指导,出生后3个月内除母乳外,不给婴儿添加任何饮料或母乳代乳品(不包括糖水)。
指导正确观察婴幼儿大小便,睡眠情况,并按时电话随访,告知婴幼儿进行生长监测的重要性。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Excel 2003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 19.0完成各项统计分析,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喂养情况:选取HIV/梅毒/乙肝阳性孕产妇及因医学指标需人工喂养的孕产妇50例,纯母乳喂养组50例。
两种喂养方式与婴儿体重的关系从表中可见,出生时母乳喂养组婴儿体重大于强化人工喂养组(HIV/梅毒/乙肝阳性孕产妇),经t检验P<0.01,差异有显著性;3月龄时母乳喂养组与强化人工喂养指导组婴儿体重差异无显著差异性(P>0.10)。
3 讨论
体重和身高是评价儿童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的重要指标。
体重是各器官、系统、体液的总和,是反映营养状况最常用的指标,又是反映婴幼儿生长发育最敏感的指标[3],母乳喂养不仅提供丰富的营养,增进与婴儿的情感、促进小儿神经和免疫功能健康发育,而且母乳喂养儿的智能发育也优于人工喂养儿。
生长发育是研究早期儿童生命质量的基础,体格测量对早期儿童生命质量研究来说,是最基本的手段,它所积累的数据和资料是开展儿童保健工作的各项研究的基础。
经分析发现,影响0~3个月婴儿体重、身长增长速率的因素有纯母乳喂养、母亲文化程度、喂养宣教、新生儿疾病情况、孕期食欲。
母亲文化程度高、母亲孕期接受过喂养宣教,这些母亲较多采用合理的喂养方式、科学的育儿方法,使得婴儿生长发育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从而生长速率快。
据统计艾滋病暴露儿,即使是HIV阴性婴幼儿,其消瘦、低体重,生长发
育迟缓的发生率为16.8%,艾滋病暴露儿18月营养不良发生率处于较高水平,应加强孕期保健和人工喂养指导及婴幼儿生长发育监测工作,预防婴幼儿营养不良[4]。
因此对HIV/梅毒/乙肝阳性孕产妇进行强化人工喂养指导,加强对婴幼儿生长发育的监测,提高HIV/梅毒/乙肝阳性孕产妇及其喂养者对人工喂养儿相关知识和技能,将有助于降低HIV/梅毒/乙肝阳性孕产妇所生婴幼儿营养不良的发生率。
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对HIV/梅毒/乙肝阳性孕产妇及因其他医学指征需人工喂养的孕产妇,进行强化人工喂养指导,其所生的婴幼儿与纯母乳喂养的婴幼儿体重做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其体重增长与母乳喂养儿无异,通过强化人工喂养指导,使HIV/梅毒/乙肝阳性孕产妇所生婴幼儿能够正常发育,降低营养不良发生率,同时也要预防体重过度增长对婴幼儿及其成年后代谢性疾病发生的影响。
因此,对HIV/梅毒/乙肝阳性孕产妇及因其他医学指征需人工喂养的孕产妇进行强化人工喂养指导,能够使婴幼儿的体重增长保持在正常合理的区间,降低其营养不良及体重过度增长的发病率,对其长远的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Guideline on HIV and infant feeding 2010. Principle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infant feeding in the context of HIV and a summary of evidence[Z].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10.
[2]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Z].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10.
[3]李佳.不同喂养方式对0—24月龄婴幼儿生长速率、生长水平的影响[J].中国健康教育,2014,8(30):683-684.
[4]王奇,王哲,孙定勇.河南省2010—2012年艾滋病暴露婴幼儿营养不良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3,34(11):1083-1085.。